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地方政府依法行政改革刍议

2023-01-26

依法行政是当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各级政府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 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我国地方政府肩负着依法管理行政事务, 发展地方经济社会的重任, 地方政府行政部门依法行政的水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实现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地方政府依法行政改革必要性

(一) 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要求

法学界将法治的构成要件简要概括为三点, 一是立法机关制定良法, 二是依法行政或行政法治, 三是司法独立。地方政府实行依法行政改革有助于提高地方政府行政立法的水平和推动行政执法体制的健全, 增加行政执法队伍的素质,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二) 是强化政府法制机构与执法队伍的途径

地方行政工作涉及面广, 难度大, 需要政府与各个行政部门共同努力, 需要一个科学的法治建设格局和一支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的政府执法队伍。四中全会提出大幅减少地方市县两级政府执法队伍种类, 在多领域内推行综合执法。地方政府依法行政改革能够加强基层政府机构和工作人员的设置, 构建完善、系统、顺畅的依法行政工作体制, 提高政府法制工作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三) 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必要手段

依法行政能积极保障有效行政与消极防范滥用行政权力。地方政府依法行政改革可以进一步推动依法行政的民主化与规范化, 维护社会群众的利益。有利于保证行政管理的效率。

二、地方政府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

(一) 依法行政意识不强

地方政府的行政人员依法行的政意识和能力, 与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依法行政的整体水平密切联系。在实际中, 其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离四中全会提出的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贯彻落实所应该具备的水平还存在不小差距。

(二) 行政立法滞后, 缺乏法律可操作性

我国在法制建设中颁布了大量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 随着现代社会行政管理事务的日益复杂和变化, 我国的行政立法还远远跟不上实际需要。关于行政立法权限的划分尚无统一、明确、具体的规定, 各行政立法主体的立法权限划分不明确, 导致地方政府在适用行政法律过程中无所适从。

(三) 行政执法体制不科学, 执法队伍素质偏低

当前地方行政执法主体机构设置不合理。地方政府下设了大量负责具体业务的职能部门, 行政执法权力分散在众多部门之中, 使行政执法主体多而乱。地方多数行政执法人员没有经过行政执法必备的业务素质和法律意识的培养, 执法不懂法、以权谋私、野蛮执法等问题严重。

三、地方政府依法行政改革的道路

(一)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一是强制规范公开内容。地方政府要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 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的。二是通畅公开渠道。实行依法行政公开制度, 推动地方政府政务公开信息化, 逐步建立电子化政府。三是建立完善的长效机制。结合地方实际, 探索建立起完善长效的政务公开机制。向社会公开政府职能、行政主体、法律依据、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注意加强公开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公共资源、公益事业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政府信息。

(二) 提高地方依法决策质量, 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1. 健全行政决策机制

在地方政府行政决策中, 首先保证绝对的合法性, 其次要严格遵守相应的法定程序。逐步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地方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 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2. 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地方政府当出现重大决策失误时必须严格按照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进行追责。要充分发挥社会群众、新闻媒体、审计检查等部门的监督作用, 建立长期有效的约束机制。要明确决策责任主体。不论是地方政府行政领导还是公务基层人员都应该为决策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 提高地方政府行政执行力

1. 培养地方行政人员依法行政意识

通过培训、轮训的形式加强行政人员对行政法相关知识以及四中全会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会议精神的学习。地方各级干部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 正确认识依法行政与行政自由裁量的关系, 坚持在宪法和行政法范围内实施行政行为, 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2. 合理配置执法力量, 推行综合执法

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 按照职权法定、权责统一的原则, 清理和规范地方各级行政执法主体, 明晰职责权限, 从源头上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交叉执法的问题。推进综合执法, 大幅减少市县两级政府执法队伍种类, 有条件的地方可推行跨部门综合执法。

3. 加强行政执法培训, 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地方行政执法要严格实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与从事资格管理制度。没有经过执法资格考试通过者不能进行执法, 禁止从事任何执法活动。要坚持不懈地抓好相关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法规、政策理论、执法程序等方面的知识学习和培训工作, 并对其依法办事的水平和能力进行考核。

(四) 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在处理各类冲突的过程中地方政府要转变处理思想, 通过谈话、思想工作等方式缓和社会矛盾。地方政府在行政执法中完善执法程序, 建立相应的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具体到个人进行了任何一项行政行为都要记录在案。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严格确定不同部门机构、执法人员执法责任和责任追究机制, 加强执法监督, 坚决排除其他外在因素对执法活动的干预, 惩治执法腐败现象。

(五) 加强行政监督能力建设

倡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应充分了解掌握人民群众的心声, 倡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 保障群众参政议政的权力。完善政府内部监督和专门监督。地方各级政府要改进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监督, 建立常态化监督制度。及时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保障和支持审计、监察等部门依法独立行使监督权。监察部门要全面履行法定职责, 积极推进行政问责和政府绩效管理监察, 严肃追究违法违纪人员的责任。建立科学考核评价制度, 通过评价指标与评价机制的实施来鼓励、监督地方政府行政工作人员能够真正的为人民服务。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鼓励新闻传媒介入行政过程, 对依法行政进行监督。简化新闻媒体监督流程。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公开迅速的特点, 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

四、结语

地方各级政府要响应贯彻十八界四中全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 只有在地方政府实现了依法行政, 我国的法治社会与法治政府才能够发挥出真正的作用。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攻坚阶段, 民主政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地方政府依法行政改革的道路依然曲折而漫长, 仍需长期不懈努力。

摘要:政府依法行政改革充分体现了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依法行政的水平。随着民主法治建设的推进, 我国地方政府行政人员的法律观念也逐渐完善, 依法行政的风气逐渐形成。然而部分地方政府仍然存在许多行政不规范的问题, 有法不依、以权代法、乱作为等现象频出。地方政府行政改革须从多方面入手。本文主要阐述我国地方政府依法行政改革的方式与道路。

关键词:地方政府,依法行政,道路,改革

参考文献

[1] 应松年.依法行政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2] 朱晓明.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动力机制研究[J].行政论坛, 2013.

[3] 丁宇, 顾杰.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上一篇:互动式教学法研究——以西藏班汉语课为例下一篇:面向实践与创新能力的计算机网络教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