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用外资案例分析

2023-05-16

第一篇:中国利用外资案例分析

中国现阶段利用外资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来源:热点论文[ 2009-3-10 21:31:54 ]作者:王妍 易守宽编辑:论文

摘要:近年来,在吸引外商投资方面,中国一直处于世界前列。2006年我国吸收外商投资保持持续增长,外商投资为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受全球跨国投资流动大环境的影响,我国在吸引外资的各个方面也正在发生变化。在分析中国吸收外资近况的基础上,指出中国在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虚假外资;服务业

一、现阶段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

(一)外商投资产业分布失衡,无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由于我国国家政策、劳动力及自然资源优势和市场容量等各方面的原因,外资在中国的投向表现出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过重,第

一、第三产业过轻的局面。截至2005年底,我国三个产业累计合同利用外资比重分别是1.96%,68.69%,和29.36%,其中制造业就占据第二产业引资总量的90%左右。由数据明显可知,外资对于中国服务业的拉动作用远远比不上对制造业的作用,服务业在利用外资总量的比重远远落后于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这种外资结构的倾斜不仅加大了中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偏差,同时也加大了三次产业之间发展水平与国际竞争能力的距离。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反而起到了负面效应。

(二)外资引进项目技术含量低且消化不足

从我国外资的来源结构来看,亚洲经济体为我主要外资来源国,占据了我国引资总数的50%以上。但在亚洲国家中来我国投资的多为中小企业,且投资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和组装行业为主,使我方企业难以形成完整的生产体系,更难以掌握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即使是出于成本及利益需要,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其亚洲研发

(R&D)中心,但其核心技术仍然控制在母公司手中。从而,表面上,我国技术蒸蒸日上,但实际上,跨国公司技术垄断加强,技术扩散放缓。另外,我国还存在只重技术引进,不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创新问题。国际公认的技术引进费与消化费的比例是1:10,而我国仅为1:2.5。对引进技术的消化不足直接导致了我国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的脱节,也导致我们不能有效利用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提升自身企业的竞争能力。

(三)虚假外资现象严重

在外资大量涌入、外资企业日益发展的同时,一些不法外商利用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以及监管盲区,打着投资经商的旗号,大搞虚假投资。比如,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香港及英属维尔京群岛等自由港在我国投资大幅增加,其投资总量达到361.4亿美元,远远超过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因而有分析人士认为此等离岸中心的投资总量如此之大,其中不乏很多国内资金在此中转的虚假外资,此现象已严重危害了我国经济利益,破坏了我国的投资环境。

(四)外资到位率低

随着我国引资项目金额、数量的高涨,很多地区协议项目大,但实际资金到位率低的问题逐渐突出。外商资金不到位,合资企业的固定资产、流动资金不免陷入困境,从而造成一些大型项目停滞,中方已投入资金长期不能创利等。

(五)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严重

伴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引入及其产业的转移,一些劳动密集、自然资源密集、污染密集的产业也随之传入中国。中国外资进入环境标准的低门槛,使得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生产存在巨大的负外在性。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使我国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我国专家1990年代中期和2001年研究表明,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当年GDP的3%-4%。而据国家环保总局2001年调查,西部9省区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损失就高达1,494亿元,占9省区GDP的13%。可以想见,如果这些污染密集产业的生产超越我国资源、环境的承受能

力,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关于我国利用外资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各项立法,加强外资监管

建立、健全和完善各种相关法律、法规是解决我国现阶段利用外资所出现的种种问题的根本保障。虽然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并不能就此限制利用外资。实践证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在外商投资领域完善各项立法、强化执法来解决问题。

在立法方面,应进一步加快出台与完善我国在反垄断、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外资进入标准、外汇监管标准以及国内消费者保护标准等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并逐步平衡我国对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利用法律来切实维护我们的国家和企业利益。当然,近年来我国在立法方面也大有进步,相继出台了《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以及《企业所得税法》等法律法规。但是,除完善立法外,我们还存在执法力度不够,外资监管薄弱的问题。因而,加强在外资进入、外汇管理、环境监管等方面的监管力度同样任务艰巨。

(二)通过培训教育、加强宣传等方法,改变各级政府及企业的传统引资观念不可否认,近年来,外资的使用在中国出现种种问题,根本原因之一在于部分地方政府官员及企业领导层对外资的认识存在误区。一是为了地方经济发展,盲目地认为只要外资进入都会为地方带来利益,从而忽略了诸如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引资成本问题,放松了对外资的选择与限制。二是对跨国公司过分信任,简单的把其产品、设备投入与高质等同起来,急切引资的心理就易上当受骗,引进虚假外资。因而,从高层领导开始,通过各种培训学习、讲座教育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改变某些政府及企业决策主体的传统引资观念,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引资意识,对高效引资具有决定性作用。另外,正确的引资观念有助于各级地方建立良好的投资环境,提高政府服务质量,从而提高项目履约率,解决资金到位率低的问题。

(三)改变部分不合理的干部政绩考核方法

目前,我国在干部政绩考核方面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GDP和引资总量成为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目标和标准,这自然会使得一些领导干部为了自身利益、或是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而弄虚作假。因而,除了修正错误的引资观念外,还必须改变目前不合理的干部政绩考核方法,突出引资质量、引资领域、引资结构等在利用外资现阶段的考核权重,严格防范在吸引外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个人道德风险,以有利于我们根据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有效引导外资投向。

(四)优化产业结构

王妍等:中国现阶段利用外资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我国在产业结构发展方面的不平衡,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的最重要因素。外资在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过重投入,不仅会加剧我国产业发展的畸形,也必将导致我国引资的科技含量不高,核心技术不强,且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因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经迫在眉睫。优化产业结构问题早在多年前就已经有专家学者提出并引起多方重视,但是经过努力,成效并不明显。这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没有将产业结构升级作为引资的基本指导思想。政府的产业政策应该在吸引外资方面起到较强的引导作用。及时制定或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及相

关政策,鼓励外资更多的投向第一及第三产业,特别是金融、电信、计算机服务和软件等高附加值产业以及基础设施和生态保护类项目。另外,由于国际资金产业流向存在明显的“马太效应”,因而加快我国第三产业自身的发展,增强其竞争力,也是吸引外资进入的必要因素。

(五)加强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从我国产业发展来看,国内企业能力的提升,国内竞争力的加剧,都会迫使跨国公司加大其在我国的研究与开发(R&D)投资,从而改善外资的产业投资结构与质量。目前,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发中心,多是为了增强其在华竞争力、保有或扩大市场份额。本土企业能力的提升有赖于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化。因而,培养本土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应该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产业政策。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重新构建我国的科技创新体系,努力创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力量,鼓励、促进国内的专门社科机构与企业联姻,实现双方信息、资源、技术共享,支持企业进行必要的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利用企业能够更了解市场的特点,使国内的研究项目与执行方式更贴近市场需要。通过支持加强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来使其获得可与外资企业抗衡的技术能力,从而迫使跨国公司调整在华的投资流向,帮助我国优化产业结构,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外资质量。

(六)以环境保护为目标

生态环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栖息的家园,是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物质承担者。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那么整个国家和民族也将失去生存条件。因而,我国的经济发展必须以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环境为重要基础条件,在引资过程中应该将生态环境的破坏作为一种重要的引资成本,给予充分重视。首先,修改、完善产业准入政策,通过制定不同行业新兴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更多的引向需求增长快、生产污染少的领域。其次,对于已经批准的高污染项目、企业,对其排污量、资源使用破坏量等进行严格监管,将经济手段引入环境执法,逐步形成健全的外商投资环境管理机构和执法机构体系,以及科学的外商投资环境管理体制。对超标排污及资源消耗严重者进行严厉的经济惩罚,加大其排污的机会成本,从而起到震慑功效。

参考文献:

[1]王学鸿.论新世纪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J].学术探索,2004,(04).[2]樊薇.提高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水平的策略研究[J].基建管理优化,2006,(03).[3]多淑金.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保护问题[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3).[4]陈祥升,林枫.利用外资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J].企业活力,2007,(04).[5]曹秋菊.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05).

[6]王学鸿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云南面向东南亚开放[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7]王学鸿.有关跨国公司理论的五种范式分析[J].世界经济,1999,(07).[8]王学鸿.边疆民族地区吸引外资的优势与劣势分析[J].世界经济,2003,(07

这种变化基本反映了利用外资主导方式从低资源投入、规避风险型的方式转向资源投入高、控制性与战略性强的方式的演变规律。中国外资进入环境标准的低门槛,使得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生产存在巨大的负外在性。

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外资方面大体出现过4次较大的争论:第一次争论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主要围绕着中国是否应该利用外资、以市场换技术是否必要等问题展开。利用外资的第二次争论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主要围绕着外资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中国是否被外资利用等问题展开。1995年前后,围绕外商投资是否威胁了国家经济安全、是否垄断了中国市场、是否挤跨了民族经济和民族品牌等问题,又掀起了第三轮争论。从2004到2006,又掀起了利用外资的第四次大争论,这次争论的焦点包括:当前中国利用外资的规模是否过大、利用外资是否会导致经济危机、利用外资是否存在“拉美化”危险、利用外资优惠政策该不该调整、以市场换技术效果到底怎样、外资并购内资企业特别是骨干企业是否会危及国家产业安全等。[2]

煤炭采选业;石油开采、加工、炼焦一石油化工;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冶炼;有色金属矿采选、冶炼;某些非金属矿采选业及部分非金属矿物制品;食品加工业中的植物油加工业、制糖业;食品制造业中的发酵制品业、罐头食品制造业、调味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中的酒精及饮料酒制造业;纺织印染业;制鞋业(不包括布鞋);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火力发电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部分塑料制品;部分金属制品:部分机械产品制造业;部分电气机械及器材;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中的部分产品等。

按行业分外商投资企业年底注册登记情况 (2010年)

行业

总计 农、林、牧、渔业

企业数(户)

445244 7103

投资总额 (亿美元)27059 325

注册资本 (亿美元)15738 207

#外方12590 179

采矿业

制造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教育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其他

1039 187547 3931

4922 10577 64300

64291 16091 5528 18143 34875 14813

1034

5138 316 243

2354 2999

151 14306 1396644 907 1063

1032 372 437 3570 1367 91417093 9 25142 134

94 7982 573442 521 641604 209 390 2171 1045 5529356 5 1282 58

63 6424 333213 290 619525 167 275 1853 929 4807746 4 965 39

注:本表数据来自国家工商总局(下表同)。

管理队伍素质跟不上,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在引进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外商投资企业建立后,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方面,中国通过20 多年的引资实践,已培养了一支比较有经验的管理队伍。但从实际需要来看,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还跟不上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的需要,业务能力和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其实,在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诸多方面,许多问题之所以发生,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管理跟不上而造成的,如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国内销售比例过大,外资企业对民族品牌的冲击,合资中国有资产的流失等问题。因此,中国政府应当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管理环节的重要性,注重管理队伍政治、业务素质的培养和水平的提高,确保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管理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外资方面大体出现过4次较大的争论:第一次争论发生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主要围绕着中国是否应该利用外资、以市场换技术是否必要等问题展开。利用外资的第二次争论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主要围绕着外资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中国是否被外资利用等问题展开。1995年前后,围绕外商投资是否威胁了国家经济安全、是否垄断了中国市场、是否挤跨了民族经济和民族品牌等问题,又掀起了第三轮争论。从2004到2006,又掀起了利用外资的第四次大争论,这次争论的焦点包括:当前中国利用外资的规模是否过大、利用外资是否会导致经济危机、利用外资是否存在“拉美化”危险、利用外资优惠政策该不该调整、以市场换技术效果到底怎样、外资并购内资企业特别是骨干企业是否会危及国家产业安全等。[2]

第二篇:利用均衡价格理论分析中国房价

摘要:近年来,中国房地产业迅速发展,房价更是呈快速上涨、逐年攀升的态势。 为了稳定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房价问题,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控制房价,其中便应用了均衡价格理论。

关键词:房价高涨、均衡价格理论、政府政策、供求关系

一、中国房地产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居住条件不断改善。我国房地产业的潜力相当巨大,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在房地产业发展,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因为部分地方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几年房地产业更是迅猛发展,房地产行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在次贷危机之下,全世界房价下跌,唯独中国房价率先快速上涨。由于大量资源流向房地产领域,加速了中国房价的上涨,这种上涨形成的示范效应又吸引更多的资金涌向房地产,资金的持续流入为中国房地产戴上了一个华美的光环,而在这种光环之下,则是一个令人忧虑的前景:如果制造业的基础松动,过于倚重房地产的中国,如何应对未来房地产波动甚至崩盘的隐忧?

在政府、开发商、炒房族等因素干预下,国内房价涨势远远超出理性,以一边是无人购买的闲置房屋,一边是纷纷开盘的新工号,一边是飙升的房价,一边又是无房可买的尴尬…投资快速增长,项目遍地开花、供应结构失调、空置率居高不下、房价持续增长、收入房价比超出警戒线等问题使国内“房地产泡沫”的呼声日高。有人指出中国房地产泡沫主要是住房有效需求不足。无论从消费的角度还是从投资的角度,国内住房市场的热销仅是以往“存量需求”的释放,而不是潜在需求真正地转化为有效需求。这种依赖银行信贷所释放的“存量需求”不仅可能给银行带来巨大的系统性风险,而且这种需求脆弱性将暴露无遗,房地产泡沫也随时有可能被戳破。房地产泡沫破灭会导致金融危机,引发社会危机,影响国民经济的平衡运行,破坏国民经济的结构和比例。有效需求不足,一味提升房地产的价格只能使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越吹越大。这一现象对百姓的生活也产生了巨大影响,百姓对房价问题也十分关心。而中国各大城市不断走高的房价已然成为目前最受关注的政策问题。

二、政府干预房价

鉴于房价和房地产发展存在的问题,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房地产价格继续快速上涨的严重危害,因而政府不断采取措施来控制房价,谨防楼市泡沫增加。在2010年里就有多项针对房地产的调控策略。例如:一,四部委全面叫停第三套住房公积金贷款。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四部委3日再次发出通知,全面叫停第三套住房公积金贷款,并将第二套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提至五成;二,中国出台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国家出台巩固楼市调控成果措施,暂停发放第三套及以上房贷;首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30%;房价过高上涨过快城市将限定家庭购房套数。房价过高上涨过快城市要限定居民购房套数,调整住房交易环节的契税和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三,国土部住建部出重拳,闲置土地一年以上禁拿地。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用地和建设管理调控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贯彻落实“国10号文”确定的工作任务,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用地和建设的管理

调控,积极促进房地产市场继续向好发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着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四,央行年内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0年5月2日,央行宣布自5月1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暂不上调。这是央行今年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有专家指出央行此次调整是配合为楼市降温而考虑的。由此可见,国家在房地产的宏观调控上做出了相当的努力,但结果可以说是收效甚微。虽然增幅有所放缓,但仍然在大幅增长中。以上海中房住宅和写字楼曲线为例,1999年写字楼指数高于住宅,反映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需求旺盛;随后住宅指数相应逐步增加,到2002年一直处于理性发展过程中;2002年中期之后,房地产市场高速增长,出现明显过热;2005年3月中央出台调控措施,房地产指数下降并保持平稳态势;但在2009年中期,房价又出现直线飞涨。进入2010年以来,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管控计划相继出台,从土地首付比例到二套房首付比例,一直到国11条等等政策,使得房价上升趋势嘎然而止,部分地区房价已有下降趋势。

三、理论应用

以上政府采取的措施中有许多都应用了经济学中的理论知识,例如均衡价格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均衡这个概念被广泛用运。

均衡的最一般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在西方经济学中,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从几何意义上说,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上,该交点被称为均衡点。均衡点所代表的状态便是一种买卖双方都感到满意并愿意持续下去的均衡状态,它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上会出现需求量和供给量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

当今中国房价的形势正是脱离了均衡,出现了非均衡的状态,虽然一般来说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这种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会逐步消失,实际的市场价格会自动回复到均衡价格水平,但是房价在许多人为与隐藏因素的影响下,不断的高涨,没有下降的征兆。对于商品房而言,要其价格在较大程度上能反映其生产成本而不是大大高于生产成本,这意味着,市场上供给是非常有弹性的、能对价格的上涨做出明显反映的,因为只有这样,长期中那个不存在超额利润的均衡点才能实现。而这显然不是中国的现实。认识到这一点即意味着,在中国目前的市场格局下——指供给缺乏弹性,因此不能随需求的增长而增长——商品房的价格与生产成本没有直接的关联性,而主要是由需求决定的。消费者的支付意愿越强,市场上形成的均衡价格就越高,它与生产成本的关联性越小。反映到开发商的利润上,则意味着更高的超额利润。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把房地产当成支柱产业来发展,在整个房地产的建设、交易过程中,政府税费收入巨大,因此,地方会对中央的宏观调控措施采取暧昧的态度,对房地产业的过热投资不是遏制,而是采取默许甚至是鼓励的态度。由此可看出,房价的高涨与购房者、开发商、地方政府有着密切联系。郎咸平说过:中国楼市产生泡沫,是中国的投资商环境持续恶化早成的。

因此,政府为了保持社会稳定,保证人民生活,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履行其职能,必须干预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用政策措施来控制房价飞涨,缓解因为房价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矛盾,促使房地产市场能重新回到均衡状态,令房价降到一个合适的均衡价格,达到供求相对平衡。

四、小结

中国的经济非常特殊,它是过热和过冷同时存在的。过热的原因是我们的资金被误导到了某些特殊的工程,那么其他的就过冷。你一旦走到这一步,就必然产生它的必然结果:

一、宏观调控失控。

二、通货膨胀。从供需双方的发展趋势来看,短期内,需求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房价下跌的可能性不大。但在宏观调控下,投资者会更理性地区分析投资收益,这部分需求会有所下降。从房地产市场主体的行为来看,目前房价下跌的动力不足。因此,中国政府在制定更改新的措施时必须根据中国的实际,整顿房地产行业存在的不良问题,稳定房价,并合理运用供求关系、均衡的经济理论来改变中国房地产市场目前的情况,使房价与居民的收入水平相适应。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莫志宏 《中国高房价问题:基于供求均衡原理的分析》 北京工业大学

学报

【3】 梁学庆 黄辉玲 《我国房地产市场分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4】 郎咸平 《房地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5】 中国统计信息网

【6】 王世平 钟长清 《浅析中国房地产泡沫经济》(《当代经济》2010年12

期)

第三篇: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动机分析

跨国公司并购中国企业的动机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战略收购和合并已成为跨国公司进入全球其他市场、扩大竞争优势的主要方式。中国加入WTO,更多的外商企业来华投资。中国外资战略的调整,企业观念的更新,为外国企业在中国并购创造了有利条件。并购是跨国资本抢占中国市场的一种捷径,直接收购国内相对成熟的同类企业,不仅可以早早收摘果实,而且可以免去一些因为与中方合资而引发的烦恼。不少跨国集团已在中国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生产、销售和研发体系,它们希望凭借自身的资金、品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明显优势,进一步扩大和整合在中国的投资,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经营利润。外资希望通过并购中国 企业,积极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巨大成果。

关键词:并购动机并购模式

一、外资并购的行为解剖

并购之所以成为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形式,主要是因为并购是跨国资本抢占中国市场的一种捷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20多年来在中国市场上的投资经验总结。外资并购中国企业已经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商对华投资的一种新趋势,并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深刻而又广泛的影响。

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最早可追溯到1995年的日本五十岭、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让北京北旅法人股一案。但随后因受到政策限制而陷入了长达5年之久的沉寂。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伴随着跨国公司系统化对华投资的全面展开,并购活动在中国政府和企业尚未作好心理准备、理论和法律上的准备之前就已经悄然开始。长期以来,国内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十分有限,对外资企业基本上是大门禁闭。因此,包括H股在内的1000多家上市公司,很少出现外资控股的情况。尽管如此,随着国内经济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和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国内企业和证券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坚冰不时地被这种趋势所融化,不仅在H股、B股企业中出现了外资做第一或第二大股东的情况,甚至在A股市场也时常可以看到外资大股东的身影。

外资从以往的合资转向控股收购和控股联营,收购的方式有整体收购,也有部分收购和合资收购,此外,还有在合资过程中增资扩股,稀释中方股权,由参股变成空股。收购的对象也从一般性企业转向效益好的大中型企业,从零散选择转向行业进攻。从近期涉及外资并购的类型来看,除最初的商业领域外,电信、汽车、航空等最受国家保护的“战略行业”已成为全球跨国并购的主战场。目前,外资进入中国传媒业,还仅仅处于“节目落地”阶段。我国鼓励外资参与国有商业企业的改组改造,将逐步允许外资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商业企业,特别是批发企业。允许外商投资的便利店和专卖店进行特许经营的试点,然后在其他业态中推开。

外资在华并购方式的六种模式:

第一种是外商独资企业直接上市,如闽灿坤B,当然这些企业必须是在国内注册并在内地经营,将来会有许多已在国内投资的国际著名企业提出这种要求。

第二种是外资企业作为发起人参与国内企业的改制和上市。

第三种是对上市公司法人股进行收购,如不成功的北旅模式。

第四种是外商收购母公司而成为控股上市公司,如福药模式。2001年10月上海贝岭第二大股东上海贝尔有限公司由中外企业改制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并更名为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有限公司,由此,该外商独资企业就成为上海贝岭第二股东。

第五种是外商收购B股,如江陵模式。外资通过吃B股达到参股,甚至有一定的发言权的能力。

第六种是控制中国企业的海外上市公司。

二、外资并购的目标解析

中国的上市公司是外国直接投资中国市场的一种首选目标,因为国内上市公司产权制度改革已经完成,公司治理结构相对比较完善,对外国的战略买家的吸引力在增强。许多上市公司已经摆脱了依附于大股东或成为大股东所控制的局面,并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人格”,有的上市公司甚至聘请了独立董事会来参与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以弥补大股东在专业技能方面的不足。

从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中国以获得垄断优势来看,收购处于行业龙头地位的上市公司,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已经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市的公司基本上都处于所属行业的前列,甚至处于龙头地位,而跨国公司收购这类上市公司获得控制权后,不仅可以迅速占领市场,还可以将其优势技术转移过来以获取收益。

外资收购国内上市公司实现本土化发展的动机与国内上市公司图谋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思路不谋而合。外资通过并购方式进入我国证券市场,不仅可以避免直接上市的耗时费日,以最快捷的方式获得低成本进入、低成本扩长,本土化融资、发张的优势,还可以通过并购后的资源整合(假设外资通过并购获得了控股权)、管理整合、组织再造来促进上市公司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治理结构、激励机制与国际接轨。同时,外资方所掌握的国际市场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资本优势、也有助于上市公司参与国际化分工和全球经济的运转。所以对于那些国内市场处于行业龙头地位、正图谋国际化发展的上市公司而言,外资并购为他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好机遇。

外资并购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中国的优秀民族企业。如今成气候的民营企业无一不想做大,这也是企业的本性。他们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嗅觉灵敏,希望以最快的速度加以响应,这就需要通过收购兼并且不断调整其资本和资产的组合,获得新的资源和能力。而这些资源和能力不单单是指资金,而资金以外的东西确是目前国内股市所难以提供的。这些想做大的老板们最想从收购兼并中引进的是做好的治理机制和管理经验,为此他们可以让出控股权,并不以“一股独大”为喜为念。

三、外资并购意味着什么

外国公司向我国投资并进行企业并购时,带来的不仅是庞大的资金,还带来了当今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娴熟的管理经验。

从现实看,外资并购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外资并购是跨国资本抢滩中国市场的一种捷径,亦是跨国资本对中国投资策略的重大改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国促使国家鼓励的民族产业获得长足发展,加快相应的企业投入正常生产经营的周期,同时,有利于我国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培育机构投资者和扩大股市资金供给渠道,实现超常规、创新发展中国股市的思路。但是,也确实存在外企威胁中国民族经济的问题,因为外资企业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可能使国内企业受到严重的冲击。

外资企业以控股股东身份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或以非控股股东及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国内上市公司经营,是国内证券市场及我国经济进一步全球化的重要标志,尤其是对尚处于封闭状况的国内证券市场来发展的好坏,既与外资股东的背景有关,也与企业所处的行业等诸多因素有关,而影响的程度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在股东背景方面,一个国际化的、知名的外资企业,带给上市公司的影响自然的巨大的。应该说外资控股企业进入A、B股市场对改善我国目前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丰富投资品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外资股带来的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模式值得国内公司学习。虽然在目前1100多家上市 公司中,以外资作为发起人的很少,外资控股的上市公司就是凤毛麟角,但从这些具有外资背景的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看,许多方面都显示了国内企业不具备的优势。

四、中国应该怎样面对外资并购带来的影响

针对外资企业的不断进入,我们应该积极探讨适应我国经济发张需要的引进外资并购的法律方针政策,加大政策的透明度,使之在我国有较大的发展;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外资并

购有可能存在的问题,采取有利措施使之防患于未然。

1.在利用外资并购问题上树立起长远的、战略性的意识;完善外资并购的法律体系,制定明确具体的操作规程,依靠法律、制度手段来规范外资并购,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

2.完善我国的外资立法,在外资立法中逐步赋予外商投资企业以国民待遇,在具体步骤上要逐步进行,注意保持我国吸引外资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3.建立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并购规制体系,明确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来规制并购。法律的不完备已经在一些外资并购活动中显现出来。在香港上市的冷媒巨子格林柯尔入主科龙电器采取的就是在内地注册新企业,间接控股曲线并购的方式。我国现有的三部外商投资法律主要是关于外商在国内新设企业的,对于外商并购方式进行直接投资则并没有涉及。

因此完善有关外资并购的法律体系,制定明确具体的操作规程,依靠法律、制度手段来规范外资并购,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行为,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加入WTO,我国证券行业的市场环境开始发生变化,这对证券市场的经营发展与证券行业的竞争格局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外资通过证券市场直接收购国内的上市公司成为现实。而政府从过去的保守派演变为中间派(有的更成为促进派),被并购的企业也从过去的遮遮掩掩到开放透明,表现出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参考文献:

《中国经济前沿问题报告》周永亮博士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经济开放与中国产业发展》王如忠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第四篇:中国水资源利用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中国水资源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3.1.1 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瓶颈。目前,干旱缺水的地区已涉及 20 多个省市区,其面积约 500万平方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5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 64%,占全国人口的 45%。当前中国农业每年正常用水缺 300多亿立方米,受旱面积达 3—4 亿亩,因旱灾减产粮食数百亿公斤,因缺水给工业产值造成的损失在 1200 亿元以上。在全国 600 多座建制市中,有近 400 座城市缺水,其中缺水严重的城市达 130 多个,不少城市定时供水,居民与职工不得不半夜起床接水;有的城市甚至出现“理发不洗头,麻雀喝柴油”的奇特现象。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高速发展,工农业和人民生活用水将持续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据预测[59],中国 2030 年需水总量为达到 7119亿立方米,可供水量为 6990亿立方米,届时将短缺水资源 129亿立方米,社会发展的巨大压力可想而知;另一方面,目前中国的供水总量为 5500亿立方米左右,要达到 2030 年可供水量,平均每年需要增加可供水量 100多亿立方米,这不仅需要投入庞大的资金,还要解决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环境问题,任务非常艰巨。 3.1.2 水资源污染严重

由于用廉价淡水稀释污水从而达到排污标准成为众多排污企业的惯用伎俩,大量未经处理或处理过但仍不达标的废水、污水被直接排入江、河、湖、库等公共水体,甚至一些地区陷入“越污染—越缺水—越污染”的恶性循环,另外,滥用化肥、农药、水土流失对水资源带来了严重的面源污染。据统计,全国废污水年排放总量已从 1949 年的 20多亿吨增加到 2004 年的 693 亿吨,而污水处理率仅为 14%。在总长 13万公里的评价河段中,水质为 IV 类及以上水的污染河段高达 40.6%,全国 90%以上城市水域、50%的地下水和 75%以上的湖泊水域均不同程度地遭到污染;50%以上重点城镇水源达不到饮用水质标准。由于水资源污染日益加剧,部分公共水体的承载能力被突破,出现严重的水质的退化,导致了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进一步减少,使原本短缺的水资源雪上加霜。 3.1.3 水资源开发失序

许多地区存在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倾向,往往以牺牲水资源环境和持续利用为代价支撑经济的发展,导致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处于无序的紊乱状态,水资源被严重透支,北方的黄河、淮河、海河开发利用率都超过 50%,其中海河已近 90%,远远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合理限度 40%,打破了整个流域的水资源平衡,河流水资源的生态环境和再生能力被严重破坏。由于地表水资源不能满足生产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人们纷纷转而开采地下水资源,这一趋势在农村尤为明显,甚至出现“越缺水——越开采——越缺水”的恶性循环。水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全国形成区域性漏斗 100 多处,面积达 15 万平方公里,约有 50 座城市地面沉降,部分原有的水利设施被迫报废,工农业生产成本成倍上升,并对人们的生活用水安全造成直接威胁。此外,由于地下水资源的透支,某些地区已经出现了地下水体被海水或污水倒灌、地表水退出使用、湿地水质碱化、湖泊萎缩等诸多问题。

3.1.4 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浪费现象严重

(1)农业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 70%左右,但水资源利用效率普遍不高,全国农业水资源灌溉的平均有效利用率约为 40%,而发达国家则达 70%以上;在水资源匮乏的西北地区,农业灌溉用水约占总用水量 90%,而平均有效灌溉利用率仅为 30%—40%,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水平。从灌溉方式来看,农民仍然习惯于“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新的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进度有待加快。 (2)工业用水的水平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中国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50%—60%,发达国家则已达到了 70%—90%,中国工业万元产值平均用水量为 103 立方米,而美国是 9 立方米,日本只有 6 立方米[60]。同时不少企业缺乏科学的用水观念,供水管道和用水设备因跑、冒、滴、漏等原因损失的水量约占取水量的 15%,个别的竟达到 50%。

(3)生活用水铺张浪费的现象十分严重。据估算,因居民生活供水管道老化、水龙滴漏造成的用水损失达到了总用水总量的 20%。另外,城镇居民生活所用的抽水马桶费水量大,其用水量占到日常用水总量的 40%-50%,加上抽水马桶跑、漏水现象严重,全国每年因此浪费的水资源高达 10 亿立方米。 3.1.5 水资源挤占问题突出

随着水资源紧张程度的加剧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由于城市用水和工业用水的经济效益大大高于农村用水和农业用水,政府将原本用于农村地区的水资源大量的地配置到城市和工业,而忽视了农村、农民、农业的用水公正,而且农村、农民、农业也没有得到必要的补偿,造成严重的社会不公正现象,致使部分农村地区的生产甚至生活发生困难,由此造成人们所说的用水“挤占”问题。水资源被过量挤占进一步加剧农业水资源的短缺,由于没有足够的水资源,农业可持续发展严重受到威胁。在陕西关中的调查和访谈中,我们发现农民在农业灌溉中只能浇“救命水”,而“增产水”和“蓄墒水”并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甚至存在用污水灌溉的现象,可见水资源的“农转非”已经严重影响到粮食安全生产,“农业真危险”可得以窥视。面对水资源短缺的最为弱势、最为无奈群体——农民,不得不生产投入的加大:浇地的次数越来越多,井越打越深,泵越换越大,从而收入进一步减少,使得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之间差距进一步拉大,这与缩小城乡差距是背道而驰的;农业水资源被挤占间接地危及生态安全,因为遭受到挤占的农业用水不得不转争抢地表水资源或大量开采地下水资源,以致生态用水被严重挤占,引发了水资源衰减、河流断流、地表水水位持续下降以及生态恶化等严重问题。水资源“农转非”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工业和城市用水紧张的局面,但同时工业和城市的水资源却被大量浪费,没有发挥应有使用效率,从而农民群体产生了类似“如果咱们不用,水就被城里人和工厂用掉了”的心理,从而在水资源的利用方面,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村产生了非良性竞争和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从笔者的访谈和观察的情况来看,矛盾和冲突的发生频率、人数规模、持续时间、对抗程度都在逐步上升,而且矛盾和冲突还有向其它层面发展的趋势,如果不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势必影响到社会稳定。 3.2 水资源利用困境产生的原因 3.2.1 自然原因

3.2.1.1 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和单位面积占有量少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 2.8 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它需要养育的人口众多,面积辽阔,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 2200 立方米,耕地亩均水量越为 1860 立方米,人均、亩均水资源量分别仅达到世界的 1/

4、3/4 水平,因而中国仍是世界公认的水资源最为贫乏的国家之一。在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则更为突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 63.7%,水资源量则仅占全国的 18%,人均水资源只有 700 立方米,低于国际 1000 立方米的重度缺水标准[61]。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迅速膨胀,水需求和耗水量日益增长,水资源难以满足中国对水资源的迫切要求,根据 2006 年国际水资源管理学会的研究,2025 年中国将有 3.81 亿人口处于绝对缺水的状态。根据《中国 21 世纪议程》估计,2010 年全国人口为 14 亿,2030 年为 16 亿,中国水资源将短缺 1400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将减少 1/5,降至 1700 立方米。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水资源的短缺势必决定了中国农业命脉不强、粮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水资源需求量将持续增长,中国的水资源将在 30 年内面临将不是短缺而是紧缺,届时,中国的水资源问题将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突出,因之而产生的矛盾也将更为尖锐。因此,有效保护和节约用水,将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 3.2.1.2 地区分布不均衡

由于受海陆分布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水资源的地区丰枯状况差异比较大,总体状况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呈现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果按年降水量划分,以年降雨量 400mm 划界,全国尚有 45%的国土面积处于干早、少水地带。沿海与内陆,南方与北方水资源的数量相差悬殊,使我国人口、水、土资源在地区组合上极不均衡。例如,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珠江流域、浙闽台、西南诸河等四片,面积占全国的 36.5%,耕地占全国的 36%,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 81%,人均占有水资源 4180 立方米,约为全国平均值的 1.6 倍;亩均占有水资源量 4130 立方米,为全国平均值的 2.3 倍;辽河、海滦河、黄河、淮河四个流域片,总面积占全国的 18.7%,水资源总量仅相当于南方四片水资源总量的 10%;北方耕地占全国的 45.2%,人口占全国的 38.4%,水资源总量更少,特别是海滦河流域更为明显,人均、亩均占有水资源量分别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14%[62]。水资源的这种不平衡分所形成不相匹配的水土资源组合,必将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和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

3.2.1.3 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匀

由于受所处区域气候的影响,中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无论是年内还是年际,降水量和径流量变化幅度都很大,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并有连续的枯水年和丰水年交替出现现象,进一步加强了水资源格局的时续不均衡性。这种变化一般是北方大于南方。从全国来看,大部分地区冬春少雨,夏秋多雨。南方各省汛期一般为 5-8月,降水量占全年的 60%-70%,2/3 的水量以洪水和涝水形式排入海洋;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降水量集中在 6-9 月,占全年降水量的 70%—80%。这种集中降水又往往集中在几次比较大的暴雨中,极易造成洪涝灾害。中国降水量年际间变化很大,南方地区最大年降水量一般是最小年降水量的 2-4 倍,北方地区为 3-8 倍,并且出现连丰或连枯的情况。黄河和松辽河在近 70 年内出现过 11—13 年的连续枯水年,也出现过 7-9 年的连续丰水年,水旱灾害频繁。水资源在时间上的分布不均匀,一方面给稳定的正常用水带来困难,比如,正是用水的春季反而少雨,而在用水量相对较少的季节有时又大量降水,导致降水与用水时间上的不协调,给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带来不便;另一方面,过分的集中降水或过分的干旱,容易形成洪涝灾害或干早灾害,会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影响。 3.2.2 人为原因

3.2.2.1 水资源管理的良性互动不足

中国的水资源管理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管理,公众参与明显不足,水资源规划、 配置、利用、保护等方面的决策环节公众很少有机会参与,因而难以保证决策方案的最优化。在这种管理方式下,水资源信息流通渠道不畅,水资源管理的双方人们也不易从水资源高效利用、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等方面找到消除冲突、建立合作、达成集体行动的共同利益基点和合作基础,难以形成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理念和社会行动。由于公众参与缺位,一些地方性水资源的管理政策公信力不高,甚至使部分人的利益受到损害,往往过分依赖政府强制力的方式推行,而不考虑各种水事活动的差异性,不但造成了管理低效,而且产生了政府和群众的对抗等不稳定现象。此外,公众由于文化素质不高及思想观念落后,参与水资源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农民普遍认为水资源管理与自己无关而是政府的事情,在清淤、修渠、节约用水等协作行为中,公众自主管理意识和合作能力低下,片面依赖政府,普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和行动倾向,许多地方灌溉渠道、机井等公共水利设施因维护、运行资金匮乏,处于半失管状态。

3.2.2.2 节水意识不强

水资源无价的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例如人们习惯于把假东西、坏东西、贬义地称为“水货”等。人们习惯思想认为:我国有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对中国水资源的量的认识停留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层次上,在主观意识形成“资源无价,可以任意使用”的错误观念,建立在水资源无价的价值观下的人类行为,节水意识淡漠、浪费严重,造成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甚至在一些水资源较为短缺的地区,在用完水之后很长时间不关水龙头的现象比比皆是,一些被访谈者在回答“缺不缺水?”的问题时,毫不犹豫地回答“不缺”,因为在他们看来,只要水龙头拧开就会有水流出,人们节水意识缺乏可略见一斑。目前,在农业生产方面,农民对节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尚不深刻,此外现行的政策安排下,也缺乏鼓励人们节约用水的激励机制。在很多地区,农业灌溉的方式仍以大水漫灌为主,一些节水的灌溉技术和方式,如喷灌和滴灌等方法,以及大棚种植技术等节水措施,较少为农民采用,这不仅是因为农民的节水意识较为淡薄,而是因为采用节水措施的成本和风险都很高,甚至高出农民的预期收入水平或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农民也不会自觉地遵守节水规范、选择使用节水的技术和设施。由此看来农民的节水意识的提高尚需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进行扶持。 3.2.2.3 水资源行政管理落后 现行的水资源配置模式,是计划经济体制下集中管理模式的产物,与现阶段的需要不相适应。政府水管部门既是所有者又是经营管理者,在水资源配置方面仍以行政命令统一调配为主,不承认水的商品属性,常常是国家养水,福利供水,其结果必然造成水资源价格严重扭曲,价格起不到调节供求的杠杆作用,过低的水价还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而水资源的公共物品性质,使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争相“搭便车”,区域、局部和微观的用水主体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短视倾向十分明显。

(1)从整合模式来看,计划经济时代的水资源管理的整合模式是以两个基本条件为前提的,即国家对水资源的全面垄断和自上而下的总体性组织系统的存在及其有效运转。但改革开放以来,这两个条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首先,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水资源的垄断已明显弱化,整个社会资源的组织与分配方式由单纯依靠计划体制和行政手段转变为计划与市场、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相结合;其次,由于人民公社的解体,农村的总体性组织不复存在;最后,城市中的企业改革使企业逐渐成为一种纯经济性组织,总体性组织的特征明显减少。从而,这就使得国家通过其总体性组织实现基层社会水资源管理的整合能力大大下降。

(2)从整合对象来看,处于中央集中计划管理的社会体制下,水资源管理的对象是在农村以人民公社为代表、在城市以公有制单位为特色的所有社会组织,并且每一组织能且只能通过国家统一调配获取所需水资源,与国家的关系上所有社会组织都缺乏独立利益和自主权。在这种格局下,几乎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被纳入各种组织中,也就为传统水资源管理这一社会行动系统奠定了先赋性整合基础——社会分化程度低、分化速度慢、具有同质性。社会体制和社会结构决定了水资源管理对象的单一性,在国家与社会合为一体以及资源和权力的高度集中的社会背景下,国家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具有很强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和整合能力。然而,随着社会人民公社的瓦解和国家对单位制组织的现代化企业转轨,社会上涌现了众多的新角色群体和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社会团体等),进入公共水资源的行动主体由以往的国家或者集体分化为多个行动主体——集团规模扩大化、用水结构分散化,水资源管理需要整合的对象的结构和特征都产生了巨大社会变迁。

(3)水资源管理需要坚强的法制保障和全面统一管理,而目前这两者都很薄弱。长期以来,水资源管理条块分割、部门分割现象极为严重,极不利于水资源的统筹管理,1988 年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虽然明确规定了水资源归国家所有,在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域和水工程保护、用水管理等方面作了许多规定,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许多水资源管理问题,如对水资源费的征收的原则和管理使用办法、生态环境用水、水资源使用权和排污权的转让等没有明确规定。2002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进行了修订,并从 2002 年 10 月 1 日起开始实施。虽然在法律安排上流域实现了水资源统一管理,但尚有一些深层次问题没有解决,如流域机构的作用与地位问题,流域统一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的结合和协调问题,以及相关的配套法律的制订问题等等都没有落实。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有关全面节水的法规,节水工作缺乏法律依据,更谈不上有效监督管理,不可能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高度解决好节水的问题。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及现行水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也不容乐观,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和制约机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屡屡发生。 3.2.2.4 环境伦理道德失范

所谓环境伦理道德规范,就是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相处的行为准则,是判断人对自然行为善恶的标准。所谓环境伦理道德失范,是指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不遵守根本的环境伦理道德原则或现行的环境伦理道德原则,无法正确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种现象。从理论上讲,环境伦理道德失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在哲学层面,在指导思想上扭曲了人与自然相互尊重、相互依存的平等关系,认为人是万物的统治者,人与自然是敌对的关系、斗争的关系;二是在实践层面,在人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缺乏判断人对自然界的善恶标准[63]。长期以来,“人定胜天”的思想不同程度地影响和支配着人们用水行为的观念、意识、制度、社会情境和相应的社会心理结构以及围绕水资源利用而产生的社会互动模式,由于缺乏必要保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激励和约束,人们在谋求自身及社会生存、发展的进程中,主观上没有重视人、水资源与社会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的关系,忽视水资源及其相互依存的自然环境的客观容纳能力、运移变化规律,破坏了水资源环境系统和人类社会生活生产系统的和谐,客观上以随意开采、浪费,甚至污染和破坏水资源及其生态环境行动方式取得了“征服”和“战胜”水资源的短暂胜利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然而这种“胜利”和“发展”的代价是沉重的,引发了诸如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环境恶化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又进一步加剧了整个生态环境的退化问题,如森林和草场毁坏、土壤的盐渍化和沙化、湖泊干涸等等。人们对水资源及其环境的“只取不予”行为受到惩罚。

3.2.2.5 水资源未能得到最有效的配置 (1)为水资源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失调,水利开发与扶贫移民、扶贫开发、地区发展相脱节。例如,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虽然给下游地区带来了 50—60 亿元的经济效益,但给上游地区带来 200 多万亩粮田的损失和难以解决的 90 多万移民问题,这些移民至今还有很多没有得到妥善安置,他们生存和发展权益的损失更是不可估算。

(2)流域水资源存在倒序开发问题。所谓倒序开发,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依次有中下游发达地区向上游的欠发达地区转移,一个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与该地区在流域中可获得的水资源量成反比关系,水资源从节水效果好、动力强的地区向节水技术欠缺、节水意识薄弱的地区转移。流域水资源的倒序开发实质上是水资源配置低效的结果之一,不利于激励人们进行节约用水,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对水资源浪费行为起到了一定诱导作用,极不利于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同时,倒序开发也进一步加剧了在水资源利用中大量挤占趋势,突出表现为上游挤占下游用水、发达地区用水挤占欠发达地区用水城市用水挤占乡村用水用水、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生产生活用水挤占生态用水等,处于水资源开发和使用中弱势群体的用水权利难以保证。

第五篇:中国利用外资的情况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利用外资步伐加快,并已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由于我国引用外资的时间不长,经验不够丰富,出现了外资分布地区不平衡,导致东西部经济差异日益扩大,对外资的优惠待遇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运行机制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外资 吸收 利用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中国对外开放和加快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主动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举措。利用外资规模的扩张在很大程度上与经济增长紧密相关,流入外资额的多少,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将产生无可估量的作用。目前,大量吸引外商投资不仅是我国经济亮点之一,而且是推动全市乃至全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是最具活力及潜力的增长点之一。

一、现阶段的利用情况

1.总体规模保持稳定增长,开始从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

新世纪以来,我国利用外资稳步快速发展,每两年就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利用外资逐步开始从重数量到重质量的转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提高利用外资的效果和技术溢出效应,逐步重视对资源环境的有效利用,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保证可持续发展。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增长迅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同现有外资研发中心750多家,其中约70%是2000年后设立的。主要集中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如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地区总部大量出现,以上海、北京等地为主,如100多家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了地区总部,其中世界500强企业占三分之一。

2.制造业持续增长,服务贸易领域下降,金融服务业取得突破

我国利用外资一直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约占总体利用外资规模的60%—70%,并呈持续增长的势头,2001—2005年,分别为309亿美元、368亿美元、369亿美元、430亿美元、424亿美元。在外商纷纷在中国投资设厂的带动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并为中国经济总量居全球第四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居全球第三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服务贸易领域进一步开放,我国服务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情况却并不乐观,甚至出现逐年递减的现象,在外资总体规模扩大的情况下,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比重不断下滑。据商务部统计,2002至2005年,我国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分别为140.11亿美元、131.36亿美元、122.28亿美元和116.79亿美元,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占全部外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6.57%、24.55%、20.17%和19.36%。

3.资金来源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韩国挤入前列,日本和欧盟继续保持增长,美国对华投资持续下降

截至2002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最大的五个来源地是香港(占45.7%)、美国(占

8.9%)、日本(占8.1%)、台湾省(占7.4%)和维尔京群岛(占5.4%)。但2005年,对华投资前五位的国家/地区为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日本、韩国和美国。香港一直保持首位,韩国投资增长幅度较大,挤入前五名,台湾省从前五名退出。日本和欧盟对华投资基本上保持增长,2005年均创最高额,分别为65.3亿美元和51.94亿美元。尽管美国仍在对华投资的前五位,但名次下降较多,自2003年以来,美国实际对华投资一直在下滑,2005年只有30.61亿美元,比2002年最高

的54.24亿美元下降了43%,占全国的比重也降到5.07%。

4.利用外资的地域格局没有出现重大变化

党中央在世纪之交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最近又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战略,并对中西部吸引外资分别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中西部利用外资总体上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东部的外资也在快速增长,并且鉴于中西部自然条件和投资环境与东部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因而短期内期待中西部外资有重大突破是不现实的。尽管不同年份会有一定的波动,但东中西部利用外资的整体格局没有出现重大变化,2005年东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比重为88.8%、中部占8%、西部占3-2%,而2001年分别为87.2%、8.75%和4.1%。

5.外商独资企业比重继续上升,合资和合作企业趋于减少,跨国并购快速增加近几年,外资企业在华投资中合资合作趋于减少,独资不断增加。2005年实际投资中,独资增长4%以上,合资和合作均下降,独资比重上升到70%以上。国内并购环境的逐步完善为大型投资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和机会,跨国并购案件近来也逐年增加,如米塔尔收购华菱管线、凯雷收购徐工机械集团,在业内引起了较大轰动;就连一向非常审慎的金融保险业,也涌现了一批外资并购大案,如汇丰近17亿美元买进交通银行19.9%股权,苏格兰皇家银行31亿美元收购中国银行10%股权,汇丰在2002年以6亿美元取得平安保险10%股份后,2005年再斥资81.04亿港元收购平安保险9.91%股权,瑞士瑞银集团出资17亿元人民币收购北京证券20%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等。

6.外商投资的平均规模明显上升,外资企业经济地位日益增强

我国利用外资的平均规模不断增加,2005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的平均合同额是430万美元,相当于2000年的1.5倍和1990年的4.8倍。

2005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4442.10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值的58.30%;外商投资企业上交税收6349亿元,占全部税收的20.6%;外商投资企业就业人数超过2400万,占全国城镇就业10%以上;我国技术引进中约有三分之二是由外资企业完成的。

7.跨国公司本土化趋势加快

入世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营销本土化趋势增强,并趋向全方位的本土化,包括人员本土化;研发中心本土化;原材料采购、设备本土化;市场本土化;经营本土化。外同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特殊性已经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有些甚至开始仿效巾国企业的一些经营操作方式。

二、当前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一)应先利用好内资

从当前我国投资、储蓄和外汇储备来分析,均没有大量利用外资的必要。要利用外资首先要利用好内资。金融改革开放,首先要对内开放,老百姓不能只有存款权,没有贷款权;要拓宽直接投资渠道,丰富股票、债券等的发行品种,只有通过多样化的投资渠道,方能使储蓄有效地转化为投资,变高储蓄率为高投资率,充分利用我国的外汇储备,确保资本金这一稀缺资源在我国不闲置浪费,而得到合理配置和利用。在内资得到合理、充分、有效利用的基础上,经济建设所需资金缺口再由外资弥补。

(二)实行市场一体化原则

市场经济的实质是竞争经济,各参与主体应机会均等地参与公平竞争。优惠待遇、超国民待遇,违背了市场公平竞争原则,使各参入主体不能均等地按统一市场价格取得生产要素和出售商品,并公平地承担各种税负。因此,我国必须逐步

取消外资的各种优惠待遇,实施市场一体化原则,这也有利于我国早日加入世贸组织(WTO)

(三)按我国产业政策利用外资,改变目前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失衡状况今后利用外资都应符合我国的产业政策和地区投向。

1、引进外资,要着重于提高引进技术的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应大力引进深加工工业和技术密集型项目,如电子、机械、仪器仪表、工业设备、医药、建材等。努力实现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项目转移,改变目前一般加工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2、引导外资投向农业、交通、能源等基础产业,投资于化工、机械、汽车等支柱产业,计算机、通讯等高新技术领域和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

3、适当放宽外资进入第三产业的限制。目前外资准入自由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我们应顺应这种潮流,引进外资投入,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4、加快中西部的引进外资工作要改善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改善其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适当扩大中西部地区开放范围和幅度,可利用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多,资源丰富等特点,来引导外资企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般加工工业投向中西部。在政策上对中西部地区实行优惠,放宽其引进外资的审批权限。

5、重视我国投资软环境的改善近廿年来,我国投资硬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筹集了大量资金加强了基础、交通运输和通讯设备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四)加强对国有资产的评估与监管,目前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明确国有资产部门是合资合作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管理的专职机构,理顺产权关系,克服多头管理,无人负责的现象。

2、进一步完善价格评估体系,对外商投资的实物要进行客观的估价或折价,对于估价比较困难的无形资产,应制定其在注册资本比例上有一定的限额。

3、加强立法,完善法律条款,对 “ 合资企业法 ” 与 “ 公司法 ” 不一致的条款,应尽快通过立法程序予以修订。加强对国有资产收益的管理、监督和检查。

4、完善外资管理体系,加强对外资全面及全过程的管理。

(五)为启动内需,目前可考虑实施投资减免税的优惠政策

投资减免税是世界很多国家采用启动内需,鼓励投资,促进消费,加速经济发展有效政策措施。我国目前国内需求不足,可以考虑利用税收杠杆来促进投资,扩大消费,实施投资减免税的优惠政策。即国家允许企业投资全部或按比例部分列入成本,从而使其应向国家缴纳税额下降,增大企业收入,刺激企业投资。

可见我国利用外资的重点应该从注重外资数量转向注重外商投资的质量和水平上来,继续改善投资的软、硬环境,吸引一些高质量的外资进入。相信我国巨大的国内市场、坚定的对外开放政策一定能吸引更多优质的外资进入中国,将中国的经济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王红蕾 我国当前利用外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期刊论文] -陕西教育(理论)2006(10)

[2] 万晓静 外商对华投资的经济因素的统计分析 [期刊论文]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3] 李杰 我国利用外资的正负效应分析 [期刊论文] -经济学家2004(1)

[4]章昌裕 国际投资学。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

上一篇:中国煤炭行业经营分析下一篇:中国烹饪的起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