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壁文化如何彰显审美之光——学校墙壁文化分析

2022-09-11

在教育局势不断变化的当下, 特色学校建设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 学校墙壁文化也逐渐进入特色办学的规划中。如何挣脱传统教育的束缚, 高效构建特色墙壁文化, 考验着教育工作者的才能。本文主要结合最近几年的工作经验, 对小学墙壁文化彰显审美艺术的实施措施进行分析。

一、化零为整, 把握尺度

学校墙壁文化作为彰显学校办学理念与教育特色的途径, 其展现出的内容充分显示着学校特色与校园文化的和谐统一。墙壁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构成, 其将教育理念、精神文明等概念转变成真实存在的教育要求, 针对现存的教育问题将其化零为整, 以具体的实物呈现给校园内的师生, 使学生能够理解其内涵, 并将教育准则转变成实际行动。如:一所小学教室内悬挂着学生手写的名言警句, 白纸黑字清晰可见, 坐在教室内, 各个文学大家的作品映入眼帘, 彰显出小学生的文化底蕴与艺术气息[1]。若是在墙壁上悬挂“所谓治国, 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 而能教人者, 无之”“强国之基在养蒙, 儿童智慧须开爽, 方能凌驾于人上。”此种语录, 学生将很难理解其内涵, 更加谈不上将其吸收转换为实际行动。还有一些口号脱离实际, 很难获得成效。如以校园环保教育为例, 大部分小学都会采用张贴提示的方式进行引导, 比较常见“爱护花草, 人人有责”“节约用水”“随手关灯”等。在实际管理中我们可以尝试在贴纸旁增添管理人员的名字, 这样一来就可以保障责任到个人, 随机抽取更换管理范围, 以此全面增强学生的管理意识。借助师生的共同努力, 学生会在参与中获得更多体验, 进一步强化了职责感, 在无形中凸显墙壁文化的警示作用与管理职能。除此之外, 小学墙壁上还可以设置“拾金不昧”“观察四周”的提示语, 借助提醒性语言有效规范学生的生活习惯, 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发展具有诸多帮助。学校方面需要及时挣脱口号主义的“外衣”, 化零为整化虚为实, 从生活中多个细节教育学生。

二、由内而外, 渗透教育

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主体对象, 也是课程教育的核心, 引导学生参与课程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向。学校方面需要以墙壁为切入点, 以调动学生参与欲望为主要目标, 以提升学生整体核心素养为宗旨, 利用墙壁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才能、情感表达、学习交际、团结向上的最佳平台[2]。在实践研究中笔者发现, 西方发达国家有许多相关墙壁文化的内容, 学校方面可以充分借鉴其优秀成果。当下更能吸引学生关注的是校园中发生的人事物, 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室内设置一个记录学生读书数量的版面。墙壁上悬挂着“阅读100-150本”“阅读150-300本”“阅读400以上”三个模块, 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对应版面粘贴名字。其中“阅读100-150本”的版面中张贴满信息贴;“阅读150-300本”的版面中也陆陆续续贴满了但是所需时间很长;“阅读400以上”的版面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名字贴。面对此种动态变化的记录模块, 小学生的阅读欲望也会被有效激发, 对比传统张贴名言警句的做法前者更加具备效果。

在设计墙壁文化内容形式过程中, 往往会选择闻名中外的名人名言或者是画家名作, 以此反映当时社会的发展情况。若是能够发动教师与学生一同书写“名言警句”, 展示学生的创新能力, 设计出反映校园中真实存在的事件, 引发学生的深思与自省, 此种做法更加具备实践意义[3]。如:学校在设置橱窗文化时, 在上面应该张贴什么样的内容更加符合校园文化构建主这一问题上十分苦恼, 领导后来决定动员师生、家长来选择或亲身编写, 历经三次整改, 最后选出由一位学生家长贡献的“木落水尽千崖枯, 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 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 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事实证明, 努力付出换来的结果更加令人信服。

当前, 一些有经济条件的学校多半设置了校史室, 还有一些学校则借鉴了西方国家的一些教育手法, 将本校的历史文明与办学成就放置在大厅走廊上, 使教师与学生能够更加了解学校的发展史。如:学校方面可以在走廊专门设置模范代表专刊, 将多位本校毕业的精英人才的照片挂在走廊上, 以此来引起学生的敬仰之情。此种墙壁文化是其他学校无法匹敌的, 若是学校并没有著名的精英, 可以选取一些具备教育意义的楷模。在寒暑假之际, 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特殊的作业拜访校友, 开学回校时将自己的访问过程以图文的形式进行展示, 而这种形式会在校园内造成很大的影响[4]。

墙壁文化作为记录学生校园生活的工具, 也是监督师生教学行为的警示牌, 记载了学生美好的校园时光。校园正能量在优质的学习氛围中传递, 部分负面情绪也将在交际中逐渐接触。除此之外, 墙壁文化还具备承载历史文明、见证学校兴衰的职责, 为校园内师生提供大量相关校园文化建设的读本。由内而外, 渗透文化教育, 从而不断强化墙壁文化的感染力。

三、转静为动, 长效合一

通常情况, 小学墙壁文化专栏主题具备稳定性, 学生通过学习专刊内容从而获得一定收获。在设计墙壁文化专栏过程中, 不可以局限某一主题, 而是要紧随时代的潮流, 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 教师需要定期更换主题内容, 否则将会引起学生的审美疲劳。因为不论多么好的作品, 若是长时间赏析都会出现疲劳感, 所以教师方面需要紧随时代的发展潮流, 创新墙壁文化栏目内容, 尽可能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问题。以“感动中国人物”这一活动为例, 学校方面可以借鉴其经验票选本校季度内感动人物事迹[5]。以校园中实际发生的事件为主题,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此种做法可以全面满足学生对于墙壁文化的需求。小学生学习成长速度非常快, 身心特征也在不断变化, 从开学到假期结束, 从入学到毕业, 学习思维与现实生活都会出现很大变化, 因此墙壁文化的内容也需要及时进行变更, 只有这样才可以发挥出教育的价值。同时, 不断变更墙壁文化内容, 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墙壁文化的建设中, 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得到全方位训练。

四、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在小学学校中随处可见评比板的身影, 学生的违纪情况与学习情况被一一记录在评价指标中, 各班级、各年级的学习情况一目了然, 还有部分学校将学生的名字与年纪班级写的十分详细。除了直接公布违纪学生名字做法比较不妥之外, 这样的评分标准对学校维持良好校风校纪具有帮助, 但是会不同程度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如何将墙壁文化中学生评价做的具备本校特色, 逐渐成为学校构建特色办学的关键。基于此, 学校方面需要尝试取消一周一评比的考核机制, 将“表扬墙”取代过去传统的评比板。需要注意的是, 在选取榜样过程中, 不可以限定人群, 只要有某一行为值得学习就可以作为榜样。一般情况下, 榜样的考核是不具备标准的, 不需要经过层层组织的对比分析。学生、教师等可以自主申报, 只要表现的好, 就可以有足够的机会上墙。“表扬墙”中。校园内“表扬墙”有讲述不完的故事, 学习不完的榜样, 会成为学生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原动力, 逐渐成为学校办学特色的最佳展示途径。

五、密切联系, 彰显审美

小学学校作为教师学生一同学习、工作的主要场所, 也是学生家长、教育业同行与社会各界精英的进出之地, 学校的知名度与办学成就与学生的学习成长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也和每一位来校访问的人有关联。墙壁文化作为一个最直接的对外展示窗口, 胜过他人的长篇大论。因此, 学校方面需要落实好墙壁文化工作, 以方位图、警示牌、欢迎词等素材为基础, 便于来访者更好的完成工作, 这也就进一步彰显出学校方面的管理能力。同时, 我们还需要在墙壁旁装置储物柜、雨伞、板凳及报纸专栏等, 充分人文主义气息。一所学校在走廊内增设了板凳, 需要听取装修工人的建议, 在学生放学期间家长可以坐在板凳上休息一下。不仅可以使工作一天十分疲惫的家长得到短时间的休息, 缓解了工作方面的焦躁情绪, 更为关键的是能够使家长对学校产生信赖与感动。如“对学生家长都能够照顾的如此细致入微, 孩子在校期间完全可以放心”。若是没有一些强制要求, 学生家长到校拜访期间, 教师会因为与家长交流而影响他人的工作, 若是选择将交流地点放在走廊上, 不仅不符合为人待客的道理, 也会对交流工作带来一定影响。

六、结束语

学校特色墙壁文化作为彰显本校审美能力的主要途径, 汇集着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在实际开展墙壁文化工作时, 需要挣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 联系多位主体创新文化建设形式, 以培养学生墙壁文化意识为切入点, 落实多项文化建设工作。学校方面需要及时提高自我对墙壁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视, 发动全体师生一同努力, 从而全面构建具备本校特色的墙壁文化。

摘要:学校墙壁文化作为学校物质文化的关键构成, 对小学生的身心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小学墙壁文化如何彰显审美之光展开分析, 总结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案, 旨在为创新学校墙壁文化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墙壁,墙壁文化,审美

参考文献

[1] 翟翠敏.对校园墙壁文化建设的观察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 2014, (13) :19-20.

[2] 周红霞.让特教学校的墙壁“靓”起来[J].现代特殊教育, 2015, (Z1) :39-40.

[3] 赵舫.中学校园“墙壁文化”和语文素养的关系[J].华夏教师, 2015, (06) :66-67.

[4] 侍青, 高鹏.墙壁文化建设“四误区”[J].中国德育, 2016, (07) :92-94.

[5] 郑淑清.学校墙壁文化建设的实施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5, (04) :70-72.

上一篇:高职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探析下一篇:水稻高产种植技术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