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式家长学堂感悟

2023-04-20

第一篇:新中国式家长学堂感悟

《新中国式家长学堂》培训心得

参加由王园长举办的“新中国式家长学堂暨碧海团队建设”培训已有半年的时间,20节课,20个不同的内容,20个下午,共计60个小时。本次培训有家长教育的体验式游戏,有家庭关系情景剧研讨,有家庭教育焦点辩论,有推荐影片的观后讨论等。本次培训,让我突破了自己固有的思维,明白了自己该承担的家庭和社会责任,让我学会了如何管理自己的心态,懂得了沟通的技巧贵在倾听,也知道了如何构建和谐的家庭生活等。

一次残酷的体验式培训,一次透彻的人生感悟。有无法抑制的眼泪,有敞开心扉的释放,有不知所措的迷茫,有真情实感的分享,有心平气和的团结,有永不言弃的担当,有漫不经心的参与,有百分之百的努力,最终明白:知道是没有力量的,知道并且做到才有力量!

一、成长从放空开始

放空是一种姿态,只有砸碎旧我,才能重新塑造新我。一个人战胜敌人一千次,远不及战胜自己一次。学习是为了让自己成长,真正的成长是首先做到不自欺,不自满,放空自己,只有持有“空杯”的心态,才能吸收更多的知识,才会成长的更快。

当我手捧《爱的羊皮卷》时,想到父母,想到爱人,想到孩子,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身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越来越强烈,所以随之而来的就是必须要让自己脱掉重重的外壳,以一颗空杯的心态,超前的学习意识,超强的执行力去积极学习和行动,实现对孩子爱的承诺,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所以时间、压力都不是理由,也不能成为现在不学习的借口,当我明白了自己心里想要的是什么,心也就随之安定下来,锁定目标为之努力,所以我相信“心在哪里,时间就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

二、改变从心态开始

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决定步态,步态决定事态。当一个人愿意付出和担当时,才是成长的开始;当一个人能管理自己的情绪时,才是卓越人生的开始;当一个人学会向内看,时刻反思自己时,才是进步的开始。

在做“夹黄豆”的游戏时,我尝试了很多次,发现根本夹不住,就认为自己肯定夹不住,导致了自己任务的失败。从这次游戏中,我审视了自己,发现我没有全身心的参与,也抱有不可能成功的心态,持观望的态度。当看到别人真的做到时,我又显得很急躁,结果还是没能完成任务。通过这个游戏,我明白了,学会管理自己的心态,内省,乐观,百分百参与,才能品尝到成功的果实。

在听了“曾国藩一面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故事后,我明白了放低姿态是一种智慧。忍一时之气,可解百日之忧。因此在工作中,我应该少点埋怨,多点方法,少点气愤,多点谅解。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定能积极、乐观面对。

三、重生从燃烧开始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从孩子身上反映的所有我们大人认为的“问题”,我们大人什么时候又认真地审视过自己呢?为了彻底解决人生中的问题,我们需要浴火重生。这个世界很公平,你想要最好,就一定会给你最痛。能闯过去,你就是赢家,闯不过去,那就乖乖做普通人。浴火重生的过程是痛苦的,但如果不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不内求,不去改变自己,仅仅希望对方或是现状有所改变,那么往往不能如愿。生活中,我们有很多的“不得不”,但是如果能把“不得不”变成“我必须”“我愿意”,往往会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自己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只有很好的认识自己,才能更好的认识身边的人。用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多看别人的优点,多认自己的不是。对于孩子,坏习惯,淡化;好习惯,培养,功到自然成。对于家庭,体谅,则和睦;关爱,则温暖,实现家庭幸福。成功不是挑战别人,而是改变自己!

四、豁达从慎言开始

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在又忙又累的时候,难免会发牢骚,而这时候说的话常常是不经过大脑。但说者无意,听者有意,有时候的“口无遮拦”往往会伤到别人,甚至带来非常坏的影响。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学习,我明白了人之所以会发牢骚,是因为自己心胸不够豁达,自己的能力不够。因此,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要学会从自身找原因,不给自己找客观理由。同时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开阔自己的心胸,从谨言慎行开始。

在被别人拖自己后腿同时自己又拖别人后退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白了生命本身就是一场冒险,我们不断的权衡,不断的选择,不断的突破,不断的挑战,越来越发现我们需要面对和战胜的只有自己。当你的才华撑不起你的野心的时候,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梦想不是浮躁,而是沉淀和积累。只有拼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机会永远是留给最渴望的那个人。而我就是那个人。

第二篇:家长学堂学习后心得

家长:张诗平孩子:张宸啸

我在教育自己的小孩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点心得:

1、首先要重视育儿:我认为重视家庭教育,夫妻达成一致的教育观念,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才是最重要的。其次就是要加强学习,家庭教育必须以良好的教育理念和扎实的教育知识为基石,这样才能展开对孩子的各方面的培养,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身心健康等。

2、平等对待孩子:许多方面要把小孩当大人看待,尽量不要采用命令和威胁的方法教孩子做事,时刻想到小孩和你是平等的,要把他当朋友看待,如沟通,要认真倾听小孩说话,不要想当然的认为他不懂什么,就随便应付他,这点我很有体会,以前我也知道一些育儿的大道理,但我总是抱有侥幸的心理,总以为他是听不懂的,我以前是表面上装得很认真,心里却在应付小孩,结果是他也不重视我,不太理我,应付我,我一直没有找到原因,我也只能安慰自己说,儿子是跟妈妈更好的,但上了家长学堂课之后,我改变的原来的做法,我认真倾听他说的话,并作出的有效的回应,之后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再回过头来想就更简单了,平时我们怎么和朋友聊天的,就怎么和小孩聊天。

3、找原因,对症下药:比如叫小孩吃饭,他不想吃,你就不能逼他吃,哄他吃,越逼他越反感,他会觉得吃饭时帮我们大人吃,有时是应为他人不舒服,有时是因为没有他喜欢吃的菜,有时他是因为吃多了零食肚子不饿,再有就是他想到家里还有其他的他更喜欢的零食在

那里,若吃饱了就吃不下零食了,还有就是他生气了。所以作为家长,这是就要搞清楚他是什么原因不想吃饭了。

4、再讲一下大家关心的上学问题,我同样觉得是不能采取逼、哄、求的办法的,我儿子从小对学习都比较有兴趣,但他也有多次会生气不去学校,我们也是耐心劝导,劝说没用,我们就只好让他呆在家里,但是有条件,在家里不能看电视,也不能到外面去玩,只能在家呆着,可以看书,并由我妈监督他,这样的事有好几次,我们都是这么做的,中午我们下班回家后见到他还是跟以往一样,跟他拥抱并亲他,并问他在家好不好玩,他说不好玩,再问他要不要上学,他都回答要去上学,然后第二天都是高高兴兴去上学的。

5、设定原则和规则。比如玩游戏,事先规定玩几把,看电视,事先约定看几集动画片,睡觉,约定时间睡觉,我儿子不出意外,一般都是晚上8点-9点这个时间段睡觉的。

6、守信用,答应小孩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比如约定某个时间带她去玩,他会记得非常清楚,一只盼望那一天的到来,因为在他的脑子里,没有其他的事更重要了,你若不带他去,到了约定的时间他就会很失望。

7、不要直接纠正他的错误,他和大人一样要面子,遇到事情要问小孩应该怎么做,我在生活中大部分都是用这种方法纠正小孩的,比较有用,比如见熟人打招呼、吃饭玩游戏等。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一直是在摸索中前进,一边汲取前辈们的经验,一边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开展教育。儿子上幼儿园后,在老师们的精

心培育下,正茁壮成长。小孩的每一个进步,都令我们每一个为人父母者深感骄傲和自豪。

以上是我通过家长学堂学习后总结育儿的几点粗浅心得,拿出与大家分享。我们深知,儿子的每一步成长都浸透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最后真诚感谢帮助我儿子获得知识、快乐成长的程园长和老师们!

2012爸爸:张诗平 年6月19日

第三篇:家长学堂三句半

1三句半夸夸讲2咱把家长当堂讲3家长进学堂,与儿同成长4当

1意愿度100%,方法无穷尽2家长配合参与同解决3知情,守礼,有承担4 行 1秋天到,讲收获2家长学堂的收获是什么3互助,团队,积极向上的思想4爱 1沟通有技巧,双方不能少2家长说,孩子听3孩子说,家长听4听

培养孩子好奇心,引导鼓励有耐心2尊重孩子的天性,给他成长的信心3亲子游戏天天玩,家长孩子齐动员4伴

1进了家长学堂,家里气氛暖洋洋2每人改变一点点,沟通其实很简单3爱要敢于说出口4变

1活鱼逆水而上,死鱼随波逐流2内省、乐观、积极、舍得、接受3心态决定状态4态

1佛说,我是一切的根源2善恶存呼一念3正确认识自己4变 1正人不如先正己2船到桥头自然直3放低姿态是一种智慧4慧

1课堂有情景剧、小游戏2角色转换真有趣3打破自我设限、定式思维4戏 1夫妻之间要吵架,想想孩子怕不怕2亲子之间有冲突,父母做很重要3多为对方想一想,咱的世界变了样4换位

1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孩子是父母的翻版2你承载着别人,别人也在承载着你3原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4规则

1爱的语言有五种,你会哪一种2夫妻关系处理好3幸福心中找4表达 1古有门当户对2现有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3生活之中的各种圈4对等 1生有诸般苦,活在当下时2珍惜生命的单程票3有的上,有的下4命

1咱爸咱妈都老了,行孝就得在当下2等爸等妈都没了,后悔也就太晚了3长辈之恩最难报4孝

第四篇:365家长学堂:家长要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

好家长365-为家长提供最实用的家庭教育知识

365家长学堂:家长要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

中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每年约25万人死于自杀,是15岁到34岁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青少年轻生事件频发

近年来,一些中小学生在遇到挫折时以结束生命或残害他人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新闻屡见报端。今年9月初,上海一名8岁男孩因为起床晚被批评,从楼上纵身跳下,幸好小男孩只是鼻骨骨折,并无生命危险。几天后,四川广汉一名11岁女孩被一道数学题难住而服毒自杀,在家人和医生的极力抢救下,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而在一年多前,乌鲁木齐一则15岁女生梦梦自杀未遂的报道令很多人感叹。当时正读初三的梦梦,因成绩排名靠后一直受到老师和校方的关注,这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于是用最简单的“开窗一跳”来结束烦恼。事发后,当记者问她是否知道跳下去会是怎样的结果时,她说:“我不知道跳下去会这么疼,也没想这么多,就是头朝地,Gameover!”

有调查显示,自杀在我国已成为位列第五的死亡原因,仅次于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意外死亡。

究竟是什么阻碍了如花的生命继续生长?教育专家认为,这不仅反映出青少年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生命教育的缺失。

生命教育发展滞后

“现在的教育其实已经偏离了教育的本质,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只看重孩子的成绩,而忽略了培养孩子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南宁七田右脑教育桂林中心负责人鲁娜说。事实上,生命教育在我国的香港、台湾等地已经普及,但在大陆并未形成体系,在实际教学中也未付诸实施。南宁快乐潘哆啦绘本馆负责人卢丹映表示,如今的学校教育,大多是从灌输消防知识上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学校也会设立心理辅导员,帮助孩子疏导心理问题,在放假前,学校也会加开一些安全知识课程。虽然素质教育推广了二十多年,但目前中国的教育,还是只盯着学习和成绩,并没有真正转移到对孩子的德行、责任的培养上来。

更多家庭教育知识请移步 好家长365 (http://)

好家长365-为家长提供最实用的家庭教育知识

卢丹映说,现在的很多家长都意识到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会在交通行为、防拐防骗等方面对孩子进行引导,但往往是在碰到问题时才进行生命教育,没有系统地提前预防。因此直到现在,生命教育在家庭和社会中,还是个“生词”。而整个社会对生命教育的淡薄,几乎成了生命教育普及的最大障碍。

卢丹映认为,中国的生命教育比较滞后,有其历史因素。“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人们比较讲奉献和付出,认为可以用生命来换取某些更重要的东西。受这样的价值观影响,很多人在潜意识中没把生命放在第一位,在遇到挫折时容易放弃生命。”

让孩子1岁接触“危险”

卢丹映表示,目前生命教育开展得比较好的是一些欧洲国家,比如英国有个《英国儿童十大宣言》,其中“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生命第一,财产第二”、“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等内容都涉及生命教育。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孩子很少有机会接触和认识刀具、电、火等危险的东西,当他们有一天碰到时,就会手足无措。事实上,孩子在1岁时,家长就可以开始对其进行引导,让孩子从身边的事开始接触‘危险’。”卢丹映说,当某个危险发生在大人身上时,例如不小心被刀划伤了手,家长可以把这些危险的结果展示给孩子看;当电视上播放有人溺水时,家长可以与孩子分析溺水的痛苦和危险性,让孩子今后有意识地去注意。

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生命教育看似琐碎,但可以在意识层面让孩子明白生命的可贵,尊重生命,爱惜生命。

同时,卢丹映建议,家长还可以与孩子共读一些关于生命起源和生命陨落的书籍、画册。如《爷爷没有穿西装》可以让孩子理解死亡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一粒种子的旅行》展现给孩子一粒种子从出生到凋零的全过程。

其他国家如何做的

“生命教育”(LifeEducation)一词原本是在美国上个世纪60年代作为应对社会中的吸毒、自杀、他杀、性危机等危害生命的现象的对策而出现的。通过生命教育唤起人们对生 更多家庭教育知识请移步 好家长365 (http://)

好家长365-为家长提供最实用的家庭教育知识

命的热爱,消解生命的威胁。下面我们来看看国外如何进行生命教育。

在美国,孩子们会在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到郊外专为绝症患者提供善终服务的宁养院,把花瓣轻轻撒向临终者的床榻,微笑着目送患者告别人世。

在英国,尊重生命是英国人眼中最基本的素养。英国的教育机构会开发出很多关于尊重生命的故事和教案供教育者选择。教育者会教导孩子尊重的对象不仅局限于家人和朋友,还应该对所有生命都有爱心和责任感。在幼儿园里,你就会听见孩子们煞有介事地讨论“尊重和敬畏生命”这样的大课题。

在瑞典,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老师就会让他们摸着孕妇的肚子,然后给他们讲人是怎么出生的,让孩子懂得什么是生命。此外,瑞典小学生还被允许到太平间与遗体接触,同时被告知一个人死亡对自己、对亲人意味着什么。

在德国,“短寿展”作为德国联邦卫生教育机构的项目,每年在各个城市的博物馆里定期进行。“短寿展”上会展示2000多名短寿者的档案资料,且每一位都有为什么短寿的详细说明、照片和生前使用物品。这些短寿者的平均年龄不到29岁。

在韩国,各个城市会定期举办“模拟葬礼”,主要环节有专家讲座、书写遗书、进入棺材模拟死亡等,让参加者通过体验更加珍爱生命,并以更积极健康的姿态面对生活,进而降低韩国的自杀率。

原文链接:http:///a/5794.html 更多家庭教育知识请移步 好家长365 (http://)

第五篇:365家长学堂:家长做13件事最让孩子厌烦

好家长365-为家长提供最实用的家庭教育知识

365家长学堂:家长做13件事最让孩子厌烦

中国的家长苦口婆心、望子成龙,中国的孩子从小背负的精神压力远远大于其他国家,有13种烦恼,在中国孩子身上体现最多,本文列举这些烦恼,以便引起家长的注意。文明的进步,使孩子在公德和修养方面起点比家长高,那就让我们放下家长的架子,向孩子学习吧,这是时代发展的结果和趋势,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事实上,我们需要向孩子学习的还多着呢。

1、家庭不和

大人不懂得谦让,经常互相责怪。其实,无论是家长吵架,还是家长和老人不和,对于孩子来讲都是心理上的电闪雷鸣、雨雪交加,但苦于自己年龄尚小,无能为力,只好躲在角落里暗自抽泣。

和谐的家庭气氛对于孩子的成长,就像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家长的关系就是孩子的天气,孩子的心灵还很稚嫩,恶劣的天气不仅妨碍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往往还会留下终生的心理阴影。构建温馨、互爱的家庭,是家长对孩子应尽的责任。

2、家长品行

老师刚讲了语言美,回家就听到大人骂街;课堂上刚受了公德教育,爸妈就乱扔垃圾、捡钱不交公。

文明的进步,使孩子在公德和修养方面起点比家长高,那就让我们放下家长的架子,向孩子学习吧,这是时代发展的结果和趋势,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事实上,我们需要向孩子学习的还多着呢。

3、爸妈不陪自己玩

童年的孩子最喜欢一家人在一起游戏,遗憾的是,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大人们有自己的世界和娱乐方式,在中国,陪孩子玩历来被认为可有可无。

多陪陪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游戏,看着孩子一天天变化、长大,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等孩子进入了青春期或者年龄更大些,这样的机会就少了,还是趁现在多多享受天赐的快乐吧。爸爸们可别认为和老婆孩子在一起没面子,这是封建大男子主义的糟粕,文明程度越高的社会和阶层,越重视和家人的相处。

4、不容申辩

没有申诉的机会,若执意申辩,就被视为顶嘴犯上,必遭严惩。

这是封建家长制的典型表现,是平等、民主精神的反面,害莫大焉!试想,假如孩子已经习惯了适应不公,假如孩子除了寻求许可就再也没有什么自己的主意,我们挚爱的孩子将 更多家庭教育知识请移步 好家长365 (http://)

如何面对他们的生活呢?培养一个理性并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孩子远比保住大人的面子重要。

5、家长的不良嗜好或习惯

烟雾缭绕、酒气熏天、麻将声声,不良习惯的另一面就是不良性格,大人酒喝多了,麻将输了,最后遭殃的却是自己。

不良嗜好,不仅带给家人烦恼,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身体危害极大。不管那个习惯持续了多少年,还是咬咬牙戒了吧,没有改不了的习惯,只有不想改的人!

6、家长包办

无论是穿衣服、时间安排,还是交朋友、选报兴趣班,都不能自己做主。大人的解释永远是:小孩子懂什么,这都是为你好。

家长包办的现象在中国十分普遍,要么是家长放心不下,要么是认为自己的想法才是正确而重要的,其实,即便孩子再小,也是一个人,他们的兴趣和感受需要尊重,他们应该有一定范围内的自主权,只有给他们自己做主的机会,他们才能发展自己的个性,才不至于毫无主见。对于交朋友,我们应该给他们原则性的指导,但是最好不要具体的干涉,其实,什么样的朋友有什么样的好处,学习不好的朋友可能胆子大、脑子活,也可以丰富孩子的性格,我们成年人不也是什么朋友都要有吗?

7、语言伤害

大人口不择言,殊不知“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如果你不是孩子,就永远不能体会到被家长责骂、贬低的滋味。

即使是面对自己的孩子,说话也不要毫无选择,孩子年龄越小,他们对于家长的评价就越依赖,消极的评价、恶劣的情绪对孩子的伤害是很大的,其实,同样一句话,有不同的角度和方式说,善意和鼓励的角度,比指责和贬低更能发挥积极的效果。

8、学习·考试

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没有应有的童年自由和乐趣;考得好了怕自己骄傲,考不好“今夜有暴风雪”。

家长对孩子优异成绩的渴望是可以理解的,但问题是,如何才能真正帮上孩子,事实上,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和督促,并没有起到效果,吃力不讨好。关于这个问题,《成长》将在下一期杂志中专门进行具体而深入地讨论,敬请阅读。

9、没有隐私

日记被看、书包被翻是家常便饭,为了完全监控我们,家长大人逢强智取,遇弱强攻,还美其名曰:上级审查。

讲一个故事,有一个女孩,家长怕她谈恋爱走弯路,形影不离,没收了手机,上学放学家长轮流护送,孩子回家就被锁在房间里,女孩为此产生了极大的抵触情绪,要给大人一点“颜色”看,结果就是在家长看管最严的时候,女孩怀了孕。记者采访时,女孩说:“手机上交,我可以借同学的,我有家里的钥匙,他到了我家楼下,电话打给我,我就从窗口把钥匙丢下去,他到我家开门,然后我就出去了。家长把我反锁在家里根本没效果。他们越这么‘关押’我,我就要给他们点颜色看,我怀孕就是给他们的‘颜色’,是他们‘逼’出来的。”这是现实中一个让人十分痛心的真实故事。且不说这种方式对孩子的不尊重,就事情本身而言,看管和监控,不仅无效而且是危险的,所谓“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那么,不监控,怎么办呢?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建立孩子合理的态度和价值观,简而言之,家长能做的是教会孩子选择,而不是监控、替代和强迫孩子选择。

10、被怀疑冤枉

考试、作文得了高分被怀疑抄的;花瓶碎了,钱少了,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哭了,被认为是自己干的;自己出于好心做一件好事,做砸了,或者还没做完,就被误以为淘气狠批一顿。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即使孩子淘气、不懂事、有“前科”,我们在弄清真相之前,也应该把疑问藏在心里,不要轻易兴师问罪,被冤枉的滋味可不好受,这样的行为是对孩子极大的不信任和不尊重。想想我们被朋友或者领导怀疑和冤枉的滋味,我们就知道孩子内心多苦恼了。

11、家长失信

许诺的事情不认账或者大打折扣或者无限期拖延,甭管自己多盼望,盼了多久。

家长的失信两个明显的消极影响:其一,家长的威信大打折扣,而家长的威信是教育的基础;其二,家长的失信行为给孩子树立了消极榜样,你说话不算数,很难要求和指望孩子说话算数,只要你无法完全监控,孩子随时存在失信的可能。

12、不被尊重

建的模型被扔掉,贴的墙画被撕烂,养的小动物被送人或吃掉。自己做了糗事,家长逢人便讲。

家长不被尊重,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自己小时候也没有受到家长的尊重。不懂得维护孩子自尊心的家长是最失败的家长。

13、缺乏宽容与理解

我们还小,思维能力和身体能力都不成熟,很多时候犯错、闯祸远非我们本意,但是我们得不到应有的宽容和理解。

中国人普遍缺乏尝试精神,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幼年时期,尝试失败不被宽容和鼓励,从而不敢尝试。建议家长朋友宽容孩子无意的过失,鼓励孩子尝试心中的想法,虽然未必成功,但是孩子会从中获得成长的机会。

文章来自: 好家长365() 原文:

上一篇:乡镇禁种铲毒工作机制下一篇:乡镇工作总结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