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研究综述

2022-07-06

第一篇:家庭暴力研究综述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分析调查报告文献综述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分析文献综述

一、前言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受教育的起点。是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石。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强调, 家庭教育 是对一个孩子全部教育中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但中国的家庭教育, 城市比农村重视, 城市比农村投入多, 这是中国家庭教育中最大的城乡差别。虽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效地推进了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科技兴农、教育兴农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但是, 我国农村家庭教育基本上还处于真空状态,大多数地区的农村家庭教育还处在不重视、 无人管的状态, 农村家庭教育理论研究薄弱、教育松散、层次低、效果差。随着我国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学生逐年增多, 农村家庭教育的滞后不仅对我国基础教育产生影响, 也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影响。因此, 提高农村家庭教育质量是提高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教育质量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查阅到的30多篇研究论文和学术专著,对我国农村家庭教育研究的主要理论观点和研究议题进行了归纳、概括和梳理,先进行简要分析,综述如下:

二、研究现状

(一)家庭教育的定义

对家庭教育的定义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地界定, 乃是因为这一概念直接涉及到家庭教育的理念问题, 如对家庭教育的目的、内容、过程等问题的正确理解。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 家庭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对于“家庭教育”的定义,目前有以下几种: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关于家庭教育的解释是:“ 父母或其它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的育。”这一定义明确地指出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 自觉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 施教者是父母或其它年长者, 受教者是子女或其它年幼者。

家庭教育是父母或其它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儿童和青少年施行有日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影响活动。

骆风认为“家庭教育是关乎全社会的事情,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关心、爱护、帮助和启迪,能从各个方面促进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并且贯穿人的一生。”这是对家庭教育概念认识的一个重大突破。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一书认为,家庭教育包括父母教育子女和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教育两个方面,其中主要方面是父母教育子女。

④③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把家庭教育定义为“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层次地对子女进行的教育”。

孙俊三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家长(主要指父母和家庭成员中的成年人)对子女的培养教育。即指家长在家庭中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照社会需要和子女身心发展特点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的影响,使子女的身心发生预期的变化的一种活动。”

赵忠心指出:“按照传统的说法,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这是狭义的家庭教育。广义的家庭教育,应当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在家庭里,不论是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长者对幼者,幼者对长者,一切有目的有意识施加的影响,都是家庭教育。”

台湾学者王连生对家庭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狭义的定义即“学前儿童在家庭中接受的教育,即父母对幼儿所施之情感生活之指导,与道德观念之养成。”也就是父母把为人处世的社会规范教给子女,使子女长大后能适应社会生活并服务人群。广义的家庭教育定义为“一个人从生至死,受家庭环境、成员、气氛的直接熏陶或间接影响,在情感生活的学习上、伦理观念的养成上、道德行为的建立上,获得身心健全发展的指导效益。”

综上所述,对于“家庭教育”的定义,本文主要比较倾向于孙俊三等主编的《家庭教育学基础》一书中的表述,他从教育的概念出发,既有教育者又有受教育者,既强调了教育的目的性又强调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家庭教育的实质。

(二)家庭教育的研究内容

对家庭教育研究进行的研究主要是就某一主题,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亲子关系研究、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等进行研究,如江小英、黄英(2005)叫就对我国大陆地区的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研究做了综述,文章从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对象、研究者、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以及内容等几个方面对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最后对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研究给出了一些建议。也有针对某一期限内一些学术期刊刊载的家庭教育论文进行研究的,如骆风(2005)就是针对五种杂志十二年刊载的家庭教育研究论文从研究的内容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最后给出了一些家庭教育研究发展的建议。

1.有关亲子关系的研究

“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逻辑起点,为了家庭教育的发展,开展对亲子关系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以“亲子关系”为主题的各篇论文主要是以观察或问卷作为研究的方法,对亲子交往的过程、影响亲子关系的诸多因素及亲子关系对家庭教育效果及子女发展等的影响进行了了调查和分析,揭示了亲子交往过程中的规律和影响亲子交往的各种因素,有些论文则⑤

⑦是以子女的发展为中心,揭示父母控制、应对方式等对子女发展的影响机制,或者直接考亲子关系对子女个人发展如社会适应、问题行为等方面的影响。

2.有关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教养子女的态度、教养风格等。父母的教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子女的发展。因此父母教养方式也是家庭教育研究的一个重点,相关研究共有21篇。“父母教养方式”着重考察的是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养型态(即民主型、权威型、放任型等)对子女的某方面发展的影响,如创造性、问题行为、自控水平等。同时也有对影响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进行探索的研究,研究探索了亲子双方的性格、气质、文化背景等对教养方式的影响。因教养方式存在很大的地域差异和文化差异,故也有论文就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父母教养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家庭教育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形成合力作用于个人并促进个人发展。那么,家庭教育与其它教育之间如何合作也是家庭教育研究必不可少的研究主题之一。但是,所有这些收集到的论文,主要是以“家校合作”为主题,共有11篇这些论文有的是对家庭与学校之间沟通、合作的内容与形式进行的调查和分析,有些是对影响家校合作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有些则是对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形式和指导内容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家庭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是指对家庭教育一些基本问题的纯理论的思考,如家庭教育的功能、家庭教育的基本目标、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的探讨等。

3.有关家庭教育或家庭德育功能的研究

这些论文有的对家庭教育功能或者家庭德育的功能进行了研究,有些是从多个方面对父母角色进行对比和分析,有些论文则是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构建家庭教育或是家庭生活的理想模式,有些则是从家庭功能出发,探讨家庭功能的发挥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家庭环境是家庭教育的客观基础条件,环境在很多方面会影响到家庭教育,所以研究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家庭教育研究的又一重要主题。

4.其他相关方面的研究

有些论文是以民族为维度进行划分,如对同族这一特殊民族的家庭教育进行研究;有些是对特殊儿童家庭,如对聋童、自闭症等家庭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的:有些研究是就不同家庭结构的家庭教育进行研究的,如隔代教育、核心家庭和三代家庭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或者是单亲家庭的家庭教育;有些是针对当前社会出现的新型家庭状态的家庭教育进行研究的,如对留守儿童或者是流动家庭教育的实地调查和研究;有些则是针对家庭教育新型态的研究,如针对美国家庭学校的兴起进行研究的。

三、研究现状评价 虽然对农村家庭教育进行研究的文献很多,也提出了许多解决策略。但仍存在很多问题:第一,上述文献基本上都是从不同的主体来阐述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及问题,解决对策几乎都是从家庭、学校、社会三大方面阐述,并没有进行细化和进一步的说明。第二,研究角度单一,大多数文献都是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的,其它学科视角的研究比较少。第三,对家庭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的分析总是经验的堆积,但是这些经验用于指导实践却又缺乏操作性。

四、本次毕业论文准备研究课题

本人打算首先对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以及农村家庭教育这几个概念进行界定。结合公共管理学、教育学当中的有关理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出现的问题,问题的成因以及解决的对策。最后进行简要总结。

具体的论文框架如下:

前言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家庭教育

(二)农村家庭教育

二、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

(一)多数农村家长重视家庭教育,但教育方式不正确

(二)亲子间沟通少,也缺乏正确的沟通渠道

(三)父母过多干涉与孩子有关的事务,双方教育理念不一致

三、当前我国农村家庭教育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农村家庭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劳动教育缺乏

(二)农村家庭生活日益信息化,导致孩子沉迷于电影电视

(三)农村家庭结构简单,导致孩子交际能力差

(四)家长过于重视智力开发和文化学习,忽视孩子的全面发展

(五)家长错误的教育理念,孩子学习压力大

四、对改善农村家庭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重视和加强对子女的劳动教育

(二)加强亲子间的沟通,注重亲情的培养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给子女完整的爱

(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重,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五)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进行适当的家教指导

五、结语 参考文献

[1]刘永.家庭教育对中国当代青年人生涯发展影响的个案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2]刘红梅.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基于对江西省部分地区的调查[D].江西师范大学,2009. [3]张道明.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策略[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 [4]杨唐盛,龙小林.农村家庭教育模式的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25). [5]李晓菊,常荣兰,陈凤杰,王凤珍.农村家庭教育现状调查——以承德市八县三区农村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09,(9). [6]郑晓生.我国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9,(5). [7]刘爱香.小学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2010. [8]李勇.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9. [9]霍霖霞.天津市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分析及指导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

第二篇:新药研究综述

新药研究的选题和几个重要研

摘要

新药的研究和生产过程,第一个要考虑的是新药的选题,一个好的选题是新药研究的方向,是新药研究成功的关键。所以,如何选好题目是新药研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一个好的选题,就算成功一半了。目前,新药研究虽然数量较多,但在创新方面尚有不足。在探讨新药研发过程中,在选题立项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新药选题时应当在明确临床疗效基础上,结合中医理论创新,应将充分调研市场需求作为新药立项前的必备工作,以免重复申报,浪费资源。同时,在有好题目的前提下,新药各方面的研究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新药研究过程,新药研究的选题。

前言

在药物研发领域,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超过了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与国际间的差距。我国大部分医院所用的主流抗生素类西药,几乎全部都是西方国家拥有知识产权的药品;主导国际西药市场的主要药品中,几乎没有中国的专利产品;我国不少西药生产企业所生产的心脑血管、抗肿瘤、抗生素类药品,几乎全都是仿制国外专利药品专利保护期限已过的产品。严格地说,除中药之外,我国目前生产的药品中很少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且产品趋同严重,一种仿制药可能有几十家企业同时生产,加剧了市场混乱、资金不足和创新性低的恶性循环。随着专利制度的不断完善,可仿制的药品将越来越少,在科研开发投入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创新是我国每个医药企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而新药的创新又是在好的题目下结合各个方面的药物研究的出来的结论。所以,选题和药物研究将占了新药研究的主要部分。

内容

新药的来源包括:天然产物、半合成化学物质、全合成化学物质。所以新药生产的选题也要从这些方面来选题。比如说天然产物的植物药物,我们在选题的时候,要根据有效药物的植物分类学寻找近亲品种进行筛选。同时从有效药物化学结构与药理活性关系推断,定向合成系列产品筛选。 但是,新药的生产过程所选的题目,要符合社会需要性,科学性,可行性,创新性以及效益性等这几个原则,这些是关系到一个新药品能不能被社会接受的关键因素,比如说选题的需要性主要表现在药物用于治疗疾病中多发的,常见的 ,市场容量大的,例如抗肿瘤药等等。如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并且有临床的可行性的话,是很有效益的,并且可以很快被社会接受。为了能最好的选题,首先要做市场调查,随时关注同类产品的开发动态,了解文献调研的内容,参考期刊杂志等等,根据统计数据来确定题目。还有就是,选题的可行性要表现在:人力物力资源分配要做到合理,还有就是生产要规范话,原材料的生产和来源要充足,工艺也要合理,有厂家可以生产。

在新药的选题做好了之后,还有做好充足的临床前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药学研究,药理研究,药效研究,毒理研究和药代动力学。首先是药学研究中的制备工艺研究,是药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主要包括:制剂处方、制法、工艺流程、工艺合理性研究,具体内容包括:剂型选择、提取、分离与纯化、浓缩与干燥及成型工艺。当中有一个是中药天然药物制剂工艺的研究,它是根据临床用药和制剂要求,用适宜溶剂和方法从药材中富集有效物质、除去杂质的过程。要求设计科学、合理、稳定、可行的工艺。包括以下的内容:一.提取、纯化工艺研究,是指不同的提取纯化方法均有其特点与使用范围,当中影响提取、纯化效果的主要因素药材的鉴定与前处理包括1,鉴定依据:符合法定标准;2,前处理:对药材进行净制、切制、炮制、粉碎等加工处理。而提取纯化工艺路线中常见的工艺路线有:药料粉碎---药料水煎煮---再醇沉淀,药料醇回流---再水沉淀,药料水汽蒸馏提取挥发油,酸水/碱水/酶解/超临界提取等。而提取纯化工艺参数指标主要有三点:a、有效成分提取、纯化的评价指标主要是得率、纯度b、有效部位提取、纯化的评价指标得率、含量、组分稳定c、单方/复方提取、纯化的评价指标应考虑其多成分作用特点d、在提取、纯

化过程中,有可能引起安全性隐患的成分应纳入评价指标,如:毒性成分。二.浓缩、干燥工艺研究。这当中又包括浓缩与干燥应根据物料的性质及影响浓缩、干燥效果的因素,优选方法与条件,使达到一定的相对密度或含水量,并以浓缩、干燥物的收率及指标成分含量,评价工艺过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1、浓缩、干燥方法有:常压浓缩、减压浓缩、真空恒温干燥、喷雾干燥、冷冻干燥。浓缩、干燥工艺评价指标:色泽、外观、吸湿性、有效成分含量,挥发性(有效成分在浓缩、干燥过程中考虑挥发性)

三、.制剂成型性研究。药天然药物制剂研究是指将制剂原料(有效成分、提取物或浸膏)通过制剂技术制成适宜剂型的过程要求达到“三效、三小、五方便”。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五方便:生产、运输、储存、携带、使用方便…还有就是剂型选择,要求三个要素:

1、临床需要及用药对象:如临床急重症、老年人、儿童。

2、药物性质及处方剂量:不同剂型的载药量不同。

3、药物的安全性:中药注射液。而制剂处方设计也有严格的要求:

1、制剂处方前研究制剂原料、辅料、设备对制剂工艺影响大,如溶解性、吸湿性、流动性、稳定性、可压性、堆密度

2、辅料的选择影响制剂成型、理化性质、释放过程、临床疗效安全稳定。

3、制剂处方筛选根据临床用药的要求、制剂原辅料性质、剂型特点。

新药的生产还有制剂成型工艺研究,它要求的基本原则:考虑成型工艺路线和制备技术选择可行性,评价指标的选择:评价制剂性能与稳定性,制剂技术和设备中药天然药物的中试研究是指在实验室完成系列工艺研究后,采用与生产基本相符的条件进行工艺放大研究的过程, 中试研究是对实验室工艺合理性的验证与完善同时中试研究是保证工艺达到生产稳定性、可操作性的必经环节。评价指标:投料量、半成品率、成品率是衡量中试研究可行性、稳定性的指标。中试研究一般须经过至少3批次试验,以达到工艺稳定的目的。生物制品工艺研究,其中生物制品:是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体液等为原料、应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成的。生物制品在生物学、理化性质及制备工艺的独特特点:1.生物学:种属差异、免疫原性、多功能性。2.理化性质:用量少生理活性显著、稳定性差。3.制备工艺:无菌操作、低温操作。

新药研究中的几个方法:

1.要注意质量控制分析方法,分析方法要求:具有较高的专属性、准确度和线性关系,并需进行严格的方法学验证,化学原料药:纯度要求高、限度研究严格,生物制品:生物效价测定。生物制品的疗效与生物活性密切相关,与含量往往并无线性关系。

新药研究中的分析方法要做到以下几点:专属性:指在其他成分(如杂质、降解物、辅料等)可能存在的条件下,采用的分析方法能够正确鉴定、检出被分析物质的特性(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线性:指在设计的测定范围内、检测结果与供试品中被分析无的浓度(量)直接呈线性关系(5个浓度)。范围:指测试方法适用、能够达到一定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线性的供试品中被分析物高低限浓度或量的区间(含量测定范围浓度80-100%),准确度:指测定值与真实值或认可的参考值的一致性或接近程度(3个不同浓度),精密度:指在规定条件下对同一均质供试品多次取样进行的一系列检测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标准差、相对标准差、至少6次取样测定);检测限:指供试品中的被分析物能够被检测到的最低量(考察分析方法具备的检测灵敏度)定量限:指准确性和精密度都能达到要求时供试品中的被分析物能够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保证含量很少的杂质能够被准确测出),耐用性:指测定条件发生小的变动时,测量结果不受影响的能力,用于说明通常使用条件下该分析方法的可靠性.2.新药质量标准控制中常用的分析技术:显微鉴别技术:利用显微镜对药材的组织结构、细胞或内容物等特征进行鉴别.计算机辅助显微数码成像技术,借助于计算机数码成像技术,直接记录显微图像,不仅使图像更加真实直观,而且实现了形态描述的数字化.激光共聚焦

显微技术,新型的高精度显微镜,使用可激发的荧光探针对样品进行标记后再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像采集处理,这样不仅可以观察经固定的各种细胞和组织结构,还可对活细胞的形态、结构、离子的实时动态等进行观察和定量荧光测定以及定量图像分析,现代色谱法在新药质量控制分析中应用.。分光光度法:专属性和准确性较低,一般不用于纯度要求高的单体成分(如化学原料药、中药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薄层色谱法: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气相色谱法:用于检查挥发性杂质,不挥发的物质需采用衍生化试剂制备成挥发性的衍生物后进行测定。

二.趋势与预测:新药的发展将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国的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医学这方面的影响最大。新药研发的数量和质量将关系到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高低。对于现阶段国内出现的假药问题,国家将会进一步加强打击力度。对于新药的研发,国家政府将会采取更为有效的方法,将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如果我们的新药研究水平提上去了,我国的医疗卫生水平将会提上一个台阶。所以,在未来的中国,新药的生产研发将会是一个很热门很重要的话题。而做好选题和过程的研究将会是新药研究的决定因素。

第三篇:护理研究综述

袋鼠式护理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梅雅琪泰山医学院

摘要目的:介绍袋鼠式护理的历史、现状和进展。方法:将袋鼠式护理应用于早产儿的体温、疼痛护理等,观察其效果以及安全性能,通过研究发展其潜能。结果:袋鼠式护理可促进早产儿奶量增加、体重增加、降低住院费用和增进亲情,有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在足月新生儿疼痛时实施袋鼠式护理有助于维持其生理稳定,缓解其疼痛。结论:袋鼠式护理作为一种比较经济实用的新护理方法,有助于提高早产儿的存活质量, 提升了社会对医疗的满意度, 在临床上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和发展空间。

关键词袋鼠式护理;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

袋鼠式护理( kangar o o mother care, KMC)又名皮肤接触护理( skin- to- skin care, SSC) ,是指将早产儿从保温箱中取出 ,使其在母亲的怀抱中 ,直接接触母亲肌肤的护理方式。随着新生儿医疗技术的发展 ,已能挽救更小早产儿的生命。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 ,要挽救新生儿的生命 ,不仅需要高度发达的医疗技术 ,还要提供更加先进的护理技术和对父母的精神支持 ,这些都非常重要。于是 ,袋鼠式护理正在成为NICU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护理方式。

1 袋鼠式护理的产生背景

1979 年南美哥伦比亚的波哥大地区因经济条件限制保温箱数量严重不足 ,低体重新生儿的死亡率非常高。儿科医生 Ray和 Mar2tinez为了挽救新生儿的生命 ,被迫开始采用袋鼠式护理。他们将不满 1 千克的新生儿在出生后数小时内直接送到母亲怀抱中。母亲用自己的身体作为人工保温箱 ,维持新生儿的体温同时进行规律的母乳哺养。实践证明 ,这一措施大大降低了新生儿的死亡率、 确保了母乳喂养并缩短了住院天数。这一举措也更加强烈的唤起了母爱之情 ,弃婴的情况也大为减少。因为母亲将小婴儿放在胸前喂养的姿势十分像袋鼠 ,所以这一喂养方式被命名为 “袋鼠式护理” 。

1984年波哥大地区实施的袋鼠式护理得到 “联合国国际儿童紧急救援基金会” (UNICEF)的认可 ,并被公开发表。这种护理方式挽救了无数发展中国家低体重新生儿的生命 ,因此它和母乳喂养同时得到了推广。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3~ 4月NICU收治的早产儿3例, 男2例, 女1例, 2例出生体重1 100 g左右, 做“ 袋鼠式护理” 时体重不足1 300 g, 经呼吸机治疗30天仍不能撤离呼吸机, 还会发生呼吸暂停; 1例患儿经治疗1个月皮肤黄染消退仍不明显, 体重不足1 700 g, 吃奶量也不能增加, 胃内潴留还较多。

2.2 操作方法

2.2.1 选择环境相对隐蔽且独立的空间。 由于空间有限, 本组是采用色彩温馨且宽大的屏风遮挡, 以确保隐蔽性, 使患儿和母亲不被外界环境干扰。准备1张舒适有靠背及扶手的摇椅及沐浴用的毛毯等物, 调节室温至26~ 28℃, 备好氧气、 心电监护及其它急救用物, 随时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

2.2.2 播放背景音乐, 用轻柔的音乐营造出舒适、 祥和的氛围:沐浴后的母亲穿着宽大、 舒适且透气吸汗的浴袍在护士的帮助下给患儿沐浴、 按摩2~10分钟, 护士抱起患儿擦干, 将裸体的患儿呈60度或90度, 直立式趴在摇椅上妈妈的胸口, 除了头露在外面, 患儿的整个身体都包裹在浴袍中, 使患儿与妈妈的皮肤紧贴, 进行零距离的肌肤相贴。 还未撤机的患儿, 要将呼吸机管道理顺

放好, 不因为操作影响患儿的呼吸治疗, 管道氧气也要备在旁边, 以备急用。

3 NICU内使用袋鼠式护理的意义

子女的源于他们对子女的抚摸、 对子女的气味感知、 凝视和助。通过这些接触 ,父母不断了解孩子 ,并将其看作家庭的成员。但对父母而言 ,NICU 的环境则有碍于们间亲情的建立。因为 NICU 是一个被许多精密仪围绕的环境没有家的感觉。对父母而言 ,很难将这和自己的孩子联系在一起。保温箱中的早产儿 ,身瘦小、 体质单薄、 一副病像。而母亲又身心疲乏 ,妊突然中断 ,使她在心理上难以接受 ,充满失落、 悲伤、惧和罪恶感。

袋鼠式护理的时间是母亲和自己子女相约的时是被NICU确保的私人空间。这段时间里母亲可以心地抚摸子女的肌肤 ,尽可能地感受来自子女的各反应。这时 ,母亲好像回到了不完全中断的妊娠中觉子女重新回到自己身边 ,终于相信自己成为母亲。过袋鼠式护理 ,母亲开始了解自己的孩子 ,并树立起母亲的自信。对子女生命力的感知 ,还可使母亲的悲伤和罪恶感得以释放。袋鼠式护理可使孩子感受到母亲心跳的声音和呼吸的频率 ,听见母亲的声音 ,嗅到母亲浓郁的气味 ,感受着拥抱时肌肤温柔的刺激 ,内心充满着快乐。好像重新回到子宫中 ,从 NICU的噪音和光线中隔离出来 ,得到保护。

4 安全性和生理效应

袋鼠式护理过程中要确保新生儿的体温 ,监测呼吸和循环系统。减少早产儿容易出现的呼吸暂停和氧饱和度下降情况 ,稳定心跳 ,增加安静睡眠。人工呼吸管理时可观察到气道阻力下降 ,呼吸改善。袋鼠式护理还能促进母乳分泌 ,增加每日母乳喂养量。但离开保温箱的早产儿直接抱在胸前 ,可能会增加感染的机会。不过母体正常菌群和医院中的耐药菌群相比 ,并不具有危险性 ,所以目前还没有关于袋鼠式护理会增加感染性疾病发生的报道。

5 袋鼠式护理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5.1 袋鼠式护理的应用现状

哥伦比亚的 Bogot经验已经在全球许多地区应用, 包括越南、 巴西和南非。Canguro 基金会正在 25个发展中国家建立/ 第二代0KMC 中心,包括亚洲(包括乌克兰、印度和东南亚)、 非洲和拉丁美洲。KMC 各种改良的模式目前在发达国家内广泛应用, 如法国、 瑞典、 英国和美国。其中, 美国对 1 133 家医院调查显示, 669 家( 59%)回答的医院中 KMC 的应用率达到 548 家( 82%)。WHO 认为: KMC 目前已经超越了作为暖箱护理的替补措施。它对体温控制、 母乳喂养、 母婴关系均有益处。目前国内的 KMC, 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尚未有类似国外的大型 KMC 中心成立。

5.2 袋鼠式护理的发展前景

WHO 有了统一规范的操作指南,在我国大部分医院,实际上实行 KMC 技术和条件上并不复杂, 但可能更加需要耐心、 细致的工作和人文关怀。

医院可将 KMC 定为规章制度, 指导使用 KMC 的人员应在对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方面知道如何对乳房刺激、 挤压, 对乳汁储存及使用, 如何监测生长发育情况。对于低出生体重儿来说,常规的母乳喂养可能是不够的,医务人员应知道怎样使母乳喂养适应每个婴儿对营养的需要, 并且知道何时添加辅食,添加何种辅食及怎样添加。另外, 医务人员应能够对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状况进行持续监测或反复评估, 观察呼吸及喂养方式,检查体温及排尿情况等。最后一点也是重要的一点,即医务人员应知道怎样对产妇提供所有必要的支持。

6 小结

袋鼠式护理可以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 既简便又可增加亲情,是提高新生儿整体护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袋鼠式护理除了能增加食欲和增长体重, 并能促进睡眠,也会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及心理发育。

袋鼠式护理从多方面来说都是一种科学、有效、人性化的新生儿护理模式。 它可以用相对低廉的费用得到高质量的新生儿护理,能够让广大产妇或袋鼠式护理提供者满意。一些证据表明,袋鼠式护理还可以减少早产儿病死率、减少住院天数, 在医疗经济学上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小寒, 尚少梅. 基础护理学[ M ]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49.

[2] 余章斌 韩树萍. 早产儿袋鼠式护理的临床效果和母亲满意度的Met a分析[ J] .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8, 8( 4) : 277 283.

[3] 张妍, 连冬梅. 袋鼠式护理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J ] . 护理研究,2007, 21( 8A) : 1984 1986.

[4] 郭凤琳, 张家驹.ICU综合征及音乐疗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7, 16(3): 104.

[5] 王慧萍, 周文彦. 袋鼠式护理在NICU中的应用体会. 1009- 5519( 2008) 01- 0121- 02

[6] 冯琪, 郭在晨. 皮肤接触护理对早产儿生理指标稳定性的影响[ J] .新生儿科杂志, 2003, 18( 2): 86- 88.

[7] Johnston CC Stevens B Pinelli J et al. Kangaroo care is effective in diminishing pain response in preterm neonate [J].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2003 157(11) 1084-1088.

[8] Castral TC Warnock F Leite AM et al. The effects of skin -to -skin contact during acute pain in preterm newborns [J].Eur J Pain 2008 12(4) 464-471.

[9] Firoozeh Sajedi Zahra Kashaninia Mehdi Rahgozar et al.The effect ofkangaroo care on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pain of an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in neonate[J].Iran J Pediatr 2007 17(4) 339-344.

[10] Department of Reproductive Health and Research,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Kangaroo mother care: A practical guide[M]. Geneva: WHO,2003:1.

[11] BauerJ,Southeimer D,Fischer C, et al. Metabolic rate and energy balance in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during kangaroo holding by their mothersandfathers[J].J Pediatr.1996.129.608-611.

[12] Cat taneo A, Daveazo R, Uxa F, et al . Recommandations for the imple2ment at ion of kangaroo mother care for low bi rth weight infants

[ J ] .Acta Pediat r, 1998, 87: 440- 445.

第四篇:研究综述

寻根文学是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出现的一股文学思潮,主要是作家们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为了追寻失落的文化命脉,寻根作家对传统文化思想和生活方式,以及对当今社会生活的影响的描写较为热衷。寻根文学实际上混存了三种指向:文学寻根、文化寻根和精神寻根,作品既有诗歌、小说,也有散文。当代文学创作中的文化寻根意识最早出现在朦胧派诗人杨炼的组诗里,包括《半坡》、《诺日郎》等;在小说领域里则是起于王蒙发表的《在伊犁》系列小说;1983年以后,贾平凹的《商州初录》、张承志的《北方的河》、阿城的《棋王》、王安忆的《小鲍庄》、李杭育的《最后一个渔佬儿》等作品也加入到文化寻根中来。但寻根文学的口号提出则始于1984年12月韩少功在《文学的“根”》一文中指出:“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而20世纪90年代的散文把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之根”弘扬光大并且开拓创新,其中余秋雨散文中表现出来的深厚的寻根意识便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之一。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擅于在总结古今中外文明兴衰荣辱的基础上,探讨中华文明伟大的复兴之路,对余秋雨散文的研究广泛认为的是分为三个阶段:肯定性评价阶段、否定性评价阶段和余秋雨现象批判阶段,但是对于余秋雨散文中体现出来的寻根意识方面的研究也有,但是没有总结性的研究。例如对余秋雨书籍的研究,有朱国华的“另一种媚俗:《文化苦旅》论”,田崇雪的:“大中华的散文气派——余秋雨散文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印象”等;有从主题思想上对余秋雨散文的研究,如董伟建的“余秋雨散文的艺术创新”,俞宇萍的“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内涵”,有陈怀利的“论余秋雨散文的主题内蕴”等;也有从文化人格和文人形象方面对余秋雨散文的研究,如李小芳的“余秋雨散文中的失意文人形象分析”,刘文浩的“余秋雨散文中的失意文人形象和精神”,王山、朱世丽的“解读山水古迹,探索文化人格——评余秋雨散文”等;也有对余秋雨散文批评的,如陈尚荣德“余秋雨散文批评述评”,汤溢泽“《文化苦旅》文化散文衰败的标本”等等。余秋雨散文大多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其中有描写大漠荒芜散文黄河文明的盛衰的,如《道士塔》《阳关雪》等;有描写江南文化的如《白发苏州》《江南小镇》等;直接把笔触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的有《风雨天一阁》《青云谱随想》等,这些文章中都透露出深厚的寻根意识。而在对余秋雨散文的研究中也有透露寻根意识的,如万明华、丁小省的“从寻找文化到冶炼生命——余秋雨散文的精神文化探析”,冷成金德“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取向”,蔺春华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余秋雨散文创作的影响”杨林昕的“文化的良知与终极命运的反思——论余秋雨散文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思考”等等。这些论文中都透露并且肯定余秋雨散文中体现的寻根意识,但并没有明确指出和归纳,余秋雨散文中的寻根意识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作者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痛苦思考和执著恪守,立足于现实的基础上,反观历史,将视野放在一个纵深的历史情境之中思考,用行走的脚步、开放的视角和阔达的心灵设身处地地去领悟和体会悠远的中华历史和文化,在文学的天地里开辟出了真正属于自己内心的心灵净土和精神家园。在散文中表现的寻根意识对当今社会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探索时代需求有重要的意义。

第五篇:工作压力研究综述

摘要:对工作压力研究成果的探讨有利于我国工作压力研究的进展。文章从动静态两个角度介绍工作压力的概念、着重评析了社会环境模式、个体——环境适应理论、工作要求——控制——支持模式、Lazarus的认知交互作用理论,还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工作压力源,进而介绍了工作压力测量方法和工具,以及工作压力的后果,在此基础上 ,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从动态静态和个体、组织两个维度作以简要评述。

Abstract:The discussion of occupational stress research is of advantage to our courtry development of this area.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is conception from 2 piont of view: dynamic and static state. It reviews and analysis the social environmental pattern ,individual fit to environment,job demand control support pattern , Lazarus transactional theory. It also introduces the s ource of occupational stress from 4 point of view,and the measurement and consequences. 关键词:工作压力 静态说 动态说 工作压力理论 工作压力源

Keywords:occupationalstress;quiescencetheory;dunamicstheory;occupational stress theory;occupational stressor

工作压力逐渐成为心理学、生物医学、管理学、管理工效学、组织行为学、 社会学和职业卫生学领域共同关注的研究热点,据统计,关于工作压力的研究在近20年中增加了50倍,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三年,心理学文献中这方面的文章是整个70年代的8倍(Spielberger,1995)【1】本文通过文献的回顾,对西方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概括性的介绍,分析工作压力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我国有关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知识基础。

1 工作压力概念

工作压力是压力研究领域的重要范畴,但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至今还没有一个为大家所公认的概念,Van Di2jkhuizen(1980)在文献中找出了40多个工作压力的概念【2】。有些研究者将工作压力作为一个刺激变量看待;有些则将其看作反应变量;有些人认为它是环境变量;有些则认为它是个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舒晓兵、廖建桥(2002)总结出工作压力成因的刺激说、反应说和交互作用说.交互作用的工作压力理论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可。基于交互作用的压力理论认为,压力是一种在个体和环境之间进行的交互作用关系,它包括了个体对外界环境的反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评估以及试图去应对由此而造成的后果。国内学者大多也同意这种观点,从交互作用方面进行研究。当然也有一些学者从其他角度解释 压力的含义,如张祥俊,曹新锋(2007)从经济学视角中研究了企业组织员工压 力,他们把压力看作是员工获取需求满足的一种必要的支付。综合各种理论认识 ,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理论认识:工作压力的静态学说和工作压力的动态学说,诸多定义都是从这两个方面出发的。

1.1静态学说

静态学说主要是指在工作压力研究过程中从单维的角度来对工作压力的本质进行认识与界定,从这个角度定义工作压力包括刺激说、反应说、主体特征学说【3】。

刺激说:将工作压力仅仅看作是工作压力源,倾向于仅从压力源的角度对工作压力进行研究,强调用环境的刺激特性来描述压力,是压力源层面上的一个概念。

反应说:把工作压力看作是个体面对环境刺激的主观感受,倾向于从压力作用结果的角度对工作压力进行研究,也就是压力是个体的作用结果维度上的一个概念。

主体特征说:将工作压力理解为是与主体的需要和能力等个体特制密切相关的,注意到工作压力的个体差异,但对于压力的认识仍然是静态和独立的。

1.2动态学说

动态学说主要是指将工作压力理解为是一个动态过程,既包含压力源和压力结果,又包括压力一系列作用过程的系统概念。持动态学说的观点将情景因素和个体特征因素引入工作压力的研究过程,强调工作压力是个体与情景的动态交互作用过程,在该过程中可能存在许多影响变量。

从工作压力的定义上来看,有的从静态入手探讨压力的本质,有的从动态入手探讨压力源、中介变量、压力结果与反应之间的关系,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这给实际研究工作和应用实践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2 有工作压力变量的相关研究

2.1中介变量研究。

国内外学者认为个体所具备的一些特性对压力具有一定的调解或缓冲作用,调节因素包括压力容忍力、认知评价、社会支持、坚强性格、控制感和人格等。除了个性的差异,个体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年龄等个人后天因素也会影响个体对工作压力的认知和行为努力的不同,进而对工作压力过程产生不同的调解作用。组织中上级支持、组织结构等一些组织因素也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员工工作压力。刘璞,谢家琳,井润田(2005)考虑到个体的差异如个人认知、性别、学历、职务等会影响到压力源导致压力感的形成,分类进行了研究得出: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男性和女性在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压力源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梁镇,杜冰,刘非(2008)从人格特质、个人背景、性别、年龄、收入等方面对员工的压力差异进行了分析。张西超,杨六琴,徐晓锋,车宏生(2006)研究了负性情绪(NA)在工作压力作用中机制的作用,以“上作满意度”为压力反应变量,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压力源情境下,负性情绪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吴清津,张秀娟,李洪西(2006)对北京的7家IT企业的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上级支持对员工压力有调节作用。袁少锋,高英(2007)基于知识型员工样本,实证分析了组织支持对工作压力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组织支持在良性压力源 (如任务要求、能力要求)与积极压力反应(如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感)之间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负性压力源(如人际冲突、组织结构问题、时间冲突)与积极和消极压力反应(如消极工作情绪)之间都发挥显著的缓冲作用。

国外这方面的研究比我国的研究要早,研究的结果也多。如Matsuiand Onglatc o(1992)研究了自我效能对压力的影响,处于当今时代背景和组织环境中的个体将何种因素体验为工作压力,部分依赖于个体的自我效能知觉的水平,较低自我效能知觉水平的个体承受沉重的角色责任的压力,较高自我效能知觉水平的个体则由于缺乏充分发挥天分的机会而感到挫折和压迫,Darwish A .Yousef(2002)实证研究了工作满意对角色压力与组织承诺的调节作用。Jui-Chen Chen,Co linSiiverthorne,Jung—Yao Hung(2006)通过对台湾和美国会计人员的实证研究,发现了组织内沟通对工作压力的调节作用。Jui—Chen Chen,ColinSiive rthorn又2008年通过调查研究了台湾地区员工控制力作为个性特征之一对压力的影响。

2.2结果变量研究。

开始学者们对工作压力的影响研究,大都侧重于探讨员工生理、心理反应,工作压力会带来冠心病、某些类型的癌症、精神崩溃、沮丧消沉和焦虑的后果,进而导致病假、提前退休或早死,给企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包袱。B.D.Kirkcald y, R.M.Trimpop,S.Wil1iams(2002)研究了英因和德国管理人员的压力对健康的影响。近年来,学者们更多地重视研究工作压力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学术界普遍认为工作压力会降低员工的工作满意感和企业归属感,产生职业倦怠,导致员工有离职意向,影响企业绩效,如刘璞,谢家琳,井润田(2005)对国有企业员工工作压力对工作满意度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蒋永宁,王香玲( 2006) 从正负面的压力影响进行了阐述。颜爱民,王维雅(2007)以中小民营企业基层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量表对其工作压力和工作满意度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教育程度和职能部门在工作压力上差异显著;职能部门在工作满意度上差异显著;角色认知压力、职业发展压力、组织因素和人际关系压力与整体工作满意度显著负相关;组织因素、人际关系压力、职业发展和社会因素对工作满意度具有预测作用。闵锐,李磊(2008)对员工工作压力对心理契约管理 的影响做了分析。

对于工作压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都很多,大多都认同Yerke s和Dodson在1908年提出的工作压力与工作效率之间呈现出一种倒U型关系。A1exander.T.Mohr,Jonas .F.Puck(2006)调查了德国与印度合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发现:管理者的高压力与企业的低绩效有关,但管理人员的工作满意与企业绩效没有显著关系。

3 工作压力理论

3.1社会环境模式

社会环境模式是由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发展起来的,也叫ISR模式或密歇根模式。这一模式是最广为人知的工我们仅列举出其中最通常的模式。社会环境模式是由客观环境、主观环境、压力结果、疾病、个性特征、社会支持等几个基本概念组成的联合体,它还不是一个有机的理论,尽管一些研究者试图更精确地限定这些概念,找出这些概念之间的相关及其互动。

社会环境模式属于工作压力研究上的传统理论,或者说传统的研究方法,是从较广泛的社会水平对各个独立的与压力有关的概念进行确认和测量,并考虑其对个体及组织的影响作用,具有可操作性,并且带动了工作压力研究的发展。

它的局限性表现在:首先,这一模式并不是建立在清晰的理论基础上,并能得出具体的推论。导致有些变量在统计上是显著的,但在理论上却不一定有意义。其次,这一模式把所有的压力结果集中在一起,不能确定一些结果是否的确是由压力导致,如离职。第三,这一模式并没有告诉我们介于不同变量之间的中介过程,并且忽略了不同的社会心理过程对工作压力有影响的因素,如与同事进行社会地位的比较,还有个体对压力事件及健康的认知解释。

3.2个体——环境适应理论

French,Caplan和Van Harrison(1982)【4】提出的个体一环境匹配理论是工作压力领域中得到广泛接受,并已得到大量应用理论之一。该模型的理论基础是: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功能,环境变量和个人相关特征决定压力是否会产生。French等人认为引起压力的因素不是单独的环境因素或个人因素,而是个人和环境相联系的结果。只有当个性特征与工作环境相匹配,才会出现较好的适应。而工作的压力是由于个体能力与工作要求不匹配。这种不匹配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的不匹配,是指人们对自己的看法与人们对环境的看法之间的不配;第二种类型的不匹配是指客观上个体能力与工作要求不匹配。

个体——环境匹配理论使研究者将工作环境和个体需求结合起来考察,而不是只强调环境或个体一个方面的特点,因此是一个更全面的、可能更能准确揭示工作压力成因的理论,Parkes,Styles和Broadbent(1990)【5】运用在计算机上完成拣信任务实验研究,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被试理想的工作要求水平和对工作的控制对工作成绩(准确性和速度)有显著影响。

这一工作压力研究模式在思想上是一重大发展,但是由于它只强调人和环境之间的适应是静态的,而没有考虑其动态性,也没有考虑工作压力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并且会因为特定的工作情境而改变的情况,因此在应用中结果有一定局限性。

3.3工作要求——控制——支持模式

该模式是以Karasek(1979)提出的工作要求一控制模式为基础,20世纪80年代后,由研究者又加入社会支持的维度,进而发展成为工作要求一控制一支持模式(简称JDCS模式)(Van Der Doefetal,1999)【6】,它是工作压力研究中一个很有影响的理论。K arasek认为,工作活动中包含两个关键特征:工作要求和工作控制,它们共同影响着工作压力,工作要求是指存在于工作情境中反映员工所从事的工作任务量和困难程度的因素,即压力源,如工作负荷、时间紧张、角色冲突等;而工作控制则反映了员工能够对自我工作行为施加影响的程度。工作压力既不单独取决于某一方面,而是在于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

这个模型包含两个基本假设:①高工作要求,低工作控制导致高工作压力;②当工作要求和工作控制均处于高水平时,工作动机增强,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感。在这种情况下,高工作要求非但不是压力源,反而是对员工的激励因素,产生所谓“有益的压力”(good stress)。

这一模式一经提出,至今仍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并在不断地得到检验。在Van Der Doef和Maes【7】的一个对JDCS模式20年研究的综述中,发现大约一半的研究支持JDCS模式的假设。对于有一半研究结果不支持JDCS模式假设的现实,他们认为不是理论模式的错误,而是研究方法中的问题所致。

JDCS模式的实用价值是让企业管理者增强员工对工作的控制和社会支持,改善员工的身心健康,这是在组织层面上的压力管理研究,这在操作上具有很大的挑战性。目前,多数研究还是在检验JDCS模式的假设,只有少数研究根据这一模式考察了干预效果,结果也并不一致【8。 3.4Lazarus的认知交互作用理论

Lazarus(1966),Lazarus和Folkman(1984)的压力认知交互作用理论(Transactional Model)是一个以认知评价过程为基础的工作压力模型,Lazarus把压力当作一个过程,认为工作压力是人和环境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个体和环境的关系无论在时间上、工作任务或活动上,都是动态关联的,它们的关系总是在变化着的,而不像传统的工作压力研究那样将两者看作是分离的和静态不变的。

Lazarus认为压力的产生存在着两个阶段的认知评价过程。第一阶段:个体要评价外界事件对自己是否具有挑战性或威胁,第二阶段:对自己所能获得的应对资源如个人能力和社会支持等进行再评价,当个体认为后者不足以应对外界的威胁性事件时,工作压力便产生了。该理论的核心点是,压力既不是环境刺激,不是人的性格特征,也不是一个反应,而是需求以及理性地应对这些需求之间的联系。

交互作用理论全面概括了压力的构成要素,强调工作压力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过程,由于这一理论对数据的涵盖性和易检验性,使得它受到很多工作压力研究领域者的重视。

对于工作压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和组织这两个维度上。对于后者的研究,在近年来越来越活跃,而交互理论更多关注个体层面的研究,Brief 和George【9】认为,如果只去注意研究个体,而不去研究组织层面,组织心理学家就是没有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

4 工作压力源

工作压力源是工作压力问题最核心的内容,工作压力源主要是指压力起因于与企业员工个人工作有关的因素,在学术界,关于压力源存在着“主观”和“客观”之争。压力源 主观 说强调的是对于作为某种威胁的刺激或事件的感知,这种感知造成了压力的体验。压力源“客观”说认为特定的压力源可以超越个体的认知和属性,压力源是客观的,可以用某些独立的、客观的方式评估压力源。国内许多学者对企业工作压力源进行了研究。这里主要阐述几个有代表性工作压力源解释。

1.Kahn,Wolfe,Quinn,Snoek Rosenthal(1964)对工作压力源就作了比较早的归类。认为有:(1)角色冲突;(2)角色模糊;(3)不能满足的希望;(4)工作过度负荷;(5)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冲突。

2.Weiss(1976)把工作压力源归为五类:(l)工作本身因素。(2)组织中的角色。(3)职业发展。(4)组织结构与组织风格。(5)组织中的人际关系【10】。

3.Cooper和Marshall 等人(1978)提出了一个完全、简明的六种工作压力源: (1)有特点工作的压力;(2)角色压力;(3)人际压力;(4)职业发展;(5)组织结构和发展; (6)家庭、工作相互作用【11】。

4.Parker和DeCotiis(1983)发展了工作压力源和压力结果的理论模型:(1)工作本身的特征和条件;(2)和组织结构、氛围和信息波动相联系的条件;(3)和角色有关的因素;(4)工作关系;(5)可觉察的职业生涯发展;(6)外在的承诺和责任。

5.Summers,DeNisi,和DeCotiis(1995)创立了工作压力源的研究模式。认为有:(1)人格特征;(2)组织结构特征;(3)组织程序特征;(4)角色特征【12】。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工作压力来源的复杂性、多样性,同时也可以看出有很大的相似性,综合起来看,研究者是从四个方面认定工作压力源的:组织和工作本身的特点、家庭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

在工作压力源的探讨中,组织和工作本身的特点与家庭环境和稳定的个人特质相比,组织和工作本身的特点对压力及压力带来的后果经常被夸大。实际上,一些研究者认为,许多被当成工作压力的症状,只是反应了一个人格维度。

5 工作压力的测量

由于工作压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不同职业的压力源是不同的,而且工作压力是环境和个体特点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建立一个普遍适用的测量工具就很困难。国外近些年用于对工作压力的测量应用较多的工具有以下几种:Cooper的工作压力指标(OSI)量表、Mclean的工作压力量表【13】Kan2rasek的工作内容量表、

【14】Hurrellt和Mclaney的工作控制量表。House和 Rizzo的工作压力量表【15】Lazarus的应对方式量表。

从工作压力的测量方法来看,大部分的压力研究中,压力源、压力结果和中介变量,如社会支持等都是在事件发生后很久在被试中得到的,这样测量出来的是压力的长期影响,我们很少注意到工作中的压力事件对压力造成的短期影响,事实上,在更细程度上检测被试的反应很重要,Bunnk和Verhoeven(1993)发明了一种称之为“每日作用记录”的方法,一些研究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从测量工具来看,测量指标体系不统一,不同的研究者可能根据各自的偏好,采用带个人倾向的测量指标,从而造成其结论很不一致,这对于工作压力的研究结论是很不利的。

6 工作压力的后果

工作压力是一把双刃剑,它对个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组织的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当人或组织感觉到适度的压力时,会有意识地调整自己,以适应这种变化,无形中这种压力变成了发展的动力。而当压力过大时,会使员工的心理,生理和行为产生一系列的异常反应。工作压力消极后果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生理、行为、情绪和组织四方面。

生理上:表现为头疼、失眠、消化不良、精神不济、疲劳、心血管病变等。 行为上:表现为滥用药物、过度兴奋、酗酒或过度抽烟、甚至出现强迫性行为;对行为的影响可表现在缺勤、离职,以及工作绩效降低。

情绪上:表现为紧张、忧郁、焦虑、苦恼紧张、敏感、多疑、不稳定、焦躁不安、 难以放松、忧虑烦恼等。

组织上:就是缺席、人际关系不良、工作效率低、工作不满等并出现离职倾向【16】;情感衰竭。还会引起企业之间关系紧张、高事故率、较差的组织气氛、低士气、工作中的敌对等问题。

从已有研究的结论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工作压力的消极影响,特别是对个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方面和对企业工作效率的负面作用,而对压力的正向作用研究较少,要使工作压力研究的成果有效的服务社会,对工作压力积极方面的研究也必不可少。

7 结语

西方学者关于工作压力的研究流派众多,一方面丰富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内容,另一方面由于各个学派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也使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从工作压力的理论上来看,众多理论及方法是从两个维度来指导具体的研究工作的(1)静态和动态层面,(2)个体与组织层面。

静态学说主要是指在工作压力研究过程中,从单维的角度来对工作压力的本质进行认识与界定,动态学说主要是指将工作压力理解为是一个动态过程(既包含压力源和压力结果,又包括压力一系列作用过程的系统概念。

工作压力研究虽然已进行了多年,但它的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大量的研究集了解工作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后果,并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结果。但从研究方式来看,进行比较研究较少,只在一个群体或一个国家中进行研究,从而推及其所有对象,这样得出的结论容易出现以偏概全的问题。而研究者们在完成了解个体个性特征、心理因素与工作压力源及其后果之间的交互调节作用,尤其是动态与组织上建立有利于组织压力管理的系统的工作压力的理论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实际上,无论是哪一角度的工作压力研究,都出现了必然的重叠性和相容性,那么,作为我国的研究者应该站在这些已有的成果上,充分考虑他们的重叠性和互补性,结合自己的具体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进行有意义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SPielbergerCD ,ReheiserEC.Measuring occupational stress : the job stress survey. In Rick Crandall and Pamela L. Perrewe ( Eds. ) Occupa2 tional Stress :A Handbook. 1995. [2] 黄红.压力影响因素及因素相互关系探讨[D].暨南大学 ,2003. 04. [3] 孟晓斌.管理者工作压力、 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D] .浙江大学 ,2004. 12. [4] French J R P Jr , Caplan RD ,Van H arris on R. The mechanisms ofjob stress and strain. Chichester ,England :Wiley ,1982. 5216. [6] Van Der Doef M,Maes S. The job demandsupport)model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 review of 20 years of emlpirical re2 search. Work & Stress 1999 , (2) :87control (114. [8] 石林.工作压力理论及其在研究中的重要性[J ] .心理科学进展 ,2002 , (4) :43343. [11] Cooper , C.L. and Marshall , J . Understanding Executive Stress , Macmillan Press , London ,1978. [12] Summers T P , Decotiis T A , DeNisi A S. A Field study of s om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felt job stress. In Rick Crandall and Pamela L. Perrewe (Eds. ) Occupational Stress : A Handbook. 1995. [13] R.V. Harris on. Pers on204. [14] T. Cox. Stress.London :Macmillan Education ,1978. [15] L.Lu ,C.L. Cooper ,Y en Ching et . al . Chinese Version of the OSI :a validation study ,Work and Stress ,1997 ,11 (1) :79 - 86. [16] Summers T P ,Decotiis T A ,DeNisi A S A Field study of s om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felt job stress. In Rick Crandall and Pamela L. Perrewe (Eds. )Occupational Stress :A Handbook. 1995.

上一篇:今天我要嫁给你啦下一篇:吉他教学工作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