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陷阱范文

2022-05-17

第一篇:谈判陷阱范文

经验:九步骤 避开竞争性谈判的“陷阱”

由于《政府采购法》对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的程序只有原则性规定,尤其是成交供应商的确定标准只有“采购人从谈判小组提出的成交候选人中根据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且报价最低的原则确定成交供应商”一句话。而三个因素如何“相等”,各方的理解不一,因而个别地方在采用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时擅自进行了“修正”,演变出“竞争性谈判综合评分法”、“竞争性谈判性价比法”等不可取的作法,致使高价中标、供应商投诉等时有发生。

2号文的出台对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确定成交供应商的原则进行了重申。但有人认为,2号文的规定虽然对采购人具有较强的制约作用,但在具体操作上欠缺灵活。为此,笔者就目前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存在的误区、成因及对策与大家进行探讨。

步骤一:依法采购是前提

《政府采购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谈判结束后,谈判小组应当要求所有……供应商……进行最后报价,采购人从谈判小组提出的成交候选人中根据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且报价最低的原则确定成交供应商……”从政府采购指定媒体刊登的信息、案例分析、经验介绍中可以看到,个别地方只接受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有利的方面,规避其“约束”,觉得由规范的“谈判后的评标最低价中标”演变为“竞争性谈判综合评分法”、“竞争性谈判性价比法”更具灵活性和操作性,而不愿意采用最低评标价法。因为,采用最低评标价法意味着谈判小组失去了绝大部分的自由裁量权。

对策:

采用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应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规定操作,任何单位和组织包括政府采购监管部门、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供应商都应当严格遵守《政府采购法》的规定,不应以种种理由擅自对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进行变通,同时认真贯彻执行2号文。各级监管部门对今后仍使用“竞争性谈判综合评分法、性价比法”的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一经发现,应严肃处理。

步骤二:严格遵循限制条件

由于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灵活、效率很高,不少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对“谈判”非常青睐。为了避免滥用竞争性谈判,《政府采购法》对这一采购方式提出了限制性规定,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同志忽略了这些“限制”,若当地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对审批、实施过程疏于监管,违法现象出现的几率将会更高。竞争性谈判演变成主要的采购方式,主要与各方忽视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的限制性规定有关。

对策:

对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以上的政府采购项目,采购人申请采用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时,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应进行认真、严格的审查。

公开招标失败的政府采购项目,采购人申请拟由公开招标采购方式改用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的,监管部门应认真分析公开招标失败的原因,并严格审查和控制,针对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投标的供应商达到三家以上,开标、评标后由于供应商资格、投标报价超过预算等原因导致完全满足招标文件的供应商不足三家,采购人要求采用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时,监管部门原则上不予审批,应要求采购人重新招标;对符合财政部令第18号第四十三条规定的,可采用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投标截止时间结束后参加投标的供应商不足三家的,除采购任务取消情形外,监管部门经过审查,招标文件没有不合理条款、招标公告时间及程序符合规定的,才可批准为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

而采用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必须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和2号文的规定,比照最低评标价法确定成交供应商。

步骤三:谨防监管滥审批

《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以上的政府采购项目,若要改用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须获得政府采购监管部门的批准。”然而,演变出“竞争性谈判综合评分法、性价比法”时,谈判小组将享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因此,采购人对竞争性谈判有着较浓厚的兴趣,除了符合《政府采购法》规定条件的政府采购项目申请实行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外,一些不符合限制条件的政府采购项目,采购人也积极争取、“创造条件”,要求监管部门批准为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此时,政府采购监管部门成为了公关的重点。而某些不负责任的监管部门将审批权利作为谋求利益的手段,对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从各地执行的情况看,若竞争性谈判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2号文的规定操作,谈判小组的自由裁量权被消减,高价中标的现象也会有所遏止,因此,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的审批也将回归理性。目前,仍然存在滥用审批权的主要原因是《政府采购法》、2号文等相关规定并未能严格执行,谈判小组被人为地赋予了更多的自由裁量权,部分供应商甚至可高价获得政府采购合同。

对策:

政府采购监管部门要充分认识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规范操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竞争性谈采购方式的规范操作作为监管的重点。对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以上的政府采购项目,采购人要求改用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时,监管部门要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规定的条件进行审核,符合《政府采购法》规定条件的才予以审批,并监督其执行“在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且报价最低的原则确定成交供应商”,对擅自采用综合评分法、性价比法的进行查处。同时,对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应逐级汇总、上报,为国家立法机构完善《政府采购法》或出台有关规定提供借鉴。

步骤四:最低价给予一定优惠

最低评标价法是否不能体现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其实,就国际范围看较多地采用了最低评标价法,他们在采用最低评标价法时同样很好地实现了政府采购采购国货的政策功能。

如美国颁布了《购买美国产品法》,规定一般情况下购买美国货时,政府应给予本国厂商6%的优惠;在失业率高的地区,优惠可达12%;国防采购项目甚至可以高达50%;为了鼓励和扶持借款国国内设备(货物)的制造业和国内工程承包商,《世界银行采购指南》在“国内优惠”方面做出了专门的规定:对国内制造货物实行优惠经世行同意的,世界银行可以提供一定幅度的优惠。从以上可以看出,美国的保护“本国工业”、世界银行实施的“国内优惠”政策,在对价格进行评议时,是在供应商报价的基础上按报价的比例给予一定的扣除,然后再对各投标供应商的价格进行比较,价格低者中标。

对策:

首先,应学习和掌握世界发达国家、我国机电产品国际招标的规则、程序、优惠政策的规定及具体应用。在采用最低评标价法时,符合政府采购扶持政策的供应商或产品是政府采购政策功能体现的,在投标报价的基础上应给予规定比例的扣除。其次,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具体的政府采购扶持政策,特别是在投标报价方面的优惠幅度或比例。最后,在采用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时,也应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的政府采购扶持政策。 步骤五:领会“谈判”的基本精神

部分人士片面地认为,《政府采购法》和2号文要求所有参加谈判的供应商提供的产品,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必须完全相等。而所有供应商提供的产品,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完全相等又是不可能、不存在的,《政府采购法》和2号文的规定给变通留下了空间。

在这个问题上,部分同志忽略了供应商超过谈判文件规定的采购需求、质量和售后服务时的解决方法,对最低评标价法的评标方法、操作程序缺乏全面了解。

对策:

熟练掌握最低评标价法和操作程序 最低评标价法已被很多世界组织和国家所采用,如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采购示范法、欧盟理事会有关招标采购的指令、英国、意大利的有关法律规定,招标方应该将合同授予最低报价的投标。我国政府采购各方当事人也应真正理解和领会。

熟练掌握竞争性谈判的精髓 首先,在按照《政府采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编制谈判文件时,对“采购需求、质量、售后服务”应给出具体、规范的尺度或标准。其次,按照具体、规范的尺度或标准对所有投标人进行衡量,具体做法为,依据谈判文件规定的符合性检查、商务性审查、技术性审查程序等对所有参加投标的供应商进行衡量,符合性检查、商务性审查、技术性审查均合格的投标文件,可称之为“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然后进入谈判的下一个环节,没有通过的做无效标处理;优于谈判文件规定的,不应给予任何照顾和优惠。

随后,再按法定程序进行谈判、确定成交供应商。

步骤六:发挥谈判小组作用

在招投标采购方式中综合评分法使用较多,不少人对综合评分法情有独钟,片面地认为评审专家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因素和评标标准对投标文件逐一进行审查并打分,才能发挥评审专家的作用。而若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采用最低评标价法,谈判小组的作用就难以发挥。之所以出现以上误解,主要是由于:对最低评标价法不了解,对最低评标价法下如何确定成交供应商尚未清楚或对弱化谈判小组的自由裁量权持抵触情绪。

对策:

政府采购监管部门、采购代理机构、采购人、供应商等都应熟练掌握最低评标价法的方法和操作程序,对采用最低评标价法的现场进行观摩,进一步了解最低评标价法情况下,评标专家是如何工作及如何发挥作用的。在此前提下,才能谈得上对谈判小组的工作做好监督。

严格执行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规定时,虽然谈判小组的自由裁量权有所削减,但专家应发挥自身特长,认真研读谈判文件规定的资格条件、商务条款、技术条款、发生偏离等的解决方法,按照谈判文件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对供应商的谈判文件逐一进行审核,供应商出具的商务条款偏离表、技术条款偏离表的真实性是审核的重点。通过审核,找出与谈判文件正、负偏离项数和偏离值,在商务条款、技术条款中标有“*”号的重要条款不能发生偏离,供应商只要被认定有一项带“*”号的条款发生偏离的将做无效处理;小于谈判文件规定的偏离项数的,在价格评议时,按照谈判文件的规定,每发生一项偏离按照最终报价的0.5%~1%调增报价。

步骤七:公开招标文件忌直接沿用

在实际工作中,将公开招标文件替代为竞争性谈判文件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取谈判之名行公开招标之实 公开招标失败,马上由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为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采购代理机构不再履行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的有关程序,诸如重新制定竞争性谈判文件、谈判文件报监督管理部门备案、重新在省级以上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指定媒体发布信息等。直接将公开招标文件作为竞争性谈判文件,评标小组按照公开招标文件对投标供应商进行评审。

公开招标失败后将招标文件移用为谈判文件 一部分同志把竞争性谈判作为公开招标的压缩版,公开招标失败后,采购人虽履行了竞争性谈判相关程序,但仍将原公开招标文件作为竞争性谈判文件。

这两个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还相当普遍,其原因:主要是一部分同志对公开招标程序、评标办法、评标标准、中标原则比较熟悉,但对竞争性谈判的评标程序、中标原则比较生疏。

对策:

公开招标失败改为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的,采购人应履行竞争性谈判相关程序。若要将公开招标文件稍做修改后用做竞争性谈判文件,首先必须获得具有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审批权限的政府采购监管部门的批准。审批通过后,成交供应商的确定原则应统一为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的法定原则,严格按《政府采购法》、2号文的规定执行。为保险起见,采购人编制的谈判文件在向供应商发售前,可以聘请专家进行论证,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按照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其余程序,按照竞争性谈判相关程序执行。 步骤八:“国标”确保质量与售后

某些人可能还会认为,采用最低评标价法,竞争性谈判采购得到的成交结果质量、售后服务会跟不上。是否如此?答案是否定的。最低评标价法已被很多世界组织和国家所采用,并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在采用最低评标价法时,供应商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对策:

总的而言,即参与谈判的供应商的资格、业绩应符合谈判文件的要求。

在质量方面,有以下措施可作为保障:货物或服务具有国家标准的,谈判时要求供应商提供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或有关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或提供样品并由国家有关机构出具检测合格证明。谈判小组对供应商提供的技术条款偏离表的真实性进行核实,主要条款应(带*号)完全满足要求,一般条款发生偏离的项数小于谈判文件规定的项数。采购人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有疑义的,仍可交由国家检测机构进行检验,发生质量问题,可与成交供应商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达成一致的,采购人可向监管部门反映,监管部门调查核实后按《政府采购法》的规定进行处理。

关于售后服务:采购人在制定采购项目的售后服务条款时,一定要搞好市场调查,对潜在供应商售后服务机构设置及分布、售后服务人员、售后服务承诺、工时收费标准等进行全方位的调查了解。若供应商提供虚假资料或证明文件骗取成交的,一经发现,报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处理。

步骤九:多方共商详细规格与要求

《政府采购法》第三十条规定:“技术复杂或者性质特殊,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者具体要求的,可进行竞争性谈判。”在实际工作中,政府采购项目确实五花八门,采购代理机构甚至会遇到一些稀奇古怪的项目,在招标前并不能确定详细的规格或具体要求,需要与有关专家、各方当事人对具体规格或要求进行修改、补充、调整后,才能最终确定下来。

而部分人依据《政府采购法》的这条规定,片面地认为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永远不能确定采购项目的详细规格或者具体要求。假定这个推断成立,那么有些技术复杂或者性质特殊的政府采购项目,在制定谈判文件、谈判过程中,包括最终的确定成交供应商,自始至终是没有详细规格或具体要求的。而没有详细规格或具体要求,谈判小组与供应商的谈判就无从谈起;且如果没有详细规格或具体要求,岂不是想让谁中标,谁就能中标?这个假设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之所以产生这一偏见,是由于这些同志忽视了政府采购程序的阶段性和事物的发展变化性的问题。虽然技术复杂或性质特殊的政府采购项目,在制定谈判文件阶段可能存在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具体要求的可能性,但通过市场调研、组织专家论证、与供应商谈判等办法修改和完善,详细规格或具体要求最终还是可以确定下来的。

对策:

首先,采购人应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搜集有关规格和要求,也可以聘请专业咨询公司或专家对详细规格、具体要求进行论证。在谈判前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者具体要求的政府采购项目的,可以通过与供应商谈判,对谈判文件制定的规格、要求进行修改、调整,最终确定下来。

但在制定详细规格或者具体要求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在谈判过程中对规格、要求进行了修改,属于对谈判文件做了实质性变动的,“谈判小组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参加谈判的供应商”,且是否重新谈判,应征求参加谈判供应商的意见。而重新谈判的,应在省级以上政府采购监管部门指定媒体上发布,且应为供应商预留充分的制作谈判文件、确定报价的时间。

宏观建议

以上针对我国目前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存在的误区和误区形成的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逐一提出了解决办法。针对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还应做好以下工作:

财政部尽快出台《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管理办法》,在《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管理办法》中对模糊不清的问题进行明确;财政部、省级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做好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最低评标价法专项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使监管部门、采购代理机构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最低评标价法的具体操作程序、评标原则,提高监管和操作水平。

第二篇:招聘陷阱

招聘陷阱第一大类:虚假职位信息

(一)以招聘之名非法敛财

职业顾问指出,某些招聘企业利用很多求职者求职心切,在交保证金后没等到上班,就告知其招聘职位已满,钱也不会退还。更加隐蔽的收费还包括服装费、档案管理费、培训费等等实际应该是用人企业承担的成本。而求职者很少有能通过后期的培训考核的,即使通过了,骗子也会用各种苛刻的工作环境和要求迫使求职者知难而退。

许多非法职介会向求职者收取"服务费"、"信息费"等等。求职者交钱之前,中介机构承诺招聘信息浩如烟海,总有适合你的职位;可一旦付了费得到了那些信息之后,要么是单位不需要招人,要么就是对口职位刚刚招聘完毕,总让你不得所愿。事后才知是场明摆着的骗局,软弱者自认倒霉,较真者也追讨无门。

小贴士:调查显示,职场中最大的骗局当属收取保证金、押金,其比例占到了28.16%。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向应聘者收取任何费用(包括押金或保证金),所以,那些任职初期需要先缴各种押金的公司是不合法的;而规模很小、态度恶劣却敢开口收取服务费的中介机构,不用多想,一定是想骗取求职者金钱的非法组织。遇到交钱时就应当瞪大眼睛、提高警惕,牢牢到按住钱包是求职应聘过程中首先需要注意的。

(二)以招聘之名盗取个人信息

犯罪分子往往利用求职者急于找到工作的心理,通过互联网或其它媒体刊登待遇诱人招聘广告,诱得求职者的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码或复印件,个人联系方式甚至银行帐户等)进行非法活动,如直接盗用帐户、冒名高额透支甚至专门做起倒卖个人隐私的生意。等到求职者直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自己的个人利益受到侵害时才恍然大悟上了不法分子的当。

小贴士:当对方要求你提供奇怪的证明材料时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向只有一知半解的"招聘单位"透露有关任何你的隐私信息,一旦发现侵权迹象应当即报案。

(三)以招聘之名宣传自己

为了积累自身知名度,一些小企业会不失时机地对企业或品牌形象进行宣传是企业发展前期的必经阶段。对于他们来说,租下一个展位或刊登一条招聘信息最便宜的只要几百块,却能赚足曝光度。他们一旦参加招聘会都会挂出巨幅宣传画,将展位布置得极其鲜亮夺目;当求职者进行职位询问时,招聘者则对企业文化侃侃而谈数十分钟,末了再每人赠送一本精美宣传画册。

如果够细心你会发现,有些公司的招聘信息已经挂了半年甚至更久,只招一两名、要求不高的职位也是如此。其实他们此举是在借招聘之名行广告之实,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

小贴士:求职者在面谈时若发觉有广告之嫌,应及时抽身,更不要浪费时间去等待这类企业的录用通知。

(四)借招聘之名储备人才

"醉翁之意不在酒"这招不只是小企业会使,大企偶尔业似乎也会用用。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为了保证运行稳定,不至于因为人员流动导致瘫痪,必须建立自己的人力资源储备库。在这种需要下,一些大企业选择通过大批量的招聘来实现,公司对满意的应聘者暂时放入人才库,等该岗位空缺后才会从库中寻找人选。

看那些财大气粗的大企业,动辄租下招聘会的整个楼层或报纸的整个版面,招聘职位从前台到经理林林总总几十种,惹得求职者热血沸腾、斗志昂扬。认认真真填好简历,经过三五轮严格的考核筛选,终于过五关斩六将获得首肯,却被告之暂时不能入职。求职者此时的悲凉怕是其他当初未被相中的人所不能想象的。

小贴士:他们的确需要人,但不是现在。对此类招聘,求职者权当作是一次锻炼和竞争的机会,切不可对结果抱太大希望。

(五)以招聘之名窃来劳动成果

此种情况主要出现在一些小规模的广告或设计公司,有些小规模的广告公司或设计公司,由于自身缺乏足够和优秀的创意,另行聘请高水平的工作人员又需要较大代价,便想出借招聘新人来获取新鲜创意的点子。

这些企业有一套完整的招聘考核体系,从笔试、复试到最终面试,每个阶段环环相扣、极其正规。按道理能进入最后一轮考核,胜利就能在望了,但往往有很多人就败在这最后一个环节上。面谈地很愉快,工作时间、内容、薪资福利等等条件都能够接受,可最后偏偏就没有等到应得的offer,不少求职者回头搜索失败的理由却依旧没有任何收获。

小贴士:建议求职者在应聘过程中感觉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可能会被公司占用时,事先讲明版权归属问题。

(六)以招聘之名施压内部

在本企业内部搭建招聘台位,并在工作时间进行大规模招聘,企业的目的很可能只是为了向在职人员施加压力,向其显示竞争者的存在,刺激在职人员消除怨言,老老实实地继续工作。

一些劳动强度大、时常加班加点而薪资较低的企业,他们招聘员工非常怪异:数量大,一般招几十人,而且招聘时间和地点往往是上班时间在工厂门口或者是午餐时间在食堂大厅里,求职者一多,整个场面煞是壮观,而求职的结果往往也是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复的音信。

小贴士:相比其它几种招聘圈套,这种情况给求职者带的损失要小得多。求职者遇到这种情况同样要擦亮眼睛、保持清醒头脑,免得白费精力。

招聘陷阱第二大类:通过招聘对应聘者进行压榨

(一)粉饰职位信息骗取劳动力

一些公司的确需要人力,但其职位照实说出来总是不能引起求职者的关注和推崇,可能连看都不会看上一眼,招聘者只能投其所好地将职位描述得美仑美奂,。招聘广告上的职位大可以,而当你被赋予这种“美称”之后才发现,它们不过是金玉其表而已:行政经理等于打杂的,市场总监就是拉业务的,财务分析师居然是保险推销员„„等求职者满心欢喜地报到之后,才大呼上当转而重回求职大军,却已错过了最佳时机。一些人被骗进来之后,无奈之下,只好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极力说服自己转变观念也许能开创出一番新的天地,于是公司的目的就达到了,而求职者的前途和理想却被搁浅了。

小贴士:求职者虚荣心的作祟是遭遇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不要被听上去体面的职位所迷惑,仔细询问职位的工作内涵和细节,是求职者在与招聘者面谈过程中必须要做的。

(二)借试用期榨取廉价劳动力

具体表现为一些单位在试用期即将结束时,便以各种理由炒求职者“鱿鱼”。新员工到职后一般都要经历或长或短的试用期,大约3~6个月不等,只有少数熟手会将试用期缩短到一个月内甚至一周,薪酬在试用期内总是很少的,转正后才会有大幅度提高。可几个月的卖力表现换来的却是被一脚踢出局。因为试用期的工资、福利待遇和正式录用后差异较大,而招聘的费用又微乎其微,利欲熏心的用人单位便通过无休止的“试用”来获得最廉价却最认真的劳动力。

在“你认为最可恨的职场骗局是什么”的调查中,“利用试用期骗取廉价劳力”以20.26%恶冠榜首,成为最可恨的职场骗局。据了解,利用试用期骗取廉价劳力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各种理由告诉求职者是不合格的,公司解聘也是无奈之举,再以很少的薪水继续招聘同样也不会熬过试用期的新人,周而复始,降低成本。另外一种手段就是非法延长试用期,一些单位利用试用期的低薪降低用人成本,半年的合同试用就三个月。

小贴士:

1、了解招聘公司历年招收员工的情况;

2、密切关注劳动保中的保护内容。另外提醒应届生在寻找第一份工作时,时时留心单位的用人目的,和有录取意向的单位必须签署一份就业协议书,按照正常程序,该协议书需学校方见证方有效。这样也进一步防止了大学生受“陷阱公司”的“迫害”。

职业顾问指出,关于试用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早已做了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少于6个月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5天;劳动合同长于6个月短于1年的,试用期不超过30天;劳动合同长于1年短于2年的,试用期不超过60天。

(三)以招聘之名诱人犯罪

总有人向往省力而有赚钱的行当,而这行,只在骗子公司存在。没有学历本领要求,只需陪人聊聊天、喝喝饮料就可以月进万元,如此诱惑力极高的招聘广告经常出现在网络、报纸的角落或者街头巷尾的墙壁、电线竿上。而这些所谓的“公关”公司甚至不惜重金租下高档写字楼作为办公接待场所,给应聘者的第一印象不错;再经过招聘者的三寸不烂之舌,向你表述公关行业的高尚和盛行,渐渐打消应聘者的疑虑„„

小贴士:对这种骗术,动脑稍加思考就应有所怀疑。如果招聘者夸夸其谈,反复强调招聘职位轻松便能拿高薪,很有可能是在引诱你加入传销、色情及其它非法机构。

(四)招聘时设下薪酬陷阱

所谓薪酬陷阱,一是指招聘时开出优厚的待遇,等到员工正式上班时,之前的承诺却以种种理由不予实现,于是受骗者大呼上当。或是针对薪水中的一些不确定收入,进行虚假或模糊的承诺,最终不能兑现,或者“缩水兑现”。

高薪往往是跳槽的主要诱惑,在高薪的旗号下求职者对一切都信以为真。另外,薪酬中的所谓软成本,就是当初没有明确商定价位,而只有口头承诺的那部分薪酬,那么其变动的空间和额度就难以预估了。再加上没有法律的相关保护,其实现机制更加“灵活”,严重一些,可以说,可付可不付。一旦不付你又如何呢?

小贴士:

1、先界定薪酬的上下限,并协商支付方式。尽量减少薪酬中的“软性成分”,或者试行一个月后重新规划。

2、应聘时多个心眼,不清楚的地方要问明白。比如,一年是十二薪还是十三薪?试用期待遇如何?时间多长?加班时间费用如何计算?如此种种,问清楚就不会糊里糊涂地上当,吃了哑巴亏。 招聘陷阱第三大类:黑职介作祟

所谓的“黑职介”是指未经过批准擅自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各种非法职业中介机构;违反有关规定,擅自扩大经营范围,以及职业中介活动中的各种非法行为,特别是以信息咨询、婚姻中介、房屋中介等名义非法从事职业中介的行为。

每年春节过后,由于全国各大中城市外地务工人员进城就业再次进入高峰期,加上各城市本身的待业人员,因此,二三月份往往是非法职介机构活动最猖獗的时候,这些非法职介利用求职者急于找工作的心理和“诱人”的信息,以收取信息费、查询费或各种保证金为借口,向求职者骗取高额费用,坑害求职者。

面对五花八门的职介所,真假难辨的公司企业,不少打工仔惶惑不已,到底怎样的招聘才是正规的呢?有关负责人介绍了职场上的种种骗人手段:

(一)土匪型

以这一招数害人的在过去几年屡试不爽。在火车站、汽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地方摆张桌子“招聘员工”,几个职员模样的人“守株待兔”。待有“鱼儿”上钩,立即天花乱坠地热情介绍,以花言巧语骗得应聘者向其交出身份证,然后让交100-300元的报名费。若有不从,周围便涌过来一帮打手。应聘者只有乖乖掏钱。但随着广州整治火车站,车站附近的秩序大大好转,使这类恶人大大收敛。

小贴士:管好自己的证件,不要轻意出示。

(二)神龙见首不见尾型

这是近年来各地加强非法中介打击力度后,不法分子更加狡猾,更加隐蔽的做法。在火车站、汽车站各电话亭上贴上巴掌大的招工信息,应聘者按上面的地址去找是找不到广告上所说的公司的。不得已打电话,接电话者让应聘者原地不动,他亲自来接你,发现无异常现象再带你入老巢狠狠宰一刀。

小贴士:发现地址不符马上撤。

(三)骗取产品保证金型

“招聘方”热情地考察你一番,即与你签下所谓的“用工合同”,试用期一个月。随即拿出一堆产品,向你收取一定的产品保证金,并承诺一个月后可以退还这笔钱。不过,从你交钱那一刻起,这笔钱肯定就不再属于你了。应聘者往往很容易就通过面试,签下公司自己印制的“合同”后,招聘方即拿出推销产品,几乎全是不知名产品。

小贴士:看清产品,了解市场后再掏钱不迟。

(四)过期不作废型

曾经是一家经过劳动或人事部门批准的中介中心,但由于不规范操作被执法机关吊销了许可证或许可证过期未重新办理,但其仍然打着合法经营者的旧旗号蒙蔽急于找工作的打工仔。

小贴士:此招专蒙粗心大意的民工,对付办法很简单,让其出示由劳动部门颁发的《劳动力中介服务许可证》或人事部门颁发的《人才交流中介服务许可证》。

(五)交钱开工型

“招聘方”与应聘者简单聊两句,即同意来者上班。不过上班前得交一定的服装费、人事资料保管费、培训费等等一大堆费用。

小贴士:许多合法的职介机构也存在不合法的行为,因此,求职者第二个判断标准就是看这个机构是否违规收费。根据规定,职介机构在正式给求职者推荐工作之前只能收取10元钱的建档费,并在一年内为其提供求职机会。

(六) 办理了营业执照的公司以招聘为名收取求职者各种费用

由于执法部门对职介中心和人才中心监管严格,此种类型应运而生。他们只花一小笔钱注册一家公司,打着公司的牌子干职介的活。这类公司“庙”虽小,可“需要”的人不少,文员、库管、保安、司机、推销员、送货、押车„„什么都要。

小贴士:这种小公司能要这么人?多长个心眼吧。例如,2004成都市劳动监察总队共受理了820件以招工为名非法榨取求职者钱财的案件。在查处中,他们发现许多被查处的单位都办理有正规的营业执照,还租用了办公场地,而且有的骗子公司租用的所谓办公场地还不小。

(七) 中介机构与骗子公司互相勾结行骗

这些黑中介多以信息公司的名义出现,在报刊上发布相关的招工信息,最后送往无用工需求和无用工资格的公司。而后者则通过代招聘、代聘的方式,由黑中介和少数有合法手续但违规操作的中介机构发布招工信息,最终达到蒙蔽求职者的目的。由此形成的一个欺骗求职者的“食物链”,这种模式也给相关部门查处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小贴士:保存证据,用法律维权。此陷阱也是最令求职者头疼的问题:职介机构和用人单位勾结,欺骗、欺诈求职者。在这种情况下,求职者应当具备一点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比如学会保存证据,职介机构开出的收据和用人单位的合同等文件都应该妥善保存,至少要备份复印件。

第三篇:装修三大陷阱

在家居装修施工前,大多数业主已经比过去精明了,为了防止事后麻烦,一般都会主动与装修企业签订合同。然而,一份装修合同,如果不仔细阅读,它也可能成为一个圈套,将所有责任推向消费者,而装修企业却可以不承担任何责任。为了避免对方设下的圈套,在签订合同时应当小心。

陷阱一:施工合同是圈套

装修工程施工合同一般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付款只有时间约定,没有付款的前提约定。

2、合同中很多只有验收办法却没有验收标准,试问,没有标准就是没有参照系,那验收如何进行呢?

3、对施工方的违约约定很少或者是不清等。

防范对策:首先要选择由国家有关部门统一制定的合同文书,拒绝由企业自己制定或擅自改变合同中条款的文书。其次,在签订合同前应明白装修工程合同的内容,如果对约定的责任、义务尚不清楚,建议当场签订补充协议,阐明双方权利、职责及对违约方的惩罚或解决方式等条款。三是对签订的装修合同,必须通过市场管理部门鉴定是否合法有效,一旦发生争议,市场管理部门可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正确解决矛盾,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陷阱二:材料上虚高报价

在装修过程中,一些装修公司在开工前会主动向消费者提供工程预算清单。而这些预算项目往往是装修方单方面的,消费者心中没有数。像这种看似详细的报价单,如在计算施工面积时有意加大面积数,该剔除的不剔除,或不规则处按最大尺寸计算面积。报价单上的材料与实际使用的不符,特别是基层采用伪劣材料,以降低成本,或有意加大材料损耗,或损耗之后加大工程量。买房,购房,装修论坛,房产论坛! n3 De& B2 R

防范对策:首先要与装修企业的相关人员核实所报项目的真实情况,防止虚报谎报;其次要弄清自己所需要的材料、施工程序以及服务项目。对弄不清楚的材料可到装饰装修材料市场去咨询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必要时应让装修商估算出各种装修材料的用量,规定余亏比例,以防装修商偷工减料;三是在施工图上标明详细的施工做法和材料品名、等级作为合同附件,仔细检查报价单所列项目的名称、数量、单价和总价,不可疏忽大意,更不可贪一时之便而放弃原则。

陷阱三:偷工减料暗牟利

由于消费者对家庭装饰装修行情的不断了解,一些家装企业“游击队”明显不行,只有暗中牟利。在招揽生意时故意低价签约,承揽业务。采取减少施工程序、降低材料等级等方式以伪充好,混等混级达到降低装修成本的目的。如本该刷6道漆的只刷3道,木质基层不作牢固处理,乳胶漆加水比例不对等。不仅降低了房屋装修质量,同时也抬高了装修造价。

防范对策:首先选择具有合法营业执照,具备装饰装修资质证书,有固定的办公经营场所和固定的设计施工队伍的,信誉有保证的装修企业;其次要认真检查施工方估算的工程面积,使用的各种材料规格、等级,弄明工程造价、质量是否与实际相符;三是当装修结束后,验收工程质量最好请有关质量监督检测部门一道,逐一核对、查找问题,防范于未然。

本文转载:

第四篇:购房陷阱总结

购房陷阱一:售后返租,看上去很美

住宅项目基本上不会采用售后返租的销售模式,而一些地段较差的商业项目大多会采用这种伎俩。但是这些项目往往孕育着多重风险,甚至是一些致命的风险。

先解释一下什么叫售后返租

售后返租,顾名思义,就是开发企业将物业销售给购房人,同时再与购房人签订面向特定租赁对象、特定期限和特定回报率的租赁合同。

举例来说,有一大型商业项目,开发企业将项目拆分销售给众多购房者,同时这些购房者将已购物业出租给开发企业指定的租赁对象3年时间,为此开发企业或者其指定的企业在租赁期内每年支付给购房者当时购房款8%的租金作为回报。而这3年的租金可以一次性折抵购房款,也就是说假如当初10000元一平米,只要你签订了这个租赁合同,即可用7600元一平米的价格购得,但是前3年的租赁期间你将收不到任何回报,只能等3年后重新签订租赁合同,再约定租金。

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开发商会采用这种销售模式:

1、投其所好,便于销售。开发企业就是看中一些购房人贪图省心,租给开发企业或者其指定的企业后省去了自己奔波出租的麻烦。

2、让销售更有噱头。这些商业项目往往地段比较差,难以形成商业气候或者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育,导致开发企业资金回笼速度慢,财务成本上升等原因。所以就将其包装成理财产品来卖,以总价小、回报稳定、坐拥物业升值来打动购房者。

3、占有溢价利润。这类项目往往采用先提价后返租的方式来销售,销售价格一般都比周边散售类同性质非返租物业要高出许多。即便是返租额抵扣后也不见得要比周边类项目价格低。

4、转嫁风险。这类项目基本上不会和购房者签订太长时间的返租合同,因为返租只是为配合销售,将项目销售一空这才是目的。所以签个3年的返租合同就足够了。不过关键就是这个3年(商业项目的培育期一般就是开始的这3年),如果商业项目培育成功,开发企业盈利点就是吃租金的差价;如果商业项目培育失败,开发企业是绝对不会吃亏的,反正已经卖完了,最坏的打算就是付3年的租金,然后拂袖而去,所有的风险也只能由购房者自己承担。

再让我们分析一下购房者可能存在的风险:

1、如果遇到无良开发企业会,则会成立一个独立的壳公司作为特定的租赁公司,而不会以开发企业出面承租这些已经销售的物业。这样一来即使今后经营不善,壳公司申请破产即可,不会波及到开发企业。壳公司一旦破产,那么原先对购房者的所有承诺都将成为一纸空文。更别说今后每年的返租额了。

2、如果以租金的形式返还,承租方现金的支出必须要有财务凭证,所以他们必定会索要发票,一般返租合同肯定不会涉及到这点,或者是被开发企业故意忽略了,忽略的目的就是把住对自己有利的证据,以备不时之需——很多人是不愿意提供发票的,因为国内对房屋出租的税率虽然各地都不一样,但加上地方附带税种后都挺高的。

3、物业的外墙、楼顶和室内广告牌位的使用是会产生收益的,但这些收益已经被承租方支付的固定收益覆盖,所以这些收益往往被购房者忽略,而被开发企业私吞。

4、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在这类项目销售前,开发企业是做过仔细核算的,先提多少价格,再给多少的返租额,给几年,都被反复计算,宗旨就一个:利润的最大化。所以这类返租物业就是开发企业玩的数字游戏而已,吃亏的永远是购房者。

5、这些返租类物业最大的问题在于租赁期满后的再续问题。如果有一批购房者不续签租赁合同,那么商业项目的统一性将无从谈起。直接的后果是越做越乱。一旦乱了,物业的商业价值就低了。

所以这些售后返租类的项目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而这些不确定性对于处于弱势的购房者来说就是风险。当然我并不是反对所有的售后返租类项目,只是这类好项目凤毛麟角,太难甄别,关键还是要认品牌企业,不过也要当心伪品牌企业。我建议对于一般的购房者还是不要拿着可能是一辈子的积蓄去赌这一把。

(以上内容还是很肤浅的谈及表面问题,在我今后其它系列的文章中还会有更深入的解释。)

购房陷阱二: 精装修房,怎么算怎么不划算

现在很多开发企业在鼓吹要做精装修房,要倡导绿色环保,要做品质企业,其中不乏万科这样的大佬级企业。我不得不承认,精装修房今后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比如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就不允许销售毛坯房,只允许装修过的具有硬装标准的房子在市面上销售。但是这仅仅是一个趋势,至于需要多少年才能成为主流,谁也不能说清楚,倒是这些鼓吹精装修房的企业在这里面有不少不能说的秘密。毕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商人无利不起早,没什么便宜可得房产商们卯足了劲,玩命吆喝干什么?

让我们看一看为什么房产商热衷于做精装修房:

1、国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关于精装修房的交房验收标准。没有标准就意味着有空子可以钻,有空子可以钻就意味着有利可图。所以市面上一些开发企业报出的装修标准(一般为硬装)2000元一平,3000元一平都是开发企业自己的标准,反正没有国家标准,就只喊高的,不喊对的。

2、精装修房是开发企业的二次利润所在。如果开发企业说“我只赚你一次买房的钱,装修是不赚钱的。”你信吗?这话信得过,母猪也上树。对于开发企业来说规模化的采购和施工能在成本上比一般个体装修低很多,而精装修的价格又比市价高出不少,可想而知这里面的利润到底有多丰厚。

3、一些不良开发企业在虚增成本,变相逃税。这其实是行业里公开的秘密,今天我就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一些非品牌的不良开发企业,通过成立独立的装修公司,以虚报高价材料和人工的方式来做高成本,进而减少房地产开发企业纳税的税基。不仅如此,通过某些方式这个独立的装修公司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个提款壳公司,其实际业务往往是承包出去的。

4、保证开发企业自身的品牌价值。这是建立在牺牲购房者自主选择权的基础上的。一些品牌开发企业为了让业主不破坏产品的统一性和美观性,以保证自身的品牌价值,所以热衷于提供精装修房,甚至有些企业为了不破坏产品的外立面,强行搭售中央空调。

总而言之,精装修房概念在国内还处在萌芽状态,尤其是一些

2、3线城市,在监管层面,又缺乏统一的标准作为依据,所以导致目前精装修房市场乱象丛生,时有购房者遇到问题之后投诉无门,之后不了了之,只能自认倒霉。

在这里我建议购房者不要轻信非品牌房产企业的精装修产品,可以多花点时间和精力,找一个口碑不错的装修公司完全能胜任爱家的装修工作,更关键的是这样可以节约不少的开支。可以说这是很划算的事情。 购房陷阱三: 土地性质,重点要搞清楚

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

目前我国采用的是土地批租制,土地所有权分两种: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集体用地经征地后才能变成国有用地,否则不得在市场上交易,只能在集体内部流转。

土地性质可以分为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和公用事业用地。商业用地批租期限40年,住宅用地批租期限70年,工业用地批租期限50年。科学、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军事和行政用地为国家无偿划拨。

市面上有一些项目打着酒店式公寓,或小产权房的旗号,在大肆兜售,其实里面蕴含的风险是很大的。

酒店式公寓和公寓式酒店在规划学上的定义是不一样的,酒店式公寓用地性质是70年的住宅,而公寓式酒店用地性质则比较复杂,但肯定不是住宅用地。现在市面上有些不良开发商就在玩文字游戏,故意隐瞒或者美化用地性质。

比如在商业用地上盖物业,然后以酒店式公寓的名头当住宅出售。殊不知,这里问题多多:

1、商业房是不能落户的。

2、商业房的用水用电价格比住宅高出许多。

3、商业房改变用途做住宅用,是不允许使用管道燃气的。

4、根据《物权法》,商业用地使用权到期后无法自动续期,甚至要补交土地出让金,如有公益需求国家可无偿收回。而住宅用地使用权到期后可以自动续期。

又比如在集体用地上盖物业,然后以酒店式公寓或小产权房的名头出售,问题更大:

1、集体用地是不允许分割产权的,所以不能产权到户,只能以租赁若干年的形式进行交易。如此一来,购房者将丧失或部分丧失对所购物业占有权、收益权和处置权。

2、集体用地不得在市场上交易,只能在集体内部流转。几年钱北京轰动一时的“画家村”事件就足以说明这其中的巨大风险。

在这里我建议购房者在买房前务必搞清楚您所购买物业的土地性质是什么,这些《商品房预售证》里都有,如果有必要可以索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开工许可证》。我得建议是千万不要买商改住项目和小产权房,更千万别给开发企业给忽悠了,说什么现在商业项目或小产权房不限购、不限贷,那都是扯淡。小产权房银行根本不给贷款,因为是违法产品。如果商改住项目真的好,那开发企业为什么不自己留着呢?

第五篇:BOT陷阱

我们的建议是:一个建立在充分的市场预测、适度的投资回报率基础上的,合理分担风险的BOT项目设计将有助于政府兑现合同。不要把赌注完全押在地方政府的承诺上,不要着迷于一对一的谈判。当然,一份完备的合同仍然是必要的

BOT陷阱

上一波以外商为主体的BOT浪潮于1998年后已归于沉寂。

这一方面是项目市场发生了变化。国家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大量国债资金投放于公路项目。1998-2000年间中央政府增发国债3600亿元,而国债投放的重点是公路项目。各地电力市场也在"强电政策"的推动下很快趋于饱和——这一现象比公路市场来得还要早。"1997年以后,电力基本上就没有项目了。"大地桥基础设施咨询公司副总经理周舰说。

事实上,已经开始运营的BOT项目也大多遇到了麻烦。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拒绝按议定的购买量和购买价格兑现合同。而当年以一个确定的投资回报率为基础谈判的项目,也就是所谓的“保回报”项目,更是在中央政府的授意下被清理。这类项目以公路项目居多,包括广东、上海大量的“三桥一隧”项目,基本上都被清理了。水项目中典型的比如沈阳水厂,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

在记者长达两个月的采访过程中,多方人士明确提到的“现在还正常运行的早期BOT项目”,只有一个上海大场水厂。在这个由英国泰晤士水务公司投资运营的项目中,政府仍在按承诺给外商付钱。事实上稍后的BOT项目中,可称顺利运行的也屈指可数。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即“建设-运营-移交”方式。就外资BOT而言,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通过特许权协议,授予外商投资企业承担公共性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建设、运营和维护,当特许期满后,外商投资者将该基础设施项目无偿地移交给政府。

外商回报(外方运营期间的购买协议)无法兑现,是外商在中国投资BOT项目的首要风险。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王守清先生主持的一份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这份针对全球介入过中国BOT项目的高级管理人员的调查列出了外资BOT项目在中国的123项风险,排在最前的依次为中方信用风险、外汇风险和政治风险。

政府守信问题的确存在,但硬币还有另外一面。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很多BOT项目的合同中,政府守信的成本过高,也加大了政府守信的不确定性。正是在这一点上可以做出我们的建议:一个建立在充分的市场预测、适度的投资回报率基础上的,合理分担风险的BOT项目设计将有助于政府兑现合同。

这的确不太合乎法治的市场经济的原则。但这就是中国BOT市场的现实。对所有有意于这个市场的外商和民营公司来说,这都是不得不考虑的诸种商业风险之一。事实上,中国一直未能出台一部关于BOT的法律。1996年,国家计委曾经起草过《外商投资特许权项目的暂行规定》,但1999年后就再也没有提上过国务院法制办的议事日程。 在这里我们可以对市场参与者做出第二个建议——在第一个建议的基础上——不要把赌注完全押在地方政府的承诺上,因为它可能与中央政府的原则相背离,而且它也会受到政府换届的影响。不要着迷于一对一的谈判,相反,规范竞标的项目虽然利润率相对偏低,但要来得更为可靠。

“不要试图去签一个不平等条约”

大多数外商对BOT项目的回报率的设计偏高。比如山东中华电力投资的山东项目的预测回报率是16.94%,上海延安东路隧道项目和上海大场水厂项目则同为15%。后两个项目还是保证回报率的项目。

这种预期与中国最早时候的BOT项目有关。中国外资BOT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4年,由香港合和实业公司在深圳投资建设的沙角B电厂,曾被国外媒体评论为“中国将从此打开基础设施项目的大门”,而这一项目的回报率传说高达25%。这一传说将外商的投资热情调动到了顶点,中国BOT项目成了投资者眼中的“金矿”。

外商BOT项目回报率的基准线,较为普遍的说法是12%。这其实是在电力市场“多家办电、集资办电”的年代,电力部对外资BOT项目的不成文规定,后来被国外投资者认为是政府能够接受的“心理防线”。 事实上这一时期BOT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大多高于12%。 但随着中国市场环境的变化,这一数字很快变得有些扎眼。而保回报率的不合理性,更是一眼可见。

由香港汇津公司投资兴建的沈阳第九水厂BOT项目,约定的投资回报率为:第2-4年,18.50%;第5-14年,21%;第15-20年,11%。“购买价格和购买量都定死了,外商的投资等于没有任何风险。”沈阳市自来水总公司总经理张国祥说。沈阳市自来水总公司是合同中的直接买方。

“汇津在前5年就拿回了全部投资本金,剩下的15年就是回收利润了。”据张国祥介绍,沈阳市1996年的供水价格是平均1.40元/吨,但沈阳自来水总公司给第九水厂支付的水价是2.50元/吨。加上其他方面原因造成的亏损,到2000年,沈阳市自来水总公司亏损高达2亿多元。

“这个亏损额本来应由政府财政填平,但沈阳市已经多年不向自来水公司给予财政补贴了。”张国祥说。

沈阳市自来水总公司要求更改合同。经过数轮艰苦的谈判,2000年底,香港汇津公司不得不与它达成“谅解”,双方将合同变动如下:由沈阳市自来水总公司买回汇津公司在第九水厂所占股权的50%,投资回报率也降至14%。“这样变动后我们将来可以少付两个多亿。”张国祥说。

由于对外商承诺的高回报率在很大程度上与地方官员的腐败联系在一起,在业内,由外商在沈阳投资建设的八个水厂被誉为“沈阳水务黑幕”。

汇津公司现在的处境并不是最糟的。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家计委公开宣布,地方越权承诺将全部被废止。事实上在BOT项目中保回报率,是中央政府"三令五审"禁止的做法。而具体的清理工作早在去年就开始了。上文提到的上海延安东路隧道项目和上海大场水厂项目,可能也不得不过清查关。

"政府兑现购买价格和购买量,是建立在风险分担、公平合理的基础之上的,如果风险分担原本就不合理,购买协议受地方政府换届、中央和地方政策的冲突、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就很大。"大地桥基础设施咨询公司副总经理周舰说。

王守清长期在国外研究中国BOT项目的风险管理,在与许多国外投资者接触的过程中,他总是这样劝戒对方:"在中国投资BOT项目,千万不要利用对方的无知去签定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从长远的角度考虑,签定一个公平的条约,政策风险和政府信用风险就会变小。”

不要抛开市场预测

除了合理分担风险,项目本身的风险同样密切地关系到政府兑现合同的可能性。无论签约时政府热情多高,承诺多诱人,充分的市场预测仍是BOT成败的关键。

市场预测本是投资者与政府共同的任务,但因为政府方激励-约束机制方面的原因,在中国,投资者最好把这一任务交给自己。

在很多BOT项目中,尤其是早期,政府缺资金,外商缺项目,两方一拍即合,对于市场的可行性研究就往往成了一句空话。

原国家计委外商投资司副司长赫炬回忆当年的情况说:“每个省都有招商引资的计划,作为任务下达到各个企业,成为政绩考核的一部份。”1995年前后,为了落实招商引资计划,山东电力公司成立了“六人小组、八人小组”,直接在副局长的领导下工作,“每个副局长分管一个外资项目。”山东电力公司计划发展部经理陈苏宁说。

为了躲过国家计委对项目可行性的审核,很多地方政府就将项目可行性的审批权限压缩在自己可控的范围之内。“地方政府对外商投资项目的审批权限是3000万元以下,地方政府就将6000万的公路项目隔成两段,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审批就落在自己的手中。”赫炬说。

台湾商界领袖、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对BOT项目中市场预测的重要性当有深刻的体会。1994年,台塑美国公司与福建省政府达成特许权协议,按照BOT的方式投资32亿美元,建设福建漳州厚古电厂,并与福建省电力部门达成购电合同。

该项目1996年启动,1999年底1号机组并网时,电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王后来主动提出降低原定的0.5元/度的电价。

"厚石电厂是先报项目审批,再进行市场调查。"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了厚石电厂对市场预测的漠视。1994年前后,福建省计划中的电厂建设项目除了厚石电厂,古雷电厂、漳湾电厂、惠安核电厂也几乎同时立项,而厚古电厂的发电能力更是惊人——电厂总设计能力为6台60万千瓦机组,6台机组同时运行时每小时发电量为360万度,相当于目前整个福建省电网低峰时的需求量。

与厚石电厂同时期的广西来宾电厂B项目,现在的情况则好得多。这个项目的投资运营方法国电力公司委托了澳大利亚一家咨询公司进行可行性研究。中标价格是0.406元/度,而广西政府自己测算的价格是0.5元。广西政府曾经怀疑法国电力的价格测算出了问题,“广西政府是在广西电力发展仍然过热的情况下做出的测算。”法国电力(中国)公司区副代表周国平说。

事实上,国外规范的BOT项目的市场预测大多是由第三方来完成的,“双方都要拿到项目,市场预测自然向乐观的方向偏离。”王守清说。

曾被国外媒体誉为“1998最佳融资安排实例”的山东中华电力项目,则不得不在协商之后调低发电量,从420万千瓦调到了300万千瓦,这使得项目运营者倍感压力——投资者仍然预期16.94%的回报率。“刚好这两年煤价比较低,人民币利率也比较低,控制成本又比较得力,这个投资率才勉强达到,但如企业发展基金、雇员福利金等所谓的‘三金’我们就没钱进去。”山东中华电力建设联合体副经理张少明坦言。 山东中华电力项目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BOT项目,但采用了BOT的核心内容——项目融资的方式。该项目由山东电力公司(36.6%)、香港中华电力公司(29.4%)、法国电力公司(19.6%)和山东省信托投资公司(14.4%)联合投资,由四方成立的合作公司(山东中华发电有限公司)统一运营4家电厂,其中石横一期电厂已投产。 2002年的形势更是不容乐观,山东省将新上马一批中型的火电项目,山东电力市场的供求将再次发生大的变化,中华电力项目新上网的荷泽电厂的电价能否保证石横项目的0.41/度仍是未知数,16.94%的投资回报将受到挑战。 不要着迷于一对一的谈判

陷入困境的BOT项目中,多数都是外商与地方政府一对一谈判的产物。一对一谈判的确可能拿到更优厚的条件,但正如上文所示,地方政府是否兑现这些条件——尤其考虑到一般BOT项目历时之长,通常都得经历数届政府——从根本上还将取决于兑现成本。 而规范的竞标项目,既是对外商的一种约束,同时也是对政府的一种约束。另一方面,竞标通常会形成风险分担,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兑现合同。

上文提到的广西来宾电厂B项目,以及成都第六水厂项目,是为数不多的运行良好的BOT项目中的两家。它们都是规范竞标的产物。“这两个项目就很少找过国家计委,”周舰说,“因为政府通过竞标将引资的成本降到了低点。”

成都第六水厂被认为是外资BOT招投标"近乎残酷竞争"的典型案例。1997年1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准成都第六水厂项目。同年,包括苏伊士-里昂,法国威望迪水务集团等5家国际知名的水务公司参与竞标,法国威望迪水务集团和日本丸红株式会社联合体中标,项目总投资1.06亿美金,日供水能力40万吨。

按照成都市政府自己的测算,项目总投资为12亿人民币,而中标的投资额与之相差了近3亿;合同水价为0.9元/吨,而成都市自来水公司自己测算出的水价是1.4元-1.5元/吨。

有良好的运营水准做基础,威望迪水务和丸红株式会社并没有牺牲利润。业内人士估计,该项目的利润率在10%左右。广西来宾电厂B项目的利润率还要稍高。

来宾项目一直在按照合同进行。由于建设延期9个月,法国电力将被扣掉3000万美金的履约保证金,而广西省政府也在支付守信成本——虽然电力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即使从贵州买电也比来宾发电便宜,但"每年35亿度电,分厘不差,一切都按照合同在执行。"周国平说,"我们对合作很满意。" 来宾和成都项目的另一个共同经验,是对接下来建设运营过程中各环节的分包,也采取公开招标方式拧干水分,化解风险。因为面对的同为企业,一份完备的合同就成为必要而充分的了。

在成都第六水厂项目中,法国威望迪水务集团从设计到施工过程全部招标,武汉市自来水公司拿到了铺设水管道的标,法国的萨德公司赢得了制作管道的标,而成都当地的企业只是拿到了一个管道设计的标。

来宾项目严格的合同让拥有丰富经验的对手无机可乘。中建二局在来宾项目中曾赢得了一个土建标,凭借在建设领域中丰厚的经验,以低价中标的中建二局希望通过项目索赔挣回利润,但法国电力公司严密的合同无懈可击,中建二局的算盘落空了。"我们对两个孔之间的间距都进行过测算,向法电索赔,对象选错了!"周国平说。

新BOT浪潮 环保项目推动了新一波BOT浪潮。这一次的主力军是国内的民营环保企业。政府信用风险仍然存在,与此同时,他们还面临项目资金来源、环保业务收费机制的建立等更为基础的问题

现在,一个新的适合BOT模式的市场渐渐浮出水面。这就是政府环保项目尤其是污水处理项目。事实上与电力、公路项目不同,BOT模式的水项目一直得以延续——水项目较强的技术性被认为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很容易想见这个市场的容量。据国家环保部门最新的统计,目前我国城镇日排放污水总量近1.4亿吨,但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的污水处理总量只有约0.1亿吨。仅凭政府财力显然难以完成治污使命,一度降温的BOT模式重被纳入决策部门的视野。在北京市,推广"BOT项目运作方式"已被列入"十五"环保产业发展目标。

一些投资者已经行动起来。与上一波不同,国内的民营环保企业取代外商成为了新一波逐浪者的主力军。

不尽愉快的BOT体验(见上文《BOT陷阱》),无疑是外商整体上后撤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以他们的胃口论,污水处理项目一般都规模过小。而国内的民营环保企业则将此视为做大做强的好机会——此前受制于环保产业投资体制和地方保护,他们并不容易拿到项目。

中宜环能环保技术公司不久前与河北省安新县达成了意向性协议,采用BOT方式建设垃圾处理厂,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素有"华北之肾"之称的白洋淀就位于安新县境内,其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了严重破坏,但安新县拿不出治理经费。"安新县的财政也就是个吃饭财政。"安新经济合作局局长李国辉说。

另一家民营环保企业桑德集团更是看好其中的机会。其董事长兼总裁文一波推出了雄心勃勃的"中华碧水计划":与全国12个省市签约,宣布以BOT模式承建这些地方的污水处理厂。事实上桑德集团虽然已是民营环保企业里的佼佼者,但2001年的销售额不过5亿元,资产刚刚过亿元。文一波因此在业内赢得了"狂人"的称号。

文过去一直从事工业污水治理,但他发现市政污水处理的需求量要大得多。他不仅仅在狂想,2001年6月,桑德集团已经启动了北京肖家河、通州区两个污水处理项目。 但是需求并不意味着一切。民营环保企业能够与各地方政府共同谱写BOT运行的崭新纪录吗?前文《BOT陷阱》中所描述的政府守信风险仍然存在。在已启动或进入谈判阶段的民营环保BOT项目中,记者甚少观察到包含招投标程序的案例,而仍以一对一的谈判为主。有些项目的合同中甚至没有包括各运营时段政府方的购买价格,而是约定“几年谈一次”。

在这些担忧之外,事实上记者发现,参与这个市场的民营环保企业,还有更基础的问题尚待解决。

地方政府没有财力进行环保投入,民营环保企业的口袋里其实也没有多少钱。"中华碧水计划"启动后,桑德集团资本运营部经理闫小雷就一直忙于融资平台的搭建,"我们有技术,有项目,但资金不足,需要融资。" 但资本市场并没有闻之动心。桑德集团启动的肖家河、通州区两个污水处理项目,设计处理污水能力12万吨,总投资1.1亿元,全部是自有资金的投入。中宜环能公司在广东东莞的垃圾处理项目,情况也是如此。 他们可以寄望的BOT项目的资金来源,包括技术出口、银行贷款和项目融资、环保基金、上市融资等,但实践的效果并不理想。

中宜环能主推的是城市垃圾综合集成系统,这一系统拥有12项专利技术。被称为"技术主义者"的董事长吴桐对技术出口信心十足,但公司至今尚无出口技术的案例。公司给出的说法是"公司2001年10月份才拿到技术进出口权",但在业内,这一说法并不被认同。另有消息说,安新县政府曾经要求参观广东东莞的样板工程,但被中宜环能拒绝。"那边的垃圾分拣技术并不过关。"曾经向东莞打电话进行咨询的安新县政府工作人员说。 至于BOT项目的银行贷款,国内至今仅有一次尝试。2001年2月,中国工商银行分别对上海卢浦大桥项目、外环线越江隧道项目发放大额贷款,贷款期为15-18年,款额分别为15.5亿元和12亿元。

"银行对民营环保企业BOT项目的贷款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桑德集团资本运营部经理闫小雷说。由于BOT项目具有的周期长和"有限追索"权(融资产生的债务不反映在项目发起人的资产负债表上,通过项目本身的现金流来支付债务)等特点,"银行在这些方面都没有先例,银行贷款的置押、未来项目的现金流评估都是问题。" 直接进行项目融资被认为是民营环保企业融资的突破口,也被认为是民营BOT项目中富有新意的做法。桑德方面表示将"挑选有竞争优势的项目进行项目融资,这个比例会占到50%左右",但到现在为止,这仍然还是个停留在纸面上的计划——桑德如此,其它民营环保企业项目融资的前景更是不言而喻。项目周期长、未来收益不确定是投资者最大的疑虑。

至于环保基金,在2000年,闫小雷曾经和他的同事做过整整一年的尝试,"这条路基本上无法走通。"闫说。其中关键的原因是《基金法》尚未出台,产业基金在国内的建立仍是未定之数。

桑德和中宜环能都把上市列入了时间表,但众所周知,民营中小企业上市并非坦途。 收费机制

在环保BOT项目中,项目运营方通过收取垃圾处理费和污水处理费收回投资,但绝大多数地区甚至还未建立起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的收费机制,而仍然依靠政府补贴。这样项目运营方收取的每一笔钱都将意味着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与前文提到的电力、公路项目相比,环保BOT项目运营因此蕴含着更大的政府信用风险。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北京已建立了市政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收费制度。与之伴随的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在未来几年内,北京的水费将会上涨到5-6元/吨。而在许多地区,相应的环保收费仍是政策上的盲区。

按照中宜环能与安新县政府有关BOT项目达成的初步协议,安新县将以县人大立法的形式建立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的收费机制,"门店可能会在20元/月,居民可能会在1-2元/月"安新经济合作局局长李国辉说。但是他对于实施前景似乎也不敢打包票,"我们做这个项目,实际上最大的担心就是如何给中宜环能把这笔钱收上来。" 事实上这并不仅是安新县政府面临的难题。在桑德集团"中华碧水计划"所涉及的湖北荆门、黄岗,青海格尔木市等地区,在中宜环能有意向投资的四川南溪、罗江、双流等地区,它们与各地方政府的合作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建立并执行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的相关收费机制。

上一篇:卫片执法范文下一篇:特岗物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