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读”的有效性思考

2022-09-11

“读”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 “书声琅琅”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 “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如今, 新课程改革已迈入第六个年头, 语文阅读课堂也已呈现出许多令人欣喜的新气象。和以往相比, 课上得实在了许多, 哗众取宠的形式明显减少了, 训练扎实有效了。新课改逐步走上了正轨。但笔者同时也发现, 在阅读教学中, 做为课堂的主旋律——读, 却被强调得过头了, 滥读、泛读的现象比比皆是, 重形式轻质量时有发生。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 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应指向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我们应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 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把握了度的问题, 才能把握语文教学的本真。正如杜威所说, 每一位教师要带着自己的哲学思想走向课堂, 把握本真的有效策略。

1 恰恰当当选择读

读的目的决定方式, 方式为目的服务。语文教育家钱梦龙先生曾经说过, 孙悟空有七十二变, 读的方式也有七十二种。按音量大小划分, 有默读、轻声读、朗读等;按速度快慢划分, 有浏览、略读、精读等;按参与面积划分, 有个体读、小组读、齐读;按思维运动划分, 有自由读、带着问题读、表演读等;按表现形式划分, 有分角色读、表演读等;此外, 还有教师的范读、带读、领读、引读等。

读的方式如此之多, 许多老师茫然不知所措:一堂课中到底要用上几种读书方式?是否多多益善呢?这样的读书方式又有什么效果呢?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读书方式, 需要我们擦亮眼睛, 拔开迷雾, 将读的内涵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例如, 朗读, 有助于学生感受文本, 增强记忆, 规范语言, 发展智力, 训练表达, 易于背诵;默读, 有利于学生揣摩文字, 近距离接触文本, 适应不同的阅读目的, 便于养成阅读习惯, 培养正确的阅读态度;齐读, 具有相互暗示、提醒和激励的作用, 对提高记忆有一定的好处;指名读, 能够准确表现个别同学朗读的质量和对文本理解的程度, 适宜于检查性、示范性、比较性的教学目的;分角色读, 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 更好的体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适宜对话式的文本;浏览, 可以很快地把握全文思路, 了解文章大概内容, 但只适宜比较浅显的文本, 或较低的教学要求;自由读, 有利于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 给有不同阅读特点的学生提供了独立的阅读空间, 便于教师指导;范读,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感知、理解、欣赏课文, 并为学生朗读课文示范, 具有目的性, 诱导性和示范性的作用……

2 明明白白读中悟

在当下的语文课堂上, 时常能听到整堂课上书声琅琅, 读之种种。读声此起彼伏, 你方唱罢我登场。乍一看, 学生似乎成了语文学习的主人, 可实际上, 学生的感悟有的纯属是琐碎的肤浅感悟, 一读能懂, 没有一点思考的价值, 长此以往, 不是发展了学生的智慧, 而是让学生弱智。有的感悟则烦琐无味, 影响了学生对语言的品味, 本来是有滋有味的“香浓咖啡”, 你一感悟, 他一感悟, 不知不觉变成了一杯“白开水”, 索然无味了。有的感悟脱离了文本, 天马行空, 严重偏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 久而久之, 学生的语文素养变成了“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结果影响了学生的语感的养成, 削弱了语文教学的魅力。有的感悟则是学生为迎合教师的口味从教学用书抄来的, 听起来头头是道, 其实学生的心是空洞的, 华丽的语言下是虚假的感悟。这正是卢森堡所说, 一个匆匆忙忙赶往伟大事业的人没心没肝的撞倒了一个孩子是一件罪行。

笔者以为, 只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经常以读带悟才能使学生的感悟从肤浅走向深刻, 从烦琐走向简洁, 从空洞走向充实, 从虚假走向本真, 否则是无功而返甚至是“罪行”。

3 清清楚楚读中练

有人说, 语文教学是模模糊糊一大片, 而数学教学则是清清楚楚一条线。确实, 我们常见的语文课上教师讲得多、问得多, 学生悟得多、聊得多, 而必要的练习却少得可怜。

其实, 以练代讲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经。如一位老师在教二年级的一篇课文《坐井观天》, 对于这样一篇学生都耳熟能详的课文, 没有落入逐句逐段进行烦琐分析的俗套, 而是突破教学的零起点, 先让学生讲坐井观天的故事, 充分享受已知的快乐。接着, 针对学生能讲故事但语言表达不成熟的真实起点, 提出本堂课学习的新要求: (1) 一字不漏地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 生动地学讲故事, 明白故事告诉的道理。

在学生摒弃浮躁心态认认真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 设计了练习;给青蛙和小鸟的话语前加上合适的提示语, 并朗读。学生边读边悟, 填上了合适的提示语:青蛙好奇地问, 惊讶地问……小鸟疲倦地回答, 自豪地回答……青蛙嘲笑地说, 怀疑地说, 不屑地说……小鸟坚定地回答, 语重心长地回答……提示语的填写就是学生理解课文语言、感受课文表达方式的语言实践活动。

4 认认真真读中研

在小学高年级中, 指导学生带着一定问题和研究专题, 主动地搜寻和阅读相关的课外读物, 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将学生思维引向纵深。乍看起来, 这种要求似乎过高, 但实际上这样做, 既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 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得到了长期的保持, 让他终身受用。

例如, 在学了《说茶》一文后, 笔者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我国的茶文化知识, 让学生去搜集茶的起源, 饮茶的发源时间, 茶文化的社会功能, 我国茶叶的品种, 它需要怎样的生长环境和条件, 饮茶对身体有什么作用等知识。这样的设计, 以研读为载体, 以练习为切入口, 增加了语言实践活动, 高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5 扎扎实实读后写

文章不是无情物, 它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产物。不管是精读课文、略读课文, 还是“语文天地”里的阅读, 每一篇文章中都能找到一个写的抓手。教学中, 学生入情入境, 自然被文中的人、事、物、景所感染, 此时, 如果我们适当地安排一个写的环节, 便可以让学生一吐为快。

一次, 笔者在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 课文中有“饱经风霜”一词, 这是用来描写鲁迅救助那位车夫的。正因为在细读文本、钻研文本, 找出深化文本的“情感点”, 抓住课文的情感点, 精心设计写的话题。学生有话可写, 有情可抒, 在激动万分时, 挥笔疾书, 情感宣泄出口, 真可谓“情动而辞发”!

语文, 姓“语”, 名“文”, 字“读”。“读”与语文的关系之密切, 众目可视。我们只有用辩证的思想来审视读之要义, 才有利于看清读的“庐山真面目”, 才能使阅读教学有效开展。

摘要:“读”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 语文教师, 应该要辩证地对待读, 应引领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 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把握了度的问题, 才能把握语文教学的本真。

关键词:阅读教学,诵读,思考

参考文献

[1] 曾雪丽.有效的阅读教学需要合理的问题预设[J].小学教学参考, 2008 (Z3) .

上一篇:浅谈思想政治课中启发式教学的合理运用下一篇:中国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与思考——以“Гум(古姆)喜迎中国春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