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专业建设规划

2022-11-02

第一篇:电气工程专业建设规划

生物工程专业建设规划

(2006-2010)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竞争日趋剧烈的今天,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更显出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的解决,对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生物工程有很大的依赖性。生物工程的魅力就在于它高技术、高风险、高回报,小产品可能产生大市场。国家和地方的规划中都把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不少省市把生物工程技术列为支柱产业发展,生物工程也是国家和宁波市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从战略高度认识到发展生物工程技术重要性的同时,必然要求教育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并尽可能地适度超前,以满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是毋容置疑的。为提高生物工程专业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 “基础实、能力强、具有创新和创业意识、国际视野”生物工程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特制订生物工程专业2006~2010年建设规划。

一、专业现状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特色

1、人才培养目标

生物工程专业属工科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求培养的学生既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又具有一定的工程技术。

生物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生物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生物工程实验技能、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在生物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管理、教学、新技术研究及新产品开发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专业特色

探索适合于教学型普通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传统的教学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构建了由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专业技能的拓展体系三部分构成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重点学科

1 生物工程专业现有浙江省B级重点学科一个(微生物重点学科),已经过一年的建设,进展情况良好。

(三)实验室与实习基地

生物工程专业现有生物与环境基础实验室、生物工程专业实验室和校级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实验室面积约5000平方米,现有仪器设备500多万元,其中万元以上设备60台(套)。

生物工程专业已在宁波海通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立华制药有限公司、宁波科元胚胎技术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建立了紧密型校外实习基地,并签订了合作协议。

(四)师资情况

目前生物科学系有23名专任教师,其中正高专业技术职务5人,副高专业技术职务6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9人,初级专业技术职务3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7.83%;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5人,占总数的65.22%;45岁以下教师1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9.57%;35岁以下教师5人,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另有专职实验教师4名,兼职教师6名。

所有教师都能严以律己,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尽力搞好本职工作,努力做到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从严执教。近几年来,生物科学系教师获得多项各级荣誉与奖励,如杨性民研究员于2003年获“国家星火计划先进个人”;钱国英教授、杨季芳研究员入选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钱国英教授被授予“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称号;王国良教授、钱国英教授获“宁波市高校名师” 称号。2002~2004三年生物科学系累计有15人次被评为校级学科带头人,14人次被评为校级骨干教师。

(五)近五年教学、科研课题、论文及成果

近五来公开发表论文120多篇,其中多数发表在核心刊物上。承担了国家、省、市级课题项目50多项,科研总经费达570多万元,已经完成并通过鉴定的科研项目有30多项,多数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2000年至今共获得省、市各级各类科技奖励20多项次。授权和申请专利7项。

(六)课程建设

《生物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工程》的重点课程建设已通过学校的验收,其中《生物化学》、《无机及分

2 析化学》、《微生物学》获得了校级优秀。

在教学方式上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校园网上教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校级网络课程建设已于2005年通过学校的验收。

(七)教学文件与教学管理

课程教学大纲与实践教学大纲规范、齐全,教学安排合理,执行情况良好;教学档案(教学日历、教案、教学研究纪录、试卷、学生实验、实习报告、学生实习笔记簿)基本规范齐全。生物科学系教师能严格执行学校教学规章制度,并结合生物工程专业的特点和实验室建设的要求,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规章制度和实验室管理规范。

(八)存在问题

生物工程专业是在生物技术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专业,在教学软硬件条件较大程度地依托于生物技术专业,目前生物工程专业工程类课程的实验条件与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

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生物工程专业属侧重工科、理工管结合的复合型专业,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主。生物工程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坚持教学为本,质量优先的原则,努力培养“基础实、能力强、具有创新和创业意识、国际视野”生物工程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立足宁波面向浙江,为本地区构筑生物工程人才高地提供保证。

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合理规划。在充分认识本专业师资、教学条件的优势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立足现实基础和条件,接轨国际,狠抓特色,从先进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对本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具有前瞻性的规划。实现本学院各学科专业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使学院办学整体实力和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三、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

为适应新世纪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结合专业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能掌握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生物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从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综合培养的思路出发,创建选修课、设立专业模块,结合实践性教学环节和毕业设计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工程领域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及生物技术与工程 3 等方面的基本训练,要求掌握生物化学、化工原理、发酵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及基因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具备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基本能力;了解生物工程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计算机应用的初步能力;较熟练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一门外语。

以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为根本,结合专业培养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的目标,掌握主修专业基本理论、方法及相关知识,具有较为系统的相应辅修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具有较高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力。

根据普通高校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素质高,有较强的创新精神”要求,突出人才应用性的特色,构建生物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由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和素质拓展体系三部分组成。具体采用“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包括公共基础平台,专业核心平台和专业方向模块。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规定校公选课程选修课及跨专业学分数不得低于15学分。

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设立3个以上模块课程,使学生在专业方向选择、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上更具有自主权。

注重多途径、多层次、多规格培养人才,设立生物工程专业辅修、双专业课程。

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实践环节教学学分20%以上。

五年内生物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构建适应新世纪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结构,进一步修订与完善教学计划。

四、专业建设目标

(一)专业建设总目标

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培养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建设以地方人

4 才需求为中心,以抓教学质量为主题,以提高和改革教学管理、教学计划、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水平、教学条件为先导,以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根本,积极推进本专业的建设,争创特色鲜明、人才培养素质高能力强,在省内有一定影响的专业。

本专业计划年招生人数60~120名。

(二)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

将本专业主干课程生化分离技术、化工原理、生物工程设备等建成校优秀课程。

在使用现有教材教学基础上,制订重点教材建设规划,完善教材选用和编写的管理机制,确保选用教材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以及自编教材的创新性和特色性。

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要求每门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有益的教学改革,制作CAI课件,实行多媒体教学的专业课程比例不低于70%。

(三)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建设,完善年龄、职称结构,积极引进人才,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学位、去国内外高校访问进修。推进“博士工程”和“教授工程”建设,加大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努力建成一支结构合理、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水平高的师资队伍。5年内,引进学科带头人1名以上,博士3名,硕士5名,重点引进工程类专业教师;至2010年师资总量达40人,其中高级职称比例大于40%,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硕士以上学历大于80%,学科教授达5名以上,博士10名左右。

鼓励教师积极承担科研工作,是师资队伍建设进入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科研项目的开展使教师对本学科的知识深度与广度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科研也有利于教师职称结构的优化。学院将积极创造条件为争取国家基金、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奠定基础,鼓励有条件的教师向国际著名刊物投稿,提高SCI、EI等的收录数。

(四)专业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

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更新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使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达70%以上。加强实验室建设的投入,经过五年的建设使生物工程专业实验室能满足本科教学的需要,并为硕士研究生教学提供基础实验平台。加强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在基地建设上,既要重视基地的教学功能,又要考

5 虑到基地的科研功能,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企业的科研水平,建设10个以上能够长期开展教学活动的紧密型校外实习基地。

(五)图书资料建设

进一步增加学校文献信息中心和二级学院的专业藏书数量,至2010年图书达20万册以上。并大力发展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图书资料。

五、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全民动员

规划的顺利实现,需要学院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体教师的积极支持,成立专门领导小组,专人负责,建立正确的导向,为教职工的科研和学习深造开绿灯,创造条件。让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到学科的建设、科研水平的提高及职称、学位等的提高是决定学院的发展及在校内、国内的地位,是决定教职工命运的大事。

(二)资金投入和人才保障

争取向各级部门每年融资50万用于学科的组建、教职工学历的提高。同时,学院也要利用各种渠道积累资金,加大投入。继续引进人才,调动已有人才的积极性,为人才创造必要的条件。由学科出面,组织力量申报课题。

力争学校每年50万元投入实验室面积的扩大、实验室改造、实验仪器设备的添置与更新,开设综合性实验,改善实习基地等。

(三)形成以教学考核为重要内容的评聘机制,建立与教学建设配套的管理条例及评价指标体系。

(四)实行教学建设分级负责制

成立教学领导小组,负责教学建设的落实、检查和评估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分级进行教学建设。所用经费部分由学院开支,部分由重点学科开支。此外,加强院级图书资料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五)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

学院从创收及项目管理费中划出一定数目的资金建立教学、科研奖励基金,对教学效果好、勇于成功改革的校级优秀课程,优秀教师进行奖励,对科研课题层次高,数量多、经费大的课题组进行奖励,对公开发表的论文进行分 级奖励。建立出版基金,支持本学科教师出版有水平的专著、教材。

第二篇:电气工程专业导论与规划-学生报告

一、专业认识 1.1、专业认识

针对课程中提到的专业相关行业与产业,结合自已网上调研,谈谈本专与国民经济中的哪些行业相关,以及可以就业的行业与岗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电气工程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电气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研发、运行操作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PLC等)、信号与系统与控制理论等。工业设计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工业产品设计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教学以及科研工作的本科层次的高级专门人才或专科层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构成学、设计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设计基础、人机工程学、模型制作、形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与产品设计等。安全工程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系统的安全管理、安全检测与监测、安全工程设计等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相关领域从事事故灾害防治技术及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劳动卫生环境设计与检测、安全评价、安全教育等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管理、安全检测技术、安全评价方法、机电安全工程、矿山安全工程、建筑施工安全、通风除尘与工业防毒技术等。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系统的现代装饰理论和设计技能,能根据设计目标设计与绘制施工图、效果图和模型制作,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建筑装饰设计、装饰绘图、建筑装饰预算,并懂得装修施工工艺和管理的专科层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建筑装饰制图、素描、色彩、房屋建筑学、建筑装饰材料、建筑装饰施工技术、建筑装饰定额与预算、装饰施工组织与管理、室内设计原理与建筑法规等。机电一体化技术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的机械设计制造和电气自动控制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能够从事机械电子、自动控制、信息处理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相关领域工作的专科层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计算机技术(程序设计、PLC、单片机等)、机电设计基础、机电一体化技术与测试技术与信息处理等。工程造价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系统的工程技术、工程管理和工程价格核算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工料测算、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能力,能从事土建工程监管、工程造价计价等工作的专科层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土木工程施工组织、工程测量、土木工程制图、建筑构造、工程造价原理、定额编制原理、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工程造价计价等。工业设计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工业产品设计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教学以及科研工作的本科层次的高级专门人才或专科层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构成学、设计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设计基础、人机工程学、模型制作、形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与产品设计等。 1.2、重点行业(加粗)

重点介绍3个你自已关注度高的行业,及每个行业所用到的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与能力。 1.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对日用电器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实际上,电力半导体器件中大部分是中小型器件。在国外,日用电器是电力电子技术的最大市场之一。但由于作为发展阶段己经过去,故未列入发展前景的估计之内。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未能重视小功率电力半导体器件及日用电器的生产,所以和国外差距很大。当前正在大力发展日用机电产品,所以有必要强调电力电子技术为日用电器服务。由于我国民用市场庞大,估计将有一个良好的应用前景)

2.电厂(基础的比如电工学,电机学,电路分析,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电力系统分析、自动控制原理,PLC,自动检测,发电厂电气部分、高电压技术、继电保护等。)

3.软件开发(计算机基础语言VB、VC++等;数据库开发工具如VFP等;跨平台工具如java)

二、学习规划(四号字体加粗)(不少于1000字) 2.1 发展方向(加粗)

结合自已的兴趣特长、发展、就业目标,结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从以下2个方面选择一个:

选择一个行业作为自已以后发展的方向,谈该行业所需的知识与能力,本专业的相应课程相关性。

选择一个技术方向,谈该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情况,以及该技术与本专业的相应课程相关性。

电气工程师考都是男性比较多,但是,就其学科发展而言,它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之一,涉及到当代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很大程度上来说,电气工程技术的发展先进与否代表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因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注重电气工程师考试的教育和科研。在这样的背景下,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尤其是电气工程硕士就业居高不下,几乎到了名牌学校电气工程专业的学员尚未毕业,已有公司前来签约的情况。电气工程可谓是目前这个就业寒冬中的热门专业。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电气工程就业率居高不下呢? 首先,电气工程师考试的学生一旦拿到文凭,就业的途径就会非常的广泛,除了进入正统的电力企业以及系统以外,电气工程专业的触角伸向各行各业,小到电源开关的设计,大到航空航天器械的开发,都离不开电气工程专业。电气工程涉及的范围决定了电气工程就业前景。因而电气工程专业的需求量多年一直排在前十。具有电气工程硕士学历的综合型、创新型尤为紧俏。

其次,电气工程专业作为一门基础的学科,与很多热门的职业像是:电子通信、控制工程、材料工程、机械工程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具有电子工程专业背景的学员可以轻松的向电气自动化、自动控制等专业领域转型,这也使得电气工程就业面进一步扩大了。

最后,电气工程本专业对应的电力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优秀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电气工程学员多就业于国家电网、区域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公司(华能、国电、大唐、华电、中电投)、电力设计院、大城市供电公司、发电能源公司、百万千瓦前场等,不难看出大多都是国有企业。电气工程硕士就业的单位多为国家电网总部,省市电力设计院,从事电网布线的整体规划等。

21世纪电力工业进入了大量用电,网络连电的新时代,这一进步的发展必然会带动人才市场的新浪潮波动,先进的科技需要复合型的专业人才,而在电气工程就业浪潮顶端的必定是电气工程硕士的高薪就业。任重道远、重责在肩。在此,我们提醒广大的参加电气工程师考试的考生,一定要明确目标,为自己美好的明天和目标努力奋斗! 电气工程师岗位职责

1、全面对项目经理负责,能组织、协调、管理安装与运行团队。

2、负责进行全厂负荷计算校核,电气主接线及主编台数确定

3、负责外电网系统的“用电申请”及变电所验收送电,供电合同的签订工作。

4、负责电气系统的设计审查,技术协议的签订,电气设备的选型。

5、负责监督,组织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及进度控制。

6、负责组织电气设备的进场开箱验收。

7、负责根据生产情况合理选择系统运行方式,基本电费付费方式,进行电气成本核算和控制。

8、负责电气运行管理及人员培训

9、负责电气岗位规章制度、运行规程及应急预案的编写。

10、能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各类突发性停电事故并组织人员参加应急预案的演练。

11、组织人员认真做好电气设备各项安全保卫及巡视检查工作。

12、监督检查电气人员做到按时准确抄录表计,填写各种运行记录,核算电量,随时掌握系统用电状况。

13、负责系统监视调整、运行分析工作。

14、监督检查电气人员执行两票(工作票、操作票)三制(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设备定期切换制)制度。

15、检查验收电气检修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和设备检修、试验工作。 2.2 学习规划(加粗)

根据你所选择的发展方向。谈谈你如何学好这些课程的四年规划,要结合人才培养计划的课程安排,详细到每学期学习什么知识、培养哪些能力、如何学习。 本专业是一个实践能力很强的专业,四年的学习规划,尤其是突出动手能力的学习与培养过程。

大一大二打基础,大三大四学精这个专业。

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本专业的主要特色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使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电气工程领域某专业方向的工程设计、系统分析、系统运行、研究开发、经济管理和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1、知识结构要求

(1)人文社科知识:在哲学及方法论、经济学、法律等方面具有必要的知识,对文学、艺术、历史和社会学等方面有一定的修习。

(2)自然科学方面:掌握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的基本理论,掌握本专业所需电气、控制、计算机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了解信息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应用前景。

(3)专业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电路理论、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等知识;掌握常用电子电路的原理,能分析使用电子电路,具有设计、调试电子电路的能力;具有计算机软硬件、网络技术、程序设计及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等相关技术;具有对电气系统物理量及其有关信息监测分析处理的相关知识。

(4)专业知识:了解一般的建筑构造及建筑设计、建筑设备基本知识;掌握与工业、电气工程有关的运动控制、过程控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电子、电气技术、信息技术等核心知识;掌握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的知识内容及理论;掌握建筑电气与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选型及方案制定、施工调试和管理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2、能力结构要求

(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查阅文献或其它资料、获得信息、拓展知识领域、继续学习并提高业务水平的能力。

(2)运用知识的能力:具备工程制图、工程实践、工程设计的基本能力;具备计算机文化基础和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和管理的初步能力;具有较强的系统设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技能;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具备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听、说、写的初步能力。

第三篇: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建设规划

1.专业现状分析

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于1978年由建校初期的基本有机合成和无机化工等专业整合而成,是学校核心本科专业之一。该专业自成立之日起,学校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进行重点支持,已树立了“注重品德,加强基础,突出能力,提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理念,专业实力得以迅速发展,成效显著。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依托,学院先后增设生物化工、制药工程和环境工程3个本科专业,并于2003年以生物工程和制药工程2个本科专业为基础,成立了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为学校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目前,我校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建设水平居于全国同专业较为领先的地位,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国内同行的普遍认可和赞扬。该专业2007年10月被评定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年12月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成为国内同专业第三个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2008年6月又被评定成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招生规模由2004年的6个班发展到目前的9个班,生源情况由2004年的学校招生倒数几位跃升之现在的前2位,毕业班的考研率由2004年的不足20%升至目前的40%,连续4年的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由此可见,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其已有的建设水平在国内同专业中具有较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然而目前摆在我们面前、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向创新型国家发展已成为我国国家发展战略,那么我们已有的教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等,是否适应和符合新形势下的国家发展战略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新的国家发展战略,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发展方向该如何定位和深层次理顺与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所有这些均是每一位高等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为此,分析专业发展现状,制定新的专业发展规划,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1.1 学科基础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依托于设立在我校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国家首批一级重点学科。该学科的化学工程学科一直是我校重点建设和发展的学科。本学科1984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设立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0年本学科所在的一级学科获得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本学科被列为全国重点学科,2005年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化学工程与技术成为国家首批一级重点学科。

近四年来,本学科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162项。纵向科研经费到款6105万元。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其中SCI收录400余篇,EI收录200余篇。获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三大奖和教学成果奖20余项。

本学科专业建有“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绿色化工与过程强化”分室、“纳米材料先进制备技术与应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三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已建成具有先进水平的“化学反应工程与催化技术研究基地”、“超重力反应与分离技术研究基地”、“现代传质理论与新型分离技术研究基地”、“分子与材料模拟研究基地”和“纳米材料先进制备技术与应用科学研究基地”等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

1.2 师资队伍

本专业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目前共有教学、科研人员84人,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双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正高级职称34人,副高级职称29人,博士生导师34人。设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1个,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化学工程教学团队(本科)”。拥有我国高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反应过程强化创新研究群体”。

本专业师资队伍年龄分布是:60岁以上占师资队伍的4.76%,45~60岁占师资队伍的16.67%,45岁以下占师资队伍的78.57%。

本专业师资队伍学历结构是:博士占师资队伍的67.9%,硕士占师资队伍的16.7%,归国人员占师资队伍的9.0%,其他人员占师资队伍的6.4%。

1.3 人才培养方案 1.3.1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素质和科学与专业基础知识,能够从事化学工业领域的产品研制与开发、装置设计、生产过程的控制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工作能力的高等化学工程技术人才。

1.3.2 本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1)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道德修养,具有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思想; (2)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

(3)具有强健的体魄与健康的心理素质;

(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表达与交往能力以及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5)系统地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能够结合化工生产的社会经济目标,从事研究、开发、设计、生产与企业管理等工作;

(6)富有求实精神、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应变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交往能力; (7)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通过国家外语四级考试; (8)具备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

1.3.3 课程体系基本要求

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本专业以下诸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技术知识: (1)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的基础理论与实验;

(2)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化工设计、分离工程、化工生产工艺与设备的基础理论与实验;

(3)化工技术经济分析和生产运行管理;

(4)研究与开发新产品、新设备和新工艺的初步能力等。 1.3.3.1 课程体系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设置的课程体系包括以下6个方面:

(1)人文社科体系。体育、大学英语、军事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就业指导、技术经济与企业管理、通识教育课程。 (2)数理体系。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普通物理实验、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化工应用数学

(3)化学及生物基础体系。基础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基础、仪器分析和大学化学实验。

(4)工程基础体系。应用电工学、大学计算机基础、C 语言程序设计、化工机械基础、工程制图、化学工程实验设计、化工安全工程、科技英语、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化学工程与工艺概论和现代化工技术选讲。

(5)专业基础体系。流体流动与传热、化工传质单元操作、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传递过程原理、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化工过程设计、流体流动与传热实验和化工传质单元操作实验。

(6)选修体系。VB 语言程序设计、化工计算机数据与图形处理、环境保护与绿色技术、材料基础、环境工程基础、信息与文献检索、过程测控技术、现代分离技术、工业催化基础、分子模拟引论、化工节能原理与技术、化工过程大型软件、精细化工基础、化工系统工程和现代分离技术。

1.3.3.2 课程体系实施

根据学校的“改革促发展,特色求生存”的办学思路和“宽专业、厚基础、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人才培养理念,以及教务处的统一部署,本专业培养方案将上述6个课程体系分别归属为通识教育及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学科方向及特色课程三大课程体系平台和实践环节。

为有利于“宽专业、厚基础、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培养理念的实现,本专业近几年来改革实施了数学、计算机、外语等公共知识和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学生在进入专业课教学以后,十分必要继续强化这三个方面的知识的拓展。

1.3.4 课程与教材建设

1.3.4.1 专业精品课程建设

本专业主干课程包括:《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化工热力学》和《化工过程设计》。其中,《化工原理》为国家首批精品课程,《化工原理实验》为北京市精品教材。《化学反应工程》为北京市精品课程,系北京市精品教材建设立项项目。《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化工热力学》为北京市精品教材(2006 年荣获)。《化工过程设计》采用王静康院士主编的国家“十五”规划教材。

1.3.4.2 专业特色课程建设

●“现代化工技术选讲”课程不仅为国内首创,而且获得了国内同行的认可和赞扬,先后有近40位专家(外聘)、教授参加了该课程的讲解与建设。

●“化学工程与工艺概论”课程有效地引导了学生对专业培养目的、培养方案,以及专业的内涵和外延的清晰认识和理解,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化工计算机数据与图形处理”使学生在进入专业课程前就已掌握Excell、Origin、Matlab和AutoCAD应用领域和使用技巧,奠定专业课程和工程能力培养的良好基础。

1.3.4.3 专业教材建设

在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的同时,本专业大力开展了教材建设,出版了“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实验”、“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化学反应工程”、“流体与传热过程热力学”等一批国家规划教材和北京市精品教材。其中,出版国家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部,国家“十五”规划教材2部,北京市精品教材6部,其他各类精品教材建设项目12部。目前正在建设的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有5部。此外,本专业还编写出版了“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化工卷(修订版)”和“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化工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复习指南习题集”。

1.3.5 实践教学

开设了化工原理实验、化工专业实验、化工仿真实习、中水处理基地实践教学、创新型实验、化工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其它实习/实践环节等9类实践性教学。

(1)化工原理实验。在涵盖传统化工原理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自主研发、学生参与,研制了20余种60多套新型化工原理实验装置。

(2)化工专业实验。自主开发体现学院科技工作特色的化工专业实验装置6种,10余套。

(3)化工仿真实习。包括化工原理仿真实验和生产实践仿真实习。

(4)中水处理基地实践教学。由本专业教师负责产学研一体化建成的校内中水处理站,同时作为开展课程教学参观、部分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的中水处理基地实践教学。

(5)创新型实验。将本专业部分教师的特色科研成果和新引进博士学位教师的特色博士学位研究内容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供部分优秀本科生进行创新型实验,目前自主开发开设的化工创新型实验装置共有10种,10余套。

(6)化工设计。旨在对学生进行工程设计思想、方法、计算机辅助应用和工程语言表达等的综合训练。本实践教学由化工设计Ⅰ(单元操作过程设计,2周)和化工设计Ⅱ(过程设计,弹性时间制(集中时间为1周))两部分组成。

(7)认识实习。安排在第3学年的第1学期初,时间为2周。 (8)生产实习。安排在第4学年的第1学期初,时间为3周。

(9)其它实习/实践环节。包括:金工实习,2周;电工电子实习,1周;社会实践,4周;应用软件实践,1周;化工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1周;公益劳动,1周;军事训练,2周;素质拓展与创新,4周。

(10)毕业论文(设计)。本专业的毕业环节以专业科研优势为依托,实施一人一题、真题真做和师生双向选择机制,规范化管理(包括题目筛选、导师资格审查、生师比控制和监督与跟踪检查等)和严把质量关。

1.4 教学质量与管理 1.4.1 教学质量社会评价

优势的学科支持、产学研结合氛围、良好的办学条件和敬业爱岗、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师资队伍,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生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本专业毕业生具有专业择业面宽、一次就业率高,考研率逐年上升的特点,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和业界的普遍赞扬。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如:

(一)优秀的管理人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贺国强;大连市市长李永金等;

(二)卓有建树的科技工作者。上海市医药工业研究院专家朱宝泉等;

(三)一批知名的企业家。扬子石油化工公司的总经理汤敏,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的总经理陆启荣,华北制药厂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振有许留明等;

(四)年轻的学科带头人。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国家跨世纪人才仲崇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曹达鹏等。 1.4.2 管理制度

在学校、教务处关于本科教育管理办法和措施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特色和学院实际情况,建立了行之有效的专业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包括:教学计划制定与修订、教学任务下达与变更、师资培养与考核、巡视员制度与学生评教、课程审核与实施、学籍管理、考试及考核、毕业环节课题审核与管理、归档制度和奖励制度等。所采取的质量控制制度包括:院系领导及专家审/听/评课制、同行评价与交流、学生评教、青年教师资格审查、培训与提高、各类考试及实践环节规范化与质量监控。

2.专业建设定位和指导思想

面对我国向创新型国家发展步伐的加快、我校向研究型大学转型战略决策的实施,以及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所确立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面向国民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高等教育的目的已不能仅仅停留在培养满足一定社会需求的、具有一定技能或基础的人才,而更多的在于培养一大批基础知识扎实、创新意识明显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促进我国向创新型国家发展,提升国家的国际引领综合竞争力。因此,以社会需求和国家发展为根本,营造基础理论扎实、理论与实践融合、知识与技能有机统

一、富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氛围,是专业建设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

2.1 专业建设目标

鉴于我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具有很好的发展基础和强势发展的、国家首批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重点学科支撑,以及该专业全体师生团结拼搏,勇于创新,不断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所做出的突出成绩,本专业确立的建设目标为: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特色鲜明的示范专业。

2.2 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为实现所确立的专业建设目标,本专业将以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教学改革、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宽专业、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学科知识、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全面协调发展的办学理念,力求达到理论与实践、基础与提高、传承与创新、教学与科研、素质教育与技术训练的统一。

基于已有基础确立的三个“坚持”和三个“全面”办学指导思想如下: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3)坚持“实事求是”和“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全面培养和造就宽专业、厚基础、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技术和管理人才。

2.3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社会需求和专业建设目标,所制定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以“大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能源化工、生物化工、煤化工、制药和新材料合成等)过程工程和产品工程的科学技术为核心,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技能、科研与工程创新以及管理能力,使毕业生造就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且具有宽厚理论基础,通晓化工生产原理,掌握专业技能与研究方法,能够从事过程工业领域的产品研制与开发、装置设计、生产过程的控制,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国际化高素质科技和管理人才。 3.专业建设措施

3.1 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

纵观我国高等工科教育的现状,尽管在基础教育和基本专业理论知识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目前的高等工科教育普遍存在课堂教学过多,实践环节过少(特别是创新型实践环节过少),重教有余,重学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的问题。这些弊端严重阻滞着我国高等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这是与国家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针对这一瓶颈问题,尽管许多学校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改革,但多以研讨和局部改革为主,取得的成效并不显著。为此,教育部研讨并决定于2010年3月正式启动“卓越工程师计划”,以加强/加速我国工程人才的培养。作为具有一定国内影响力的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专业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中,理应充分体现国家人才发展战略需求和探究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本专业新的专业建设规划中,将遴选30名左右的优秀学生组成化工工程教育实验班,并单独实施培养计划。

3.1.1 化工工程实验班培养目标与要求

3.1.1.1 指导思想

依托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学院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学校优质教学资源,本专业产学研一体化成果转换平台,面向国际交流,强调学科交叉,融合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基本体系,形成特色鲜明的高等化工复合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

3.1.1.2 建设目标

将化工工程实验班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特色鲜明的“高等化工复合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示范区。

3.1.1.3 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素质和科学与专业基础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国际化高等化工复合型技术和管理人才。

3.1.1.4 人才培养标准

(1)系统学习和掌握以下诸方面的科学与工程知识基础 基础科学知识:数理知识、化学及生物基础、计算机基础、外语

核心工程基础知识: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传递过程原理、化工制图、化工安全、过程测控技术、高级工程基础知识:过程工程、产品工程、化工过程与系统设计、化工过程大型应用软件、环境保护与绿色技术

(2)个人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工程应用技能:工程认知与系统表达,工程分析与组织,工程应用。 工程知识探索技能:查新技能,实验设计与实施技能,工程化技能初步。

工程创新能力初步:对工程问题的基本认知和判断能力;具有较强的工程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设计、技术实施的初步能力。

职业道德规范:

(A)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敢于负责任,并与世界工程界保持同步。

(B)掌握一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的法律法规、标准知识,以及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遵守“大化工”职业行为准则。 (C)为保持和增强其职业能力,检查自身的发展需求,制定并实施继续职业发展计划。 (3)团队协作和交流。

(A)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技术协同作战能力。 (B)具有较强的人际交流及工程表达能力。 (C)具备一定的外语交流能力。 (4)技能培训与提高(潜质培养)。 (A)了解掌握外部环境。 (B)工程系统方案的构思。 (C)工程系统方案的设计。 (D)工程系统方案的实施。 (E)工程系统方案的运行。

3.1.2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原则

(1)以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本,以“大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能源化工、生物化工、煤化工、制药和新材料合成等)过程工程和产品工程的科学技术为核心,着重体现学生基础理论、技能、科研与工程创新以及管理能力的培养。

(2)加强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基本体系的相互交叉、融合,彰显基础科学、工程科学和工程实践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提高学生工程意识、工程应用和工程创新潜力。

(3)改革课程体系,提高毕业生的适应性和工作应变能力。课程体系设置要体现“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思想,(A)加强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教学,(B)扩大选修课程比例,包括人文社科体系选修课和其他体系与外专业任选课,使学生能充分发挥个性。(C)加强安全、环保和质量与服务意识方面的培养,使本专业毕业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

(4)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要与课程体系改革匹配进行,要体现“个性化、灵活性、参与式和综合型”的特点,加强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以及科技创新活动之间的结合,多方位、多渠道地培养本专业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实践教学将纳入设立在我校的国家级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中。

3.1.3 新专业设置构想

借助于我国能源战略资源思路新构思的契机、上海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的试运行成功、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刘振宇教授的人才引进和校外逐步对化学工程学院工业催化与反应器研究室的煤直接液化工作的认可,整合和集中优势师资,在国家政策许可的情况下,尽快设置能源化学工程专业。

4.师资队伍建设

以人才引进和现有教师再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专业教师的整体水平,培育和打造优秀教学团队,继续采取传、帮、带的方式,在提高年轻教师教学水平的基础上,打造出一批优秀的青年主讲教师。学院的师资队伍整体建设规划是,全院教师人数达到150人左右(现为118人),在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和北京市教学名师3名的基础上,新增国家级或北京市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及北京市级教学名师1~2名。 5.课程建设整体设想

继续实施“以精品课程、特色课程为龙头,构建高等化工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建设策略,以国家级精品课程《化工原理》为引导,建设好《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化学反应工程》和《现代化工技术选讲》等一批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形成国家级、北京市级、校级、院级四级精品课程体系,并争取新增北京市精品课程1~2门。通过课程建设和教学培养,形成一支高水平的教学队伍,提高全体教师和全体课程的教学水平。

6.教材建设

以《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实验》、《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和《化学反应工程》为龙头,争取出版一批新的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北京市精品教材,以学校支持为引导,建设一批校级规划教材,以本专业教师科研团体取得的科研和教学成果为纽带,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院级自主规划教材,逐步形成能充分体现本专业本科生教学指导思想的教材体系,构件专业高水平建设的立体化、系统化专业教材库,为本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教材体系支撑。

7.实践教学建设

指导思想:以“化工教学实验中心”为依托,深层次构建和实施复合型/创新性工科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工科类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之一,为实现工科实力雄厚,理科基础坚实、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创新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目标,进一步深层次构建和实施如右图所示的“四层次、多方位”实践教学体系平台,在开设化工原理实验、专业实验、仿真实习、中水处理基地实践教学、创新型实验、化工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其它实习/实践环节等9类实践性教学中,贯穿“五个统一”和“四个结合”实践教学理念。“五个统一”指的是,理论与实践、基础与提高、传承与创新、教学与科研和素质教育与技术训练相统一;“四个结合”的含义是,课内教学与课外训练、教师导学与学生自学、系统性学习与研究性训练和固定式教学与开放式教学相结合。

与此同时,(1)进一步加强化工原理实验室的建设,挖掘现有实验装置潜力,建设和开发更具特色的新型实验,创造本科生更多的开阔视野的实验基础和更多的动手机会,并力争将化工原理实验室创办成全国典范的本科生专业基础实验室和与国际化接轨;(2)更大力度地加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与更新,力争开发、建设一批开发性和综合性强的专业实验设施,增加创新型实验的比例;(3)建立若干个名副其实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逐步系统化本科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营造所学知识与工业实际相结合的融合空间和氛围;(4)积极拓展和严格落实本科生毕业环节“一人一题”和“真题真做”的方针,并逐步增加毕业设计所占的比例;(5)逐步建立和系统化本科生导师负责制度,推动复合型/创新型本科生培养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8.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

在严格执行学校本科生教学管理和制度的同时,根据学院特点、已有管理体系基础,进一步规范化和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制度,主要包括制度保障和质量监控两个方面。

8.1 制度保障

1)教学计划制定与修订制度; 2)教学任务下达与变更制度;

3)师资培养与考核制度;教师竞争上岗制度; 4)巡视员制度与学生评教制度; 5)课程审核与实施; 6)学籍管理; 7)考试及考核管理; 8)毕业环节课题审核与管理;

9)归档制度(学籍、成绩档案、试卷、教学日历、毕业设计(论文)等) 10)奖励制度。

8.2 质量监控

建立以教学院长为核心的质量控制领导小组。质量控制制度和措施包括: 1)院系领导及专家审/听/评课制度; 2)同行评价与交流; 3)学生评教;

4)青年教师资格审查、培训与提高; 5)各类考试及实践环节规范化与质量监控。

9.特色问题

(1)形成一支特色鲜明、高水平、稳定的师资队伍。采取的措施包括(A)加大人才引进力度;(B)重视人才的培养过程;(C)通过学位进修,提高教师队伍的层次和水平;(D)通过教学观摩和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深入强化教学与科研的双向互动。利用本专业教师的科研优势,进一步改革和强化科研与教学的双向互动和形成更加稳固的良性循环,提升本科生教学水平。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表现在(A)利用科研成果,改革教学内容,融入最新的科技知识;(B)以科研经费支持和带动教学工作的改革和深化;(C)毕业环节真题真做,一人一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教学对科研的促进作用表现在(A)促进专业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B)在教学环节中发现问题,形成新的科研发展方向;(C)通过毕业环节和课外科技活动,使本科生成为科研主力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专业特色。以“大化工”过程工程和产品工程的科学技术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技能、科研与工程创新以及管理能力,使毕业生造就成为国际化高素质科技和管理人才。通过不断的深化改革,力争将本专业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特色鲜明的示范专业。

第四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园林工程专业园林工程专业园林工程专业园林工程专业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第一章 园林工程专业园林工程专业园林工程专业园林工程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书书书 一:引言: 我的未来不是梦,因为我选择了我喜欢的园林专业,我的梦想就可以实现,每一位大学生今天规划好自己的明天,我们必须告诫自己:我不能被别人淘汰。而有一份长期稳定的规划是有必要的。首先,职业生涯规划是帮助柔弱个体对抗变幻莫测的世界的一种不变的工具。中国人讲究以“不变应万变”,因此需要有一份稳定的职业生涯规划了。那么对于在校大学生该怎样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呢?对于在校大学生,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知晓自己的优点、缺点等等。另外在对自己有一个比较完备的认识的时候要明确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的目标,通过目标的明确要找准自己日后的社会地位定位,履行好自己的社会角色。我会一步一个脚印改变我自己。 二:自我评估: 我是一个很自信的人,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我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克服自己的缺点,作一个乐观、开朗、自信、宽容、真诚的人,有了这些朋友,在通向理想的道路上我在再大的困难面前也会信心百倍的。可以

说我是家里最大的希望,我相信在庞大亲友团的支持下,我会时刻提醒着自己,拼搏、奋斗!为我们的未来努力再努力! 1:兴趣爱好:绘画是我的爱好,但是这仅仅不够,我会扩大我的爱好,更加丰富我的学习生活。 2:优势与优点:我有着键强的身体素质和很强的适应能力,我会利用我的优点完善我自己。 3:劣势与劣点:我不喜欢喧闹的都市,但是未来的职业生活,喧闹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要适应这种生活。 4:生活中成功与失败的教训:我一直在告诫自己,有失败就有成功,我们在选择生活的时候困难是不可少的,但是面对失败我要站起来。 5:职业取向与分析测试:通过我的认真分析,得出来了我的分析结果是:乐于创造新颖的与众不同的东西,渴望表现自己的个性。比较敏感,易动感情,喜欢独立工作,而不过多关心社会纠纷。一般对单调的或者经营性的工作不感兴趣。三未来职业规划

第五篇:环境工程专业就业规划

总体来讲,环境工程就业情况不容乐观,虽然在各大媒体以及当初所谓的专家预测环境工程专业都会有个非常好的就业前景,可是现实情况却强差人意!本科生毕业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就业机会,即使有的话待遇也会非常低(可能名校情况会稍好点);研究生毕业情况也不容乐观,因为这是行业现状,打算考研考这个专业的朋友要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另外有关系的同学们可以尽早找点关系,能进事业单位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超强的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规划

1、继续读研/博/教授等深造→科研→搞出好技术赚大钱/教书

2、毕业→环评单位→环评工程师→环评专家

3、毕业→环保工程师→技术专家/项目经理/开公司

4、毕业→环保材料销售→销售经理/环保业务→开公司

5、毕业→污水厂/国企等事业单位→环保维护管理

6、毕业→外企的环保助理→环境管理→EHS管理

7、毕业→环保局→公务员→环保官员

8、毕业→转行→更广阔的前景 目前,环保专业的毕业生大量的进入社会,如何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以下罗列了相关的工作名称及要求,请大家对不足之处进行补充

一、环保工程设计人员

专业:环保工程 能力:会基本工艺组合,会AUTOCAD绘图,会办公基本软件,会参考资料,对相关设备的选用有了解

发展方向:高级设计人员的打杂工——设计人员(2-3年)——主要设计人员——高级设计人员

二、环保施工人员 专业:环保工程 能力:会基本工艺,会AUTOCAD,会办公软件,会基本的设备安装和土建施工知识,懂管理工人

发展方向:单位小跑腿——施工员—— 项目经理

三、环保设备销售人员

专业:环保

能力:对设备有一定了解,懂得机械原理,会安装,会收钱

发展方向:业务人员——业务经理

四、环保工程承接人员

专业:环保

能力:对工程的操作流程了解,善于与人打交道,有良好的社会关系 发展方向:业务人员——项目经理

五、环评设计人员

专业:环保

能力:会制作环评,会办公软件,对环评所在的专业了解较多

发展方向:环评设计员——环评设计师——高级环评设计人员

六、环保运行人员

专业:环保

能力:会基本工艺要求

发展方向:环保操作工——环保运行人员

七、环保咨询人员

专业:环保

发展方向:工程建设中对环保进行咨询

八、环保教师

专业:环保

能力:和其他行业教师一样

发展方向:环保专业教师——自己再开个小公司

九:环保公务员

专业:环保或者非环保

能力:能通过公务员考试,或者有关系

发展方向:环保局升迁道路

看完前面8条,觉得还是蛮乐观,但看完后面9个职位,就变的很迷茫了!从其他地方转过来的,同仁们一起欣赏欣赏!

上一篇:电气安装质量问题案例下一篇:电气工程专业英语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