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士在临床氧气疗法实施中的应用体会

2022-09-11

我们通过对80例临床氧气疗法病人的护理总结, 体会如下。

1 掌握氧疗护理的思维基础

氧疗护理思维基础是对于患者做出氧疗决定和制定氧疗方案之前护士必须掌握的病情、患者的特点和氧疗有关的知识。

1.1 病情的特点

1.1.1 基础疾病

引起缺氧的病因很多, 在进行氧疗时, 首先应积极处理基础病变, 否则氧疗效果不明显或无效。然后根据不同疾病选择不同的吸氧方式、浓度和时间, 注意事项也有所不同。如中枢病变引起自主呼吸微弱或停止, 应进行机械通气合并氧疗;气道阻塞者应立即解除气道阻塞, 如清除异物、接触喉痉挛, 同时给予短时间较高浓度氧疗;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患者急性发作期应进行持续低流量吸氧, 缓解期低氧血症者每天15h以上长期家庭氧疗 (LTOT) ;对于通气血流失调造成的缺氧, 可给予40%~50%的氧吸入, 必要时应用气道正压 (CPAP) 或呼气末正压 (PEEP) 通气技术;急性心肌梗死 (AMI) 或心力衰竭者常规给予氧疗;心肺复苏时应短时间高浓度氧吸入;大出血引起的失血性休克、分娩时产程过长、严重感染伴高热或高分解代谢也应给予氧疗。但有些疾病引起的缺氧常规氧疗无效, 如氰化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和血红蛋白异常等。

1.1.2 缺氧发病机制

(1) 吸入氧中氧分压降低, 提高吸氧浓度即可纠正缺氧。 (2) 肺泡通气不足, 必须改善通气, 同时氧疗。 (3)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氧疗有一定效果, 同时积极改善通气/血流比, 如应用PEEP、控制肺部感染、吸痰、使用支气管解痉剂等。 (4) 弥散障碍, 吸入氧气一般有效。

1.1.3 缺氧的程度

缺氧与低氧血症并不是完全等同的意义一般根据动脉血氧分压 (Pa O2) 和血氧饱和度 (Sa O2) 来判断低氧血症的严重程度。 (1) 轻度低氧血症:Sa O2>80%, Pa O250~60mm Hg。 (2) 中度低氧血症:Sa O260%~80%, Pa O240~50mm Hg (有紫绀) 。 (3) 重度低氧血症Sa O2<60%, Pa O2<40mm Hg (严重紫绀) 。Sa O2和Pa O2既是氧疗指征, 又是指导氧疗和考核氧疗效果的指标。

1.2 患者的特点

未成熟早产儿, 体内维生素A和维生素E水平低下, 对高浓度氧特别敏感, 可引起视网膜病变, 眼晶状体纤维增值症, 不宜进行高浓度氧疗;老年人因肺内分流量随年龄增高而增加, 故60岁以上患者容易发生低氧血症, 一旦发生也往往比较重。

1.3 氧疗有关知识

1.3.1 氧疗的途径

(1) 鼻塞:氧气通过鼻塞, 经由上呼吸道进入肺内。特点是操作简单易行、经济、安全, 对患者无损伤、舒适、易于耐受, 一般情况下疗效可靠。 (2) 面罩: (1) 普通型:Fi O2可达40%~70%。因给氧浓度无法调节, 密闭困难, 清醒病人很难接受, 主要用于麻醉诱导期或气管插管前短时间的充分吸氧。 (2) Venturi面罩:利用高流量 (4~8L/min) 射流给氧产生负压吸入空气以稀释浓度的原理, 控制和调节Fi O2。面罩上带有调节装置, 能调节空气与氧气的比例, 达到所需要的Fi O2, 对需控制吸氧浓度者尤宜。 (3) 气管插管和切开:经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造口管内射流给氧。氧疗效果好, 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除。保持呼吸道通常。用于肺部感染严重, 呼吸道分泌物多或粘稠不易排出;也常用于昏迷或意识障碍, 不能主动排痰和随时有可能发生误吸的患者。其最大弊端是对病人损伤大, 在行气管插管和切开的过程中, 有可能出现出血、缺氧和加重的和反射性地心跳停止等意外情况;气管切开造口还会留下瘢痕, 病人痊愈后影响美观。 (4) 呼吸机给氧:是最有效的氧疗途径和方法, 能最大限度地提高Fi O2, 纠正许多特殊类型的缺氧。 (5) 高压氧:将病人置于高压氧舱内, 在2~3个大气压下给予纯氧, 以增高氧在血液内的物理溶解度。用于缺氧不伴有CO2潴留的患者如CO中毒、重危病人脑组织缺氧与脑功能的恢复。

1.3.2 Fi O2的控制

(1) 高浓度给氧Fi O2>60%, 除伴有CO2潴留的慢性肺部疾患外均能应用, 如心肺脑复苏、急性肺水肿、急性左心衰、ARDS、肺间质性纤维化等, 应尽可能地避免应用高能度给氧, 减少氧中毒的发生率。 (2) 中等浓度给氧Fi O240%~60%, 与高浓度给氧相比, 引起氧中毒的机会明显减少, 一般比较安全, 但对有CO2潴留的COPD患者尽可能避免应用。 (3) 低浓度给氧Fi O2<40%。主张所有需氧疗的病人, 尤其伴有CO2潴留的COPD患者。

1.3.3 氧疗的适应证

根据血气分析来定, 急性缺氧者, Pa O2<60mm Hg是氧疗的指标, 慢性缺氧者, Pa O2<55mm Hg为长期氧疗的指征。下列患者有氧疗指征:呼吸系统疾病如ARDS、COPD、哮喘等;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低血压、低心输出量等;中毒性疾病如CO中毒、有机磷中毒、氰化物中毒、安眠药、奎宁等中毒;血液系统疾病如贫血等;产科患者如分娩时产程过长或胎心不良;严重感染伴高热或高分解代谢;其他如代谢性酸中毒、肝肾综合征和心绞痛也考虑给予氧疗。

1.3.4 氧疗的禁忌证

未成熟早产儿、高碳酸血症等禁忌高流量氧疗。气胸禁忌高压氧。

1.3.5 氧疗的并发症

(1) 氧中毒:一般在吸100%氧24h或60%以上氧48h后出现。早期表现为胸骨后疼痛、刺激性干咳、感觉异常、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痛, 虽吸高浓度氧, 仍有缺氧性呼吸困难、紫绀、面色潮红、Pa O2下降等, 胸部X线表现为散在、小片状浸润阴影增加, 最终可能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2) 肺泡不张:高浓度氧气吸入后, 肺泡内原有的氮气被冲洗出, 肺泡内的氧含量却逐渐增高, 一旦与该泡相通的支气管被阻塞, 局部的氧气被肺循环的血液吸收。就可引起局部的吸收性肺不张。

2 掌握氧疗护理思维的要点

2.1 是否需要氧疗

急性低氧血症者Pa O2<60mm Hg为氧疗指征, 应及早氧疗。单纯低氧血症 (如急性肺损伤或ARDS) , 可给予40%以上氧吸入, 维持氧分压60~80mm Hg水平。然后通过调节PEEP、反比呼吸等措施, 使吸氧浓度降低, Sa O2>90mm Hg。COPD急性发作者、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者, Pa O2<6 0 m m H g者应给予持续低流量氧疗, 维持Pa O260mm Hg以上。COPD缓解期患者, Pa O2<55mm Hg或Pa O255~60mm Hg, 并有红细胞增多、肺心病合并有心衰或肺动脉高压患者应给予持续低流量氧疗。心跳和呼吸停止, 需要100%氧气吸入。

2.2 选择什么连接装置

一般采取鼻导管或鼻塞, 面罩吸氧可提高吸氧浓度, 需控制和调节吸氧浓度者用Venturi面罩;氧帐和头罩主要用于儿童或重症不合作的患者;经气管留置导管给氧用于COPD长期家庭氧疗;高压氧舱用于CO中毒等患者。

2.3 需要多少吸氧浓度或流量

(1) 控制性氧疗:氧流量≤3L/min或吸氧浓度≤30%, 适用Ⅱ型呼吸衰竭。 (2) 高浓度氧疗:吸氧浓度>35%, 适用于Ⅰ型呼吸衰竭, 不宜长期使用。 (3) 高压氧疗:适用于CO中毒、减压病、化学性肺泡炎等。

2.4 氧疗疗程多长

COPD缓解期低氧血症者每天15h以上长期家庭氧疗。间断发作性缺氧如支气管哮喘、心绞痛等, 在发作时断时间氧疗。睡眠中低氧血症, 如睡眠呼吸崭停综合症应进行夜间氧疗。高压氧疗时间每次<1h。

2.5 如何监测氧疗的疗效

首先根据临床表现来考核, 如神志、皮肤粘膜发绀、气急、心率和呼吸等。其次根据动脉血气分析, 氧疗后Pa O2应达到6 0~7 0 mm Hg, Sa O2>9 0%。

2.6 如何监测氧疗不良反应

高浓度吸氧应注意有无氧中毒表现, 如胸骨后疼痛、刺激性干咳、感觉异常、食欲不振等。氧疗后做血气分析, 观察Pa CO2是否上升。定期X线胸部检查, 排除吸入性肺不张等。

2.7 何时停止氧疗

停止氧疗的指征是缺氧病人经治疗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 Pa O2>60 mm Hg。

2.8 氧疗的注意事项

(1) 吸入气的湿化; (2) 吸氧器具如湿化瓶、吸氧导管的清洗、消毒、更换, 预防交叉感染; (3) 防火和安全, 氧疗区应禁烟、禁火; (4) 重视全面综合治疗等。

摘要:氧气疗法是危重病人救治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和措施。护士做为氧气疗法的主要实施者, 只有合理使用氧疗,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氧疗在危重病救治过程中的作用, 减少不合理氧疗给人体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护士,临床氧气疗法,实施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建荣.氧气疗法的临床思维[J].中国急救医学, 2005, 11:836~837.

[2] 宋志芳.现代呼吸机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9:71~72.

上一篇:地勘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下一篇:现代建筑设计中空间构成元素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