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寻求有效数学教学

2023-01-12

有些数学课堂可谓异彩纷呈, 而课堂的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一些教师一味强调开放与自主, 在课堂上很少进行规范的板书、清晰的讲解, 很少留给学生独立看书或做作业的时间。怎样提高课堂实效, 处理好有效与开放的矛盾?我认为, 需要在继承与创新中寻求平衡。

一、强化目标意识, 清晰阐述具体目标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获得基本的活动经验和数学思想方法。前者是显性的要求, 可清晰地加以阐述, 并分解到每节课完成, 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一课一得”;后者是隐性的目标, 较难在课堂上清晰阐述, 需要教师长期坚持, 点滴渗透。新课程实施以来, 一些教师在制订课时教学目标时, 追求面面俱到, 误以为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放大了, 把“知识技能”的目标含糊了, 就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事实上, 教学的成效是一个不断累积的结果, 而不是一个突变。教师需要进一步强化目标意识, 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仔细研读教材和全面分析学情的基础上, 通盘考虑总体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 保证每节课有可检测的知识技能目标, 并分解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加以落实。如一位教师写的“速度、时间、路程”一课的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速度的含义, 建构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 初步感知三者之间的变化规律。 (2) 引导学生运用路程、速度、时间三者关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 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目标, 既把一节课纳入解决问题的整体框架中加以考虑, 又依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实际突出一节课的个性。正因为教师对课时目标有了清晰的认识和恰当的定位, 课堂上就少了许多游离于数学之外的环节, 力求让每个环节的构建与目标建立对应关系, 使环节都指向目标,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增强时间观念, 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教学时间是十分宝贵的, 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和结构的安排。在有限的40分钟里, 面对有四五十名学生的大班教学, 教学时间分配的合理程度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实施以来, 许多教师热衷于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但由于缺乏时间观念, 有的教师只是原原本本地把实际问题拿到课堂上, 提出的问题过于笼统, 让学生漫无边际地“侃”, 影响了教学进度。实际上, 一个正常人真正可以集中精力的时间只有20分钟左右, 小学生更短, 我们不能要求孩子集中40分钟的注意力, 但可以根据孩子注意力能集中的时段讲解新知、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应合理分配好各教学环节所需的时间, 在课前就应对各个教学环节所需时间心中有数, 特别要把学生答问、练习的时间计算在内, 并且留有余地。如果把新授课分为导入、展开、巩固延伸3个环节的话, 展开环节所占的比例要大一些, 并且要留出一定的巩固练习时间。

新课程并非要完全抛弃传统的课堂结构, 而是要求对传统的课堂结构进行改革和优化。许多有经验的教师非常重视课堂教学的顺序和时间的合理安排, 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加强引领意识, 恰当讲解示范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 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必要的讲解示范, 尤其是小学生。作为教师, 讲解是一项很重要的基本功。平时听课中, 笔者发现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该讲时不敢讲, 本来一句话就能点明的问题, 非得跟学生“兜圈子”、“捉迷藏”, 以为这样就是开放, 结果时间白白地浪费了。举例来说,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在传统数学教材中, 设计了整个单元进行应用题的教学。而数学课程标准把“解决问题”作为4个总体目标之一, 以此为指导的数学教科书将应用与计算结合起来, 不再设立单独的应用题单元, 甚至很少集中地编排纯应用题内容。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 新教材编排体例的变化与教师教学习惯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一些教师不敢强调数量关系, 怕被扣上“传统”的帽子。事实上, 一个学生搞不清数量关系, 就不可能从复杂的情境中提炼出有用信息。传统的应用题教学中有许多做法值得借鉴, 如教师经常会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先算什么?”、“为什么要先算?”、“谁能完整地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要求运用“根据……可以求出……要求……需要。知道……”的句式表达思路。这些话看似简单, 恰恰帮助了学生梳理和提炼解题思路。

尽管新课程强调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在教学实践中倡导先试后讲, 但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的自主同样重要。很多时候, 学生的主体地位恰恰是在教师的主导下确立的, 没有引领, 自主学习便会失去方向。相反, 教师的适时点拨、启发, 如画龙点睛, 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超越发展, 这是“有效”的真正内涵。

在数学课堂上, 教师对学生的思路作必要的梳理和提炼, 对一些重点难点的内容进行适时的点拨、引导甚至讲解, 是教师应尽的职责。

有效教学是一个永恒的研究课题, 要处理好有效与开放的关系, 纠正教师由于认识上的偏差而出现的不当做法。我们对教学改革的深入理解, 需要在继承与创新中寻求平衡。事实上, 数理学科的学科教学体系已形成一个严谨的整体,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也积淀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譬如, 以旧引新、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和生长点;系统把握教材内容, 精心处理重点、难点;有效组织练习, 注重变式训练, 当堂反馈校正, 等等。

上一篇:公共停车场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造价控制要点研究下一篇:山东省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以及其他热点问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