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地理学论文

2022-04-17

[摘要]劳动地域分工是指一些地区或国家专门生产某些产品或产品的某一部分,而其它地区或国家专门生产另一些产品或产品的某一部分,它们之间通过商品流通和交流,满足社会对产品成本的需求,从而达到发挥地区优势的目标。这种一个地区为另一个地区生产产品并相互交换其产品的现象,即劳动地域分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区域经济地理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区域经济地理学论文 篇1:

新经济地理学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释义

【摘要】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新经济地理学作为主流经济的重要分支,不仅利用主流经济学的框架对传统生产空间区域的理论进行了重新的诠释,同时也为新增长理论以及新贸易理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以及方法。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产业聚集

新经济地理学作为经济学长期发展的一个分支,早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就深受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重视。新经济地理学不仅利用主流经济学的框架对传统生产空间区域的理论进行了重新的诠释,同时也为新增长理论以及新贸易理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以及方法。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相对薄弱,也同样受到多方面的共同影响。因此,针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本文通过新经济地理学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更为深入的诠释,以确保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在改革开放初期,历史与政治因素对产业聚集起到了决定作用

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产业的分布主要由计划部门决定,各地区的产业分布差距并不是特别的明显。新经济地理理论指出,如果出现外部经济力量薄弱、贴现率高、调整成本小等情况,那么历史因素对于产业的聚集将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外部经济力量相对薄弱以及调整成本较小,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具有相对优越的地理因素以及政策扶持,制造业在东部沿海地区获得了发展与聚集。同样东部沿海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农村情况与我国中部的农村情况相同,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依据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相应的扶持政策,长三角地区的乡镇企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制作企业大量产生。珠三角地区通过引进外来资金带动了当地产业的发展,大量的合资企业蓬勃发展,这些企业的聚集极大的增加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运输成本的降低促进了产业的聚集

在新经济地理学中认为由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供求关系,企业聚集的地区其市场需求更为广阔,因此大部分企业往往会选择那些企业聚集、市场需求量大的区域进行产品的生产,运输成本的降低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产业的聚集。企业的聚集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对工人的需求,当劳动力的流动受到阻碍时,企业集中地区为了确保劳动力,确保生产,工资水平就会上调,企业成本也会提升。而当劳动力呈现自由流动的状况时,同时由于地区间的运输成本很高,企业在产品运输中就会减少运输费用,企业就会向需求较大的区域进行集中,形成“交易聚集”。伴随着区域规模的逐渐扩大,企业的租金、工资以及利息等就会在竞争中不断的提升,当产品的投入成本高于运输节约时,一些企业就会逐渐向边缘区域转移。因此新经济地理学就提出运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产业的聚集,我国的交通运输业于20世纪80年代获得了大力的发展,越来越多高质量的交通环境极大的缩短了产品的运输时间,运输成本也逐渐降低,促进了区域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劳动力的流动以及中间产品的投入,进一步促进了产业的聚集

运输成本的降低以及历史政策的因素,虽然为区域企业的聚集提供了必然因素,但是企业聚集的条件因素并不完善,新经济地理学研究表明,劳动力的流动以及中间产品的投入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区域企业的聚集。首先劳动力的流动不仅仅为区域企业的聚集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其次劳动力的流入其本身就扩大了企业市场,增强了产品的需求。伴随改革开放的到来,国家对于劳动力流动的管理政策逐渐放松,在政策以及历史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经济获得极大的发展,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区更是成为企业的聚集区域。因此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大量的劳动力以及高技术人才逐渐被东部沿海地区所吸引,进一步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企业利润的不断增长,科技的不断进步又吸引了更多的中西部企业向东部转移,如此反复,东部地区的经济在获得显著增长的同时也成为了重要的企业聚集区。

据统计显示,截止到2000年,我国由农村转移到非农村的劳动力接近1.13亿人,农村劳动力的人数明显下降。而跨省劳动力中绝大部分来自我国的中西部地区,人数达到了2825万人次,在跨省劳动力的分布调查中大部分的劳动力流入了我国广东,其他则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等经济发达的地区。相对于劳动力的流入,更多的劳动力由于没有专业的科学技术,所以其从事的工作大多是当地居民不愿意从事的脏活、累活,并且报酬相对较低。劳动力的流入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企业聚集区市场的空缺,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也同样给输入地区带来了一定的就业压力。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的流失,对区域企业的聚集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也阻碍了中西部地区企业经济的快速發展。新经济地理学指出不仅劳动力的流动影响了区域企业的聚集,中间产品的投入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劳动力的涌入以及企业的聚集从根本上增加了中间产品的需求,反之中间产品的投入又进一步促进了区域企业的聚集。

四、“三种效应”加速了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的聚集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国的农业发展分部广泛,农产品的竞争更是完全放开。相比而言,我国制造业产品则是呈现出垄断竞争的现象,制作业的收益、规模也逐渐增加,尤其是在卖方市场的前提下,企业经济的发展更为迅速。所以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国家首先发展制造业聚集的沿海地区,通过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以此来带动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我国东部沿海享有了很对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与此同时,加之东部沿海地域已有的产业集中程度等,吸引了很多的外来资金对东部沿海地区进行投资,建立企业工厂。同时东部沿海地区优惠的政策扶持以及产业聚集,吸引了很多的内地企业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企业的进入为东部沿海地区带来了三种效应,首先是价格指数的效应;其次是成本前向关联的效应;最后是需求后向关联的效应。三种效应的产生无疑为东部沿海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进一步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的聚集。

五、区域的专业化,加剧了地区差距的扩大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指出区域的专业化加剧了地区差距的扩大,而成本导致的前向关联性以及需求导致的后向关联性,对于区域产业的专业化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伴随着我国运输行业的大力发展,运输成本的降低促进了产业的聚集。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区域的专业化逐渐显现出来。东部地区的某些产业由于其发展时间相对中部地区较长,具有丰厚的产业积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较为充足的基本保障,投入成本相对中西部地区较低。因此,在这样的优势下,东部地区的专业化、科技化程度远远高于中西部企业,从而导致中西部地区企业以及非专业化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得不降低工人工资,甚至辞退员工来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行。一个地区的产业一体化与产业的聚集程度具有紧密的联系,呈“U”形分布,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当一个地区的产业一体化水平处于中间状态时,该地区可流动的要素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聚集,企业专业化程度越高也就拉大了地区间的经济差距。

总而言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新经济地理学作为主流经济的重要分支,不仅利用主流经济学的框架对传统生产空间区域的理论进行了重新的诠释,同时也为新增长理论以及新贸易理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以及方法。通过新经济地理学对中国企业聚集进行了深入分析,以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友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东琪, 朱传耿, 王振波, 刘 杰. 中国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展望[J]. 人文地理, 2011(2): 25-30.

[2] 焦连成, 陈 才. 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困境与对策刍议[J]. 地理科学, 2007(5): 624-629.

作者:许广灵

区域经济地理学论文 篇2:

劳动地域分工的新形式和新特点

[摘 要]劳动地域分工是指一些地区或国家专门生产某些产品或产品的某一部分,而其它地区或国家专门生产另一些产品或产品的某一部分,它们之间通过商品流通和交流,满足社会对产品成本的需求,从而达到发挥地区优势的目标。这种一个地区为另一个地区生产产品并相互交换其产品的现象,即劳动地域分工。新时期的劳动地域分工出现了新的形式与特征,形式上产品内国际劳动分工日益盛行、非物质形式分工形式发展迅速、世界市场内部化趋势日益加强以及地域分工之间产生层级制趋势;特点上劳动分工变细,综合集成趋势不断加强、跨国公司对于地域分工的影响巨大、世界各国出现区域集团化的特征、网络地域系统成为新的地域组织形式。

[关键词]劳动地域分工;新形式;新特点

引言

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基础理论是劳动地域分工论与经济地域运动论。前苏联著名经济地理学家巴朗斯基从地理学角度首次对劳动地域分工进行阐述的,之后这一理论便在地理学界被广泛接受。劳动地域分工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地域分工决定着区域生产专门化的发育程度,决定着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特征,也决定着区域经济联系的内容、性质和规模等。所以,地域分工决定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近代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一体化发展,各产业分工更为精细,各集团合作更为紧密,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劳动地域分工表现出各种新的形式与特点。

1.劳动地域分工内涵

劳动地域分工是指一些地区或国家专门生产某些产品或产品的某一部分,而其它地区或国家专门生产另一些产品或产品的某一部分,它们之间通过商品流通和交流,满足社会对产品成本的需求,从而达到发挥地区优势的目标。这种一个地区为另一个地区生产产品并相互交换其产品的现象,即劳动地域分工。劳动地域分工的形成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着直接关系。社会生产力对于劳动地域分工起到了推动作用。因为劳动地域分工的形成是以部门分工为基础,部门分工又是以生产力变革为原动力。另外,劳动地域分工的形成并非是生产力单纯作用的结果,这其中还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等要素的交互作用。其中,生产力的作用是主导的,作用周期更长,他促进了全球经济体系的形成与完善。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的作用较生产力对地域分工的影响更为强制化、局部化。二者的共同作用促使劳动地域分工的形式更为复杂多样。劳动地域分工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在前资本主义历史背景下,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劳动部门分工并不发达,地区间经济联系与协作十分微弱,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时至资本主义时期,由于部门分工的发展与分化,部门专业化与地域专业化在社会经济比较普遍,各地区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21世纪后,获得更多的生态效益,是劳动地域分工的新内涵,许多新的理论与概念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

2.新劳动地域分工形成的主要原因

2.1科技与经济的发展

科技进步对劳动地域分工形成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经济一体化为劳动地域分工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历史背景和优越环境。因此在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科技进步使得商品生产过程与环节不断分化,另外科技进步促使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业飞速发展,这些技术和行业的发展推动了企业在空间上的发展和国际分工全球化进步。

2.2知识经济的促进

知识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一直都起到推动,相对于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而言,知识积累与传播更为抽象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协作的兴起,知识要素逐渐从生产力诸要素中独立出来,并且知识要素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逐渐攀升,尤其近些年知识对于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更加强劲,决定作用更为显著。知识要素对于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促使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诞生即知识经济。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知识的积累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因此知识经济的兴起对产业结构进步以及投资模式更新都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知识经济促进了人才培养,促使劳动力水平由低级向高级转化,制造业水平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过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因此生产的分工与协作更为精细、密切。因此,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于劳动地域分工的促进十分明显,他也是劳动地域分工更为合理化一项保障。

2.3各国政府的指导

中国自从加入WTO之后,地方政府不再对企业及相关产业进行干涉,但企业与产业参与国际分工与经济合作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帮助。经济全球化发展使得国内外市场日趋无界限化,国内企业在竞争中,不仅要在规模、资金、技术、管理、人才、产品质量、产品成本等方面拥有绝对优势,还要时刻关注政府对于企业的制度制定与宏观导向。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如果无国内政府的支持,很多產业部门及大型企业将难以在竞争中取胜,这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规律。国家的政治制度、政策法规以及对外战略都将深刻影响着一个国家在世界市场的份额和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无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程度如何,国家及其政府都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后起的、正处于经济转轨。在经济活动中,大部分的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以及各大产业在空间上的布局安排都是基于政府的指令性举措。各国政府通过经济手段和政策措施促使先进产业良性发展,合理安排生产力布局,而对于某些有助于本国经济增长的新技术新产品则采取财政手段和金融手段促进其发展,从而推动地域分工的步伐的加快。

3.劳动地域分工的新形式

3.1新型劳动地域分工日渐盛行

新型劳动地域分工多是以生产环节和生产工序为基础。各国之间生产联系在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等阶段都交叉发生,而不像旧的地域分工是在产品最终完成后才发生。价值链各环节要素密度决定生产各环节的分工定位,而不是产品的平均要素密度来决定其定位。至此,新型分工渗透到统一产品价值链上的诸多环节,形成了具有网状服务特征的全球加工、制造、研发、营销基地,改变了之前发达国家集中于高资本、高技术密集产业,而发展中国家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分工格局。

3.2非物质形式劳动分工迅速发展

在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知识、资本、科技水平是生产力的核心,智能与信息等再生性要素也是生产过程中的主导因素。因此在国际贸易中出现了大量非物质交换与服务交换,这些服务业交换亦会促进有形要素的流动。在非物质劳动地域分工中,无形资本起到了更大作用。发达国家部分服务行业凭借其信用积累和丰富的经验,竞争力远远超越发展中国家的同类行业。

3.3世界市场内部化趋势逐步加强

生产力水平不同的国家虽然可以同时发展同一产业,但由于该行业的世界市场趋于内部化,使得各国取得收益也不尽相同。在专业化知识、管理技术、品牌效应方面具有优势的国家,通过产业链布局,在生产过程中就已实现收益垄断,超国界的配置全球要素的能力成为确保国际分工收益的重要依托。这一趋势逐渐加强的含义为:充当全球调控中心、全球实验室、全球研发基地和全球物流基地的国家或地区相对于全球制造基地、全球加工基地具有明显的增值优势。

3.4地域分工之间产生层级制趋势

世界劳动地域分工范围内出现了非股权联系的厂商间层级制,分包活动的普遍性使得越来越多的独立厂商被卷入跨国公司主导的内部分工网,全球生产网日益渗透到国别经济内部,瓦解了以国家为基本对象的国际分工格局。各国企业之间尽管没有股权联系, 却具有“领导”和“从属”关系,国际分工的微观形态体现为行业内领袖型企业与受控制的供货商间的等级关系。这一趋势的潜在含义为:是否拥有产业领袖型企业对国家在国际分工中能否拥有主导地位具有重要影响。

4.劳动地域分工的新特点

4.1 分工变细,综合集成趋势不断加强

在能源基地和非能源基地之间、原材料与非原材料基地之间、产品加工区与消费区之间的分工基础上,本成品、零部件、生产工序的地域分工越来越明显,并且发展十分迅速。产业链条在不断扩大延伸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和部门可以自成体系。另外许多零部件制造业通过生产技能的提升和生产工序的凝练使得多个生产环节可以一次性完成,即形成了生产过程中的综合集成。

4.2跨国公司对于地域分工的影响巨大

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今天,很多优秀企业都超越了国家和地域的界限,不断发展地区之内、一国之内地区之间、世界之内各国之间的多个地域尺度转化的运作模式。这就是全球化时代生产活动的基本特点。远程通讯技术的发展和一系列国际制度框架的构建使生产要素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流动。也使企业总部对跨国控制成为可能,二者共同推动了地域分工的范围扩展至全球。

4.3世界各国出现区域集团化的特征

全球一体化要求在世界200多个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谋求制度性的一体化,这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那些地理上接近,经济水平、经济体制、经济政策趋同的国家在平等互惠基础上通过协定,制定共同的行为准则,甚至部分让渡国家的经济主权,建立超国家机构,实现经济上的联合,这就是区域一体化,又称区域集团化。如苏联东欧国家成立的“经互会”;西欧国家成立的“欧共体”。

4.4网络地域系统成为新的地域组织形式

区域分工的发展不再是孤立进行的,巨大的全球化生产网络使资本、产品、人才伴随着信息流动和知识传播在区域间不断流动,劳动地域分工的发展也被纳入到网络体系之中。这一网络体系具有等级性,部分区域成为全球生产加工制造基地,其产业的核心技术创新来自于区外的创新中心扩散。因此无论区域处于等级中的哪个位置,国际化的地域分工都至少在两个方面从区外为产業集群的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有生力量。首先,国际化劳动地域分工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不再平均分配,而是按照这种分工等级促进了区域相关产业要素的流动与集聚。其次,国际化分工网络为开放性产业集群提供了大量的区外市场需求。网络地域系统成为经济地域系统中新的地域组织形式。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丁任重,李标.马克思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与中国的区域经济格局变迁〔J〕. 当代经济研究,2012,(11):27,32,93.

〔4〕孙东琪,朱传耿,王振波,刘杰. 中国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展望〔J〕.人文地理,2011,(02):25-30.

〔责任编辑:谭 蕊〕

作者:张野

区域经济地理学论文 篇3:

“中三角”四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层次的构建

[摘要]当前旅游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形态和内涵层出不穷,而以区域抱团联合发展的形态共同实现旅游市场的大而强,是当今旅游发展的实践经验,长江中游城市群只有在合理优化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基础上,才能更有效地完成联合发展,并最终推动其成长为代表中国区域旅游市场的知名旅游品牌。

[关键词]中三角;优化;旅游空間结构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9247

1“中三角”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态

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是依据城市旅游资源、旅游通道、吸引力等各种要素而组合形成的空间圈层状态,一旦形成,圈层内的旅游要素互相关联,共同进退,而圈层的形态则因旅游要素的不同,发展成熟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单核型、核网型、圈网型,最终使“中三角”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层次达到成熟稳定阶段。

11单核型

“中三角”城市群融合发展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美丽中三角”品牌的市场认知度还不高,统一的市场运行、管理体系等都还未建成,其跨省域旅游通达便利性还远未形成,此阶段应先确立区域内的单级中心城市,依托区域内原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为重要旅游节点展开,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应以区域中心城市为单一核心,以区域内各城市圈中心城市为重要节点,城市内及其周边交通道路为其连线的单核放射型圈层体系,此种圈层对应于“中三角”城市群旅游融合发展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发展的重点是开始培育城市圈的成型和继续完善圈内各类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中三角”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12核网型

随着“中三角”城市群统一的市场运行、管理体系构建运作,跨省域交通等旅游基础设施的改善,通达便利性的形成,各城市圈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开始扩大,对城市圈周边区域旅游业带动效果显著。这一阶段各城市圈旅游节点开始形成有限交联体系,构成以各城市圈中心城市为核点的多核层线网型圈层体系。此种圈层对应于“中三角”城市群旅游融合发展的形成阶段。这一阶段发展的重点是加强城市圈中心城市对域外的吸引力和跨城市圈各类旅游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增强多核的带动作用,使其成为带动各城市圈融合发展的倍增器。

13圈网型

此阶段,“中三角”形成稳定成熟的旅游空间结构,区域内出现多个跨省市区域的知名旅游区,各级区域依托交通状况、旅游资源禀异、旅游市场的成熟度,形成不同的圈层,整个圈层联系紧密,流动便利。各级圈层共同构建形成圈网型旅游空间体系。整个圈网内各城市群之间的旅游资源、通道合作形成整体,此时“中三角”区域“旅游命运共同体”高度成熟。

2“中三角”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层次优化的思路

21分阶段确立主次分明的旅游空间结构

目前“中三角”旅游一体化处于起步阶段,现阶段要增强“中三角”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即通过对“中三角”核心城市优质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来带动区域旅游市场的初步成型。

211单核型结构

根据“中三角”区域当前的旅游市场分析,现阶段旅游空间结构应以武汉为单一核心,以长沙、南昌、合肥四个中心城市为重要节点,以此四个城市内及其周边的交运体系构成核点放射线型体系,重点是引领培育“中三角”的品牌知名度,为区域内各类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为“中三角”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成,打下基础。

212核网型结构

随着“中三角”市场一体化的深入发展,相关管理、交运体系等配套支撑体系的建立成型,此阶段“中三角”区域应形成以武汉、长沙、南昌、合肥为核心的核层区,以襄阳、宜昌、岳阳、常德、湘潭、吉安、九江、景德镇、安庆、池州、黄山等为重点的次级核层区,以两级核层及其周边的交运体系构成两核层线网型体系,此阶段的重点是着力打造“美丽中三角”品牌的美誉度及旅游设施的继续完善,为后一阶段区域旅游市场全面的互联互通夯实基础,为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成熟成型做好各项准备。

213圈网型结构

随着“中三角”旅游市场的统一成熟,跨区域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备,区域内核心城市、重点城市的辐射力开始增强,对区域内周边城市的旅游发展带动效果明显,此阶段“中三角”应形成由中心圈层区、次级圈层区、圈层拓展区、圈层联通区等构筑完整成熟的圈网型旅游空间结构。

在此阶段,武汉、长沙、南昌、合肥为第一层级的中心圈层区;襄阳、宜昌、荆州、荆门、岳阳、常德、湘潭、衡阳、吉安、九江、景德镇、上饶、安庆、池州、黄山等为第二层级的次级圈层区;咸宁、黄石、鄂州、黄冈、株洲、娄底、萍乡、宜春、上饶、鹰潭、铜陵、芜湖等为第三层级的圈层拓展区;孝感、仙桃、潜江、天门、益阳、郴州、抚州、新余、六安、马鞍山等为第四层级的圈层联通区。整个圈网各层级联系紧密,流动便利,圈网内各层级的旅游市场得到充分的运用,圈网内各层级各城市群之间旅游资源、线路、市场一体化成型。

22开发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

221构筑区域产品体系

现阶段是“美丽中三角”品牌的初创阶段,因此现阶段应充分挖掘“中三角”区域悠久、丰富的人文历史,自然景观,整合优势旅游资源,重点打造“美丽中三角”整体旅游品牌,形成良好的区域旅游形象。在旅游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形成后,还要持续长效地关注它的变化,分阶段、按计划,坚持不懈地进行品牌与形象的维护管理。

222精心设计特色鲜明的系列旅游线路

“中三角”区域各城市圈、城市,多年来形成有众多旅游线路,但这些线路对区域整体旅游品牌、旅游形象的塑造帮助不大,因此,现阶段要从区域整体出发,重点设计并打造出一系列分跨四省多市的特色旅游线路。

(1)名楼名山古镇游系列

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和黄山、西递宏村、徽州古城,历史悠久,是“中三角”区域最具知名度的旅游资源,因此将其打造成系列精品旅游线路,对“美丽中三角”旅游品牌的形成,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山水怡情自然游系列

孔子云:“智者爱山,仁者爱水”,“中三角”是沿长江水系的城市集群区域,区域内水系众多,有世界第三大河流长江,及其支流汉江、湘江、赣江等河流,还有洞庭湖、鄱阳湖、巢湖等湖泊,这些江、河、湖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水系周边区域有丰厚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同时本区域内还有庐山、三清山、龙虎山、井冈山、衡山、黄山、齐云山、九华山、天柱山等知名山地旅游资源,这些各具风格的山水是“中三角”区域不可多得的优质旅游资源,对“美丽中三角”旅游品牌吸引力的形成,有极大的提升作用。

223楚风瓷韵徽情文化游系列

“中三角”区域文化底蕴浓厚,湖北、湖南两省楚风汉韵文化古迹众多,如屈原出生地的秭归、王昭君故里的兴山、长沙的坡子街、贾谊故居是楚汉文化的代表;蒲圻赤壁、襄阳古城墙、古隆中、荆州古城墙、当阳长坂坡等是三国文化的代表;白鹿洞书院、白鹭洲书院、石鼓书院等则是中国古代书院文化的代表;江西景德镇是享誉千年的“世界瓷都”,代表的是中华文明的瓷文化;而安徽的黄山市区域更是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境内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徽文化景点吸引者众多,这些独特的文化内涵都是“美丽中三角”旅游品牌文化内涵的体现。

224宗教民俗体验游系列

湖北四祖寺、五祖寺、归元寺、东方山;湖南衡山;江西庐山、龙虎山、三清山;安徽九华山、天柱山、齐云山等是游客宗教朝拜和旅游的胜地。湖北武汉国际杂技节、国际梅花节、新洲旧街花朝节;湖南长沙火宫殿庙会、陶公庙庙会、株洲炎帝陵祭典大礼、汨罗江国际龙舟节;江西南昌西山万寿宫庙会、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安徽合肥中国巢湖渔火音乐节、安庆中国黄梅戏艺术节、龙抬头文化艺术节、马鞍山中国国际吟诗节等是彰显地方特色民俗的节庆场所,也是“美丽中三角”旅游品牌独特魅力所在。

225革命教育纪念游系列

“中三角”区域革命纪念地众多,如湖北著名的将军县—红安、武汉辛亥革命系列纪念地;江西的八一之城—南昌、红色圣山—井冈山;湖南一代伟人故居所在地的韶山、花明楼;此外还有横跨湖北、安徽、河南三省的大别山区也是我国著名的革命纪念地。这些革命纪念地是“美丽中三角”的红色基因,对后人极具教育警示意义。

226田园乡村品味游系列

“中三角”区域田园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湖北武汉黄陂木兰八景系列、咸宁桂花镇、孝感安陆古银杏谷、英山桃花冲、襄阳春秋寨、罗田大别川百里生态画廊、九资河;江西上饶婺源、铅山河口镇、景德镇瑶里、宜春明月山温汤镇、高安畲山贾家村、鹰潭龙虎山上清镇;湖南长沙靖港古镇、岳阳张谷英村、郴州山塘村;安徽合肥三河镇、黄山西递、宏村、歙县南屏村、棠樾村、石潭村、雄村等都极具乡土特色。“中三角”区域田园乡村旅游线路的开发,既迎合了国家新农村建设的理念,也能为“美丽中三角”旅游品牌打造出新的名片。

3结论

“中三角”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是一个复合的系统,它的优化成功需要四城市群最高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实际行动,在此基础上才能更有效地完成城市群政府管理部门、旅游研究机构、旅游企事业单位、旅游交通体系、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营销的一体化过程,只有如此,“中三角”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层次的成熟才更具可盼性,进而“美丽中三角”才能真正成为“中三角”城市群唯一的品牌,并最终推动其成长为代表中国区域旅游市场的知名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R].2006

[2]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R].2014

[3]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规划(2015—2030)[R].2016

[4]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5]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邱俊娟武汉市旅游空间结构分析与优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7]秦尊文論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构建[J].江汉论坛,2010(12):29-33

[基金项目]2015年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区域合作视角下的中三角四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研究”(项目编号:B201538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贾翔(1971—),男,汉族,山西运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作者:贾翔

上一篇:混凝土经营管理论文下一篇:当代文艺学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