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员与读者心理因素分析

2022-09-10

图书管理员既是图书的管理者,也是图书的推介者,一些小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甚至也是图书的购买者。读者则是图书的消费者,是图书馆能否发挥作用的决定者,而读者的读书心理又对其读书行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作为一名图书管理员,应当掌握和了解读者的阅读心理,克服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良心理,才能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使图书馆在目前经费、大环境都不宽松的情况下,发挥其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2,3]

1 读者对图书的需求模式�

1.1 本能模式

本能是指人们为维持和延续生命基本需求所产生的心理活动与行为,例如饿了找食物、口渴找水喝、天冷找衣穿等等。在这种动机推动下的借书行为具有经常性、重复性和习惯性的特点。读者的阅读需要包含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比如读者对《大众食谱》、《实用电脑知识》这类图书的阅读主要为了满足物质方面的需要。在现代社会,人们对物质需要的愿望不断增加,使得营养、保健、裁剪、烹调、居室布置等类图书大量出版。

1.2 心理模式

这是指人们的感情、理智等心理因素引起的阅读动机。喜、怒、哀、乐、憎恶、恐惧等等统称为情绪;友谊、情操、美感、荣誉感等等统称为情感。由情绪动机而引起的借书行为具有冲动性、即景性和不稳定的特点;由情感引起的借书行为则具有较大稳定性。在心理模式中,还有一种类型叫理智动机,这是由读者对图书进行了认真分析、比较之后而产生的阅读动机。这三种动机反映出三种心理模式:慕名心理、从众心理、求实心理。

(1) 慕名心理

景仰名家、信赖名家是人之常情,也是读者常有的心理,因为名家多在某个领域内有较高声望和吸引力。因此尽管并非名家的每一部作品都是佳作,但在读者心中,就要看名家的作品.慕名心理还表现在读者对名牌读物的选择上, 据统计,对外语、心理自助等类图书,读者在选择时有引进版优先的趋势。

(2) 从众心理

“大家都说好就一定是好的”,这种从众心理在读者阅读需求中也很普遍。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图书排行榜对读者的影响力较大,表明读者对社会传媒的依赖程度有所增强,读者阅读的从众心理呈增强趋势。从众心理有一定的盲目性。

(3) 求实心理

前两种心理表现为情绪、情感动机,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而求实心理则是理智动机产生的一种阅读心理。理智阅读读者在选择图书时往往进行比较,看内容是否能有效解决自己的问题,封面是否吸引人,印刷装帧如何。一番比较后,一个综合评分就决定了是否需要这本书。

1.3 社会模式

这是由读者不同的社会地位、职业、文化程度和传统习惯等因素而产生的阅读需求。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在一些读书社里我们看到,只要购进的书是上乘之作,即使借阅时需要交租金,读者也会慷慨解囊的。根据读者文化程度不同,读者需求可分为补充知识型、增进知识型、应用知识型、创造知识型。

(1) 补充知识型

这类读者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阅读能力,阅读的针对性、目的性不很明显,到图书馆阅读书刊,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文化生活的需要。

(2) 增进知识型

这类读者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他们的阅读动机比较单纯,目的也很明确,要求特定学科领域的书刊资料。通过阅读扩大知识面,提高知识水平,改善知识结构,满足某种特定需求,如读书活动、知识竞赛、撰写论文、毕业答辩等。他们要求的是针对性、适用性强的文献资料。

(3) 应用知识型

这类读者主要是为了解决教学、科研、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专业图书。他们大都处于教学、科研、生产的第一线,要求图书馆提供的文献资料要有针对性、准确性、实用性。

(4) 创造知识型

这类是高层次的读者群,他们是为了充分掌握某一学科领域的特定知识和文献资料,以便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创造出新的知识。对他们提供的文献资料要求全面、系统、专深、新颖。

2 图书管理员几种不良心理

2.1 自卑心理

有人认为图书馆工作只是借借还还的简单低层次体力劳动,和一般的服务人员没有什么区别,他们有时对工作人员藐视,讲话不礼貌,这严重伤害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自尊心,由此加剧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自卑感。

2.2 无奈心理

有的工作人员非主观原因被安排在图书馆工作,因图书馆无“地位”优势,常使他们在年终奖金、职称评定等待遇方面都处于一种不能言说的尴尬境地。使自身再努力再有学识也无法得到应有的公正对待,于是他们常感叹:无可奈何!

2.3 厌倦心理

图书馆工作人员终日面对的是无生命的种类繁多的各种图书和电子出版物以及五花八门的网上杂乱信息,与这些缺乏情趣的实物 (书刊) 打交道,加之日常工作简单机械,枯燥乏味,重复劳动极易使人产生厌倦心理,工作人员往往就不会再注意读者的需要,甚至在工作中产生对立情绪,侵蚀图书馆的活力和生命力,影响了图书馆的整体形象,加深了外界对图书馆的偏见。

2.4 求闲心理

有的工作人员来图书馆工作图的是工作环境的安静,不受纷繁外界的侵扰,不被繁杂工作程序所纠缠,不因功名利禄而苦闷,只求闲而悠悠,乐得其所。存在这种心理状态的同志大多工作得过且过,业务不求进取。

3 图书管理员购书需要遵循的几个原则和掌握的心理

3.1 购书需要遵循的原则

(1) 及时购书

在购买时间上要迅速及时,不能滞后拖拉。有些图书时效性很强,对读者来讲有紧迫感,比如各种考试复习资料、教材等。�

(2) 以需定进

读者需要什么书,就进什么书,通俗地说就是要进对路的图书。

(3) 选择好书

图书是精神产品,图书馆购买什么样的书,具有影响人们精神世界的社会效果。因此图书馆要为读者提供内容好、质量高、数量充足、品种齐全的图书,促进良好的读书风气的形成。

3.2 把握购书的几个观念

(1) 时代观念

也称发展观念。当前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高档化、保健化、安全化、方便化已成为社会潮流,它对读者的阅读态度、阅读方式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图书馆购书的出发点、切入点、聚集点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潮流。

(2) 传统文化观念

读者对图书需求的心理及其行为往往因文化知识水平、地域环境、风俗习惯的不同而不同,诸多方面的不同与差异,决定了读者需求的多样化,也要求图书馆在购书时充分考虑。

(3) 层次等差观念

由于读者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和职业、阅历、年龄的不同,使得读者对图书的需求呈现出层次性。由此购书时也要考虑藏书结构。比如在品种结构上,高中低不同层次要有适当比例;在内容结构上,既要有优秀的“大众文化”读物,又要有高档的“精英文化”读物。

(4) 大读者观念

当代图书馆读者群不仅数量增加、范围扩大、成分复杂,而且职业特征、文化特征、年龄特征、心理特征、阅读观念也有很大变化。同时,读者对图书品种、数量、内容、质量、装帧以及时间等都有新的要求。当今的读者不再是消极被动的读者,由冲动型转向理智型,由理智型转向实用型,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由求同型转向求异型,由单纯型转向读创双重型,由内向型转向外向型。因此,我们必须用大读者观的新思维来认识读者,掌握读者心理。

3.3 购书人员应克服以下几种心理�

3.3.1 盲目购进心理

盲目购进心理的表现是没有计划性,主观估计,凭购书人员的直觉购书。盲目进货心理违背了以需定进原则,造成购进滞书。因此必须实现由过去的盲目型向预测型转变,由无序型向管理型转变,遵循规律,科学组织,精心安排,做到进书有据,准确及时。

3.3.2 赶“浪潮”心理

购书中“赶浪潮”心理是受“出版热”、“买书热”的影响所致。这种赶浪潮心理对读者需求缺乏深入分析,被少数读者暂时的需求现象所迷惑,其结果势必在浪潮过后产生一大批滞书。

3.3.3 过分戒备心理

由于图书征订单的内容介绍常多溢美之辞以及介绍不符,从而引起部分购书人员的过分戒备心理,生怕上当受骗,宁少勿多,而不少好书也就在这种心态下被埋没,也失去购进机会。

3.3.4 外压受责心理

购书人员这种外压受责心理,主要来自于读者的求质、求快、求知、求新心理,以及读者需要变化多、要求高、选择性强等因素,具体表现为畏难心理、自卑心理和放任心理。以购书人员的畏难心理为例,购书时犹豫不决,与读者的要求有一定距离,待到发现读者喜爱的好书再去购买,往往过了发行期。总之,只有充分了解读者心理,才有助于更好地做到读者服务工作。

总上所述,图书管理者只有掌握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了解自身可能存在的不良心理因素并加以克服,才能达到读者和图书管理者相互勾通,做好图书管理工作,使图书馆充满生机活力。

摘要: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图书管理者和读者不同心理因素对图书管理、阅读需求及图书馆建设的影响, 阐述图书管理者只有掌握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 了解自身可能存在的不良心理因素并加以克服, 才能做好图书管理工作, 使图书馆充满生机活力。

关键词:图书管理员,读者,心理

参考文献

[1] 傅毓玲.掌握读者阅读心理.做好读者服务工作.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3 (1) :封三.

[2] 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增订版) .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12:194-197.

[3] 陈学诗.中国心理卫生工作前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 13 (5) :258.

上一篇:公路设计新理念基于运行速度的设计方法——连霍国道主干线(GZ45)徐古高速公路安全评价下一篇:阿尔伯塔大学学生自主成长模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