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池学校办学思想

2024-04-22

西池学校办学思想(共9篇)

篇1:西池学校办学思想

西池学校办学思想

办学策略:以科研作为动力用行动昭示能力

以才干体现魄力用成果展示魅力

办学主题: 建优美环境树优良校风创优异成绩实现学生、教师、学校、家庭、社会五位一体的和谐发展

办学核心:精心把握教材尽心改进教法

用心锤炼语言专心学习理论

细心积累资料耐心培养学生

热心学校管理倾心特色教育

备课要有穿透力执教要有冲击力

语言要有感染力行动要有感召力

待生要有亲和力交流要有向心力

课改要有生命力成果要有公信力

办学作风:

理念:没有教不会的学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校训:至淳博爱敏学和谐

校风:兢兢业业办实事实实在在创特色

教风:扎扎实实打基础真真切切育特长

学风:事事处处求学问点点滴滴学做人

教师应做到:有健康的体魄有农夫的身手

有科学的头脑有艺术的兴味

有博爱的胸怀有求真的作风

有创新的精神有实践的能力

有强烈事业心有高度使命感

篇2:西池学校办学思想

一、指导思想

教学是学校永恒的主体,教师是教学任务的重要承担者。健康的身体是教师的个人资本,也是学校的集体资本。为了使教师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一份美丽的心情,学校将开展教职工文体运动。以锻炼教师身体,缓解工作压力,增进同事间的凝聚力为前提,旨在强健体魄、愉悦身心,丰富精神世界、提升生活品位,真正达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目的。

二、活动宗旨:

通过教师的全员参与,切实提高教师身体素质,在各项活动中,增强教师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党支部、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营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工作氛围,进一步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三、领导机构及分工

领导小组:王永辉郭丘刘秀芳李国贤李君王仁富 下设六个临时机构:总指挥:郭丘

1、指挥协调组:李国贤李君

2、分组与项目组:李宁董作田

3、器材:刘秀芳王育强王小峰

4、奖品:宋建明杨爱红郑文正

5、裁判组:刘庆先李宁王俊兰王小峰王小波

6、摄影组:刘庆芳崔伟波

项目负责人职责:

1、比赛场地清理,器材运送至位,保证比赛如时进行。(所需器材联系器材组)

2、联系各组组长保证参赛教师准时到场参加比赛。

3、负责比赛裁判工作,准确记录、添写各组成绩单。

4、保证比赛安全,杜绝事故发生。

四、具体要求

1、各部要重视这项活动,组织支持教职工积极参与,同时为教职工娱乐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

2、教职工娱乐活动是一项长期活动,要在活动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活动内容与方式,以求实效。

3、每位教职工至少参加2项活动。

五、总结、表彰及奖励。

各部以团体积分由高至底分别获一等奖一名、优秀奖二名。

六、竞赛项目及比赛规则

一分钟跳绳:个人赛,参赛者可以自由选用各种单人跳法。参赛运动员每跳跃一次摇绳一个回环(一周圈),记录一分钟跳绳次数。比赛过程中如跳绳拌脚中断,除该次不计外,可继续跳绳,连续记数。如绳子断开可以补测一次,比赛时间1分钟。裁判:王俊兰、王小峰。

乒乓球:抽签对抗,实行单淘汰制,11分三局两胜制,取前三名;裁判: 李宁、王小峰

羽毛球: 不分组,抽签对抗,实行单淘汰制21分三局两胜制,每球得分制;取前三名.裁判:王小峰、王小波、王俊兰

五人制斗地主:采用传统打法。每组5人,淘汰赛,每人10分每组50分,一人无分后按积分取前两名进入下一轮,比赛取前5名裁判:李宁、王小波。

四人麻将:每组4人,传统打法,淘汰赛,每人10分每组40分,一人无分后按积分取前两名进入下一轮。按名次得积分,比赛取前5名裁判:王俊兰、李宁。

卡拉ok赛:中学、小学、后勤各部出3名以上选手,曲目伴奏自备,比赛成绩分为一等、二等、和优秀奖三个等级。评委裁判:刘庆先组织

投乒乓球。运动员在指定线上抛出乒乓球,投掷线设在距塑料水桶3米处,每人10个乒乓球,投中一个算1分,裁判员计算每人的总成绩 取前五名。(说明:运动员需站在投掷线后面,不得超过投掷线,但身体或手可越过投掷线。如果投球者在投球过程中受外界因素影响而投不中不可重投。)裁判:王小峰 王小波。

篇3:西池学校办学思想

一、构建“扬长教育”办学体系,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建校以来, 学校领导班子遵循基础教育发展规律,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广泛征求师生、家长、社区及专家意见的基础上, 学校构建了“扬长教育”办学体系, 以全面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使学校教育回归教育的本真, 为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 “扬长教育”办学体系的整体框架

“扬长教育”办学体系的框架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核心价值观:找长、扬长、成才。

2. 校训:做最好的自己。

3. 校风:活泼、纯朴、阳光、向上。

4. 教风:协作、进取、平等、尊重。

5. 学风:勤读、善思、好问、乐学。

6. 学校办学目标:扬师生之长, 争创市级一流学校。

7. 教师教学目标:张扬师生优势特长, 面向全体学生, 挖掘潜能, 培育个性, 发展特长, 激励创新。

8. 学生培养目标:

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扎实的基础、突出的特长, 使每个学生在扬长中走向成功。

“扬长教育”办学体系在实施过程中, 以“充分展示自我, 师生共享成长”办学理念为统领, 秉持“做最好的自己”的校训, 潜心营造“活泼、纯朴、阳光、向上”的校风、“协作、进取、平等、尊重”的教风、“勤读、善思、好问、乐学”的学风。“扬长教育”旨在通过张扬师生优势特长, 面向全体学生挖掘潜能、培育个性、发展特长、激励创新等手段, 使师生在教育过程中得以共同成长, 从而实现“扬师生之长, 争创市级一流学校”的办学目标, 实现“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扎实的基础、突出的特长, 使每个学生在扬长中走向成功”的学生培养目标。

(二) “扬长教育”办学体系的内涵解读

1.“扬长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扬长教育是以“注重个性差异, 开发学生潜能, 培养学生特长”为特征的教育, 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为重点, 以面向全体学生, 挖掘潜能, 培育个性, 发展特长, 激励创新”为目标的教育。

2.“扬长教育”是为培养成功人才打基础的教育。

扬长教育的本质是个性化教育, 它突出体现了张扬个性在“人才培养”和“将来事业成功”方面的重要性。可以说, 扬长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整齐划一培养模式的一种挑战, 它打破了传统的高度标准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更加注重需求导向的个性化和多样化。

3.“扬长教育”是“以长促长, 以长促全”的教育。

扬长教育以个体的长处为核心, 培养其在某一方面的突出优势, 它是一种体现人文关怀, 关照人格健全的教育模式。扬长教育承认每个学生都存在自己的长处, 这些长处往往就是学生个性的体现, 也是他们将来成才成功的优势和竞争力所在。学校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善于发现和发展学生自身的长处, 乐于从多角度来观察、接纳、赏识学生, 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开发并发展学生的潜能。

4.“扬长教育”的内涵在我校的新拓展。

培植学生的兴趣点, 扬学生之长;赏识教师的闪光点, 扬教师之长;打造学校的特色点, 扬学校之长;引导家长的关注点, 扬家长之长;利用资源的融合点, 扬社区之长。

(三) 构建“扬长教育”办学体系的背景思考

1. 尊重教育的规律, 回归教育的本真。

扬长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古代教育家孔子说: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教育的本真是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 促进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成长, 而不是用统一的标准一概而论。

2. 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市场经济时代, 扬长教育符合高度分工合作的现代社会的内在要求, 符合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 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全面和谐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时代, 需要多方面的创新人才, 因此学校教育要顺应人才发展的需求, 要以个性和谐发展和思想自由发展为前提, 转变以往的补短教育方式, 代之以扬长教育, 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特长发展和创新发展, 满足社会发展、教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

3. 顺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满足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注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扬长教育强调“发展个性, 开发潜能”, 不仅顺应了课改的要求, 也满足了学生素质教育自主发展、个性发展的客观要求。

4. 立足我校校情、学情, 促进学校整体变革的需要。

我校是一所新建的一般小学, 地处城郊, 学生大多来自商户家庭和打工人员家庭, 相当一部分家长由于忙于生计而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 导致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动机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学习效果不理想, 学业滞后, 从而出现厌学、畏学情绪;部分教师墨守成规, 不能做到因材施教, 学生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而扬长教育能有效解决师生的这些问题, 通过“扬长”增强师生的信心, 提振学生学习的决心, 实现“做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目标。

二、践行“扬长教育”办学思想, 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扬长教育的整体构架明确后, 全校师生便在扬长教育办学思想的指导下践行每日的教育教学活动。学校以课堂教学和德育工作为切入点, 构建了扬长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 (以下简称“扬长教学”模式) 和德育工作模式 (以下简称“扬长德育”模式) , 探寻了学校实施扬长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 “扬长教学”模式

学校以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构建了“扬长教学”模式。“扬长教学”模式以“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为宗旨, 通过“创境激情、导入新课;自学测评、发现特长;合作探究, 展示特长;课外拓展, 以长促长”的课堂教学基本程序, 让学生直接参与、亲身体验和感悟知识形成的过程, 从而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形成结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是“授人以鱼”, 而是“授人以渔”;不是奉送真理, 而是教学生发现真理。

1. 实施策略。

“扬长教学”模式的主要实施策略有“六少六多”, 即:创设平等氛围———少一些约束, 多一些自由;注重个性差异———少一些局限, 多一些空间;突破模式, 更新教法———少一些迷信, 多一些创新;少一些否定, 多一些鼓励;对待学生因人而异———少一些锦上添花, 多一些雪中送炭;创新作业内容与形式———少一些机械枯燥, 多一些自助特长;提供展示特长的舞台———少一些沉闷苦学, 多一些阳光活动。

2. 核心目标。

“扬长教学”模式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在交往合作、共同学习中相互激励, 形成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心, 让师生智慧通过教学互动而生成。

3. 实施要领。

“扬长教学”模式的实施要领是:根据学生特征和学科特点, 设计体现参与性、自主性、独特性、发展性的教学活动。

(二) “扬长德育”模式

学校从师表引德、生活育德、文化润德、实践培德等方面探索“扬长德育”工作模式, 从而达到让学生在扬长补短中求真知、在扬长避短中做善人、在扬善救失中得美名的目的。

1. 工作模式。

“扬长德育”的工作模式是:分析智能结构——发现特长;改进教育方法———培养特长;提供平台———展示特长。

2. 核心目标。“扬长德育”的核心目标是:培育学生乐于发现自己的特长, 善于展现自己的特长。

3. 实施策略。

“扬长德育”模式的主要实施策略从三个层面展开:学校层面上, 以丰富多彩的“十二月节”活动为载体, 以课堂为主阵地, 实施“扬长德育”学校教育策略;家庭层面上, 通过“教师进家庭、家长进校园”系列活动, 实施“扬长德育”家庭教育策略;社会层面上, 通过与社区居委会、嘉禾园小区物业公司、社区活动中心等社区机构的密切配合, 开展学生进社区活动,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社区服务和管理当中, 在社区活动中通过“扬长”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培育“扬长教育”学校文化, 争创市级一流特色学校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学校文化对全校师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它能给予师生情感的精神食粮, 使师生做到道德提升、人格发展、快乐生活、有个人价值感和自尊心。

正因为充分认识到了培育学校文化的重要性, 学校办学八年以来一直没有停止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探索和思考。目前, 学校正精心设计和打造更符合学校自身特点、更富有精神感召力的“扬长教育”学校文化。学校希望通过凸显“扬长教育”的办学特色, 争取形成鲜明、丰厚、翔实的办学成果, 力争使学校文化在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并具有一定的引领示范作用。为此, 学校在以下四个方面做了扎实细致的工作。

(一) 让外显的物质文化彰显“扬长教育”的气息, 做到特色鲜明, 环境育人

学校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着手精心设计, 打造师生喜爱的具有成长气息、人文价值的学习场所和生活空间, 打造“扬长的校园文化”。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学校不仅重视校园的绿化、净化和美化, 还充分运用集体的智慧, 群策群力, 坚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出发, 积极利用学校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进行扬长文化氛围的打造, 以较好地体现了校园文化显性与隐性的育人功能, 使整个校园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扬长”气息。

(二) 让内隐的精神文化蕴含“扬长教育”的精髓, 做到人人扬长, 事事扬长

“十三五”期间, 学校在原有“扬长教学”模式的基础上, 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求老师们按照“四有” (有课题、有学习、有研究、有实效) 、“三会” (会上课、会辅导、会反思) 、“三过硬” (师德过硬、教学常规过硬、质量过硬) 的要求, 开展“扬长教育课堂教育模式研究”, 并提出分段要求:低段要求“先教后学, 以导为主”;中段要求“边教边学, 导学结合”;高段要求“先学后教, 鼓励创新”, 强调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每堂课上有自己的发展与提高。

(三) 让鲜活的活动文化绽放“扬长教育”的活力, 做到个性鲜明, 各展所长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 不断深化课改, 有计划地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 努力形成特点鲜明的优势课程项目, 打造体现学校整体风貌、特色的教育品牌, 做到在活动项目中扬长、在专题活动中扬长、三位一体教育助扬长。

(四) 让固化的制度文化引领“扬长教育”的方向, 做到处处扬长, 持续扬长

学校通过编制发展规划、建立学校章程、制定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等活动促进全校教师对“扬长教育”学校文化的认同。在制定发展规划时, 学校重视其过程价值, 充分发动和组织全校教职工制订2016-2020年学校发展规划, 使规划确立的目标清晰, 发展定位准确。科学勾勒出的“十三五”期间学校发展的轨迹和走向, 很快得到全体干部教师的认同, 成为大家的共同愿景。学校章程的制定, 也逐步完善并规范了学校管理制度。同时, 学校各部门也都在学校发展规划和章程的引领下制定了配套的工作计划或实施方案, 各部门的方案思路清晰, 措施具体, 目标高远, 具有很强的实操性。相应地, 教师个人也制定了充分体现个人发展目标和特长的专业发展规划。

篇4:办学思想形成的基础

正确的办学思想是校长办学成功、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而后才是教育行政的领导。”一名成熟的校长,一所有发展前途的学校,必须有不苟同于其他的、独立完整的办学思想。

校长的办学思想与其他思想的形成一样,也要经历酝酿、形成、发展和成熟四个阶段。所不同的是办学思想的形成与教育实践相伴而行,与学校的发展是同步的。校长在确立自己的正确办学思想时,既要丰富自己的理论底蕴,不断提升自己,又必须躬身教育实践,切实了解办学思想的基础状况。办学思想只有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之上,才能既立足现实又前瞻发展,发挥其在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乃至校长发展中的作用。

努力学习,

增加理论积淀是办学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校长要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必须了解相关的理论、方针政策和他人为此走过的道路。所以,主动地、广泛地学习是校长办学思想形成的前提,校长的理论功底越深厚,他的办学思想就会越明确,工作就越有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校长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为办学思想形成奠定理论基础的学习至少包括:

1.哲学、思维科学等方法论方面的学习

从哲学的层面来认识学校教育的规律,用良好的思维方法去分析学校教育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种对教育问题的哲学思考,是一名校长在形成办学思想之前不可逾越的思想基础。它包括校长对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对教育与人发展关系的认识,对教育目的、方法、过程与结果关系的认识,以及处理问题思维方法的掌握等等。当校长要制定一个计划、做出一个决策或实施某种管理措施时,不论懂不懂哲学,不论决定的依据是经验还是详尽的论证,都有意或无意地与其哲学观发生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思维科学等方法论的学习是校长的必学科目。

2.教育法律、方针政策方面的学习

作为一名校长,无论他有什么样的办学思想,他的思想具有什么样的特点,都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自觉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这是对校长最基本的要求。

在统一教育方针指导下,只要校长肯钻研,动脑筋,确立自己与众不同的办学思想,完全有可能使我们的学校呈现出万紫千红的教育特色。

3.教育、心理、管理理论方面的学习

学校开展的是教育活动,办学也离不开人的参与,校长要做好这些事情,就必须懂得教育规律,必须了解人在参与过程中心理活动的规律,就必须对管理有理性的认识。教育实践表明不论校长是否系统学习过这些理论,工作实践中,总是要遵循一定的理念来开展各项工作。试想一下,在正确理论基础上形成的理性思考,与靠零散的经验形成的理念,哪个对实践的指导更有效呢?

4.他人的办学思想的学习

校长要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还要主动去了解中外历史上比较著名学校或校长的办学思想,不仅要了解其中的内容,更要了解这些办学思想形成的过程,以及其中的独特之处。同时,还要认真分析当前受到广泛认可的办学思想,了解这些办学思想的传承、地域、时代等特色。校长还要及时了解伴随社会发展出现的新理论,使自己的思想与时俱进,使办学思想的内涵动态发展。

全面了解任职学校,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是办学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任何办学思想的存在价值不外乎两个方面,一个是丰富和发展学校管理的理论,再一个就是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学校的发展。所以办学思想一定要来源学校实际,又回到学校实际中,束之高阁的办学思想是毫无实用价值的。那么,校长在确立办学思想时应考虑学校的哪些因素呢?

1.学校的传统

学校传统保留下来的往往是学校的精华所在,是学校教育发展中的优势所在,校长在确立办学思想时,一定要考虑这些因素。如果一所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总是因校长的更迭而大起大落地变化,那么这所学校的发展必然受到制约。

2.学校当前的实际状况

学校当前的实际状况是办学思想的立足点。校长在确立办学思想时,必须考虑学校现有的设施、生源、师资、经济状况、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这是学校未来发展的起点。忽视了这些因素,办学思想就可能脱离实际,无法对学校的工作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

3.学校的发展前景

作为一名成功的校长,他必须善于依据学校的现实状况和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预测学校的发展前景,这是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校长办学思想的目标定位中不能缺少学校整体发展的目标,当然学校的发展前景是在对学校发展优势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建立的。

分析和利用自我优势

是办学思想形成的个性基础

在学校管理中即使是对同一问题有同样认识的不同校长,也会采取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这是由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的,也是正常的、合乎规律的。所以正确的办学思想是多层面、多角度的,校长的领导也是有多种风格的。

其实,我们说的校长的办学思想,是指校长为代表的校长集体认识和观点的集合。但是作为每所学校领导集体——校长集体,都是由一个一个的校长个体构成,每个校长集体都有独特的领导风格。这种领导风格的本身,尤其是全校师生认同的校长个人的思想与行为风格,也是校长的办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校长个人人格魅力在学校工作中的指导作用是行政命令也无法达到的。

所以,校长在确立办学思想时,不要盲目迁移别人的东西,要充分利用自己人格的优势,在办学思想中保留自己良好的领导风格,发挥人格魅力在办学思想中的作用。

充分考虑社区环境是

办学思想形成的环境基础

教育是一个多维的、系统的工程,学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配合,任何学校的发展都离不开所在的社区环境的影响。不仅社区的秩序会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社区的文化氛围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社区人口的结构也会影响学校的规模和发展速度。所以校长在确立自己的办学思想时,也要关注社区的环境因素。要对社区的人际环境、自然环境、人口环境,尤其是文化环境做调查,使办学思想能够关注和利用其中的积极因素,使这些鲜活的课程资源发挥教育的作用。

当然,校长在考虑环境因素的时候,不能只从适应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更多地应该积极利用社区环境的积极因素,或者还可以考虑对社区因素做积极的改变。比如,通过对家长的指导、教育,改善家庭教育来从积极的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样,良好的家庭环境又会帮助办学思想的合理定位。

充分考虑我国和世界教育的发展及与教育发展

相关的因素是办学思想形成的基础

校长的办学思想既然和学校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那么办学思想就一定要定位于教育实践的前面,带动学校的发展。即办学思想要稍高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等诸多方面的实际状况,落后于实践或与实践同步的思想是没有指导意义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校长在确立办学思想时必须了解我国和世界社会发展的形势,能够考虑为明天的社会培养人才、考虑学校融进先进的技术与理念,这会使校长的办学思想具有时代特色。同时还要善于了解和学习我国和世界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了解教育实践中的新经验,这会使校长在确立办学思想和以办学思想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办学思想的形成,是校长成熟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因此,校长在成长过程中必须足够关注上述问题,完善自我发展的每个阶段。

篇5:西池学校近三年安全工作规划

为了进一步贯彻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教育局与学校签定的《学校安全目标责任书》,坚持学用为主,防止并举的原则,努力结合我园实际,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安全责任,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深入扎实地开展依法治教工作,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沿着安全有序的轨道健康发展,特制定近三年安全工作规划:

1、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和教育工作,增强法制观念,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法制专题讲座,依法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2、积极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活动,学校每期要举行安全教育专题讲座,每班每周要对生进行安全教育,指导学生健康发展,提高防范意识,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思想和事物。

3、三年内力争无安全事故发生。

4、第一年内完成消防设施配备工作和楼道护栏的加高工作,第二年内完成消防设施配备工作,第三年内完成电线线路的更换工作。

5、每学期要组织一次消防演练。

6、努力把创建“平安校园”活动贯穿全年安全工作之中,年段长负责制,班主任要切实作好宣传、教育工作,使幼儿从小懂得安全知识,初步掌握逃生自救及交通安全。

7、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保证师生不做违法的事并积极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

8、深入群众,把握实际,积极了解,及时预见、发现不安全因

素,防微杜渐,消灭、排除各种不安全隐患。

9、加强园内保卫工作,治安防范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和落实,“三防”工作措施得力,保障人员、设备、器械“三落实”。

10、切实增强门卫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做好进出人员的登记工作,加强园内的门卫工作和重点部门的看管力度,并及时取得派出所的联系,争得支持,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向校领导和有关部门汇报、反映,防微杜渐,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整顿效果好。

11、学期初,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工作计划,层层签定安全目标责任书,责任到人,责、权、利相统一。

12、切实做好节、假日学校的值班和安全保卫工作。

13、建立健全组织活动的安全记录制度,安全事故报告制度以及相关的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落实,由学校监督实行。

14、加强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每学期进行幼儿园检查安全工作不少于三次。

15、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确保学校周围畅通无阻。

晋安区世纪星幼儿园

篇6:西池学校办学思想

2、学校发展规划(中长期、近期);

3、学校及各部门计划(学校工作计划、教务工作计划、后勤工作计划、德育工作计划、团队或少先队工作计划、教学改革规划、教研工作计划、校本培训工作计划等)。

1、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的实施;

2、学校中长期及近期发展规划的实施;

3、学校及各部门工作总结(学校工作总结、教务工作总结、后勤工作总结、德育工作总结、团队或少先队工作总结、教学改革规划、教研工作总结、校本培训工作总结等);

4、学校规划实施的创新做法。

1校长负责制方案、制度、职责及领导班子分工情况;

2、校长负责制落实情况;

3、校长向党组织报告(每学期至少2次)体现民主科学管理,要有讲话稿、有关报告、图片、记录及其他佐证材料;

4、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简明登记表及各种证件复印件(学历证书、职称证书、培训证书、获奖证书等)

1、规范办学行为组织、制度、方案;

2、教师师德师风承诺书;

3、教师基本功训练及比赛材料;

4、教师参加培训情况;

5、教师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原始文件、记录、图片及心得。

6、教师业务档案建立要完善齐全。

1、学校考勤制度、管理细则、考勤记录(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

2、重要工作或突发事件制度、有关报告及记录;

3、贫困生资助制度、贫困生档案。

1、学校各种计划(见B1)、行事历及落实情况;2、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学校管理细则汇编及落实情况;

3、按照有关要求制定的课程表及考课记录;

4、学生评价体系及结果情况;

5、学习教学管理创新做法。

1、规范办学行为组织、制度及方案;2、学校教学过程管理细则(备课、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3、学校备课、考课、作业批改、课外辅导、考绩、后进生转化等落实材料;4、按照有关要求制定的课程表、作息时间表;5、心理健康教师培训情况、教案(两周一次)、心理辅导记录及个案分析材料等;6、阳光体育锻炼一小时实施方案及实施过程材料;

7、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情况;

8、按照有关要求提高教学质量情况

9、学校常规管理创新做法

规范办学行为组织、制度、方案

1、教研工作有关组织、制度(听评课、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集体备课、一课多上、教研课题申报等有关制度);

2、校本教研计划、校本培训计划及教研组工作计划;

3、课题或微型课题立项、申报、研究情况。

1、听评课制度;

2、学校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集体备课、一课多上等活动情况(要有通知、教案、听评课记录、听课记录等)

3、建议开展观课、议课活动。

1、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及活动情况(见B11);2、集中学习制度、学习材料及教师业务学习记录;3、教学开放周活动情况(要有通知、时间安排表、教案、图片、听评课记录等)1、财务管理制度、申请报批制度等及落实情况;2、记账情况。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及资产台账

1、安全卫生管理各种组织、制度、预案汇编;2、安全排查台账;3、安全教育活动材料(安全例会、节假日教育、各种演练、安全教育、安全活动等材料);

4、具体实施情况;

5、创新做法

1、教师聘任制度、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及考核办法或细则;2、实施情况;3、教师聘任有关证书;4、请销假制度、台账及教师考勤材料

1、教师培训各种制度、计划汇编;2、教师培训、校本培训、继续教育培训材料(简明登记表、培训证书、培训资料、培训效果等。

篇7:西池学校办学思想

刘秀芳

老师们、同学们:

第三届校园艺术节今天开幕了,在这里,我代表学校领导对本届校园艺术节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校园艺术节筹备期间付出辛勤劳动的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问候。

有位艺术家曾经说过,艺术使人生活得更加精彩、更加美好。校园艺术节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是我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学校办学历程中形成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也是一学校素质教育取得丰硕成果的一种最有效的展示。在过去的校园艺术节中,同学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为校园生活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营造了团结、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从今天到5月130日的校园艺术节,我们将继续倡导和深化这一宗旨,通过举办书画现场展示活动,校园歌曲大赛、经典诵读比赛和文艺汇演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来加深同学们对艺术的理解,陶冶同学们的艺术情操,拓展同学们的文学艺术素养,培养同学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文化艺术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艺术作为一种要素已深深融入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年来,我校有一批又一批毕业生

考取艺术院校或艺术专业,不少毕业生进入社会后成为各行各业文艺骨干,倍受称赞好评。这些都离不开校园艺术节的熏陶和感召。本届校园艺术节通过推出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再一次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挑战自我的艺术平台。希望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通过活动不断认识自我、挖掘潜能、提高自己。同时,衷心希望第三届校园艺术节能成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战场,弘扬优良校风,消除不良习气,调整良好心态,养成良好习惯。同时希望同学们在艺术节期间充分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并能合理和科学地安排好上课与活动时间,做到学习、活动两不误。

篇8:西池学校办学思想

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与引领作用。但在当前许多学校的办学实践中, 存在着对办学理念的认识误区, 尤其是将校长的办学理念与学校的办学理念混同起来的现象较为明显, 从而导致办学理念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甚至使学校发展出现不良型态。

对于什么是办学理念, 目前却尚无统一的界定, 不同的研究者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对办学理念进行了界定。比如:

A.办学理念是校长基于“办怎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次思考的结晶[1];

B. 办学理念即学校发展中的一系列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及教育价值的集合体, 是学校自主建构起来的学校教育哲学[2];

C. 办学理念是学校成员对学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所持教育观念的复合体, 是学校自主建构起来的办学指导思想[3];

D.办学理念是建立在对教育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基础之上的, 它回答的是“学校是什么”, “学校具有什么使命”, “学校发挥什么作用”等一些基本问题[4];

E.办学理念是为学校成员创造并共享的核心教育观念, 集中反映了学校的价值追求, 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5];

F.办学理念是指我们办学校的基本思想和核心价值观, 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里对于学校建设的根本性问题的看法, 包括对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根本性问题的认识[6]。

从上述关于办学理念的几个概念界定中可以看出, 尽管这些概念都是在界定办学理念, 但是它们所描述的办学理念实质上是两类不同的办学理念, 即校长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的办学理念。比如, 概念A所界定的办学理念就是校长的办学理念, 概念B、C所界定的办学理念就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其他界定, 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办学理念是校长的抑或学校的办学理念, 但从其表述中不难看出, 这些学者所认为的办学理念仍然超脱不出校长与学校这两个范畴。比如概念D, 如果追问谁来回答这些问题, 概念E, 谁来创造, 概念F, 谁的看法与认识时, 答案必然是校长。如果不是校长来回答, 就不是办学理念, 而只能是一般的学校管理思想或教育思想。

由上可知, 在现有的研究中, 办学理念已经被分成了两类, 即校长的办学理念与学校的办学理念。但对这两类概念加以区分并进行分类研究的, 几乎没有。因此, 对校长的办学理念与学校的办学理念进行进一步的探析与甄别,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既有助于深入办学理念的研究, 更有助于推进学校的办学实践。

二、内涵的厘定

1.校长的办学理念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没有办学理念, 就无法指导与引领学校的办学实践。每一位校长都应有自己的办学理念, 指导自己的办学实践, 引领学校发展。校长的办学理念是校长个人对为什么办学、办什么样的学以及如何办这样的学等问题进行长期深入、反复思考后, 形成的相对稳定成熟的价值观念体系。

校长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需要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或长或短, 因人而异。但当校长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后, 就会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与独特性。

稳定性是指校长的办学理念通常会表现出明显的一贯性与统一性, 不会发生突变。因为办学理念是对办学相关问题进行的根本性思考, 且思考成熟后形成的价值观念体系。尽管校长的办学理念会在办学实践中有所发展与完善, 但这种发展与完善是渐变的, 从而使校长的办学理念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独特性是指校长的办学理念是校长个人办学思想的精粹, 带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甚至成为校长的个人名片, 具有较高的辨识度。比如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蔡元培的“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等, 他们的办学思想都直接贴上了他们的标签, 不可替代, 也无可复制, 显示出了极高的独特性。

2.学校的办学理念

理念是经过理性思考后得到的信念, 而思考是人类独有的功能, 学校不可能进行思考, 更不可能形成思想观念, 因此, 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校长的办学理念显然不同, 它不是学校自主形成的一个价值观念体系。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并积淀下来, 获得广泛认同的学校核心价值观念体系。这一核心价值观念体系使一所学校呈现出稳定、个性的精神气质, 是学校的“灵魂”所在。正是这种精神气质使得一所学校区别于另一所学校。

学校办学理念的形成首先来自于学校历任校长的办学理念。校长在将自己的办学理念落实到办学实践中时, 势必要将自己隐性的观念体系显性化, 通过可识别的方式将其呈现。这种呈现一般通过两种载体, 一种是硬件载体, 包括校园建设、学校标识、设备设施等;另一种是软件载体, 包括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宣传口号、特色文化等。通过这些载体, 校长将其办学理念融入了学校。一所学校的发展是由前后相继的众多校长共同成就的, 每一位校长的办学理念都会融进学校的发展中。这些办学理念经过长期的杂糅、融合、沉淀, 逐渐形成一所学校前承后继的、稳定的价值追求, 这些价值追求使得学校的办学理念得以浮现并清晰, 最终形成独特的价值观念体系, 成为学校的办学理念。

与校长的办学理念相比, 学校的办学理念具有较明显的开放性和动态性。

首先,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在吸取了各方观念体系的基础上逐渐沉淀形成的, 因此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学校发展必会经历不同的校长, 即便是某一位校长留下了极具辨识度与影响力的办学理念, 在它被沿袭、继承的过程中, 也将会被慢慢融合、吸收, 最终成为学校办学理念的一部分, 而非全部。

其次, 学校的办学理念一旦形成, 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学校发展阶段的推进, 以及整个教育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有所变化。这种动态性的变化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累积性的渐变, 即办学理念的部分内容有所调整, 呈现方式有所改动, 使学校在保持办学理念核心部分不产生变化的同时, 又能够使学校适应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与时代发展的需求, 保持学校的先进性。这种渐变的驱动力可以是内发的, 即学校主动适应学校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将新的办学思想与观念不断的吸收进学校原有的办学理念中, 从而使学校办学理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可以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也可以是外迫的, 即学校迫于各种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压力, 不得不将学校办学理念进行调整, 以适应学校发展需求。

学校办学理念变化的另一种类型是急剧性的突变, 即在学校发展的某一特定阶段, 整个学校的办学目标、方向、方式、方法进行了重大调整, 使学校完全呈现出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型态。这种突变通常会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出现:一是学校发展面临极大的困境, 甚至生存危机。在这种情况下, 变则通, 通则久, 因此, 学校会做出重大的变革, 在危机中寻找转机, 使学校走出困境, 获得重生。比如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等, 都是在学校发展面临极大困境的时刻, 做出重大变革, 重新审视并转变整个学校的办学理念, 从而使学校改头换面, 焕然一新。另一种情况是学校经历了一任领导力极强的校长。由于校长具有成熟的办学理念, 且对学校发展有成熟的思考, 因此, 即便是在学校发展未出现困境或危机时, 也会对学校办学理念进行变革, 使学校办学理念与校长办学理念无限趋同。这种情况的突变, 并不是对学校原有办学理念的颠覆, 因为学校办学理念是经长期发展沉淀的, 是有根的, 很难将其完全颠覆, 而是对原有办学理念的升华, 将其提升到新的高度, 从而使学校以更高的姿态、更新的面貌呈现。

三、关系的厘清

校长的办学理念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具有不同的内涵, 在学校办学实践中, 应将二者进行清晰的区分, 否则就会出现校长将自己的办学理念凌驾于学校办学理念之上、或者是以学校办学理念替代校长办学理念的状况。但由于校长办学理念与学校办学理念所聚焦的核心问题都是如何办学、如何办好学等共性问题, 二者又有明显的交叉, 因此, 校长办学理念与学校办学理念呈现出“和而不同”的关系状态。

所谓“和”, 指校长的办学理念与学校的办学理念二者相互协调, 和谐共生, 甚至合二为一。这种和谐共生在学校办学初期以及校长在学校的任期期间尤为明显。在一所学校新成立之时, 学校的办学理念显然尚未形成, 校长的办学理念主导了整个学校的办学实践, 并成为学校办学理念的基础与雏形。此时, 校长的办学理念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必然和谐共生, 共同发展。除此之外, 在校长任期之内, 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校长的办学理念也必须和谐互处。尽管学校校长的更迭相对比较频繁, 前后任校长提出的办学理念相互之间也可能没有关联, 甚至相互否定。但作为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办学理念, 具有系统的稳定性和发展性。尤其学校的发展是具有其物质基础和环境支撑的, 在同一时期, 学校的物质基础与环境支撑不会发生重大的变更, 学校前后任校长办学的基础与条件大致相同, 这就使校长的办学理念必须建立在学校历经数年积淀下来的理念基础上, 在继承中丰富, 在继承中发展[7], 而不能完全背弃学校原有的办学理念。否则的话, 即便校长拥有先进的办学理念, 也会在办学实践中寸步难行。

所谓“不同”, 指校长的办学理念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具有不同的内涵, 更有清晰的边界。从前文对校长办学理念与学校办学理念内涵的界定中可以清晰地看到, 校长办学理念的内涵、来源、特征都与学校的办学理念有所不同。校长的办学理念是一个价值观念体系, 这个价值观念体系可以转化为相应的概念体系, 并构成学校办学理念的一部分。学校的办学理念尽管体现的也是一种核心价值观, 但学校并没有主观观念, 更没有独立的观念体系, 学校的办学理念只能通过符号体系来呈现, 这个符号体系来源于概念体系。因此, 校长的办学理念内在是观念体系, 外显是概念体系。而学校的办学理念内在是概念体系, 外显是符号体系。

办学理念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不论是校长的办学理念, 还是学校的办学理念, 都将对引领学校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因此, 理清校长办学理念与学校办学理念的关系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校长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理念的组成部分, 并且是核心组成部分, 但校长的办学理念并不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全部;校长办学理念的发展变化会带来学校办学理念的发展变化, 是学校办学理念发展的源动力, 但学校的办学理念具有独立的稳定性与发展性, 不会随任何一位校长办学理念的改变而任意改变。二者和而不同, 既各自独立, 又相辅相成。只有厘清二者内涵, 理顺二者关系, 才能在办学实践中有效地通过办学理念引领学校的科学发展。

摘要:校长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理念的核心组成部分, 但校长的办学理念并不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全部;校长办学理念的发展变化是学校办学理念发展变化的源动力, 但学校办学理念具有独立的稳定性与发展性, 不会随任何一位校长办学理念的改变而任意改变。只有厘清二者内涵, 理顺二者关系, 才能在办学实践中有效地通过办学理念引领学校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办学理念,校长的办学理念,学校的办学理念

参考文献

[1]刘飞.办学理念:对学校三个追问的回答.中国教育学刊, 2010 (2) .

[2]郭元祥.论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科学论坛, 2006 (4) .

[3]陈如平.如何提出和提炼学校的办学理念.中小学管理, 2006 (10) .

[4]陈如平.如何提出和提炼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情报参考, 2007 (1) .

[5]罗欣, 郑金洲.办学理念:问题探寻与改进策略.上海教育科研, 2011 (6) .

[6]周德义.关于学校办学理念形成与实践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 2006 (7) .

篇9:西池学校办学思想

摘 要 校长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理念的核心组成部分,但校长的办学理念并不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全部;校长办学理念的发展变化是学校办学理念发展变化的源动力,但学校办学理念具有独立的稳定性与发展性,不会随任何一位校长办学理念的改变而任意改变。只有厘清二者内涵,理顺二者关系,才能在办学实践中有效地通过办学理念引领学校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 办学理念校长的办学理念学校的办学理念

一、问题的提出

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与引领作用。但在当前许多学校的办学实践中,存在着对办学理念的认识误区,尤其是将校长的办学理念与学校的办学理念混同起来的现象较为明显,从而导致办学理念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甚至使学校发展出现不良型态。

对于什么是办学理念,目前却尚无统一的界定,不同的研究者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对办学理念进行了界定。比如:

A.办学理念是校长基于“办怎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次思考的结晶[1];

B.办学理念即学校发展中的一系列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及教育价值的集合体,是学校自主建构起来的学校教育哲学[2];

C.办学理念是学校成员对学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所持教育观念的复合体,是学校自主建构起来的办学指导思想[3];

D.办学理念是建立在对教育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基础之上的,它回答的是“学校是什么”,“学校具有什么使命”,“学校发挥什么作用”等一些基本问题[4];

E.办学理念是为学校成员创造并共享的核心教育观念,集中反映了学校的价值追求,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5];

F.办学理念是指我们办学校的基本思想和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里对于学校建设的根本性问题的看法,包括对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根本性问题的认识[6]。

从上述关于办学理念的几个概念界定中可以看出,尽管这些概念都是在界定办学理念,但是它们所描述的办学理念实质上是两类不同的办学理念,即校长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的办学理念。比如,概念A所界定的办学理念就是校长的办学理念,概念B、C所界定的办学理念就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其他界定,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办学理念是校长的抑或学校的办学理念,但从其表述中不难看出,这些学者所认为的办学理念仍然超脱不出校长与学校这两个范畴。比如概念D,如果追问谁来回答这些问题,概念E,谁来创造,概念F,谁的看法与认识时,答案必然是校长。如果不是校长来回答,就不是办学理念,而只能是一般的学校管理思想或教育思想。

由上可知,在现有的研究中,办学理念已经被分成了两类,即校长的办学理念与学校的办学理念。但对这两类概念加以区分并进行分类研究的,几乎没有。因此,对校长的办学理念与学校的办学理念进行进一步的探析与甄别,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既有助于深入办学理念的研究,更有助于推进学校的办学实践。

二、内涵的厘定

1.校长的办学理念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没有办学理念,就无法指导与引领学校的办学实践。每一位校长都应有自己的办学理念,指导自己的办学实践,引领学校发展。校长的办学理念是校长个人对为什么办学、办什么样的学以及如何办这样的学等问题进行长期深入、反复思考后,形成的相对稳定成熟的价值观念体系。

校长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或长或短,因人而异。但当校长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后,就会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与独特性。

稳定性是指校长的办学理念通常会表现出明显的一贯性与统一性,不会发生突变。因为办学理念是对办学相关问题进行的根本性思考,且思考成熟后形成的价值观念体系。尽管校长的办学理念会在办学实践中有所发展与完善,但这种发展与完善是渐变的,从而使校长的办学理念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独特性是指校长的办学理念是校长个人办学思想的精粹,带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甚至成为校长的个人名片,具有较高的辨识度。比如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等,他们的办学思想都直接贴上了他们的标签,不可替代,也无可复制,显示出了极高的独特性。

2.学校的办学理念

理念是经过理性思考后得到的信念,而思考是人类独有的功能,学校不可能进行思考,更不可能形成思想观念,因此,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校长的办学理念显然不同,它不是学校自主形成的一个价值观念体系。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并积淀下来,获得广泛认同的学校核心价值观念体系。这一核心价值观念体系使一所学校呈现出稳定、个性的精神气质,是学校的“灵魂”所在。正是这种精神气质使得一所学校区别于另一所学校。

学校办学理念的形成首先来自于学校历任校长的办学理念。校长在将自己的办学理念落实到办学实践中时,势必要将自己隐性的观念体系显性化,通过可识别的方式将其呈现。这种呈现一般通过两种载体,一种是硬件载体,包括校园建设、学校标识、设备设施等;另一种是软件载体,包括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宣传口号、特色文化等。通过这些载体,校长将其办学理念融入了学校。一所学校的发展是由前后相继的众多校长共同成就的,每一位校长的办学理念都会融进学校的发展中。这些办学理念经过长期的杂糅、融合、沉淀,逐渐形成一所学校前承后继的、稳定的价值追求,这些价值追求使得学校的办学理念得以浮现并清晰,最终形成独特的价值观念体系,成为学校的办学理念。

与校长的办学理念相比,学校的办学理念具有较明显的开放性和动态性。

首先,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在吸取了各方观念体系的基础上逐渐沉淀形成的,因此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学校发展必会经历不同的校长,即便是某一位校长留下了极具辨识度与影响力的办学理念,在它被沿袭、继承的过程中,也将会被慢慢融合、吸收,最终成为学校办学理念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其次,学校的办学理念一旦形成,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学校发展阶段的推进,以及整个教育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有所变化。这种动态性的变化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累积性的渐变,即办学理念的部分内容有所调整,呈现方式有所改动,使学校在保持办学理念核心部分不产生变化的同时,又能够使学校适应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与时代发展的需求,保持学校的先进性。这种渐变的驱动力可以是内发的,即学校主动适应学校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将新的办学思想与观念不断的吸收进学校原有的办学理念中,从而使学校办学理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可以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也可以是外迫的,即学校迫于各种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压力,不得不将学校办学理念进行调整,以适应学校发展需求。

学校办学理念变化的另一种类型是急剧性的突变,即在学校发展的某一特定阶段,整个学校的办学目标、方向、方式、方法进行了重大调整,使学校完全呈现出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型态。这种突变通常会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出现:一是学校发展面临极大的困境,甚至生存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变则通,通则久,因此,学校会做出重大的变革,在危机中寻找转机,使学校走出困境,获得重生。比如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等,都是在学校发展面临极大困境的时刻,做出重大变革,重新审视并转变整个学校的办学理念,从而使学校改头换面,焕然一新。另一种情况是学校经历了一任领导力极强的校长。由于校长具有成熟的办学理念,且对学校发展有成熟的思考,因此,即便是在学校发展未出现困境或危机时,也会对学校办学理念进行变革,使学校办学理念与校长办学理念无限趋同。这种情况的突变,并不是对学校原有办学理念的颠覆,因为学校办学理念是经长期发展沉淀的,是有根的,很难将其完全颠覆,而是对原有办学理念的升华,将其提升到新的高度,从而使学校以更高的姿态、更新的面貌呈现。

endprint

三、关系的厘清

校长的办学理念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具有不同的内涵,在学校办学实践中,应将二者进行清晰的区分,否则就会出现校长将自己的办学理念凌驾于学校办学理念之上、或者是以学校办学理念替代校长办学理念的状况。但由于校长办学理念与学校办学理念所聚焦的核心问题都是如何办学、如何办好学等共性问题,二者又有明显的交叉,因此,校长办学理念与学校办学理念呈现出“和而不同”的关系状态。

所谓“和”,指校长的办学理念与学校的办学理念二者相互协调,和谐共生,甚至合二为一。这种和谐共生在学校办学初期以及校长在学校的任期期间尤为明显。在一所学校新成立之时,学校的办学理念显然尚未形成,校长的办学理念主导了整个学校的办学实践,并成为学校办学理念的基础与雏形。此时,校长的办学理念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必然和谐共生,共同发展。除此之外,在校长任期之内,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校长的办学理念也必须和谐互处。尽管学校校长的更迭相对比较频繁,前后任校长提出的办学理念相互之间也可能没有关联,甚至相互否定。但作为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办学理念,具有系统的稳定性和发展性。尤其学校的发展是具有其物质基础和环境支撑的,在同一时期,学校的物质基础与环境支撑不会发生重大的变更,学校前后任校长办学的基础与条件大致相同,这就使校长的办学理念必须建立在学校历经数年积淀下来的理念基础上,在继承中丰富,在继承中发展[7],而不能完全背弃学校原有的办学理念。否则的话,即便校长拥有先进的办学理念,也会在办学实践中寸步难行。

所谓“不同”,指校长的办学理念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具有不同的内涵,更有清晰的边界。从前文对校长办学理念与学校办学理念内涵的界定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校长办学理念的内涵、来源、特征都与学校的办学理念有所不同。校长的办学理念是一个价值观念体系,这个价值观念体系可以转化为相应的概念体系,并构成学校办学理念的一部分。学校的办学理念尽管体现的也是一种核心价值观,但学校并没有主观观念,更没有独立的观念体系,学校的办学理念只能通过符号体系来呈现,这个符号体系来源于概念体系。因此,校长的办学理念内在是观念体系,外显是概念体系。而学校的办学理念内在是概念体系,外显是符号体系。

办学理念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不论是校长的办学理念,还是学校的办学理念,都将对引领学校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因此,理清校长办学理念与学校办学理念的关系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校长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理念的组成部分,并且是核心组成部分,但校长的办学理念并不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全部;校长办学理念的发展变化会带来学校办学理念的发展变化,是学校办学理念发展的源动力,但学校的办学理念具有独立的稳定性与发展性,不会随任何一位校长办学理念的改变而任意改变。二者和而不同,既各自独立,又相辅相成。只有厘清二者内涵,理顺二者关系,才能在办学实践中有效地通过办学理念引领学校的科学发展。

————————

参考文献

[1] 刘飞.办学理念:对学校三个追问的回答.中国教育学刊,2010(2).

[2] 郭元祥.论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科学论坛,2006(4).

[3] 陈如平.如何提出和提炼学校的办学理念.中小学管理,2006(10).

[4] 陈如平.如何提出和提炼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情报参考,2007(1).

[5] 罗欣,郑金洲.办学理念:问题探寻与改进策略.上海教育科研,2011(6).

[6]周德义.关于学校办学理念形成与实践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06(7).

[7] 郑如法.当前办学理念的常见问题.教学与管理,2009(1).

[作者:姜元涛(1980-),女,江苏徐州人,云南师范大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云南培训基地讲师,教育学博士;沈旸(1965-),女,云南昆明人,云南师范大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云南培训基地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茶世俊(1972-),男,云南大理人,云南师范大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云南培训基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袁永惠(1964-),女,云南昆明人,云南师范大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云南培训基地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杨 子】

上一篇:ogsm培训材料下一篇:《强悍的兔乖乖》小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