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庭暴力法律研究

2022-12-06

第一篇:关于家庭暴力法律研究

关于单亲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个案研究

【内容摘要】:家庭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起点,也是人格形成的源头。婚姻家庭关系越牢固,教育子女的条件就越好。然而在今天,一个人们不愿接受的现实正摆在我们的面前,中国人的离婚率正逐年升高,在离婚率较高地方,离婚比例甚至已超过20‰。于是接踵而来的是一个人们不得不正视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生活在单亲家庭之中。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单亲家庭子女人数已达数百万之多。

一、个案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单亲家庭子女由于身处不完整的、破碎的家庭,生活环境有所欠缺,家庭教育更存在缺憾。据有关部门统计,由于残缺型家庭教育的缺失,使许多单亲子女在性格和心理方面表现为性格内向、孤僻、猜疑心重、承受能力差、逆反心理强、看问题易走极端等。孩子在家庭变故中忧郁寡欢;缺乏父母关爱,又让他们身心发展迟缓,出现学习和社会适应不良,需要学校和家庭更多的关注和爱护。

二、个案基本情况

个案姓名:李苗苗

性别:女

民族:汉

出生年月:2010年10月,现就读于心恋心幼儿园中班。

三、个案生活背景

(一)家庭关系:父母离异。孩子从三岁起跟着父亲生活

(二)家庭经济状况

父亲早已下岗,在家务农无任务经济收入,整天渴酒、打牌、打麻蒋。每月靠低保金生活。

四、个案主要问题

(一)在校表现出的问题

苗苗三岁,母亲就弃他不顾离开了,没有母爱的他性格比较孤僻、容易和其他孩子发生冲突,平时不爱学习,常常一个人躲在角落。

(二) 在家表现出的问题

父女俩共住一室户房子,家里脏乱;苗苗的个人卫生也不尽如人意,浑身总是油腻腻的,指甲黑黑的;父子俩经常在外面的小吃店解决吃饭问题,在家吃,也是方便面速冻食品。父亲经常不在家,祖父母也不住在一起,小强处于没有人照顾状态。

五、个案指导

(一)调查了解,摸清家庭教育现状

通过家访,研究分析得出造成问题孩子的家庭教育原因如下:家庭结构残缺,只有父亲一人,使孩子的成长环境先天不良,缺乏足够的母爱的单亲家庭成为导致苗苗产生问题行为的主要诱因,父亲在家庭教育上的放任自流更使他在行规路上渐行渐远。没有母亲的温情与生活中的呵护,父亲粗暴的教育忽视了和孩子的沟通和交流,过分宠爱与过度严厉的惩罚的教育结果使孩子养成爱撒谎、懒散、敏感、烦躁、自卑、逆反等不良个性。

二)探索解决家庭育人环境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研究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误区及子女的心理特点。

单亲家庭子女缺少完整家庭的爱,心灵受到创伤带来精神压力大,有的往往性格孤僻,心境忧郁,意志薄弱,自由散漫,缺乏进取心,学习较差,破罐子破摔。他们既自卑,又很自尊,不愿与同学交往,不能正确地把自己置身于班级群体中,常常处于孤独状态。

2、探索实践,为家长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服务。 第一阶段:

通过家访、电访、个别交流、备忘录留言等方式与孩子的父亲进行深入交流和沟通。让他了解一些单亲家庭的家教案例,知道简单粗暴教育对孩子的教育所产生的后果。也帮他分析了孩子现有的一些问题行为、心理特点与现有的家教误区和家教环境的关系。以比较婉转的方式引导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引起重视,愿意转变现有的家教观念。

第二阶段:

在班主任的建议下,苗苗父亲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1)在家多陪孩子,为孩子做饭,带孩子出去玩,增进与孩子的情感交流。

(2)针对去网吧游戏机房问题,坚持正面引导和教育。

(3)根据孩子的特点,不简单粗暴,多与孩子谈心交流。

(4)和学校教育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第三阶段:

为苗苗建立具体和详尽的个人成长档案,每两周与苗苗父亲进行电话交流。包括小强近期在家和在校的发展状况,父亲和老师各自的教育心得体会,共同体验教育的成功和发现教育的不足。

经常利用在校时间,和苗苗进行亲切交谈。这样使孩子感受老师的关爱,弥补母爱的不足,也能更有利于孩子接受老师的教育引导,使他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三)总结个案研究的主要成效

1、指导的直接对象:家长的变化

通过一年的指导,家长在观念、态度、行为、方式上都有了较大的转变,家教能力与家教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1)教育家长明白:“学会和孩子平等交流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的基石。”家长逐步树立了较正确的教育观,教养方式越来越趋向沟通交流型,他开始重视孩子的日常生活需求和心理需

要,能与孩子进行沟通,形成较正常的父子关系。有时能看到小强父亲来学校接小强回家,两人边走边聊。针对小强的学习,小强父亲也主动和小强坐下来谈,面对父亲的真诚和苦心,小强是有转变的。

(2)教育家长明白:“没有家长素质的改善,就没有孩子素质的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有了明显提高。自从接受指导后,家长认识到榜样对孩子影响是很大的,为孩子他改变了一些不良习惯。少去棋牌室、发廊,定时回家为孩子做饭、洗衣服、陪孩子做作业、睡觉,还带小强去了几次老家家,看望爷爷奶奶。

2、指导的间接对象:小强的变化

经过一个月的帮助。现在孩子变得比之前开朗,也能和同学比较友好的相处。

3、指导者本身:教师的变化

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有了提高。教师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并积极开展指导活动,在实践中摸索经验,现在对开展家教指导活动有一定的理论积淀和指导方向。

六、个案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1、改善家长的教养方式,在单亲家庭教育环境中培养正常的父子关系,健全孩子的人格是行之有效的。一年多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家长的教育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想着要把孩子教育好的念头下,他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接受老师的教育指导,努力改善教养方式,使得研究对象的行为得到逐步改善。

2、当然,孩子的良好行为和个性并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教育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强化、巩固。在孩子出现反复时,家长也会烦躁,这需要教师的耐心和恒心,不气馁、不灰心,始终坚信坚持家校的密切配合,孩子一定能教育好。

第二篇:关于我市物业管理若干问题的法律研究

当宽带的高频取代了传统电传和机车的喧嚣,成为时代新的动力时,城市生存的主题也随之演变。机器与轮轴为主角的时代一去不返,朝九晚五的繁忙正让位于人性化的舒适与安详,这样居住环境与生存的质量逐渐占据了城市生活的重心,而以打造优质人性化生存空间为理念的物业产业,正作为城市的鲜活脉动,在不断推陈出新的经济浪潮中与日俱上。

物业管理

作为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新兴产业,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与住房制度改革而不断发展壮大,在当今百业竞先的经济洪流中,以其迅猛的发展速度与不断创新完善的经营理念,展示了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所以如何建立完善的物业管理法律体系,依法规范和解决物业管理过程中各种行为和争议,是当前我市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一、我市物业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全国物业管理产业化、规模化快速发展,我市的物业管理行业也逐步走向健全、合理、法制化的发展道路,但是这毕竟是一个新兴的产业,还存在着基础薄、管理行为不够规范、法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为了理清我市物业管理方面存在的基本问题,找出合理、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法,今年下半年,在市房产住宅局相关同志的配合下,分别深入到物业企业、住宅小区进行调研,查阅并整理了大量相关资料、信息,组织座谈、咨询相关方面的专家意见等方式,基本上理清了我市物业管理方面存在的几大难题:

(一)关于业主委员会的问题。第一,法律地位没有保障。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中给业主委员作了如下定义:委员会是由业主大会选举产生,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但是对于其法律上的地位却未涉及,也就是说,业主委员会只是代表全体业主对居住区域内的物业、居住环境等进行自治管理的群众组织。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可以从事民事法律活动的主体有以下三种: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而业主委员会本身没有经过法律上的登记,没有可供支配的财产,没有独立于业主大会授权的意思能力,甚至也不能为其从事的民事行为承担法律后果。因此,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很难认定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这样,给业主委员会在签订物业合同、参与诉讼、以及维护业主合法利益的时候,带来诸多不便,所以,解决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问题是十分重要并且紧迫的。

第二,业主委员会不够规范,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业主委员会成员首先作为业主生活在居住区域内,在遇到物业管理的问题时,往往过多的认为自己是业主,而不是各业主利益的代表,所以有时更多在意自己的小家利益,在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时候,都比较被动,经常回避矛盾,回避工作,不能及时发现并反映广大业主遇到的难题,做到更好的维护业主们的权力和利益。

(二)维修资金不到位。维修资金是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在保修期满后的大修、更新改造的资金。虽然自今年3月15日起,《**市城市房屋维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开始发布施行,但我市目前还未建立起十分完善的维修资金缴纳、使用和管理制度。这样,既给住宅共用部位维修和共用设施设备更新造成困难,也影响了房屋的正常使用,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迄今为止,许多20多年前建造的房屋需要大修或改造,大都因为缺少维修资金,仅靠少量的物业费零星的修补,给居民居住、物业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三)物业管理收费难,居民物业管理商品消费观念尚未建立,消费能力不强。近几年,随着全国物业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市物业产业也逐步规范化、产业化发展,但是,目前我市相当一部分地区住宅物业管理收费标准和收费比率偏低,部分物业企业逐年亏损,极大的影响了物业服务的质量,并且限制了物业管理的良性发展。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我市物业管理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物业服务商品化的运行机制和模式,很难立刻形成一项基础产业;第二,长期以来,我市普遍存在着单位分房的传统观念,严重的影响了积极物业消费观念的形成,部分业主既愿意缴纳物业管理费用,却又极力要求物业服务质量;第三,我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市民消费水平也制约着物业消费能力。

(四)物业管理市场机制未完全建立,物业企业经营管理不够规范和健全。随着我市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业主对于物业管理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相应有效的市场竞争模式尚未建立起来,还未形成业主与物业企业双向选择机制。一些物业企业忽视业主的合法权益,不按照《物业合同》以及管理制度进行物业管理,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态度不好,甚至巧立名目,多收费少服务,质价不符;有些物业管理人员来自社会闲散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整体素质比较低,几乎没有经过物业管理的专业培训,缺少专业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无论在职业道德、服务水平还是应急能力、法律水平上都难以应对物业管理行业的专业要求,从而导致大量业主的极度不满,业主与物业企业之间矛盾激化,甚至出现“业主炒物业”的事件,严重影响了物业

第三篇:关于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法律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

信用卡是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一般是专业信用卡公司)签发给资信良好的单位或个人,用以提取现金和在特约商户进行购物、消费的一种信用凭证。利用信用卡恶意透支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信用卡诈骗罪的一种行为方式,也是司法实践中较为常见的信用卡诈骗的行为方式之一。目前,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对此问题存在认识误区和争议,我国刑法学界通说认为,善意透支与恶意透支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行为人的主观意志内容不同,即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银行资金的意图,没有这一意图的即为善意透支,否则即为恶意透支。换言之,善意透支是先用后还,没有占有透支款的意思;恶意透支是明知不能偿还或不愿偿还而故意透支,具有非法占有透支款的目的。更具体地讲:“区分善意透支与恶意透支的根本标准就是看行为人主观意志内容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至于客观上是否超过限额、期限透支,透支后经银行催收是否归还等只是认定行为人主观意志内容的征表,只是便于外在、直观地认定行为人主观上的非法占有目的,而不具有决定性。因此,正确认定恶意透支信用卡诈骗罪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信用卡恶意透支认定中的若干问题谈点个人看法。

关键词:信用卡,恶意透支,欺诈

一、恶意透支与善意透支的界限

信用卡透支,是指信用卡持卡人提现、消费的金额超出其在银行户头内的存款余额。信用卡透支可区分为善意透支和恶意透支两种。

信用卡善意透支,是指信用卡持卡人在发卡银行帐户上资金不足或者已无资金时,根据发卡银行的《信用卡章程》或者得到发卡银行的批准,超过自己的信用卡帐户内资金余额支取款项,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归还本息。善意透支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两个基本条件:(1)在发卡银行《信用卡章程》规定的或者发卡银行授权的限额内。根据我国各主要商业银行《信用卡章程》的有关规定,透支限额一般按照信用卡的不同种类规定为1万元、5000元、1000元不等。我国商业银行发行的信用卡透支限额比西方发达国家低得多,信用卡消费信贷功能不强,这与我国个人信用制度不发达有关,也是商业银行为避免恶意透支风险的不得已的做法。(2)在规定的时间内归还本息。我国各商业银行将归还本息的期限规定为1个月。信用卡善意透支实质上是持卡人向发卡银行借款,发卡银行向持卡人提供信贷服务,属于合法的行为,自然不构成犯罪。

信用卡恶意透支行为,则是指违背上述两个基本条件的信用卡透支行为,即持卡人“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超过规定期限”进行信用卡透支。具体来说,恶意透支行为包括两种基本行为方式:一是超过规定限额透支,即超过信用卡章程的规定或者发卡银行的允许透支。二是超过规定期限透支,即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归还本息。一般来说,信用卡恶意透支行为,将在发卡银行留下不良的信用记录,影响持卡人的个人信用。

我国刑法学界通说认为,善意透支与恶意透支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行为人的主观意志内容不同,即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银行资金的意图,没有这一意图的即为善意透支,否则即为恶意透支。换言之,善意透支是先用后还,没有占有透支款的意思;恶意透支是明知不能偿还或不愿偿还而故意透支,具有非法占有透支款的目的。更具体地讲:“区分善意透支与

恶意透支的根本标准就是看行为人主观意志内容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至于客观上是否超过限额、期限透支,透支后经银行催收是否归还等只是认定行为人主观意志内容的征表,只是便于外在、直观地认定行为人主观上的非法占有目的,而不具有决定性意义。”

上述观点缩小了“恶意透支”的实际范围,笔者认为,以非法占有银行资金为目的进行信用卡透支,当然是恶意透支行为,而且是一种具有刑事违法性的恶意透支行为——恶意透支只有在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情况下才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但是我们却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恶意透支必须以非法占有银行资金为目的才能成立。认定信用卡恶意透支行为,只需从客观上判断——信用卡透支是否“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超过规定期限”,无需考虑持卡人是否有非法占有目的。因为,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当事人以善意、诚实的心理对待对方当事人和社会公共利益,所有持卡人在办理信用卡时都已经充分了解了关于信用卡透支的规定,亦即所有持卡人都知道和应当知道,信用卡透支必须在发卡银行《信用卡章程》规定的或者发卡银行授权的限额内透支,并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归还本息,持卡人违背这两条基本要求——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地,进行信用卡透支,就属于明知故犯,就是一种恶意的行为,因而也就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向发卡行交纳罚息。至于这种恶意透支是否记入个人信用档案,作为不良信用记录,则是另外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如果信用卡透支者提供了充足的事实和理由,能够合理地排除“恶意”的情况下,可以不作为不良信用记录。

另外还有原则上同意通说的观点,认为“善意透支与恶意透支的最大区别,最本质的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但是这种观点又将善意透支和恶意透支各区分为两种:“善意透支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合法的透支,另一种是善意的不当透支。”“恶意透支也区分为两种情况,即违法型恶意透支和犯罪型恶意透支。”还有观点将信用卡透支区分为善意透支、违规透支、恶意透支三种。“在规定限额和规定期限内透支,就是善意透支;如果行为人由于疏忽而超过透支的限额和期限,但在银行催收后,及时归还本息的,则被称之为违规透支。”“违规性透支,主要表现为持卡人违反信用卡有关章程的规定,在发卡行规定的限额范围内没有存款补足的行为。”笔者认为,这种区分也是不必要的。所谓的违规透支,就是恶意透支的一种,没有一家发卡行会刻意地区分持卡人是合法的透支和善意的不当透支,违规透支也必然承担罚息,这与不构成犯罪的恶意透支的责任完全相同,实无区别的必要,这样区分将附加发卡行以审查的义务,但是按照诚实信用原则,发卡银行没有必要进行审查,只要发卡银行事前尽到告知义务就可以了。持卡人超过规定限额透支,或者超过规定期限透支,就属于恶意透支,其中透支数额较大的,则具有信用卡诈骗犯罪的嫌疑,发卡银行可以向公安机关控告,公安机关可以进行必要的调查,启动立案侦查程序。当然,并非所有的恶意透支行为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总而言之,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区分恶意透支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而不是区分善意透支与恶意透支的标准。

二、恶意透支之信用卡诈骗罪的认定

我国刑法和有关司法解释对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典型的恶意透支行为作了具体规定。

1995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规定,恶意透支是信用卡诈骗罪的一种行为方式,在这之前,恶意透支构成犯罪的均以诈骗罪论处。1996年12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曾经对“恶意透支”行为作出如下解释:“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或者明知无力偿还,透支数额超过信用卡准许透支的数额较大,逃避追查,或者自收到发卡银行催收通知之日起3个月内仍不归还的行为。恶意透支5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恶意透支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恶意透支2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1997年《刑法》

第196条第1款继续将“恶意透支”行为作为信用卡诈骗罪的一种行为方式,按照该条款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恶意透支行为,属于信用卡诈骗罪。第196条第2款还进一步规定:“前款所称恶意透支”--作为信用卡诈骗罪的恶意透支行为,“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1997年刑法关于信用卡诈骗罪的规定与1995年《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的规定基本一致。

依照《刑法》第196条第1款的规定,信用卡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恶意透支,数额较大的,以信用卡诈骗罪论处。“非法占有为目的”、“恶意透支”和“数额较大”是信用卡透支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三个基本条件,其中后两个条件在司法实践中均不难认定,但是如何认定信用卡恶意透支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则是一个难点。笔者认为符合以下三个基本条件的信用卡恶意透支行为,是典型的信用卡诈骗行为,应当以信用卡诈骗罪论处: 第一,客观上有恶意透支的行为,即持卡人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

第二,主观上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所谓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指持卡人意图通过信用卡透支行为恶意地占有发卡银行的资金。

第三,自收到发卡银行催收通知之日起3个月信用卡持卡人仍不归还其恶意透支的数额较大的款项。恶意透支没有达到数额较大之标准的,即使行为人确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也不构成犯罪。司法实践中,持卡人在银行交纳保证金的,其恶意透支金额以超出保证金的数额计算。持卡人有担保人担保的,恶意透支金额以超出担保人实际清偿的数额计算。

三、“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是否属于恶意透支信用卡诈骗罪的必要条件

非法占有发卡银行资金十分明显的恶意透支行为,是否必须等待发卡银行催要3个月后才能定罪?

对此,我国刑法修改前后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理解是,信用卡恶意透支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必须具有“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这一要件。因为“从执法的角度看,既然刑法已经作出了这样的规定,则在司法实践中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理。确定恶意透支,必须具有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这一要件。第二种理解是,“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并非是恶意透支行为构成犯罪的必要条件。刑法将“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规定为恶意透支的条件,主要是考虑这种情况认定非法占有目的比较困难,为准确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要求具备这一条件才能定罪,但在巨额透支后潜逃的,透支数额特别巨大,明显超出其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行为人非法占有的目的已经明确,司法机关一经发现即可定罪处罚。“催收不还”只是认定行为人“非法占有目的”的表征,一些特殊的恶意透支行为本身即可表明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笔者个人倾向于上述第二种意见。前述恶意透支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第三个条件,应当理解为表明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可靠的、确定无疑的客观事实,而不是恶意透支成立的必要条件,更不是所有恶意透支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在司法实践中,信用卡持卡人自收到发卡银行催收通知之日起3个月仍不归还其恶意透支的数额较大的款项,即构成犯罪。但是,如果确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信用卡持卡人主观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行恶意透支,即使没有“经发卡银行催收仍不归还”之客观事实的存在,也可以认定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如依据1996年12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持卡人明知无力偿还,透支数额超过信用卡准许透支的数额较大,逃避追查的,应以信用卡诈骗罪论。又如,持卡人在申请领取信用卡时以伪造、冒用的身份证和营

业执照等手段骗取发卡银行信用卡,然后恶意透支数额较大,若无相反证据证明行为人不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应以信用卡诈骗罪论处。实践中,行为人明知自己无力偿还而恶意透支的,应视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再如,持卡人恶意透支,数额较大,明显超过其实际支付能力的,基本上就可以认定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也就是说,在其他证据充分证明恶意透支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情况下,恶意透支无需具备“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条件,就可以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由于信用卡恶意透支行为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往往难以证明,因此需要通过推定的方法认定。所以,“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事实要件的意义有两点,一是其潜在的意义,持卡人超额超限,形成恶意透支,但是经发卡行催收后偿还的,则不能认定持卡人的恶意透支行为构成犯罪。二是其显在的意义,这一事实要件可以作为司法实践中认定恶意透支行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可靠的,确定无疑的证据。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持卡人恶意透支,数额较大,经发卡银行催收后超过3个月不归还的,足以认定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于这种信用卡恶意透支行为,原则上应当以信用卡诈骗罪论处。这实质上是一种推定。如果存在相反的证据使得这一推定出现疑问甚至被否定,如持卡人透支后,因不可抗力而丧失还款能力从而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偿还本息的,不应当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四、恶意透支者是否必须是合法持卡人

现实生活中,有人在申领信用卡时弄虚作假,私刻公章、伪造保函、证明,伪造身份证件或者使用他人的身份证件等,骗得银行工作人员信任,办理了信用卡,然后进行大量透支,银行催收透支款时,才发现上当受骗。对此,应当如何定性,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主张,以普通诈骗罪论处。理由是,恶意透支的构成要件之一就是,信用卡的持卡人必须是合法持卡人,而骗领信用卡的持卡人不是合法持卡人。因此,其恶意透支行为不宜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

第二种意见主张,以信用卡诈骗罪论处。但是学者们所持理由并不相同,有学者虽然主张恶意透支的主体只能是合法持卡人,但是并不将骗领信用卡的持卡人视为非法持卡人,而是认为:“尽管行为人作持卡人的身份与其真实身份不同,但就持卡所具备的形式要件而言,其持有的信用卡是合法的,只要在规定的限额和期限内透支的,就应认定其行为属于善意透支,尽管其身份是虚假的,但并未造成对银行信用的破坏,在这一点上与真正的合法持卡者是一致的,而与法律规定的其他非法持卡人不同。因此,对这种行为人恶意透支的,完全可以信用卡诈骗罪论处。”还有学者主张,虽然骗领信用卡进行诈骗的行为不属于伪造或作废的信用卡,冒用他人信用卡和恶意透支,但对于骗领信用卡进行诈骗的行为仍应以信用卡诈骗罪论处。更多的学者认为,这种行为本身足以证明是进行恶意透支。恶意透支的主体应包括合法持卡人与骗领信用卡的人。

骗领信用卡之后恶意透支的行为,符合诈骗罪之一般法条,不能认定无罪,在这一点上,上述两种意见是一致的。而对于这种行为是否同时还符合信用卡诈骗罪之特别法条,则存在着分歧。笔者认为,第二种意见是较为妥当的,理由如下:

其一,我国刑法分则以犯罪同类客体为标准进行犯罪分类,从而形成刑法分则体系,并优先考虑根据直接客体的内容与特点确定具体犯罪在刑法分则体系中的归属。诈骗罪与信用卡诈骗罪是一般与特别的关系,信用卡诈骗罪既侵犯了金融管理秩序,也侵害了公共财产,故被归入刑法分则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领信用卡之后恶意透支的行为,既侵犯了金融管理秩序,也侵害了公私财产,归入金融犯罪比较妥当。以真实的资料合法申请领取信用卡之后恶意透支,可以构成信用卡诈骗罪,而以虚假资料申请领取信用卡之后恶意透支,却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是不符合逻辑的。因为这两种行为所

侵害的客体完全相同。

其二,从我国刑法的规定来看,第一种意见主张恶意透支的信用卡持卡人必须是合法持卡人,而且认为这是信用卡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之一,是有问题的。实际上,刑法第196条并没有将恶意透支行为是合法持卡人规定为信用卡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以虚假身份骗领信用卡,是一种违法行为。多数情况下,这种行为本身可以表明行为人有诈骗嫌疑,但是也不排除有人出于某种原因而以虚假身份申领信用卡后,长时间地合法使用信用卡。无论是行为人开始时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申领信用卡,还是行为人在使用骗领的信用卡的过程中出现恶意透支,行为人所取得的信用卡都是真实有效的,这与以真实材料申领并使用的信用卡无本质区别。

参考资料:

1、鲜铁可:《金融犯罪的定罪与量刑》,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256页

2、赵秉志主编:《金融诈骗罪新论》

3、曹晓燕:“恶意透支的认定”,载《人民检察》2002年第5期

4、熊选国:“信用卡恶意透支的认定与预防”,载陈光中主编:《金融期诈的预防和控制》

5、王晨:《诈骗犯罪的定罪量刑》

6、刘华:“信用卡犯罪中若干疑难问题探讨”,载《法学》1996第9期

第四篇:关于大学生信仰宗教及组成家庭式宗教团体的研究

学号 1200016808 丛雪

目录

一、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为什么要研究大学生的宗教问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以往关于此问题的研究 ..................................................................................................... 2

3、研究大学生宗教问题的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研究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定量研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访谈研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社会原子化与大学生家庭式宗教团体的建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社会原子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大学生家庭式宗教团体建立与原子化的关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关于大学生信仰宗教问题和家庭式宗教团体研究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大学生信仰宗教和建立家庭式宗教团体的原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大学生信仰宗教和家庭式宗教团体的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大学生建立家庭式宗教团体的影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对于国家政府和学校的建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研究的创新和价值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附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关于大学生对宗教信仰问题社会调查问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

关键词

一、绪论

1、为什么要研究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 在刚刚踏入大学不久的情况下,笔者发现一些大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宗教信仰,并且这个数目远远比人们认为的要多,并且他们这些大学生在暗地里自发的组成一些家庭式宗教小团体,定期举行集会活动,共同读经传播教义,并在学校里不断发展新的成员。这虽然与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大致不相违背,但是在大多数普通中国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学业历程中来看,除一些极其特殊的原因(如本身是少数民族,或者家庭传统信仰等)外,普通学生的宗教信仰比较的罕见。

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人数逐渐增多,这看起来似乎不太符合常识。谈到宗教,一些人会不自然的把宗教和封建迷信联系起来,所以他们不明白为什么高学历高智商学习了科学知识的大学生也会信仰宗教。

当然这种观点是带有偏见的。宗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产物,宗教信仰对于人们的精神世界也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在大多数人看来似乎是不符合常识的。

这或许会引起我们的些许思考,为什么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人数在渐渐增长?而这些信教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对于大学生学习科学和知识有什么影响,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什么影响,对于学校的整体氛围有什么影响,而这一群体的增长对于国家和政府对于宗教的管理会产生什么深远的影响。

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将是我们研究所讨论的问题,在下面我们会就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展开一系列的调查研究。

2、以往关于此问题的研究

起码今天,大多数学者的普遍观点都是大多数中国人是缺乏信仰的。

有些学者认为,中国人一直信奉佛教,但是很明显从东汉佛教传入以来,舶来的佛教很快就在中国完成了本土化的过程,佛教仅在中国民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在近现代,随着各种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和深入,普通的老百姓信仰佛教越来越少,佛教在古代对于民间百姓的思想控制已经一去不返了。

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我国兴盛时期主要在唐宋,之后逐渐衰落,影响力逐渐减小。

中国自古至今两千年来一直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我们一直有尊儒尚孔之习俗,所以有些学者就把儒家看成是儒教,认为中国人一直信仰儒教。这种看法虽然给中国人统一了思想,但是把儒家思想当成一种宗教确实存在很大的不妥和正义。

那么在中国人普遍缺乏信仰的今天,一些大学生是如何找寻自己信仰的呢? 通过宗教这种信仰,对于大学生的意义在哪里呢?

1、研究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意义

宗教问题在任何国家任何地区往往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在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但是对于大学生兼有青年人和高等知识分子这双重身份的群体,我们确实应该关注这一群体在当代信仰的变化,从而从深层次探究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发展状况,找寻发展问题,探求这一过程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生理、心里的影响。

关于这个问题的产生本身就与社会上本身的固有观念发生一定的矛盾冲突,探究这个社会问题的产生和演变更具有一种创新的意义。

宗教事务问题往往是国家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我国的宗教政策总体还是比较严格,所以对于这些传教和家庭式的宗教团体往往不支持,对于这些小型宗教团体的活动政府想要管理也是鞭长莫及,所以需要从根本上探究原因,增加社会对于大学生组成的家庭式宗教团体的关注,也从中找到大学生目前心灵缺失的问题,从而使得社会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二、研究方法

1、定量研究

关于大学生对于宗教信仰问题的社会调查,笔者做了一个遍及全国二十多个省区的问卷调查,共收集83份问卷,尽量保证问卷的抽样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图1 定量调查范围图

1-2 调查问卷范围饼状图

以下为问卷填写者的学历统计。问卷填写者的教育水平主要为大学及大学以上水平,所以大学生的比例占相当大的部分。

1-3调查问卷学历统计表

对于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比例却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期,如果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接触不到信仰宗教的同学朋友,那么统计的结果恐怕会让我们吃惊。

您是否信仰宗教

图1-4大学生信仰宗教情况

您身边是否有同学朋友信仰宗教

图1-5 大学生周围人宗教信仰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有13.25%的大学生信仰宗教,大学生宗教信仰人数占有人大部分。而大学生周围同学朋友信仰宗教的比例高达72.29%,所以有绝大多数比例的大学生会在日常生活中被宗教的一些思想影响。

而潜在的信仰宗教的大学生也不在少数,在以下的调查中,对宗教感兴趣的大学生接近一半,所以,这些人都是潜在的宗教信仰者,也是传教的潜在市场。于是这对宗教在校园里传播创造条件。大学生本身的兴趣再加上身边同学朋友的鼓动,所以,一部分在大学前没有信仰的大学生在上了大学之后开始接触宗教,继而产生宗教信仰。

您对宗教有兴趣吗

图1-6 大学生对宗教兴趣

除了个人信仰宗教以外,传教行为和共同的宗教信仰还会促使信仰宗教的大学生联合起来,形成一些组织和团体。由于这些群体人数较少,并且关系大多较亲密,具有计划性的聚会活动,我们把它称为家庭式宗教团体。

您的大学里有家庭类的宗教团体吗

图1-7 大学生对家庭类宗教团体认识

有25.3%的大学生身边有家庭类的宗教团体,说明现在这些组织和团体越来越多,传教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而且如今宗教活动开始慢慢由暗地转向明处,使得当代大学生对于家庭类宗教团体的了解不断增多。

随着大学生的对于家庭类宗教团体的了解,更多的人会尝试了解或者加入这个团体。

如果有机会您会去尝试加入这种家庭式宗教团体吗?

那么对于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会有什么样的分析呢?

图1-8 大学生宗教信仰原因调查 从以上的调查来看,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原因主要是家庭因素和寻找归属感,这就引起了我们许多思考。家庭原因更多的是关于民族因素和宗教的本身信仰,是大学生本身从小对于宗教的接触和影响造成的。但是包括心灵空虚这一原因,归属感的缺失也是当代大学生寻求宗教信仰的很大原因。这一原因在后面的访谈中会详细分析。

对于大学生对于宗教信仰行为的看法,我们也做了一些调查。

对于信教的同学朋友您会怎么看?

图1-10 对于信教人群的看法

这个调查结果充分说明现在大学生以一个更加开放和自由的心态看待宗教信仰,而且,对于宗教也有一个自己的基本判断。也是较理性的判断。

2、访谈研究

笔者(以下为访问者A)为了研究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特地访谈了一个P大学的学生(以下为被访者B),她信仰基督教已经将近10年,并且在大学周围参与了一个家庭式的宗教团体。

以下为访谈内容:

访问者A 您好,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 被访者B 谢谢,我是P大的研究生。 访问者A 请问您信仰的是什么宗教? 被访者B 我信基督教。

访问者A 您从什么时候开始信教,大概信了多久了? 被访者B 大概十年了。

访问者A 您为什么会信仰宗教呢?

被访者B 我家是农村的,一开始我是因为父母信基督,所以我从小就跟着父母信教。 访问者A 但是许多大学生都不太相信宗教,您是如何在上大学后还这么笃信宗教?

被访者B 我一开始来到大学比较孤独,你明白,尤其是像我们这样外地的没出过员们的孩子,大学刚开始生活比较艰难。大学和初高中学习生活状态完全不同,大家都有自己不同的计划,都有自己的小世界,所以即使是同宿舍的舍友也会很生疏,比如很多男生会在宿舍里一直打游戏,所以我们都很陌生,我们没有可以信赖的朋友。这时候恰好我找到了我们的组织,我虽然离开了原来家乡的“兄弟姐妹”,但我找到了我在北京的“兄弟姐妹”,我父母也非常放心把我托付给“兄弟姐妹们”,觉得我们有很多事可以相互照应。而且在我经历了许多生活上的事情以后,我更加信仰神的存在。 访问者A 您的意思是说你们有一个组织?

被访者B 是的,其实也不不能说是一个组织,因为在里面,我们都是亲人,我们可以互相支持和鼓励,我们可以一起分享幸福分担痛苦。有哪个“兄弟姐妹”遇到困难,我们会一同帮他祷告,祈求神的支持。

访问者A 你们会进行一些活动吗?

被访者B 我们每周末大概有十多人会聚在一个家庭里一起诵读《圣经》。 访问者A 你的意思是你在里面找到了一种群体归属感?

受访者B 可以这么说,就像我和身边的C(与B一起的受访者,从始至终一言不发),我和她是这个寒假才认识的,但是我们现在就像亲姐妹一样。她一开始也是被同学带进来,想看看我们的组织,后来就真正的离不开这里了。 访问者A 您是怎么看待宗教和科学的关系?

被访者B 我认为这两者并不矛盾,甚至现代科学的发展也能在部分上证明神的存在。科学追求的是知识,可是知识有时候不能教你如何生活,如何判断对错,信仰追求的是精神上崇高。你看,就像我学法律一样,有时候如果没有信仰,那么就没有判断是非的标准。现代人很少有信仰,没有信仰就没有畏惧,没有畏惧才是真的可怕。 访问者A 您认为信仰宗教给您带来了什么?

被访者B 确实,神带给我很多。你看信教的人,尤其是我们信仰基督的人,我们大多无大喜大悲,有一颗平静的心。生活就像是一叶扁舟,我或许会碰到一块礁石,这个时候我就会祷告神,我希望神帮我挪开礁石。这个时候,神可能会挪走我面前的礁石,也可能让水面涨高把我抬起。我想大多数人就像我家乡的人一样信教就是为了行善积德,上天堂享受更好的生活。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或许我们并不满足这一点,我们信教是因为神把我们塑造成全新的“新人”,是个全新的在社会上有向善价值趋向的人。在神的眼中我们都是羊,所以我们需要群居在一起。

访问者A 那么您毕业以后,您跟这个团体怎样联系呢?

被访者B 这没有关系,周末我还是会继续参加活动,我们还是一家人,在北京这个大城市里,我们还是亲人。我们也有许多“兄弟姐妹”,都是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毕业了以后还会继续回来。

在这个访谈中暴露了许多问题。首先,被访者坦然自己信仰宗教的原因,第一当然是家庭因素(被访者的父母都信仰基督教),第二点,被访者提及自己的大学生活孤独,没有朋友,所以会想去追求一种群体的归属感。我们不禁会想到,大学生活不仅意味着大学生获得了自由,其实也意味着他们增加了孤独。刚刚离开家庭离开父母的青年人尝试独立生活一定是困难重重的,在他们寻求学校、老师和同学朋友都有障碍的情况下,他们最好的选择就是寻求一个安全温暖的群体分担自己的感情。进而寻求一种集体的归属感和被需要感,这其实是大学生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的一种自我救助的方法。而这一群人联系的纽带就是宗教信仰,共同的宗教信仰把他们汇聚到了一起,给了他们集体的力量,他们重新有了温暖,有了依靠,有了被需要的感觉。 这似乎又印证了在前面的问卷调查结果,在表格里面显示的数据与访谈结果基本一致,大学生对于宗教的信仰除了家庭原因之外,更多的是归属感的缺失和内心的空虚。要分析这一方面的原因,我们就必须要面对当今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大学生群体的“原子化”。“原子化”导致了大学生群体的人际关系疏离,个人与公共世界的疏离,大学生群体与一些初级的社会群体和一些组织团体联结中断,使个人直接面对国家。所以大学生群体为了对抗“原子化”的进程,才会主动形成家庭式宗教团体,希望可以以这种方式对抗从大学生活开始的“社会原子化”。对于大学生群体的“原子化”,以及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我们还会继续发散探讨。

图1-9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表格

三、社会原子化与大学生家庭式宗教团体的建立

1、社会原子化

社会原子化是指由于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社会联结机制----中间组织(intermediate group)的解体或缺失而产生的个体孤独、无序互动状态和道德解组、人际疏离、社会失范的社会危机。一般而言 ,社会原子化危机产生于剧烈的社会变迁时期。

在当前,我国正处于剧烈的社会变迁中,旧的中间组织正在处于解体之中,新的中间组织并无完全建立,个人与社会的中间联系纽带中断,使得个人直接面对国家,人际关系疏离,个人与组织团体疏离,而个人的公民感渐弱,社会规范失灵。

田毅鹏教授在《中国社会后单位时代来临?》中说,社会原子化,主要是指在单位制度变迁过程中社会联结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社会原子化的表现为:(1)人际关系疏离化。社会纽带松弛,初级社会群体开始走向衰落,即伴随着现代化或社会转型的进程,人们开始从各种共同体中被“解放”出来而成为一种独立的个体存在。但在社会尚未实现新的更为高级的社会联组的情况下,人际关系开始疏离,走向原子化,陷入利己主义的小圈子。(2)个人与公共世界的疏离。任何一种成熟的文明社会都是建立在一些基本的、真实的社会连结基础之上的,其中最为重要的连结应是介于国家与个人之间的社会初级群体及其相应的组织团体。而走向原子化的社会则恰恰是破坏了上述基本连结,使个人直接面对国家,导致社会内部松散,组织能力差,在表达利益诉求,维护个人权益时,往往以原子化的个人去面对政府和社会。此种现象的危险性在于,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无法上达,而政府的惠民政策也失去了下传的管道。(3)规范失灵,社会道德水准下降。当社会走向原子化后,各种社会制约因素消解了。同时,当各种人际联接的纽带丧失后,社会上自私自利的唯我主义风行,导致各种社会制约因素走向消解,人们终将纯粹工具性地看待社会。

中国自古的集权传统使中国人大多都是“集体人”的概念,人是生活在集体的一份子,所以与西方人民主传统形成的“社会人”相比,中国人更重视家庭,更重视各种组织和单位,重视他们在其中的地位,重视他们的社会关系,可以说,社会关系构成的关系网是中国人最常态的活动范围。所以当社会上的各种旧式组织团体瓦解之后,中国人的关系网络开始逐渐破裂,传统的“集体人”思想又严重影响着中国人的观念,人际关系出现障碍的情况下,中国人的社会原子化的问题暴露无遗。

2、大学生家庭式宗教团体建立与原子化的关系

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社会原子化的基本现状,而今,社会原子化已经逐步扩大,渐渐的进入了大学生之中。近些年来,大学的状况迅速变化,在大学生的周围许多生活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在科技进步的时代,电子产品疯狂的涌入大学生的生活中,大学生们把更多的生活时间投入了电脑中,游戏、音乐、电影、电视剧和网络的飞速发展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完全虚拟的世界,对于大学生来说,传统的现实社会关系已经渐渐淡化,新的社会关系(即虚拟网络关系)渐渐形成。甚至有些人不需要任何网络关系,比如当前形成的一些“宅男”、“宅女”群体,他们的生活方式导致他们不需要与人深入沟通交流,于是,他们逐渐脱离组织群体,形成了社会原子化的典型代表。

当前大学的制度建设也存在问题。大学虽然是学生自由学习自由生活的地方,但是过分的自由也会使集体感的缺失。第一,从严格的高考制度下走出来的学生在大学生活的初期会感到极大地不适应,价值观和人生观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在这一时期,很容易导致敏感、多疑、不信任以及交往困难等问题。另一点,大学的学术自由氛围可以让大家充分的重组自己的学习生活时间,但是大家多种多样的时间安排和生活方式,往往会导致人际交往的障碍和集体感、归属感的缺失。在中学阶段,班级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单位,同学和老师是学生在校的主要交往对象和关系网络的组成部分,而大学的制度方式在强调了个人价值的同时本身就淡化了班级乃至院系的集体意识,淡化了个人与同学老师之间的亲密关系。哪怕是一个宿舍的舍友,每个人的想法和行为都很难找到共同点,这个时候就会引发大学生人际交往困难,独孤感和寂寞感的产生,甚至会引发一些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些也就是大学生“原子化”的雏形。

在学校难以提供有效地解决方式的情况下,大学生往往会寻求自助解决办法。而宗教就慢慢的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从许多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案例以及问卷调查的研究结果(图1-9)都能表明与其说宗教对于大学生首先形成的是一种信仰,不如说宗教对于大学生首先是一种纽带作用。宗教可以通过一种大家普遍认同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念把一些陌生的个体联结在一起,从而给予这一群体关怀和认同,也使得这一群体的成员彼此亲切和团结,使他们有了共同的信仰、认同、宗旨和理想目标。这对于处于“原子化”状态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解决良方。

对于大学生来讲,宗教团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是他们脱离家庭这个初级社会群体中获得这些东西的另一渠道,虽然是从亲人关系到陌生人之间产生的所谓“兄弟姐妹”的关系,但是这些也已经往往超过了普通的同学朋友关系,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这些通过宗教联系的“兄弟姐妹”却有着空前的团结,共同的宗教活动使得他们有着共同的社会行动,共同的信仰使他们有着相同的价值观念,他们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情,经验和情绪,使得心理上增加了更多的安全感,获得了更多的充实和信赖,也得到了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在当代的理性社会,或许大学生依靠着这些家庭式宗教团体获得更多感情上的理解和支持。

四、关于大学生信仰宗教问题和家庭式宗教团体研究结论

1、大学生信仰宗教和建立家庭式宗教团体的原因 通过调查,大学生作为一个相对理性和教育程度相对高的群体,信仰宗教人数较多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家庭因素。家庭是最初级的社会群体,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家庭承载着最初教育儿童的功能,这使得父母亲人的宗教信仰和文化观念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孩子,从而成为一种家庭传统。其他家庭因素也包括民族和生活地区的宗教信仰传统和民族文化,都是最初通过家庭的形式进行文化传续的。由于这种信仰培养时间早,历经时间长,对于大学生来讲往往是一种终身性宗教信仰。

归属感缺失。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由于生活方式发生较大变化,导致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障碍,从而使得大学生心理产生一些问题,缺乏归属感,慢慢走向“社会原子化”的一群人。通过信仰宗教可以得到宗教团体的支持,从而在组织团体找到归属感和集体感,更好的找到生活的意义。

心理空虚。看似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其实暗含许多的无奈,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他们对于大学生活不能有很好的适应就会不知所措,从高考巨大的压力解放出来,在大学不能找到新的生活学习方式就会导致心理空虚,需要通过宗教为途径填补自己内心的空缺。

解决生活问题。虽然宗教不可以直接解决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但是却给予大学生们一种面对问题的态度,信仰有一种力量可以保护自己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加积极主动乐观的面对问题,从而推动问题的解决,对他们的生活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追求个性。许多大学生都对宗教产生好奇,这种好奇以前产生于书本或者是父母、老师、同学、朋友或者是其他人的谈论。而在大学中,他们找到了可以直接接触宗教的机会,宗教对大多数大学生是一个神秘和好奇的东西,他们希望通过进入大多数人不了解的领域来标新立异,显示自己的个性。

学习西方文化。许多宗教都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西方文化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希望可以通过信仰宗教和加入宗教团体的形式更好的了解西方文化和西方人的思想。

大学生信仰宗教以后,由于去教堂等宗教活动不太符合大学生日常的生活,于是他们开始自发建立一些家庭式宗教团体。通过访谈和结合问卷,对于大学生建立家庭式宗教团体的原因,有了一些更深层次的理解:

如果说宗教对于大学生首先形成的是一种信仰,不如说宗教对于大学生首先是一种纽带作用。宗教可以通过一种大家普遍认同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念把一些陌生的个体联结在一起,从而给予这一群体关怀和认同,也使得这一群体的成员彼此亲切和团结,使他们有了共同的信仰、认同、宗旨和理想目标。这对于处于“原子化”状态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解决良方。

对于大学生来讲,宗教团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是他们脱离家庭这个初级社会群体中获得这些东西的另一渠道,虽然是从亲人关系到陌生人之间产生的所谓“兄弟姐妹”的关系,但是这些也已经往往超过了普通的同学朋友关系,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这些通过宗教联系的“兄弟姐妹”却有着空前的团结,共同的宗教活动使得他们有着共同的社会行动,共同的信仰使他们有着相同的价值观念,他们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情,经验和情绪,使得心理上增加了更多的安全感,获得了更多的充实和信赖,也得到了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其实,大学生之所以在家庭式宗教团体得到归属感除了心理上的归属感之外,他们和新认识的“兄弟姐妹”具有共同的信仰,更加亲密,更加团结,除了可以共同分担痛苦之外,有时候还可以得到实际的帮助,促进事情的解决,从而使得社会关系网从宗教层面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2、大学生信仰宗教和家庭式宗教团体的现状

据调查数据显示,大约有13.25%的人信仰宗教,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还有18.07%的人宗教信仰不确定,如果通过传教活动或者是身边人的影响,这一部分人非常可能进入信仰宗教的行列,所以,就目前而看,宗教信仰的发展迅速,并且在我国大学生群体里,宗教信仰的潜在人群占有巨大的部分。

在大学里家庭式的宗教团体也慢慢的从暗处浮出水面,开始进行一些比较公开的传教和读经活动,宣传宗教思想,有25.3%的大学生知道周围有这种家庭式宗教团体的存在,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发展,大学生“原子化”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一团体的数量和规模都有扩大的趋势。

大学生家庭式宗教团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自发性。这些组织团体大多是大学生自己自发建立的,不经过外界的传教或者是不良群体的煽动或影响,属于大学生自发的宗教信仰行为

建立时间短。这些群体往往建立时间都不长,是近几年才开始兴起。

规模小,数量少。这些团体在一个大学中也仅有几个,并且一个团体的组织人数在十几个人左右。

发展迅速。虽然现在组织规模较小、人数较少,但这些思想在一届届的大学生中传播速度惊人,随着社会发生更加剧烈的变迁,社会原子化现象在大学生群体里表现的更加突出,这些家庭式宗教团体发展会越来越快。

有规律的活动。除了大的宗教节日以外,家庭式宗教团体会以周或月为单位开展定期活动。

团体内部无明显的等级。由于是大学生共同自发组织,在团体内部无明显的等级分化,遵循宗教教义互称“兄弟姐妹”。

传教的主动性。加入家庭式宗教团体的大学生会不断主动传播教义,吸引更多的成员加入这个团体。

这些特点使得家庭式宗教团体渐渐成为大学校园里新鲜的事物和不可忽视的存在。

笔者在校园里多次遇到这样的传教活动,更多的朋友也曾经交流过类似的事件,这些宗教团体的活动增多也使我们更加关注这些宗教信仰本身以及内在的本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确实应该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

3、大学生建立家庭式宗教团体的影响

上面我们已经分析了大学生信仰宗教和建立家庭式宗教团体的原因,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大学生建立了家庭式宗教团体,这一行为首先对于成员本身具有深刻的影响。这是大学生自发的克服抵制“社会原子化”的行为,加入团体的成员一方面获得了心灵上的集体归属感,获得了一种群体的接受和承认,满足了自身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他们更加笃信教义的神圣,从而使他们继续传教,招揽新的成员进入家庭式宗教团体。

这一群体的建立对于其他的大学生来说,使得他们更多方面的接触到了宗教思想的影响,有一部分宗教信仰的潜在者或是“原子化”的新个体会进一步接触宗教,从而成为家庭式宗教团体的新成员。大部分大学生则持无所谓的心态面对这些宗教团体,还有一些大学生会产生抵触的情绪,对于这些家庭式宗教团体避之不及,对于传教行为也完全排斥,认为这些活动对于他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这些家庭式宗教团体虽然小,但是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所以这些行为势必会对学校环境和国家社会产生一定影响。在学校,这些小团体成为了一些非正式的社会组织,这些社会组织会对学校整体的教育理念和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这些组织不断传教,对于学校的文化建设和学生的心理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对于政府来说,这些家庭式宗教团体由于数目多,规模小,非常难以管理,在许多情况下,政府鞭长莫及。但是这些宗教团体的逐渐蔓延会对政府的社会建设形成一定的影响,社会秩序的维持和社会治安的稳定没有保障,而且不排除这些家庭式宗教团体举行一些反政府活动的可能。所以政府为了维稳的目的,也想推动这一问题得到解决。

五、对于学校和国家政府的建议

大学生家庭式宗教团体虽然现在还是一个处于萌芽和地下的组织,但是它发展迅速,规模和数量渐渐扩大,并且逐步开始走向公开。对于这个组织,我们没有无法明确论它的优劣,但是从它兴起的原因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来看,学校和政府确实应该关注大学生的心里健康问题,对于大学生“原子化”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认识。并且实行一些方法和政策来解决大学生日益增多的问题。

大学是大学生的与国家社会联系的一个中间组织,如果大学对于大学生来讲没有办法起到一个中间组织的联系作用,那么大学生就会产生深刻的归属感缺失。当代大学应该搭建一个集体的平台,除了让那些乐于展示自己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参与到大学集体生活外,更多的也应该让那些内向的、更加保守的学生同样可以享受到集体的归属和团结。大学不应该是一个完全信马由缰的地方,大学是人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平台。在大学里,学校承担的责任其实很多,除了学业上的责任外,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确实是非常值得学校关注和重视的,学校确实应该更贴近大学生的集体需求。集体归属感的缺失在当代确实与大学制度分不开,大学应该深化改革制度,让大学是既是每个大学生的大学,又是集体的大学。通过一些更加紧密的活动使得单个群体走向集体,在集体中实现自己本身的价值。

对于国家和政府来说,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虽然实行,但是我国对于宗教信仰整体来说是一个比较严格的环境,所以宗教总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首先,基于信仰可以解决大学生或者更多人的“原子化”,政府应该适度放开对宗教的严格控制,使得人们思想渐趋自由。其次,家庭式宗教团体由于规模小,植入民间较深,政府管理往往鞭长莫及,只能是处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无法进行有效管理和正确引导。如果政府真正要控制家庭式宗教团体的不断增长,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原子化”问题,解决大学生日益突出的集体归属感缺失以及心灵空虚等问题。需要政府从根本上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改革教育理解和教育方法,提倡素质教育,能够在大多数方面消除从中学到大学的巨大的差异,减少从校园走向社会阶段对大学生群体的冲击,渐趋平缓的从教育入手,真正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得大学生群体健康发展。这也是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希望。

六、研究的创新和价值

对于此次大学生宗教问题的调查与研究纯粹是出于偶然的机会,由笔者在大学中偶遇的一次传教行为开始,传教者也同样是大学生,于是笔者与之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谈与探讨。生发出了笔者对这一问题的兴趣和思考,于是开始了本文的研究。

1、研究角度

关于大学生的宗教研究问题也不少,包括当今的现状和原因,许多研究都有比较详细的数据和深入的分析。但是本文所采取的却是一个独特新颖的角度,从大学中的家庭式宗教团体入手,来研究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

大学生家庭式宗教团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自发性。这些组织团体大多是大学生自己自发建立的,不经过外界的传教或者是不良群体的煽动或影响,属于大学生自发的宗教信仰行为

建立时间短。这些群体往往建立时间都不长,是近几年才开始兴起。

规模小,数量少。这些团体在一个大学中也仅有几个,并且一个团体的组织人数在十几个人左右。

发展迅速。虽然现在组织规模较小、人数较少,但这些思想在一届届的大学生中传播速度惊人,随着社会发生更加剧烈的变迁,社会原子化现象在大学生群体里表现的更加突出,这些家庭式宗教团体发展会越来越快。

有规律的活动。除了大的宗教节日以外,家庭式宗教团体会以周或月为单位开展定期活动。

团体内部无明显的等级。由于是大学生共同自发组织,在团体内部无明显的等级分化,遵循宗教教义互称“兄弟姐妹”。

传教的主动性。加入家庭式宗教团体的大学生会不断主动传播教义,吸引更多的成员加入这个团体。

2、原因分析

立足于大学生家庭式宗教团体,笔者进行了许多方面的调查和讨论。在访谈中,笔者发现了许多的群体成员都提到了加入团体的原因有大学生活中集体归属感缺失,个人原子化明显这个层面,从而挖掘出了 “社会原子化”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找到了这一大学生加入家庭式宗教团体的重要原因。

社会的剧烈变迁使得大学生日益进入“原子化”的问题中去,许多大学生由于还缺少独立面对社会的能力所以导致了集体归属感的缺失,心灵孤独寂寞空虚,加入家庭式宗教团体这个集体对于他们有了极大的吸引力,并且暂时解决了他们的心理问题。

3、建议提出 针对于大学生“原子化”产生的家庭式宗教团体,主要应该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对于集体归属感的缺失找到一个适当的解决办法,可以改善和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而对于家庭式宗教团体的形成,本文建议政府应该采取一种开放的心态看待这种大学生独立解决心理问题的行为,同时学校和政府应该共同努力,关注大学生心理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应对大学生“原子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七、参考文献

田毅鹏,转型期中国的社会原子化动向,2010年9月25日

路风,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八、附录

关于大学生对宗教信仰问题社会调查问卷

1、您的性别?

男 女

2、您的年龄段

15岁以下 16-20 21-25 26-30 31-40 41-50 51-60 60以上

3、您正在攻读或已获得的最高学位

小学以下 初中 高中 中专 大专 大学本科 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博士以上

4、您是

文史类 理工类 艺体类 其他

5、您所在的省份

北京市

天津市 上海市

重庆市

河北省

河南省

云南省

辽宁省

江西省 黑龙江省

湖南省

安徽省 山东省

新疆维吾尔

江苏省

浙江省

湖北省

广西壮族

甘肃省

山西省

内蒙古

陕西省

吉林省

福建省

贵州省

广东省

青海省

西藏

四川省

宁夏回族

海南省

台湾省

香港

澳门

海外

6、您对宗教感兴趣吗?

有兴趣

没有兴趣

不知道

7、请问您信仰宗教吗? 信

不信

不知道

8、请问您身边的同学、朋友有没有信仰宗教的人? 有

没有

9、请问您对大学生信仰宗教怎么看? 支持,有信仰是件好事 反对,这不符合科学精神 不确定 其他

10、您的大学里有家庭式宗教团体吗? 有 没有

11、您对大学生组成家庭式宗教小团体怎么看? 支持,这是件好事 反对,这是迷信

他们不知道在做什么危害社会的事 跟我没关系 其他

12、您认为某些大学生为什么会信仰宗教? 心灵空虚 追求个性

学习西方文化 家庭因素 寻找归属感 其他

13、如果有机会您会尝试加入这种家庭式宗教团体吗? 会 不会 不知道

14、对于信教的同学、朋友您怎么看? 无所谓,没什么关系 带我一起信吧

觉得跟他们很奇怪

好可怕,不想跟他们在一起 封建迷信,鄙视他们 其他

15、对于某些大学生信仰宗教的问题您有什么看法?

第五篇:论家庭暴力及其法律救济

【摘要】:家庭暴力作为人类文明的大敌,通常又被喻为“家庭的癌症”。因为暴力行为一经产生,便会导致人身伤亡、肢体残疾、精神失常、家庭离散等后果。据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情况抽样调查报告显示,在2.7亿中国家庭中,30%存在家庭暴力,每年有10万个家庭因暴力而解体。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是妇女、儿童和老人,而其中又以妇女的受害程度最为严重当今世界、消除家庭暴力已经被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将反对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列为全球十二个关切领域之一,作为观察改善妇女人权状况的一个重要内容,已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各国政府的重视。1999年11月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1月25日定为“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并确定11月25日到12月10日为消除性别暴力16日行动。我国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应当在消除家庭暴力方面迈出大步,促进全社会都来建立文明、各睦平等的社会主义家庭,使我国真正成为男女平等的国家。

【关键词】:家庭暴力受害妇女法律救济

一、家庭暴力的概念及现状

家庭暴力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社会公害,作为一种落后、野蛮的社会痼疾,是困扰全球实现男女平等和妇女人权的最大障碍。家庭暴力的存在,不仅给家庭及其成员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了不稳定的因素,因此,对家庭暴力的分析研究势在必行。我国现行的法律虽已明确规定禁止家庭暴力,但由于法律的干预力度不够,家庭暴力的法律尚不完善,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难以获得充分的法律救济。关于家庭暴力的概念问题关于家庭暴力的概念,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学者们认识不一,如英国学者认为:“家庭暴力是指男性伴侣为了支配和控制女性,在他们关系存续期间或终止之后对女性所施行的暴力和虐待行为(不论这种行为是肉体的、性的、心理的、感情的、语言上的或经济上的等)。”从英国学者观点看出:“家庭”不仅指有婚姻关系、身份关系的生活共同体,而且还包括同居关系及婚姻关系终止后出现的暴力行为。行为方式不仅有直观性还有非直观性的。可见,家庭暴力是许多不同行为所体现的一种共同性,这些行为的共同目的都是施暴者为了实现对受害人的控制。

所谓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内出现的以武力侵犯他人人身或对其进行精神折磨的强暴行为。家庭暴力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中,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肉体伤害、精神折磨和性虐待的违法犯罪行为。狭义的家庭暴力,主要指丈夫对妻子进行肉体伤害、精神折磨和性虐待的违法犯罪行为。人们对家庭暴力的概念,一般都是从狭义上来理解和使用的。

据世界银行调查显示,20世纪全世界有25%至50%的妇女都曾受到丈夫或男友的虐待。在美国,根据联邦调查局报告,每15秒就有一名妇女遭到其丈夫、男友或伙伴的殴打。据英国政府内政部的统计资料,英国每4名妇女中就有一名遭受家庭暴力的伤害,每一个星期就有两名妇女在家庭暴力中丧生,家庭暴力占英国犯罪总数的25%,中国的家庭暴力问题日益凸现。据1990年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在21个省进行的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调查显示,

有0.9%女性经常遭受丈夫的殴打,8.2%的妻子有时遭受丈夫的殴打,20.1%的妻子偶尔遭受丈夫的殴打。

1995年国务院《中国妇女的状况白皮书》公布:全国2.67亿个家庭,离婚率1.54%,约40万个,其中1/4因于家庭暴力。根据全国妇联的调查,中国2.7亿个家庭中大约有30%存在家庭暴力。但是社会学家认为,实际数字要高得多(《中国妇女报》2000年12月10日)。在我省家庭暴力的现象也不同程度存在立脚点。从我省各级妇联接待的来信来访和司法部门受理的案件来看,近年来,我省家庭暴力案件呈上升趋势。占整个婚姻家庭案件的20%左右,受害者主要是妇女,占92%。在家庭暴力案件中80%以上是丈夫对妻子实施的,并且施暴者的手段极其残忍。

长期以来,家庭暴力由于发生在家庭内部而被社会所忽视,但事实上因家庭暴力导致的离婚、人身伤害等事件屡有发生,甚至诱发一些恶性案件。据了解,仅在2000年,我省各级人民法院受理的8179起离婚案件中,涉及家庭暴力或者以家庭暴力为由提起离婚诉讼的约占20%,当年受理的2674起刑事案件中,与家庭暴力有关的案件也占了一定比例。这些数字反映出的仅仅是相对严重的家庭暴力行为,还有相当一部分家庭暴力行为由于种种原因无法统计,可见,家庭暴力象一个幽灵游荡在我们周围,由此引发的刑事案件已成为整个社会不容忽视的一个严重问题。

二、家庭暴力的危害性

家庭暴力往往产生严重的后果,危害性也很大,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严重地损害了妇女的人格尊严和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一个家庭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丈夫,受传统观念影响,加之个别男性仪仗自己是体力上的强者,对妻子破口就骂,动手即打,他们就是以动物世界弱肉强食原则对待体力上弱于他们的妻子,多少妇女就在他们的暴力下渗遭残害的!因此,在家庭暴力中直接受害的,也是受害最深的要算是妇女。

(二)影响和破坏婚姻家庭,尤其是不利于子女的成长。男女地位不平等,夫妻生活不协调、丈夫经常打妻子,必然会影响夫妻感情,一旦妻子不堪忍受丈夫的暴力时,就会导致家庭破裂。在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容易产生恐惧、焦虑和厌世心理,他们感到自卑、孤寂,变得情绪低落,不相信任何人,会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有些孩子因忍受不了父母整天的吵闹、打架而离家出走,流落街头巷尾,有些还走上犯罪道路。

(三)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家庭暴力导致妻子伤残或死亡,这本身就是一种违法犯罪的行为。如果不予以重视,不予及时有效的加以遏制和处理,受害者又不知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在长期遭受暴力扭曲的心态下,一旦失去平衡,就会“自行摆脱地狱般的生活”铤而走险,采取杀夫的报复手段,酿成恶性事件。据调查,女性中近1/10的人犯罪与家庭暴力有关,给社会带来恶劣的后果,极大地危害了安定团结的局面。

三、家庭暴力的原因

要遏制家庭暴力事件就必须查清其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治理。家庭暴力的产生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而且很复杂,但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封建思想残余是产生家庭暴力的思想根源。中国封建社会有几千年的历史,封建的思想意识根深蒂固,如男尊女卑、夫权统治等流毒很广很深,尤其在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更为突出。做丈夫的总是将打老婆视为天经地义的事。而有些妇女在封建思想影响下,也将自己完全依附于丈夫,失去了独立人格,一旦被丈夫殴打,只好自认倒霉,这样,就为丈夫的施暴行为创造了条件。

(二)法制观念淡薄,对家庭暴力惩处的力度不够是家庭暴力产生的重要原因。人们法制观念不强,与家庭暴力的形成和蔓延有很密切的关系。丈夫认为打妻子不犯法,一般群众也认为两口子打架是家庭私事,说什么“夫妻没有隔夜仇,床头打架床尾和”,往往被人忽视;邻里朋友对此弈处而淡之,或劝导几句了事;有关单位或组织解决此类问题抱着表面上息事宁人的态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认为“清官难断家务事”,处理问题缺乏公正和力度,其结果,家庭暴力不仅得不到遏制,反而助长了施暴者的淫威,对受害人可能更加凶残。 我国法律在打击和控制家庭暴力方面还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丈夫打妻子只是纳入虐待罪的范畴。并且这类案子属自诉案件,不告不理,只有造成重伤、死亡的,司法机关才主动追究。也就是说,家庭暴力不达到触犯刑法的程度,就不会有司法介入;即便是达到了刑事惩罚的程度,妻子慑于“丈夫”的淫威不敢告发,司法机关决不会多管“闲事”。而实践中往往是家庭暴力案件告到基层司法部门多被认为是“家务事不好管”,劝一劝就算了,施暴者不会受到任何制约和制裁,受害人多数得不到有效的司法保护,反而招致丈夫变本加厉的报复,迫使受害女性忍气吞场,在丈夫的拳脚下苦熬,致使施暴者更加有持无恐。

(三)喜新厌旧和婚外两性关系的发生是导致家庭暴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受“性解放”、“性自由”等思想影响的人。尤其那些先富起来的人,腰缠万贯后,就滋生了“饱暖思淫欲”的思想,在外面拈花惹草、搞小蜜、包二奶,为了踢掉原配偶,人为地制造矛盾,采用殴打、捆绑、折磨、虐待等手段逼使原配偶同意离婚或原配偶无法忍受时主动提出离异,当然,也有因妻子有了外遇后,致使丈夫用武力殴打导致暴力的。总之,哪里有喜新厌旧或第三者,哪里就会有暴力,这是当前家庭暴力中出现的一个新情况。此外,夫妻间对问题的看法和处理不一致及经济上的冲突等等也是引发家庭暴力的原因。

除以上原因外,导致家庭暴力现象发生的还有:

1、男性因性别所具有的较强攻击性,在家庭暴力问题上总是扮演着施暴者。

2、性格乖戾、性情精暴者

易实施家庭暴力。这类人脾气暴躁,自控能力弱,遇到意见分歧或本人的要求没有被接受,习惯于用拳头解决问题,在社会上如此,在家庭里也如此。不论大事小事,往往采用暴力手段压制他人的不同意见。

3、受教育水平低下者较之受过较高教育的人,在家庭内部更容易使用暴力手段实现本人的意志。

4、经济条件差、生活困难的人,较之社会生活成功者更多地采取暴力手段解决家庭内部纷争。

5、家庭关系失和者更易将使用暴力作为发泄心中不满的手段,有意或无意地伤害其他家庭成员。

四、法律救济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立法现状看,我国目前尚未制定一部专门的制止和预防家庭暴力的单项立法,关于制止家庭暴力,有许多法律、法规可以适用。例如,我国宪法第4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1997年修订通过的刑法第260条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投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家庭暴力的制裁,主要是套用《刑法》的故意杀人、伤害和虐待罪等条款,但在执行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1992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在人身权利一章对妇女人身权作了专门具体的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与男子平等的人身权;妇女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禁止用迷信、暴力手段残害妇女。”2001年,我国《婚姻法》修正案规定:“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爱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对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法律多为原则性、禁止性的规定,存在立法分散、原则性强,具体可操作性差的缺陷。

从一些妇女受家庭暴力侵害的安全来看,真正达到《刑法》调整范围的轻伤和重伤或致死程度的暴力犯罪案件不太多。而大多数妇女遭受丈夫殴打、虐待,但未达到规定的轻伤、重伤程度的妇女,虽有伤情鉴定机关的验伤证明,但告到法院后也往往不被受理,或不好受理。有的即使达到轻伤程度,但是根据我国《刑法诉讼法》的规定,对家庭成员之间的轻伤害案件有“告诉”才处理的规定,即只有在被害人控告加害人并要求对加害人进行处罚的时候,司法机关才能对加害人给予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处理原则与《刑法》类似,这就导致大多数的家庭暴力案件因达不到《刑法》和《治安处罚条例》规定的最低受害标准而得不到制裁。而且很多受到家庭暴力侵害的妇女往往希望维持家庭,因而不愿让对方受到处罚,这是司法实践中国家司法机关及妇女维权组织面临的难题之一。

五、完善立法的可行性及具体设想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暴力不仅给受害者本人的肉体和精神造成极大伤害,而且会影响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实施家庭暴力的行为人得不到应有的制裁,造成不良社会效果,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伤害、杀人等罪案在家庭内发生,毁灭了一个甚至多个家庭,增添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暴力”绝不是简单的“家务事”。对家庭暴力进行制裁是法律应有的职能,执法机关应积极干预家庭暴力事件。

而且这在国外许多国家均有先例,国外44个国家和地区对家庭暴力都有明确的法律处罚条例,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都有反对家庭暴力的立法,加拿大把家庭暴力案件列为公诉案件,并在实践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国也应尽快制定出针对家庭暴力的法律条文,使制裁施暴者、保护受害者有法可依。

目前,我国已有十几个省市地区出台了对家庭暴力的预防和打击的可操作的规定。各地出台的这些法律,将分散于不同规章中的适用条款加以汇总,并细则化、具体化,操作性增强,这样更能保护妇女、儿童、老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为全国性的反家庭暴力立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妇女权益受到家庭暴力侵害的法律干预应包括立法、执法和监督三个部分,立法是对妇女权益受到家庭暴力侵害进行保护的前提、基础和首要环节,其内容至少应包括对家庭暴力含义的界定,受到家庭暴力伤害的受害人伤残程度的认定步骤及方法,执法主体的确定,各执法主体的职责分工,各执法主体行使职责时的具体步骤,责任主体及法律责任,受害人的权利、义务,监督机构及职责等等。在立法具体规范方面,笔者有以下几点粗略的意见:

1、暴力事件的执法主体应是公安机关。

2、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劝阻、制止或向有关部门控告和举报家庭暴力行为的权利和义务。

3、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居民(村民)委员会、妇联等群众组织在家庭暴力事件处理过程中起配合执法机关的作用,应积极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并发挥人民调解作用,对一般的家庭暴力纠纷及时调解,化解矛盾,预防更严重行为的发生,并存档备案,以备日后作为证据使用。

4、对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侵害事件,公安机关应在接到控告或举报后,对家庭暴力事件在第一时间接处警,形成有关笔录,对存在家庭暴力的家庭存档备案,并对受害妇女的伤痕进行拍照,以备日后在法庭上作为证据使用,事后应要求受害者到伤情检测中心进行鉴定,并对施暴者现场拘留。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家庭暴力行为,应当视情节轻重对施暴者依法给予治安处罚。对触犯《刑法》的家庭暴力行为,应当依法立案查处。

5、人民检察院对由公安机关报捕或移送审查起诉的家庭暴力案件,应当依法审查,对符合逮捕或起诉条件的,应当依法批准逮捕或者提起公诉。

6、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起诉的家庭暴力案件或被害人起诉的家庭暴力案件,应当依法及时审理,对因犯罪行为造成物质损害的被害人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应一并依法判决;对因遭受家庭暴力侵害儿起诉的离婚案件,依法判决或者调解离婚的,在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中依法维护被害人的利益。

7、有法定义务制止和处理家庭暴力行为而不予以制止和处理,导致矛盾激化,造成严重后果的直接责任人,应当依法追究其责任。

执法和监督主体要严格依照法律的有关规定执行,否则,无论多么完善的立法也将是一纸空文,对妇女权益保护没有任何实质意义。

完善的援助受侵害妇女,打击施暴者立法和执法系统使反对和制裁家庭暴力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必将在全国范围内有力地推动家庭暴力行为的制止与制裁。但是家庭暴力有其深刻的经济、历史、社会、思想根源,有着受害范围广、危害程度深、隐蔽性强的特点,决定了消除家庭暴力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仅仅依靠一部立法就能彻底地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发生,需要个国家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资料

1993年3月29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97年1月14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996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2001年4月28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2002年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民商审判与参考第2卷;

1998年8月曾宪义主编《中国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法律出版社出版;

1990年佟柔主编《中国民法》法律出版社出版。

上一篇:公益广告自查整改情况下一篇:关于加强班组建设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