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赏析

2022-07-27

第一篇:中国工艺美术赏析

论中外美术赏析有感

——从“青花鸳鸯莲纹瓷盘”论 “青花瓷”的发展和现代运用

引 言:中国瓷器历史悠久,而青花又是其中的翘楚,别具民族特色, “青花鸳鸯莲纹瓷盘”是中国青花瓷的代表,它的出现,在瓷器装饰上是一个划时代的转变,直到今天青花瓷已经变成一种视觉符号,被大量运用在现代设计上。

关键词: 青花鸳鸯莲纹瓷盘;青花瓷;视觉符号;现代设计

瓷器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发展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优秀的传统和灿烂的文化为世界各族人民所公认。她最早走出国门,在英语中,中国和陶瓷这两个词的拼写和读音是一样的,都是China江西景德镇是中国的“瓷都”,其瓷器:青如天、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馨,滋润有细纹。而始于唐宋,盛于明清的青花瓷则是景德镇的伟大创举,是景德镇传统名瓷中影响最大的品种。景德镇之所以闻名于世界也正是因为那千年盛烧不衰,永放不败的青花艺术.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随元代国内外贸易的发展需要,中国瓷业较宋代又有更大的进步,景德镇窑成功的烧制出了许多源远流长青花瓷器,青花鸳鸯莲纹瓷盘就是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品。

青花鸳鸯莲纹瓷盘的青花纹饰设计分为三层:口沿一周菱形锦纹,盘内壁饰缠枝莲花六朵,盘心以五组莲花为主题纹饰,两只鸳鸯顾盼相逐,组成所谓的“满池娇”。盘外亦绘缠枝莲花六朵。在莲池中,鸳鸯与荷花穿插有序,构图既饱满又空透轻盈。画面动中有静,极为传神,反映了景德镇元代青花的绘画水平。

由此可推断,此时青花瓷的装饰技法多以刻花、印花、瓷塑、浅浮雕等多种技法相结合,绘画充分发挥蓝白的艺术效果,有白地青花、蓝地白花或青花线描为地几种风格。刻花线条粗犷有力,印花线条圆润耐看,浅浮雕效果立体感强。元青花纹饰绘画方法以平涂为主,结合勾、皴、点、染技法,线条苍劲有力。

青花的纹饰形状也相当有讲究,比如变形莲花瓣纹,常以8个莲花瓣作装饰带,在每个花瓣内又加绘多种花纹,有朵花、朵云、火焰、杂宝等等。莲花瓣的画法元代风格较为明显,均用一道粗线和一道细线平行勾勒出轮廓线,每片花瓣间不相连,留有一定空隙。花卉纹饰在元时多以莲花和牡丹为主,其次为菊花。栀子花为元青花中独特纹饰。缠枝莲花纹。瓶、罐肩部往往有青花云头纹。云头纹内多加饰海马、海莲、折枝花、麟麟等,又称垂云纹,是元青花上极具特色的装饰,其他时代少见。由浪花与海水组成的二方连续图案,在细线条描绘的海水纹中以粗实线勾绘浪花组成海浪纹饰,形成特色鲜明的元代海水纹。蕉叶纹常作边饰或纹饰间的装饰。如意云头。

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又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商品经济有了较快发展,这为手工陶瓷业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陶瓷生产突飞猛进,形成了中国陶瓷史上自唐宋以来的又一个高峰。不仅工艺与器型

发展到一个较为完备的阶段,装饰风格也同样异彩纷呈。青花绘画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国画绘画技法的元素。而清朝,虽然政权更替,但在青花纹饰方面仍延续了明末的风格,全景山水陆续出现,题材上,也已从明末的戏曲人物故事背景过渡到了完整意义上的山水画。题款及印章在清代瓷器上大量出现,顺治早期多为隶书。需要说明的是,明末政治动荡,官窑长期处于衰败状态。至清初,政权初定,官窑仍处于停烧状态。大批山水瓷器大部分出自民窑,也可以说山水图在瓷器上的绘制即开创于民窑。官窑青花纹饰仍以传统纹饰为主,民窑青花纹饰基本上是继承光绪纹饰的传统少有创新。

到了今天,青花瓷已经不仅仅代表一种瓷器类型,更转变为一种符号,事实上,人类所有的思维活动和信息交流的进行,都依赖于符号的存在。其中,视觉符号是人类传达信息最主要的方式,依靠图形直观地进行表述,它所具有的象征性在表达人类精神和情感方面是其他类型符号所不能比拟的。可见,它在人类认知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上文简单历数了青花瓷在中国的发展,青花瓷深深地烙上了中华民族文化特征的印迹。青花瓷早已超越了“事实之物”的领域,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青花瓷概念,即必须依托陶瓷材料而存在,而是融入了当今时代的特征、文化、精神,经过思维积极组织或构架重组后形成的替代品,即“青花瓷”视觉符号。

回顾设计史我们可以看到,探索具有中国意味的设计语言,是几代设计人一直追求的目标。上世纪末,“青花瓷”视觉符号已经引起了一些人在设计实践中的关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李少波1999年设计的《澳门回归主题海报》,就是将“青花瓷”巧妙地运用于现代招贴设计中。在这个作品中,设计者把青花瓷的典型器型、色彩、常用装饰题材、留白手法和文化意蕴与时代主题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又如李道亮设计的《传统与文化》招贴画,使用了青花梅瓶作为创作的基点,作品主题鲜明突出,形式新颖,极富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进入到新的世纪,从传统文化中去寻找现代设计语言已成为一种自觉,尤其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传统视觉元素和符号在各个领域中大放异彩。比如“中国结”“中国印”“福娃”等等,同样“青花瓷”奥运颁奖礼仪服饰也是倍受大家的关注和认可。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青花瓷,图案选自青花瓷上最具有代表性的青花图案作为服装装饰重点,以冷调漂白色为服装主色,用明度不同的两

种青花蓝作为服装的装饰配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蓝白色彩配置。设计激发了人们意识深处潜在的“本土记忆”,这是“青花瓷”成功的一个重要基础。作品既蕴涵着浓浓的中国味又涌动着时代的气息和审美情趣,充分体现了北京人文奥运的理念,被誉为“会行走的中国瓷器”。

除了在平面、服装设计领域应用之外,具有青花瓷具象的形态纹饰在许多方面被进行了二次创作。坐落在“绿色家园媒体村”的“青花瓷”ATM自动提款机、北京10号线的北土城站与奥运支线相交入口、座椅及手枪纹饰、相机制造商Lomography 合作推出Diana 青花图案相机、惠普的青花瓷打印机。脱离了传统青花瓷的造型图案,现代视觉中多了份宁静、大气与优雅,透出的仅仅是青花的经典气质,然而每个设计却又明确告诉人们自己的功能与特色,透过自身设计展示自己的魅力,而不是借助青花瓷形态。我们不会感叹这种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神的提炼,因为在传统文化分析中前辈早已对青花瓷的风格气质做了最凝练的叙述,但是我们赞赏设计师们能在理解吸收,并在现实的设计中把这些灵魂结合产品功能诉求用设计的形态视觉语言表达出来,让蕴含深厚文化的古典隽永高雅的青花瓷,变得象一阵流行的时尚风。

在2010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周杰伦的一首《青花瓷》给我们带来了惊喜。这首以中国青花瓷为主题创作的《青花瓷》曲调温柔委婉、淡雅脱俗。赏其意境,让人宛如面对一件青花瓷精品一样,不禁得为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白衣素袂裙带纷飞的伊人而惊叹;聆其曲词,更为它的清泠透亮和素雅蜿蜒而心折。这首歌曲巧妙地融入了景德镇最富代表的青花瓷作为创作主题,使歌曲饱浸了青花瓷洗尽铅华,古朴典雅,清新流畅的文化底蕴,从而轻易地唤醒了人们对青花瓷这一中国元素的通感。因此,歌曲《青花瓷》一经推出顿时引发了中国听众强烈的文化共鸣。恍然间,人们才发现时尚原来可以这样完美地存在于传统文化之中,流行并非仅仅“喜新”,历尽沧桑,传承文化,凝聚精髓的中国元素也能铸就流行经典。

总 结:“青花鸳鸯莲纹瓷盘”的魅力直到今天仍深入人心,由于它的出现,让我们对青花瓷有了个清晰深刻的感官享受,让我们真实地触摸到青花瓷沉淀百年的坚不可摧的文化底蕴,就像佳酿一般越陈越香的气质、苍雄沉郁秀中清雅的格调,这种风格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越是民族的越具有世界性,在现代文

明高度发达的今天,青花元素作为能够彰显中国气质的重要部份,以其独具的魅力,不断向外延伸,一个看似含蓄、素雅的中国瓷器家族中的成员,在今天大放异彩,青花瓷充满了中华民族特色,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旗、戴云亮.中外美术赏析[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8 [2杨彧.浅谈中国传统符号与现代设计元素的融合[J].商品与质量,2010,(S4). [3]贾乐宾.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继承与延伸[J].科技信息,2010,(14). [4]尤珈.“青花瓷”背后的感悟[J].装饰,2008.10 [5]李爽.视觉符号的抽象程度与意义的表达[J].北京理工大学,2003.5(5):21-23 [6]冯先铭.中国陶瓷[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2

第二篇:美术赏析教学心得体会

我们常说的“寓教于乐”,这“教”就是审美教育。美育是一种运用艺术美和现实美来影响、感染、教育学生,使他们具有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活动。美术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艺术。而审美过程是人们用感觉器官耳、眼感受客体的过程。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导语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去感受美的造型、美的线条、美的色彩、美的构图、美的声音,从而唤起一种审美的快感。我认为,可以通过三个方面达到目的。

(一)、图片欣赏法

百闻不如一见”。运用直观形象的插图、挂图、画像、范画等图片材料导入新课,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通过直观的图片投影,丰富多彩的图片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 ?蚭{栔赔

(二)、兴趣激发法

心理学研究证明:“最大最持久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学科内容的内在兴趣”,只有这种“内在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运用实物导入

:实物是最直观的,也是最有效的教学工具之一。有时,千言万语的,不如一览实物,它可以使任何繁琐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明了,把实物运用到课堂上,不仅可以使内容变得通俗易懂,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他们的印象。我在上《汽车的造型》这一课时,我取出学生常见的汽车模型及大量精美的汽车图片投影给学生看,发现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变得非常兴,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

2、运用谜语导入

生活中没幽默是乏味的,同样美术课上没有幽默则是枯燥的。美国保罗韦地博士曾对9万名学生进行过调查,从中得出结论:学生最喜欢具有幽默感的老师。在美术课教学中,如能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教学过程会更轻松、更有效。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师生形成心理上的相容,共同投入新的教学情境之中。

3、运用故事导入

青少年喜欢听故事,他们一听故事,会兴致勃勃,注意力高度集中,引述与上课内容有关的故事导入新课,将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想象激发法

黑格尔曾说过:“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但真正的想象是需要有情感体验的,没有情感的作用,想象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想象的内容是自由的、宽广的,所以,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可通过各种方法,如生动的语法描述,音乐的欣赏,画面的展示,学生的表演等作为导入,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提高的想象力。

另外,一节好的美术课除了要有好的导入,教师在开展美术活动过程还需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热情,让学生了解美,学会创造美的能力

第三篇:美术赏析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美术赏析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美术赏析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我们常说的“寓教于乐”,这“教”就是审美教育。美育是一种运用艺术美和现实美来影响、感染、教育学生,使他们具有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活动。美术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艺术。而审美过程是人们用感觉器官耳、眼感受客体的过程。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导语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去感受美的造型、美的线条、美的色彩、美的构图、美的声音,从而唤起一种审美的快感。我认为,可以通过三个方面达到目的。

、图片欣赏法

百闻不如一见”。运用直观形象的插图、挂图、画像、范画等图片材料导入新课,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通过直观的图片投影,丰富多彩的图片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 ?蚭{栔赔

、兴趣激发法

心理学研究证明:“最大最持久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学科内容的内在兴趣”,只有这种“内在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运用实物导入

:实物是最直观的,也是最有效的教学工具之一。有时,千言万语的,不如一览实物,它可以使任何繁琐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明了,把实物运用到课堂上,不仅可以使内容变得通俗易懂,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他们的印象。我在上《汽车的造型》这一课时,我取出学生常见的汽车模型及大量精美的汽

车图片投影给学生看,发现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变得非常兴,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

2、运用谜语导入

生活中没幽默是乏味的,同样美术课上没有幽默则是枯燥的。美国保罗韦地博士曾对9万名学生进行过调查,从中得出结论:学生最喜欢具有幽默感的老师。在美术课教学中,如能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教学过程会更轻松、更有效。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师生形成心理上的相容,共同投入新的教学情境之中。

3、运用故事导入

青少年喜欢听故事,他们一听故事,会兴致勃勃,注意力高度集中,引述与上课内容有关的故事导入新课,将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想象激发法

黑格尔曾说过:“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但真正的想象是需要有情感体验的,没有情感的作用,想象

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想象的内容是自由的、宽广的,所以,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可通过各种方法,如生动的语法描述,音乐的欣赏,画面的展示,学生的表演等作为导入,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提高的想象力。

另外,一节好的美术课除了要有好的导入,教师在开展美术活动过程还需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热情,让学生了解美,学会创造美的能力

第四篇:中国舞蹈赏析

走近舞蹈:遇见古典之美 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 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苏东坡的菩萨蛮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裙时云欲生。

—— 白居易《霓裳羽衣歌》)

跳身转毂宝带鸣,弄脚缤纷锦靴软

——刘言史《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

从风回绮袖,映日转花钿。 同情依促柱,共影赴危弦。

——王暕 《咏舞诗》

情多舞态迟,意倾歌弄缓,举腕嫌裳重,回腰觉态妍,罗衣姿风引,轻带任情摇。

管清罗荐合,弦惊雪袖迟。逐唱会纤手,听曲动蛾眉。凝情眄堕珥,微睇托含辞。日暮留嘉客,相看爱此时。

—— 何逊《咏舞妓诗》

舞蹈是舞者借助自己的肢体以及表情向人们传递情感的一门艺术,在我看来一支好的舞蹈能唤起人类心底最原始的对于美的渴望,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多情才子被舞蹈所感染而留下赞颂诗篇。

而这里我要说的是我所喜爱的古典舞,这份热爱应该最早开始于过家家玩儿穿越的儿时吧。这同我喜欢古诗,喜欢汉服喜欢古典民乐一样都是源于对汉族古典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但这次舞蹈赏析的课程让我了解到了关于古典舞的更深层次的知识。

我国的古典舞,在古代应该叫宫廷舞更合适吧,在宋元之前发展的十分之好,其中周代的《六代舞》、唐代的《九部乐》、《十部乐》、《坐部伎》、《立部伎》等都异彩纷呈各领风骚。但宋元以后,由于战乱频发,舞蹈的发展受到影响,许多著名舞蹈竞相失传并逐渐被戏曲所替代。现今的中国古典舞作为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古典风格特色的舞蹈。正如北京舞蹈学院李正一教授所诠释的:不是古代舞蹈的翻版,这是建立在浓厚的传统舞蹈美学基础上,适应现代人欣赏习惯的新古典舞。它是以民族为主体、以戏曲、武术等民族美学原则为基础,吸收借鉴芭蕾等外来艺术的有益部分,使其成为独立的、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的舞种和体系。

中国的古典舞是圆形的艺术,“圆、曲”、“拧,顿”、“收,放”、“含,仰”一招一式都是平面圆与立体圆的交叠,如同圆形给人的感受一样,是完美与不可挑剔;中国古典舞是形神兼备的艺术,强调“手到,眼到,步到,身到”相互配合连贯,还要给人一种“形未动,神先领,形已止,神不止”的感觉,这才算真正的形神兼备;中国古典舞是刚柔相济的艺术,动作讲究跌宕起伏,有动有静,看似柔软飘逸但在行云流水中却包含着干净利落的劲头。

喜欢中国古典舞的动作行云流水刚柔并济,神韵飘逸洒脱,超然物外之美。这一点也是我观看了王亚彬所表演的古典舞《扇舞丹青》之后最深刻的感触。

有一首诗精辟概括、准确描述了此作品,那就是:“扇起襟飞吟古今,虚实共济舞丹青。气宇冲天柔为济,怜得笔墨叹无赢。丹青传韵韵无形,韵点丹青形在心。提沉冲靠磐石移,却是虚谷传清音。” 仅靠舞者的身体和那把扇子,通过舞者身体那快慢相宜、刚柔相济、抑扬顿挫、错落有致的运动,扇子与肢体动作的幅度、力度、速度、重力和空间相结合,动作反复多变却又宛若天成般自然衔接。一个看似平常的舞蹈,做到与书法与绘画笔韵之美比肩。与以往女子古典舞相比,它打破了阴柔为主的风格,增加了“刚”的表现。“拧、倾、圆、曲”一收一放都可以感受到舞者身体中的力量。作品所营造出洒脱、飘逸、灵动、稳重和突变等不同的效应,时而高山坠石、千里阵云、忽而春蚕吐丝、绵里藏针的舞蹈形象、形式之美,令人如梦如幻、如痴如醉。此时仿佛舞者已不是站在舞台上表演,而是站在了混沌的天地间,超然物外,遗世独立。

喜欢中国古典舞所表现的风韵祥和欢乐,女子婀娜妖娇之美。这一点在孙颖编导在经过几十年潜心钻研后编出的《踏歌》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踏歌》以民间形态、古典形态交融共同诠释了始于汉代的一种歌舞相结合的民间自娱舞蹈形式。“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看不见,红霞影树鹧鸪鸣„„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连唐人刘禹锡也按捺不住自己的诗情,面对“带香偎半笑,争窈窕”的南国佳人赋上一首《踏歌行》

“敛肩、含颏、掩臂、摆背、松膝、拧腰、倾胯”是《踏歌》所要求的基本体态。舞者在动作的流动中,通过左右摆和拧腰、松胯形成空间上的“三道弯”体态,显出少女之婀娜。松膝、倾胯的体态加上匠心独具的顺拐必然会使重心下降,但恰倒好处的翘袖、搭袖、打袖、抛袖这4种水袖技法又对整体动作起到了缓急相溶的作用。成就了古拙、典雅而又活络、现代的特点。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美学观念,处处充盈于作品的举手投足间。汉魏风浓郁的《踏歌》除了以各种踏足为主流步伐之外,还发展了一部分流动性极强的步伐。“顿”中呈现一瞬间的“流”,通过流与顿的对比,形成视觉上的反差。。例如,有一组起承转合较为复杂的动作,分别出现在第二遍唱词后和第四遍唱词中,舞者拧腰向左,抛袖投足,笔直的袖锋如“离弦箭”,就在“欲左”的当口,突而转体右行,等到袖子经上弧线往右下坠落时,身体又忽而向左,袖子横拉到左侧,“欲右”之势已不可挡,躯干连同双袖向右抛撒出去。就这样左右往返,若行云流水,似天马行空,而所有的动作又在一句“但愿与君长相守”的唱词中一气呵成,静态中含着一种自然的动感,节奏洒脱步均衡,舞姿流动绵延,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美感。

喜欢中国古典舞所承载的厚重历史背景和灿烂文化积淀。这也是在我看了古典舞《秦俑魂》和《孔乙己》之后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陈维亚导演以他独特的思路和丰富的想像塑造出一个标新立异的秦俑的形象,演员黄豆豆也把他刻画得有血有肉,惟妙惟肖,剧目中所展现出的中华英魂的勇士气概和千年古韵的威武之躯让人们观后久久不能忘怀。它给观众显示的不仅仅是技术技巧的精彩,而是华夏英雄昂扬的斗志,坚韧的信念和满腔的热血,这正是此舞蹈最引人人胜和难能可贵的地方。《秦俑魂》将中国古典精神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使在整个舞台弥漫的浓烈的民族情感的神话世界之中,观众们被不灭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所震撼。

《孔乙己》这个舞蹈对观众有文学上的要求:欣赏舞蹈之前,必须深刻理解鲁迅的文章《孔乙己》的内在涵义。孔乙己,一个既穷又懒、有着偷盗恶习却无比好面子的可怜书生孔乙己。一个在麻木不仁的环境中,尝遍冷漠的孔乙己。一个在畸形的社会中,逐渐畸形的孔乙己。

作品选材独特,没有局限于风花雪月,王公贵族或名士将军而是从经典文本中挖掘一个熟悉且“陌生”的形象。动作的运用也少见古典舞的拧、倾、圆、曲,而是从人物的内心情感出发,为人物戏剧化表演服务,每一个动作不会显得多余,都是因情而发。主体动作的密集发展,井然有序、高度统一。舞蹈与文学有许多相通之处,如创作目的、艺术形象等,都是创作者自我表达的不同媒体形式,而不同之处在于艺术表现形式上,舞蹈是肢体语言,文学是文字语言。舞蹈《孔乙己》就是将两者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加以相互融合,使舞蹈艺术与文学语言完美地结合。

“人之初,性本善,苟不学,性乃迁”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的存在,真的只是社会教育的问题吗?对于这个问题,舞蹈《孔乙己》与文章《孔乙己》都是欲言又止。正是这样的留白,给了观众很多思考的空间。借着这个舞蹈我们或许可以想想,在古典舞的舞台上,除了贵妃怨妇,武士将军,还应该有些什么。

感谢这节课,让我走近了舞蹈,感谢这节课,让我遇见了古典舞的美,姿态的美,韵律的美,服装的美,文化的美……

第五篇:中国经典戏剧赏析

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姓名:张顺胤学号:

2011022220

日期:2013年5月28日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现象。

中文戏剧一词的字源来自于“南戏北剧”的合称,戏指的是戏文,剧指的是杂剧,是在元代以前在中国南方与北方不同的政局与文化环境下,所形成的不同表演艺术,将两者合称则是明代以后才出现的用法。

世界各国语文中与“戏剧”一词将近的词汇囊括的范围不一,例如在印度文中的lila一词除了是戏剧之外,也包含舞蹈、运动竞赛等意义。但是几乎世界各国语文中与“戏剧”相关的词汇,几乎具备与“游戏”类似的意义,例如在英文中将一部剧作称为是play(通常指有剧本有对白的戏剧)。中文中“戏剧”的“戏”,也带有“游戏”的意义。

世界上三种古老戏剧文化,包括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印度的梵剧及中国的戏曲。 戏剧是中国汉族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又说又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其主要特点, 以集汉族古典戏曲艺术大成的京剧为例,一是男扮女(越剧中则常见为女扮男);二是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三是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脸谱;四是“行头”(即戏曲服装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五是利用“程式”进行表演。中国民族戏曲,从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南宋的南戏、元代的杂剧,直到清代地方戏曲空前繁荣和京剧的形成。

戏剧是演员将某个故事或情境,以对话、歌唱或动作等方式表演出来的艺术。戏剧有四个元素,包括了“演员”、“故事(情境)”、“舞台(表演场地)”和“观众”。“演员”是四者当中最重要的元素,他是角色的代言人,必须具备扮演的能力,戏剧与其它艺术类最大的不同之处便在于扮演了,通过演员的扮演,剧本中的角色才得以伸张,如果抛弃了演员的扮演,那么所演出的便不再是戏剧。

现代的戏剧观念强调舞台上下所有演出元素统一表现以实现综合的艺术效果。演出元素包括演员、舞台、道具、灯光、音效、服装、化妆,以及剧本、导演等的一切总称,也包括台上演出与台下互动的关系(一般称为“观演关系”)。

在中国台湾地区,戏剧是一个范围较广的词语,如舞台剧、电视剧、电影等以剧本为核心进行表演的演剧形式都统称为戏剧。

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或称之为剧本。

戏剧语言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剧本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

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这部分语言要求写得简练、扼要、明确。这部分内容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括号(方括号或圆括号)括起来。

戏剧的特点

1:始于离者,终于和 2:一言以蔽之,“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3: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 4: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戏剧的艺术特点

戏剧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这些形式包括:诗、乐、舞。诗指文学,乐指音乐伴奏,舞指表演。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同时,戏曲以唱、念、做、打为基本手段,几乎将各类表演艺术成分集于一台。戏曲演员必须掌握“四功五法”(即唱、念、做、打,口、手,眼、身、步)。

就西方的定义来说,中国没有“话剧”的传统。不过一般在讨论中国戏剧时,若不以严格的定义划分,中国古代的戏曲应归入戏剧的大类。

中国戏曲的根源在可以追溯到先秦到汉代的巫祇仪式,但是宋代南宋的发展才有了完备的戏剧文本创作,现存最早的中国古代戏剧剧本是南宋时的《张协状元》。元代时以大都、昆平原和杭州为中心,元杂剧大放异彩。后世形成了诸多戏曲形式,也就是各剧种。明代的昆曲经过发展,首先得到士族大夫的追捧和喜爱,他们大量创造剧本,不断修改曲谱,同时修正昆曲的戏剧理论,并使得传奇剧本成为一种新的主流文学形式。随后昆曲又得到晚明和清代宫廷皇室的喜爱,成为贵族生活的一部分,成为获得官方肯定的戏剧艺术,故称“雅”;而以各地方言为基础的地方戏,广受民间喜爱,则称“花”。于是在清代形成了“花雅之争”,实际上是戏曲共同繁荣的局面。这丰富了戏曲艺术的门类,也形成了各自的艺术特色。

“大戏”与“小戏”,大戏是成熟的戏曲,而小戏则是戏剧的雏型。大戏是在到了金元杂剧之后才发展完成,而之前的宋杂剧、唐代的代面、踏摇娘、钵头、参军戏、樊哙排君难等,都可列入小戏的行列,而中国在非常早之前,就有小戏。

中国在与近代西方有文化接触前,没有西方意义上的“戏剧”(主要指话剧)传统。中国传统的戏剧为一种有剧情的,“以歌舞演故事”的,综合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的综合艺术形式,也就是戏曲曲艺。

作为文学的戏剧

戏剧文本(即“剧本”)是一出戏剧的基本要素,是一台戏的先决条件。

剧本最重要的是能够被舞台上搬演。戏剧文本不算是艺术的完成,直到舞台演出之后(即“演出文本”)才是最终艺术的呈现。历代文人中,也有人创作过不适合舞台演出,甚至根本不能演出的剧本。这类的戏剧文本则称为案头戏(也叫书斋剧)(比较著名的如王尔德的诗剧《莎乐美》。)现代戏剧中也出现了没有剧本的演出实例。

戏剧的文学本,在不演出的状态下,可以作为单独的文学样式欣赏。

作为表演艺术的戏剧

随着西方现代戏剧在导演以及演员训练体系上的实践,戏剧理论逐渐从戏剧文本的讨论扩大到剧场整体,进而产生“场面调度”等新观念。其中,比较著名的提法是20世纪70年代英国戏剧导演彼德·布鲁克在其专著《空的空间》(The Empty Space)中提出的观念:“一个演员,走过一个空荡荡的舞台,这就是一出戏的全部。”

戏剧活动发生的必要条件

1.无论戏剧一词如何定义,只有满足以下的条件,才可视为一次戏剧活动。 2.戏剧交流的两个参与者:观众与演员。 3.观众与演员必须同时在场。

4.戏剧事件发生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内。

5.戏剧交流的话题是关于一个虚构世界中的事件,由演员扮演其中的人物。 6.演员与观众共享一套“游戏规则”(即符号学中的信码代号)。

7.戏剧事件是审美事件,参与者不仅关心故事世界的信息,也关心传达信息的形式。

《窝头会馆》是我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戏剧,它的名字的来历:窝头会馆前房东古月宗的先人在赶考时,因为家贫,赶考期间在小院里天天啃窝头吃咸菜,后来高中举人,为纪念自己在小院中的那段青葱岁月,先人索性把宅院买了下来,冠名以会馆,前面加上窝头二字,“窝头会馆”就这么传下来了。《窝头会馆》描写的是1948年由夏到冬,北平南城的一个大杂院——窝头会馆里,几户普通百姓人家艰难的挣扎生存。这些连窝头都混不上的小市民,在1948年那个特定的历史时刻,他们还要忍受战争、**的心理压力,乃至国民党伤兵的抢掠、伤害。而他们自己,又陷入无休止的争斗、倾轧之中。戏剧冲突以多条线索展开,翠兰(宋丹丹饰)与金穆蓉(徐帆饰)遇见就“掐”;苑大头(何冰饰)与古月宗(濮存昕饰)围绕房产几十年的恩怨与隐私。窝头会馆的居民与以肖保长(杨立新饰)为代表的旧势力之间的矛盾冲突,并以肖保长儿子掏枪打死苑大头而达到高潮。还有一个更大的社会矛盾冲突,就是人民政权代替即将灭亡的蒋家王朝。随着一曲悠扬而又略带伤感的口琴声,掀起了这部三幕话剧的序幕,同时把人们也带到了那段曾经的岁月。随着剧情的深入,一个主要角色大多由北京籍演员扮演的话剧,一个发生在老北京的故事,再加上地道的京腔京韵,使得观众就像磁铁的正负极一样被深昨天,我终于再一次坐到了首都剧场的座位上,欣赏了期待已久的话剧《窝头会深的吸引住了,欲罢不能。

话剧之所以叫话剧,重在一个“话”字,而《窝头会馆》的最大亮点恰恰就体现在了北京话的使用上,人们会不禁发现,那些渐渐离我们远去的“北京话”在这部话剧中再次重现,并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不仅纯正,而且恰如果一定要对其做一番评价的话,我觉的三个“倍儿”就已足够概括,那就是倍儿北京、倍儿辛辣、倍儿生活。到好处,好就好在自嘲中带着些许对现实的无奈,幽默中又透出点北京人说话特有的损劲儿,让观众在忍俊不禁中如痴如醉。

想想在这个“去京化”的年代,即便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孩子也能把“褡裢火烧”,念成“塔连火烧”,这对于新一代北京人来说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所以我们真的应该感谢北京人艺,他让我们再一次领略了老北京的魅力,是他唤起了更多人内心深处的北京情怀。

就是这样一锅窝头,从和面到出锅,终于蒸出了地道的北京味儿,经典也好平庸也罢,但正如众多媒体的评价一般:“行进在通往经典的路上”,而也许在多年后,我可以骄傲的说,在这条路上曾留下我的背影„„

这是时代的潮流,也是此剧的背景与主线。

看戏的过程中依旧是笑料不断,时不时的就听见观众的捧腹大笑,无一例外,就算再次观看,依旧会因台词的搞笑而笑的不行。但笑归笑,整出戏里也有让人落泪的地方,它无时无刻的不在展现着父爱,或者说人与人之间的爱。

北平和平解放的前一年,在北京某个死胡同的尽头有着一个小破四合院,名叫“窝头会馆”,房主苑国钟守着自己的小院儿和患有“童子痨”的儿子,每天靠卖点儿咸菜、小酒还有时不时收取的租钱勉强为生。院子内住着三个租户:古月宗,前清举人,原本“窝头会馆”的房东,最后却将房子卖给了原本看大门的苑国钟,因为在房契上玩儿了点儿文字游戏而白住了二十多年;西屋住着一家靠卖猪肠子为生的田翠兰一家,东屋住着一家靠卖膏药为生的金慕容一家,两家的男人似乎都窝囊的很,而两家的女人却都强势袭人,见天儿掐架,一个信佛,一个信教,从头掐到尾。另外还有个保长肖启山,整天催捐税,抓壮丁,算计着街坊们的钱和苑国钟的这座小院儿。这就是窝头会馆,一个集中了北平时期老百姓悲与欢、离与合、希望与绝望的地方。

戏中让我感触最深甚至潸然泪下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当田翠兰的姑爷发现自己的岳母深夜里跑进苑国钟屋子后,苑大头向他讲着田翠兰的故事。一个人带着女儿一路讨饭到北平,没吃没住,拿着一帘席子在城墙根儿底下熬过春夏秋冬,最后实在迫不得已,为了女儿不得不当了暗门子,直到被现在的丈夫王立本领回家才过起了安稳的生活。田翠兰是个热心肠的女人,在苑大头的儿子小淼子没奶喝哭的哇哇大叫的时候,别的邻居都因为他是个痨病咳子而躲得远远的时候,她却将自己的奶喂给他喝。或许在那个时代,在那个战乱频繁,命不保夕的时代,田翠兰这样的人并不多见,虽然整日和对屋的金慕容吵吵闹闹,但却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女人。为了自己的女儿而不惜毁了自己,为了别人的儿子而不怕被传染痨病,不管是在那个年代,还是在这个年代看来,这种母爱或者说对他人的关爱能做到田翠兰这样的是少之又少吧。看完整出戏很佩服田翠兰这个女人,对于苑大头,一直觉得她对他所做的一切并不是全部因为爱情,或许或多或少的有些,但我认为大部分还是她心底的那种善良和关爱,在一个解放前的黎明里,在一个人心惶惶,人世复杂的黎明里,田翠兰似乎让我们看到了黎明前的一丝温暖。

另外一处便是整场戏的主人公苑国钟了,在世人眼里,苑国钟就是个爱财如命的人,就连周玉浦问到他的信仰是什么的时候,他愤然地说道:“钱!”这或许就是外界人对他的评价。但在苑国钟心中,他的这一切,不管是每日的奔波,还是催租要钱,还是被人看扁,都是为了自己的儿子——苑江淼,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病能治好,能过上好日子。直到苑国钟临死之前,他才借着酒劲儿把自己一生的苦闷全部倾泻而出。我坐在第一排的观众席上,倾听着苑国钟的发泄,却发现脸上,鼻翼两侧多了些晶莹剔透的东西,或许是汗水,但我更愿相信这是泪水,不能不说何冰的演技真的很棒,第一次坐在远处并没有办法像今天这样那么细微的观察他的表演,因为他那精湛的演技,彻底把我待到了那个时代、那场生活当中。苑国钟的父爱,到最后的那一场戏中完整的表现了出来,对比最明显的便是当小达子举起枪瞄准他的时候,他仍旧是借着酒气、嬉皮笑脸的和小达子说着话,并没有把自己的命当命。可当小达子拿枪指着自己的儿子的时候,苑国钟怕了,他立马冲上去挡在了自己儿子的前面,求着小达子别伤害他的儿子,那一刻,就算没有再多言语,观众们也能感受到这父爱的伟大。

雪景在里面也有交代天气的作用,两个小时的话剧,却演绎了半年的故事,若没有舞美给剧情这个像样的交代,靠猜,靠个人经验来看戏的观众会觉得比较辛苦。

直到最后的场景,当有觉悟的青年人“向着伟大的新中国进军”的时候,二楼的灯光开始亮了起来,这也预示着,共产党的未来是走向光明的。而光明的到来往往是有所牺牲的,在最后一刻苑国钟的牺牲终于让场景的灯光来了一线暖色。这也是共产党所要给人看到的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

说起《窝头会馆》的舞台技术,是要大加表扬的,是耗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精心打造的一幅民国末年的没落的景象。虽然只有一个场景,但在这短短的两小时里面,在这个四合院的中间发生了这么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 在舞美方面,很完美地融合了人们的着装和一种特定时期的生活习惯,舞美让观众融入剧情里面的大作用不可小觑。小说给人的只是对环境的想象,而舞美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空缺。“南城死胡同里的一座小院儿,坐北朝南,品相破败,却残存着一丝生机。东北角一棵石榴,西南角一棵海棠,两棵树让一条晾衣绳勒着,像在院子当间横起了一根绊马索。”而舞美的色彩,正好用上了一种死一般的灰色,把破败感绘得一览无余。“正房是一座摇摇欲坠的砖楼,两层摞在一起也没高过东侧邻院的大北屋。楼底一层三间,东边两间住着苑国钟。他是房主,喜欢酿私酒腌萝卜,还喜欢侍弄茉莉花儿。窗台上下廊子内外摆满了花盆和坛坛罐罐,台阶下边儿则是一口胖得离谱儿的大水缸。缸口搭了青石板,比八仙桌还高一块,几个倒扣的菜坛子围着它,做了现成的小板凳儿。”文字上的描述与观众所见的都是完美地符合着,舞美和灯光从一开始就引导着每位观众到戏里面来,但灯光的稍些昏暗又给了人距离感和历史感。让我们做个帮不上忙的观者。也是时代帮不了忙的一个地方。

除了视觉上的传达,还有听觉上的诱导“楼底西边隔出一间,租给了木匠关福斗,小两口儿快抱孩子了。楼上的格局比较古怪,总共两间房,居然在正中打了隔断。西边那间大一些,带着半个平台和下楼的暗梯子,住户是清末的举人古月宗。平台上高低错落,摆满了他的蛐蛐罐儿,虫子们时不时就嚷嚷起来,是欢唱也是哀鸣。隔断东边那间看上去很憋屈,廊道上安了栅栏门,门外连着带扶手的楼梯。木头台阶在中途拐了个弯儿,斜着伸到院子里,几乎把房主的窗户给挡严实了。房主乐意,因为住在脑瓜顶上的不是外人,是他的宝贝儿子苑江淼。他是铁道学院的大学生,让痨病害得休了学,闷在屋里读书静养,除了偶尔吹吹口琴,咳嗽咳嗽,听不出他有别的动静。”有声有色,这样让懂的人会了,让不懂的人清晰了。 剧里的灯光主要集中在四合院的中心,这也是人们的中心。构成一种视觉导向,而灯光在周围环境的朦胧,也正说明了当时阴冷的大环境,和每间每户的那种畸形的冷血。正如戏中苑江淼所说的“烂透了”“窝头会馆烂透了”这样一种情景。

舞美除了一种陈述着事实之外,还可以为剧情埋下伏笔“院子靠胡同这边没有墙,也没有大门和门框,舞台顶部垂下一坨挂着彩匾的门楼子,‘窝头会馆’四个字斑驳可辨。字体、字体、落款、印章非乾隆莫属,却怎么看怎么像蒙事,是专门吊在那儿唬人的。院子的地面在舞台上高起来,不多不少地往后退,留给小胡同和大门台阶一些位置。舞台一侧,死胡同的尽头,挡着一棵粗大的黑枣树,结满了果实。与这棵茂盛的雌树相呼应,舞台深处的后夹道里站着一棵死去的雄树,枯朽的枝干伸到砖楼的屋脊上,奇形怪状像生了锈的铁器。”那块唬人的彩匾与后面人物的对话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牌匾一挂,却牵出真与假的一段故事来。舞台的那种真实性好像都说话了。

雪景在里面也有交代天气的作用,两个小时的话剧,却演绎了半年的故事,若没有舞美给剧情这个像样的交代,靠猜,靠个人经验来看戏的观众会觉得比较辛苦。

直到最后的场景,当有觉悟的青年人“向着伟大的新中国进军”的时候,二楼的灯光开始亮了起来,这也预示着,共产党的未来是走向光明的。而光明的到来往往是有所牺牲的,在最后一刻苑国钟的牺牲终于让场景的灯光来了一线暖色。这也是共产党所要给人看到的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舞台美学在这部剧中应用得恰到好处,这也是这部戏值得大家好好看看的地方。

对于《窝头会馆》,我们不能将它拿来与经典抗衡,毕竟经典也是在时间的磨砺中磨练出来的,这对于目前商业化趋势不断加深,文化底蕴不断减少的娱乐市场来说,也算是一剂良药,将观众重新带入剧场中,这也是《窝头会馆》的价值之一。

上一篇:中国能源经济形势下一篇:中国农民体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