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体育教学课程

2022-06-30

第一篇:公共体育教学课程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定稿)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为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实现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特制定《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高职英语教学基本要求》),以此作为指导各校组织高职英语教学(非英语专业)的主要依据。

鉴于全国各类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水平、专业涉及的职业方向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等有较大差异,各校应根据《高职英语教学基本要求》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实施性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高职英语教学。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高职英语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服务的,是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课程。

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

高职英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能力。鉴于区域性经济对于人才的需求各异、不同专业的就业去向对英语能力的要求差异较大,以及学生未来就业岗位对英语口、笔头沟通能力的需求不同,各校可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以学生的职业需求和发展为依据,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选择,充分体现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下教学要求供各校在制定实施性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时参考。

较高要求:适用于未来职业对英语能力要求高的专业

1.掌握3,500个英语单词(含在中学阶段已经掌握的词汇)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 1

词组,对参考词汇表中列出的3,000个共核词汇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加以熟练运用。另需掌握500个与行业相关的常见英语词汇。

2.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并能在职场交际中熟练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3.能听懂日常生活用语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一般性对话或陈述。

4.能就日常话题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话题进行有效的交谈。

5.能读懂一般题材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英文材料,理解基本正确。

6.能就一般性话题写命题作文,能模拟套写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英语应用文,如信函、通知、个人简历等。内容基本完整,表达基本准确,语义连贯,格式恰当。

7.能借助词典将一般性题材的文字材料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材料译成汉语。译文达意、通顺,格式恰当。

一般要求:适用于未来职业对英语能力要求比较高的专业

1.掌握3,000个英语单词(含在中学阶段已经掌握的词汇)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参考词汇表中列出的2,500个共核词汇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加以运用。另需掌握500个左右与行业相关的常见英语词汇。

2.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并能在职场交际中基本正确地加以运用。

3.能基本听懂日常生活用语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简单对话。

4.能就日常话题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话题进行比较有效的交谈。

5.能基本读懂一般题材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英文资料,理解基本正确。

6.能就一般性话题写命题作文,能填写表格和模拟套写与未来职业相关的简短英语应用文,如简历、通知、信函等。语句基本正确,表达清楚,格式恰当。

7.能借助词典将一般性题材的文字材料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一般性业务材料译成汉语。理解基本正确,译文达意,格式恰当。

基础要求:适用于未来职业对英语能力要求不高的专业

1.掌握参考词汇表中列出的2,500个共核词汇(含在中学阶段已经掌握的词汇)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加以运用。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学习一些与行业相关的常见英语词汇。

2.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并能基本加以运用。

3.能基本听懂日常生活用语。

4.能就日常话题进行简单的交流。

5.能基本读懂一般题材的英文资料,理解基本正确。

6.能填写表格和模拟套写常见的简短英语应用文,如简历、通知、信函等。语句基本正确,格式基本恰当。

三、课程设置

各高职院校应以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为目标设置高职英语课程,以职业需求为主线开发和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建议高职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英语阶段与行业英语阶段。基础英语阶段的教学内容可与行业英语阶段的教学内容自然衔接,或将行业英语教学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开设行业英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各校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校的高职英语课程设置方式。行业英语是高职英语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内容设置应与产业和学生未来职业需求对接,有助于帮助学生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各校应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制定体现行业特色的行业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框架表(参照附件一),开发满足行业、企业岗位(群)需求的教学内容与资源,体现工学结合的原则。

各校应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确定教学时数,原则上不低于180学时。

四、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加强对听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各校应积极引进和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仿真的职业工作场景,提高学生的职场交际能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互动与协作学习;重视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和组织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指导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类英语技能竞赛,使之成为英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形式。形成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应以促进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为目的,手段与形式可多样化。终结性评价为总结性评价,指课程结束时对学生的全面考核,应以评价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能力为目标。各校要根据职业教育特点积极引入多元化评价体系,积极鼓励学生获取相关职业英语能力证书。

六、教学管理

高职英语教学管理应贯穿教学全过程。通过强化教学过程的指导、监控和检查,确保高职英语教学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为此,各高职院校要组织英语教学、专业教学、教学管理部门及来自行业、企业的专家,依据《高职英语教学基本要求》,根据本校的专业设置情况,制定各专业的实施性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贯彻分类指导的原则。同时,应做好教学文档的管理工作,包括实施性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实施方案和学生的形成性评价档案等。各校应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落实、指导及监控学习过程。

七、教师发展

教师素质与能力是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是促使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原动力。各高职院校对于教师发展要充分重视,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与时间上的保障。各校要制定教师发展规划,定期对英语教师在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等方面进行培训;要鼓励教师研究高职英语教学规律,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要建立英语教师定期到行业、企业实践制度,要求教师研究与行业相关的教学内容,加强“双师”素质,不断提高行业英语教学能力与执教水平,以适应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附件一高等职业教育行业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框架表(供较高要求参考)

高等职业教育行业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框架表(供一般要求参考)

附件二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参考词汇表(另发)

第二篇:《公共关系》课程教学大纲(大全)

《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编号:03040001 课程名称:公共关系学

授课对象:2008级工商管理本科

1、

2、

3、4班 总学时:54 学分数:3 适应专业:工商管理本、专科、人力资源管理本科、物流管理与旅游管理本科 先修课程: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与传播学

一、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

公共关系学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公共关系(公众关系)就是组织在经营管理中运用信息传播沟通媒介,促进组织与相关公众之间的双向了解、理解、信任与合作,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保证事业成功的一门不可缺少的学问。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由经营管理科学、信息传播学、人际关系学构成其理论基础,它的思想原理又吸收了现代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行为科学、广告学等学科的最新成就。学生通过学习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将有助于公关实践能力的提高,并使公共关系成为一种有理论指导的自觉行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了解公共关系的涵义、历史、职能、构成要素、工作程序等,明了公关人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与素质,掌握公共关系的某些应用技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公关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学员掌握以下内容:

1、公共关系的基本内涵、定义、基本要素与研究范畴。

2、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社会条件和中国公关事业的历史机遇。

3、公共关系的角色、功能和原则。

4、公共关系组织机构的类型及其特征。

5、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类型及其工作范围,公共关系人员的培养和选拔。

6、公共关系工作开展的基本程序和“四步工作法”的实施。

7、不同类型公众的特点与分类公共关系工作。

8、不同类型公众的心理特点以及公关工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9、各类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功能及选择的原则。

10、大众传播的写作技巧和发布技巧,新闻与公关广告。

11、人际传播的特点、线路及手段。

12、公关谈判、演讲、劝说、沟通的技巧。

13、赞助、庆典、开放组织、展览、危机公关、举办会议等公关专题活动的技巧。

14、公共关系与组织CI设计的关系及CI设计的主要步骤、方法。

15、公关礼仪的性质与公共关系的个人礼仪、组织活动礼仪。

16、企业公关中公共关系与整合营销、名牌战略、CS战略的关系。

三、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4学时】

1、教学要求

了解:学界关于公共关系定义的不同看法

理解:公共关系的定义和涵义以及形象意识、公众意识、传播意识等基本概念

掌握: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庸俗关系、广告、新闻传播的区别与联系

2、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定义

一、关于公共关系的定义

1、公共关系是一种现代管理职能和艺术

2、公共关系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活动

3、公共关系是组织与公众的相互联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

4、公共关系是一种实务活动

二、公共关系的定义

公共关系的定义所包含的五个基本要点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涵义

一、公共关系的涵义

1、公共关系是一种状态

2、公共关系是一种活动

3、公共关系是一种意识

形象意识 公众意识 传播意识 协调意识 互惠意识 服务意识等

4、公共关系是一种职业

5、公共关系是一门科学

二、公共关系的界定

1、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

2、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

3、公共关系与广告

第二章 公关礼仪【6学时】

1、教学要求

了解:社交礼仪的基本要求 掌握:一些基本的礼仪

2、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礼仪概述

一、礼仪的概念

二、学习礼仪的意义

三、礼貌礼仪修养的实践与培养

第二节 日常交际礼仪

一、介绍、称呼与握手

二、问候、寒暄及礼貌用语

三、约会与邀请礼仪

四、拜访与作客礼仪

五、待客礼仪

六、赠受礼品礼仪

七、通讯联络礼仪

第三节 服饰、仪容与仪态

一、服饰

二、仪容

三、仪态

第四节 出行与公共场所礼仪

一、出行礼仪

二、公共场所礼仪

第五节 聚会与餐饮礼仪

一、聚会礼仪

二、饮用礼仪

三、中餐礼仪

四、西餐礼仪

第三章 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4学时】

1、教学要求

了解:组织的特点和分类方法,公共关系机构的种类 理解:组织的概念,公关人员所扮演的角色

掌握:公关人员应该具备的条件和职业道德以及能力和品德方面的要求。

2、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组织及其分类

一、组织的概念与特征

稳定性 目的性 整体性 适应性

二、组织的分类

1、按组织成立的依据和内部关系分

2、按组织的性质、功能、目标分

3、按组织的功能、性质是否盈利分

第二节 公关机构

一、组织内设的公关部

(一)公关部的职能

资料存储、信息发布、趋势预报、决策参谋、公众接待中心

(二)公关部的地位

(三)公关部门的特点

了解内情 便于协调 效率较高 成本较低等

二、公关专业公司(略)

(一)公关公司的类型

(二)公关公司的经营范围

(三)公关专业公司的优势

三、公关社团

第三节 公关人员

一、公关人员的素质

(一)气质

(二)性格

1、开朗、有耐心、能宽容

2、沉着冷静和勇敢顽强

3、富有幽默感

(三)品德

实事求是 公正无私 勤奋努力 乐于助人 光明磊落

(四)智慧

(五)知识

(六)能力

组织、表达、宣传推广、社交、创新、应变、自控能力

二、公关人员的角色

(一)专家型角色

公关顾问 公关学者和教育家

(二)领导型角色

经理、部长 党政领导

(三)技术型角色

(四)事务型角色

三、公关人员的选拔与培养

(一)选拔公关人员的原则

(二)公关人员的培养目标

(三)公关人员的培养途径

(四)公关人员的考评

四、公关人员的职业道德

克尽职守 诚实可信 不谋私利 疾恶如仇 讲求信用 知错就改 礼貌谦逊 奉公守法

五、全员PR

第四章 公关的对象【4学时】

1、教学要求

了解:公众的特征,主要的公众对象 理解:公众的概念,“员工是组织的财富”,“CS”活动的经营意识 掌握:掌握处理好与各种公众对象之间关系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公众及其分类

一、“公众”的涵义

群体性 共同性 多样性 变化性 相关性

二、公众分类的方法

第二节 公关对象举要

一、员工关系

(一)员工是组织的财富

(二)处理员工关系的艺术

1、加强双向沟通,实现信息共享

2、建树企业文化,增强组织的内聚力

3、掌握用人之道,加强组织的向心力

4、创造“家庭气氛”,培养员工的归属感

5、重视“意见领袖”,协调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

二、股东关系

(一)股东关系的公众对象

(二)处理股东关系的艺术

1、激发股东的主人意识

2、让股东成为推销伙伴

3、与股东保持有效的沟通

报告 股东会议 信函 调查表

三、顾客关系

(一)CS活动的经营意识

(二)处理顾客关系的艺术

1、塑造为顾客服务的形象

2、提供优质的配套服务

3、对消费者实行科学管理

4、与消费者保持通畅的形象渠道

5、及时妥善处理顾客投诉

四、社区关系

(一)搞好社区关系的必要性

(二)处理社区关系的艺术

1、创办和扶持社区公益事业

2、为社区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3、为社区增添荣誉

4、维护社区的安全

5、对社区开放参观

6、加强与社区的情感交流

五、新闻界关系

(一)新闻界关系的重要性

(二)处理媒介关系的艺术

1、尊重新闻界的职业特点

2、加强与新闻界的合作与联系

3、真实传播组织信息

六、政府关系

(一)建立与政府的良好关系

(二)处理政府关系的艺术

1、与政府部门沟通信息

2、与政府人员广为联系

3、扩大组织在政府部门中的信誉和影响

七、社会名流关系

(一)与社会名流建立良好关系的必要性

(二)如何处理好与社会名流的关系

第五章 公关传播与沟通【4学时】

1、教学要求

了解:传播的三要素,传播的特点,传播媒介的分类法,公关传播的符号和具体模式

理解:传播、大众传播、传播符号等的概念

掌握:传播的四种方式,印刷类和电子类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公关传播的基本原则

2、教学内容

一、大众传播与人际沟通

(一)传播的基本涵义

主体 客体 媒介

(二)传播的方式

自身传播 人际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三)大众传播与人际沟通

1、人需要沟通,离不开传播

2、公关、大众传播与人际沟通

(四)传播的特点

广泛性 及时性 真实性 公开性

二、现代大众传播媒介

(一)大众传播媒介与现代社会

(二)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分类

(三)印刷媒介类大众传播的特点

(四)电子媒介类大众传播的特点

三、公关的传播模式

(一)公关传播的一般模式

1、一般模式

2、公共关系传播的符号

(二)公关传播的具体模式和类型

1、传播信息型

2、联络感情型

3、改变态度型

4、引起行为型

(三)公关传播的原则

第六章 公共关系与社会责任【2学时】

1、教学要求

通过本讲的学习,了解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以及社会组织在公关中的社会责任含义、演变与意义,分析社会组织公关人的四个社会责任功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活动方式,公共关系承担社会责任的视角与策略。

2、教学内容

一、社会责任的内涵与意义

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三个方式

1、市场方式

2、相关利益人方式

3、活动家方式

三、公共关系视野中的社会责任

1、公共关系视野中社会责任的含义

2、公共关系视野中社会责任的意义

3、公共关系社会责任承兑的视角 3.1组织视角 3.2公众视角 3.3媒体视角

4、公共关系社会责任承兑的策略

4.1品牌定位策略 4.2形象宣传策略 4.3议题参与策略 4.4诚信投资策略

第七章 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6学时】

1、教学要求

了解:杜拉克的目标管理思想及其特点 理解:公关策划涵义

掌握:公关的四步工作方法,公关策划的技巧和方法

2、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公共关系调查

一、公共关系调查的意义

二、公共关系调查的基本内容

三、公共关系调查的基本程序

四、公共关系调查的基本方法

五、公共关系调查报告的编写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策划

一、公共关系策划的含义及其基本原则

二、公共关系策划的基本程序

三、公共关系策划的基本内容

四、公共关系策划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公共关系的实施

一、公共关系实施的媒介选择

二、实施公共关系的传播

三、公共关系实施过程的控制

第四节 公共关系的评估

一、公共关系评估的适用范围

二、公共关系评估的标准和依据

三、公共关系评估的基本程序

四、公共关系评估的方法及报告的撰写

第八章 公共关系沟通【6学时】

1、教学要求

了解:人际传播的性质及公关谈判的意义;演讲的准备工作的内容、劝说在公关工作中的意义;人际关系与公共关系的差别与联系。

掌握:人际传播的线路、公关谈判准备工作的内容;演讲的言语、体态、控场技巧;重点掌握人际传播的符号、公关谈判的过程与技巧;人际沟通的技巧与禁忌

2、教学内容

一、人际传播的性质和特点

1、人际传播的性质

2、人际传播的线路

3、人际传播的符号

二、公共关系谈判

1.公共关系谈判的意义与原则

2.公共关系谈判的准备工作 3.谈判的一般过程及技巧

三、公共关系演讲

1、演讲稿的准备

2、演讲的语言艺术

3、演讲的型态艺术

4、演讲的控场艺术

四、公共关系劝说

1、公共关系与劝说

2、公关劝说的技巧

五、人际交往与沟通

1、正确区分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

2、人际交往的原则

3、人际沟通的技巧

4、人际沟通的禁忌

第九章 公共关系与CI形象设计【2学时】

1、教学要求

了解:CI设计发展的历史、BI与公共关系的相互关系、CI的导入程序。掌握:CI设计的功能与原则、MI的含义以及设计技巧。

2、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组织的CI设计

1、CI设计的主要内容

2、CI设计的基本功能

3、CI设计发展的历史

4、CI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CI的基本要素及设计要领

1、MI的含义与设计

2、BI的内容与设计

3、VI的内涵与设计

三、CI导入程序

1、提案准备阶段

2、调研宣传阶段

3、设计开发阶段

4、实施管理阶段

第十章 公关专题活动【6学时】

1、教学要求

了解:开展公关专题活动应该注意的问题

理解:举办赞助活动、产品展示会、新闻发布会等公关专题活动的意义掌握:开展公关专题活动的方式方法

2、教学内容

一、赞助活动——广行善举,必得回报

(一)赞助的目的

(二)赞助活动的主要对象

(三)如何开展赞助活动

(四)企业赞助活动的管理

二、产品展示会——百闻不如一见

(一)产品展示会的作用

(二)产品展示会的特点

(三)产品展示会的类型

(四)产品展示会的组织

三、新闻发布会——制造新闻,展示形象

(一)新闻这一信息源的作用

(二)利用新闻传播的重要意义

(三)如何利用新闻,开好新闻发布会

四、庆典活动

(一)企业为何要搞庆典活动

(二)什么机会最适合企业的庆典活动

(三)如何开展庆典活动

五、社会公益活动——造福社会传美誉

(一)为什么要开展公益活动

(二)开展公益活动的方向和内容

(三)如何开展公益活动

六、危机公关活动——处乱而不惊

(一)危机事件与组织形象

(二)危机公关工作的基本策略

(三)不同祸因的危机处理

(四)处理危机的几种方式

(五)处理危机的常见错误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1.公共关系学与企业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组织行为学、企业文化学、大众传播学、新闻学、广告学、消费心理学等学科联系密切,并应在以上必要课程开设的基础之上来安排公共关系学课程的讲授。

2.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延伸课程主要有:公共关系实务、公共关系礼仪、公共关系写作、公共关系策划、公众心理、CIS战略等课程,如果条件成熟,还应将这些课程作为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程。

五、选用教材及参考教材

1、选用教材

居延安.公共关系学(第四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参考教材

(1)(美)拉铁摩尔等著,朱启文,冯启华 译著. 公共关系——职业与实践.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版;

(2) 蒋春堂主编.公共关系学教程(新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执笔人:黄江泉

审核人:张世仁

编写日期:2010.9

第三篇:《公共艺术设计2》课程教学总结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系: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教研室:风景园林 任课教师:

一、 课程概况

公共艺术课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艺术理论的学习和技法的实践,提高学生剖析造型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雕塑的造型语言(包括光、线条、色彩、明暗、形体、空间、透视、运动、体量质感、肌理和构成等)进行设计思维的表达和驾驭材料惊醒空间制作的能力,并逐步培养学生的视觉审美与创造能力,为艺术设计等课程打下良好的造型表现基础。

二、 教学情况

教学按教学计划进行,本课程采用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理论为主,通过实践分阶段地完成教学任务,具体方法以授课和课上辅导为主,兼以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在进行学生造型能力的同时进行了大量雕塑史的欣赏教育,是学生做到创造能力提高的同时审美能力也得到培养。应用“参与式”互动教学。通过课堂讨论、课下调研等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性,培养发散性思维,形成良好的教与学的互动。

三、 考试、考查情况

本人任教环境设计140

2、1404班的公共艺术课程,其中1402班总人数为37人,实际人数37人。优秀为1人,占总人数的2.63%;良好总人数的84.21%;中等占总人数的13.16%, 及格占总人数的0%,1404班总人数为38人,实际人数38人。优秀为9人,占总人数的24.32%;良好总人数的70.27%;中等占总人数的5.41%, 及格占总人数的0%,由于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本课程的既定标准,相对来说良好率较高.

四、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改革措施

为了学生能够在专业技术提高的同时在审美能力和艺术理解能力上有进一步的提高,在创作中提升作品的层次,在教学中加强了雕塑类的欣赏课程;对于雕塑使用的载体如泥石膏等都进行了一些针对性的材质练习,但是学生在雕塑的制作中仍存在一下问题:

1. 雕塑的材质和空间的表达存在脱节的问题,在练习中表达尚不完备: 2。雕塑与环境空间和体积的把握需要加强;

3在特定主题的创作中对于主题的把握以及文化发掘不够。

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但是理论知识在结合设计运用这方面还不能很自如,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制作方法,加强学生的设计把握能力,并让设计较为突出的同学和大家交流学习中的心得体会,建议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当下流行的设计书籍帮助他们提高对设计理论在实践中运用的水平。

.

第四篇: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论文

摘要:为了贯彻国家对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响应国家提倡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许多高校纷纷对体育教学工作进行探索与改革。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从学校、教师、学生等几个角度阐述了武汉工商学院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武汉工商学院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结果显示:(1)武汉工商学院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2)教学模式落后、评价方式单一;(3)学生积极性不够、教师专业度不高;(4)体育设施短缺、体育文化活动不足。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方案和措施,旨在进一步推进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实施。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教育的最终目标,身体健康作为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国家教育部门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高校学生体质逐渐下降是一个不可逃避的问题,同时,高校体育教育作为学生接受体育课程的最后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制约着学生未来能否全身心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因此,本文力究目前高校体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建议和策略,以期适应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武汉工商学院体育课程教学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发

根据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笔者查阅了有关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大量图书资料,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有关的期刊、论文,全面了解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这些都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参考依据和理论支撑

1.2.2、访谈法

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对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武汉工商学院体育教师进行了交流,听取了他们对体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与建议。

1.2.3、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合理分析、对比,为武汉工商学院体育教学改革提出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1.2.4、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论文需要的信息,设计关于武汉工商学院体育课程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抽取部分学生发放问卷。

2、武汉工商学院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现状分析

2.1、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

教学目标是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的条件和基础,教学目标的模糊势必会造成预定教学效果的偏差。武汉工商学院体育教学面向的是全体公共选修课的学生,教学目标不应该只限于促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更应该放在如何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养成终身进行体育运动的习惯和意识,达到生理、心理、技能和社会适应等多方面发展。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同样造成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武汉工商学院开设的体育课程有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和武术等项目,以学生自己选修为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每个项目都有人数限制,一部分学生被迫调到其他体育项目,相应地限制了这一部分学生上课的兴趣。经过调查得知,武汉工商学院只有大一和大二学生才有体育课,每周一节,由此可见,体育课程设置的不仅年限短,而且课时少,不能有力促进学生大学四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以及运动技能的掌握,不利于多元化教学目标的实现。

2.2、教学模式落后,评价方式单一

国家实行新课改以来,许多高校没有真正认识到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只是在表面上进行了泛泛之谈,没有进行深入了解和剖析,导致教学模式维持没变,依旧以老师讲解示范,学生自我练习为主,缺少许多师生之间必要的交流和讨论,难免造成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的丧失,不利于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武汉工商学院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方式仍然以传统的学生体育技能达标情况考核为主,只注重学生最后考试结果,忽视学生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合作、情感、努力程度、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评定。调查过程中发现,体育课程选修之前,部分学生从小受过一定程度上的体育兴趣培训或者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致使不同学生身体素质和技能掌握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参差不齐,虽然一部分学生上课积极努力,相比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和这部分有基础的学生相比,依旧还有一定差距,如果采用传统的技能达标考核标准进行考试,很容易磨灭这部分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2.3、学生积极性不够,教师专业度不高

中学阶段,学生迫于升学压力,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文化课学习上,没有养成参加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进入高校后,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以及学生自由度的提高,电子产品进入了学生生活,手机和游戏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课余时间,使得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次数逐渐降低,另一方面,学校对体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势必会减轻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部分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欠缺,不能将自身专业知识很好用到体育教学中,例如有些教师从小运动员出身,在体育教学时,没有深入了解学生具体情况,往往以较高标准要求学生,没有理清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限制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多元化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学校没有开设游泳、体操、体育舞蹈等诸多项目,学校有不少这类项目的教师,他们不得不进行跨项目教学,这种跨项目教学不但影响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的发挥,而且不利于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和运动习惯的养成。

2.4、体育设施短缺,体育文化活动不足

场馆设施是保障体育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只有具备充足的场馆、完善的器材,才能保证教学目标尽可能的实现。武汉工商学院在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体育选修课中,存在许多学生共用一片场地情况,造成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和运动技能掌握情况大打折扣。同时,足球、篮球、网球等体育课程在室外进行,难免遭受下雨等恶劣天气影响,严重影响课程目标设计和进行。体育文化是促使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驱动力,同时也是一个学生体育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活动是宣传体育知识和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不可缺少的手段。目前来看,武汉工商学院每年在体育文化宣传和体育活动举办上少之又少,加上各种体育社团没有得到学校和学生应有的支持,不能发挥其真实的作用,也相应限制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3、武汉工商学院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3.1、明确教学目标,科学设置课程

教学目标指引着教学工作的进行,合理的教学目标应当满足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身体是工作或学习的条件和基础,高校学生是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肩负着祖国繁荣发展的重任,因此,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不仅要考虑学生现阶段技能掌握情况,更要注重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工作、学习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多元化的发展需求。课程设置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在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体育课程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尽可能满足学生在课程上的第一选择。同时,应当增加体育课程的年限和每周体育课程的次数,合理分配体育理论课程和体育实践课程的比重,有助于学生深刻地了解体育理论知识和系统地掌握运动技能,加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理解程度,也能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引导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

3.2、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评价体系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代的需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新体育课程要求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逐渐由控制者向引导者过渡,引领学生由灌输式向合作式和探索式的学习方法迈进。比如:教学前,教师可以挑选有运动经验的学生进行讲解、示范,然后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指出其优点和不足,最后老师再对此进行评价,对错误的地方进行讲解,不但迎合了学生的需求,同时加深了学生对易犯错误动作的理解和掌握。从古至今,我国一直沿用考核评价体系,考试虽然是展示学生能力的一种手段,但也存在许多偏颇。评价时,应采取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不仅注意学生技能掌握情况,更要注重学生因认真的学习态度取得的技能、心理、思想品质等多方面的进步。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充分肯定学生的努力,建立全面、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3.3、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师专业度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表现出活跃的课堂气氛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入手,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要一味追求学生技能掌握情况,更要注重体育运动竞技性和娱乐性的结合,引入新颖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对体育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体育教师作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改革的成败。目前,武汉工商学院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不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学校领导应该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派遣年轻教师进行外出学习,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聘请高水平的教师进行任教,调整好师资结构,院校领导加强对教师上课情况的监督和检查,教师做好自评和反馈工作,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3.4、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体育文化活动宣传

体育场地设施是进行体育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完善的体育设施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和参与积极性。武汉工商学院目前场地设施较为短缺,学校领导应该加大体育经费投入力度,增加体育场馆设施数量,同时延长体育场馆的免费开放时间,满足广大学生体育锻炼需求,定期安排管理人员对场馆进行维修,确保体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提高体育场馆的使用率。

促使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增强健康观念的另一种方式是课外体育竞赛活动的组织和体育文化活动的宣传,拉动学校及周边商家对体育活动的支持和赞助,利用校园广播、学报、宣传栏等媒介对武汉工商学院近期体育活动举办情况进行宣传、报道,开展体育文化知识讲座和举办体育知识技能大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体育有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最后,学校领导要对学生体育社团进行大力支持,不仅能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更能锻炼学生组织体育活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谢燕歌,洪浩.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探索与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01):94-99.

[2]曹冲,刘德军.云南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的问题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4,28(02):157-160.

[3]孙成林,杨甲睿.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36(05):88-96.

[4]韩冰.终身体育视域下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探讨[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7.

[5]刘星.泰山医学院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

[6]陈龙.对21世纪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探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

[7]王国亮.翻转课堂引入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

[8]曹冲,刘德军.云南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的问题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4,28(02):157-160.

第五篇:《公共关系学》课程网上教学整体设计方案

一、本课程的地位、特点和内容

“公共关系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本科)所开设的必修课,54学时,3学分,全年开设。同时还是开放教育试点工商管理专业(专科)、行政管理专业(专科)等专业的必修课,72学时,4学分,也是全年开设。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学科以建立组织与公众之间良好的沟通关系,在社会上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为宗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的今天,没有公关意识的企业不是一个好企业,不掌握一定公关知识和技巧的人不是一个好的企业经营者。同时,由于改革的全面深化,公共关系学在理论上的指导原则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所接纳。在现代社会中,没有公共关系意识的机构、社团、事业组织不可能成为优秀的组织,政府也不能很好地完成为人民服务的职能。公共关系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承担着推动社会进步,完善各类社会组织,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

本课程的主要特点是:(1)学科新、发展快。公共关系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80年代初才传入我国。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与实践,在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应该说这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而且还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2)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公共关系学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有自己现实的操作价值。公共关系理论用于指导公共关系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公共关系实践是在公共关系理论指导下开展的各项公共关系活动,体现了公共关系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3)综合性、多功能融为一体。公共关系学是在众多相关学科的基础之上丰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同时它所应用的操作方法也广泛而多样。公共关系学作为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发挥着多种社会功能。

研究公共关系学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正确认识“公共关系学”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与其它相关科学之间的关系,树立公共关系为市场经济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观念,以掌握公共关系为社会实践服务的本领。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有:公共关系学是研究组织与其公众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是现代公关实践的总结。具体内容包括:公共关系的基本内涵、定义、基本要素与研究范畴;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社会条件和中国公关事业的历史机遇;公共关系的角色、功能和原则;公共关系组织机构的类型及其特征;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类型及其工作范围,公共关系人员的培养和选拔;公共关系工作开展的基本程序的“四步工作法”的实施;不同类型公众的特点与分类公共关系工作;不同类型公众的心理特点以及公关工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各类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功能及选择的原则;大众传播的写作技巧和发布技巧,新闻与公关广告;人际传播的特点、线路及手段;公关谈判、演讲、劝说、沟通的技巧;赞助活动、庆典活动、开放组织、危机公关、举办会议等公关专题活动的技巧;公共关系与组织CI设计的关系以及CI设计的主要步骤、方法;公关礼仪的性质与公共关系的个人礼仪、组织活动礼仪;企业公关中公共关系与整合营销、名牌战略、CS战略的关系;政府公共关系的特点与主要工作;团体、事业单位公共关系工作的目标与主要工作。

由于本学科所学内容随着环境不断发展变化,必须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除了要利用好文字和录像教材外,应该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等其它辅助媒体的综合优势,以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二、课程已建媒体及特点

本课程已经建设完成的媒体有:文字教材、录像教材及网络课程。

1.文字教材:《公共关系学》,张践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2005年春季第一次采用。本教材力求简明、适用,便于自学,对问题的研究能深入浅出。它包含了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遵循“必需、够用、本科层次、兼顾专科”的要求,较系统地阐明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巧,还涵盖了辅助教学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与难点、教学建议、学习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2.录像教材:录像教材共9讲,由中国人民大学张践教授主讲。主要内容是各章教学重点、案例和专题,结合社会实践中的例子,帮助学员理解公共关系有关理论及基本技巧。

3.网络课程:该媒体系统辅导课程的教学内容,以课程教学大纲为指南,整合录像教材和文字教材的学习资源,发挥网络媒体的特点及开放性的优势,通过讲解、案例分析与讨论等方式授课,配备各章练习测试及参考答案,设立答疑解惑、参考资料、相关网站、模拟测试等栏目,以满足学生自主性、趣味性学习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搜集信息与运用信息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电大在线网页:按照教学进度,进行相关教学辅导,布置综合练习题,根据需要进行网上讨论与答疑,期初或期中安排1—2次教学专题研讨会,期末安排1次实时网上复习答疑,并依据教学需要不断充实、更新教学资料。

三、学生学习中存在问题分析

各专业主要招收具有大、中专毕业文化的在职成人入学学习,他们没有经过入学考试的选拔,许多人没有学过相关的管理学科的课程。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般会出现以下问题:

1.由于本课程是在更多相关科学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会涉及许多相关学科的内容,而本课程的学时数又大幅度压缩,学员仅通过文字和音像教材,难免在自学时会存在一定困难或问题。所以,可以利用网上教学辅导的开放性特点,帮助学员解决存在的困难,使不同层面的学生能有针对性地选择并使用教学资源,以完成学习任务。

2.由于是成人在职学习,学员的工作和家庭负担较重,他们往往是利用业余时间,以自学为主。我们在设计每一单元的网上教学活动时,应力求突出各章教学重点,每一知识单元的内容不宜过多;每一知识单元都安排与之相对应的重点问题提示,并给出三套综合练习题,以自测学员自学的效果如何,做到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自主性优势。

四、网上教学整体设计的目的与原则

1.根据远程开放教育和网络教学的特点,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以学生为中心”,多方面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用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为学生创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用网上教学资源作为文字教材和音像教材的补充,应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并方便学生自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并通过网络课程教学的实施,减少学生的学习难度,缩短学习跨度,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利用网络进行远程学习。

3.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使网上教学具有远距离开放教育的特点,力争在教学形式上取得突破。根据课程多媒体一体化的设计方案,按照课程网上教学需要,对网上各种动态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合理分工、相互配合,使其做到最佳组合。

五、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表现形式的设计

网上教学的整体方案的设计应该根据“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特点、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配合主要媒体(文字教材)的使用,合理安排栏目并精心设计画面。网上教学作为教学的助学手段,使学生在远离教师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准确地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并使其能够将理论付诸于实践。

面对迅速发展的网络教育和众多的网络求学者,我们的教学观念必须从封闭式的“校园化”教育向开放式的“个性化”教育转变,基于此宗旨,该网络课程的教学资源主导栏目有:本章概述、学习园地、案例教学、作业练习。答疑解惑、学习论坛。此外还有辅助栏目,即课程导学、参考资料、模拟测试、答疑解惑、学习论坛。

具体内容为:

1.本章概述:包括三部分:(1)学习提示,如本章学习目标、教学要求等。(2)案例引言,可是一段名言;或是一个小案例,引出本章所要学的内容,给学习者一个感性认识,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3)内容体系介绍,可用图示的形式把各章的学习内容串起来,使学员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

2.学习园地:是本课程各章教学内容的系统讲授。设有各章的学习重点及难点提示、电视课讲授等模块。整个教学内容可用动画、录像、音频、图片和文本的形式来实现。

3.案例教学:网络课程注意尽可能多的引进案例分析、点评与讨论,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设计成交互式的,尽可能让学生参与进来,并配有讨论题、选择题,形式可多样化。

4.作业练习:做作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习环节,是保证网络学习、自主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栏目采用本章测试的形式完成,可提交,并根据测试结果为学生提出学习建议。

5.课程导学:这个栏目主要介绍课程的教学资源,讲解各种教学资源的作用,各种媒体的使用建议。设计针对教与学两个层面,可以用文本、图画和声音来表现。

6.参考资料:将原来网上的资源整合后,如案例库、教学辅导等资料放在这里。并下设一些相关链接子栏目,让学员能进入到与本课程相关的网站搜集信息,充分体现网络课程的开放性。

7.模拟测试:包括三套在线综合模拟测试内容。

8.答疑解惑:我们把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困难,一些比较共性的问题,设计成类似“问题库”,它包括教材中各章的重点问题、难点以及名词解释。目的是方便学员的学习,相对也会减轻教师答疑的工作量。

9.学习论坛:各地的电大师生可在此栏目下交流教与学的讨论;可对学科热点问题的讨论,通常安排1次教研活动,2次网上实时答疑。

教研活动:安排在9月中下旬。由主讲和主持教师主持,围绕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问题组织大家展开讨论。网上实时答疑第1次通常安排在10月下旬,第2次安排在12月下旬,就教学内容、期末复习等问题展开讨论和答疑。

非实时的网上讨论:通过BBS课程论坛,利用在校期间随时与大家展开讨论,回答有关问题;并带领大家就案例库中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各抒己见。

六、网上教学进度实施表

以上教学媒体可供学生根据需要自主选用,同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灵活把握学习的栏目与内容,同时,“公共关系学”课程组将加强与教师及学生的沟通,为学生提供一个及时的、交互性、灵活性、超越时空性的支持服务系统。

上一篇:关工委职责及任务下一篇:广告专业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