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金字塔原理

2022-08-19

第一篇:罗辑思维金字塔原理

罗辑思维推荐书目

1.末日启示: 向死而生

2.拒绝逃离北上广 见识决定命运

《网络经济的十种策略》(美)凯文・凯利《闲看水浒》十年砍柴

《城市文化》(美)刘易斯•芒福德

3.中日贸易 如何爱国

《贸易造就和平》李子旸

《帝国的回忆》郑曦原

《三帝国的兴亡》(美)威廉•夏依勒

4.回应质疑 罗胖的歪理和歪嘴

《战后经济发展之路》董磊

《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陆铭

《野蛮生长》冯仑

5.石油永远用不完? 欠抽的歪理邪说

《看不见的心》(美)罗塞尔•罗伯茨

《用科幻的眼睛看现实》刘慈欣

《第一本经济学》(美)罗伯特•墨菲

《三体》刘慈欣

《增长的极限》(美)丹尼斯•米都斯

《煤炭问题》(英)杰文斯

6.治不好的地域歧视

《信任论》郑也夫

《西铭》张载

《1934 扬州案中的歧视》章敬平

《丧钟为谁而鸣》(美)海明威

7 夹缝中的 80 后

《专业主义》(日)大前研一

《冬吴相对论》吴伯凡 梁冬

《失控》(美)凯文•凯利

8 房产税与地沟油

《房产税不符合当前国情》许善达

《个税政治成本最高对社会公平毫无帮助》李稻葵《一个帝国的生与死》夜狼啸西风

9 慈善的善与恶

《白人的负担》(美)威廉•伊斯特利

《协和医院的诞生和成长》李子旸

《十个人的德意志》孙世龙

10 成名的代价

《新闻抄袭历史》宋燕

《鲁达拳下的郑屠和法庭上的王三》十年砍柴《道德经》老子

11 权力之下无真相

《苏联大清洗 70 周年祭》黄章晋

《逆臣录》明太祖

《大数据》徐子沛

12 民意真的可信吗

《乌合之众》(法)勒庞

《1941:民意斩杀富二代》章敬平

《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詹姆斯•M•布坎南 戈登• 塔洛克 合著13 剩女照亮未来

《神似祖先》郑也夫

《被劫持的私生活》肉唐僧

《迎男而上》燕公子 薛好大 合著

14 我和左派谈谈心

文章《教科书之外的圣西门》阿忆

《西方近现代思想史专题》秦晖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英)特里•伊格尔顿

15 大国不能认死理

《脆弱的崛起》徐弃郁

《一战秘史》(美)梅尔

《八月炮火》(美)巴巴拉•W•塔奇曼

16 杀死上帝的达尔文

《神似祖先》郑也夫

《进化!进化?达尔文背后的战争》史钧

《生命的壮阔》(美)古尔德

17 反腐的曙光

《守卫底线》孙立平

《重建社会》孙立平

《大数据》徐子沛

18 腐败黑箱必被砸爆

《总统是靠不住的》林达

《打造美国》(美)詹姆斯•西蒙

《大法官说了算》何帆

19 在一起 有后代

《顾准文集》顾准

《趣味生活简史》(英)比尔•布莱森

《哥伦布大交换》(美)克罗斯比

20 为泡妞之成功而读书

《新华字典》(1998 年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编

《后望书》朱幼棣

《牛奶可乐经济学》(美)罗伯特•弗兰克

21 岳飞为什么必须死

《岳飞传》邓广铭

《岳飞新传》王曾瑜

《岳飞之死与暴力均衡》吴思

22 奸臣指南

《绍兴和议签订以后的南宋政治》何忠礼

《论秦桧久相与高宗朝的政局制衡》董喜宁

《朱元璋:心理咨询记录》张宏杰

23 击溃牛顿的钟表匠

《经度》 戴瓦•索贝尔

《经度之战》 土摩托

《地图的发现》杨浪

24 南北战争:这场架不白打

《美国内战》 (美)乔弗里•瓦德

《美国人民》 (美)纳什

《我也有一个梦想》 林达

25 这一代人的怕与爱

《与机器赛跑》埃里克•布林约尔松/安德鲁•麦卡菲

《伦敦底层社会》托马斯•霍姆斯

《背包十年》 小鹏

26 一个被吃掉的少年

《洞穴奇案》 (美) 彼得•萨伯

《公正:该如何是好》 迈克尔•桑德尔

《莫斯科日记》 罗曼•罗兰

27 说英雄 谁是英雄

《从会党到会匪:被遮蔽的革命史》 刘永峰 (来自《看历史》

的文章)

《重说中国近代史》 张鸣

《千年悖论》 张宏杰

28 康有为:光绪皇帝的野蛮网友

《国运 1909》雪珥

《戊戌变法史事考》 茅海建

《戊戌变法的台前幕后》 马勇

29 慈禧:这个婆娘咋疯的

《戊戌纪略》袁世凯

《戊戌变法史事考》 茅海建

《戊戌变法的台前幕后》马勇

30 和你赛跑的不是人

《与机器赛跑》[美]埃里克•布林约尔松/ [美]安德鲁•麦卡菲

《财产、法律与政府》巴斯夏

《互联网时代的知识分享》汪丁丁

31 你的女神你不懂

《魔鬼搭讪学》魔鬼咨询师

《勾搭宝典》电子书 魔鬼咨询师

《互联网的女性主义特征》文章 姜奇平

32 假如再给光绪一次机会

《管理的实践》[美] 彼得•德鲁克

《中国式管理》 曾仕强

《管理思想史》[美] 丹尼尔•A•雷恩

33 官僚为什么当骗子

《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 赵鼎新

《天朝的崩溃》 茅海建

《揭开行政之恶》[美]艾赅博/ [美]百里枫

34 躺倒也能当英雄

《微革命:微小的创新颠覆世界》 金错刀

《史蒂夫•乔布斯管理日志》金错刀

《进化的大脑:赋予我们爱情、记忆和美梦》 [美] 戴维•J•林登

35 正版进天堂,盗版走四方

《书籍的社会史》[美] 周绍明

《互联网、版权与职业作家》 肉唐僧

《印刷书的诞生》[法] 费夫贺/[法] 马尔坦

36 大家都有拖延症

《番茄工作法图解》[瑞典] Staffan Nöteberg

《拖延一点也无妨》[美] 约翰·佩里

《迫不及待的书》“三个月不读,字迹就会定消失”的书,如果

你还没看完,那不是书的错,因为它已经等了你 3 个月。

37 政客林肯

《硬球》[美] 克里思-马修斯

《林肯与劲敌幕僚》 [美]多丽丝·科恩斯·古德温

《罗斯福与孤立主义的斗争》 邓蜀生

38 一个公务员的海市蜃楼

《乾隆十三年》高王凌

《论自由》 [英] 约翰·密尔

《饥饿的盛世》 张宏杰

39 被排斥的中国人

《华人的旧金山》 陈勇

《华工史话》 董丛林

《不死的中国人》[意] 拉菲尔-欧利阿尼 / [意] 李卡多-斯达亚诺

40 法治国什么样?

《皇上走了》 章敬平

《北洋大时代》陈钦

《正派社会》 [美]阿维夏伊·玛格里特(Avishai Margalit)

41 大公司:和蚂蚁一起舞蹈

《不可思议的年代》 [美] 乔舒亚·库珀·雷默

《信号与噪声》 [美] 纳特·西尔弗 (Nate Silver)

《大国悲剧》 [俄]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雷日科夫

42 离开达尔文的日子

《自私的基因》 [英]里查德.道金斯

《进化是什么》 [美] 恩斯特·迈尔

《进化思维》 [荷] 布斯克斯 Chris Buskes

43 土地私有 到底有多痛?

《田园诗与狂想曲》 秦晖

《致命的自由》[英]哈耶克

《落脚城市》 [加]道格.桑德斯

44 中国窄门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吴晓波

45 你怎么知道他该死

《1877 帝国司法的回光返照》 陆永棣

《冤案何以发生?》[美]吉姆.佩特罗 南希. 佩特罗

《死刑论辩》 [美]欧内斯特.哈格 约翰.P.康拉德

46 一次大国崛起背影

《拿破仑三世传》[法]路易.吉拉尔

《大国的兴衰》 [美]保罗.肯尼迪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德]卡尔.马克思

47 教育难题的意外答案

《吾国教育病理》 郑也夫

48 未来脑世界

《互联网进化论》 作者:刘锋

全方位地介绍了互联网的技术要点和商业模式,深入探讨了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生命是什么》 作者:[奥]埃尔温·薛定谔

科学的最基本态度之一就是疑问,科学的最基本精神之一就是批判。

《脑的进化》 作者:[澳]埃克尔斯

这不仅是我们作为古猿进化产物的故事,也是具备反思意识的人性故事。49 一次成功的政治体制改革

《罗马人的故事》作者:[日]盐野七生

50 失控的天朝

《中国皇帝的五种命运》 作者:张宏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皇帝”两个字,包含了解读中国社会的大部分密码。

《中国崛起》作者:张剑荆

51 怎么当个明白人

《清醒思考的艺术》 作者:[德]罗尔夫·多贝里

《明智行动的艺术》 作者:[德]罗尔夫·多贝里

《人人都爱经济学》 作者:王福重

52 谁杀死了罗马人

《沉思录》 作者:[古罗马] 马可·奥勒留

《罗马人的故事》作者:[日]盐野七生

53 反腐到底反什么

《饥饿的盛世》 作者:张宏杰

《道咸宦海见闻录》 作者:张集馨

《潜规则》 作者:吴思

54 阴谋,是可能的吗?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 作者:铁戈

《荒漠之岩》 作者:铁戈

《市场的力量》 作者:李子旸

第二篇:罗辑思维的成功

罗辑思维(中国知识性脱口秀类栏目)

罗辑思维,国产知识性脱口秀类栏目,属于自媒体新秀,其包括微信语音、视频、线下读书会等具体互动形式,主要服务于80、90后有"读书求知”需求群体,打造互联网知识型社群。《罗辑思维》的口号是“有种、有趣、有料”,做大家“身边的读书人”,倡导独立、理性的思考,凝聚爱智求真、积极上进、自由阳光、人格健全的年轻人。

成功原因分析

▪ 干法一:死磕

▪ 干法二:用情感共鸣黏住用户

▪ 干法三:用游戏体验做社区

▪ 干法四:用活动事件玩营销

▪ 干法五:用魅力人格建立品牌

成功原因分析

罗辑思维的商业成功,不光依靠罗振宇,还得益于出品人申音的互联网运作。如果说罗振宇负责把互联网思维讲出来,申音就是负责把互联网思维干出来。[2]

用传统媒体做脱口秀十分之一的成本,《罗辑思维》收获了十倍于前者的用户。[2] “只有抱着强烈的愿望,使出浑身的力量,神才会帮你。”——这是申音最欣赏的一句话,出自神稻盛和的《干法》。为了《罗辑思维》,申音也使出浑身力量,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干法。

第三篇:《罗辑思维》读后感

本书根据罗振宇的互联网视频知识脱口秀《罗辑思维》创作。

《罗辑思维》聚合的不仅是精彩内容,更是一群有想法的人。他们的口号是:“死磕自己,愉悦大家!”--“在知识中寻找见识!”!资深媒体人罗振宇对正在到来的互联网时代有深刻的洞察。他认为,互联网正在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基础设施”,它将彻底改变人类协作的方式,使组织逐渐瓦解、消融,而个体生命的自由价值得到充分释放。

《罗辑思维》的口号是“有种、有趣、有料”,做大家“身边的读书人”,倡导独立、理性的思考,凝聚爱智求真、积极上进、自由阳光、人格健全的年轻人。

看完《罗辑思维》,深深地被罗胖开阔的视野、敏锐洞察力以及极具机智幽默与智慧的语言所折服。更重要的是能新增很多有意思的历史知识,而且罗胖子总能把这些历史讲得妙趣横生,发现历史里的一个关键的小知识,小发明,可以由点及面地影响着无穷尽的未来!如果当时罗胖做我的历史老师的话,估计我当时历史成绩可以提升一大步呀。而且看完《罗辑思维》后我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太无知了,太愚昧了,不说了,一说都是泪,赶紧恶补知识去。

我们平时从各个方面获取信息和知识,但获取后怎样吸取营养呢?得到什么收益呢?《罗辑思维》常给出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角度,让你受到启发。你未必全部赞同它的观点,但它眼界之开阔,思路之新颖肯定对我们是有帮助的。

第四篇:罗辑思维2014-06-05-数字

妓女为啥不用安全套?

2014-06-05 同人于野 罗辑思维

妓女为啥不用安全套?

作者:同人于野

哪怕媒体再怎么宣传安全套对防止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意义,哪怕安全套变得非常便宜而且很容易获得,很多妓女仍然会在一些性交易中选择不用。这并不是因为妓女居然愚蠢到听不懂关于艾滋病的科普,而是因为她们比一般人更了解艾滋病——她们在长期的“工作”中做出了理性的计算。

安全套是妓女的一个重要讲价手段。据伯克利的经济学家Paul Gertler等人针对墨西哥妓女的一项研究,如果“客人”坚持要求使用安全套,那么他就必须在谈好的价格基础上多付10%;而如果他坚持要求不用安全套,则必须多付24%。那些被认为更有吸引力的妓女则可以因为不用安全套而多获得高达47%的收入。

更高的收入意味着更大的风险,但这个风险不是无限大的。Tim Harford 在 The Logic of Life 这本书中提到,平均每800个墨西哥人中,才有一个艾滋病毒携带者。即使是妓女,这个比率也只有1%。哪怕一个妓女运气差到正好跟一个艾滋病毒携带者进行不用安全套的性交易,她因此而被感染的可能性也不会超过2%,而如果双方都没有其它性病,这个可能

性甚至低于1%。这么算的话她在一次不被保护的危险性交易中染上艾滋病毒的概率大约是万分之0.125。考虑到她因此而多得的收入,经济学家计算,墨西哥妓女平均每损失一年的健康生命,可以额外获得一万五千到五万美元,相当于她年收入的五倍。

五年收入换一年生命,这就是墨西哥妓女健康风险的价值。也许很多人会认为这个交易根本不值,但中国煤矿工人很可能还拿不到这个价。“知识拆迁队”熊英发来果壳网文章《健康也是有价的》,原文较长,罗胖就摘了其中最没节操的一段。

罗胖曰:

为什么谈到生命有价的问题,就容易招致一些人的反感?

因为他们不太明白道德体系和市场体系之间的关系。

道德用于自律,价值衡量以自我良知为标尺。

市场用于交换,价值衡量以达成交易为目的。

前者,你自己就能定。后者,必需有可衡量的尺度。

用自己听得懂的语言持守道德,用市场听得懂的语言参与交易。这一点儿都不矛盾。

第五篇:罗辑思维2014-06-09-演讲

整个房间里的掌声

2014-06-08 徐贲 罗辑思维

整个房间里的掌声

作者:徐贲

前不久,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科学家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人们对一场表演鼓掌欢呼的程度并不取决于表演的水平,而更多地取决于观众间的相互影响。欢呼往往是传染性的,几个人开始鼓掌欢呼,便会在人群中扩散开来,而一两个人停止鼓掌,则又会导致大家都停下来。当“鼓掌的压力来自整个房间里的掌声,而不是坐在你身旁的个人的行为”时,鼓掌欢呼便成为一种具有标志意义的“社会传染病”。

鼓掌不是一种单纯的个人身体语言,而是一种集体的社会行为。这在罗马时代就已经有了充分显现。鼓掌的拉丁语是applaudere,原意为“击”和“拍”,但重点却在表示欣赏、认同、鼓励、庆祝。罗马人把多种仪式(不一定是拍手鼓掌)都叫作applaudere,它可以是用手指打响指,也可以是挥动宽袍(toga)的衣襟,后来则是挥动手巾。罗马皇帝奥瑞利安(公元270-275年在位)曾经把手巾发给罗马市民,在重要的场合用来一起挥舞欢呼,就像“文革”时的“红宝书”。罗马剧院里一剧终了时,主角就会喊一声:“再见,鼓掌!”(Valete et plaudite!)于是,在鼓掌员(choragus)的带领下,观众便会有节奏地鼓掌。 这往往是预先安排好的,鼓掌员也是花钱雇来的。好多年前,某昆剧团到美国伯克莱献演昆剧《牡丹亭》,也是事先把一些自己人的“托”安排在剧场里的不同地方,让他们充当这样的观众鼓掌员。他们每次一开始鼓掌,美国观众就算是莫名其妙,也会照样跟着鼓掌。这与瑞典学者的研究结果完全一致。

现实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有人带头的仪式性鼓掌。有组织背景的政治人物登台演讲,还没开口,支持者就开始鼓掌,表示拥护和爱戴。这种鼓掌与这位政治人物在演说中要说什么完全没有关系。这种掌声当然也会在演说之后热烈地响起。哪怕演说很糟糕,了无新意,或者根本就是假大空,听众也照样会热烈鼓掌,因为这本来就是一种仪式。

在某些时候,政治仪式的鼓掌可以变成恐怖统治的一部分。作家索尔仁尼琴在《古拉格群岛》中说了这么一件事,莫斯科附近的一个小城召开政治会议,当地要人们均参加会议。便衣警察像以往一样,渗入了大厅里群众之中。众多的演讲之后,进入晚会的最高潮——歌颂伟大领袖斯大林。歌颂完毕,全体起立,热烈鼓掌。掌声持续了三四分钟还不停歇。人人都知道秘密警察在监视谁先停止鼓掌,于是六分钟、七分钟……掌声还在继续,老年人的心脏跳得厉害。九分钟、十分钟过去了,大家害怕起来,没人知道这将如何结束。这时,一位坐在讲台上的造纸厂厂长鼓起了勇气,停止鼓掌,坐下。好像发生奇迹似的,宁静降落在整个大厅内:现在可以不鼓掌了,大家如从噩梦中醒了过来。一星期后,造纸厂厂主以玩忽职守的罪名被捕,判监禁十年。审判结束,法官走过他身边时,对他说:“下次涉及斯大林同志时,你可要小心,不要率先停止鼓掌。”在这种表演性的政治仪式中,人们用鼓掌表演对领袖的绝对忠诚,背后则隐藏着极端的恐惧。

政治仪式的鼓掌欢呼并不一定需要用手掌拍出响亮的声音,或者用嘴巴发出激昂的呼叫,它也可以用其他更有创造性的方式表演出来。政治上的“跟风”便是其一。有人批评说,“跟风”是形式主义。其实,跟风更是一种“鼓掌病”,它的压力来自“整个房间里的掌声”。 罗胖曰:

绑架无处不在。

绑架表现出来的形态也未必是监狱和枪毙。

有一次,在我主持的活动上,有个发言者说——

“我刚才的关于环保的动议好不好呀?我的环保主张对不对呀?你要是觉得环保不对,你就举手。”

我当时就制止说——你这是绑架。

一旦你觉得不能自由表达,绑架就已经降临。

上一篇:廉洁从政的学习心得下一篇:六年级开国大典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