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体育课评价体系研究论文

2022-04-28

摘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具有现时代发展特点的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体育课定量地进行评价,有利于肯定教师的成绩,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教学改革,逐步实现体育教学过程最优化。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公共体育课评价体系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公共体育课评价体系研究论文 篇1:

高校体育课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本文在梳理近年来国内研究高校体育课评价体系文献的基础上,指出了现有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一定的理论和原则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评价体系 现状 问题 对策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因此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积极推行教育改革,以期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它们在给人类带来便利、舒适的同时,也造成了人类体力活动减少、生活节奏加快和心理压力加大等问题,这些问题给人类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体育课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

课程评价改革是整个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改革中起导向与监控的作用。课程评价改革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如何科学合理地建立学生体育课评价体系是我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改革需要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文献综述

通过梳理近年来有关高校体育课评价体系的文献,可以发现目前的研究和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种是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从高校体育课评价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等角度入手,对高校体育课评价体系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这方面的文献系统总结了当下高校体育课评价体系的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评价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进而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改进高校体育课评价体系的措施和建议。这方面文献有吴能威、潘前、龚海的《高校体育课评价体系科学管理的研究》,该文分析了高校体育课评价体系实现科学管理的意义和理论依据,并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操作对策。李春田的《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存在问题及改革与发展趋势》,该文以现行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为着眼点,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上述这些文献都比较完整的反映了高校体育课评价体系的研究面貌,对我们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缺乏大量的准确的数据支持,所获得的研究成果难以用数学语言加以精确描述,准确性比较差,而且不能够有效地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因为文献的价值受到影响。

第二种则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在确立教育评价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方法,多维度设计高校体育课评价内容体系,对评价体系各级指标确定权重,最后验证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方面的代表文献有张茂泉的《高校公共体育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该文分析了高校体育课评价的基本原则,建构了高校体育课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体系的权重,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另外一些文献则从当地实际出发,例如孙颖、张立光的《河北省普通院校体育课评价体系现状分析》,以河北省普通院校为研究对象,对学生的体育成绩的评价和教师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评价两方面内容进行了调查研究,指出了这两个方面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基本措施。李玉华的《广西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结合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构建了广西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确定了评价内容,筛选评价指标,设计评价量表并检验其有效性。以上这类文献克服了定性研究中的弊端,所获得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但是由于调查范围的局限等原因,指标体系的适用、建议对策的推广难以在较大范围推广。

二、高校体育课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从评价指导思想上看,高校体育课评价重管理轻提高、重结果轻过程。

体育课评价是体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体育教学过程评价和体育教学结果评价。教学活动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因此从教育理念出发,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应包括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评价两个维度。师生通过评价提供的信息了解教与学存在的长处和不足,促使其进一步反思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最终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审视目前的高校体育课评价,无论是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还是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管理。进行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了解教学情况,对教师进行考察,通过考核来决定教师的聘用、待遇问题。这种重管理的评价指导思想对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作用强,对促进教师成长的作用弱。而学生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将学生进行等级划分,有利于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发展的重视,不利于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教学评价中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较为普遍。即只重视学期总评的终结性评价,忽视了在教学方案实施进程中的评价,即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首先注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看不到学生进步的幅度,不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的意识。其次这种评价是以教师和学科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从评价的主体来看,评价主体单一化。

一个良好的评价体系,必须建立在广泛的支持和参与之上。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使得评价结果可以相互印证、结合使用、减少误差,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具权威性。因此,高校体育课评价应使师生自评、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教学主管部门评价结合起来。

然而,在具体实践中却是:第一,学生评价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从理论上讲,学生既是教师教学工作的直接受益者,又是其教学成效最深切的感受者,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最有发言权。但学生在评教过程中往往又表现出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有些学生以自己的喜好或需要来评价教师,使其评价行为明显缺乏公平性、公正性和客观性;学校出于种种原因对“学生评教”的结果多以非公开化的方式处理,使学生对评教工作失去热情,最终使“学生评教”流于形式。第二,教师面对自我评价的要求时,往往形成一种自我保护的思维定势,以形式化的语言、工作汇报的形式,以报喜不报忧的结论,以应付年度检查的心态来对待这种自评,使自我评价流于形式。第三,同行评价相比较而言,专业性强、熟悉情况、容易组织,评价结果相对较客观,但这种评价客观上存在着人情面子、利益等人为因素的干扰,很容易出现与事实不符的情况,也极易流于形式。最后,只有教学主管部门的评价能从学校整体的教学目标出发对教学工作进行监督,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轻,相对客观公正,因此整个评价基本上成为教学主管部门对师生进行的单向评价,不易形成激励机制。

(三)从评价的内容来看,评价内容不全面,范围有限。

受传统观念影响,高校体育课评价过多地倚重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考核,忽略了对体育课程中其他领域的评价,尤其是对学生发展更为重要的体育态度、体育能力、交往与合作精神、运动中的情感体验等蕴含大量教育价值的内隐行为。而这些内容不仅是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习的深层动力机制上影响着体育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而且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运动习惯的养成等产生很大的影响。

(四)从评价的功能来看,评价功能受限。

高校体育课的评价具有很强的功能,包括导向、激励、反馈矫正和鉴定等功能。传统的体育课评价往往注重区分、甄别、选拔等作用,这是一种注重体育课程结果,忽视体育课程教育的做法,是单纯的结果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是以鉴定功能为主,忽视了评价的其他功能,不利于发挥评价的整体效能。

(五)从评价的方法来看,过分强调统一的评价标准,忽视了个体的差异。

体育课考试评价以统一的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忽视了大学生由于先天遗传、营养、生活环境造成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和学生经过努力提高的幅度,从而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有些学生虽不好好上体育课,但因其先天优势,却能取得优异成绩,积极性无法得以充分发挥;有些学生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由于种种先天原因,达不到标准要求,而被视为“不合格者”,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伤害,大大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统一的评价标准如果不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依据个体的进步程度进行评价,必然会忽视学生的努力,否定学生的进步,起不到激励和发展的作用。

三、完善高校体育课评价体系的建议

(一)更新评价理念,树立发展性的评价理念,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随着体育课评价的深入开展,评价的形成性功能、发展性功能应得到重视。应该进一步明确评价的目的,评价是为了“改进”,应使当前的鉴定性、奖惩性的评价转变为形成性、发展性的评价,确立发展性评价理念,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这就要求:第一要紧紧抓住素质教育全面性、基础性、个体性、主体性等特点,明确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明确学校体育的具体培养目标,使评价目标与教育目标一致,并以此为依据来设计体育课评价指标体系,力求评价指标科学合理,评价办法具有可操作性,发挥评价体系的正确导向作用。第二,明确学生认识主体、发展主体的地位,强调和体现其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基本特征。评价时要从评价对象的切身利益出发,充分调动评价对象参与的积极性,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服务。第三,评价要多角度、全方位、综合考虑,要淡化评价的甄别、遴选功能,强化其检验、反馈、激励的综合功能。评价既要对教学效果评价,又要对教学过程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体现出评价主体的互动化、评价方式的动态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等新特点。

(二)高校公共体育课的评价主体多元化。

现代教育思想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高校体育课评价的主体包括体育教师、学生以及教育部门,他们都可以对高校公共体育课进行评价。高校公共体育课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对体育课程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自我了解和自我评价,找出不足和差距,使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建立和完善对老师的评价方式。鼓励教师自评,通过自身的反省和评价,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并干预采取措施进行积极干预,提高教师自我评价的有效性。探索和完善同行评价的实施方式,尽可能地发挥同行评价的作用,减少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

完善教育部门对教师的评价。教育部门和教师应该相互协商和沟通,建立合适的评教体系,支持教师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尤其要发挥评价的导向性功能。

(三)评价内容多元化,扩大评价内容。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学生的学习评价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纲要》提出从五个方面的内容对大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其一是身体形态与体能方面的评价,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指标的评价:其二是运动技能的评价,包括运动技能的运用程度、体育技战术知识的运用能力、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和进步幅度等:其三是体育参与的评价,包括学习态度与行为、体育认知、学习和锻炼的行为表现等;其四是心理促进的评价,包括情绪的控制与调节能力、心理品质的改善;其五是社会适应的评价,包括行为控制能力、自信心与意志力表现、竞争与合作意识、人际互动能力等。因此,在构建体育课评价体系中,必须落实素质教育的全面性精神,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以达到最佳的评价效果。

(四)评价方式多元化。

在高校体育课评价中,针对评价的方法比较单一的现状,应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终身体育的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将各种评价方法结合起来。首先,质性与量性评价相结合。质性评价关注复杂而丰富的课堂教学过程,强调过程中完整而真实的表现,不仅考察学生的认知层面,同时关注其表现等行为层面;量性评价给质性评价提供一种数量化、趋势性参考,质性评价为体育课评价的结果提供等级评定的参考和依据。

其次,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虽可作为对上一个工作阶段的总结和下一阶段进行工作安排的依据,但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不能体现评价的反馈、激励功能。因此要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过程性评价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教和学的情况,不断改进教学,同时使学生及时获悉自己在体育知识、技能、体能、意志品质等方面所处的状态,这样就能提高教学双方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效率,对教师及时调整下一阶段的教学安排与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都具有实际意义。

最后,制定评价标准时要更加注重客观标准与个体差异相结合,重视对学生各个时期努力程度和进步幅度的评价,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其中,在制定考核内容和标准时,要尽可能在达标的部分增设一定比重的相对性达标内容,使考核标准与学生身体条件、原有体育基础相联系,考虑到学生努力后所达到的水平和进步幅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的过程,激发和保护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各种评价方法的优势与长处,弥补彼此的不足,使高校体育课评价的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和公平。

参考文献:

[1]张茂泉 高校公共体育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2期

[2]吴能威、潘前、龚海 高校体育课评价体系科学管理的研究 福建体育科技 2008年第1期

[3]孙颖、张立光 河北省普通院校体育课评价体系现状分析 科技向导 2011年第3期

[4]杨帅 对高校公共体育课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

[5]鲍春雨、孟庆华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普通高校体育课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研究 高师理科学刊 2009年5月

[6]李春田 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存在问题及改革与发展趋势 黑河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

[7]闵捷、靳厚忠 普通高校体育课评价体系研究 教育前沿 2009年12月

[8]张明强、田振生、刘春明等 新时期普通高校体育课改革研究与实践——普通高校体育课考试与成绩评价改革研究与实践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年第4期

[9]韦练珍 以人为本视角下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评价改革探析 中国成人教育 2010年第7期

[10]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教育部 2002年8月

[11]李玉华 广西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体育科技 2012年第1期

[12]马彩珍、王江 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

[13]杨静 普通高校体育课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设计 体育与科学 2010年第5期

[14]李高 高校体育课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系统的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

[15]杨传彬 吉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16]胡中锋 教育测量与评价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17]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教育部 2002年

[18]邱硕立、徐玖平 论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人文化”趋向 体育与科学2000年第5期

[19]张京平、陆基斯、王红兵 发展性评价在评定学生体育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第9期

[20]黄绍斌 关于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作者:景瑞琪

公共体育课评价体系研究论文 篇2:

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探析

摘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具有现时代发展特点的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体育课定量地进行评价,有利于肯定教师的成绩,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教学改革,逐步实现体育教学过程最优化。本成果根据研究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总结吸收众多兄弟院校先进成果的基础上,设计这套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分为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流程、评价组成、评价等级、评价方式及教师评课表和学生评课表。通过这套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可比较客观、科学、公正的评价体育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 教学质量 评价体系 研究方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项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体育意识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度逐渐提高。但通过分析现今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现状,我们可以发现,当前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度。

当前,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教学体系改革的逐步深化发展,各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其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积极创新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断完善评价标准,以提高其教学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保证教学工作的稳定运行。根据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发展阶段,我们可以将体育课分为准备、基本、结束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各有其特点,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必须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方案,以保证教学活动的稳定进行。同时,高校体育教师要想不断提升其教学质量,除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外,还要进一步重视其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完善其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过教学质量评价的方式,对症下药,积极调整其授课方式。

1 研究目的

高校体育课是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任务的主要途径。对高校而言,进行体育课全过程教学评价是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体育课教学评价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教学改革。如何改革沿袭多年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具有现时代发展特点的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各高校应高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就体育课学习评价体系的内容、方法和结果运用等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以寻求最优化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升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推动高校体育教学事业健康稳定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体育课程面临的教学形势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模式已无法适应新的要求,导致考核标准与学生体育培养目标相脱节。因此,对各高校而言,加快建立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标准,建立系统全面的学生体育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势在必行。

本成果是在总结吸收众多兄弟院校先进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者积极致力于对体育课定量地进行评价,取得了显著成效。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分为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流程、评价组成、评价等级、评价方式及教师评课表和学生评课表。通过这套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可比较客观、科学、公正的评价体育课教学质量。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立足于高校体育教学实际,在反复参考各院校教学实验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内各高校体育课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并根据本校的办学特色,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实验测试法、比较研究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测试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设计了学生评课表和教师评课表,于2012年10-12月对全校2012级、2013级和67名高校体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专人共发放学生评课表1400张,发放教师评课表200张。分发采用在每一位教师所授课班级中随机抽出两个班,每个班随机抽出15名同学以无记名方式随堂现场填写,填写完后统一收回,任课教师回避办法。回收问卷1600张,有效回收率100%,按照调查的问卷的内容进行常规统计处理。

3 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成

所谓评价指标体系,就是指通过细化有关教育目标,建立起一个系统的评价指标群,并根据指标内容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的体系。对体育课程而言,建立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有利于更好地进行教学质量评价,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这套评价指标体系由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流程、评价组成、评价等级和评价方式构成。

3.1 体育教学质量评价内容 体育教学质量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文件(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等)编写质量;场地器材的准备和布局;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与水平,增强学生体质的实效,学生掌握“三基”的程度,教书育人与素质教育效果。将评价内容按百分制计算,学生掌握“三基”的程度占20分,增强学生体质的实效占20分,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与水平占20分,教学内容安排占10分,场地器材的准备和布局占10分,教书育人,素质教育寓于教学内容中占10分,执行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情况占10分。

3.2 体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由听、看、查、问、评组成,听即听取情况包括学校、院系组织的座谈会、教师、学生的反映(见教师教学调查表、授课班级学生评课表);看就是看理论课,技术课的质量。如督导组看课、基层管理部门看课等;查主要是检查教学文件(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考试达标成绩、上课出勤情况等;问指问卷调查(学校教务部门、院系教学办、同行专家、学生);评包括自评(教师本人)、同事评(同行专家)、上级评(主管部门)。

3.3 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等级

评价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差5级。其对应的教学质量系数和得分如下表所示:

3.4 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组成与流程

评价质量由学生评价、教研室评价和系(部)评价3部分组成,其中学生评价、教研室评价各占40分,系(部)评价占20分,学生评价占40分。

3.5 体育教学质量评价方式

根据体育教学工作的迟效性、长期性、整体性、复杂性等特点,为了更全面、客观地反映出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采用:①全面系统的评价方法——即在学期和学年对每位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②根据时间采取不定期随堂抽查和定期检查(每学期期中检查)。③问卷与统计分析相结合,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与领导评价相结合。④理论课采用公开观摩和讲课比赛的方式,均安排在每学期听课周进行。

4 结论与意见

4.1 结论 ①通过学生评价使学生从量化角度评定任课教师的授课质量,受到了学校、各院(系)、学生的肯定,进一步完善了体育教学管理制度,激励和强化了师生双边教和学的积极性。②建立完善规范的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有利于教学工作者对其教学质量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价,有效地保证了评价的有效性。但这种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工作量较大,影响了评价效率,教学工作者可以考虑采取更为高效便捷的评价手段,如计算机编制程序,以保证其评价效率。③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现了教学质量的高效评价,是一种准确度和可靠性较高的评价体系,具有目标导向作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根据评价结果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为调正和修订体育课教学目标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4.2 建议 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应不断丰富其内容,并逐步加大其所占比重。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及评价标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在进行质量评价时,教师应该将评价工作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科学手段积极调整评价体系结构,建立起覆盖整个评价过程的质量评价体系,推动评价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逐步在评价方法、手段选择、评价标准的建立方面形成正确的科学认识。

参考文献:

[1]何芳雄.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开展成功体育教学的探讨[J].教育探索,2009(9).

[2]姚军成.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教育探索,2007(10).

[3]唐远金.高等体育教育社会评价理论依据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03).

[4]胡俭云,谭玉芳,曾白琳,徐军敏.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和课程改革思路[J].安徽体育科技,2009(03).

[5]陈恒义.谈体育教育质量的评价因素[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2).

[6]侯柏晨,孙玉琴.对成人体育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理论探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6(05).

作者简介:李世忠(1971-),男,湖南安乡人,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学、排球。

作者:李世忠

公共体育课评价体系研究论文 篇3:

大学体育课成绩评价现状与发展研究

摘要 据《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分析了大学体育课成绩评价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未来大学体育课学习评价体系的发展。建立体现“健康第一”思想的新评价体系,旨在为高校体育评价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体育课 体育成绩评价体系 大学体育

Evaluation of the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Results

WU Yan, ZHAO Wenhong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Northwest A& F University, Yangling, Shaanxi 712100)

Key wordsphysical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sults;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大学体育课成绩综合评价体系是否科学合理会影响体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和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过去的体育课评价已不符合现行体育教学的需要,《纲要》对高校体育评价做了新的要求。

1 目前大学体育课评价现状

高校现行的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教学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评价与学生的学业“挂钩”,所以合理、正确的评价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从高校体育课考核评价的现状看,对体育课的考核与评价,各高校尚没有统一模式,仍是一个薄弱环节。

表1部分高校现行体育课程考核内容

现阶段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评价内容不够合理。目前的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忽视了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指向。所以考核仍沿袭传统的方法,进行专项技能技术评定,这样由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水平、教学经验,对学生进行达标评定,难免会出现教师评定与学生实际技术水平不相符的情况。

(2)评价指标不科学,缺少可操作性。在体育教学评价中,体能、技能等指标权重过大,这些内容受先天影响很大,采用统一的评分标准往往出现一部分身体素质好、运动能力强的学生,不需努力就可得高分,而身体素质差的学生,虽尽了努力也难及格或勉强及格,很难反映实际的学习效果。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锻炼的积极性。

(3)评价主体单一。教师独立对学生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各种能力观察记录不够,且各教师评分标准难统一,主观性强。不利于学生间发展的横向对比,不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4)评价方式单一。课堂教学是动态的、复杂的活动过程。采用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对教学做出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忽视了过程性评价、基础性评价的反馈。将学生的学习评价等同于学习结果的评价。

(5)评价目的不明确。发展终身体育锻炼能力是大学体育的主要目标,在评价中应体现终身体育能力的考核内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2 大学体育课评价体系发展及构建原则

2.1 多元性原则

据《纲要》精神,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评价内容涵盖体能、运动技能、运动参与与体育认知能力、心理素质、社会适应五大领域、建立多元体育课成绩动态评价体系,在评价方式上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体现评价手段及评价标准的多样化。

2.2 导向性原则

建立评价体系应遵循《纲要》指导思想,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认识、情感、行为等方面进行评价,能对发展学生的个性,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终身体育能力,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起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向拟定的学习目标发展。所以,在建立评价体系的内容、方式、标准上对学生体育课学习起引导和激励作用。

2.3 科学性原则

评价体系考虑到评价对象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使评价内容更综合、全面化。在评价过程中,注重学生、教师、学校三方面的差异性,使评价呈开放性、动态性,深刻认识、了解学生的评价目标,全面掌握指标体系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确立教育目标的科学性,并用科学的方法分解目标,使评价的标准个体性和发展性全面结合。

2.4 可操作原则

体育课成绩综合评价包含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在内容的选择上,评价标准的制定上,《纲要》均未提出明确、系统、可操作的评价体系。导致《纲要》实施中还保留着传统的评价主观行为和意识,所以建立简便易行,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对其实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就要求评价体系在内容、方法、手段上简洁明了,教师操作简便易行,又能客观地考察学生接受教育状况及真实成绩。为此,课题组开发出计算机应用软件,得分时将原始得分输入计算机就可得出总成绩,所以,可操作性原则是构建普通高校体育课成绩评价体系的立足点。

3 大学体育课学习评价体系的建立

《纲要》规定,评价大学生体育成绩时,把课程目标领域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要求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定方式进行。为此,我们采用特尔斐法、专家访谈法等构建了一套适用于普通高校的体育课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进步幅度以及评价指标。

表2普通高校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内容及权重

3.1 身体健康

现行的体质测试中台阶试验,有前后对比成绩,即学期初、学期末、进步幅度三个指标,权重分别为0.3、0.4、0.3。在学期初、学期末分别对学生进行台阶实验测试,进步幅度定级公式=(最后成绩-初始成绩/目标成绩-初始成绩)€?00

身体健康最后成绩= 0.21 €祝С醭杉█?.3 +期末成绩€?.4+进步分€?.3)。

3.2 运动技能

学校体育项目可分为表演性项目、对抗性项目、体能性项目。由于各项目特点不同,由教师据课程状况制定出适合该项目的评分标准,包括技评和达标。

3.3 运动参与与体育认知能力

运动参与主要体现课内外的体育锻炼频度及表现,以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为主。由于选项班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互评可在同专业进行,由学生背对背打分。自评、互评问卷各10道题,满分各为100分,体育认识能力由教师评定理论试卷,满分为100分,体育认知能力由教师评定理论试卷,满分为100分。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评定各占:30%、30%、40%。

3.4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采用编制的《心理健康量表》、《社会健康量表》进行自评,各10道题,满分100分,各占 14% 、 16%。

学生体育成绩 = 0.21€祝С醭杉█?0% +期末成绩€?0%+进步分€?0%)+0.4€鬃ㄏ羁纬杉?0.19€祝ㄑ云莱杉█?0% + 学生互评成绩€?0%+教师理论评定成绩€?0%) + 0.14€籽圆庑睦斫】盗勘沓杉?0.16学生自测社会健康量表成绩。

为了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建议本评价系统确定的最终成绩转化为等级评价制,即:优秀(90-100分)、良好(75-89分)、及格(60-74分)、不及格(60分以下)。

4 结果与分析

我们选取了我校五个实验班,实验组分表演性项目,对抗性项目,体能性项目。实验班采用新的体育课学习成绩评价体系指标进行考核,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考勤与理论10%、运动技能60%、身体素质30%的方法进行考核。两者教学内容、教学时数一致,比较两组期末成绩,实验组优秀14%、良好68%、及格18%,对照组优秀25%、良好47%、及格28%。可见采用新的评价体系,良好率大幅提升。

新评价体系改变了以往功效性的评价方法。从单纯的通过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变为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心理、社会适应、知识技能、体育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新评价体系更注重过程性评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发展学生多方面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提高专项技术能力。

5 结语

原有的相对单一的评价体系已不适应当今高校公共体育课改革的需要。新评价体系从多元化的角度赋予了学生新的体育热情、能反映学生的体质状况,掌握运动技能程度,培养学生锻炼的习惯及终身体育锻炼能力,增强了学生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性,符合《纲要》精神,提高了教学效果。新评价体系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体现了发展变化观念,发挥了评价的教育功能,显现出评价对大学生的激励功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资助 立项编号:JY0902141

参考文献

[1]孙有平等.普通高校新体育课程成绩综合评价系统的建立与使用[J].体育学刊,2004(2).

[2]闻兰等.促进普通高校体育课目标达成的评价体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0).

[3]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EB/OL] . http :/ / www. moe. edu/ moe - dept/ tiwei/ lfagui - 2. htm ,2002-08

[4]全国体育院校成人教育协作组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材编写组编.测量与评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85.

[5]杨传彬等.大学体育课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12).

作者:吴岩 赵文红

上一篇:隧道施工中防水板的应用论文下一篇:基于运用分析的医学统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