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湿性愈合理论合并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人感染伤口的研究

2022-09-12

糖尿病患者的伤口感染,作为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指患者伤口因未得到及时治疗,而诱发的伤口感染情况,若感染控制不当将继续加重,造成伤口部位出现溃疡甚至是坏疽,严重的患者甚至出现高热、昏迷等全身性中毒症状。加之糖尿病患者因长期高血糖,血管病变,使组织修复能力减退;高血糖又使白细胞的杀菌力减弱,更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从而导致组织损伤后亦不易修复[1]。为此,做好糖尿病患者的伤口感染护理工作,很有必要。该研究抽选该院2013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伤口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湿性愈合理论的指导下给予糖尿病伤口感染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选该院于2013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伤口感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男40例,女20例,年龄均在50~80岁间,平均年龄为(63±6)岁。所有患者均满足临床上关于糖尿病与伤口感染的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糖尿病平均病程为(13:±5)年,而糖尿病伤口感染病程均在15 d~2个月间。随机将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30例,且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被给予综合治疗,如合理控制饮食、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接受对对应的血液循坏、降血压与抗感染等对症治疗。而对于感染创面,甲组被给予常规外科干性换药法,即首先将坏死组织清除,使用双氧水清洗伤口,用0.5%碘伏进行消毒伤口及其周围皮肤,再用生理盐水对创面进行冲洗清洁,若伴有坑道或潜行伤口,可给予凡士林纱条行填塞处理,后外盖无菌纱布;而对于红色新鲜的肉芽伤口,可先用0.5%碘伏对其周边皮肤行消毒处理,后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最后用凡士林纱布将其覆盖,并外盖上无菌纱布,同时结合患者伤口创面每天渗液量每日或是隔日换药。而乙组则在湿性愈合理论的引导下进行创面治疗护理,具体为。

①首先用0.5%碘付皮肤黏膜消毒剂对患者创面周边皮肤进行消毒处理,再结合患者糖尿病史的长短与血糖情况,把8IU胰岛素注射液加入0.9%生理盐水100 ml中,反复清洗伤口;若是感染性伤口,可给予其3%双氧水来对创面消毒,后抽取适量生理盐水冲洗创面,而后严格参照无菌操作清除坏死的感染组织与周边胼胝,直至伤口周边边缘显示清晰,可见鲜红健康的组织;若是缺血性的溃疡,在可先行扩血管治疗,后清创,且清创时不可将坏死感染组织一次性全部清除,避免创面的扩大,需给予患者蚕食手术进行局部创面的清洁,待清洁完毕后,再用已加入胰岛素的生理盐水溶液对伤口与创面进行反复冲洗处理,而后用无菌棉签与纱布将伤口擦干。②有效评估患者创面情况,进而选择适宜康惠尔敷料,如在清创期,或是有黑痂与黄色腐肉的时候,就可给予康惠尔水凝胶辅料,将坏死组织清除,起到加快伤口愈合的效果;而对于表浅、中等深度或是肉芽形成期的创面,就可选用康惠尔清创胶,以确保伤口的湿润,加快创面愈合;对于窦道与腔隙伤口,则可选用康惠尔银离子藻酸盐辅料;同时,对于外用的辅料,则可具体结合患者创面渗液量来选择,若渗液量较多,则可应用康惠尔有边型的溃疡贴,若渗液量适中,则可应用康惠尔普通型的溃疡贴,若渗液量较少,则应用康惠尔超薄型的溃疡贴,并在外层用无菌纱布或绷带进行固定处理[2];对于清创期的伤口,需隔日换药,待进去肉芽期,渗液减少后,可将换药时间间隔延至3 d。

在伤口局部应用胰岛素,可使组织细胞主动摄取或通过弥散获得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合成蛋白质,从而加速局部组织血管化和纤维细胞的生长,最终达到感染伤口的感染程度减轻,创面修复快。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感染伤口的换药间隔时间、平均每个伤口的换药时间与住院时间,同时在治疗6周后,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与创面的愈合情况进行疗效判定,若伤口上皮覆盖且创面愈合,则为治愈,若症状好转,且坏死组织基本清除或是有肉芽新生,整个创面的愈合面积在2/3以上,则为好转,若症状未好转,而坏疽或溃疡创面也未显著缩小,且愈合面积小于1/3,局部无明显变化,甚至有恶化趋势[3]。

1.4 统计方法

选用SPSS 18.0软件处理本次数据,用χ2检验其中的计数资料,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统计分析,两组在经伤口治疗护理后后,创面均得到一定好转,其中,甲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治愈20例,好转9例,无效1例),同乙组的76.67%(治愈10例,好转13例,无效7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换药间隔时间、住院时间与伤口平均换药时间方面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如今,伴随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增高,患者出现糖尿病伤口感染的几率也随之有所升高,其中,伤口换药方法的不当,则是糖尿病患者感染伤口不愈合的一个重要原因,且多数患者在换药过程中都曾有过伤口扩大、溃疡变深的现象,而适宜的换药方法则可有效促进伤口愈合,但是,若大量使用双氧水等消毒剂,也可能造成新生的肉芽组织受损或是上皮细胞再生受阻,同时也有资料报告指出,消毒剂对纤维细胞有毒性,会使肉芽加速老化导致伤口愈合缓慢,而且双氧水的强氧化作用对细胞有着较强的破坏,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新生细胞的坏死。为此,选用合适的换药方法很重要。而据相关数据统计,应用湿性愈合技术后,患者伤口感染率为2.6%,同应用传统方法换药7.1%的感染率相比,差异显著。

就湿性愈合理论而言,它通过将创面维持早一个封闭性的环境中来相对加快创面的愈合,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优势:①通过保留伤口渗液来有效确保细胞的活性,且在湿润环境中强化上皮细胞迁移的速度;②通过刺激毛细血管法乐,加快上皮细胞角质化与内皮细胞生成,并通过抑制细菌的繁殖,提升局面免疫力,通过应用封闭式的保湿辅料为伤口创设一个较湿润的环境,以此来提升其在上皮化能力,加快创面的愈合。而该研究结果也显示,乙组患者在应用湿性换药法后,其换药间隔时间、伤口平均换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同甲组相比,有显著优势,其溃疡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67%,与甲组的76.67%相比,差异显著。由此可见,在糖尿病病人感染伤口治疗中应用湿性愈合理论,并适当应用胰岛素,效果显著。

摘要:目的 探讨湿性愈合理论在临床糖尿病患者感染伤口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该院所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感染伤口分成甲乙两组各30例,分别给予其传统干性换药法与湿性换药法处理伤口,对比分析两组效果。结果 乙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同甲组的76.6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换药间隔时间、住院时间与伤口平均换药时间方面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湿性愈合理论引导下,给予糖尿病患者感染伤口进行必要的创面处理,并适当应用胰岛素,效果显著。

关键词:湿性愈合理论,糖尿病,伤口感染

参考文献

[1] 李晓静,牛恒军.湿性愈合技术在糖尿病肢端溃疡中的应用及对其满意度的调查[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7):287-288.

[2] 唐柯梅,周川芬.湿性愈合疗法在44例糖尿病足伤口换药中的护理实践及观察[J].医学信息,2013,26(9):162-163.

[3] 朱朝军,张朝晖,马静,等.干性与湿性愈合疗法在糖尿病足坏疽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4,9(2):186-188.

上一篇:喉罩通气全麻患者术后恢复期护理下一篇:基于I2C总线协议的光照强度监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