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分析高考题范文

2022-06-11

第一篇:回归分析高考题范文

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分析(第03期)专题01 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

2015年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分析(第03期)专题01 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

5周年

一、背景材料

2014年12月20日,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在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中央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在全国各族人民大力支持下,“一国两制”在澳门的实践必将谱写出新的精彩篇章,澳门这朵祖国的美丽莲花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更加迷人的色彩。

继续推进“一国两制”事业,必须牢牢把握“一国两制”的根本宗旨,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坚持依法治港、依法治澳,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继续推进“一国两制”事业,是中央政府、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包括港澳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使命

二、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1.经济生活

围绕主题,抓住主线。要抓住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机遇,围绕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发展定位,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用好中央支持澳门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化同祖国内地特别是广东省和泛珠三角地区的合作,增强澳门发展动力,努力实现与内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2.政治生活

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察民情、知民需、解民忧、纾民困,妥善处理社会多元诉求,平衡好各方利益,积极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让广大居民更好分享发展成果。

1 依法行政。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治理,努力打造勤政、廉洁、高效、公正的法治政府,做到依法决策、依法施政,使特别行政区发展始终沿着法治轨道展开。

民主集中制原则。国家主席习近平监誓,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崔世安宣誓就职。 3.文化生活

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十五年澳门梦奋斗追求,十五年中国心澎湃跳动。澳门举行了以以“澳门梦·中国心”为主题的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文艺晚会。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澳门作为中西文化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传承岭南色彩的中华文化,融汇欧陆风情,蕴含独特魅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培育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在长期奋斗历程中澳门同胞形成了爱国爱澳、包容共济、务实进取的优良传统,这是澳门发展的力量源泉,我们要珍视和传承这些宝贵精神。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高度重视和关心爱护青年一代,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实现爱国爱澳光荣传统代代相传,为他们成长、成才、成功创造良好条件。

4.生活与哲学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5年“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有力证明:“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其强大生命力日益彰显。

坚持联系的观点。俗话说,桌子上唱大戏——摆布不开。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的实践证明,只要路子对、政策好、身段灵、人心齐,桌子上也可以唱大戏。

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国家好,澳门才会好;澳门好,国家会更好。回归以来,澳门不仅从祖国内地快速发展中获得了源源不竭的发展动力和越来越多的发展机遇,也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坚持发展的观点。15年来,澳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巨大成就,一个生机勃勃、安定祥和的澳门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祖国的南海之滨。

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作为前无古人的事业,“一国两制”实践不会一帆风顺。澳门在取得巨大进步和成就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仍会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需要加以妥善应对。

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习近平主席到澳门后,探访了两户家庭,仿佛在澳门推开了一扇窗户,看到了澳门居民安居乐业的温馨画面。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

三、能力测试

回归15年来,澳门这朵祖国的美丽莲花绽放出更加绚丽、更加迷人的色彩。回答1-3题。 1.2014年12月19日,以“澳门梦·中国心”为主题的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文艺晚会在澳门举行。浪漫的土生葡语民歌,热情绚丽的葡萄牙土风舞、巴西桑巴舞、广东粤剧……风情各异,魅力四射。透过晚会我们感受到

①文化的多样性

②文化的民族性

③文化的交融性

④文化的继承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习近平主席走访了两户家庭,“推开了一扇窗户”,看到了澳门居民安居乐业的温馨画面。下列选项中包含的哲理与此一致的是

A.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C.井底之蛙,坐进观天

D.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中央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在全国各族人民大力支持下,澳门这朵祖国的美丽莲花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更加迷人的色彩。“映日荷花别样红”主要说明

①不能忽视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

②要注重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 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④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14年20日,习近平前往澳门郑裕彤书院,应师生邀请参加了正在举行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沙龙,同青年学生亲切交流。回答4-5题。

4.人与人的关系十分重要,我们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都有体现。习近平说“中华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了骨髓里。这就是文化DNA。”这体现了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②中国人文化素养与生俱来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亘古不变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习近平讲述了自己在学生时代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中汲取知识、开启智慧的人生经历,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和了解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增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骨气和底色。打好传统文化的“底子”要

①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承袭传统,古为今用

④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 牢牢坚持“一国两制”基本国策,是实现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回答6-11题。

6.人类社会发展的事实证明,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依法治澳是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国两制”是澳门与祖国共同发展繁荣的事业。这要求特别行政区要

①建设法治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②依法决策,依法施政 ③遵守基本法,维护中央权威

④爱国爱澳,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在长期奋斗历程中澳门同胞形成了爱国爱澳、包容共济、务实进取的优良传统,这是澳门发展的力量源泉。我们要珍视和传承这些宝贵精神,坚持从国家整体利益和澳门长远利益出发,不断开创“一国两制”事业新局面。为此要

A.全面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养

B.承袭和发扬澳门同胞传统文化 C.培育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D.发挥文化对澳门建设决定作用

8.坚持“一国两制”基本国策,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代表统一后国家发展方向,特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不会改变社会主义性质。是因为

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

B.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C.实行“一国两制”只是权宜之计

D.矛盾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9.澳门的进步和成就充分证明,“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具有强大生命力,掌握了自己命运的澳门同胞完全能够建设好自己的家园。这说明了

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俗话说,桌子上唱大戏——摆布不开。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的实践证明,只要路子对、政策好、身段灵、人心齐,桌子上也可以唱大戏。这说明

①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 ③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④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我们深知,作为前无古人的事业,“一国两制”实践不会一帆风顺。澳门在取得巨大进步和成就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加以妥善应对,继续扬帆破浪、砥砺前行。这一认识

①坚持了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②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③坚持了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坚持了内因和外因的统一

4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澳门要抓住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机遇,围绕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发展定位,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用好中央支持澳门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化同祖国内地特别是广东省和泛珠三角地区的合作,坚持提升自身发展素质能力和加强区域合作“两条腿”走路。

材料二 保持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牢牢把握“一国两制”的根本宗旨,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必须坚持依法治澳,循序渐进推进民主;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

⑴结合材料一分析澳门发展思路的经济学依据。

⑵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澳门同胞如何为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做贡献。

13.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要把我国历史文化和国情教育摆在青少年教育的突出位置,让青少年更多领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更多感悟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发奋图强的光辉历程,更多认识新中国走过的不平凡道路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更多理解“一国两制”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从而牢牢把握澳门同祖国紧密相连的命运前程,加深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爱澳情怀,增强投身“一国两制”事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⑴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要把我国历史文化和国情教育摆在青少年教育的突出位置。

⑵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知识,请你分析要牢牢把握澳门同祖国紧密相连的命运前程,并提出方法论建议。

第二篇:高考化学题题型分析

在高中化学中,计算题的主要功能是考查考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广度和熟练程度以及知识的系统性。这类题目考查的形式既有直接的简单化学计算和间接的应用化学原理推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化学题题型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化学题题型分析一

化学计算中的4种常用方法

01.假设法

所谓假设法,就是假设具有某一条件,推得一个结论,将这个结论与实际情况相对比,进行合理判断,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1.极端假设法

主要应用:(1)判断混合物的组成。把混合物看成由某组分构成的纯净物进行计算,求出最大值、最小值,再进行讨论。(2)判断可逆反应中某个量的关系。把可逆反应看作向左或向右进行到底的情况。(3)判断可逆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的变化。把可逆反应看成向左或向右进行的单一反应。(4)判断生成物的组成。把多个平行反应看作单一反应。

2.状态假设法

状态假设法是指在分析或解决问题时,根据需要,虚拟出能方便解题的中间状态,并以此为中介,实现由条件向结论转化的思维方法。该方法常在化学平衡的计算中使用。

3.过程假设法

过程假设法是指将复杂的变化过程假设为(或等效为)若干个简单的、便于分析和比较的过程,考虑等效状态的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进而求解的方法。该方法在等效平衡的计算中使用概率非常高。

4.变向假设法

变向假设法指在解题时根据需要改变研究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进而迁移到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

02.关系式法

在多步反应中,关系式法可以把始态的反应物与终态的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表示出来,把多步计算简化成一步计算。正确书写关系式是用关系式法解化学计算题的前提。

1.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关系式

特点:在多步反应中,上一步反应的产物即是下一步反应的反应物。

2.通过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叠加找关系

适用于多步连续反应或循环反应。方法:将其中几个有关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适当变形(改变化学计量数),然后相加,消去中间产物,即得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03.差量法

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理论差量。其解题步骤如下:

(1)分析题意:分析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数量关系,弄清引起差值的原因。

(2)确定是否能用差量法:分析差值与始态量或终态量之间是否存在比例关系,以确定是否能用差量法。

(3)写出正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量”与题中提供的“实际差量”,列出比例关系,求出答案。

04.守恒法

“守恒法”利用物质变化过程中某一特定的量固定不变来列式求解。它的优点是用宏观的统揽全局的方式列式,不去探求某些细枝末节,直接抓住其中特有的守恒关系,快速建立算式,简捷巧妙地解答题目。常用的方法有质量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等。

1.质量守恒

依据: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

2.电子得失守恒

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一定相等。

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的有关计算。

3.电荷守恒

依据: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总量不变(或在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负、正电荷总数相等)。

方法:首先要确定体系,并找出体系中阴、阳离子的种类,每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其物质的量;然后根据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列出计算式。

应用: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推断,也可用于有关量的计算。

高考化学题题型分析二

化学反应图像题的解题方法

01.离子反应图像

考查知识点:根据图像考查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分析溶液的成分、离子的共存与推断、计算反应物的量或由离子反应画出相应的图像等。

实质:离子反应图像问题,归根结底,考查的实质仍然是离子反应和离子共存问题。

1.离子反应图像

溶液中存在多种还原剂(或氧化剂),加入同一种氧化剂(或还原剂)时,必须按照“强者先行”的原则,考虑反应的先后顺序。只有当“强”的反应完后,“弱”的才能发生反应。

2.离子共存及离子计算图像

离子共存图像要谨防离子共存的陷阱,特别要注意一些隐含条件和隐性关系;离子计算的前提是掌握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特别要注意物质间量的关系,遵循三大守恒原则和溶液电中性原则。

02.化学平衡图像

化学平衡图像是中学化学基础图像知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把抽象的化学平衡理论形象直观地表述出来。化学平衡图像题是高考必考题型之一,根据图像坐标表示的意义,将常考的化学平衡图像分成如下三类。

1.量值-时间图像

图像中的纵、横轴分别代表物质的数量(如浓度、百分含量、转化率、产率等)与反应时间(过程),将可逆反应中物质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体现在图像中。

该类题解答时要明确曲线“走势”代表的意义,并由此确定反应进行的方向,再进一步确定改变的条件。千万要注意此类图像中可能出现的“交点”并不代表平衡点,只有某种量值不随时间改变时的点才是平衡点。

2.量值-条件图像

将物质或反应体系的某种量值与温度、压强、浓度、催化剂中的某一种之间的关系,反映在图像中。解答时首先要仔细观察图像,找出相关量值间的变化关系,然后将图像中的这种对应关系与理论知识进行对照,分析其是否符合理论上推导出来的关系,最后确定答案。

3.量值-时间-条件图像

该类图像反映的是某一物质的量值(如浓度、转化率、产率、百分含量等)与一种或两种外界条件(温度、压强、催化剂)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其图像构成的特征是图像中有一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突变点(平衡点、最大值、最小值)。

解题思路:依建立平衡所需时间的长短→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时间短速率大)→确定影响反应速率的不同条件间的关系(反应速率大条件强)→再根据物质量值的变化判断平衡的移动方向,由此得出的移动方向应与由勒夏特列原理确定的方向一致。

03.电化学图像

近年高考中对电化学的考查出现了新的变化,以装置图为载体来考查电化学的相关知识,成为近年高考的新亮点。

1.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破-解关键:正、负极或阴、阳极的判断。

2.原电池与电解池的互变

原电池与电解池可以相互转化,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制造二次电池。二次电池中,放电时是原电池,充电时是电解池,放电时的负极反应与充电时的阴极反应相反,放电时的正极反应与充电时的阳极反应相反。

高考化学题题型分析三

化学实验的创新探究

球形干燥管的创新使用

1.A装置为尾气吸收装置,用来防倒吸,原理类似于倒置在水中的漏斗。

2.B装置为简易的过滤器,可净化天然水。如果去掉上边两层,可用活性炭对液体中的色素进行吸附。

3.C装置是一微型反应器。该装置既可节约药品,又可防止污染。如铜丝在该装置中燃烧时,Cl2封闭在干燥管内,实验结束后剩余的Cl2不仅可以用水吸收,还可以观察CuCl2溶液的颜色。

4.D装置为一简易的启普发生器, 可用于H2、CO2等的制取。

5.E装置起干燥、除杂或缓冲气流的作用。

02.仪器连接的创新与改进

1.仪器巧妙连接,取代启普发生器

(1)倒立漏斗式:这种装置可以增大气体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液吸收气体。当易溶性气体被吸收液吸收时,导管内压强减小,吸收液上升到漏斗中。由于漏斗容积较大,导致烧杯中的液面下降,使漏斗口脱离烧杯中的液面,漏斗中的吸收液受自身重力的作用又流回烧杯内,从而防止吸收液倒吸。

(2)肚容式:当易溶于吸收液的气体被吸收液吸收后,导气管内压强减小,使吸收液倒吸进干燥管中,吸收液受自身重力的作用又流回烧杯内,从而防止吸收液倒吸。这种装置与倒立漏斗式的功能类似。

(3)蓄液式:当吸收液发生倒吸时,倒吸进来的吸收液被预先设置的蓄液装置贮存起来,以防止吸收液进入受热仪器或反应容器中。

(4)脱离式:因导管没有与液体接触,从而无法产生倒吸。

(5)液防式:通过改变试剂的方法达到防倒吸的目的。如吸收HCl时,HCl不溶于四氯化碳而无法倒吸,HCl从四氯化碳中逸出进入水中而溶解。

第三篇: 高考化学实验题分析及复习策略

高考对化学复习策略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复习中应认真琢磨高考试题,透过试题本身,领会试题潜在的导向作用,调整并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高考复习化学实验题专题提出一些建议。 1.复习过程要分析高考化学实验题考查类型 分析近年高考化学实验题可以看出,高考化学实验题在命题中更加重视实验的设计、评价和开放性,实验考查的要求也逐步有了新的提高。 1.1命题注重综合

高考化学实验题命题中的“综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和实验操作三条“线”的基础上,向“原理+仪器”、“仪器+技能”、“原理+技能”三个交叉、综合的层面甚至向“原理+仪器+技能”三维立体结构发展,实现化学实验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考查;②化学实验与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计算、化学概念和原理等各个板块中相关知识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③将化学实验与化学相关知识、其他学科(如物理、生物等)的相关知识与方法融合在一起来进行综合考查。 1.2命题强调创新

高考化学实验题命题中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试题背景材料选取的创新。命题时,选取生产和生活、自然与社会、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素材作为题干内容。这种命题模式在上海高考试题中得到更好的体现。②试题解答思路的创新。这种命题思路高度重视思维的开放性、强调答题的多样性,提倡考生通过分析判断、演绎推理、联想转化、尝试探索、猜想验证等多种思维方式,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回答问题。③试题考查形式的创新。这种创新主要表现在将验证性实验的考查转化为探索性实验的考查。④试题考查内容的创新。这种命题思路依据化学实验本身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兼容性的特点,将化学实验的考查与化学其他板块的知识甚至是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等有机地结合,实现学科内和学科间知识的综合考查。

1.3命题尝试开放

开放性试题是高考命题新的探索方向。这种试题强调思维的发散性、结论的多样性等为

特征。由于试题具有思维发散性的特征,从而为学生提供多种角度、多种形式、多种方式来思考,试题也往往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答题时,不同的学生因其学习方式的差异、思维角度的不同,完全可能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样的试题有利于学生发挥个性,进行创造性的回答,很好地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而且对中学实施素质教育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从近年高考化学实验题来看,最为典型的命题思路是通过提供开放性实验情境,包括:给出多余的实验条件、不限定实验条件、不限定实验方法等。由于不同条件的组合或选择,不同学生视角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得到不同的实验过程或结论。

近年的全国高考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中,每年都至少有一道化学实验试题具有开放性的特征。由于题目没有对操作作出任何限制,因此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知识掌握情况和思维方式,从多个角度进行回答,大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2.复习过程要明确高考化学实验题能力要求

2.1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来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 高考化学试题中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考查中,既有常见仪器的主要规格及其使用,又有实验操作;既有对正确操作的理解,又有对错误操作的辩认。在高考中有时直接考查某一“学生实验”,也有时是按照某些“学生实验”的基本要求,或由其发展、派生出来的内容来命题,借以考查本项实验能力。 2.2观测、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处理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高考化学试题考查实验能力的题目中,对实验现象的考查,既可以是直接由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也可以是将实验的方法与正确的结论联系起来进行设问。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一般地是要求考生分析实验的关键、细节以及产生的误差等等。实验结果的处理,既可能直接报告数据,也可能从有关数据中归纳出定量的计算公式,绘制出一定的变化曲线。 2.3初步处理实验中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

高考实验能力中要求考生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具有安全操作知识和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考生的安全意识有以下三方面的含义:

①对实验的认识应该十分明确,在化学实验中可能有那些不安全的因素,以及如何防范。②实验的操作方法和实验装置要正确、规范,以防止事故的发生。③一旦有事故发生时,要镇定、敏捷、果断地处理。

一般在化学实验中可能出现以下几种不安全的因素:

(1)有毒气体排放:作为考生应该十分清楚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哪些实验会产生有毒气体的排放,如何消除有毒气体造成的不安全因素。消除有毒气体一般采用相对应的尾气处理装置。

(2)溶液发生倒吸:溶液的倒吸主要是反应容器中压强下降引起的,引起容器中压强下降的原因是气体急速溶解和容器内温度的下降。作为考生应该知道①那些实验有可能会有溶液倒吸现象的发生,②如何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以避免溶液倒吸,③怎样安装防倒吸装置及安全瓶的使用原理。

(3)试管发生破裂:在氨气、氧气、甲烷等实验室制取中,都是采用固体与固体加热的发生装置来制取的,为避免试管的破裂必须采用正确的操作,①如试管口向下倾斜,避免反应中形成的水倒流;②加热不要过于剧烈;③选择适合的反应物质(4)反应溶液暴沸:一 般纯液体加热或液体和液体混合加热都会有可能产生溶液暴沸现象,所以如果在容器中进行该项实验时除了反应物用量要控制外,还要求在反应混合物中加碎瓷片以防止溶液在反应中暴沸。

(5)腐蚀液滴飞溅:浓硫酸、溴水、浓硝酸、苯酚等在实验操作中使用不当都有可能液滴飞溅,造成人的皮肤灼伤,做为考生应该知道如何采用相应的补救措施。 还有反应过于剧烈、试管清洗不洁、物质用量不当、气体发生爆炸等等。 2.4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

在高考化学对该实验能力的考查中,主要通过下列方法:①对于一些实验装置和实验仪器判断有无错误,有时还要求对错误的地方加以纠正。②对于试题所给出的单件仪器或小的装置先行识别,然后再装配成整体装置。③绘出单件仪器或整体的装置图。 2.5根据实验试题的要求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

近年来,高考化学实验题中对考生设计简单实验能力的考查赋予了很多的关注。其中包括①某个实验操作顺序的设计;②确认某混合物组分实验的设计;③验证化学原理的设计;④测定物质化学纯度的设计,有定性的也有定量的实验设计。这类试题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是一种较高水平的能力考查。

3.复习过程要总结高考化学实验题解题原则 解题的总体原则是:①看-(细);②想-(密);③写-(全)

看得细就是要求考生看题仔细,不要错看、漏看,对看不懂的题应该反复看几遍,整体地来审视题目,并且找出题中给予的关键信息。

想得密就是要求考生思维严密,例:集气瓶加一根插入底部的直角导管组成的实验装置,一般考生都认为该装置用于气体的收集,至于什么样的气体可以用该装置收集,回答都是不全面的,多数考生说只要所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就可以了。其实应该有以下三个条件:①不与空气反应的气体可以收集;②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可以收集;③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气体可以收集。

写得全就是要求考生书写答案要完整、全面。如浓HCl、饱和NaHCO3溶液、500mL容量瓶、55℃水浴加热等,这些加点的字在实验填空题中考生很容易遗漏,或不重视这些关键字的书写,结果造成答案的不完整。

解题的具体原则是:

3.1完整性原则(该原则主要用于考生书写实验答案)

解答化学实验题时,对化学实验现象及实验操作过程的描述必须完整。

例1:将一小块铁放入装有少量稀硫酸的试管中,实验的现象 。一般考生就只会答有大量气泡生成,其实在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的现象应该全面考虑反应前与后物质的状态和颜色的变化。上述反应的实验现象应该描述为:①铁块沉入试管底部;②铁块表面产生无色气体;③无色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④铁块逐渐溶解。(可归纳为固体、液体、气体的变化)。 例 2:如何证明CO2中混有少量的SO2?一般考生在回答上述问题常用简单的两个字“品红”或“品红溶液”,实际上该题从完整性角度解的一般原则是要有三个环节:选一种试剂;讲一种操作;得一个结论。在回答过程中还必须注意“少量”这关键字。如何证明CO2中混有少量的SO2?回答是:将待检验的气体过量地导入少量的品红溶液,如红色的品红溶液变为无色,则说明CO2中混有少量的SO2。

3.2顺序性原则(该原则主要用于考生分析实验操作)

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所谓的顺序性原则就是装置连接的顺序性和操作步骤的顺序性。只有正确的连接顺序和操作顺序,才能够科学地进行化学实验。

①气体的制取:一般装置的连接有以下顺序: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收集(反应)装置—尾气处理装置;②气体流经净化装置的两个导管应长进短出;③水流经冷凝管中时应下进上出 ④流经干燥管中的气体应大头进小头出 ⑤量气时用到量气装置,气体经过装置中洗气瓶的两个导管,应该是短进长出 ⑥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先加稀盐酸后加可溶性钡盐 ⑦ 实验结束将导管先撤出液面再熄灭酒精灯放倒吸 ⑧ 氢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操作顺序 ⑨食盐精制实验的操作顺序 ⑩检验水煤气中混有CO和H2实验的操作顺序等等。以上所例举的情况都应该考虑顺序性原则。

3.3对应性原则(该原则主要用于考生设计实验)

对应性原则是指在考生在实验的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将各个环节分散对应,以求达到掌握化学基本操作之目的。对应性原则也可理解为收敛性原则。

例:如何证明碳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中含有SO2和CO2?

一般考生会设计以下两个环节,将气体分别导入装有品红溶液和澄清石灰水的洗气体瓶中。品红溶液红色变淡(说明有SO2),澄清石灰水变混浊(说明有CO2)。上述回答从发散思维来看有其一定道理,就是品红溶液既是检验试剂,又是除杂试剂,但仔细分析觉得有点问题,因为品红溶液一般是做SO2的检验试剂,但做SO2的除杂试剂不是很合适,品红溶液红色变淡并不能保证SO2已被除净。对应性原则就强调设计环节的对应性:

气体经过—品红(检验SO2存在)—高锰酸钾溶液(除去对CO2检出有干扰的SO2)—品红(检验SO2是否已除净)—澄清石灰水(检验CO2存在)。同样在精制食盐水溶液时,应尽量使用对应的除杂试剂将杂质按一定的顺序除去。

再如:除去H2中混有少量的H2S和HCl时,学生一般会将气体通过装有氢氧化钠的洗气瓶,进行洗气。如按对应性原则,应该将气体通过装有硫酸铜溶液的洗气瓶(除去H2S)和氢氧化钠溶液(除去HCl)的洗气瓶,分别进行洗气。这样做有利于气体的充分吸收。因此对于除杂试剂上的选择尽可能一对应。在其他一些环节中还有象实验装置的对应、操作对应等等。

新的高考模式对传统的知识格局和复习策略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只有不断的深化研究,认清形势,把握方向,抓住主体,重基础,求创新,采取积极的态度、合理的复习形式,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第四篇:近五年英语高考题试题分析

做了近5年广东高考英语试题,我对完形填空、语法填空、阅读理解三大题型的考点进行了总结,得出以下结论。

完形填空共10个空,主要考基于上下文逻辑意思的词意辨析,形容词词意辨析占1/2,名词和副词分别占2/5左右,偶尔出现形容词比较级。

语法填空共10个空,主要考高中的语法点,其中非谓语动词的分词、动名词占1/5,介词、代词分别占1/5,定语从句的关系词占1/10,宾从、让步状语从句等占1/10,固定搭配1/10,冠词1/10,副词1/10。

阅读理解共20空,考察以下5个内容:a.文章主题、标题、写作目的b.推测c.划线词句的意思d.细节题e.理解题 这5项内容平均出现在每篇阅读文章中。

第五篇:高考历史评析题(小论文)应试技巧分析

【命题特点】试卷中出现一种以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观点展开评述的题目,也称开放性试题,这种题型设计极大地反映了新课程对学生学科思维和学科能力的考查,符合课改方向。 【真题回顾】

典型例题

1、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卷(课标)第41题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对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界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发达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临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改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典型例题

2、2012年高考全国文综卷(新课标)41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图1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教育部考试中心提供的评分参考】

第一等(12—9分):

①观点明确 ;②能有机结合材料并充分利用中外史实,多角度论证观点;③逻辑严密,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第二等(8~5分)

① 观点较明确;②能结合材料或利用相关史实论证观点;③论述较充分,表达清晰。 第三等(4~0分)

①观点不明确;②未能利用材料或史实解释观点;③论述欠充分,表达不清晰。 【 【得分技巧】

细读评分参考,我们看到可以清楚的看到要想答好此题必须做到:

1、观点明确;

2、论据(证明观点的证据)充分;

3、论证(用证据证明观点的过程)逻辑严密、充分;

4、表达清晰(语言、文字)。

具体来说应做到:

1.具备历史小论文的三要素: (1)论点(观点):观点应明确、清楚

(2)论据(证明观点的证据):证据要准确求真。要选择能证明论点的典型史实。 (3)论证(用证据证明观点的过程):

A.论证过程逻辑要清楚、严密,经得住推敲,做到证据与观点之间的无缝连接。 B.论证过程应有“历史味”,用学科语言,做到言必有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切忌大白话和空发议论,或简单的罗列史实。

2.表述成文:不能像问答题一样,应以文章的形式来呈现

3.语言精炼:历史小论文一般都有字数限制,应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在充分理解材料和命题意图的基础上,先打草稿或列腹稿再动笔,以保证语言精炼,切中要害。 【解题步骤】

(一)、浏览材料,找关键词,明确观点。很多学生,在提炼观点时没有根据题意,导致跑题而失分,十分可惜。由于题干中的观点并不全面,我们不能完全获悉,因此,就必须要阅读材料,找出关键词。何为“关键词”?那就是材料中的主体或者是围绕的中心,它反映了材料的主要意思和要旨。一般而言,要把题干中的问题带到材料中去阅读,如2011年的“西方崛起”就是讲西方崛起到底是自身发展的结果还是受外部影响或者是内外相组合的产物。当然,如果材料太长,我们还要学会分层处理,关键词一般应该是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的字眼。找出关键词,明确观点,也就完成了该题的第一步。

(二)、联系知识,罗列论据,安排结构。一般来讲,高考试题中的小论文题的材料不会是生僻冷门的,应该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内容,换言之,是我们学生比较有话写之类题目。要不然,就失去了考查的意义,也不利于高考的选拔。如2011年的“西方崛起”原因,我们最好从内外结合的角

度进行分析,这样既符合我们的唯物史观,也利于保证论文的完整性和字数。而2012年的“冲击——反应”,史料应经显现在材料中,只要按照图示安排好内外事件的对应关系,展开论述即可。

(三)、下笔成文,讲究格式,史论结合。所谓“万事开头难”,写论文也不例外,因此一定要下定决心,写好开头。有些学生写的开头很长,但观点始终没有明确,有点含含糊糊的味道,这是不行的。其实开头不要写得太多,就是开门见山,观点是什么就写什么。如2011年的“西方崛起”就写“西方崛起是西方自身发展和外来文明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一定要讲究格式。在高考评分中对论文的结构是要计分的,这就要求考生应该在论文中分段,突出结构。如2011年的“西方崛起”,就至少三段,第一段是观点,第二段是外因,第三段是内因,最好还有个总结。如果单列政治、经济、思想原因的话,最好也将它分开写,这样显得有层次结构。

另外,史论结合要求学生史中有论,论从史出。一定要使用历史学科语言,切忌口头语。单纯的史实堆砌,或者是整篇的论述,都是不能得高分的。 【例文赏析】 2011年高考41题

1、关于西方崛起,第一段材料认为西方崛起引人入胜,究其原因主要由内因决定,其他文明是西方文明的附属。而第二段材料认为西方崛起因素除了内因以外,也受到其他文明成就的影响,我赞成第二种观点。

理由如下:西方崛起的开端是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兴起。思想上,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成为思想核心,民主科学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经济上,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又通过殖民扩张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所以西方的崛起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

但在西方向近代迈进的过程当中也深受其他文明影响。如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传入欧洲,廉价的纸张取代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骑士阶层日益衰落。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欧洲人还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动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所有的这些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的崛起。

2、西方的崛起既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同时也是社会内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西方的崛起是在充分吸收古代亚非文明的基础上逐渐起步、发展并超越的。古代的亚非文明不论在经济、科学技术还是在航海、贸易等方面均处于领先世界的行列。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如造纸术、印刷术传入欧洲,便利了文化知识的传播,成为新教传播的工具;火药传入欧洲,使欧洲在武器制造方面逐渐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同时促进了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指南针的传入,为欧洲的造船和航海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障,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打开世界市场,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可以说,四大发明推动了欧洲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促使欧洲率先迈入近代社会。步入近代社会后,西方国家通过殖民侵略、扩张,把广大亚非拉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从而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掠夺了大量原料,扩大了海外市场,所有这些都为其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诚然,西方的崛起主要是其自身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伴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发展、壮大,近代资产阶级不满神学压制、神权统治及专制制度,于是兴起了一系列的思想解放运动,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并爆发了席卷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工业革命。所有这些均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西方社会的迅速发展,从而成为近代文明中心并迅速崛起。 2012年高考41 答案一:若赞成“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注意从西方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西方文明的先进性和近代中国文明的落后性对比,然后从西方历次侵华(“冲击”)后,中国人如何从器物—制度—思想等层次向西方学习着手回答。

答案二:若反对“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角度给予否定。可以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各阶级阶层先进分子发起的一系列运动的历史背景入手,注重分析各运动发生时中国内部政治、经济以及思想的变化,由此强调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和必然性。

答案三:若认为“冲击—反应”模式存在片面性,则可以从从答案一与答案二两方面综合辩证评析,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从内应角度给予否定。 【应用实践】

1、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6分)(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陈旭麓先生认为传统经济结构的近代更生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存,但以积极影响为主,我认为是科学的。因为,经济结构变动虽产生了诸如人们收益减少、传统谋生手段的消失、无所事事、百无聊赖、世风日下等负面现象,但经济结构的变动,更促进了中国的经济近代化,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进而推动社会政治体制,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促使中国融入世界潮流,这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而且还出现妇女进入近代企业做工,部分女孩创新产品,出口美国,获取收益,也是有力的证明。

2、二战后,欧洲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迅速发展。一般说来,现代欧洲各国的福利国家制度主要包括医疗、疾病、养老、事故、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其失业保险规定:凡出于年老、残疾、分娩、工伤、失业等原因而全部或部分丧失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者,国家将提供一定的社会津贴。除此以外,国家对因公死亡或者伤残的人给予补偿,对有各种困难的人和群体给予补助,同时国家还实行社会救济制度,成立社会保险的专门机构,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

-------------《摘编自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剖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要评述欧洲福利国家制度

参考:社会福利制度发展迅速;福利保障内容全面,范围广;制度完善。

评:福利制度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大规模运用,是二战后西方国家发展经济巩固统治的重要政策,有利于西方国家经济的恢复,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但它妨碍了竞争、制约了效率,加重了财政负担,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过程,西方学者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沃勒斯坦认为:“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个我们所知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使这个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值和扩展。”而佛兰克认为:“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依据上述材料,评价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相关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此题可以任选一种观点加以论述:第一种观点“欧洲创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可以从地理大发现、新的经济因素的发展、经济侵略方式、殖民扩张手段、科技进步等方面加以论述;第二种观点:“世界的发展创造了欧洲,推动了全球化”:可以从市场、资本、劳动力、资源、国际组织的建立、区域经济的推动、东西方的对比等方面加以归纳即可。

上一篇:工作总结销售部范文下一篇:环保产业信息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