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的生态工程论文

2022-04-15

内容摘要:为实现全省能源环境建设的目标任务,甘肃省结合自身资源特点、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和农民群众对农村能源环境建设的需求,加快普及农村沼气。经过近10年的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取得了较快发展,已成为全省造福农家的“生态工程”,“富民工程”和“民生工程”。尽管沼气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在建设、使用、维护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专业建设的生态工程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专业建设的生态工程论文 篇1:

我国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形成过程及专业建设的思考

摘 要: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变化,对生态学学科专业调整以及“环境生态工程”专业设置的历程做了初步梳理,并对如何有效推进专业健康、快速发展给出了三点建议。

关键词: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建设;历程;专业定位;专业特色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我国已有50余所高校设置了“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从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组织召开的教学改革研讨会的参与情况来看,近两年参加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建设研讨的学校和教师人数呈现快速增长的喜人态势。该专业的增设是我国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学科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学科建设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结出的硕果。作者依据多年参与“教指委”工作经历与记忆,对“环境生态工程”专业设置的历程作了初步梳理,以便使更多的人能对这个新专业的设置背景有更加明晰的认识,领悟专业发展的某些规律。同时,也企盼着能对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思考有所启迪,实现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一、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变化与启示

高等学校学科专业适当调整以服务国家需要,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这是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共同特点。对于近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有研究者将其概要而明确地划分为两个时期,一是清朝末期至1949年前,包括了清末发端的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的建立阶段,以及民国时期许多教育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办学理念、模式后的艰难实践阶段;二是1949年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建立、完善与快速发展时期[1]。

从学科专业设置的角度看,发端于19世纪末期的中国的大学采取的是“分科立学”模式,如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确定,大学学科专业的设置是8个学科门类46种专业;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的《大学规程》则将其分为7个学科门类69种专业,奠定了中国近代大学专业体系的基本构架。这个阶段对于大学学科专业的设置基本采用的是“引进移植”与“创造性转化”相结合的策略。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高等教育地位和作用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大学的学科专业设置基本上是由政府管理部门所主导。这个时期通常又被划分为计划经济体制和经济体制转型两个阶段,即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至今的40年。客观地讲,新中国成立后才是中国高等教育成为世界教育大国和奔向教育强国的艰辛探索而又令人鼓舞的阶段。

在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的30年,高等教育先后经历了参照苏联办学模式、“文化大革命”时期以及其后的恢复。期间,先后多次进行过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调整,其主要指导原则是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与其发展计划和目标紧密相结合,强调培养的人才要“专业对口”。所以,专业的划分趋细,设置数逐步增加。

1978年改革开放至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共进行了5次大的调整,基本特点和趋势是学科门类和专业数目呈现增减交替的变化。1980年全国高校设置的专业数为1 039

个,1988年减少为870个,1994年国家公布的专业数为504个[2], 1998年在增加了1个学科门类的情况下,专业数却减少到249个(不含目录外的74个),是1980年设置专业数的24%。体现出适当拓宽专业服务面向,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指导思想。2011年调整后,现有13个学科门类、506个专业(含军事学在内)。

简要回顾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变化历程,可从中得到三点重要启示。首先,无论在任何社会时期,包括清朝末期中国近代大学发展初期的“西学东渐”、民国时期的“效仿欧美”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调整,学科专业设置都服务于国家需要,都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客观反映,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时代发展需求的缩影。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调整,更是体现了高等教育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意志。其次,学科专业调整设置必须与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相呼应。新中国成立后的每次调整,都对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所形成的新兴、边缘和交叉学科予以高度重视,同时加强和保护传统专业和薄弱学科,注重了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使专业划分和设置更加科学、规范。最后,要重视学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关系,积极响应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进步对人才市场提出的新要求,尽量做到以学科性质和特点为依据增减专业。

二、生態学学科专业调整历程回顾

早在1997年,我国着手新一轮学科专业设置调整前的准备,这次调整的目的是大幅度压缩专业数量(调整前为504个,调整后为249个),以适应学科间相互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拓展人才的服务面向。这一背景下,各学科的专业数量都需要压缩。1997年夏初,环境科学“教指委”在杭州大学召开会议,讨论环境科学学科专业设置问题。盛连喜、杨持、郑海雷(代表林鹏先生)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带去了陈昌笃先生(时任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给会议的一封信。虽然在此之前的一次会议上,面对生态学专业将会面临“无家可归”的困境形势,陈昌笃、姜汉侨、林鹏、杨持、任久长等生态学专家就有所思考,他们曾有过“为了能够把专业保留下来,愿将生态学作为一个专业保留在环境科学中”的表态,但在1997年夏的这次会上对此展开的讨论仍然非常热烈,因为要把生态学作为环境学科中的一个专业保留下来,势必影响到环境科学其他专业的设置。最后,主持会议的唐孝炎先生引导参会的全体代表,要从国际学科发展的整体趋势和国家需要出发,认清保留生态学专业的重大意义,要支持生态学专业的发展。会议做出了“增设生态学专业,将环境管理专业并入环境科学专业内”的决定。同时还认为,该专业在环境科学或生物学科均可设置。参会的教育部高教司理科处负责人也坚决支持这一决定。这一睿智和英明的决策使我国生态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得以延续和发展,为该专业硕士、博士的培养提供了经过良好系统训练的专业生源储备,并发展形成了现今完整、多元的培养体系。

2006年,第四届“教指委”开展工作以来,对生态学专业的发展极为重视,专门划分出生态学工作小组并责成其开展生态学专业发展战略研究。该小组在委员会的指导下多次呼吁应把生态学调整为一级学科,在其负责编写的《高等学校生态学专业发展战略》报告中,明确地将生态学调整为一级学科写入文本中,并先后召开了4次相关的研讨会。

2009年,国家又开始了新一轮学科专业调整的准备工作。同年11月,在广州召开的“教指委”工作会议上,盛连喜教授受生态组委托,在大会发言中再一次明确提出“要将争取生态学提升为一级学科作为重要工作目标”;同年12月初,东北师范大学盛连喜、内蒙古大学杨劼和云南大学段昌群三位教授以“教指委”委员和中国生态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的名义,向国务院学位办提交了将生态学提升为一级学科的书面建议。

2009年12月中旬,由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安徽大学等16所院校近30位学者,在东北师范大学就“生态学学科调整”进行了专家咨询。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环境保护与治理以及生态建设的任务将是长期的和繁重的,提升生态学的学科地位,将有利于专门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学交叉学科众多,研究范畴广泛,已发展成为庞大的学科体系;专业设置时间长、人才培养体系较为健全,符合国家学科专业调整的有关精神。会议一致同意将生态学调整为一级学科的建议上报主管部门。

经国务院学位办学科调整办公室同意,2010年1月28日,“生态学一级学科论证会”在东北师范大学举行。专家组成员为陈皓明、石中英、郭海燕等,参加汇报的有盛连喜、冯江、王德利、杨劼等20余位业内专家学者。

2011年3月22日,国务院学位办公布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正式将“生态学”增设为一级学科。对于生态学二级学科的设置,国务院学位办委托生命科学学科组研究。至此,生态学一级学科的申报工作圆满结束。生态学学科发展开始了“独立门户”的新阶段。

作为历史的回顾,很有必要特别指出,生态学成功地被批准为一级学科是国家的意志,是学界多方努力的结果。但在此过程中,唐孝炎院士、郝吉明院士、杨志峰院士、张远航院士等“教指委”成员以及陈昌笃、姜汉侨、林鹏等老先生和专家组的陈皓明、石中英、郭海燕及工作人员刘文达研究员等为此做出了特殊贡献。同时,也要特别感谢许智宏院士为组长的国务院生物学科组全体先生学术上的远见卓识以及所做出的正确决定。

三、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建设的思考

根据学科专业调整的结果,目前生态学及相关专业在理学、农学、工学等学科门类中均有专业点布设。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代码为082504即是“环境生态工程”专业。

“环境生态工程学”与“生态学”是有所不同的。就其专业基础而言,环境生态工程专业要具备环境科学、生态学和工程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素养、掌握应用生态学和工程学的基本技能,培养的是具有对人类社会及其自然环境加以综合,实施生态恢复、生态建设,以及可持续生态设计等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换言之,就是能将“师法自然”自觉转化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复合生态系统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之所以得到如此快速发展,究其原因主要与以下三点有关。一是专业设置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培养目标明确,并注重服务于区域生态环境保育和生态修复;二是学校的支持重视,组建方式科学,多数学校都经过了专家的反复论证,或是将相关专业进行了资源整合而设置的;三是学校认真落实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高度重视“教指委”的指导建议,整个建设过程思路清晰、程序规范。

作为新设专业的建设,存在许多有利因素,如国家需要、学校重视、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为专业发展提供的选择空间较大、其他成熟专业可借鉴的经验较多等。但也面临许多新问题,如与相近专业间的联系与自身定位、课程设置、专业特色的培育、社会认可度的快速提升等,都是必须认真解决好的重要问题。因此,抓住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重点、解决好关键和难点,才能有效地推进专业健康、快速发展。对此,笔者建议要特别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专业定位问题。我们说国家和社会需要是专业发展的生命力,实际上就是指专业发展要有明确的定位。定位的明确和坚持需要的是办专业的定力。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办学定力,就是要坚决遵循“我们要建设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又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要求。这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基本依据,是国家和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最清楚的表达,也是专业的生命力所在。努力使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路径、技能训练、素质养成等,都要围绕培养学生具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这一目标展开。

二是专业建设策略问题。能否实现培养目标与实际职场要求的最大吻合,是专业建设成败的关键。从某种角度讲,加强教学管理、课程建设以及经费保障等制度建设,都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但其中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是支撑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可以说,专业建设的本质就是课程群的构建,而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则是保证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一致性的实现。“教指委”的指导建议中,只对几门主干或核心的专业课程提出了要求,各专业点自设课程的空间还很大,要采用科学的课程设置方法,减少课程和教学内容的重复,构建具有知识体系完整、基础与技能并重的课程结构。

要坚持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原则。从学术逻辑关系上讲,课程源于学科,所以专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是学科建设,学科积淀是专业特色形成和发展的关键[3]。首先要明确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学科应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級学科背景下来统筹规划和推进建设,突出本专业面对复合系统、主要从事生态环境保育和建设的专业职能,着力培养学生掌握生态监测、治理、保育和修复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而所有这些都需要教师科研实践和积累,即学科的科学研究水平,是科研成果向教学成果转化的前提。其次,对于更多的高校而言,应按照“学术卓越、社会需求、学科交叉”的原则来确定重点发展的学科或优长领域,这是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的有效路径。最后是积极支持与区域社会经济结合紧密或具有较大发展潜力且研究方向较为稳定的领域或具有学科交叉特点的研究领域,促进学科间协同创新的能力。

学科、专业和课程虽然是三个不同概念且三者内涵的侧重点亦不同,但它们的共同价值取向却都是服务于培养面向职场的合格的专业人才。在从不同维度加强三者各自建设的同时推进三者的一体化建设,就要树立“适度淡化专业、努力强化课程”的理念,在课程建设上下功夫,在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上下功夫。

三是专业特色培育问题。不同高校形成各自的专业特色是协同加快专业发展的最佳举措。但如何确定和培育专业特色?笔者认为,一是必须要结合学校自身学科基础和发展特点办专业,从专业设置背景和原来行业的根基出发,对已有的传统优势进行凝练或适度“扩容”;二是不能选择太多的突破方向,特色就是“我有他人无或他有我更强”,因此,需要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突破点的选择要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相关联。有效服务于区域或行业需求是形成专业特色的最佳选择,也是专业特色得到社会认可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林蕙青. 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D]. 厦门大学,2006:80-96.

[2] 汪晓村,等. 我国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历史演变和现实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1):32-37.

[3] 何春光,李振新,王隽媛,等. 特色建设是生态学专业健康发展的生命力[J]. 高等理科教育,2009(7):84-86.

[责任编辑:余大品]

作者:盛连喜 边红枫

专业建设的生态工程论文 篇2:

一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措施

内容摘要:为实现全省能源环境建设的目标任务,甘肃省结合自身资源特点、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和农民群众对农村能源环境建设的需求,加快普及农村沼气。经过近10年的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取得了较快发展,已成为全省造福农家的“生态工程”,“富民工程”和“民生工程”。尽管沼气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在建设、使用、维护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深入研究甘肃省沼气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沼气建设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甘肃 ;沼气;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由于沼气既可以解决环境问题又可以解决能源问题,所以国家非常重视沼气的建设。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就出现了沼气建设的热潮。改革开放后国家更加注重沼气建设,国务院在1979年成立了全国建设领导小组,1988年成立了中国沼气协会。进入21世纪后,面对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的日益破坏,传统能源储存量的迅速枯竭和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的与日俱增,2005年我国在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国策。2003年,2004年和2005年连续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沼气的发展提出了要求。甘肃地处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生态环境脆弱。全省土壤侵蚀面积达38.9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85.6%,水土流失面积30.62万km2,占总面积的67.4%,荒漠化面积达17.18万km2,占总面积的37.8%。由于严酷的自然条件,甘肃省植被稀少,农民生活相对贫困,恶劣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着全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将甘肃省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循环经济示范区。2010年中央1号文件又强调指出:“加快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大中型沼气和集中供气工程建设,加强沼气技术创新、维护管理和配套服务,支持农村开发利用新能源,推进农林废弃物资源化、清洁化利用”。甘肃省积极响应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在2003年以来在已建成农村户用沼气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沼气建设投资力度,加快了建设步伐,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能源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截至2011年底,全省户用沼气达110万户。尽管近几年甘肃的沼气发展速度在全国处于领先的地位,但是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仍然暴露出诸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甘肃省沼气建设中的现状和在引用、建设、使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了制约沼气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的原因,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使沼气在甘肃省生态、经济、社会、环境建设中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甘肃省沼气建设现状

(一)沼气建设的条件分析

甘肃省地处我国西部,种植业和畜牧业较发达,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省份,在发展沼气产业方面有着独天得厚的政策、经济、资源条件。

作者简介:贾慧(1989-)甘肃天水人,西安财经学院能源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能源经济学;高全成(1957-)河南孟津人,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能源经济学。

1、政策支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批复的《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都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农业的切入点,列入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尤其是《总体规划》把农村能源作为主要内容,提出了因地制宜发展“退耕—林果—畜牧—沼气—梯田—窖”一体化的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明确了重点推广的农村能源技术、设施和实现途径,为大力发展农村能源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

2、经济条件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国家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大幅增加,甘肃省农民收入有了明显提高,中央财政和地方配套资金对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的资金投入逐年加大。农民对建设沼气项目的积极性也不断提高,农民愿意自筹资金积极响应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十一五”期间,全省共累计投入中央预算内投资11.74亿元、省级财政专项投资1.16亿元。“十二五”期间,全省计划农村沼气综合利用工程总投资495510.8万元,国家投资193341万元,地方投资20677万元,农户投资281492.8万元。这都为甘肃省大力发展沼气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条件。

3、资源条件

甘肃省大部属于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全省土地面积45.4万平方公里。根据2008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耕种用地2451.66万公顷(38124.8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5.90%。全省广泛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2009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为274万公顷,农作物秸秆量约为1633万吨。在广袤的草原和东部黄土高原地区农民普遍养殖牛、猪、羊、鸡等牲畜和家禽,粪便资源充足。大牲畜存栏总数623.22万头、猪存出栏数1239.53万头、羊存栏数1726.7万只,年产粪便可发展农村沼气450万户。全省大部分地区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是一个很适宜发展沼气建设的省份。

(二)沼气建设情况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帮助扶持下,甘肃省以实施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为契机,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创新模式,狠抓落实,促使全省农村能源建设步入了一片全新的天地,取得了明显成效。甘肃省积极开展“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建设,每户建设8-10立方米沼气池一座,配套开展暖圈、卫生厕所和厨房改(新)建,截至2011年底,全省农村户用沼气累计达到110万户,已形成以户用沼气为主体、各类沼气工程为补充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建成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130个、大中型沼气工程36个。全省已组建农村沼气协会4000多个、村级沼气服务网点4500处,培训专业维护管理人员9000多人,形成了方便快捷服务农民的农村沼气后续服务体系。

(三)沼气建设取得的效益

甘肃省大力推广沼气建设,明显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带动了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大部分沼气用户实现了“庭院美化,厨房量化,圈厕净化”。据甘肃省农村能源办公室统计,一座正常投料的8-10立方米的沼气池全年可产沼气380-450立方米,可解决3-5口人的农户10-12个月的生活燃料,年节约薪柴2吨,保护3.5亩薪炭林或2亩林地,同时产沼肥27吨,相当于尿素300公斤、磷肥500公斤,钾肥200公斤,据项目户使用沼渣、沼液统计,每口沼气池可使5-7.5亩的耕地受益。甘肃省110万户农村户用沼气池年生产沼气约3.52亿立方米,替代生活用能24.64万吨标准煤,年可减排二氧化碳43.88万吨,相当于年保护林地385万亩以上,并已使550多万亩耕地受益。1座沼气池每年节约能源、化肥、农药开支在900元左右,110万户农村户用沼气年可为全省农户节支9.9亿元,同时通过使用沼液沼渣作为农作物的肥料,提高养殖、种植效益约500元,110万户农村户用沼气年可为全省农户增收5.5亿元,每年节能增收15.3亿元。

三、甘肃省沼气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甘肃省农村沼气建设部分的解决了农村生活用能问题,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改善了人居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但是在沼气的引进、建设、使用、维护上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推广缓慢

部分基层领导干部不能够深刻的认识到发展沼气建设的重大意义,不能够积极响应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想,将精力和财力放在能够给地方政府带来较大财政收入但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对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重视不足,使得沼气的大规模推广工作不能很好的展开。与此同时,由于部分农民自身文化水平低,不能够全面理解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方针,对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认识不高,只顾眼前利益,不愿对沼气的初期建设投入过多资金,依赖政府的心理较为严重,影响了沼气的推广和使用。

据国家农业部统计2010年全国农村户用沼气达到4000万户,全国农村户用沼气率达到适宜农户的28.4% ,而全国农村普及率最高的广西省在2010年的农村户用沼气普及率达46%。另外,据甘肃省农牧厅统计2010年甘肃农村户用沼气达100万户,甘肃农村户用沼气率达到适宜农户的32.7%。虽然甘肃省的农村户用沼气普及率高于全国农村户用沼气普及率4.3%,但是比起全国普及率最高的广西省还要差11%。

表1:2010年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情况表

全国 广西 甘肃

农村户用沼气(万户) 4000 371 100

适宜普及率 28.4% 46% 32.7%

资料来源:根据国际能源网http://newenergy.in-en.com/html/newenergy-20062006120655486.html;广西沼气网http://www.gxzhaoqi.com/news/html/41/650.htm;每日甘肃网http://gansu.gansudaily.com.cn/system/2010/06/14/011593291.shtml整理计算

(二)资金投入不足,建设有困难

资金投入不足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政府投入不足。虽然近年来中央财政、甘肃省财政对农村沼气建设资金在逐年加大,但是仍然不能满足甘肃省日益扩大的沼气建设规模所面临的资金缺口。2009年、2010年、2011年,中央和地方合计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分别为43.53%,38.83%,46.12%,均低于总投资的50%。第二是需要农户自筹的资金数目大,筹集困难。由于物价上涨,建一口8-10立方米户用沼气池投入资金约2500元,加上改厨、改厕、改圈,总投资约5000元。其中政府财政专项补助为1500元,农户自筹需要3500元。中央投资和地方配套资金总额占农户建设资金的30%,自筹资金比例占70%,补助资金比例小,自筹资金比例大。2011年甘肃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909.4元,农民难以承受,农户自筹建设积极性不高,加大了项目建设实施的难度,配套建设的改厨、改厕、改圈难以按设计要求全面完成,影响了沼气池效益的整体发挥。

表2:2009-2011年甘肃省沼气投资情况表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中央投资(亿) 6.6600 1.5530 2.0540

地方配套(亿) 1.3500 0.2500 0.3500

自筹资金(亿) 10.3500 2.8400 2.7712

项目总投资(亿) 18.4000 4.6430 5.3752

新增沼气池用户(万户) 44 10 10

资料来源:根据2009年12月23日甘肃省农牧厅副厅长刘志民在甘肃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http://www.mingong123.com/news/52/201001/219c2a381b10cdad.html;2010年12月10日甘肃省农牧厅副厅长韩临广在甘肃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http://gsrb.gansudaily.com.cn/system/2010/12/11/011808585.shtml;2011年12月26日甘肃省农牧厅副厅长韩临广在甘肃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http://www.nxnews.net/wj/system/2011/12/26/010203553.shtml整理计算。

(三)技术创新跟不上,沼气池产气效率受影响

目前,全国沼气建设技术和设备生产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但是仍然有一些技术因素制约着沼气项目的推广和发展。温度是影响沼气产气率的重要外因条件,温度适宜则发酵菌繁殖旺盛,活力强,生成甲烷的速度快,产气多。据研究表明沼气池温度低于6℃会停止产气,来自西北区域气候中心的分析结果显示2011年甘肃省冬季平均气温为-5.0℃。

表3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模式沼气池的产气率 单位:m3/(m3·d)

项目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5.8 -4 2.7 8.5 13 16.5 18.9 18.5 13.5 7.4 1 -4.4

露地池 0.00 0.00 0.00 0.05 0.08 0.12 0.18 0.19 0.15 0.13 0.10 0.04

一池三改 0.08 0.05 0.05 0.08 0.12 0.13 0.18 0.20 0.16 0.14 0.14 0.11

四位一体 0.09 0.12 0.15 0.18 0.2 0.25 0.26 0.26 0.16 0.14 0.13 0.15

资料来源:刘国胜﹒沼气池产气率随气温地温变化规律的研究[J] 《可再生能源》 2006.06

由上表可以看出同样模式的沼气池在不同的温度下产气率不同,且沼气池的产气率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从不同模式看,“四位一体”模式因保温性能好, 沼气池产气率最高, 平均产气率为0.174 m3/ ( m3·d );“一池三改”模式解决了高海拔区沼气池冬季不产气的问题, 平均产气率为0.12 m3/ ( m3·d ); 露地池由于气温低, 冬季不产气, 平均产气率仅为0.087 m3/( m3·d ) 。甘肃省目前有一部分沼气池是露地池,在冬季沼气池基本上全部处于停止产气的状态,沼气产出率低,连续性不足,出现了沼气灶,煤气灶和土灶三灶并用的情况。冬季沼气池的保温技术,是制约沼气发展的关键因素,如果解决不了沼气池的冬季保温这一技术难题,将严重阻碍沼气在甘肃省农村的推广和发展。

(四)沼气池管理不足,后续服务滞后

沼气建设是三分靠建七分靠管,尽管甘肃省的沼气后续服务建设在近几年中有了很大改善,县沼气服务协会、村沼气服务站相继出现,但是目前仍然数量相对少,满足不了项目户的需求。截至2011年末,甘肃省组建村级沼气服务网点4500处,培训专业维护管理人员9000人。甘肃省共有16036个行政村,平均每3.5个村拥有一个村级服务网点;每个专业维护管理人员需要负责约1.7个行政村,122个农村沼气项目户,由此可见,甘肃省农村户用沼气后续管理服务覆盖面小,服务单位和专业人员匮乏。部分地区政府更是只管建设不管后续服务,农民自身由于掌握的沼气专业知识不足,有的沼气池连续几年都不换料,有的只进料不出料,有的沼气管道、灯具损坏因害怕花钱而不进行维修,久而久之沼气池逐渐成为废池病池。诸如此类问题,轻者严重影响沼气的使用效果,重者致使沼气池报废,服务管理不到位和滞后使得病池、废池数量高达30%以上。

(五)沼气建设没有实现产业化发展,经济效益不明显

截至2011年底,甘肃省农村户用沼气已经达到110万户,发展速度是全国第一。但是甘肃省的沼气建设基本上处于“一户一池”的状态,每家每户各建一个小沼气池,建有沼气池的农户,一般配套养几头猪,猪粪入池发酵沼气,沼气用于炊事和照明,沼液和沼渣则作为农业耕种的生态有机肥。而大中型沼气工程的开发较少,还没有建立起集养殖、大棚种植、沼气为一体的综合型产业。2011年底全国规模化养殖场沼气工程已发展8.05万处,而甘肃省建成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仅130个,占全国规模化养殖沼气工程的0.0016%。据甘肃省农牧厅统计的结果,2010年累计建成养殖小区和联户型沼气130个,2011年累计建成养殖小区和联户型沼气仍然为130个,养殖小区和联户型沼气建设增长数为零。沼气资源是一种区别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可再生清洁能源,随着人们对能源的需求的增加和国家对环境的重视,对沼气产业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四、解决甘肃省农村沼气发展问题的对策建议

针对甘肃省农村沼气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找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甘肃省农村沼气发展潜力巨大,只有解决好目前存在的困难,才能使沼气项目有长远的发展。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适宜农户的沼气池普及率

各级党委、政府要提高认识,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去认识沼气建设既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富民工程,又是整合农村资源、全面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推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工程。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农民大力宣传发展沼气产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要给农户突出强调发展沼气产业可以给农民自身带来的经济效益,充分调动农民建设沼气的积极性。争取在2015年末超额完成《甘肃省农村能源建设“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在2011年—2015年全省新建户用沼气70万户的任务。到2015年累计建设180万农村户用沼气,使适宜农户沼气池普及率达到54.14%以上,每年全省农村户用沼气节支增收的经济效益达到23.8亿元。

(二)整合各方资源,实施项目带动

推进农村环保工作,必须尽快建立健全以公共财政为主要渠道的投资机制,出台有关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农民投入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投入的农村环保资金筹措机制。首先,改善中央投资和地方配套资金总额占农户建设资金的30%的现状,争取达到50%以上,减轻农户自筹资金的压力。其次,各级地方政府应该选择一些有效益的项目,走市场化路子,鼓励个人和外商投资开发农村能源,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最后,甘肃省政府应该放眼世界,积极参与国际节能减排的新市场,结合沼气的节能减排的环境效益,在项目建设之前申请国际节能减排指标即CDM(清洁能源机制)项目交易,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多元化的合理机制。

(三)加大技术研发,提高沼气池产气率

农户积极配合实施国家的号召建设沼气,一方面是为了国家节能减排,另外一方面是为了切身经济利益,沼气建成之后的使用效率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能够克服沼气在实际使用中出现的供气不连续和冬季断气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鼓励相关企业加大对相关技术的研发力度,就甘肃省而言特别要注重研发冬季沼气池的保温技术。同时,应根据已有的沼气池建设经验在全省各个地方因地制宜,在高海拔地区, 应大力推广“四位一体”模式沼气池, 在干旱半干旱区应推广“一池三改”模式沼气池,逐步改造和淘汰露地池。切实加强冬季保温措施和日常管理,冬季可在暖圈加双层保温膜, 提高保温效果。在保证沼气池产气的条件下,政府应该加大对沼气相关配套设施的投资和补贴,使农民有经济能力使用高效节能设备,有经济能力维修沼气池和设备,提高沼气的利用率,延长沼气池的使用时间。

(四)健全管理机制,形成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干的良好格局

首先要完善政府机构建设,加强对市县农村能源管理机构建设,设立领导机构和办事协调机构,使其承担起沼气建设的管理的重任,一方面推进沼气项目建设,另外一方面做好已建成沼气项目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市县能源管理机构要同各项目村、户签订责任状,保证各项目沼气池的良好运转,定期指派专人进行检查。其次要建立和完善沼气社会化管理体系,增加农村沼气服务网点的数量,培养更多的具有资质证的沼气专业技术人员,为农户提供上门服务,以便随时解决项目户在沼气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满足群众对沼气日常管理、沼气配件和技术维修的需求,真正做到农户想建有人知道、农户想学有人培训,使用不正常有人维修。

(五)加快形成沼气产业链,提高综合效益

拉长农业循环链条,提高农业整体效益,既保护农村的生态效益,又增加农民收入。针对甘肃省沼气大多以户用沼气为主,沼气的综合效益不明显的问题,甘肃省应该将农村畜禽养殖与环境治理、沼气发展相结合,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人畜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建立以“种植业-养殖业-沼气(能源)-种植业”为一体的小型农业循环产业链。第一,加快在规模化养殖场建设以50户为基本单位的养殖小区集中供气工程,和在沼气需求迫切,养殖农户相对集中的村庄,以养殖农户为核心,以相邻几户为单位,建设以畜禽粪便为原料的联户型沼气工程。第二,在养殖业不发达但秸秆资源丰富的地区,以秸秆为发酵原料,建设集中供气工程,向不养殖农户提供沼气。秸秆沼气以供气5户的沼气工程为基本建设单元,在项目村内建设多个联户型沼气池,实现集中推进。第三,充分利用已经建成的户用沼气池和养殖小区、联户型沼气工程,鼓励、引导和补贴项目户扩大畜牧养殖和配套建设蔬菜种植。通过以上沼气产业化工程,一方面可以解决能源供给不足问题,另一方面可以破解养殖业和种植业发展的污染“瓶颈”,促进养殖业和种植业从粗放式向零排放的生态式、集约式结构调整,实现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村沼气建设所面临的种种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农村沼气建设将迈向一个新的高度,为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燕乃玲 朱远﹒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M] 2010.3

[2]甘肃省农村能源办公室﹒甘肃省“十二五”农村能源建设规划 [M] 2010.9

[3]袁凤香﹒以科学发展观理念推进甘肃沼气发展[J] 2010.3 农业工程技术新能 源产业

[4]刘建峰﹒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农村沼气发展现状及对策[J] 2008.07 辽宁农 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5]张培栋﹒甘肃省加快农村沼气建设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J] 2006.01 中国沼气

[6]建新 杨焕兴﹒“十二五”广西将实现基本普及沼气的示范省区目标 [J] 2011.02广西林业

[7]刘国胜﹒沼气池产气率随气温地温变化规律的研究[J] 2006.06 可再生能源

[8]段艳平﹒广西农村沼气建设的环境经济效益和发展对策分析[J] 2009.11 当代经济

[9]李敬喜·新模式带来农村环境治理新突破---陕西省眉县、西乡县和彬县农村环境治

理情况调查 [J] 2012.10 环境保护

作者:贾慧 高全成

专业建设的生态工程论文 篇3:

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现状及思考

摘 要:1978年11月,为了治理生态恶化,带动经济发展,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在我国西北、东北、华北地区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40年来,“三北”防护林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生态方面,“三北”地区沙化土地和沙化程度呈现双降趋势,荒漠化面积逐渐减少。同时,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得到极大改善,区域内的河流淤泥量得到减轻。经济方面,随着风沙灾害、水土流失的减少,粮食产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由于用材林、薪炭林和经济林的建设,林业产量呈现了翻番增长,也带动了林副产品的发展。生态文明方面,极大地推动了林业知识的普及和林业教育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生态文明的国际地位。但是由于经验的缺乏和自然条件等因素限制,工程建设也产生了不少的问题。例如,由于“三北”地区薄弱的经济基础以及物价的上涨等因素,工程建设所需资金的缺口逐渐增大。此外,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病虫害以及干预失当等原因造成的林地退化也逐渐严重。因此,后续的工程建设必须要拓宽资金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必须要加强林地修复,改造退化林地;同时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支撑。

关键词: “三北”防护林;生态治理;生态文明;林地退化;林地修复

1978年11月开始实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是党和国家为应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求,带动经济发展而进行的规模浩大的生态治理工程。

一、 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实施的原因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实施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原因,是在一系列因素的共同带动下酝酿而生的。

(一)治理生态恶化

众所周知,“三北”地区是我国自然环境最恶劣的地区。1977年,由于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沙尘暴发生的次数越来越多,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波及范围也越来越广,造成的危害也逐渐加重。“以往平均2年~3年发生一次,每次大约1小时~3小时,近十余年平均每1年~2年发生一次。每次大约3小时以上,沙尘暴严重时,对面看不见人,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沙尘暴中心,人、畜刮走,树倒屋塌,损失惨重。”1据《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林业志》记载:“1970年至1973年连续4年的第3次大开荒,沙地植被多被破坏。伊盟3次大开荒导致1 000多万亩土地开始了沙漠化,流沙由解放初期1 575万亩增至5 250万亩,水土流失面积增至32 000平方公里。”2

表1是“三北”地区几个主要地区不同年代年平均总扬沙日数的统计。3可以看出,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北京、银川、西宁、兰州等地年平均扬沙日数都有所增加。其中,北京由20.8 d增加到22.3 d,银川由34.2 d增加到37.1 d,兰州由16.7 d增加到21.4 d,乌鲁木齐由18.0 d增加到25.6 d,西宁扬沙日数变化最为严重,由1961—1970年的31.1 d骤增到1971—1980年的57.8 d。

综上所述,无论是西北地区、华北地区还是东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均已经到了亟待治理的地步。

(二)带动经济发展

20世纪70年代,“ 三北”地区恶劣的环境严重制约了“三北”地区经济的发展,阻碍了“三北”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进程。

生态环境的恶化给农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制约了农牧业的发展。位于阿拉山口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精河县,在1972—1983年间,“历年平均受灾约355 ha,占同期播种面积的21.2%。其中风害面积135.8 ha,占受灾面积的35%。历年来,因碱害、大风造成的死亡面积约242 ha,占总播种面积的13.2%。每年因风灾损失的粮食有15万—30万kg(它是1983年总产的5.3%-10.6%)”4。对于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来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也是令人震惊的。“1964年,全盟因受风沙而毁种的农田达230万亩。鄂托克旗公卡汉公社1973年耕种土地9万亩,粮食产量7 815万公斤,平均亩产不到1公斤。伊金霍洛旗苏泊汉苏木哈布池村,1973年播种3 000亩。毁种3次,用种1.5万公斤,收获粮食18 500公斤”,“由于土地沙化,牧场面积缩小,草场质量变劣,牲畜的商品率、出栏率、肉乳产量以及大畜比例显著下降。1956年,全盟大畜头数为54.6万头,到1980年下降29.9万头,比1956年减少了44%,其中牛的数量减少70%”1。

经济发展对林业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根据1993年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生产资料市场统计年鉴》的统计(见表2)2,1957年到1978年,我国木材资源生产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年增加,但是木材消耗量增长的速度远高于木材生产量增长的速度。不仅如此,1958年开始,我国木材资源年初年末库存差额达到-74万m3,1962年达到-62万m3,1970年,甚至达到-148万m3。这代表着我国木材资源年初年末库存差开始呈现负增长,即我国木材供给量开始小于木材消耗量。在这样的情况下,植树造林,加强经济型防护林建设,进而缓解我国林业资源与经济建设供需之间的矛盾逐渐提上了日程。

二、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现状

40年来,“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设经过了平原农区型防护林体系工程、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工程、区域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高标准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发展,已经逐步完善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经验缺乏、自然条件等因素制约,工程目前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进一步改善。

(一)“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取得的成就

“三北”防护林工程自1978年实施以来,“建设区域内的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增加到2010年12.40%”3。可以看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工程建设带来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正在日益增长。

1. 缓解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荒漠化和沙化得到遏制。“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实施40年来,区域内27.8万km2的沙化土地得到了治理,沙化土地和沙化程度整体呈现“双降”态势。根据2015年的《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2015年同2000年相比,“三北”防護林工程区内的各省沙化土地面积均有所减少。其中,内蒙古、甘肃、陕西、青海分别减少3 432、742、593、570 km?,其中,极重度沙化土地面积减少7.48万km?。2015年同2000年相比,“三北”防护林工程区内的各省荒漠化土地面积均有所减少。同比之下,除轻度荒漠化土地面积增加了8.36万km2外,中度荒漠化土地面积、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和极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分别减少4.29万、2.44万以及2.83万km2。

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得到遏制。2014—2015年,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会同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研究院等单位采用遥感解译、模型模拟、现场考察等方法,对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工程的生态成效进行了评估。评估显示:截至2012年底,黄河流域潼关以上地区人工林面积747万hm2,林地面积自2000—2010年逐年增加,2010年后趋于相对稳定。2000—2010年,黄土高原重点水土流失区土壤侵蚀强度以每年1 ~ 3 t/hm2的速度减少。

2.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提高了粮食产量。根据《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30年发展报告》的统计,1978年至2007年间,三北地区农牧防护林共保存272.3万hm2,保护农田面积也由1977年的485.43万hm2增加到2 248.65万hm2,保护牧场面积由1977年的395万hm2增加到2007年的1 333.49万hm2,农田林网化程度由1977年的14.53%提高到2007年的68.58%,粮食单产产量由1977年的117.82 kg提高到2007年的311.44 kg。截至2007年,“东北平原共营造农田防护林70.022万公顷,庇护农田776.16万公顷,林网程度达到72.24%……粮食单产由过去的84.9千克提高到现在的323.4千克,总产由0.14亿吨达到0.70亿吨”1。

提高了木材产量。“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在建设防护林体系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力发展了一批商品林。根据国家林业局统计,2007年,三北工程区域内乔木面积翻了一番,达到2 433.21万hm2,乔木林蓄积量达到138 731.51万m3。其中,商品材产量由1977年的269.65万m3增长到了2007年的2 034.23万m3,商品材产值由39 175.23万元增长到了404 414.2万元。农民自用材产量由1977年的140.31万m3增长到427.19万m3,产值也由7 784.43万元增长到了306 626.7万元。经济林面积由1977年的43.69 hm2增长到了2007年的345.81万hm2,产值也由11.45亿元增长到537.09亿元。

带动了林副产品发展,发展了地方经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静宁县抢抓三北二期工程建设的有利机遇,立足县域适宜发展特色林果业的独特优势,确立了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指导思想,依托三北防护林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积极稳妥地发展以苹果为主的特色林果业,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全县果园面积达到80万亩,挂果果园面积40万亩,果品产量45万吨,产值18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益2 800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有14.5万人实现稳定脱贫”1。

3. 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推动了林业知识的普及和林业事业的发展。“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次规模宏大的生态建设的战略举措,掀起了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三北工程启动以来,国家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政策、人力支持,培养了一批专业扎实的林业工作者,建立了一批林业院校和专业,普及了林业知识,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出了宝贵的经验。1999年,三北防护林建设局与江苏科技出版社合作编辑出版了大型画册《世界生态工程之最——中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1979年,“辽宁省共有地、市林科所11个,县林科所11个;吉林省仅有地区研究所1个;黑龙江省则有地区研究所(或林管局)8个,县研究所(或林业局)30个”2。在研究所内,普遍存在着科研人员比例较低的问题,当时“东北地区有高等林业院校3所,中等林业学校9所,林业干部学校3所,技工学校3所”3。根据《中国林业统计年鉴》2014年的统计,2014年全国各地区林业系统单位个数4.3万个,东北三省4 661个。各地区林业系统单位年末人数合计155万人,其中东北三省约59万人。

提高了我国生态文明的国际地位。“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我国政府实施的一项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生态建设工程。工程实施30多年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赞誉,大大提高了我国在生态领域的国际地位。1987年6月5日 “世界环境日”,三北局被世界环境规划署评为“全球环境保护先进单位”。目前,已经有三北防护林建设局、新疆和田等多家单位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称号。1992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首脑会议上称赞三北防护林已经成为阻止风沙南侵的绿色长城,向世界展现了三北防护林的风采,在会议上产生了巨大反响。

(二)“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以来,工程极大地改善了三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遏制了风沙自然灾害,带动了三北地区的经济增长。然而,虽然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但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1. 建设资金实际投入不足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资金依然采取多方集资的方式,即国家补助同自力更生相结合,实行国家扶持、地方自筹、多方集资、群众投劳、义务植树相结合的方式,采取多方位、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方式筹集资金。但由于三北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基础较差,以及日益上升的物价成本,建设资金实际投入不足,严重制约着工程的发展。

根据国家林业局的统计,如图1所示,“三北”防护林体系1978—2007年累计投资6 026 529万元,其中群众投工投劳折合资金占到78.11%,达到4 707 044万元,占据了资金来源的绝大部分。此外,个人社会投资占到8.32%,达到501 165万元。而国家投资818 321万元,仅占13.57%。在国家投资中,中央投资503 069万元,地方配套315 251万元。实际上,1978—2007年,国家计划投资2 197 076万元,实际到位818 321万元,仅仅完成26.85%。1

如表3所示,2008—2010年,国家投资额占完成投资额的比例逐渐降低。22011年后,国家投资额也有所增加,国家投资额所占完成投资额比例也增加到60%以上。然而,目前国家对“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依然不足,工程资金总体呈现疲软态势,远远达不到工程建设所需资金标准。“三北”地区大多是贫困县,经济条件较差,除了少数经济条件稍好的县市以外,大多数的县市根本无法提供足够的配套资金,造成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央、地方来源资金均不足的困难局面。

2. 造林工程呈现退化

我国西北地区90%以上是荒漠草原和荒漠,绝大部分地区只适合生长耐旱草灌。“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以后,开始在西北地区进行以乔木为主的防风固沙林建设。然而,在没有正确评估造林地带的自然情况下容易造成林木成活率较低,即使勉强成活,也最终容易成为低质低效防护林。“河西走廊有1 200 km的三北防护林带,因补水困难或地下水位下降而成片枯萎和死亡;民勤县人工造林8.7万hm2,只剩下2万多hm2。”1“20世纪80年代初宁夏西吉县以小叶杨林为主建造大面积三北防护林,目前90%为小老头树或无树。”2此外,病虫鼠害也是造成林地退化的主要原因。1987年,一期工程造林的1亿多万亩林地中有7 000万亩受到了病虫鼠害,占到了总面积的77%。其中“仅油松毛虫发生面积500万亩,每年约损失木材70万立方米,尤其是枝干害虫危害逐步上升,这些害虫的发生、蔓延较食叶害虫更危险,造成的损失更大,严重威胁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和发展”3。

五期工程启动时,我国因立地条件原因造成林地退化44.83万hm2,因林种选择原因造成林地退化80.56万hm2,因病虫鼠害造成林地退化60.05万hm2,因干预失当造成林地退化33.32万hm2(表4)。不难看出,因立地条件、病虫鼠害、生理过熟等原因造成的林地退化已经成为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心头大患,直接威胁了防护林的正常建设和发展。4

三、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展望

习近平认为,森林安全直接关系着生态安全,而生态安全直接关系着国家安全,因此要大力推进像“三北”防护林工程这样的重点林业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开展林业建设,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自然财富。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这一系列生态思想,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加大资金投入,拓宽资金渠道

资金是“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保障,有了资金才能为工程提供稳定的支撑。然而长期以来,三北工程资金一直处于相对紧张的状态。一期工程时,国家由于财政困难,资金紧缺,仅仅完成了规划投资的36.46%。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状况的好转,财政状况逐渐改善,可投入的“三北”建设资金也逐渐增多。然而,由于物价的增长,造林成本的提高,建设资金依然难以满足造林的实际成本,造成了“谁造谁亏”的一种尴尬局面。因此在“三北”防护林工程未来的建设中要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补贴标准,确保资金及时到位。要在国家主导、地方共建的原则下,根据各地实际和财政状况,建立科学有效的资金投入机制。

单纯地依靠国家财政投入必然是远远无法满足工程需求的,因此还需要多元化、全方位的拓宽资金渠道。习近平曾指出,针对大型基础设施,“从长远来看,仅靠政府投资是不够的。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必须多管齐下,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扩大民间投资规模,形成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1。因此,可以根据现行的林业政策进行制度改革,在税收、土地使用、林权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通过协议的方式,将某种资源的保护权作为一种与经营权类似的权利移交给承诺保护的一方。依照保护成效,每年或定期支付一定资金,这样一方面可以监测投资的有效性,还可以通过竞标形式签订协议,吸收社会闲散资金,使真正有能力的机构或个人参与保护工作,吸引社会资金进入“三北”工程。其次,“要加大信贷支持林业力度,积极拓宽林业融资渠道,广泛吸收各类资金投入三北工程建设”2。最后,要加强国际合作,争取国际资金的支持。“三北”防护林工程作为世界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都是国际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对象。“截至2006年底,三北地区有德国、日本、美国、意大利等25个国家和全球环境基金、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开发计划署等10多个国际组织和社会团体援助的林业或以林业为主体的项目58项,援助资金超过16亿元人民币。”3因此,要加强“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国际宣传与推广,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寻求国际社会及组织的支持。

(二)加强林地修复,改造退化林地

2017年5月26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修复。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1。

对于病虫鼠害造成的防护林退化,首先要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一些野生动物是虫鼠的天敌,对虫鼠灾害具有天然的调节作用。因此,要想遏制病虫鼠害,最直接的措施便是加强对其天敌的保护,尤其是要加强对以虫鼠为食的猛禽类、鸟类、猫科动物等的保护,扩大其天敌数量,形成对虫鼠的生态遏制。其次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科技支撑力度。对于病虫鼠害的防治,通过科技的手段对其灭杀是相对有效的措施,要鼓励林业科技创新,积极开发自然无公害的药剂,通过应急短促的物理、化学措施遏制虫鼠灾害。最后要完善病虫鼠害的监测体系。病虫鼠害与森林植被有着复杂密切的联系,只有加强对病虫鼠害的监测,在充分了解其相互作用的动态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调控,实现对病虫鼠害的自然调控。对于立地条件和林种选择造成的防护林退化,要及时调整林木种类,因地制宜地选择林种修复。对于东北华北平原农区,自然条件相对較好,则选择以杨树、油松、侧柏为主的林种进行修复;对于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等风沙区,则选择以樟子松为主的乔灌树木;对于晋西北、泾河渭河流域的黄土高原沟壑区,则选择以松、柏为主的林种补植补造;对于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的西北荒漠区则选择以云杉、杨树、沙棘等荒漠植被补种修复。对于生理过熟造成的防护林退化,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更新造林。修复时可采取块状、带状等方法进行修复。全面修复时也要尽量避免全部伐掉重造,而应该分批分次循序渐进地进行更新修复,对于“有望恢复正常生长的中幼龄退化林分可采取复壮改造,通过土壤施肥、林木嫁接、平茬促萌、防旱排涝、松土除杂等方法恢复林木正常生长”2。

(三)加强科技创新,强化技术支撑

习近平强调:“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革新节约成本、降低消耗,是我们国家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就形成并保持下来的一个好做法、好传统。”3“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发展至今,取得的效益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工程建设之初,由于三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导致造林死亡率较高,工程质量较低,对此,林业机构科研人员刻苦攻关,推广了容器育苗技术、钻孔深栽技术、开沟深栽旱作林技术、汇集径流抗旱造林技术等造林新技术,极大地提高了造林的存活率。“同时,在飞机播种造林上推广应用了选择飞机播种时机、种子大粒化等技术,突破了年降雨量200毫米以下不宜飞播的‘禁区’”4,使飞播造林成效提高了20%。

加强科技创新,强化技术支撑,作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必须始终如一地坚持和贯彻下去。首先,要把科技创新和技术支撑融入“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包括规划设计、苗木选择、造林施工、维护抚育等,做到科学规划、科学建设、科学管理。其次,要加强科技的推广应用。科技的创新最终还是要应用于实践方能发挥出其真正价值,因此,在开展科技创新的同时,还要加强科技的推广使用,发挥科技推广站和基层林业工作站的作用,通过召开技术推广会、组织交流考察等方式推广林业科技知识。最后,要加强林业人才的培养。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只有具备了相关的专业人才、科研人才,方能实现科技的创新。因此,强化科技支撑也包含着强化对林业人材的选拔、培养。要想做到如此,必须创新人才发展环境,完善技术培训机制,加强创新激励力度,以此为林业人才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调动林业人才的科研积极性。

习近平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三北”防护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改革开放之初做出的惠及亿万子孙的生态工程,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生态文明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是实事求是指导方针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诠释。必须要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完善“三北”防护林工程,使“三北”防护林建设真正成为捍卫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绿色屏障。

(责任编辑 朱凯)

作者:赵子夜

上一篇:稽查实效性电力营销论文下一篇:和谐幸福社会文化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