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应关注学生的心灵

2022-09-10

在传统教育中, 人们对于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往往是教师角色、班级管理者角色。而当今在教育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呼声越来越高。时代赋予了班主任第三个角色即心理辅导员角色。

1 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班主任应该是三种角色的集合:教师角色、班级管理者角色、心理辅导员角色。在现实生活中, 一个班主任对应着一个群体。我们常常遇到管理者角色与心理辅导员角色的冲突问题。比如, 有些班主任遇到班里的某个学生违犯校规的事情, 常常出于维护班级名誉, 给以较严厉的批评, 但这样可能忽视心理问题的疏导。在心理问题的疏导上, 我觉得班主任占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学校所有教育教学活动都是通过班级来开展的;其次与学生朝夕相处, 最易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而且班主任进行的常规工作, 为班级开展心理辅导提供了时间保证。

2 进行心理问题的辅导, 班主任主要是进行发展性心理辅导

心理问题的辅导分为发展性心理辅导和补救性心理辅导。发展性心理辅导是指施教于未然, 针对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发展任务、面临的矛盾和个别差异进行心理辅导, 促使其心理矛盾有效解决、心理潜能充分发挥、个性品质和谐发展。而补救性心理辅导则是施教于已然, 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疏导, 乃至对有关的心理障碍进行诊断和矫治。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主要是进行发展性心理辅导。只要耐心加细心再加上多问几个为什么基本就可以帮学生解除困惑。简单一句话“好好学”并不能解决问题。

3 进行发展性心理辅导主要是:沟通、同感和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

3.1 沟通

沟通是情感建立的基础, 是双方彼此接纳的桥梁。教师良好的沟通技巧将有助于缩小双方的心理距离。

3.1.1 教师常见的三种沟通方式

一是解决式:指教师告诉学生应该如何来调整其行为:作为一个学生他:“应该”怎么做, “最好”怎么做, “必须”怎么做, “可以”怎么做。具体方式有:命令, 指挥, 控制。如:“不许你谈恋爱了, 去把学习搞好”;警告, 威胁。如:“如果你再不改, 我就打电话给你家长, 叫你的家长来见我!”;

训诫, 说教。如:“你应该很清楚中学生不能染头发”;教导。如:“书是用来念的, 不是用来乱涂乱画的”;

忠告。如:“考试的时候要先做容易的题目, 再做难的题目”。

这种解决式的沟通方式优点是可快速解决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 缺点是频繁使用后会失效。

二是贬抑式:打击学生的自尊心, 贬低学生的人格。具体方式有:责备, 不以为然。如:“你总是在班上捣乱!“;中伤, 归类。如:“你今天的举止像动物一样!”;揭露, 分析。如:“你这样大声叫嚷是为了出风头!”。这种方式明显贬抑学生, 易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由于学生无法明白教师对他问题的感受, 也就不会改变原先的行为或心态。

三是迂回式:不直接指出学生的问题, 而是通过旁敲的方式暗示学生。另还包括逗趣, 戏弄等语意。如:“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觉得我在教一个猴子班”。这种迂回式的沟通方式经常会使

学生不明白这些言外之意, 有时候即使明白, 也会认为“老师太做作”而失去对教师的信任。

3.1.2 有效沟通的方式

有效沟通的方式需要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注意说的技巧, 变“你向信息”为“我向信息”。如“你向信息”例句有:“你”不可以这样做! (命令) ;“你”应该更懂事。 (训诫) ;“你”照我的话去做! (提供办法, 命令) ;

“你”的行为像个小孩子! (中伤) ;“你”最好安静, 否则...... (警告) ;“你”以为你是爱因斯坦啊! (讽刺) 。

上述语言为不接受语言, 会损坏双方的关系, 在交流中教师应尽量用“我向信息“的表达, 即教师对学生说的话是有关他对学生行为的感觉, 以及这个行为对他的实质的影响, 这样的信息叫“我向信息”。“我向信息”使学生把老师当作一个真实的常人来看, 促使学生反省和改变自己的行为。发送“我向信息”的原则--准确地表达内心感受。教师对学生不可接受的行为, 用非责备, 非判断的口吻来叙述, 这样的语言表达是以“我……”开头。如:“当你不把门锁上的时候, 我担心大家的东西会失窃……”

3.2 同感和真诚

同感又译作“移情”、“共情”、“同理心”等。其含义是指设身处地地、像体验自己精神世界那样体验他人精神世界的态度和能力。即同感包括态度和能力两个方面, 其核心是理解, 包括三个要素: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 了解导致此情形的因素, 将自己的感受表达给对方。教师要自始自终表现出对学生的关注、同情和理解,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 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对学生成功之时的兴奋, 教师给予祝贺;学生的痛苦回忆, 教师表示同情;学生的困难, 教师帮助出主意想办法……时时处处心系学生冷暖, 关心学生甘苦。在此应该注意的是:同感不等于了解。了解是以个人的, 主观的参照标准去看事物。同感不等于同情。同情是“局外人“, 交往双方的地位是有高低, 感受程度也不同。同感不等于认同与赞成当事人的行为与看法。

真诚是指教师要表现出开放的, 诚实的态度, 敢于分析自己, 表达自己。教育工作者必须说与做一致, 认识与情感一致, 必须身体力行, 言传身教。言不由衷, 口是心非, 自己说教的东西自己都不信, 假话、套话、空话满天飞的教师最令学生生厌。用真诚换得真诚,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句:“感人之心者, 莫先乎情。”真诚地说出情的重要。但要真正做到真诚还需住意的是:真诚不等于什么都可以随便说, 带领者的所感所想如果不经分辨就直言不讳, 有时会伤害他人, 破坏辅导关系;真诚不等于容许自己完全自由地表达, 如果对当事人成长无利, 就不必将所有的思想与感受与成员分享。

3.3 无条件积极关注

存在即合理, 每个人做任何事必有他自己的苦衷。教师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上, 不以道德的标准, 对学生进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帮助学生走出心灵的雨季。无条件积极关注也指无条件地关怀, 尊重与接纳。包括身体的关注与心理的关注两方面。无条件积极关注并不决定于当事人的行为, 不等于必须同意当事人的不良行为, 不等于带领者要放弃自己的价值观。

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 更是学生心理的辅导者, 只要在自己的工作中多一份耐心和细心, 必将收获灿烂的明天!

摘要:以学生为本, 尊生爱生, 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 是提高学生素质, 保证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灵魂, 在学生心理成长的道路上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班主任应关注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角色定位,发展性心理辅导,沟通,同感和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

上一篇:新时期事业单位财政税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下一篇: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