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婚前返还彩礼规则的完善

2022-09-10

一、问题的提出

彩礼, 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婚姻礼仪, 源于西周的聘娶婚“六礼” (1) 中的纳征。具体是指男女双方在订立婚约或缔结婚姻时, 男方或男方家庭, 以结婚为目的, 向女方或女方家庭给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或财物。民间常以给付彩礼作为婚约订立或婚姻成立的标志。 (2)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第十条第一款规定:“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 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但这一现行的婚前返还彩礼的规定, 在实际应用中尚存在一些问题。

二、我国现行婚前返还彩礼规则的不足

笔者先试举如下一例 (3) , 来说明我国现有婚前返还彩礼规则存在的问题。

甲与乙2008年1月相识恋爱, 2009年7月在订婚仪式上, 甲经媒人, 向乙支付彩礼3万元, 赠与金首饰价值一万余元, 此后甲乙便以夫妻相称共同居住, 育有一女, 现今5岁。因二人法律意识淡薄, 一直未去民政局登记结婚。后2014年1月, 因甲出轨, 且欲与乙离婚 (即解除非法同居关系) , 此时, 甲向法院起诉, 要求乙返还彩礼3万元及金首饰。

在该案中, 若依照现行的婚前返还彩礼规则, 则有如下三个问题尚不能得到解决。

首先, 在本案中, 甲乙虽未登记结婚, 但已结婚五年, 且育有一子, 已履行婚约, 形成事实婚姻, 此时, 依照该司法解释第一款“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即未正式办理结婚登记的, 彩礼一律返还。则乙需要返还彩礼, 这显然有违公平原则。该问题的产生是由于我国现行婚前返还彩礼规则未结合我国尚存在部分事实婚姻的国情。结合我国实际, 由于地方风俗或生活观念, 很多时候, 双方都并未办理结婚登记。例如回民普遍信伊斯兰教, 在我国的回族聚居区, 青年男女结婚时都要请阿訇诵读《古兰经》, 并宣布二人结为夫妻。这一宗教仪式完成标志着婚姻的缔结, 而至于是否进行结婚登记, 当地的居民并不看重 (4) 。又或者在农村, 法律意识较为淡薄, 其结婚往往摆完酒席得到周围人的知晓和认可即为完毕, 而不以登记为要件。在此种情况下, 他们都已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多年, 甚至生儿育女, 婚约已经得到了实质的履行, 但若此时男方提出解除同居关系, 按照法律规定, 没有进行结婚登记的, 彩礼需返还, 如此判决显然有违公平。

其次, 在本案中, 甲存在出轨的过错, 且主动提出离婚 (即解除非法同居关系) , 现行司法解释中第一款, “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就仍有权利请求全部返还彩礼, 则乙需要返还全部彩礼, 这与我国民间“男方回女方, 彩礼不退还”的习俗相违背。该问题的产生是由于我国现行婚前返还彩礼规则未与善良的风俗得到协调, 也没有建立对无过错方权益的保护。

最后, 若在本案中, 甲乙订婚后, 约定同年10月结婚, 但乙因外出打工, 不断延长婚期, 2014年1月, 甲向乙提出解除婚约, 乙能否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主张抗辩?该问题的产生是由于我国现行婚前返还彩礼规则对彩礼返还的诉讼时效如何计算并不明确。在现实生活中, 如果接受彩礼的一方既不与别人结婚, 也并不明确拒绝与给付彩礼一方结婚, 只是以各种借口拖延, 最后给付彩礼一方欲解除双方的婚约, 要求返还彩礼, 那么这种情况下的诉讼时效依照现行规则难以计算, 在实践中是适用普通时效两年还是特殊时效二十年呢?以及诉讼时效如何起算呢?这一点, 立法的规定并不明确。

三、我国现行婚前返还彩礼规则的完善

针对我国现行婚前返还彩礼规则的上述不足, 本文认为我国在婚前返还彩礼的立法和司法上应作出如下完善。

首先, 在婚前返还彩礼规则中, 应当结合我国部分地区 (特别是偏远落后地区) 存在大量事实婚姻的实际情况, 考量是否存在事实婚姻, 通过对双方是否生育子女, 是否共同生活多年等等因素进行判定, 来决定彩礼的返还, 以避免有违实体公正的判决。

其次, 在国家制定法规与民间习俗冲突的情况下, 立法和司法都应该充分尊重民间的风俗习惯, 并引入过错原则。笔者在查阅资料中, 发现姜堰市人民法院《婚约返还彩礼纠纷案件裁判规范意见》 (5) 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解决范本。该意见对于男方和女方提出解除婚约分别规定了相差20%的返还比例。如女方提出的, 彩礼价值在2000元以上至10000元以下的, 按照80%返还;价值在10000元以上至20000元以下的, 按照90%返还;而男方提出的, 彩礼价值在2000元以上至10000以下的, 按照60%返还;价值在10000元以上至20000以下的, 按照70%返还。该意见在当地实行以来, 同比调解率、调撤率均上升14%, 且没有一件上诉, 审判效率明显提高。因此, 笔者认为有必要在以后的立法和实践中考虑结合当地风俗原则, 制定地方具体规范, 以此才能使得判决使当事人信服, 并得到更好地执行。而且事实上, 婚约解除常常出现是由于一方的过错而导致解除的情况, 例如男方给付彩礼后, 对女方存在辱骂、殴打、欺骗、虐待遗弃或赌博吸毒等其他违法、不道德行为。德国民法典1301条也规定:婚约人无重大正当事由而解约, 或自己有过错而造成他方之解约, 均丧失赠予物的返还请求权。

最后, 彩礼返还的诉讼时效一般应当适用普通时效, 即, 指权利人现实地于主观上已明知自己权利被侵害事实的发生的情况下。而在“接受彩礼的一方既不与别人结婚, 也并不明确拒绝与给付彩礼一方结婚, 只是以各种借口拖延”的情况下, 适用二十年特殊时效。这样既可以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又不致于怠于行使权利。

四、结语

综上, 婚前返还彩礼规则应当结合我国事实婚姻现状, 与善良风俗相协调, 引入过错原则, 并且明确诉讼时效。笔者呼吁立法应当充分尊重民间风俗习惯, 对这样一种社会关系做出恰如其分的调整, 这样才能促进民间习惯与国家制订法的良性互动;解决彩礼返还纠纷, 维护司法的权威性, 法律的公平公正。

摘要: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第十条首次对婚前、婚后返还彩礼问题作出了相关规定。本文着重于研究婚前返还彩礼规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 并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有关彩礼的立法与司法上的完善意见。

关键词:彩礼返还,善良风俗,过错原则

注释

11六礼.最早见于据说是周代文献的<礼记·昏义>.

22 陈群峰.“彩礼返还规则探析——质疑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释 (二) 第十条第一款”[J].云南大学学报 (法学版) , 2008 (3) :99.

33 该案例是笔者结合真实案例改编.

44 胡雪璇.彩礼返还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2.4.

55 张宽明.57件彩礼案零上诉[N].人民法院报, 2007-4-15.

上一篇:吉化经验的发展沿革——吉化经验研究之一下一篇:关于高校图书馆错架乱架现象的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