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产业特点范文

2022-05-29

第一篇:兰花产业特点范文

三亚市加快兰花产业发展扶持办法

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进一步做大我市兰花产业,推动我市兰花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在两年内投资总额在5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吸收本地劳动力达到70%以上的兰花企业,按其投资总额3%至5%给予一次性奖励。

第二条 在我市投资兰花生物组织培养的企业,按组培室面积和生产能力,给予扶持。新建兰花组培室一次性给予每平方米补贴600元。

第三条 在本市建立省级兰花重点实验室或兰花研究所、研究中心,按总投资的30%给予一次性扶持;达到国家级标准的,按总投资的40%给予一次性扶持。

第四条 对市级、省级和国家级兰花示范基地,对其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市级示范基地按总投资额的10%给予支持;省级示范基地按总投资额的15%给予支持;国家级示范基地按总投资额的20%给予支持。

第五条 鼓励科技创新、兰花新品种研发和引种及推广,对在国际上注册并对产业化发展起重大作用、市场前景广阔、成果转化能力强的新品种,每个品种奖励20万元。拥有国家或地方知名商标的兰花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品种享受我市有关优惠政策。

第六条 支持现代兰花生产企业建设大棚设施扩大生产规模,进行集约化生产。对建高档现代化温室(智能化温室,包括温室主体、覆盖系统、遮阳系统、降温系统、苗床系统、灌溉系统、电系统、控制系统等)建设标准达到800元/平方米以上(含800元/平方米),建设总体规模超过10000平方米的,一次性给予200元/平方米扶持;建设标准达到300元/平方米以上(含300元/平方米,包括温室主体、覆盖系统、苗床系统、灌溉系统、电系统、控制系统等),建设总体规模超过10000平方米的,一次性给予75元/平方米扶持;建设钢架棚标准达到60元/平方米以上(含60元/平方米,包括花棚主体、苗床系统、覆盖系统、灌溉系统、电系统等),建设总体规模超过20000平方米的,一次性给予20元/平方米扶持。

第七条 支持农村兰花专业合作社、农户建设大棚设施扩大兰花生产规模,进行集约化生产。建设钢架棚标准达到60元/平方米以上(含60元/平方米,包括花棚主体、苗床系统、覆盖系统、灌溉系统、电系统等),建设总体规模超过667平方米的,一次性予以60元/平方米扶持。

第八条 鼓励兰花企业上市融资,推动产业纵深发展。对改制准备上市的兰花企业,在改制阶段给予5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促其早日上市挂牌。

第九条 切实解决中小兰花企业贷款难问题。通过政府支持,担保公司跟进,为企业进行融资担保。

第十条 对兰花企业给予贷款贴息。对引进国外专家和人才在交通费等方面给予奖励性补助。

第十一条 完善我市兰花流通体系,对新建现代化兰花冷藏物流中心、仓储加工中心、电子交易中心等项目,政策上给予优先立项和资金支持。加强航空运输调控,对兰花鲜活产品尤其在节假日期间给予优先安排舱位。

第十二条 支持兰花企业建设国际热带兰花拍卖市场,促进流通与国际接轨,面向港澳、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俄罗斯等国际市场,利用好海关的保税仓政策,以鲜切花为主,把三亚建成亚洲最大的热带兰花交易中心。

第十三条 支持兰花产业信息化建设。政府支持100万元,完善现有“热带兰花网()”功能,使其成为农户、合作社、企业、科研单位、政府及其他中介机构等畅通的信息交流平台,成为国际热带兰花信息及网上交易中心。

第十四条 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放宽审批条件,支持兰花企业扩大出口,创建兰花出口基地,并积极配合为企业在种苗和兰花进出口通关等方面提供便捷。对出口型兰花基地给予扶持。

第十五条 加强对热带兰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检查与监督,建立许可证和认证制度。建立产地检疫体制,对按照标准化生产的兰花基地给予授牌,可申请免检。

第十六条 协助兰花企业办理森检手续,争取森检机构快速办结。

第十七条 实施兰花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机制。对从事兰花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研发推广的企业凡符合条件的,由科技部门进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市科技信息产业局对经过认定的企业给予适当奖励,并积极协助企业争取市级、省级、国家级科技项目支持。

第十八条 组建三亚市热带兰花产销协会,设立三亚市热带兰花产业发展基金。基金来源包括:市财政预算外每年安排1000万元人民币专项资金、经批准从其它有关单位筹募的资金、基金收益、其他来源。三亚市热带兰花发展基金主要用途:三亚市热带兰花产销协会运作经费,兰花产业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创新科技(主要为新品种引进和育种)、海南野生资源保护、市场开发专项补贴、兰花合作社、兰花企业、种植兰花的农户和会员企业贷款贴息和其他无偿扶持支出。由三亚市财政局、出资单位、三亚市林业局和三亚市热带兰花产销协会组成三亚市热带兰花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管理该基金的审查,并报政府分管领导批准,方能使用。

第十九条 在本市投资和经营兰花产业,享受农业用电、用水优惠政策。

第二十条 鼓励和协助兰花企业在兰花育种研究、设施改良、节水设施配套、节能减排、新能源利用等方面争取国家及省市相关部门立项和资金支持。

第二十一条 兰花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征用的土地,土地管理部门要优先考虑,快速审批。兰花企业的生产用电、用水、通讯要优先安排。

第二十二条 增加信贷投入,各级金融部门,特别是农村金融部门,要将扶持兰花企业发展作为信贷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信贷规模上每年要有所增加。对兰花企业向农户收购兰花产品所需流动资金贷款要优先给予安排,应按不少于兰花企业上年销售额的20%核定当年贷款额度。贷款应重点保证生产经营旺季,并在利率上给予优惠。对兰花企业的贷款,应视项目用途与实际需要,合理确定贷款期限,贷款利率按国家规定基准利率执行。国家下拨的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贷款也应重点扶持兰花企业。

第二十三条 支持兰花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政府帮助生产企业申报和完成国际标准质量体系认证、国际环保认证。

第二十四条 兰花企业管理人员在社会保险,继续教育、存档、子女入托、义务教育等方面,享受本市居民同等待遇。

第二十五条 鼓励兰花企业做大做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有关标准,每年评出规模大、效益好的兰花先进企业,予以表彰。

第二十六条 鼓励兰花产品深加工,对从事兰花加工的企业,在土地、资金、科研、用水、用电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

第二十七条 支持兰花文化创意服务产业。对有助于提高现代兰花消费文化和艺术水平的创意服务企业,按照我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给予扶持和适当奖励。

第二十八条 每年举办中国(三亚)国际热带兰花博览会,促进产业发展,创三亚兰展品牌,并争取承办世界兰花博览会,扩大国际影响。

第二十九条 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企业需要在每年年底前,由兰花企业向市林业局提出本的扶持、奖励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经有关部门联合验收并报市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三十条 以上政策不重复享受(含省、市两级),按高额执行。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二○○八年九月十一日起执行,由市林业局负责解释。

第二篇:我国煤炭产业呈现十大特点

一 , 国家越来越重视 , 煤炭工业的地位空前提高。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 源和重要原料 ,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未来几十年内 , 煤炭依 然是我国的主要能源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将难以改变 , 这就是中国的国情。因此 , 煤炭越来越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近两年来 , 国务院及国家有关部门对煤炭产业采取了一系列空前的重大举措 , 煤炭工业的重要性进一步得到社会的认可。

二 , 经济拉动力强劲 , 煤炭产量激增。据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中心预测 , 为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 ,2005 年国内煤炭总需求量将达到 21亿吨 ,2010 年总需求量将达到 25 亿吨以上。按此计算 , 考虑扣除关井、自然减产等因素 , 在 2010 年前需要新增煤炭生产能力5 亿吨以上。由此可见 ,未来 5 至 6 年间 , 在国民经济拉动下 , 煤炭产量将处在高位增长 阶段。

三 ,市场前景看好 , 煤价稳中有升。各行业对煤炭的大量需求 , 预示着煤炭价格比较乐观。在煤炭价格全面放开后 , 电煤价格形成机制一直是社会各方面十分关注的问题。通过不断努力 ,逐步形成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指导下的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煤炭市场体系 ,发挥市场在煤炭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 企业自主交易 , 协商定价 , 政府将依法行政 , 不再直接干预企业交易活动。

四, 追逐产品增值 , 煤基链条形成。随着煤炭企业不断重组整合、扩张发展 , 一些规模大实力强的煤炭企业 , 有的提出了 “ 平向产业链 ”--煤、 路、港、航的发展思路 , 有的提出了 “ 纵向产业链 ”--煤、电、化 , 煤、 焦、化等发展思路。大型煤炭企业的发展思路 , 集中反映了一种战略趋向--打造以煤炭为基础的产业链条 , 实现煤炭产品的深加工 ,提高煤炭产高附加值 , 进而增强煤炭企业的市场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五 , 适应市场竞争需要 , 集团重组步伐加快。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 国内外煤炭企业正向着大型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可以预计 , 在不太长的时期内 , 中国将涌现出一批年产过亿吨的特大型煤炭集团。到那时 , 中国煤炭 市场竞争格局将根本改观。 .

六 , 力保煤炭有效供应 , 大基地建设速度加快。按照初步规划 , 国家将建设神东、陕西、黄陇、晋北、晋中、晋东、鲁西、两淮、冀中、河南、云贵、东北、宁东等 13 个基地 , 涉及 14 个产煤省区 , 拥有煤炭保有储量 6908 亿吨 , 占全国 70% 。规划年产量2005 年 11 亿吨 ,2010 年17 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 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将是煤炭工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七 , 着眼于持续发展 , 资源争控战愈演愈烈。自2001 年煤炭市场趋向好转以来 , 各企业纷纷行动起来 , 跨地区、跨省区抢占煤炭资源储量。目前的局面是 , 东部地区煤炭储量已基本被分配完毕 , 中部地区煤炭储量大部分己名花有主 , 抢占

的硝烟己烧到西部地区。下一步 , 将会由单纯的争夺资源向煤炭资源重组、市场要素重组演变。

八, 培植竞争内力 , 人才争夺加剧。煤炭资源人才与争夺战和煤炭市场 的火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 煤炭企业发生了严重人才危机。这种人才外流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它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忧患在前 , 煤炭企业应及早采取对策 , 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

九 ,安全形势严峻 , 呼唤人本管理。近年来 ,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不断好转 , 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中央决定 , 把国家安全局升格为国家安全总病 , 同时专门成立煤监局 ,显示了中央对安全生产特别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视。遭受了事故打击的煤炭行业正在迎来新的转机。

十 , 煤炭消费激升 , 环保引起关注。一方面 , 必须严格执行环保法规 , 按照“谁排放 , 谁治理 ”的原则 , 追究环保责任。另一方面 , 企业必须强化社会责任 , 加强矿区水土资源的治理与保护。可以预见 , 随着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 , 煤炭企业和用煤企业一定能够共同遏制 环境恶化势头 , 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第三篇:文化创意产业园有哪些特点?

一是活动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本的前提是文化生产与消费活动的呈现,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是创意,而创意灵感的获得往往来自于与其他同行相互接触的刺激,在众多的活动中特别是多样化文化聚会地点的出现,通常能充分提供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以获取灵感。因此,集聚地点的设置通常被考虑到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策略中。

二是建筑形式

最适合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活动空间的城市环境应倾向于有一个半径为 400米,建筑平均5-8层,在10米范围有非常少的街道(包括人行道)。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应该有非常多功能的公共领地。它提供人们聚会交流的空间,也为 园区内的交易提供场所,这样一个区域将具有渗透性。成功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倾向于有几个具有活跃、渗透性强、临街地带的街道,或至少有一些活动的结点,便于人们在其间很容易走动。

三是意义

文化创意产业园要像物质一样能存在于人们头脑之中,也就是说人们参观之后能形成和保留园区的印象,而这些印象的形成取决于文化园区的活动、风格、形象。成功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应是革新和创意的地方,在设计和欣赏方面经常是超时代的,并且这些超时代 理念被带入园区的建筑设计、内部装饰、甚至重要街道和空间的照明等方面。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应刺激新的理念,成为新产品和新机会能得以开拓、努力尝试的地方。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意义方面的特征体现在具有历史和发展意义、园区身份和形象及知识性、环境意识等方面。

第四篇:我国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特点及策略研究

网址:

我国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特点及策略研究

智慧城市产业与传统的产业不同,它是一种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有机组合,更加强调智慧的产业化和产业的智慧化。智慧城市产业的发展更注重人的智慧,并且产业内部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知识的竞争。智慧城市产业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四种产业形态,一是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智慧技术刺激下催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对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三是具体的行业应用,例如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金融等行业的建设应用;四是政府对智慧园区开发建设的需求,由这些需求所产生的产品和系统,由此叠加而成的产业。

智慧城市产业的发展壮大对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及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等产生重大影响,是城市逐步走向智慧时代的重要之举。大力发展智慧城市产业已演变成各大城市迅速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创新的制高点,也是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城市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一、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的特点

1、知识与知识资本的广泛应用

与传统产业相比,智慧城市产业是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的过程中更加强调智能化,而这一切的发展离不开新一代智能技术的应用,但归根结底是知识与知识资本的应用。因此,智慧城市产业发展需要有产生知识与形成知识资本的“智慧大脑”,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智慧技术,然后把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进一步促进智慧城市产业的发展。智慧城市产业智慧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城市知识化的过程,知识与资本的广泛应用已成为不断促进智慧城市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推动力。

2、智慧技术发展催生智慧城市产业链

进行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产业是主导,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智慧技术的发展是支撑。智慧城市建设引起了对新一代智慧技术的巨大需求,在不断提升城市信息技术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智慧城市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于是,以智慧产业为主体的智慧城市产业不断向城市上下游产业进一步完善和拓展,不仅可以加速我国大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而且对更好地构建现代城市产业体系产生重大影响,为最终打造智慧城市产业链奠定了基础。所以,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智慧技术为支撑的智慧城市产业链正在悄然兴起,其产业规模也越来越大。

3、“互联网+”逐步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互联网+”的推出对促进整个互联网领域和智慧城市产业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互联网+各传统行业”有利于把城市的多个垂直行业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智慧的大系统。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经济

网址:

社会发展新形态演进。“互联网+”的模式已经成为智慧城市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 “互联网+”已经影响和改造了许多产业,像当前大家非常熟悉的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在线教育、在线外卖、在线旅游等行业都属于“互联网+”的杰作,也是智慧城市产业的表现形式,并且随着新一代智慧技术以及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互联网+”的模式在工业、金融、商贸、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融合将会更加的深入,不断推进各个传统行业的优化升级,进而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构建连接一切的新生态。

4、智慧与生态成为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在智慧城市建设和生态文明发展的背景下,由于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一代智慧技术在城市各个行业中的应用发展,逐步催生了智慧生态城市建设。政府和企业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增强,在智慧城市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遵循生态学原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施行清洁生产和低碳生产,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大力开发新能源,融合智能化控制和云计算技术,形成多种能源互补利用、供需互动的能源需求网,建立起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于是应智慧生态城市发展理念的要求,实现人、自然、环境和谐共存,以新一代智慧技术为依托的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智慧工业、智慧服务业等智慧城市产业正逐步兴起和发展壮大,智慧与生态已成为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二、智慧城市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在人才层面,缺乏智慧化人才的储备

虽然智慧城市和智慧城市产业出现时间相对较晚,但是在新一代智慧技术的推动下发展势头却是异常迅猛,这就需要有大量的智慧人才作为保障。大城市是本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大城市智慧城市产业领域涉及的面较广,并且还汇聚了众多的优秀人才,人员总体素质较高。但是由于对智慧人才的培养并没有及时的提上日程,而智慧人才的储备不可能一蹴而就,导致为数不多的智慧人才分散在各个行业之中,有项目需求时就临时招兵买马,项目结束时却又一哄而散,没有形成长期的智慧城市产业发展人才储备观。

2、在信息安全层面,信息安全保障系统还有待升级

智慧城市产业发展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智慧技术为支撑,信息数据量大,逐步涉及工业、商业、政务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一旦出现系统漏洞,或者受到恶意入侵造成信息泄密,其造成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智慧城市产业的信息安全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工作,同时强调信息安全不能假手他人,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只有做到科技自主才能真的实现防患于未然。虽然我国在智慧城市的信息安全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体系,但是安全的防护性还有待加强。

3、在技术层面,忽略技术创新与市民参与的融合

智慧城市产业建设强调新技术的开发应用,虽然我国智慧城市产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业绩,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智慧城市产业发展中自主创新能力还是比较弱。同时,在社交工具的利用上还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没有真正实现市民、企业和政府的融合。例如,

网址:

在发展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政务为代表的城市应用中,并没有充分发挥网络社交工具的民主作用,依旧停留在“提一些建议,解决一些问题”的状态,忽略市民的民主诉求,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4、在产城融合层面,两者没有实现协同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和智慧城市产业的发展都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两者之间关系紧密,智慧城市建设不仅为智慧城市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产品市场需求,还为智慧城市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技术保障;而智慧城市产业的发展却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支撑,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所以,在实施智慧城市建设与智慧城市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将二者联合起来,加强领导,但是,在实际智慧城市建设中由于产业本身的特点、基础设施的欠缺以及规划割裂等原因,导致智慧城市和智慧城市产业之间没有完全实现真正的融合。

三、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强“智慧人才”的培养

智慧城市建设和智慧城市产业的发展是建立新一代智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基础之上的,而新一代智慧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智慧人才”,所以“智慧人才”不光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因素,还是进行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所以说智慧城市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智慧人才”,缺乏人才保障的智慧城市产业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一种在脑子中展现的空中楼阁。所以,政府一方面要重视本地高校、科研机构与国内外的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交流合作,并且在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基础上注重培养本地区的专业人才,发挥他们在智慧城市产业发展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政府要出台适合本地区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的战略政策,在逐步推动校企联合的基础上,组建智慧城市产业联盟,逐步完善上下游产业配套并优化资源配置,成立“智慧城市产业”战略研究智库,为智慧城市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2、加强信息安全建设

注重信息安全管理不仅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智慧城市产业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智慧城市产业绝大多数产业属于新一代信息产业,但是,一些企业和机构由于担心信息外泄,考虑到信息的安全性,使得一些企业和机构在相关技术实现信息化的道路上显得犹豫不决。我国在一些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尚未掌握核心技术,承担管理或服务的外包公司对信息安全的管理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过程,在一些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的具体应用领域,如智能金融、智能家居等,如果出现安全问题,也将会对用户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政府部门除了要增强智慧城市产业信息安全的顶层设计外,还有加快建设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系统,强化对智慧城市产业信息安全系统的监督管理,提升智慧城市产业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以保障智慧城市产业安全有序和高效智能地发展。

3、加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智慧技术的应用推广

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一代智慧技术被誉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充分展现了一个智能化的世界,是知识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建设

网址:

可持续创新智慧城市的必备技术基础,这一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创新形态的变革,带动了企业、政府组织形态以及社会形态由生产范式向服务范式的转变,重塑了个体在全球化中的力量,也必将推动智慧城市产业的发展。要大力推进新一代智慧技术在智慧城市产业中的应用,用这些新技术逐步改造传统行业,提高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水平,并且要加强适应市民民主诉求为主体的技术软件和技术软实力的建设,推动智慧汽车、智能家电、车联网、船联网等发展,逐步实现智慧城市产业和产品的智能化,促使传统产业重新获得强劲的发展动力,并降低能耗和研发设计成本,提高企业的产能和生产效率。

4、推动智慧城市与智慧城市产业的融合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与智慧城市产业发展关系紧密,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智慧城市建设会促进智慧城市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智慧城市产业链的形成;智慧城市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会提高智慧城市的建设水平,不仅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优化产业结构有重大影响,而且还会促进构建创新型国家的构建。政府部门要转变智慧城市建设与智慧城市产业不同发展的观念,坚持开放、合作与自主创新的原则,依靠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一代智慧技术,加强产业之间的协作、协同和创新。通过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的方式促进产业之间的融合,不断催生新产品、新服务乃至新产业,重构城市系统,并推动智慧城市产业集聚发展。同时,智慧城市建设和智慧城市产业的融合应根据市场的需求,并结合自身的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来建设智慧产业园,集聚高端智慧产业,吸引创新人才,加强科技、科研的融合与渗透,促进技术创新,逐步形成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发展局面。

四、结语

智慧城市产业发展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以知识的创新应用为主题智慧时代发展中,在加强新一代智慧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的信息安全建设,打造可持续创新的“智慧人才”战略储备库,加快构建智慧城市与智慧城市产业融合创新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最终创新引领城市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构建智慧的城市和智慧的城市产业体系。

第五篇: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特点及演进方向

[摘 要] 本文从产业结构的概念入手,简单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历史,重点阐述了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未来可能的变动趋势,最后就政府在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的政策措施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发展历史 现状 问题 趋势 政策建议

2008年金融风暴袭卷全球,国际市场一片哀嚎。我国的出口企业由于订单急剧萎缩而受到重创。这种背景下,政府做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由此引发了笔者对产业结构的一系列思考。

一、产业结构的概念

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了三次产业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就是把全部的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属性是其生产物取自于自然,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则是加工取自于自然的生产物,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供应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被解释为繁衍于有形物质财富生产上的无形财富的生产部门,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金融地产,公共设施,科教文卫等等。

所谓产业结构,就是“各产业在其经济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一些比例关系”。其中,“技术经济联系”从质的角度规定了各产业之间的组合关系,是各产业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比例关系”则从量的方面反映了各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系统中的地位,是各产业经济活动的外在表象。从静态看,三次产业间的联系表现为某一时点三次产业各自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在整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及相互的比例关系。从动态看,随着时间推移和经济发展,三次产业间联系表现为三次产业上述比重和比例关系的变化及其趋势。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化。从长期的变动趋势来看,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产业结构正向合理化方向变化。

1.产出结构变动

第一产业的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在改革开放初期,第一产业占全国GDP的比重约30%,但是到2007年第三季度,已经下降到10.97%,降幅非常明显。

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呈出先降后升的趋势,但总体上看,没有发生大幅度的变化。在GDP结构中,第二产业的比重从1980年的48.22%下降到1990年的41.34%,到2007年,再次回升到50.27%。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自改革开放到20世纪80年代前期,第三产业在GDP结构中所占比重一直没有发生变化,而在1983年以后,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在1985年超过了第一产业。2002年,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差距最为微小,仅相差3.07个百分点,但是自2002年以后,第三产业在GDP结构中的比重却开始呈现下降的趋势。

2.就业结构变动

三次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数量变动,和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基本一致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自改革开放以后就不断下降,从1978年超过70%下降到2005年不足50%;与之相对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有所增加,分别从1978年的17.3%和12.2%提升到2005年的23.8%和31.4%。

三、产业结构的现状及问题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缓慢,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看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

二、

三、一型基础上不断的优化。但是,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许多问题仍然存在。比如,到2007年底,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产值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910亿元,占GDP比重为11.7%;第二产业增加值121381亿元,占GDP比重为49.2%;第三产业增加值96328亿元,占GDP比重为39.1%。表明我国的国民经济还比较过分地依赖农业,而服务业相当落后。在发达国家GDP构成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一般不超过5%,第二产业一般不超过30%,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却是最大的,一般为65%以上。与发达国家相

比,我国产业结构仍有优化的空间。

1.农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经过不断调整形成了较好的格局。但是,目前的农业产业结构仍存在不少的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供水、供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善,有些地区的矛盾还比较尖锐。例如华北、西北等地区缺水较为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2)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尚不优化,农产品优质率较低。我国的牛、羊、猪等肉类产品、苹果、梨等水果产品、花卉产品,以及水产品等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但面临着品种不优、质量不高的困扰。

(3)农产品加工业尚处在初级阶段,保鲜、包装、贮运、销售体系发展滞后,初级产品与加工品比例不协调。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大都在2:1以上,而我国只有0.43∶1,与国外相比差距比较大。

(4)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各地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地区比较优势,未能形成有鲜明特色的农产品区域布局结构。

2.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总量扩张明显,但生产结构不够合理,结构升级较慢,经济增长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1)处于全球价值链底端,产业升级面临困难。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批量化生产的成本优势使我国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但我国的比较优势在相当程度上是依靠廉价劳动力获得的,这导致行业的竞争优势主要集中在低附加价值的非核心部件制造和劳动密集的装配环节中,产品的附加值难以提高。

在总出口额中,加工贸易所占比重同样超过了50%。这表明,即使是本土企业,也严重依赖外国企业的订单,而不是依靠自主研发和自有产品来开拓国际市场。这种对订单的依赖是中国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底端的又一明证。而一旦国外市场出现疲软,这种模式就难以为继。此次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产业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差。目前,我国制造业总量规模占全球的6%,而研发投入仅占0.3%,研发投入严重匮乏,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队伍出现严重萎缩。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差,导致对国外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高度依赖,企业无法在品质、创新等差异化竞争中取得优势,只能靠低成本维持收益。这正是我国的企业在彩电、空调、手机等诸多领域都深陷价格战泥潭不能自拔的重要原因。

3.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内部结构需进一步调整完善。我国第三产业增长非常快,在就业中已经发挥了主渠道的作用,但存在总量偏小和行业结构不合理问题,发展水平滞后。从总量来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明显偏低。目前,绝大部分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在70%左右,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在50%左右,而我国的第三产业比重长期徘徊在30%~40%之间。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发达国家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而我国的商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占40%以上;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等基础性服务业以及信息咨询、科研开发、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新兴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比重仍然不高,发育仍然不足。

四、产业结构的演进方向

对三次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的总体判断是,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期阶段可能将持续到2020 年之后。

一、

二、 三大产业中, 以第二产业为主的格局不大可能在 2020 年前发生变化。“ 十一五” 到 2020 年, 第一产业收入比重将持续下降; 第二产业比重在“ 十一五” 期间还有可能上升, 在 2010年前后达到顶点后, 有可能开始下降; 第三产业比重在“ 十一五” 期间基本稳定, 2010 年之后可能出现明显增加。

1.农业基础地位不变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持续下降,但其重要性和基础地位不会改变。传统农业中,种植业比重将下降,渔业、畜牧业的贡献将会增加。在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的比例会缓慢下降,经济作物、瓜菜作物和其他作物的比重将会上升。

2.工业内部结构调整

(1)重工业化阶段不可逾越,霍夫曼法则表明,工业化中后期产业结构出现重工业化趋势,是许多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一个普遍规律。根据国际经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攀升的时期,居民消费结构随之持续升级,即从吃饱穿暖、有耐用消费品可用、有屋可住,向吃好穿好、改善居住条件、提高耐用消费品质量、扩大服务消费转变。与之对应的是,汽车、住宅、建材、通信等行业将会有长足的发展,从而带动钢铁、机械、建材、化工等重化工业和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快速发展,重化工业发展是必然的趋势。

(2)信息产业将成为我国未来的主导产业。据统计,1985-2003年,世界高技术产业出口年增长14.3%,比中低技术和低技术产业出口年增长速度高5~6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正在逐步替代传统产业变为主导制造业的部门。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IT产品消费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当今世界参与信息产业制造业国际分工最多的国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已经集中了大量发展信息产业所必需的人力资本,同时,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是我国的IT产业制造业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我国通过参与IT产业制造业的国际分工,

既能实现充分就业,也能获得较高的比较利益,通过不间断的“干中学”和“用中学”,将逐渐积累起强大的IT产业技术开发能力 。信息产业应该而且也能够成为我国未来的主导产业。(岳全化,2009)

3.服务业快速发展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我国将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的发展会带动第三产业部门投资的增长,尤其是会带来房地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增长;社会对服务业的需求将日益增大;生产社会化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也将不断扩大;同时,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改革继续影响国民的预期和消费支出,服务消费支出比重将不断增加。这些因素都将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其中,满足人们生活层次提高的文化、教育、旅游、电信,为生产提供高效能服务的金融、保险、专业化的咨询和服务将继续得到较快发展,电子商务、新型物流将得到飞速发展,我国的经济格局将逐步从以工业经济为主向以服务经济为主转变。

基于以上的分析,提出几点个人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第一,产业政策的制定应与市场机制相协调;

第二,去除不合理的市场准入限制,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第三,控制高耗能、强污染产业的发展;

第四,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培养积极创新的机制。

产业结构是决定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体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志。因此,了解产业结构的现状,理清产业结构的演进方向对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原毅军 董 琨:产业结构的变动与优化:理论解释和定量分析[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30,35

[2]龚仰军 应勤俭: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 1999:15

[3]毛根林: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41

[4]发展和改革蓝皮书, 2008

[5]中国统计年鉴, 2006

[6]房朝君: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特点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8,4

[7]王业涛 王 清: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调整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06,1

[8]曾 贝: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问题及调整思路[J].内江科技, 2009,5

[9]谭顺福: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调整[J].管理世界,2007,6

上一篇:雷达测速算法范文下一篇:两会工作方案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