中国的能源产业的发展

2024-05-14

中国的能源产业的发展(共9篇)

篇1:中国的能源产业的发展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科技日报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并且将在3—5年内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能源消费国。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尽管中国的人均排放水平仍只有美国的1/

4、日本的1/2,中国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将是中国解决能源环境问题、履行对国际社会承诺的重要突破之一。

目前,煤电之争、太阳能、风能的发展都涉及到价格或补贴问题,一旦理顺资源价格体系,将会促进能源特别是新能源持续健康发展。国家能源委员会将牵头制定国家能源战略规划。国家能源战略规划将指导能源中长期开发建设,覆盖时间预计超过20年。国家能源战略规划将重点调整能源结构多元发展,发展新能源、核能及生物质能源、水能、风能等。

“十二五”期间,中国把新能源产业列入了国家重点支持的七大领域之一,不但国家政策支持,各地方也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发展新能源产业。2011年3月16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核能、太阳能热利用和光伏光热发电、风电技术装备、智能电网、生物质能。”据2011年3月权威部门消息,备受关注的新能源规划将最终定名为《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国家能源局、工业与信息化部等多个部委参与了这一规划的起草,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目前该规划已通过国家发改委的审批,上报国务院。

业内人士认为,预计新能源发展规划出台后,未来十年我国新能源投资将达5万亿元。这一规划重点支持的领域集中在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水能、煤炭的清洁化利用、智能电网等七大方面。在具体实施路径、发展规模以及重大政策举措等方面,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和传统能源的升级变革进行了部署。根据规划,预计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2.9亿千瓦,约占总装机的17%。其中,核电装机将达到7000万千瓦,风电装机接近1.5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将达到2000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将达到3000万千瓦。据规划预计,新兴能源产业规划实施以后,到2020年将大大减缓对煤炭需求的过度依赖,能使当年的二氧化硫排放减少约780万吨,当年的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约12亿吨。规划期累计直接增加投资5万亿元,每年增加产值1.5万亿元,增加社会就业岗位1500万个。可以预见,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

(路文)

篇2:中国的能源产业的发展

【摘要】:文中介绍了新能源,通过对新能源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分析,提出了新能源行业整体策略建议。

【关键词】:新能源,发展,现状,趋势

新能源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聚变能、水能和海洋能等。中国风电资源主要是在东北、西北和内蒙古等地区,煤电资源主要在黑龙江、山西、内蒙古和甘肃西北等地。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川渝云贵以及两湖两广地区。但是电力消费的中心却是在沿海地区,所以说我国能源的产生地区和电力消费中心是不匹配的,这对电网搭设和能源的利用都具有一定的考验。

一、中国经济整体概况

1.中国经济现状

目前世界经济危机并没有改变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趋势。中国未来经济依然表现为高储蓄、高投资、高资本与高速度,如表1所示。对于中国经济的分析,主要从出口、房地产、内需三个部分剖析,这三个部分被称为中国的三驾马车,同时日益和国外接轨是中国经济的主流趋势。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平滑增长的过程,它和消费能力、需求能力紧密相关。产业弥补式的增长特性使得在对待一个产业时需要有收放自如的控制力,不能过分的打压。但是中国经济增长轨迹的变化将被缓慢启动,调整的模式具有明显的需求先导型、产业内部深化等特点。此外,中国经济将步入一个较长时期的“次高速经济增长时期”,人们原来所想象的各种增长模式大转变并非想象得那么迅猛。

2.重点关注的新兴战略产业领域

1)新能源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水电、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沼气发电、地热利用、煤的洁净利用、和新能源汽车等。此外,核电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和煤层气开发、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也颇受关注。

2)新材料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和器件。

3)信息通信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传感网、物联网,集成电路、平板显示、软件和信息服务,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和成套工艺等专项。

4)生命科学领域:关注的对象包括转基因育种、干细胞研究,生物医药、生物育种,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新药创新、重大传染病防治。

二、新能源分类与特征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新能源定义为: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具体来说,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聚变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所以概括的说新能源的两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新技术和可再生。

世界新能源的分类可以分为三类:传统生物质能,大中型水电和新可再生能源。其中新可再生能源具体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据ICTresearch研究分析表明,未来的新能源有:波能、可燃冰、煤层气、微生物、第四代核能源等能源。

三、新能源行业发展现状

国际能源署(IEA)对2000年~2030年国际电力的需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来自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将最快。IEA的研究认为,在未来30年内非水利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将比其他任何燃料的发电都要增长得快,年增长速度近6%,在2000~2030年间其总发电量将增加5倍,到2030年,它将提供世界总电力的4.4%。ICTresearch认为,IEA的研究过于保守,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至少应占世界总电力的10%以上,要翻10~15倍。

1.中国新能源市场特征

中国风电资源主要是在东北、西北和内蒙古等地区,煤电资源主要在黑龙江、山西、内蒙古和甘肃西北等地。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川渝云贵以及两湖两广地区。但是电力消费的中心却是在沿海地区,所以说我国能源的产生地区和电力消费中心是不匹配的,这对电网搭设和能源的利用都具有一定的考验。

2.中国新能源市场现状

1)光伏:市场短期的阴霾不掩长期灿烂,光伏辅料的国产化机会备受关注。光伏行业正在经历因产能扩张增速远大于需求增速而导致的供给过剩,全产业链面临价格下跌、利润水平下降的压力。ICTresearch认为短期内,从组件、电池片、硅片到多晶硅均面临利润被压缩的压力;但长期看终端价格的下降有利于更早实现光伏平价上网,ICTresearch维持行业长期高景气的判断。

2)风电:行业整合加剧,行业龙头优势将愈加凸显,关注风机材料国产化的蓝海市场。短期供给过剩导致的全行业价格下行压力仍将持续。政策面对于风电制造业门槛的抬高和行业规范化治理的重视,将有利于风电行业走出无序竞争,提升行业集中度,未来行业将呈现强者恒强态势。

3)核电:安全风险巨大,等待政策明朗。由于日本核电事故造成的深远影响,各国相继出台政策计划逐步退役核电站;国内政策并未改变目前的核电建设规划,但建设进度可能放缓,未来审批标准将愈见严格。

4)新型电池: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量产启动可期,关注电池材料商的业绩释放。政策方面目前以示范运营先行,ICTresearch认为地方政府的扶持力度已经为新能源汽车运营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充电/换电模式并行,为新能源汽车运营提供了必要的硬件设施。

四、细分产品详细分析

1.世界光伏市场发展历程

在能源紧缺、节能减排的格局下,太阳能的安全、无污染和资源无限等优良属性注定了太阳能必将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光伏行业在政策扶持、成本下降、能源优势三大因素的引导下将长期高速发展。如图1所示。

2.中国与世界光伏市场规模现状

如图

2、图3所示,中国2015年光伏装机量要达到10GW,这是因为中国政府对日本地震十分重视,重新检讨了能源结构,把新能源(PV)看做了重点。除了ICTresearch传统意义上要求光伏组件价格下降以便在有限的财政补贴内最大限度的推动光伏发展外,另外一个因素是电网建设。这主要是要解决长距离输送的问题,就是电网的建设(电网的覆盖范围要包含新疆、内蒙等)和输电成本的下降(主要包含超高压输电和直流输电等技术的突破)。随着今后国家输电网络的完善,给西北地区大规模光伏电站建设打下基础。但是,2011年多晶硅、硅片附加值、电池片附加值、组件附加值等各光伏产业链走势低位盘整。

3.光伏市场主要驱动因素及博弈方式

2011年8月1日,发改委网站正式发布非招标光伏项目实施统一上网电价。发改委将根据投资成本变化、技术进步情况等因素适时调整。如图4所示。2011年8月12日,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在京发布《中国光伏发电平价上网路线图》。《路线图》分析,按照以下假设:2009年光伏上网电价为1.5元/kWh,以后每年下降8%;火电上网电价以后每年上涨6%。则到2014年,中国工商业用电价格首先超过光伏发电上网电价,率先实现“平价上网”。

4.光伏市场的细分产品现状

光伏逆变器是光伏系统核心功率调节组件,占整个并网光伏系统成本的10%~15%,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目前全球逆变器市场主要被SMA所控制,市场份额高达40%以上;KACO,FRONIUS,SIEMENS等第二梯队厂商占据了全球约30%的份额。目前,国内光伏逆变器生产企业处在成长阶段,发展潜力很大,但行业集中度高,进入难度大。

5.风电市场现状及分析

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在经历了从2006至2009年连续4年翻倍成长后,2010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为1892万kW,再创历史新高,如图7所示。中国风能市场在未来几年行业增速将会下降,出现风机产能过剩严重的局面,风电采购电价补贴也将取消。ICTresearch预计从2012年开始,中国风电建设速度进入稳定增长期。

6.新型电池市场的细分产品现状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开展两年多以来,示范推广已初具规模。截至目前,25个试点城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总保有量超过1万辆,其中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超过1千辆,建成充/换电站近100座,充电桩4500多个,示范运行总里程超过33000万公里。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任务艰巨,还有较大的挑战,需要加强协作,共同推进。

2011年,国内锂离子电池的累计产量达到约22亿只,同比增长22%;镍氢、镍镉等碱性二次电池的累计产量为约5.8亿只,同比增长20%,铅酸蓄电池累计产量为12000万千伏安时,同比增长9%。从单月的情况来看,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速从高位逐步回落;镍氢、镍镉等碱性二次电池月产量增速触底反弹。铅酸电池的月产增速呈下降态势。

动力电池市场的放量仍需等待。对于市场最为关注的动力电池市场,ICTresearch认为前景不容质疑,但其放量启动的时点应该2013年左右。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正处在基础设施的完善、相关标准的确定和商业模式的确定等阶段,相关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和定位的过程还都没结束。因此其真正启动拐点的到来仍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空间同样广阔的储能市场,ICTresearch认为其发展时点应该在动力电池大规模应用之后,目前受制于高成本而难给行业带来实质影响。

五、行业整体策略建议

在面对这样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新能源的产品厂商较多,种类较多,技术发展也比较快,所以竞争会比较激烈。因此,如何把握客户的需求,如何应对来自国际市场的金融压力,怎样去寻求更好的合作伙伴,怎样保持成本领先,技术领先,并具有环保优势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应该深思熟虑的方面,解决这些问题,才能领跑新能源这个行业。

参考文献

[1]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马重芳,大众用电,2007.[2] 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报告.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悠悠期刊 :http:///

篇3: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不等于大跃进

新能源是中国汽车行业最热门的一个话题, 也是下一步可实际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但是我觉得新能源前几年在中国, 尤其是纯电动方面更多是忽悠, 是弯道超车, 是大跃进, 这种图虚名不务实的做法已经耽误了中国汽车的发展时机, 浪费大量人力和金钱。这条路已经走过的这一段历程, 应该深刻反思, 甚至应该给予一定批评的。

我觉得新能源车一定要讲科学, 一定要按照全世界在新能源发展方面的大趋势走, 第一步就是混合动力, 第二步是插电式混合动力, 第三步是新能源车, 世界上公认的一个技术发展道路。对于纯电动车前些年在中国特别的爆发性的忽悠, 现在证明, 本来认为到今年应该几百万台电动车, 现在真正卖掉的电动车也就是千多台, 为什么?因为在电池方面没有大的突破, 背两公斤电池电动车最好的走不了一公里, 所以所谓电动车持续里程越是长度背的电池越多, 大家知道一块手机电池需要几十元钱, 如果走百公里背二百公斤电池, 电池费用非常高, 也未必是十分安全的。因此, 现在全世界的电动车都没有大的突破, 唯一的突破在于加上插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汽油机共同工作, 电池不用走很长时间很长路程, 比如走50公里以后用内燃机继续, 这样达到内燃机的节能减排, 这样就很好了。

篇4:中国的能源产业的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日趋严重的能源环境制约,而经济发展与能源协调的本质在于产业与能源的协调发展。

国际产业转移是能源消耗跨国流动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历史上能源消耗曾伴随着国际产业转移特别是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转移而出现此消彼长、跨国流动。英国.美国和日本在其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同时.能源消耗强度(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增加值的能源消耗量)也达到各自的历史峰值。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新特点、新趋势。突出表现为被转移产业本身的能源消耗轻量化.即被转移产业在转出国或承接国产业结构中.产业增加值相对较高,能源消耗却相对较少。因此,转出国或承接国能源消耗总量可能有所增减.但对各自能源消耗强度变化的影响会很小。

中国应当积极实施“开放节能”战略举措.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合理地利用国际产业转移,按照全球产业价值链条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和信息与管理密集的两个价值增值方向.展开产业能源节约.在有限的能源投入情况下.通过产业附加价值的大幅提升.促进产业和能源协调可持续发展。

篇5:中国的能源产业的发展

政策支撑体系日臻完善,相关实施细则逐步落地

将新能源汽车列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央及地方政府已经从发展规划、消费补贴、税收政策、科研投入、标准制定等方面,构建了一整套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的政策体系。2012年7月9日,国务院正式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对节能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主要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规划落实等重要方面做了明确规定,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了全面的政策扶植阶段。2012年10月18日,工信部公布了《关于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的通知》,进一步细化了新能源汽车研发领域的支持政策。2013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延长三年,补贴方式按照节油效果执行,将对培育新能源汽车私人购买环境带来更大的好处。

地方政府大力推动,示范工程加快产业化进程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处于市场启动初期,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运用各种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央政府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核心环节,出台多项政策、标准等文件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目前各项试点工作正有序开展。广东、北京、江苏、安徽、河南等省市先后公布了相关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对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寄予厚望。我国新能源汽车经过一定程度的发展,已形成北京、上海、深圳、江苏、浙江、长株潭等集聚区。其中北京、上海产业链基本完善;浙江、深圳等整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江苏、长株潭地区是动力电池重点集聚区。

新能源汽车企业海外并购潮兴起,中国新能源汽车抢占市场的机会来临

2012年,多家企业陷入危机。A123的宣布破产、插电式混合动力豪华轿车厂商菲斯克公司因资金链断缺,也正面临被收购的局面。在美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陷入危机的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正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崛起。2013年1月,万向集团成功收购了美国A123;2013年2月,中投公司协助天齐集团收购泰利森,天齐锂业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矿石提锂厂商和全球第二大锂盐供应商;东风、吉利、北汽、万向竞购菲克斯公司。中国企业对美国龙头公司的收购,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链,提高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水平,将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新能源汽车私人乘用车市场进展缓慢,但产业长期向好趋势显著

篇6:中国的能源产业的发展

本文基于1985-的统计数据,采用协整关系检验法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对新疆地区金融支持与能源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

摘 要:分析结果表明,新疆能源产业发展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及因果关系,说明金融发展对新疆能源产业发展具有支持作用,从而为政府经济决策提供了政策依据。

关键词:金融支持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

一、引言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资源储备区。煤炭储量、石油及天然气资源量分别占全国40%、30%、34%,丰富的资源为能源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能源产业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资金支持对其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分析新疆的金融支持与能源产业发展的关系,探讨如何有效运用金融手段推动能源产业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新疆能源产业与金融发展水平的现状分析

(一)新疆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本文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综合考察新疆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首先,选取1978-20的能源生产总量及能源消费总量考察能源产业总量情况;其次,以1978-年能源生产结构系数和消费结构系数来考察能源产业结构发展情况。

通过对能源产业总量及结构相关指标的考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从总量上看,自1978年至今,新疆的能源产业发展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其中能源生产总量发展迅速,而能源的消费总量略低于能源生产总量。2.从结构上看,1990年后新疆能源产业的生产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煤炭生产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有所下降,石油、天然气、水电风的产量所占比重上升很快,这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多种能源支持,以及近年来我国加大对新能源的投资力度,“可持续发展”口号的提出有着密切关系。同时,新疆的能源消费结构也略有变化,对煤炭的需求量有所下降,但总体上仍以煤炭为主。

(二)新疆近年来金融的发展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发生历史性变革,新疆金融业也逐步发展和完善,金融体系逐步成熟、组织体系日趋完善、经营机制不断转变,在新疆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至2007年末,全区共有金融机构3493个,金融业从业人员54145人,多种经营方式的现代金融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其发展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1.多种经营方式的现代金融体系逐步形成。以来,国家给予专项资金支持新疆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使之真正成为服务“三农”的社区性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逐渐发展起来,近年先后成立了华融、长城、信达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乌鲁木齐办事处和东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乌鲁木齐工作组,依法收购、管理和处置从国有商业银行剥离出的不良资产,对改善全区商业银行资产结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企业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2.金融业服务和支持体系渐趋多元化。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向始终以支持“三农”发展为基础,逐步加大了新疆能源、交通、电力以及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促进工业、服务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了能源、交通、冶金、通讯、电力等重点行业、特色产业、优势企业及一批效益优良上市公司的资金需要。此外,努力促进消费信贷业务发展,金融支持助学、就业力度不断加大。

三、新疆金融支持与能源产业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本文涉及的变量主要包括反映能源产业发展的指标和反映金融发展的指标。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结合新疆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本文采用y1(能源产量年增长率)及y2(能源产业生产结构系数)来反映新疆能源产业的发展情况。在金融发展指标的`选择上,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指标并用来综合考察新疆金融发展,选择以下指标:银行业融资/外源融资总量(x1)、证券业/外源融资总量(x2)、保险业融资/外源融资总量(x3)、贷款/储蓄(x4)。考虑到新疆地区证券市场的实际发展状况,证券业数据只能从1994年开始,时间跨度较小,不适合做长期分析,因而本文主要考虑x1、x3、x4与y1、y2间的关系。

采用时间跨度较小的年度样本研究的可信度较高,但难以反映长期趋势。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及可比性,本文选取1985-2007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分析新疆金融发展与能源产业之间的关系。

(一)变量间的协整分析

1.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基于非稳定的时间序列数据而建立一个稳定模型会导致“伪回归”现象,因此,根据Dickey—Fuller检验确定各时序数列的平稳性,并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协整关系检验法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法来检验新疆能源产业发展和金融发展之间的长期相关性和因果作用方向。采用常用的ADF检验统计量对各指标进行单位根检验,得到的ADF平稳性检验结果。

检验结果可知,在5%的临界水平下,二阶差分后的DF值小于α=0.05的临界值,达到平稳。结论是:变量x1、x2、x3、x4 、y1、y2都是二阶单整的。

2.Johansen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结果说明,x1、x3、x4和y1、y2间存在协整关系. 即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二)Granger Causality分析

如果一对时间序列是协整的,则至少在某一方面存在granger原因。上面已经检验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由J.Granger提出的Granger causality是检验两个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常用方法,该方法可为真实的因果方向提供有用的依据,可判断两个变量间是否包含有助于改善相互预测的信息。

利用计量经济软件Eviews5.1可以得到格兰杰检验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下(滞后阶数取为2)。

四、实证分析结果及结论

本文利用协整关系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新疆地区1985-2007年能源产业与金融发展之间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和因果作用方向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实证检验,避免了“伪回归”出现,提高了统计推断的可靠性和结论的可信度,对金融支持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得出结论如下:

篇7:中国的能源产业的发展

当前,一场以新能源为主题的绿色浪潮正在席卷全球。立足于得天独厚的风能太阳能资源条件,甘肃近年来在利用清洁能源,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甘肃深居西北内陆,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属大陆性很强的温带季风气候。特殊的地理地貌和气候状况,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可再生能源资源尤为丰富。全省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800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1200万千瓦;风能资源理论储量为2.37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在4000万千瓦以上;年太阳总辐射量约在 4800-6400兆焦/平方米。甘肃的风能、太阳能资源主要集中在河西戈壁荒漠地区,地势开阔平坦,不占耕地,有利于规模开发建设,开发利用前景极为广阔。具有开发建设大型风电、太阳能基地的良好条件。2009年8月8日,国家发改委在甘肃启动了全国首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河西新能源产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目前国内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酒泉风电基地一期380万千瓦风电场项目、国内第一个兆瓦级光伏并网发电示范项目—敦煌1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示范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酒泉风电基地配套建设的750千伏电网工程也已纳入国家电网建设计划。到今年底,河西新能源基地可建成风电装机500万千瓦以上,光伏发电装机5万千瓦。

规划到2015年,在河西地区建成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百万千瓦级太阳能发电基地,并带动以风电、太阳能发电设备制造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业和以核燃料的浓缩、转化、后处理为龙头的核工业产业链,构筑甘肃新的经济增长极。初步估算,河西新能源基地建设总投资约300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约10万个;可替代相当于580万千瓦火电机组的发电量,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000万吨,减少烟尘排放约9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1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700万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显著,将有力促进甘肃省能源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也将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积极的贡献。到201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5%,提前五年实现国家规定的目标。

为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和河西新能源基地建设,甘肃省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新能源项目前期及建设管理,培育健康的市场;二是按照统筹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制定新能源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推进新能源的快速有序发展;三是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商在甘肃省开发建设新能源;四是推进有利于新能源健康发展的价格机制建设,鼓励企业投资开发建设新能源,引导人们改变生活方式,节约

篇8:中国的能源产业的发展

一、新能源产业发展需要税收优惠政策激励的原因

近几年来在整体上, 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得到各地大力支持, 各种投资投入不断增加, 市场规模有所扩大, 正成长为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是这个新兴产业的稳健快速发展离不开税收优惠政策的扶持。

首先, 新能源产业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一般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科技水平情况下, 新能源有不同的内容。中国目前将新能源界定为在新技术基础上, 系统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 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也可看做新能源技术的一种形式。相对于传统能源产业, 新能源产业具有污染少、技术层次高和可再生的突出特点, 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和能源安全战略意义。新能源产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 技术创新面临很大的风险或不确定性, 新能源产品开发与生产的前期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 资金需求的门槛较高, 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产业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而且产品推广应用的初期成本也比较高, 使得新能源产业在短期内经济效益不明显, 需要政府的引导。从经济学角度看, 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动力之一是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 基础研究是一种公共物品, 导致私人企业的创新不足, 加之新能源产品可以改善生态环境, 保障能源安全, 具有正的社会效益, 因此新能源产业是具有正外部效应的产业, 它的初期产业发展不能单纯依靠市场行为, 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其次, 从目前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现状看, 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根据2011年新能源国际峰会上发布的全球新能源企业五百强榜单, 尽管中国新能源企业以172家成为上榜企业数量最多的国家, 但从上榜企业的规模来看, 五百强榜单中排名前十的企业, 中国仅有一家, 这反映出中国新能源企业虽然发展很快, 但在企业规模和行业影响力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着相当差距, 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 更别说实现真正的产业化。在技术上, 新能源产业发展层次较低, 没有形成真正的核心技术, 不具备跟国外新能源企业产生强有力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综上,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导向和鼓励。税收激励政策作为主要发达国家鼓励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也是中国政府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因此有必要制定细致的、系统的税收激励政策来帮助新能源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创造市场需求, 形成真正的产业化。

二、中国新能源优惠政策现状及其评价

中国流转税和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中直接或间接地含有部分有利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在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方面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 但这些政策存在各种缺陷, 并不利于新能源产业的长远发展。

(一) 中国现行新能源税收优惠政策

现行税制中涉及到关于新能源产业的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流转税和所得税方面。

1.增值税方面的优惠政策缺陷

自2009年1月1日起, 国务院规定购进符合条件的固定资产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这一增值税转型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除此之外, 专门针对新能源产业的增值税税收优惠则比较少。财税[2008]156号《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和财税[2008]167号《关于再生资源的增值税政策的通知》中有部分内容规定了鼓励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促进环保等政策措施。其中包括:以垃圾为燃料生产的电力或者热力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的政策;销售利用风力生产的电力和销售自产的以煤矸石、煤泥、石煤、油母页岩为燃料生产的电力和热力实现的增值税实行即征即退50%的政策, 其中煤矸石、煤泥、石煤、油母页岩用量占发电燃料的比重不低于60%;销售自产的以废弃动物油和植物油为原料生产的柴油实现的增值税实行先征后退政策。增值税方面仅对部分行业有较详细的征管办法, 如电力行业。

2.所得税方面的优惠政策缺陷

与新能源产业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 该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 可以在以后五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2) 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 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 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 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3) 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4) 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经营所得, 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 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 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该项税收优惠仅适用于电力方面。 (5) 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 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 按照研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 形成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3.其他税种方面的优惠政策缺陷

营业税中与新能源产业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单位和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关税方面对符合《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的国内投资项目, 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 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按合同规定随设备进口的配套件、备件也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二) 对中国现行优惠政策的评价

从以上分析可知, 中国现行对新能源的税收激励政策只是散见于各种法规文件中, 如《企业所得税法》、某些优惠目录等, 我们只能从这些文件中找出一些符合新能源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没有延伸到产业链, 更没有一套贯穿于新能源产业各种产品和各个环节的税收优惠政策, 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然而即使是这些零散的优惠政策也没有很好地发挥它们的激励功能, 由于激励约束条件较多, 激励效果并不明显。比如, 在企业所得税中, 对从事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 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 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 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我们知道取得第一笔收入并不代表一定取得盈利, 如果这些企业在取得第一笔收入后的六年中都没有盈利, 那么这些关于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就成了有名无实的优惠, 并没有切实缓解企业税收负担。还有增值税优惠政策, 虽然体现了国家产业政策, 但对原料的利用比例和企业规模等有明确规定, 导致同等质量的产品以不同的价格出售, 扭曲了经济市场, 比如一些资源综合利用的产品的优惠政策;从激励措施上看, 主要是利用降低税率等减税和免税的直接优惠措施, 国际上通行的加速折旧和税收抵免等间接的税式支出制度在中国比较少用, 缺乏灵活性;从激励对象上看, 偏向于促进鼓励新能源投资和研发, 对消费、使用环节缺乏相配套激励措施, 导致新能源产业盲目扩张, 市场空间狭小。

可见, 现行税制中与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并不完全符合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需要和要求, 缺乏系统性和导向性, 难以形成激励合力, 最重要的是, 这些优惠政策的初衷并不是要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因此, 有必要以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为导向调整甚至是改革现行税制。

三、推动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税收激励政策的改进

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应站在国家战略高度, 本着以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 以可再生能源代替化石能源, 强化新能源战略地位的中心思想, 在产业层面上引导新能源产业发展。因此有必要改进目前散乱的优惠政策, 在现有的税收优惠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扩大优惠范围, 在整个新能源产业层面上建立起一套高效率的税收优惠体系。

1. 增值税方面优惠政策的改进措施

增值税是中国最重要的流转税种之一, 需要细致制定其税收优惠政策, 从整个新能源产业层面出发, 兼顾税收的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由于增值税是一种链条税, 它的实际应纳税额是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之差, 上一环节的销项税额是下一环节的进项税额, 因此在增值税减免方面应该慎重, 对一些中间产品可采用即征即退或先征后返的形式, 保持链条完整, 避免对下一环节造成税收负担, 对最终产品可采取低税率。另外, 增值税还是一种价外税, 最终的税收负担是消费者, 所以短期内它对最终价格的影响及消费者选择的影响效果不显著, 所以利用增值税的优惠政策鼓励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与其说是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不如说是更多的体现了国家政策的导向, 帮助企业开启市场。所以, 真正减轻企业纳税负担的税收优惠政策更多地落在了其他税种上。

2. 所得税方面优惠政策的改进措施

所得税具有组织财政收入和调节产业结构的重要作用。企业所得税方面, 可对某些国家重点扶持的的产业实行15%的低税率, 舍弃人员、规模和盈利数额等条件的约束, 使企业能放开手脚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 并将现有的节能节水、环境保护的税收优惠政策明确扩大到新能源产业。当然, 实行优惠税率是引导投资的比较好的方法之一, 但普遍的低税率可能会对财政收入造成影响。借鉴发达国家普遍采用并经实践证明颇有成效的税收激励方式, 间接的税式支出制度是更具灵活性的选择。在税式支出的各种组合中, 适合于中国新能源产业的组合可以是加速折旧、延期纳税、准备金制度、投资抵免等。延期纳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纳税负担, 加速折旧允许固定资产投资前期提取较多折旧, 而提前收回大部分投资, 使纳税人的税负得以递延, 准备金制度是指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提取部分准备金并将其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不予纳税。这三种形式并不减少财政收入, 只是减少一笔税款利息, 并且能起到有效刺激投资的作用。

在个人所得税方面, 可以从消费环节刺激新能源产业发展。根据西方经济学中消费者统治理论, 消费者在商品生产这一最基本的经济问题上起决定性作用。如果能够对新能源产品的使用者实施税收优惠, 能刺激更多对新能源产品的消费, 比如对购置新能源汽车的个人, 可按购置费用的一定比例抵扣个人所得税, 对购买带有太阳能发电设备的房屋主人, 允许从当年的个人所得税中抵扣部分房屋金额。另外, 为了鼓励更多的技术人员从事新能源产品研发, 突破技术瓶颈, 还可参照稿酬所得, 对高新科技人员的应纳税所得额减征30%。

3. 其他税种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

在营业税方面, 可将目前现有的关于技术研发, 技术转让, 技术咨询等方面免征营业税的优惠政策在新能源产业上做出进一步强调, 明确体现国家产业政策导向, 同时, 对新能源企业之外的其他从事新能源技术研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的企业和个人, 也能适用这一规定。在关税方面, 可以实行设备进口免征关税和新能源产品出口环节退税。在其他小税种方面, 考虑到企业在刚开始成立时期, 资金吃紧, 面临企业发展的各种难题, 可在印花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等方面实施税收优惠, 给予减征或免征, 鼓励企业的发展, 等到新能源企业发展成熟时, 这些优惠政策可适时退出。同时, 为了抑制传统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费, 可以开征一些新税种, 如碳税、环境污染税等, 对这些耗能且污染环境的消费者实行税收和行政的双重处罚, 间接促进新能源产品的消费, 扩大新能源产品的市场份额。

四、税收优惠政策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注意和其他措施配套运用

税收优惠政策是引导投资, 推动企业发展的有力措施之一, 它在减轻企业税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新能源产业面临的技术瓶颈, 市场空间狭小, 资金短缺等问题, 新能源产业的稳健发展还有赖于其他的财政政策、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的协调配合, 最大限度避免盲目扩张, 把重点放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上, 共同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是个动态的过程

税收优惠政策的过多运用容易破坏市场正常价格, 扭曲公平, 而且过多的税收优惠政策还可能会导致企业本末倒置, 忽略自身管理和技术创新, 付出较高的税收筹划成本, 这样必然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快速发展。对新能源税收优惠的着力点应集中在鼓励投资, 核心技术研发, 拓展市场空间上, 尤其是要注重培养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 帮助企业渡过初创时期的难关。以后随着产业的成熟壮大, 税收政策也是随时间和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的, 以适应不同阶段的需要。

3. 重视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税收优惠政策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固然能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和助推作用, 但它更多的体现的是国家政策的导向性和重视性, 在运用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出现过多干涉企业发展, 忽略市场基础地位的现象。市场在产品结构的优化, 价格确定, 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 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所以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充分运用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 注重市场对企业发展的基础性地位, 共同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

[2]李晓华, 吕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与政策导向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 2010, (9) :20-26.

[3]苏明, 傅志华, 包全永.促进节能事业发展的财税政策选择[J].地方财政研究, 2005, (3) :9-14.

[4]周清.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制度安排[J].税务研究, 2005, (5) :25-28.

篇9:中国的能源产业的发展

美国在日前公布讨论的《2009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中规定,在温室气体控制方面,要求以2005年为基点,到2012年要减少3%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到2020年减少比例上升到20%,到2030年要减少到42%,到2050年要减少83%。这几个数字,让许多业内人士目瞪口呆。

2050年与2005年相比,在短短45年间排放量要降低83%。当然,这个法案通过有一定难度,但体现了美国的态度和决心。也印证了今年早些时候奥巴马在白宫发布美国能源、环境政策时的那句话,“”美国准备在新能源和环保问题上重新领导世界”。

美国的“能源新政”

能源、环境政策是奥巴马经济刺激计划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奥巴马正希望于此着手助推其雄心勃勃的经济刺激计划在国会赢得更多的支持。“能源新政”大致包含了以下内容。

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重要目标从2012年开始对排污排放收费,这是美国政府一个重大的政策转变。美国在《京都议定书》上没有签字,布什政府一直不承诺减排义务。但是,奥巴马政府上台伊始就宣布,从2012年起将对美国的排污、排放收费。这一政策可以说是美国“能源新政”的主心骨。将推动大量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使能源产业成为美国经济的主导产业,将实现美国各产业的跨越式重大转变。

要建设横跨四个时区的全国统一电网美国的国家电网系统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初具规模,到七、八十年代基本稳定下来。但是,这个电网的损耗与维修成本较高,根据现在的数据看来,目前电网的损耗及维修年费用大概是在1500亿美元。因此,美国要建一个覆盖4个时区以超导电网和智能电网为主的大电网,这个电网要接入包括风能。太阳能等在内的各种可再生能源,要能够进行智能化管理。

加大能源新技术方面的投入奥巴马政府计划在未来几年投入1500亿美元,用于能源新技术方面的资助。目前,美国包括超导电网、智能电网,太阳能、光伏电池等在内的一系列能源新技术储备充足,这是继信息技术革命之后,美国技术储备的又一个主要方向。

刺激混合动力汽车大规模使用美国政府以减税的办法,每辆车补贴7000美元,因为,混合动力汽车价格会比一般汽车的价格高一点,希望到2015年,美国市场上能有100万台本土生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根据美国今年3月31日公布的由美国众议院提出的新能源安全法案,美国将启动立法程序,将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导致全球变暖的污染排放等内容纳入法律。而美国一旦形成立法,其执行力就会加大更多,政府将通过两种方式,一方面是关上一道闸,企业高排放就要收高额的费用;另一方面,则投入强大的资金进行刺激,进行国家能源战略的拉动。

当然,美国也有一些其他的想法,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能源部长朱棣文3月17日说,可能向美国进口的某些产品征收“碳关税”,这是典型的贸易保护思路,借温室气体排放的说词,利用美国能源政策的变动把成本变相转移到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工业国家。

中国如何应对

中国政府敏锐地看到这个重大的国际背景。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4月20日在广西考察调研时提到,新能源产业正孕育着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新一轮国际战略制高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为新能源产业带来了机遇,要以发展新能源为重要的举措,要以企业为主题,加强政策主导,促进风能、太阳能、水力发电等,促进新能源汽车更节能,加快能源的改造,推进能源乃至整个产业的调整。

客观地说,中国在应对这一轮经济危机中所出台的政策质量是很高的。但是,在能源政策的排序上,却还没有将能源战略的位置排在前面。中国的十大振兴产业规划中有石化产业,但这只是大能源的一个子系统,中国也有一个电动汽车计划,但也只是汽车产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中国今天应该将能源战略放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上去考虑。

过去,工业文明的能源基础都是基于碳燃烧,现在这种方式实际上已经走到了尽头。因为,受到了两个限制,一是能源的有限性,再一个是碳燃烧所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地球的大气结构,大气层的二氧化碳浓度急剧上升。有人测算,现在二氧化碳的浓度是400PPM-450PPM,如果过了临界值的话,恶劣气候将会频繁发生,整个人类文明存在的基础将被动摇。因此,防止全球变暖是每个国家都必须履行的职责。

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各行各业,都与能源发生关联,因而新能源变革中孕育着巨大的机会。根据中国能源发展规划,到2010年,水电使用将达到23%,核电将达到2%,风电将达到7%:到2020年水电将达到30%,核电将达到8%,风电将达到12%。可以看出,核电会有4倍左右的增长,太阳能与风电会有50%的增长。光伏电池产业前景非常广阔国际上的新能源技术应用,基本上集中在光伏电池上面,中国现在的太阳光伏电池制造水平,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的相关补贴政策比较到位,建设部等部委对太阳能利用的补贴强度非常大。当然,现在使用太阳能的成本还偏高,降低生产成本有很大的空间。

风电产业亟待整合中国的风电现在称得上是“跑马圈地”,亟待整合。风电产业是集中度很高的产业,现在中国的风电成本大概是在0.5元左右。美国风电价格比中国的还要低,是4美分,约合人民币0.28元。风电产业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改造传输环节中国的电网技术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我们首先应该考虑整个电网对各种可再生能源的接入,要使风能,水电,太阳能能够顺利接入总电网。中国的电网虽然不具备一步改造为超导电网的能力,但是,我们在智能化方面进行试点应该是可行的。从原理上讲,应该能做到数网合一,就是送电网,家电管理网,通电网,广播网、电视网都由一个电力线网覆盖,这从技术上讲并不难实现。如果实现了这样一个大的“超级电网”的话,将会对整个中国国家实力提升产生重大作用。

发展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核心的问题是充电问题,这是一个大体系的建设,在中国也有非常大的应用商机。新型能源的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目前,这几个点都在并行往前推,从发展进程上看,混合动力汽车的突破可能性最大。

启动绿色建筑计划中国现在大约有500亿平方米的城乡建筑,建筑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将占整个温室气体排放的1/3,而城市空调体系又占了建筑总耗能的50%。建筑节能技术现在从国际上看应该说已相对成熟,中国后发的机会非常大。在这个时间点上,中国如果能在一些城市中启动绿色建筑计划,将会有巨大的市场。

新的企业评价标准——“碳排放”这件事很快就会到来,新标准将改变人们的行为。这个指标对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某些企业今天看来生机勃勃,或许明天会突然死亡,因为碳排放超标了;有些产业,现在看着很弱小。但是明天可能会成为一个巨大产业,因为顺应了低碳潮流。

如果我们今天还认为美国身处危机,苦不堪言,而没有看到美国已经启动了以能源革命为代表的一场技术革命和制度革命的话,如果我们还认为,中国在这场危机中相对轻松,没有意识到我们可能在能源战略上相对滞后,会是什么样子?如果10年,20年后美国能源革命成功了,将意味着世界会再次洗牌。

从中美两国的发展事态上看,美国能源革命需要中国。过去几年,中美实际上在能源格局中有很大的相似性,在国际上,美国与中国是第一与第二大排放国,二者问还能相互看。今天,美国突然提出了碳排放的新规则,中国怎么办?

当然,中美两国国情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战略意图不同,美国有打石油出口国的主意,有完善通货的意图等等,中国没有。但是,中国在能源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方面却不能落后,大能源产业应该成为中国经济转型一个主力方向,而不是只注重在石化产业。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足够的敏感,因为这关系到我们国家,关系到我们的行业,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

上一篇:英语小文章下一篇:某某公司合同用章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