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心灵启迪智慧

2022-07-02

第一篇:关注心灵启迪智慧

用智慧启迪智慧 用心灵感化心灵

有人说,幼儿教师就是教孩子唱唱跳跳,没什么了不起。有人说,教育,就是为教孩子们多学点书本知识,高考时考个好学校。也有人说,素质教育就是给孩子多看书、多上各种兴趣班。

果真是这样吗?

作为一名有着深刻工作体验的幼儿教师,我想说,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幼儿教育更需要的是有思想的老师用心用爱培养出有思想有素质的学生。

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事例吧。两年前,一次上课的时候,我请班上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讲故事,,因为她的声音很小,而且没有感情,我只是冷冷地说了一句:“还行”。接着,我又请了另一个小女孩讲故事,这个小女孩讲得声情并茂,所以我对她又是鼓励又是表扬,这时第一个女孩突然哭了起来,看着她委屈的泪水,我当时有点茫然,我在想为什么孩子会哭?后来,我明白了,这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态度的不同对孩子心理感受的影响。

前不久,我看到了一本名叫《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的书》,这本书让我获益匪浅。书中说,教育需要思想教育,更需要成千上万有思想的教师,用自己明确的教育理想和教育追求,提升教育的品质,用思想重塑教育行为,用思想陶

冶学子心灵,用思想把学生引向成功。教育,只有具有思想,才能培养出一代志向高远、素质全面、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有思想的学生。书中还有诸多论述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创新性,它们为一线教师如何成长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和示范作用。

最近,我又看了一本王晓春老师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书中的一个个案例,特别是王晓春老师很有针对性的点评对我启发很大,他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年轻的幼儿教师,我们不仅仅要用心去爱孩子,而更多的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启发孩子、引导孩子。

我班里有这么一个小男孩,他很聪明,只是胆子小点,上课不敢举手回答问题,我知道他是害怕万一回答错了老师会批评,一次课上我看到他偶然举起了手并回答对了之后就当着全班同学表扬了他,他非常开心。以后我又试了两三次这种方法,现在他上课发言非常积极,而且与小朋友交往也更有自信了。

一次小小教学方法的改进让我意识到用心教育的可贵与成效。除了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外,我还注意和学生家长的交流。有很多家长给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既不能取得什么好的效果,孩子也很累。我经常耐心地与家长们交流,孩子的成长是需要过程的,拔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建议她们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家长可以利用双休日

多带孩子出去活动,多接触大自然,多了解社会,多与家人在一起增进亲情等等,我们还在双休日布置课题给家长,让他们带领小孩去超市购物、去邮局、去公园、去动物园,回来后由孩子说说自己的感受,由家长记下来带到幼儿园与其他小朋友交流。慢慢地,很多家长原来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了,孩子们星期一回幼儿园也感觉很新鲜,总是有很多话要与小朋友说。

我们还针对独生子女的特点,开展了分享系列活动,让小朋友带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玩具、食品到幼儿园,让小朋友自己发给大家,让每个接受分享的小朋友都真心地表示感谢。开始每天只有一两个小朋友愿意分享,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加入到分享的行列,他们在与别人分享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更多的书,吃到了很多可口的食品,玩到了自己没有的玩具,更重要的是,在分享的过程中,他得到了赞美与快乐。

老师的责任是教好每个孩子,对每个孩子,我们都付出了无限的爱心、耐心和恒心。在我教过的学生中,也有比较特别的孩子,有的特别调皮,有的存在一定的发育障碍。我仔细分析他们每次问题行为的动机、因果联系,尝试着寻找不同的办法去与这些特别的孩子沟通,并且自己做好观察记录。现在,他们从一开始的对抗、冷漠到慢慢愿意接受我的教育了,他们的每一点变化和进步我都很欣慰。

以上这些都是我在工作中的真实体会,相信在座的很多老师都会深有同感。现在的我,每天晚上,都会在灯下认真记下自己工作一天的得与失,分析自己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正是这一点一滴的积累让我的教学工作不断进步,而工作所之余的读书对我帮助也很多,一些前辈教育学家的论述、一些国外幼儿教育的先进理念更是让我在教学工作中获益良多。

人们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让我们用心用爱用勤奋争做有思想的教师。让教育的阳光洒满大地,让心灵沐浴在思想圣洁的光辉中,自由地舞蹈、跳跃,让美好永驻人间!

第二篇:用智慧启迪心灵(四年级)[推荐]

用智慧启迪心灵

——四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

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面对学生,祖国的未来,我们要做一个真正有意义的班主任,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服好务,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我们的班级管理究竟该如何阅读学生个体,提升学生学习生活及生命的质量呢? 在过去的一学期里,我们班在学校的统一组织、领导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及任课老师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安全、学习、工作等方面都取得较突出的成绩,现将我所做的一些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养民主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时下,很多老师为了教学的方便,总在无意中剥夺了学生的民主权利,比如选班干吧,很多班主任老师会直接把自己认为合适的人定为班干部,这种行为就像皇帝册封,根本不理会学生的感受,一者图省事,二者觉得自己所选皆“品学兼优者”,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选出的人更能协助自己管理好班级。其实这种行为是非常错误的,因为人的很多意识和观念都是从小养成的,民主意识同样如此。在人类文明越来越进步、人们的思想觉悟越来越高的今天,“民主”已经逐渐成社会文明的象征。因此,我们不但不能做这种扼杀学生民主意识的蠢事,还要努力把握所有可能的机会去进行积极的培养。尤其是小学生,从某种程度上说,培养他们的民主意识有时候比单纯的教他们学习文化知识还重要。

新学期的开始,第一次班队课上我们班举行了班干部民主选举。活动前我通知学生要参加班干部竞选的同学准备好演讲稿。本次活动让我认识了我的学生们,他们给了我惊喜,给了我感动,给了我许许多多的思索„„

1、最勇敢的女孩

在学生的呼喊声中,我注意到了陈同学怯怯地举着小手,这让我很诧异。陈同学的成绩一直不理想,课堂上也总是一言不发,可她却成为今天最勇敢最光彩照人的孩子,她说她知道自已选不上,可是她还是想试一试,至少她会努力当好一个小组长。 这一学期以来,陈同学一直在试图改变自己,从未放弃,我为她的勇敢和坚持而骄傲!

2、最让我心疼的男孩

一向活泼开朗的陆同学,站在讲台上却突然变得非常拘谨,他说当班长一直是他的梦想,也许是过于激动,我发现他的眼圈也泛红了。

想到他在很想得到和没有把握之间肯定有过反反复复地挣扎,有过不断的猜测和深深的担心,这一刻,我为他心疼!

3、最坚强的女孩

在竞选中,严同学的发言最见真诚也最为精彩,相信她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她首先反思了自己以前担任班长时的不足,很诚恳地道歉,请求同学们再给她一次当班长的机会,她会好好珍惜。发言刚落,就得到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虽然最终落选,可严同学在擦干眼泪后,仍然微笑着参加其他班委的竞选,还偷偷地跟我发誓,她一定会把班长的位置赢过来!

这个因为好朋友的一句玩笑话而生气哭鼻子的女孩开始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更加从容而有风度,我为她高兴!

这一节课的竞选,孩子们的表现超乎我的意料。原来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能,都能成为我们的助手。我相信,通过这次的竞选,会让更多的孩子加入到班集体的管理中来,会让更多的孩子拥有自我展示的舞台。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使民主的种子深植孩子们的心田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作为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的履行自己的民主选举义务,通过选举,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班级集体中的一员,管理班级不但是自己的事情,而且是自己应尽的义务,自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同时,使学生逐渐认识到集体是怎样的集体,它不是一个人的集体,而是属于大家的集体,是和自己息息相关的大家庭。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管理这个集体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地加入到关心、爱护集体中来,在不断的集体活动中,逐步形成正确的集体荣辱观。

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室的卫生保持、学生的环保意识,一直是我担任班主任以来的头疼问题。小学生的环保意识不强,导致了不良整洁行为习惯的出现。良好整洁习惯的养成,得从思想意识这个根本上去解决问题,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案例描述:

严同学,主要表现:随便乱丢乱扔,书包不整理,书写不整洁,读书、做作业时不注意用眼卫生等。有一次,看见他随手把一个纸团扔到地上,我询问他怎么又把纸扔到地上,他低下头小声说道:“在家时都是这样的,反正有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将纸扔到垃圾筒里。”

2、情况分析:

严的家庭中的长辈们,在他年幼时,由于给予了孩子过多的“爱”(也许并没有意识到那是一种溺爱时)造成了他不好行为的出现,更糟糕的是坏行为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成为了习惯。随手扔东西也会有人收拾,这种想法使得他在学校里也是如此。

3、教育对策:

拿破仑.希尔说过:“播下一种行为,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为了孩子的明天坏习惯一定得改正。当然,学生整洁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把它分解成许多可行的步骤,然后加强每个步骤,直到学生形成习惯。

(1).家校结合,在正确引导中强化。

习惯是在教育过程中和个人的生活实践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的,小学生的一半时间在学校度过,还有一半时间在家里度过。他的接触社会机会不多,因此我加强与家长联系,重视家庭教育及家长的表率作用。所以,我将此事告诉了严的父母,请求家长配合。让家长明白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才是家庭所要重视的首要问题。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教会孩子收拾文具、整理书包、打扫房间,养成及时清除垃圾、废物的习惯。家校结合,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2).以点带面,在耳濡目染中影响。

我给每一个学生安排了个人卫生区。即:每个学生桌椅下面和附近的一小片地面。为了确保每个学生保持好个人整洁卫生,我安排卫生监督委员每天上午下午各检查一次学生的个人整洁卫生。并做好详实的记录。对于做得好的同学,大力地表扬,并邀请他们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经验的介绍。这样,以点带面,带动了一大批的同学自觉地注意环境、个人、作业、就餐的整洁。由于大部分学生自觉性较强,在我的严格要求下,班里大部分学生的个人整洁状况大有改观。在这样整洁的环境里,无形中,使严同学一样的少数学生有一种心理上的压力,促使其约束自己的行为。

(3).以严督导,在反复纠正中强化。

要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习惯,需要及时且反复地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每纠正一个不良习惯相当于培养起一个良好习惯。只有反复纠正不良习惯,才会使良好习惯在不断的重复中变得越来越稳固。如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要从反复纠正学生的卫生行为中开始。俗话说:“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一切都会变得容易。平时,我要求卫生委员严格监督,只要发现他个人卫生区有脏东西,就叫他捡起来。此外,我也经常抽空检查他的个人卫生,发现脏乱现象,决不放过,非让他收拾干净不可。

(4).以情诱导,在关心鼓励中养成。

严自觉性较差,单纯硬性地要求他讲整洁,他是不会放在心上的。我在提出整洁要求的时候,注重激发他的积极性,使他愿意按整洁要求去做。多与他交流,告诉他不讲整洁,会影响身体健康,让他感受到我很关心他的身体健康,使他真正地从心底里接受。这往往比单纯的硬性要求更能促进其行为的自觉性。

4、教育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严格的监督,适时的表扬,他乱扔垃圾的行为减少了,平时也能较好地保持个人整洁,做作业也变得认真了。家长、同学们也常表扬他。可见,正确引导、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整洁习惯,对学生学习、生活、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三、创建和谐班级,培养高素质人才。

我们班是一个非常活跃的集体,正因为活跃,作为班主任,在日常生活管理中,处理吵架事件是比较多的,面对争吵我们教师必须要正确的去处理,只有正确地处理学生之间的争吵,才能有助于学生健康、活泼的成长;才能培养出智商、情商全面发展的学生;才能使学生适应当今的社会的步伐。第一次处理两个学生的争吵,我处理得不够细致,没有让有过错的一方承认错误,而觉得自己吃亏的另一方对我的处理也并不服气,所以,中午午饭期间,他们的争吵再一次升级了,演变成一次打架事件,一个下午我都在为他俩的事情忙碌,在两声“对不起”后事情解决了,我也明白到只有及时、有效、公平才能处理好班级中学生之间的矛盾,而我也在平时加强了教育工作,防范于未然,治理总是要比防范吃力。

这以后,我也在请教其他老师和实践总结的基础上,总结了两点处理吵架事件的方法,我发现学生之间争吵,无非是以下两种情况:

1、一方学生的过错

2、双方学生的过错

作为教师遇到第一种情况时,要耐心向过错方讲清道理,让过错的学生知道自己错在那里。让他知道不能把自己的过错强压给同学,这样是不理智的,自己的错就是自己的错。同时对其行为要进行严厉的批评。当发现学生有知错的表情时,要抓住时机灌输与人相处的原则,并鼓励他向同学道歉。同时也启发同学原谅、宽恕他,这样不会伤害过错方的自尊心。

遇到第二种情况时,教师要对双方进行严肃批评。告诉双方自己错在那里,同时并让他们知道吵架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吵架也是不文明的表现和形式。遇到问题应讲道理,或请老师协助解决。在批评学生的过程中,要向学生灌输和平共处、宽以待人的原则和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鼓励学生互相承认错误、互相道歉、握手讲和,从而使学生知道知错就改,改了就是好学生,也使学生懂得宽容。

从处理吵架事件中,我也明白了,作为班主任,在班级日常管理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智商,更要培养学生的情商,这是我们每个班主任不可忽略的责任。

总结一学期的工作,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个别工作做的还不够完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在新的一年里,我将不断地努力,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学校发展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第三篇:郭海霞--”启迪智慧 浸润心灵“-赴上海华师大骨干教师研修班学习心得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培训心得

启迪智慧 浸润心灵

——乌鲁木齐市第七幼儿园 郭海霞

金秋10月的上海,空气中弥漫着香甜怡人的桂花香。在最美的季节来到最美的校园,有幸参加乌市经开区(头屯河区)教育局组织的骨干教师研修班,心生喜悦,溢于言表。

初进华师大,笔直的水杉,苍翠的梧桐……尤其是五舍前面的那条熙熙攘攘的大道,放眼望去如同梧桐构筑的拱廊,平添了学府的宁静、深邃,将我带进梦中的学府殿堂!图书馆陈旧的桌椅上仿佛能看到岁月的流逝,斑驳的树荫下成群的学生谈笑而过,不禁让我羡慕青春的美好!丽娃河畔小桥流水,古树虬枝、睡莲摇曳、细雨绵绵。目之所及,风格各异的建筑,浑然天成的景观,历史建筑原汁原味,行走其间,仿佛置身在上世纪古色古香的花园之中,漂泊的心不由得安顿下来。

而接下来为期六天的培训,不仅给了我心灵的洗礼,更让我感受到强烈的责任感和油然而生的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12位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给我带来的震撼和反思始终萦绕在脑海中,不仅化解了我心中长久以来的关于教育教学的一些困惑,而且还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和理论。专家教授高度负责任的教学态度,扎实广博的专业素养,激情跌宕的课堂教学,让我深深体会到课堂教学的魅力!

华师大教育经济学研究所所长张万朋教授的《浅谈学校教学有效性与教师工作的创造性—换个视角看教育》的专题报告令我印象深刻。讲座立足教育经济管理学理论视角,首先讲解了有效性、效果、效率、效益、超级细菌、创造性等。张教授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通过大量的教学管理案例分析,每一章节穿插提问、反问,启发思维,论述了有效教学与教师工作创造性的关系,既有宏观的学校管理理论分析,也有微观的课堂管理分析,带给我们新的思考与启发。 而普陀区教育学院科研室主任、特级教师祝庆东《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做研究》这一讲座终于揭开了科研的面纱,让我们觉得并不神秘!祝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一些鲜活的实例不仅引起了我们的共鸣,实用性强,也具有可操作性。他首先从生活中举了一个浅显易懂的例子,“为什么妈妈总是烙不好饼”,引出生活中处处有研究。祝老师认为研究一点儿也不神秘。其实在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也会碰到类似的现象。而我们之前缺少的就是这种研究意识,缺少反思,缺少思考。如何提高我们的专业化成长,成为研究型的教师呢?听了祝老师的讲座后,突然意识到研究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有心,就能计划做研究,就能做好研究,引用祝老师的一句话:一位教师一定要经过规范的课题研究,才能渐渐成熟。

在静安区教育学院院长宋宝平为我们带来的讲座《从“减负增效”到“走向个性化”》中,最让我有感触的是老师说的一句话“减负——改善——一直在路上”。这句话一定也深深的刺痛了我们许多老师,许多家长,许多孩子的心。“减负提质”,其实是相互矛盾的。正如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不吃草。这是行不通的。要想马儿跑得快,要吃好草,而好草来源于教师。归纳起来就是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恰当地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此外还要教学手段灵活多样、综合利用。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给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教学生学习科学方法。崇尚愉悦的体验,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真正地变“学会”为“会学”,变“死学”为“活学”。而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向自己的课堂要效率!

风趣幽默的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学院院长,特级教师凤光宇为我们带来的讲座《确立课程意识,提升教学有效性》以“三个学生的一天”作为引子,深入浅出的阐述了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对教师在课程改革中所面临的压力与责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讲解。“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这就要求老师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来为每一堂课做准备。其次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激发探究欲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学好知识的关键,正所谓:实践出真知。让知识联系生活。教学要与生活紧密联系,以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为中介,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知识的运用,使学生懂得知识真正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进而真正地喜欢上学习。此外还要提高和加强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课堂机智。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教学机智,学习有关的教学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注意平时的课堂上一些情境的积累,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个老师追寻的目标,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勤奋、认真、钻研,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越来越有效!越来越精彩。

在培训中的感觉也是幸福而又充实的,每一个专家教授的讲座都是活泼生动的,也总是把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用朴实风趣的话语分析一个个典型案例的同时,每一次都能真切地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专家教授们对教育前沿的思考、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对学生独特的感悟、深厚的教育素养令人折服。

从他们身上,我学到的远不只是专业的知识和探究学习的方法,更多的是他们执著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严谨勤奋、潜心钻研、尽心尽责的那种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学生,热爱课堂的精神和力量!

让我们在我们自己的课堂上,开垦沃土,培育幼苗,聆听花开的声音吧!

乌鲁木齐市第七幼儿园

郭海霞

2016-10 于上海华师大

第四篇:用艺术启迪智慧

——记活动中心美术培训部创意美术专业教学

安国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自成立以来,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锻炼品格 彰显个性 发展特长 提高素质”为培养目标,围绕“创建安国校外教育特色品牌”这一核心工作,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兴趣培养、特长延伸等活动,为我市广大青少年培养兴趣爱好,促进个性发展,提高综合素质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按照活动中心提出的“要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引导课堂”的教学要求,活动中心美术培训部的全体教师在潜心研究了大量的少儿美术教育理论和先进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少儿创意美术系列课程的教学。老师们在教学中关注美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合,渗透现代设计中的“创意理念”,强调感受与体验,鼓励探索与创新,尊重和保护孩子的独特创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孩子建立创意思考的习惯,引导孩子无拘无束的进行美术创作。

少儿创意美术系列课程采用主题式教学模式,注重孩子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在“鞋的变奏曲”系列课程教学中,老师先是带领孩子们观察了解鞋的结构和种类,进行各种鞋的线描写生训练,之后又通过分解、概括、组合等方法引导孩子们从鞋的造型、装饰、功能等方面进行联想训练,并将联想好的鞋子放入适当的情景当中(如天空、海洋、森林、宇宙),在多元的情境中,孩子们创作出了思维活跃、引人深思的《鞋子的联想》系列作品。在此基础上,老师又从“鞋的功能”方面进一步引申,引导孩子们进行鞋的创意设计,在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下,鞋子幻化成了战斗机、鲨鱼号和快乐滑梯„„为提升孩子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老师又把陶艺制作与创意设计巧妙结合,带领孩子们制作出《创意鞋》系列陶艺作品,把孩子们的思维从二维平面设计拓展到三维立体空间,拓展了孩子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为了向孩子们渗透“生活中的一切废旧物品皆可为美术所用”的观点,老师让孩子们把自己不能穿的鞋子带到课堂上,指导孩子通过粘贴、绘画、镶嵌等方法,对鞋子进行创意制作,使原本要扔到垃圾箱的旧鞋子变成了一件件可以摆到堂前的艺术品。在这一主题的教学中,所有的美术表现形式(线描写生、想象画、创意设计、陶艺、综合材料制作)都围绕“鞋”的主题展开,基本的绘画技能训练与创意思维训练有机结合,拓宽了孩子们的绘画思路,提高了孩子们的创想能力。

按照这种主题式教学模式,中心美术部的少儿创意美术专业还开展了《手的创意与联想》、《立方体与三棱锥的联想》、《动物创想》等系列课程教学,帮助孩子们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教会孩子们用另一种思维习惯来看东西,发现原来没有发现的东西,从而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和知识迁移的能力,让孩子们在各种美术活动中体验到创意的快乐。

少儿创意美术专业的老师们在教学中还强调感受与体验,为了让孩子们对所表现的物体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在“美丽的花儿”系列课程教学中,老师从田地里挖来了向日葵,从花圃里剪下了叶兰,从花店里买来了插花„„孩子们看颜色、闻味道、摸手感,通过视觉、味觉、触觉的感官体验,对所要表现的物体有了全面的认识,在孩子们创作的《线描写生向日葵》系列作品中,向日葵杆上那层扎扎的绒毛,孩子们画的有大有小,说明孩子们在触摸向日葵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触觉感受,这些

7、8岁的孩子能在绘画作品中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这与他们的切身体验是分不开的。为了让孩子们体会“线”的艺术魅力,老师在《写生叶兰》的教学中引入了黑白线描装饰画的表现手法,孩子们在叶兰写生创作的基础上利用各种线的自由组合对作品进行黑白线描装饰,使他们的作品各具风味。为提高孩子们手、眼、脑的协调能力,老师在这一系列课程的教学中还开展了“送给妈妈的康乃馨”、“美丽的玫瑰花”等手工制作课程,通过感知、想象、动手相结合的训练方法,使孩子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少儿创意美术专业的教学还关注美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合,在“唐风古韵”系列课程教学中,老师通过大量的图片资料展示,引领孩子们了解了高鬓、黛眉、体态丰腴的唐朝仕女形象特点,认识了“唐卡”这一藏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感受了唐三彩的主要特点和艺术魅力,并通过在高2米,宽1.2米的画幅上临摹《簪花仕女图》,很好的提高了孩子们的造型能力和对画面的掌控能力。在此之后开展的“皮影”系列课程教学中,老师又引导孩子们了解了皮影的造型特点和制作工艺,孩子们创作的皮影造型夸张、图案丰富、色彩绚丽。这些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系列课程教学,增强了孩子们的绘画自信,提高了孩子们对复杂画面的处理与表现的能力。

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少儿创意美术专业学员的创新意识和表现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创意美术专业的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学员家长的广泛肯定。在周年教学成果汇报展上展出的500余幅优秀美术学员作品,更是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在今年8月份举办的“新华保险杯”全国中小学生书画大赛中,创意美术专业学员李紫杭、赵浡宇的绘画作品荣获一等奖,另有8名学员荣获优秀奖。

青少年活动中心在校外美术教育的探索之路上刚刚迈出蹒跚的第一步,今后,活动中心将充分利用校外教育阵地灵活而富于弹性的教育模式,通过系列美术活动,开阔学员的视野,拓展他们想象的空间,激发他们探索未知领域的强烈欲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我们不断去挖掘各种文化资源,必将会使我们的校外教育呈现出更加灿烂的艺术之花。

第五篇:诵读经典,启迪心灵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经典的诗文是民族文化的精髓,读起来琅琅上口,品起来意味隽永,是不可舍弃的瑰宝。让孩子从小熟读经典,既可以提高文学素养,又可以陶冶情操,启迪智慧。

自古以来,经典古诗文诵读在语文教学中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学习语文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中小学阶段多做经典古诗文诵读训练,无论对加强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健康的道德精神和积极的人生信念,提炼文化品格,还是开发记忆力,打好语文文学基础,扩展知识视野,提高学习效率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肥城市教育局组织编写整理的《中华经典诗文读本》收录了三百余篇经典的诗文作品,从《诗经》到毛主席诗词,跨越千年时空,从古至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把中华文化的精华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让孩子们在诵读的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作为语文教师,我在语文教学中使用《中华经典诗文读本》已经五年的时间了,从指导朗读到自主诵读,学生实现了自身的成长,我也逐渐摸索出把诗文诵读与教学结合的方法,受益颇多。

一、课前诵读,形成常规。 《中华经典诗文读本》是一套内涵丰富的课程资源,使用得当,它会成为教材合理的补充,更能成为提高学生能力、形成综合素养的源头活水。

几年来,我在所任课的教学班中,始终把课前诗文诵读当作一个惯例。我充分发挥诗文读本的作用,让学生在每堂课前进行诗文诵读:低年级时,从教师范读开始,每周确定一首诗文,让学生学习诵读,感受古典诗文的魅力;形成阅读习惯、具备初步阅读能力之后,鼓励学生自主朗读,并体会诗文含义,熟读成诵。每天短短的几分钟,并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学生却能在其中获得丰富的积累。聚沙成塔,积少成多,长期坚持的结果,是学生积累了数量可观的优秀诗文作品,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看,增大了阅读量和识字量,形成了良好的语感,锻炼了阅读和理解能力,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大有裨益。

二、单元检测,促进积累。

为了促使学生诵读诗文,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把每一学期的诗文篇目分成与课本相同的单元,在单元检测时,有目的地检测诗文的背诵和理解,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同时,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对诗文的诵读充满信心。

低年级的检测以连线题为主,将诗文的上下句连起来就可以,难度不大,绝大多数同学可以准确无误地完成,对于诗文的诵读也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之后的检测加入了对标题与作者的考查,随着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做这一类题目也是轻车熟路。进入高年级,我变换了检测的形式,以考查学生的理解为主,例如:写出两句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或者:中秋之夜,望着天空的明月,我想到了

(作者)的《

》(作品)中的句子:

。这一类题目并不局限于单元诗文的掌握,更是对学生积累程度的一种检测,由于范围扩大,加之不断的积累,这类题目往往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反映出他们灵活的思维和对诗文内容的理解。

三、分类归纳,灵活运用。

《中华经典诗文读本》的编排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由浅入深,每一年级的读本编排大致是按时间先后的顺序,因此,在熟读诗文之后,我引导学生打破读本原有的格局,从理解内容的角度出发,把内容或者形式上相似的作品归类整理:可以按诗文内容整理,例如分为写景诗、抒情诗、叙事诗、边塞诗等;也可以按照体例格式的不同进行分类,例如分为五言诗、七言诗、古体诗、现代诗等等。还可以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设定分类的标准,例如季节、人物、景物等等进行归纳,目的在于让学生灵活掌握诗文内容,并且在重新分类的过程中产生全新的体验,对诗文诵读保持较高的热情。

正因为古诗文的内容十分丰富,也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进行相关诗文的积累。例如讲到《清明节的由来》一课时,展示《清明》、《寒食》等相关的诗文,与教材内容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在不断的展示和积累中,学生的文学素养自然得到了提高,甚至可以把经典的诗句运用到习作当中。这些都是诗文诵读的显著成果。

四、诗文吟唱,学科整合。

诗文诵读不仅仅局限于语文这一学科,其他学科同样可以找到经典作品的影子,从《三字经》到《劝学》,无不在教给学生做人处事的道理。《中华经典诗文读本》的每一篇作品后都给孩子们留下了创作的空间,或画或描,或说或演,用灵活的方式把学生带进诗文的丛林。其中所培养起来的,不仅仅是语文素养,学生在绘画、表达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可以说,诗文诵读活动整合了多个学科的因素,对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学期,《中华经典诗文读本》进行了改版,并附带了它的姊妹篇《中华经典诗文歌吟》一书,为诗文诵读提供了一个新的舞台——诗文吟唱。

《中华经典诗文歌吟》一书在原读本的基础上,集合集体的智慧,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古典作品谱上曲子,让经典文字化为美妙的乐曲,通过孩子们的清脆童声传遍校园。诗文歌吟活动开始以来,我将诗文诵读与音乐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还精通了韵律,一举数得。一个学期即将结束,学生在诗文吟唱活动中的收获也显而易见,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唱出几首古诗,比起抑扬顿挫读古诗,吟唱古诗给学生一种全新的体验,音乐素质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提升。整合各个学科的优势,诗文诵读活动会有更蓬勃的发展。

五、评比竞赛,提升素质。

诗文诵读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为了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我在每一学期都会组织几次形式多样的评比和竞赛,让学生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素质。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我组织了诗文诵读表演,孩子们用活灵活现的肢体语言诠释古诗文的丰富内涵;孩子们喜欢画画,我让他们给诗文绘出图画,评选优秀作品在班级展评;到了中高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强了,我鼓励他们在熟读诗文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编写成短剧进行表演,用活泼的形式表现诗文的丰富内涵。以古诗文为主题的手抄报更是经常地出现在班级的展示版面上。随着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他们对于诗文的内容也有了自己的独特感受,我鼓励他们写出自己的阅读心得,与同学们交流,并把优秀作品摘录出来,在班级内传阅。

我以诗文诵读为基础,拓展出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收获了很多,他们各方面的素质也得到了提升。

经典古诗文诵读本身是一种享受。它涵养了孩子的人文性,让年轻的生命能用诗意的眼光来观察和感受世界。我将继续以《中华经典诗文读本》为依托,让诗文诵读的活动继续发展下去。

上一篇:高中数学优秀说课下一篇:工作日志检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