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家长的感悟日记

2024-05-22

孩子家长的感悟日记(精选6篇)

篇1:孩子家长的感悟日记

孩子一落地,父母就盼着快快长大,抱着的时候盼着会走路,会走路了又盼着会跑,会跑了又盼着可以上学……孩子在期盼中长大,父母在盼望中焦虑地等待。

从孩子进入高中后,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天在焦虑、担忧中度过。我的心每天都会为他而悬着,不知道他啥时候又有啥事情发生,现在的我稍微有点动响都会感到惊怕。我找医生看了看,医生说这是长期焦虑积压所致,最好的办法就是本人自己调理心情。可是天天看见孩子时不时地整点事出来,有时在家就像三岁的孩子说变脸就变,我真不知道该如何调理?

前段时间我给金老师发微信,麻烦金老师找孩子谈谈。金老师给我介绍了两本书,我坚持很认真的阅读。从那以后我像个孩子,每天忙完家务活早早洗漱完毕就认真看书,不再一直捧着手机了。非常感谢金老师!我从中感悟很深,对我帮助很大,我改变了不少。

通过金老师对孩子的教导及平常细心的关注,孩子变化挺大。看见金老师发信息说孩子上课不睡觉了,各科任老师也表扬他爱提问了,还认真做笔记,我的心里突然开朗,仿佛看见了雨后天边的彩虹。

可是11月4日(周六)刚把他送去学校,回到家,感觉手机有来电。一看是金老师来电话了,说孩子连续迟到三次要停课回家。我的心一下子跌到了山谷。本来在家就磨蹭快迟到了,去学校的路上又不着急,不迟到才怪呢?我心想这样也好,就得好好治一下,要不天天早上叫床那个难得啊,不叫上三四次是起不了的。

我到学校了,给金老师打电话让孩子到学校门口。我看见孩子的那一瞬间,没有像以往那样火冒三丈劈头盖脸把他骂一顿,而是笑着对他说:“看你每天磨蹭那么几分钟,迟到了停课,好吧?”孩子脸带羞涩的说:“不好,不好,是我的错!”

我有今天对他的处理方式得多谢金老师和我的谈话,及金老师给我介绍的书。通过这次停课,为了训练他自己起床,我把家里三四个闹钟都试了,看哪个对他起作用。要找静音的、闹铃最响的,好像都没有适合他的。我特意到超市买了一个大的、静音、铃声很响的闹钟。通过停课加闹钟,好像起到了一些作用。今天金老师反映孩子上课又睡觉了,我看见他弯腰驼背的坐在那打瞌睡的照片,真恨不得上前去把他锤两下:刚变好咋又返回去了?这啥时候是个头啊?

孩子啊,你啥时候才能懂事开窍啊?爸爸妈妈之前做得不够好,但是现在已经改变了很多,但是你心里从来没有承认过。最近爸爸几次敞开心扉和你谈心,让你有什么想法和对爸爸妈妈有什么不满意的都说出来,我们改;但是每次你都不说或就说对我们很不满,让你举例你也说不出来。爸爸为了你,和你谈话时候的态度、语气没有像之前那样一下就上火了。反而是你,看看你的表情和眼神!

孩子,我知道你一直对爸爸不满,爸爸从你小时到现在一直没在口头上叫过你“儿子”。这可能和个人性格有关,其实他比谁都关心你,在乎你。其实很多爱不是挂在嘴边的,他爱你在心里。每天回家做饭,我着急早早做好等你回来。爸爸说别做太早了,娃儿回来凉了。每次盛饭都是第一个给你盛……孩子,很多时候很多事情要用心去感受!

儿子,爸爸妈妈已经在慢慢改变,希望你能用心去体会,也希望你能改掉你的不好的行为习惯,有个健健康康的身体。爸爸妈妈希望你是一个活力四射的阳光少年。爸爸妈妈期待你懂事开窍的那一瞬间!

儿子,加油!

编者按:妈妈的心,我懂,因为天下父母的心都是一样的。在此重点说两点:

一是教育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先金涛上交了手机,晚上睡眠得到一定的保证,所以白天的精神状态有所好转,这是事实,受到老师的夸奖是应该的。老师们看见了,也没有吝惜自己的赞誉。可是,千万别指望先金涛从此就脱胎换骨,一下子头悬梁,锥刺骨,发愤图强,上演一出青蛙变王子,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式的“逆袭”。这只是文学作品中的童话,而不是现实,不符合教育规律。

从昨天开始,先金涛又开始打瞌睡,尤其是今天,几乎睡了一上午;但这并不能抹杀他的进步。他打瞌睡是有原因的,毕竟睡了一个高一(初中如何,我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其基础之差可以想见,即使他想努力学习,发奋赶上,也需要一个过程。可能很多科目,比如数、理、化等逻辑性极强的科目,他如听天书,而英语可能比天书还难。语文呢,可能会好一些,但千万别小看了,以为他认识字就可以学好语文,还是要靠文化积淀。如果一个学生只有小学水平,却要学高二的语文,他照样是听不懂,不感兴趣。

所以,他近期的反复是正常的。我们不必大惊小怪,需要的是继续鼓励他。下午第一节是语文课,我讲评随笔,他因为没有完成而被罚站——他站着仍然无所事事,连笔记都没抄一下(以前也从来不抄)。第三节课是数学课,我进教室的时候,见他把凳子挪前了几排。我觉得不是坏事,这至少证明他想学。

可是随着时间推移,我发现他挪凳子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找一个玩耍的伙伴。他与李佳桐先是摆弄眼镜,后是不停地动消字液,还不时说话——我勒令他回到座位上。

回到座位上的他,开始听数学课了;而且不时地动笔写一写,算一算。他俯身问他:“听得懂吗?”他点点头,说听得懂。我从他的眼神看,他是真能听懂。

这就是教育的真实。我们得接受他,接纳他,宽容他,等待他!

第二点其实是第一点的延续。既然教育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综合的工程,那么出现反复也是很正常的,所以我们家长、老师都要做出长期的准备,而不是期待孩子某朝某时突然来个顿悟,从此“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这些只是检讨中的套语,不符合客观事实。我们常常听到或读到一些幡然醒悟的故事,我相信那也肯定是真的,但主人公醒悟之前可能有一个长期的教育铺垫,醒悟过后绝对需要长期的坚持(这些也许都是难以用语言叙述清楚的),因为要把落下的课程弥补回来,那不是一件说到就能做到的事。

教育者(老师、家长)一定要保持足够理性,才能搞好教育,把教育简单化,行政化,命令化,都不是真正的教育。

作者|先金涛妈妈

篇2:孩子家长的感悟日记

身修

一个月前的月考,是文理分科后孩子们经历的第一次正式考试。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此次考试,她的语文成绩又回到了“久违”的全班第一、年级第三的水平;而全班第三的总成绩,也是她中学以来的最好成绩。但是,她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兴奋和喜悦,而是反复强调在物理考试中不应该出现的失误,为此扼腕叹息。这种表现,让我惊喜:之前,无论成绩好坏,她总是强调各种客观理由,很少从自身找原因。如今,能如此冷静客观地检讨自己,恐怕也是金老师强调“身修”而自律的结果吧。

心静

00后,这些互联网的原驻民,对网络的娴熟和依赖,以及在虚拟世界的游刃有余,远胜于他们的父母。智能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是他们的世界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其实这是所有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一直以来,包括中考前,她进房间写作业大多是一手iPad、一手手机;而我每一次找借口进她房间的瞬间,她几乎都在匆忙的切换间。

我也曾采取过各种措施,但都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个学期,她突然不一样了——手机和iPad,很少进入过她的房间!我曾经怀疑她有什么其他可替代的东西,但几次抽查打消了我的所有不相信。

我很诧异她的这种主动变化,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哪怕是极短时间离开手机的恐惧与不安!我很诧异她的这种改变,直到有一天看到金老师发起的“手机运动”以及一系列相关措施,不得不佩服老师的高超,能够让孩子们戒断这种“电子毒瘾”。

摆脱了精神上的纷繁与干扰,她的心静了许多。她的床头,从未有过地出现了各种学习资料;她的床头柜里,也偶尔会看到写着英语单词的小纸条。金老师主张的“心静”、专注初见成效。

言寡

开学两个多月以来,每天放学回来的她,满脸都写着满足,浑身上下渗透着快乐。饭桌上,她会滔滔不绝地讲白天学校里的种种。而在以前,她大多是用“没啥”来应付我们的各种好奇。她本来不是一个多话的孩子,她的这种变化,应该是愉悦的环境所带来的观察与兼听的自然流淌。因为很显然,她知道该说什么,该怎么说!

我理解的“言寡”,并不是不说话,而是要多听,是强调“听”相对于“说”的重要性,只有多听,多看,多思考,才有话可说,才能说到点上,才笔下生花。金老师用“言寡”要求学生,用意也正在此吧?

体勤

韩一珵从小就心灵手巧,她的手上没有废物,哪怕一张废纸,都能被她变成一件艺术品。她善于烹饪,手艺非我能比。她喜欢帮姥姥和奶奶干各种家务,经常承担我们这些子女应该承担的事务。而上学以后,尤其是自从上中学,这些事情她都无暇顾及,如果说有哪方面进展不大,或许就是“体勤”了。金老师倡导的“体勤”,应该是学业上的勤奋,生活日常上的力所能及,以及健康方面的强健体魄。

对于孩子而言,“身修”让她明白“为了自由,必须控制自己”;“心静”让她明白了“智可圆,而行必方”;“言寡”让她明白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体勤,让她明白了“知规律,笃行之”。

人生遇一好老师足矣!孩子,你是幸运的;我们,是幸福的!

篇3:孩子家长的感悟日记

现在报纸网络上经常可见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教师和学生矛盾, 家长和孩子矛盾引起的极端事件的报道。为什么事情会不受控制发展到这种地步呢?大多数人虽然说不至于有报道中类似的极端行为, 但是每个人其实都有如洪水般发泄自己情绪的时候;也都有因一时失控向无辜的亲人、朋友、同学发泄情绪而懊恼不已的情形。看来, 情绪调整并不是少数几个人的问题, 而是我们大家共同的问题。

人为什么会这样呢?明知不对, 却还是会情绪失控, 失去理智, 进而做出荒诞幼稚甚至是丑陋的行为呢?而这种现象在家庭或是学校等影响孩子人格塑造的环境中, 则会更加严峻。

我们经常在孩子闯祸后说, “这些孩子一点都不成熟!太孩子气了!”那什么是成熟呢?所谓“成熟”, 我想应该是, 在人的生存的每个瞬间, 五感都时刻竖起“触角”, 敏感而丰富地感受每个喜怒哀乐, 从而体验人生的矛盾与极端。不仅如此, 即使处在极端情绪下, 也能寻求用理性判断来左右自我行为和思维的生存智慧。只有感性和理性有机而巧妙地相结合, 才能做出正确的行为, 这才是成熟者所具有的能力。

而看看我们家长和老师在干什么呢?很多时候, 我们都在漠视和压抑孩子的情绪, 一味地强调理性处事。事实上, 学生和孩子的人性问题, 都是由于家长和老师不当或不到位的介入导致的结果。因此, 我们不得不面临新的抉择。到底是延续过去那种无视先进技术和信息的奖罚教育方式?还是运用科学验证过的最先进方法?这种选择不单是选择介入方法, 也是选择家长和子女及老师和学生相互对敌还是站在同一个战线的问题, 甚至是国家未来能否跨入先进国家行列的选择。

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中, 一家团聚的时间越来越少, 同龄相聚的文化倾向加剧。这只能导致一种结果, 孩子无法从成熟的大人那里学到有关人性与理性相和谐的办法, 大大减少了这样的学习机会。面对这种现状, 我们不得不思考将过去“习惯”的模式改变为采用“更有效办法”的模式。而情绪管理训练, 恰好就是人们尝试不同方法的一个契机。

从接触约翰.戈特曼教授创立的情绪管理训练课程开始, 我一直在努力改变自己的方式方法, 希望去营造一种更为积极而且有意义的师生关系。期盼能通过这种努力, 让孩子们从老师身上寻找到健全完善的人格魅力, 使他们对于未来抱有一种美好的希望。“我一定要做个像老师这样的人”, 而不是消极且咬牙切齿地想:“我绝不会成为那种人”。我想只要达到这种境界时, 作为老师也就会克服所有的压力, 从中体验到由衷的幸福。只有在这种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 才可能摆脱学生人权与教师权利相互对立且格格不入的过激模式。

第二日:能率真表达自我情绪的老师, 才能更了解孩子的情绪

根据丹尼尔.戈尔曼博士 (因《情绪智能》一书而闻名世界) 的长期研究结果表明, 那些感到幸福且事业成功的人, 并不是智商高、成绩优秀或家境富裕的人, 而是情商高的人。而这种情商可以后天努力, 人为地提高。高情商的人首先表现为爱自己和尊重自己。那什么才是爱自己和尊重自己的表现呢?首先, 应该了解自己多样且丰富的情绪, 并学会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说的再通俗点, 就是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内心情感, 不但要接受快乐和幸福的情感, 还应该对愤怒、悲伤、害怕和恐惧等情感也能坦然接受, 使自己的情感、内心想法和行为相互和谐、平衡。

而很多时候, 我们在与学生沟通时发现, 孩子们往往不能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情绪问题;而我们的一些谈话方式不仅不能帮助孩子正确的管理的自己的情绪, 反而引起学生更为抵触的情绪, 一度使我们的教育工作陷入被动的僵局。

我认为, 老师在做情绪管理时, 如果一直都是将别人的敌对情绪看作是“坏情绪”, 每当看到他人怀有这种情绪时就努力否定和压抑, 那当自己的学生有一天表现出敌对情绪时, 试问如何能坦然接受并包容呢?尽管嘴上会说“小孩子会有厌恶和敌对心理, 这很正常。”但骨子里, 却对学生表现出的这种情绪而心怀排斥心理。一旦到了这个地步, 那么我们的情绪管理是肯定不能顺利推进下去的。要想理解孩子的情绪, 并且包容这些情绪, 老师就应该首先对自己的情绪有正确的认识。认识情绪不同于表达情绪, 不一定要流露出来。只要能够认清涌动在内心的是什么情绪, 就可以了。

一旦意识到自身的情绪根源, 就不会盲目的责怪学生、惩罚学生, 并强迫学生改变。我们可以通过“我——转达法”来传递给学生老师的情绪。

例如当我看到我的学生态度不诚恳时, 我从前会一看就从嗓子眼里冒火。但是现在我会试着告诉我的学生我的情绪和我的要求。“老师如果看到我的学生态度不诚恳、不够真诚 (情境) , 就会非常生气 (情绪) 。可能是因为小时候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人身上也有这种毛病, 导致我的家人受了不少苦。我想我现在看到学生吊儿郎当就忍不住生气, 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吧!如果我的学生每天上学都能展现出端庄的面貌, 那我将举双手欢迎 (要求) 。”我想以这种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要求时, 学生出现抵触情绪的可能性还是比较低的吧, 我们才更容易让孩子跟我说实话和真话。毕竟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会相信在一顿狂轰乱炸的“炮轰”下, 再说出实情, 会受到处罚的机会更大吧。

第三日:称赞和责备孩子时, 原则很重要

想要做好情绪管理, 必须应该懂得倾听孩子的话, 并形成共感。但是我们并不能就此误认为这种倾听和共感的含义就是:“必须无条件理解孩子的所有状况, 必须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孩子的情绪, 我们当然要全部接受和理解;但孩子的错误行为或不当话语, 我们就没必要包容了。对于孩子的错误, 必须及时给予严厉的指点, 帮助他们纠正不当的行为。只不过, 在批评孩子时应该讲究说话的技巧。带有情绪地对孩子加以训斥, 孩子只会被老师和的表象所震慑, 无法细细品味老师所说的内容。所以, 我们必须纠正和改善同学生对话时的错误方法和态度, 更加留意同这些孩子对话的方式。

归纳起来的话可以有以下几点:

1.称赞也会有反效果。这并不是说称赞绝对的好或者坏, 需要了解如何区分有益的赞扬和能引起反效果的赞扬, 并把握好二者的平衡和协调。

2.相对于结果而言, 老师应该更关注学生的努力和付出。

3.批评也要讲究方法。如果学生在听到责备时, 能意识到自己因为哪件事情做错了才会受到批评, 那么在内心里并不会产生被伤害的感觉。许多时候, 我们老师因为学生犯了错而责备学生, 但是学生不但不反省, 还会唱反调, 这都是因为批评本身不到位 (并不是说力度不够, 而是针对性不强) 。批评的方法不同, 学生的反应也不同, 学生可能会在接受批评后按照老师所期望的那样, 诚恳地认错, 积极的改正。而如果方法不得当, 只会加重学生的不满和抱怨情绪, 久而久之, 恶化老师和学生的关系。

4.批评学生时, 不要针对人格和性格, 批评要就事论事。触犯了他人的人格, 往往会遭致不好的后果。我们常常会无意识地触及学生的性格或人格。比如说我们会经常听到“你怎么可以这么做, 一点诚信都没有呢!”之类的指责。时间一长, 学生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我是不是真的就这么差劲呢?”甚至是干脆就自暴自弃“反正我在老师眼里就是这样的, 怎么改老师都不会对我有改观的。”其实, 我们完全可以在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批评指正的同时, 兼顾学生的宝贵人格和性格。只针对事情本身, 就事论事就可以了。这种方式的批评, 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批评不再让学生垂头丧气, 而让学生能有所突破和成长。

第四日:老师要先学会说声“对不起”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老师, 有时也会有控制不住激动的情绪, 有时也会没调查清楚就训斥学生、误会学生, 犯各种低级的错误。这时候, 老师应该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主动向学生道歉。老师因为自己的失误主动道歉, 学生会逐渐明白, 原来失误并不等于失败。这样就能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正面榜样作用。能够认清自我过失的孩子不会急于辩解, 也不会害怕做错事情。因为他们领悟到即使不小心做错了, 也会有机会可以改正, 让事情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而这种认识到自己的失误, 并积极改正的能力, 恰恰是一种可贵的生存能力。

曾经有一次, 我班上一个住宿生, 没有准时参加晚自习。班上的同学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我打了好多个电话才联系到他人, 他告诉我他在厕所里。当时我由于着急上火, 立马就训斥道:“你呆在厕所想干吗?是不是在抽烟!”学生很委屈的跟我说不是, 可我不愿意相信。第二天我经过调查, 发现我是真的误会这个孩子了, 他的确是因为吃坏了肚子才去的厕所。只不过他没有经过请假。我立马找来这个孩子, 很真诚向他道歉我误会他抽烟了。但是同时也指出他的不请假, 给别人和自己带来的麻烦。后来听说, 这个孩子离开办公室后就和班上同学说:“想不到班主任也会向我道歉啊!现在想想, 这件事情我的确有不对的地方, 我以后一定会注意, 不再给大家添麻烦了!”

学生在读书期间在学校中的时间要比在家的时间长, 孩子们都是在看着老师在一点点学习和成长的。做错了事情肯认错, 并懂得道歉, 这种态度是作为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而不是一味的要求维持我们的权威。老师通过自身的行动来向学生表明, 人不是完美的, 不可能不犯错, 重要的是犯了错误后认清自己的失误, 并积极的去改正。

第五日:感言

情绪管理训练, 奇迹就在点滴里开花。通过情绪管理训练, 我亲眼看到了我的孩子们的点滴变化。在对我的孩子们进行情绪管理的过程中, 我也不知不觉地学到了接纳情绪和控制情绪的方法。其实, 教育孩子的过程, 其实也是我们这些大人逐渐完善的过程, 不是吗?

参考文献

[1]伊莎贝尔.菲约扎.孩子, 你的情绪我能懂[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2.

[2]约翰.戈特曼, 崔成爱.孩子, 你的情绪我在乎[M].沈阳:沈阳出版社, 2011.

[3]贾毓婷, 我的第一堂情绪管理课[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 2011.

[4]周佳.青春期学生情绪管理探析[J].广西教育C (职业与高等教育版) , 2012 (6) .

[5]解小青.大学生情绪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 2011 (6) .

篇4:家长怎样教孩子写日记?

一、不要把日记当成任务。让孩子写日记,不是给孩子布置任务,否则很容易让孩子感到压力和不解。要让孩子自主地写,这就需要引导他们,让他们感觉到写日记是一件快乐的事。

二、让孩子学会观察事物。外在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孩子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但是这双眼睛需要开发。刚开始孩子看到新鲜事物会觉得奇怪和有兴趣,但是不会描述,所以家长可以适当在孩子观察事物的方式方法上下点功夫。比如看到一颗树苗,要想办法让孩子能够想到新生、生机、活力、希望等关键词,并一步步加强。

三、要让孩子坚持写。日记,日记,就是每日都记。可以不要很长,但是一定要坚持写,一旦间断就容易放弃,所以记日记是一种习惯,久而久之,如果不写都会不习惯,好的习惯一定要坚持。

四、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写日记主要是写内心感受和对事物的外在看法,其实都是孩子内心里、大脑里所要细细感受和思考的东西,所以环境一定要安静,否则,吵闹的环境中写下的文字,质量一般都不高。

五、适当向孩子询问感受。孩子写日记并不需要其他人看到,但是内心深处是需要别人肯定的,对于有些私密问题,他们碍于面子和害羞不能向家长提问,所以家长要主动地询问,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好处的,特别是孩子逐渐大了,到了青春期更是如此。

篇5:孩子家长的感悟日记

今天我早早地起来了,因为爸爸妈妈不在家,他们外出干活去了,早饭是奶奶给做的,中午饭我亲自下厨,做了西红柿鸡蛋面条。我记得爸爸妈妈怎样做的西红柿鸡蛋面条,就学着他们的模样,先把鸡蛋打碎了,切好西红柿,准备好葱花姜沫,打着火 锅干了到点油,油热了炒鸡蛋,盛出鸡蛋之后再炒西红柿,炒好之后把鸡蛋倒入锅里,加水烧开,下上面条,做好之后,我先给姥姥盛了一碗,姥姥吃了之后直夸奖我,说做的饭跟妈妈做的一样好吃,我可高兴,以后爸爸妈妈不用担心他们不在家姥姥吃不上饭了,因为我会做饭了。

日记二:庆康

今天我一上午都在伯伯家打扫院子,我和爷爷奶奶还有弟弟妹妹一起把院子里的杂草、种植的竹子以及一些杂物等都清理干净,哪些垃圾爷爷把它们用小车装好,我好推着把它们倒到垃圾坑里,那垃圾坑离家也不近,每倒一次,我就出一身汗,来回折腾了十几次,我突然觉得干活真累,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不再像今天一样干那么累的活。

日记三:天赐

篇6:家长亲子日记小学的:成长感悟

自从参加了亲子日记每天晚上写日记成了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我和女儿共同学习的时间。今天由于我有事所以到九点多了还没写日记。刚坐下女儿就说“妈妈,你还没写”日记呢?”哦知道了我随口应了一声。可女儿一直盯着我。我从孩子的眼神中看到了孩子的心里。她是在监督我呢。哈哈哈真要验证了武际金校长的 ----身教胜于言传啊!不过每天晚上写日记我到觉得很好更能增加我和孩子的感情沟通。在写日记的时间里我感到很快乐,很开心。我一定要坚持!

教师点评: 身教大于言传,我们的一举移动都是被孩子看到在眼里的额。今天看了李镇西的文章也是再说这个。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要学会以身作侧。

上一篇:难忘的第一次范文400字左右下一篇:小学教师职称竞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