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防磨检查方案

2022-06-28

方案具有明确的格式和内容规范,要求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避免抽象和假大空的内容,那么具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防爆防磨检查方案》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防爆防磨检查方案

锅炉防磨防爆

锅炉防磨防爆工作如何布置

锅炉防磨防爆工作,是发电企业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涉及锅炉、金属、化学、热工、焊接等专业,关系到机组设计选型、制造、监造、安装、调试、运行、检修、监督等过程和环节,是一种非常庞杂、专业性非常强的系统性工作。如何规范锅炉防磨防爆工作,对每个发电企业都是一个挑战。

而面对近些年发生的一些锅炉爆管事故,综合锅炉四管泄漏的情况,得出结论:导致锅炉爆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过热、磨损、应力撕裂、焊接问题、材质、以及腐蚀等,且这种规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管理方面,图纸不全,检修记录的完整性不够,以往检查记录缺失严重,检修持续性不好等问题,也是造成锅炉爆管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

另外每次非计划性停机都会给发电企业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约有60%的非计划性停机都是由于锅炉爆管引起。所以锅炉爆管事故直接影响着发电企业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经济效益,降低锅炉爆管次数是降低发电企业非计划性停机、提高企业效益的有效措施。

一、锅炉四管泄漏问题的规律

所谓锅炉“四管”,是指锅炉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和省煤器;传统意义上的防止锅炉四管泄漏,是指防止以上部位炉内金属管子的泄漏。锅炉四管,涵盖了锅炉的全部受热面,它们内部承受着工质的压力和一些化学成分的作用,外部承受着高温、侵蚀和磨损的环境,在水与火之间进行调和,是矛盾集中的所在,所以很容易发生失效和泄漏问题。

电厂里的所有事故,从本质上都归属于能量和工质的不平衡、以及设备性能与其所处的具体工作条件不相适应两方面的原因,锅炉四管泄漏问题也不例外。但锅炉四管范围比较大,各自的材质和工作条件不同,呈现问题的原因、机理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涉及到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检修、维护等工序区分和不同部门,以及锅炉、化学、金属、热工等各专业,而且已发生的需要治理,没有发生的需要预防,工作细碎而具体,所以锅炉四管泄漏问题和对应的防磨防爆工作,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造成四管泄漏的诸多因素,诸如腐蚀、磨损、应力、疲劳、强度等,都不能像机组参数那样可以在线监测,在机组运行中很难感知到,即使在机组停备和检修中,也往往由于工期、人员、手段等问题不能完全检查、处理到位,难免有所疏漏。对于已投入运行的锅炉机组,导致四管泄漏的因素总是存在的,并且这些因素所造成的问题在不断累积,一旦爆发,就防不胜防,甚至造成恶性循环。所以,锅炉四管泄漏问题的成因和发展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和滞后性,四管泄漏存在突发性。

具体的防磨防爆工作,往往都以问题和事故为主导,这个方面存在问题,就狠抓这个方面,治理一段时间会归于平静,又去重视其它问题,但机组的运行条件总会不断发生变化,煤质、运行方式、人员、体制等方面的一些变化,或者治理不彻底、工作阶段性放松,都会使问题和原因重新出现和积累,导致再次爆发;而且问题存在不同层面,也有不同的作用机理和方式,由于认识和重视不足,会使问题向深层次和另一个侧面转化,所以锅炉四管泄漏问题总是存在很强的周期性和转移性。

既然引发锅炉四管泄漏的因素总是存在,而且这些因素所造成的结果在不断积累,那么防磨防爆工作首先是风险评估和预防,就是去面对那些细碎的具体问题,做起来又存在大量艰苦的管理、协调和总结工作,表面上一时也不一定能够看到明显的效果;所以防磨防爆工作要常抓不懈,重在优化运行、消除原因和预防,重在检查、判别和消除问题累积,如果这方面工作松懈,做不到位,导致问题持续累积,尤其是焊接质量、磨损、高温腐蚀、长期过热等问题造成的泄漏,一旦发生,容易重复出现,做起来又不能一招制敌、一时见效,容易产生懈怠和忽视。所以,防磨防爆工作平淡而艰苦,不具有功利性。

各个电厂和各台机组的运行条件和设备健康状况不同,锅炉四管泄漏问题也或轻或重,甚至在一定时期内没有发生,但造成四管泄漏的一些因素总是存在的,所以不管电厂自己设备的现状如何,都必须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常抓不懈,只有做扎实系统性的具体的工作,才能起到预防作用和少出问题。发生问题后,又必须深入分析原因和整改,所以不论从管理和思路、制度和措施、人员安排和学习培训、具体工作和技术档案建立、交流和协作,都需要有非常强的系统性和适应性。

二、关于防磨防爆工作方法的探讨

1、层次分明的网络和考核制度

纵观防磨防爆工作做得比较好、锅炉四管泄漏问题比较少的电厂,都有一个非常好的防磨防爆网络和系统,并很好运作。防磨防爆工作系统性非常强,虽然现在电力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工作的本质并没有变。那些防磨防爆工作做得比较好的电厂,也确实是在这方面坚持得比较好的。

防磨防爆工作,是电厂里常规的而要特别重视的工作,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关键是管理思路、制度措施体系、和具体的做法上的区别,更重要的是人员和态度。设备是电厂生产的基础,对待设备和四管泄漏问题,应该像对待我们自己的身体和一样,来关心和爱护,才能保证健康和长久。

2、完善的工作制度和标准体系

对于我们电厂来说,现在管理和技术都在不断地深入,不论是制度、标准和规程,都不可能是一个就可以包打天下,都越来越细化、具体和具有适应性,成为完整的体系。防磨防爆工作内容比较多,电厂也应该有一整套完善的工作制度和措施标准体系来规范这方面的工作,使具体人员有章可依。

3、合格和充分的专业人员

防磨防爆工作专业性和经验性非常强,有一整套具体的做法要去执行,所以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应该固定,应该有积累和传承。现在人员变化比较快,人员非常年轻化,有些电厂已经很难找到熟悉防磨防爆工作的人员,这样具体工作就做不到点子上,这可能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所以应该抓人员的稳定、培训和协作。

4、规范的检查工作和下功夫进行设备治理

防治四管泄漏是以预防为主,所以检查和分析工作是首要的。但电厂受热面那么大,管子非常多,怎么去检查,不能单靠人的因素,必须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5、完整的设备技术档案

在管理中,技术档案的管理最难做好,一个电厂、一个专业,很难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很多有价值的技术资料,往往分散在不同的部门、甚至各种人员个人手中,具体用的人一时找不着东西,无法积累比较,经验和感觉的成分比较多,一个人员的离去,工作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中断。

防磨防爆工作非常细碎、具体,更要重视技术数据、资料的积累和档案管理。

三、关于锅炉承压部件防磨防爆检查

标准是制定制度、措施和开展技术工作的依据。为了保证机组设备的健康水平,国家、电力行业和有关电力集团都制定和颁发了相应的标准和导则,这些标准和导则都是对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深刻教训的总结,具有相应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锅炉承压部件防磨防爆检查在防治锅炉四管泄漏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是专业性、规范性、经验性非常强的技术工作,所以做为一项专门的工作,在相关标准和导则中都有详细的规定。锅炉检修中防磨防爆的检查项目及内容,应按照《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爆漏技术导则》等规定的项目和周期进行,华北局曾经颁发过《火力发电厂锅炉承压部件防磨防爆检查制度》,是华北电网防磨防爆工作经验教训的全面总结,虽然有10余年没有修订,但内容非常全面、详细具体,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以参考。

四、参照一些电厂针对性提供的一些参考性意见

1、不断提高运行管理的水平

运行管理就是依据各种规范标准、试验研究和事故分析的结果、及设备特点不断更新补充和完善各种制度和措施,不断提高人的技术水平,避免人的因素的差异,严格遵照制度和规程体系的要求,实现对机组的规范操作和精确控制,在保证合理安全裕度的同时,达到最佳的经济性和环保水平。 1)规范的制度和规程体系

在认真落实执行“两票三制”的基础上,完善锅炉壁温控制管理等制度,运行规程做到细化、可操作性强,并且针对具体问题,及时进行研究,出台详细的技术措施,使运行工作有据可依,这是搞好运行管理的基础。 2)合理准确的定值

机组运行,首先是选择正确的运行方式,在运行方式确定后,参数测量的准确性和定值选取的合理性就非常重要。

机组的保护和连锁,运行工况的优化,都是通过一系列的参数定值来固定的。除了连锁保护定值,还要大量从安全和经济环保角度确定的工况参数定值,这些定值在运行中很重要,制定是否合理,控制是否精确,决定了运行的水平和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首先这些定值不是固定的,随着机组负荷等重要运行工况的变化,比如蒸汽压力、温度、锅炉氧量等,是由一系列定值组成的性能曲线和参数群。另外,这些定值必须有可靠的来源、合理。这些定值可能来自设计,也可能来自长期运行实践,也可以通过专门的试验确定。总之,必须完整、合理和准确。 3)规范操作,合理控制

规范操作和合理控制,是机组运行的核心。机组设计、安装完成以后,其系统和结构已经确定,其允许的运行方式和能够承受的内部应力也同时确定,所以,制造厂家都会给出一整套操作说明和明确的启停控制曲线,在机组运行中必须严格遵守。尤其是锅炉机组上水、放水,启动、停止,变负荷等操作,必须严格考虑具体的系统结构特点,不能超限,否则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应力,导致连接部位撕裂。很多水冷壁、包墙管和穿墙管的泄漏,都是这种原因造成的。

厂家规定的操作,可能会有些保守,但所有超出厂家规定的操作,必须以长期实践为依据;原来设计的结构可能会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可以进行合理的改造,但运行必须尊重系统和设备结构特性。

运行人员应该精心组织燃烧,防止出现风速过高、热负荷过分集中、火焰偏斜、燃烧中心不合适、烟温偏差等问题,导致磨损增加、结渣、高温腐蚀、和对流受热面超温等问题。汽温的控制必须保证受热面的安全,不能只强调压红线运行,尤其不管具体汽温特性,在部分负荷下也一味强调压红线运行;要重视启动期间和快速升负荷期间的对流受热面受热情况和传热问题,严防超温。 4)合格的保护和自动

锅炉机组的主要保护,比如汽包水位的保护,必须保证可靠投入,不得单纯为了减少非停而随意解除,否则高水位导致的汽温大幅波动、低水位造成的下降管带汽,都会产生严重后果。

现在机组都采取集控运行方式,运行人员越来越少,所以机组必须配套完善的监测装置和系统,尤其是自动控制系统,必须完善,能够可靠投入,并发挥作用,避免人的差异和减少操作工作量。

必须将运行人员从看盘和手动操作中解放出来,然后才有精力去进行全面的运行分析、具体的风险评估、和细致的事故预想。要做到这些,机组的连锁、保护和自动控制功能必须齐全和可靠。尤其要不断提高机组的自动控制水平,将具体试验和优化调整的结果,及时贯彻和落实到自动控制功能中,让自动回路去实现比人手动操作更及时和精确的调整和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人的差异和操作随意性问题。 5)重视人员培训

要做到运行控制的精确性和规范性,必须靠制度、热控水平和人的素质。运行人员的职责不能只是看盘,更重要的是对机组运行状态的实时分析、运行偏差的评估和预纠正、和事故工况分析处理。另外,还必须解决集控形势下的个人专业面问题。所以必须加强培训和提高培训的层次,运行人员不能只保留在熟悉运行规程条文的层面,必须拓展专业知识,使其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真正提高机组运行控制水平,预防事故发生。

秦皇岛电厂在长期实践总结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运行小招标考核体系,并软件化和系统化。其特点是将机组运行对安全性和经济性有重要影响的运行指标,归纳成48个量化小招标,分成安全和经济两部分内容,在线时实显示在盘前,实行量化在线分值考核。安全性考核是递减,即首先核定一个基数,任何一个指标达不到就定量扣钱;经济性考核是递增,基数为零,达到一个指标就挣得相应的金额,并且将缺陷管理也纳入到运行考核当中。

这样做的好处是首先将管理思想和考核客观化、时实化和量化,其次真正实现了将技术水平和收入挂钩,无形中进行值间竞赛,充分调动了运行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收到良好效果。

针对主汽和再热器超温普遍存在的一些不规范现象归结如下: A、超温严重,调控不力

不少电厂主蒸汽再热汽及过热器再热器管壁经常发生超温问题,有时超温幅度比较大,时间比较长。例如:①有一台600MW锅炉机组主蒸汽A侧552℃,B侧582℃(设计均为540℃),属严重超温,受热面必然有超温现象,汽机未停机,锅炉也未停炉,锅炉方面未做任何记录,看不出采取了什么应急处理措施;②有一台300MW机组,主蒸汽温度超过600℃才迟后打闸停机;③有一个 3X660MW机组的电厂从计算机存储器中连续查阅了8个月的超温事件,1号炉共发生超温事件157起,主蒸汽有一点达到564℃,再热汽有一点达到561℃(设计均为540℃);2号炉共发生超温事件332起,过热器管炉外壁温有一点达到618℃、再热器管炉外壁温有一点达到635℃;3号炉共发生超温事件96起,主蒸汽有一点达到563℃,再热器管炉外壁温有一点达到696℃。超温时间3~20min不等。上述超温均未停炉停机,也未看到运行记录本上有任何记录。

超温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对每台炉的超温问题要作具体分析。生产技术管理部门对超温事件要作统计分析,拟订整治措施,及时通知运行人员,改进运行操作控制,由于操作不当,经常超温又不作记录的运行人员也要采取必要的考核措施。是设备系统方面的问题,要安排进行改进改造。应鼓励按设计参数“压红线”运行,把超温运行及低温运行参数加起来平均作考核依据显然是不科学的。为了“安全”长时间低温运行,出现超温却视而不见,不采取调控措施,这两种倾向都是错误的,应予纠正。 B、超温记录不规范

在查评中发现许多厂不设超温记录簿,有的虽有记录簿,也不放在操作员处,也不作记录,形同虚设,或不认真作记录。例如有个电厂技术部门负责人说:我们没有超温问题,设超温记录簿干什么?查评人员随即在巡测仪上检查,发现主蒸汽温度547℃,超过设计值540℃,再热器壁温也有一点超温;在另一台炉上发现过热器壁温有一点超温。还有一个电厂在2001年超温记录簿上这样写着:2001年1月份无超温现象,2001年2月份无超温现象一直写到2001年12月份无超温现象,是同一笔迹,没有记录人签名。还有一个厂在一个记录本上只记了一条超温事件:X年X月X日过热器有超温现象,超温的时间(时分)、位置,超温的幅度、原因,分析及调控措施均没有记载。我们注意到在电厂设计中均考虑了温度的监测设施,如自动记录仪、温度巡测仪、计算机屏幕显示及存储等。我们建议要充分利用这些设备,电厂要为每台锅炉配备超温记录簿,要求运行值班人员及时认真填写。

有一个全套设备由国外引进的现代大型火力发电厂,对超温的管理认真有效,值得借鉴。他们在每台炉上都设有《主蒸汽再热汽超温记录簿》、《锅炉受热面超温记条簿》,内有超温时间、设备名称、部件编号、超温幅度、超温原因、所采取的措施以及记录人等栏目。记录及时、真实。我们发现有一个值有5次超温现象,都—一作了记录。生产技术管理部门认真统计分析,拟订整改措施。如1号炉过热器壁温超温频繁,而且难以控制,他们进行专题研究,作了壁温测量,确定了技改措施:加装节流圈以改善由于蒸汽流量偏差引起的壁温超限,施工后彻底解决了这台炉过热器的长期存在的超温问题。 C、超温判据不要

(1)有一电厂在运行规程上规定把金属最高允许温度作为超温的判据,而温度测点是装在蛇形管炉外管段上。例如炉内过热器12Cr1MoV钢管壁温≤590℃(现在规定580℃),再热器钢102钢管壁温≤620℃(现在规定600℃),一些受热面20g钢管壁温≤490℃(现在规定450℃),即判定为没有超温,这显然是不对的,因为炉外壁温测值接近于介质温度,此值远低于炉内管子实际壁温。

为了正确判断炉内管子是否超温,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炉内管子最高壁温,但难以保证其准确性;也可以在炉内装设壁温测点,但测点很容易烧坏;比较简易的办法是通过测温试验,找出炉内与炉外同一条管子对应的壁温关系。在炉外装设壁温测点,此温度值接近于出口介质温度,进而推算出炉内最高壁温。建议参照下列方式推算:屏式过热器再热器炉内管子最高壁温等于炉外壁温加 IQ0~120℃;靠近炉膛的对流过热器再热器炉内最高壁温等于炉外壁温加50℃;水平烟道后部及尾部烟道内的过热器再热器最高壁温等于炉外壁温加30℃。关键是把测点装在壁温最高的管子上,壁温与管子蒸汽流速、温度及所在位置的烟气温度有关。建议与锅炉厂取得联系,并根据已投产的同类型锅炉管子壁温分布规律加以确定。机组投产以后,在大小修期间,在炉内通过外观检查、蠕变测量、取样分析、用仪器测量管子外壁及内壁氧化层厚度,掌握受热面的技术状态,查出温度水平高的管子,必要时在炉外补充追加部分壁温测点,以此作起温的判据比较有效和准确。

(2)有数台国外引进锅炉,在其说明书上规定:水冷壁、对流过热器、屏式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管壁温度不应超过强度计算时所用的数值,并通过热力计算验证。例如二级屏出口汽温516℃,计算壁温585℃,允许壁温560℃;高过出口汽温545℃,计算壁温577℃,允许壁温560℃。国外公司的这一规定指出了壁温监测的方法,我们认为上述数据不一定准确,建议核实,首先所测管壁温度的正确性及代表性要核实,实际情况是各段并列装有测点的蛇形管其壁温的平均值低于该段出口汽温,另一种可能性是测点未选择最高壁温所在的管子,另外虽有屏幕显承,但不能打印留下记录,是否能采集到过热器、再热器、水冷壁管的全部运行时间的壁温值及可能出现的超温幅度,不得而知。宜按强度裕度,选择其中比较薄弱的部位加以记录,并分析其超温情况,作为检修蠕胀检查或割管的依据。

(3)现代大型锅炉,尤其引进的大型锅炉,过热器再热器管圈一般是变材质变管径的。炉外至联箱的管段一般都采用材质档次较低的钢管。如引进的600MW等级锅炉,过热器再热管炉内高温区采用TP304或TP347钢管,炉外则采用T22钢管,制造厂出厂说明书规定过热器管壁温度≤594℃,再热器管壁温度≤607℃,而温度测点是装在炉外T22钢管上的,显然是处在超温运行的范围内。据查一些600MW等级的锅炉炉外T22钢管有氧化皮,说明有超温迹象。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对过热器再热器蛇形管,要查清材质、管径,进行全流程监督,包括炉外联箱下的管段,任何区段的管子都不应超温。 D、运行规程超温规定不明确

(1)许多电厂锅炉运行规程上没有规定超温停炉的条款,或虽有规定,但不确切。例如有的电厂规定锅炉超温是否停炉要着汽机是否打闸停机,也就是说只要汽机不打闸就不停炉,要知道,机炉参数不一定完全匹配,耐温能力不一定完全相同,或汽机虽超温但并未及时发觉,或因人为因素不愿停机,锅炉超温再严重也不停炉,显然是不妥的。超温是锅炉引起的,超温是否需要停炉,规程应作明确规定,让运行值班人员有章可循,临时请示领导表态可能延误时间,甚至会使超温事态扩大。建议把主汽温度、再热汽温度、受热面金属壁温(折算到炉外测点温度)设计值、允许变动范围,超过一定数值、一定时间调整无效应申请停炉。一些进口锅炉说明书、《200MW级锅炉运行导则》(DL/T610-1996)、《300MW级锅炉运行导则》(DL/T611-1996)中都有这样的规定。我们建议还应补充一条:当温度继续升高,达到一定数值调整无效应停炉,以免申请延误,扩大事故。

(2)还有一些电厂规定当汽温达到XXX℃时停机,但没有说停炉。我们知道许多进口或国产机组具有停机不停炉的功能。这样会使运行人员有超温只停机不停炉或锅炉超温关系不大,只要不爆管就不停炉的错觉。原电力部通报过停机后锅炉仍在运行造成受热面因超温大面积爆漏的案例。我们建议规程应改为汽温到达XXX℃时应停炉或停炉停机。 E、设计不要引起超温

在查评中发现,有些锅炉在设计上存在缺陷。例如:

(1)炉膛容积偏小,炉膛出口烟温比设计值高约100~120℃,致使过热器再热器吸热量增加,引起超温。

(2)炉膛出口两侧烟速烟温偏差较大,有的差值高达150~180℃,进行燃烧调整收效不大,致使烟温高,烟速大的那一侧过热器、再热器存在超温的危险。

(3)过热器再热器蒸汽流程设计不合理,两侧交插点过少,更为严重的是低蒸汽流速管排又处在高温烟气区,加剧了超温的危险。

(4)过热器、再热器管子选材上偏紧。例如:①耐温性能较强的TP3

47、TP30

4、T91钢管用量太少,有些国产300MW锅炉,这种材料又没有用到管子温度最高的位置,电厂被迫进行完善改造;②钢102,前些年建造的锅炉用到620℃,因其耐热能力不足,抗氧化能力更差,现在国内标准已降到600℃;③12Cr1MoV过去用到590℃现在已降为580℃;④20g过去用到490℃,现在降为450℃等。上述设计问题给电厂带来了很大的负担,机组投产7~8年甚至3~4年就暴露出了问题,大面积管子过热爆漏,被迫大批量换管。

我们建议制造厂要优化设计,并向用户提出书面保证,电厂对锅炉设计细节要注意审查,多厂招标,优质优价。 F、不均匀积灰结渣引起超温

有些锅炉,炉膛、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高温再热器不均匀积灰结渣,致使烟温烟速严重偏斜,处于积灰少结渣轻的管子,出现超温,有一台300MW国产锅炉正是这样,加上这台炉炉膛及对流受热面吹灰器质量不过关,没有投入运行,在锅炉的一侧高温过热器多条管过热爆漏,被迫更换了约一半的管子。因此,建议电厂重视吹灰器的维修和正常吹扫工作。

G、汽包减水引起超温

有个别电厂汽泵跳闸,电泵跟踪迟缓,轻者引起给水压力波动,严重者造成汽包水位波动,甚至造成锅炉严重缺水。已发生多起超温停炉事故,至今仍未解决,严重威胁机炉安全运行。我们认为:该厂锅炉给水泵是100%汽泵加50%电泵,当汽泵跳闸,出现RB工况,此时电泵应启动,机炉相应减负荷,这些环节配合不好,则造成水压波动,锅炉减水。应由机、炉、热工专业联合攻关解决。当然如果采用2X50%汽泵加1X50电泵匹配方式,问题可能就不会出现,至少比较容易解决。 H、调温手段不足引起超温

(1)有几台锅炉喷水减温器调门已全开或者某一组减温器调门已全开,降温幅度受到限制。建议首先从设备系统上查找原因,降低受热面吸热量,进而也解决了超温的危险,其次可以考虑把喷水调节阀改大,管路也要相应改进。

(2)有不少电厂配备有摆动燃烧器,并作为调节再热汽温的主要手段,据了解,有些燃烧器已不能摆动,个别厂已将燃烧器摆动执行机构拆除,失掉了一个调温手段。但也有不少厂摆动燃烧器用得很好,坚持每班做摆动试验,建议电厂作调研,完善摆动装置并投入使用。 (3)有些锅炉装有烟气挡板调温装置。据了解有的出现卡涩开关木动情况。建议在大小修时进行检查维修,机组运行时,定期做开关试验,确保装置完好,能全开全关,灵活好用。 I、超温管理有待提高

据了解目前许多电厂主蒸汽再热汽、受热面管壁超温,虽然也配备了一定的记录打印装置,但主要还是靠人工监视、人工记录、人工统计、人工分析。因为温度的检测控制工作量大、范围广,致使工作很难到位,人为因素太多,再加上许多厂温度控制与个人奖罚挂钩,从客观上分析,温度超限也不完全与操作人员本人的工作有关,还受到设备、系统、负荷大小、燃煤质量条件的制约。为了把温度控制防止超限工作做好,我们认为应建立汽温壁温计算机软件管理系统。鉴于目前对过热器、再热器受热面管是否能按规程所列壁温上限加以控制,以及标准是否合理;所见壁温是否最高;主蒸汽、再热汽温虽有记录但没有通过计算机加以分析整理,不便于主蒸汽再热汽管道的寿命管理。为今后长时间内设备的寿命管理、状态检修及设备在线诊断工作的开展,建议对这一问题宜及早安排解决。

6)重视化学监督

严格执行有关化学监督规程,保证进入锅炉的水质及锅炉运行中汽、水品质合格。当汽水品质恶化危及设备运行安全运行时,要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并采取紧急措施,直至停炉。 在保证汽水品质的同时,重点抓好防治凝汽器泄漏、精处理的投入和溶氧问题。凝汽器泄漏造成的水冷壁腐蚀后果是有目共睹的,而精处理是亚临界机组和直流锅炉的命根子,必须保证100%地正确投入。 7)加强吹灰管理

吹灰工作是锅炉机组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的重要保证,但吹灰也是一个双刃剑,尤其是蒸汽吹灰,吹灰不当会导致受热面泄漏问题。

每次检修后应按照厂家的说明书对吹灰器进行投运前的调试工作,调整好喷嘴进入炉膛的距离、吹灰器枪杆与受热面的垂直度、喷嘴的喷射角度、旋转角度等,还应逐个调好各吹灰器的入口蒸汽压力,根据管道的实际布置情况在热态下调好吹灰器母管及各吹灰器前的自动疏放水装置及吹灰器投入前的疏水时间以保证吹灰器能将存水疏放干净。当吹灰汽源或管道布置设计不合理时,还应考虑进行相应的改造。运行中应加强对吹灰器的检查和维护,当遇有吹灰器在炉内烟道内卡住及吹灰器进汽门漏汽时应及时退出并切断汽源。

进行合理吹灰和防治受热面吹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能偏废,应该采取相应的防磨损、吹损措施:在检修中可采取头排管弯头及吹灰器经过区域的管段加装防磨护铁或喷涂防磨金属涂层、消除烟气走廊、加均流导流板等措施,对于整体烟速设计过高的省煤器,还可考虑进行改为膜式省煤器、加大横向节距等措施。 8)加强热工管理

运行人员是通过受热面壁温测点指示来监测控制各受面的管壁温度的,因此必须保证运行监测数据的准确。加强热工管理就是保证测点的准确性,保证各项保护、连锁和自动的合理性和可靠投入,其难点和重点是保证壁温测点的正确测量和准确性。

由于热电偶在高温受热面炉内管段上很难保证长时间运行,因此一般受热面的壁温测点均装在炉外出口管段上,由于炉外管段不受热,其壁温水平一般比炉内受热最强的管段壁温要低一些,过去曾有相关的试验资料介绍,后屏壁温炉外比炉内要低50~70℃,高过壁温炉外比炉内低20~30℃,高温再热器高过壁温炉外比炉内低30~40℃,在锅炉的动态变化过程中,相差的幅度要更大。因此以炉外壁温作为监视控制值时,应以管材计算允许的最高壁温值减去相应受热面的炉内外壁温差后得到的数据作为炉外壁温控制数据。目前受热面炉外壁温测点的安装形式以两种为主,一种是在要监测壁温的管子上装设一根不锈钢管,将热电偶插入钢管内,这种方法很难保证热电偶的热端头部与受热面管壁能够严密接触,因此经常测得的壁温较低,难以反映真实的壁温情况;另一种是用带有集热片的热电偶,将集热片直接焊在要监测壁温的管子上,这种方法可以保证热偶的热端头部与受热面管壁能够严密接触,测得壁温较为真实,但是壁温测点损坏后更换要麻烦一些,为了保证测量壁温准确,已有不少电厂采用此方法。此外,炉顶是否严密不漏烟气也会影响壁温测量的准确性,壁温测点是否安装在受热最强的管排上会影响壁温测点的代表性。由于测点头部的散热会影响壁温测量的准确性,因此应对测点头部进行局部保温,有试验数据表明,不进行保温的测点比进行保温的测点壁温低5~15℃。再有,壁温的测量是一个系统问题,如热偶的准确性、补偿导线的极性是否连接正确、恒温箱内的冷端补偿电阻连接是否牢固都会影响温度测量的准确性。

五、关于锅炉四管泄漏后的处理

一旦发现四管泄漏,应尽早着手停炉处理,防止事故扩大;尤其是水冷壁方面的泄漏,必须尽快停炉,不得硬挺,否则,不但会造成泄漏面积扩大,更严重的是破坏水循环,从而引发其它相关部位的过热,造成频发爆管事故和恶性循环;大量的汽水泄漏,也会造成其它设备、如空气预热器和引风机的故障和损坏。

第二篇:检修运营公司锅炉防磨防爆队伍建设专项汇报

为提升公司锅炉“四管”防磨防爆管理水平,着力完善降非停激励机制,结合公司目前的实际情况,拟在公司内部组建锅炉“四管”防磨防爆专业队伍。内部采取责任分区的方式,推行设备检修追责制,明确各级职责,提高人员责任心。从防磨防爆精细化管理入手,及时发现存在的缺陷和隐患,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确保不发生非计划停运事件。

一、黄岛、鲁北、滨州项目部锅炉防磨防爆人员基本情况 1.黄岛项目部:锅炉本体管阀班现有人员12人,其中防磨防爆固定专职人员4人。(正式工:薛增琛、张兵、赵瑞栋、范万博)

2.鲁北项目部:锅炉本体管阀班现有人员8人,其中防磨防爆固定专职人员2人。(正式工:刘志海、朱利威)

3.滨州项目部:锅炉本体管阀班现有人员10人,其中防磨防爆固定专职人员6人。(2名正式工:高磊、赵洪波),4名社会用工。

二、成立锅炉防磨防爆组织机构

(一)防磨防爆领导小组 组 长:胡延海 副组长:李继强

成 员:焦 海 丁甫和 于洪俊 李友国 解赞平

职 责

1

1.负责审批锅炉“四管”防磨防爆工作的整体规划,组织整体工作协调和疑难问题的分析,研究及处理方案;

2.负责组织锅炉“四管”防磨防爆措施和有关管理制度的审批,督促工作小组定期进行修订;

3.负责组织锅炉“四管”防磨防爆人员的有关技术培训和先进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经验交流;

4.根据锅炉“四管”防磨防爆工作的绩效,对具体部门或个人给予奖励和处罚;

5.根据设备状况和实际需要召开锅炉“四管”防磨防爆工作分析会,认真总结工作经验,搞好防磨防爆工作。

(二)防磨防爆工作小组 组 长:丁甫和

副组长:赵增刚 王 强 唐振波

成 员:薛增琛 张 兵 赵瑞栋 范万博 刘志海

朱利威 高 磊 赵洪波 金属监督人员

职 责

1.坚持“逢停必检”的原则,对隐蔽检查困难部位逐步排查,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制定防磨防爆检查计划;

2.熟悉防磨防爆检查要点,根据生产安排进行防磨防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按设备部制定方案要求进行处理;

3.对每次防磨防爆检查、处理情况做好详细记录,建立技术档案;

4.对所辖设备的防磨防爆检查、修理工作负直接责任; 5. 参与“四管”泄漏事件的分析和预防措施的制订;

2

6. 根据领导小组的要求,对管辖范围内的防磨防爆工作进行总结。

三、建议实施方案

(一)设备责任按区域划分

黄岛项目部专责人:赵增刚 薛增琛 张 兵 赵瑞栋

范万博

负责黄岛公司

3、

5、6号锅炉“四管”防磨防爆维保范围内的检查项目,分区域落实责任。检查和发现问题要及时汇报业主单位或设备部专职人员,并按设备部的要求进行处理。

鲁北项目部专责人:王 强 刘志海 朱利威

负责鲁北公司

1、2号锅炉“四管”防磨防爆维保范围内的检查项目,分区域落实责任。检查和发现问题要及时汇报业主单位或设备部专职人员,并按设备部的要求进行处理。

滨州项目部专责人:唐振波 高 磊 赵洪波

负责滨州公司

1、2号锅炉“四管”防磨防爆维保范围内的检查项目,分区域落实责任。检查和发现问题要及时汇报业主单位或设备部专职人员,并按设备部的要求进行处理。

(二)防磨防爆人员集中抽调

1.公司配置的防磨防爆人员,日常管理由各维保项目部负责。主要负责省公司系统内维保火电机组临停、抢修、大小修的锅炉“四管”的防磨防爆工作。

2.各维保项目部根据机组临停、检修实际情况,提报防磨防爆人员借用申请,由公司防磨防爆领导小组审批同意后,集中调配。

3

(三)防磨防爆后备梯队培养

1.目前公司锅炉“四管”防磨防爆专职人员共8人,2016年将根据新招聘大学生实际情况,侧重对各项目部防磨防爆人员进行配置,补充,确保每个项目部防磨防爆专职人员达到在4-6人。

2.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磨防爆技能培训,着力培养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专业人员。例如锅炉“四管”配管技能培训、焊工技术培训、金属测厚培训等,切实提高员工实际操作能力,形成具有检修运营公司模式的防磨防爆专业队伍。

3.建立公司锅炉防磨防爆季度例会制度,各专职人员汇报分管区域防磨防爆开展情况,通过研讨会的形式进行经验交流。

(四)建立锅炉“四管”防磨防爆专项奖励基金 1.防磨、防爆检查工作按大修彻底查、小修全面查、机组备用重点查的原则进行,所有责任人应对其所辖设备负责,根据职责进行奖惩分配。

2.专项奖励基金方案将参照省公司《火电机组停备期间检修维护管理规定》、《防止锅炉“四管”泄漏指导意见》有关要求、《检修运营公司锅炉“四管”防磨防爆管理办法》等制度修订实施。

生产技术部 2016年6月24日

4

第三篇:粉尘防爆检查方案[模版]

太原东山李家楼煤业有限公司

防范粉尘爆炸检查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转发开展粉尘作业场所和使用场所防范粉尘爆炸大检查的通知》(并国资安[2015]146号)文件精神,切实做好此次专项检查工作,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公司成立防范粉尘爆炸检查领导组

组 长:范成伟

副组长:武福栓、时立义

成 员:贾石魁、刘全旺、寇国柱、胥春林、王 宁、贾川平、牛建林、桑万忠、姚红宇、董红成、李锁奎、石思及、杜志明以及施工单位负责人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通风部,办公室主任由总经理助理兼通风部部长王宁担任。

领导组全面负责组织开展此次防范粉尘爆炸专项检查活动。

办公室负责专项检查具体事宜。

二、检查内容

(1)地面软件资料

1、建立健全矿井粉尘防治管理制度、措施及应急预案。

2、粉尘防治工作的相关记录、台账、报表、图纸等及时更新并上报相关领导。

(2)个体防护

1、公司人力资源部、供销部、施工单位要及时下发防尘口罩等防尘用品。

2、所有下井人员必须全部按规定佩戴防尘用品,做好个体防尘工作。

(3)井下防尘设施

1、按规定安设防尘管路、水质过滤器;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巷道的防尘管路上每隔50m设一个三通及阀门,其它地点每隔100m设一个三通及阀门,阀门要完好,设在巷道行人侧,并编号管理。

2、综掘机、采煤机必须使用内外喷雾装置,破碎机必须安装使用防尘罩和喷雾装置或除尘器;掘进工作面要安设除尘风机,与综掘机实现联动;锚喷作业防尘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井下所有转、装、卸载点作业时必须安装使用喷雾装置;进、回风斜井、矿井和采区进、回风巷、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掘进工作面都必须安装使用净化水幕。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及掘进工作面回风流距工作面30米内必须至少设置两道移动风流净化水幕,距工作面第一道水幕安装捕尘网,水幕要封闭巷道全断面。

4、采煤工作面应采取煤层注水防尘措施,注水设计及效果要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

5、炮掘工作面要采取湿式打眼,使用水炮泥,放炮时距工作面15m内的放炮喷雾及回风巷水幕必须开启,爆破前后冲洗30米范围内巷道。

6、主要进、回风巷至少每月清扫冲洗一次,不能出现煤尘堆积、巷道干燥现象;采掘工作面随产尘工序及时清扫冲洗,其它巷道至少每旬清扫冲洗一次;井下瓦斯抽放管路、管线、电缆等必须随巷道冲洗并冲洗干净,消除煤尘堆积现象。

7、加强通风管理,控制巷道风速,防止煤尘飞扬。

8、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引燃煤尘,井下机电设备严禁出现失爆,并按相关规定配备消防器材。

9、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安设隔爆设施,其数量、水量、及安装质量等符合规定要求,每周至少检查1次。

(4)地面筒仓等地点粉尘防治规定

1、各类防尘设施要保证齐全、完好并能够正常使用;筒仓顶部安装三台布袋式除尘器,作业时必须保证开启,最大限度降低筒仓粉尘。

2、每班作业前后,责任部门必须安排专人对筒仓上口全部进行洒水、清扫;筒仓下口20m范围内进行洒水、清扫。

3、筒仓上下口严禁烟火,严禁人员携带烟火、点火物品进入筒仓及附近20m范围内。

4、地面所有产尘点责任单位必须及时进行洒水、清扫灭尘,防止粉尘堆积。

(5)粉尘测定

矿井配备专职防尘人员、测尘仪等设备按照相关规定对井下粉尘进行测定。

三、检查时间

具体检查时间由领导组决定。

四、检查安排

本次检查共分两个组:井下组和地面组

地面组由王宁、董红成、杜志明负责,检查各类软件资料、地面筒仓、回风立井工业广场内主要通风机、瓦斯抽采泵站、地面运煤点等重要场所进行检查。

井下组由时立义、姚红宇、李平、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施工单位负责人负责,对井下进行全面检查。

五、检查要求

1、严格按照方案开展专项检查活动。

2、深入井下现场严格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能及时整改的要立即整改,暂时不能整改的,要制定防范措施。

六、复查验收

按照规定时间整改完毕后,专项检查领导小组组织人员逐条逐项进行验收,如没在规定时间完成或整改质量不合格将对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人员进行100—500元/条处罚。

第四篇:防爆设备入井验收制度及防爆检查制度

-

防爆设备入井验收制度及防爆检查制度

一、电气设备入井前检查:

1、入井使用的电气设备必须对隔爆结合面的粗糙度、间隙及接线引入装置等隔爆部位进行详细检查。隔爆性能必须符合防爆标准的要求,严禁失爆设备入井。

2、防爆电气设备入井前,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及安全性能。

3、必须填写入井设备检查记录,合格的设备方可签发入井合格证。

二、井下电气设备的检查:

1、防爆检查员在井下检查电气设备时,应与所在地区负责人或维护人员一起检查。

2、设备周围环境是否清洁,有无妨碍设备安全运行和检修的杂物。

3、是否有良好的通风散热条件,外壳有无缺损。

4、安装是否牢固可靠,有无歪斜及震动现象。

5、设备完好,符合防爆性能和要求,做到:

(1)电源电缆、控制线和信号线电缆接线规范,引出引入密封良好,不用的喇叭口应用档板封堵严密,无失爆现象; (2)有无异常声响、过热、异味; (3)控制部分、闭锁装置、信号显示是否正常、有效; (4)接地(接零) 应规范、牢固、无锈蚀。

6、检查工作完毕后,填写检查卡片或检查记录。在检查中发现失爆或重大问题时,必须责令被检查单位当场处理,检查员在现场监督直至处理完后方可离去。

7、防爆检查员将检查结果及处理意见向主管人员汇报,并填写检查报告单,送交有关单位限期解决。

哈沙图煤矿

阻燃胶带、电缆检验制度

一、阻燃胶带检验制度

1、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时,必须使用阻燃胶带。

2、采购胶带时,必须采购具有资质的专业胶带生产厂家生产的阻燃胶带,不准在市场上随意采购阻燃胶带,谨防采购假冒伪劣产品。

3、阻燃胶带入井前,必须取样经过具有资质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并出具检验合格报告后方准入井使用。

二、电缆检验制度

1、凡用于井下的各类电缆,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要求,必须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核发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国家采煤机械质量检验中心核发的《产品检验合格证》、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核发的《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和生产厂的《出厂检验合格证》。

2、电缆连接装置必须采用具有《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产品。

3、井下使用的各种电缆必须经阳煤集团阻燃电缆检测站进行安全性能检测,检测合格后出具《阻燃电缆检验报告》,否则不准入井使用。

第五篇:防爆检查工考核题库

本文由爱漫天羽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防爆检查工考核题库

一、判断题

1、煤矿企业应当免费为每位职工发放煤矿职工安全手册。 ( )

2、煤矿及其有关人员必须接受并配合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法实施的安全监察,不得拒绝、 阻挠。 ( )

3、煤矿安全监察人员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威胁职工生命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立即报告, 无权要求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作业人员的命令。 ( )

4、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 48 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应当 认定为工伤。 ( )

5、在井下带电检修电气设备时,必须制定措施以防人身触电等事故发生。 ( )

6、为使密封圈有一定的通用性,以适合不同公称直径的电缆,允许在密封圈上切同心槽。 ( )

7、井下电话线可利用大地作回路。 ( )

8、GB3836 标准中的防爆技术参数是针对瓦斯的,和煤尘无关。 ( )

9、矿用电气设备的本质安全电路一般不允许利用地线作为回路。 ( )

10、 为了防止设备电源或电池和电池组之间连接极性接反使该防爆型式失效, 可以使用一只 二极管。( )

11、 用于连接外部本质安全电路的插头和插座与连接非本质安全电路的插头和插座应是分开 的,能够互换。 ( )

12、采用胶粘或密封材料时,其设计的外壳强度应取决于胶粘材料或密封材料的粘接强度。 ( )

13、双重绝缘、加强绝缘或金属外壳上安装金属导管系统的电气设备,也需要设置内接地和 外接地连接件。 ( )

14、 接合面宽度是指从隔爆外壳内部通过接合面到隔爆外壳外部的最短通路长度, 该定义同 样适用于螺纹接合面。 ( )

15、插接装置用特殊紧固件连接在一起,并增设 严禁带电断开 的警告牌,可不用机械、 电气或其它方法联锁。 ( )

16、插接装置的插头应接在电源侧。 ( )

17、有熔断器的外壳应设联锁装置,仅在电源断开时才能安装或更换内部元件,并且在外壳 可靠关合后熔断器方能带电。 ( )

18、电机轴伸出端驱动的外风扇应有风扇罩保护,风扇罩不视为该电气设备的外壳。( )

19、 电气连接 不一定有导线连接。 ( ) 20、Ex 电缆引入装置,是可作为一种设备单独试验并取证,在和设备外壳一起安装时,不 需再发证书。 ( )

21、Ex 元件是可单独使用并具有符号 U ,在和设备外壳一起安装时,不需再发证书。 ( )

22、 对保证防爆型式或用于防止触及裸露带电零件所必需的坚固件, 只允许用工具才能松开 或拆除。 ( )

23、 含轻金属的外壳用的坚固螺钉允许用轻金属或塑料制成, 只要坚固材料适用于外壳材料 即可。 ( )

24、矿用电气塑料外壳应具有阻燃性能。 ( )

25、可以直接在非金属外壳上制作紧固用螺纹。 ( )

26、隔离开关不允许在额定负载时操作。 ( )

27、外接地连接件的尺寸应大于内接地连接件尺寸。 ( )

28、矿用电气设备的玻璃透明件应用尼龙头作冲击试验。 ( )

29、只有当橡套电缆的护套损坏,露出芯线或露出屏蔽层者才称为电缆破口。 ( ) 30、橡套电缆护套损坏伤痕深度达最薄处 1/2 以上且长度达 20mm 以上,称为电缆破口。 ( )

31、橡套电缆护套损坏伤痕深度达最薄处 1/2 以上且沿电缆围长 1/3 以上,称为电缆破口。 ( )

32、磁力起动器的小喇叭严禁引出动力线。 ( )

33、 低压隔爆开关接线室不允许由电源侧进出线至负荷侧接线或由负荷侧进出线至电源侧接 线。 ( )

34、井下电气设备与电缆有裸露的导体或明火操作者均属明接头。 ( )

35、电缆的末端不接装防爆电气设备或防爆元件者均为羊尾巴。 ( )

36、电气设备接线嘴(包括五小电器元件)2m 内的不合格接头或明线破口者均属羊尾巴。 ( )

37、电缆的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和电缆破口均称之为电缆不合格接头。 ( )

38、电缆不合格接头是电气安全的隐患点,但不应视为失爆。 ( )

39、橡套电缆的连接不采用硫化热补或同等效能的冷补者称为鸡爪子 40、电缆不采用接线盒的接头称为鸡爪子。 ( )

41、通讯电缆不采用接线盒的接头不能称为鸡爪子。 ( )

42、控制、信号电缆不采用接线盒的接头不能称为鸡爪子。 ( )

43、地面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允许直接向井下供电。 ( )

44、地面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变压器不允许直接向井下供电。 ( )

45、每天必须对低压检漏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一次以上跳闸试验。 ( )

46、直接向井下供电的高压馈电线上,可采用瞬间 1 次自动复电系统。 ( )

47、隔爆接合面锈迹是指用棉纱擦掉后,仍留有云影的为锈蚀。 ( )

48、云影是指擦掉锈迹后,留下呈青褐色氧化亚铁云状痕迹,用手摸无感觉者。 ( )

49、隔爆接合面的宽度为 10mm,上面存在每平方厘米 2 个砂眼,砂眼的直径不大于 1mm、 深度不大于 2mm,该隔爆失爆。 ( ) 50、隔爆接合面的宽度为 15mm,上面存在每平方厘米 5 个砂眼,砂眼的直径不大于 1mm、 深度不大于 2mm,该隔爆失爆。 ( )

51、隔爆接合面的宽度为 40mm,上面存在每平方厘米 6 个砂眼,砂眼的直径不大于 1mm、 深度不大于 2mm,该隔爆失爆。 ( )

52、隔爆接合面不准涂有油漆。 ( )

53、隔爆外壳的严重变形是指长度超过 50mm,同时凹凸深度超过 5mm 者。 ( )

54、防爆检查人员下井时应携带甲烷检测仪。 ( )

55、现场查出的失爆电气设备当场不能处理时,必须通知有关单位采取临时安全措施,失爆 的设备严禁继续使用。 ( )

56、隔爆接合面的平均粗糙度 Ra 不超过 5.0μm。 ( )

57、操纵杆的粗糙度 Ra 不超过 5.0μm。 ( )

58、螺栓伸入螺孔长度应小于螺栓直径。 ( )

59、采煤机停止工作或检修时,必须切断电源,并打开其磁力起动器的隔离开关。 ( ) 60、井下矿用防爆型蓄电池电机车的电气设备需要检修时,可就地进行。 ( ) 6

1、煤矿井下必须选用有 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的矿用防爆电气设备。 ( ) 6

2、井下防爆电器设备变更额定值使用和进行技术改造时,必须经矿机电部门检验合格后,

方可使用。 ( ) 6

3、采区变电所应设专人值班。 ( ) 6

4、煤矿井下电缆主线芯的截面应满足供电线路过负荷的要求。 ( ) 6

5、瓦斯矿井总回风巷、主要回风巷、采区回风巷、工作面和工作面进回风巷可选用矿用防 爆型高低压电气设备、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 )

66、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的井底车场的主泵房内,可使用矿用增安型电动机。 ( ) 6

7、 井下防爆电气设备变更额定值使用和进行技术改造时, 必须经国家授权的矿用产品质量 监督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 ) 6

8、井下机电设备硐室内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扑灭电气火灾的灭火器材。 ( ) 6

9、 采掘工作面配电点的位置和空间必须能满足设备检修和巷道运输、 矿车通过及其他设备 安装的要求,并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 ) 70、带油的电气设备可设在机电设备硐室外。 ( ) 7

1、井下溜放煤、矸、材料的溜道中严禁敷设电缆。 ( ) 7

2、带电搬迁是指设备在带电状态下进行搬动(移动)安设位置的操作。 ( ) 7

3、水平巷道或倾斜井巷中悬挂的电缆必须平直,并能在意外受力时自由坠落。 ( ) 7

4、电缆不应悬挂在风管或水管上,不得遭受淋水。 ( ) 7

5、电缆上严禁悬挂任何物件。 ( ) 7

6、在有瓦斯抽放管路的巷道内,电缆(包括通信、信号电缆)必须与瓦斯抽放管路分挂在 巷道两侧。 ( ) 7

7、不同型电缆之间可以直接连接。 ( ) 7

8、橡套电缆的接地芯线,除用作监测接地回路外,不得兼作他用。 ( ) 7

9、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技术要求。 ( ) 80、防爆性能遭受破坏的电气设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继续使用。 ( ) 8

1、煤矿井下,严禁用铜丝、铁丝、铝丝代替保险丝。 ( ) 8

2、 电气设备的失爆主要是由于安装、 检修质量不符合标准及使用、 维护不当造成的。 ( ) 8

3、绝缘材料耐泄痕性能越好,爬电距离就越小;反之,就越大。 ( ) 8

4、 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 专为煤矿井下条件生产的不防爆的一般型电气设备, 这种设备与 通用设备比较对介质温度、耐潮性能、外壳材质及强度、进线装置、接地端子都有适应煤矿 具体条件的要求, 而且能防止从外部直接触及带电部分及防止水滴垂直滴入, 并对接线端子 爬电距离和空气间隙有专门的规定。 ( ) 8

5、分散性漏电是指电网的某一处因绝缘破损导致漏电。 ( ) 8

6、井下蓄电池充电室内必须采用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 ( )测定电压时,可使用普通 型电压表,但必须在揭开电池盖 10min 以后进行。 ( ) 8

7、井下矿用防爆型蓄电池电机车的电气设备,必须在车库内打开检修。 ( ) 8

8、人员上下井时,必须遵守乘罐制度,听从把钩工指挥。 ( ) 8

9、在总回风巷和专用回风巷中不应敷设电缆。 ( ) 90、井下机电设备硐室的过道应保持畅通,严禁存放无关的设备和物件。 ( ) 9

1、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型及标志为:隔爆型 d;增安型 e;本质安全型 i;浇封型 m;气密型 h;充油型 o;充砂型 q;正压型 p;无火花型 n;特殊型 s; 9

2、在同一馈电开关控制的系统中有两个及以上多点同时作业时,严禁约时停送电. 9

3、1983 年国家标准局发布 GB3805-83 规定,安全电压最高等级为 42V。 ( ) 9

4、 操作高压电器设备时, 操作人员必须载绝缘手套并穿电工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上。 ( ) 9

5、在低压操作中,人体及所携带的工具与带电距离不应小于 0.1m。 ( ) 9

6、过电流时间超过其所允许过负荷时间称为过载。 ( )

9

7、小型电气必须绝缘良好,660V 不低于 5MΩ,380V 不低于 2MΩ,127V 不低于 1MΩ. 9

8、各种规格的兆欧表都是测绝缘电阻的,与被测设备的额定电压无关。 ( ) 9

9、运行中的电缆一相对地故障可由检漏继电器来检测出。 ( ) 100、漏电继电器的辅助接地线的截面不得小于 10 平方毫米。 ( ) 10

1、三相短路电流用于校验电气设备的动稳定性、热稳定性和开关的分断能力。( ) 10

2、用验电笔验电时,应将金属笔尖缓慢触向测试点 10

3、 正常运行故障时, 不会引起固围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的电气设备称防外电气设备。 ( ) 10

4、隔爆外壳内外有锈皮脱落即为失爆。 ( )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16、×

17、√

18、√

19、√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50、×

51、√

52、√

53、√

54、 √

55、√

56、×

57、×

58、×

59、√60、×6

1、√6

2、×6

3、√6

4、×6

5、×6

6、√6

7、6

8、 √6

9、√70、×7

1、√7

2、√7

3、×7

4、√7

5、√7

6、√7

7、×7

8、√7

9、√80、×8

1、8

2、 √8

3、√8

4、√8

5、×8

6、√8

7、√8

8、√8

9、√90、√9

1、√9

2、√9

3、√9

4、√9

5、√ 9

6、√9

7、√9

8、×9

9、√100、√10

1、√10

2、√10

3、√10

4、√

二、选择题

1、 《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 (试行)规定,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设备、 工 艺包 括使用 非阻 燃皮带 、非 阻燃电 缆,采 区内 电气 设备未 取得( )的 情形。 A、产品合格证 B、防爆合格证 C、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2、 煤矿作业场所未使用专用防爆电器设备、 专用放炮器、 人员专用升降容器或者使用 ( ) , 经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停产整顿,可 以处 3 万元以下的罚款。 A、明火明电照明 B、无 MA 标志产品 C、非阻燃皮带、电缆

3、 煤矿矿长不具备安全专业知识,或者( )作业人员未取得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 经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顿;调整配备合格人员并经 复查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 A、现场 B、井下 C、特种

4、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 ) ,服从管理, 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A、安全规程 B、操作规程 C、作业规程

5、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 ( ) 提高 , 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A、安全思想意识 B、职业道德水平 C、安全生产技能

6、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 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造成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 ( )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A、矿山安全法 B、刑法 C、安全生产法

7、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 )的依法调查处理。 A、事故隐患 B、违法行为 C、事故

8、正在执行的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国家标准是哪一种?( ) A GB3836-1983 B GB3836-2000 C GB3836-1993

9、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煤矿用电气设备和除煤矿外的其它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 气设备,它们的分类为( ) 。 A Ⅰ、Ⅳ B Ⅰ、Ⅱ C Ⅱ、Ⅰ

10、煤矿用电气设备最高表面温度,在电气设备表面可能堆积煤尘时和不会堆积(包括采取 措施)时,分别是( ) 。 A 100℃、450℃; B 150℃、300℃; C 150℃、450℃

11、电气设备在环境温度( )下使用时,不需要附加标志。 A -20℃~+50℃; B -20℃~+40℃;C –25℃~+45℃

12、 电气设备在环境温度-30℃~+40℃下使用时,附加标志为( ) 。 A: ×或-30℃Ta+40℃;B: -30℃~+40℃ ;C:Ta-30℃~+40℃

13、 内装电容器且具有快动式门或盖的矿用电气设备,当充电电压在 200V 以上时,由断 电至开盖的时间间隔须大于电容器放电至( )剩余能量所需的时间。 A 0.02mJ B 0.06mJ C 0.2mJ

14、 内装电容器且具有快动式门或盖的矿用电气设备,当充电电压低于 200V 时,由断电 至开盖的时间间隔须大于电容器放电至( )剩余能量所需的时间。 A 0.04mJ B 0.12mJ C 0.4mJ

15、 内装热元件且具有快动式门或盖的电气设备外壳,由断电至开盖的时间间隔须大于热 元件温度降至低于电气设备( )所需时间。A 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引燃温度 B 允许最高 表面温度 C 正常温度

16、塑料外壳表面面积大于( )时,应设计为在正常使用和维护和进行清洁的情况下能防 止产生引燃危险的静电电荷的结构。 A 100cm2 B 150cm2 C 200cm2

17、塑料外壳在( )的条件下测量时,测得的表面绝缘电阻不应超过 1GΩ。 A 温度为(25±2)℃、相对湿度为(50±5)% B 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50±5)% C 温度为(25±2)℃、相对湿度为(80±5)%

18、制造矿用电气设备的含轻金属外壳的材料,按质量百分比,铝、钛和镁的含量以及钛和 镁总含量分别( ) 。 A 不允许大于 15%、不允许大于 6% B 不允许大于 10%、不允许大于 5% C 不允许大于 20%、不允许大于 10%

19、矿用手持式或支架式电钻(及其附带的插接装置) 、携带式仪器仪表、灯具的外壳、可 采用抗拉强度( ) ,且按 GB13813 规定的摩擦火花试验方法考核合格的轻合金制成。 A 不低于 100MPa B 100MPa~120MPa C 不低于 120MPa 20、 电气设备紧固孔的螺纹深度应( )相应规格紧固件螺母的全部高度。A 小于 B 大于 C 至少等于

21、外壳容积不大于( )时,可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 A 1000cm3 B 1500cm3 C 2000cm3

22、电气设备中的粘接材料的极限温度值超过电气设备的最高温度至少( ) ,热稳定性才 是足够的。 A 20K B 10K C 30K

23、 在主电路导线每相截面积为 25mm2 时, 对应保护线最小截面积应为 ( ) mm2。 10 A B 6 C 16

24、 电气设备外接地连接件应至少与截面为( )的接地线有效连接。A 2.5mm2 B 6mm2 C 4mm2

25、在主电路导线每相截面积为 10mm2 时,对应保护线最小截面积应为( )mm2。 A 、 4 ; B 、 6 ; C 、 10

26、在额定工作状态下,如果电缆或导管引入装置部位或在芯线分支部位的温度分别高于 ( ) ,则在电气设备的外部应设一个指示牌,以便用户选择电缆及布在导管中的导线。 A 70℃、80℃ B 50℃、60℃ C 100℃、150℃

27、旋转电机的外风扇通风孔的防护等级,进风端和排风端最低应分别为( ) 。 A IP40、IP20 B IP

21、IP20 C IP20、IP10

28、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外风扇、风扇罩、通风孔挡板和它们的紧固零件相互间的距离最小 为风扇直径的( ) 。 A 1/50,且不小于 5mm ;B 1/20,且不小于 1mm,要大于 5mm;C 1/100,且不小于 1mm,不必超过 5mm

29、 旋转电机用的外风扇, 按规定测得的表面绝缘电阻不应超过 ( ) A 100MΩ B 1G 。 Ω C 10MΩ 30、触头式开关不允许( )中。 A 暴露在空气 B 浸在可燃性绝缘油 C 浸在惰性气体

31、隔离开关应于负荷断路装置在电气或机械上( ) 。 A 联锁 B 闭锁 C 互相独立

32、矿用开关柜的隔离开关操纵机构在其断开位置时,应( ) 。 A 有指示 B 借助一个扣锁锁住 C 能自动复位

33、 矿用开关柜在短路和接地故障动作后应锁定, 如开关柜具有能从壳外进行就地复位装置 时,则复位装置( ) 。 A 应能用手即可复位 ; B 、 在盖的结构上应采用特殊紧固件; C 、 应人工无法就地 复位

34、灯具中透明保护罩的的网孔应( ) 。 A 为 50mm×50mm B 大于 30mm×30mm C 小于 50mm×50mm

35、电气设备透明件的冲击试验使用的冲击锺为( ) 。 A 直径 25mm 的半球形聚酰胺冲击头 B 直径 25mm 的半球形轻合金冲击头 C 直径 25mm 的半球形淬火钢制冲击头

36、携带式电气设备的跌落试验,应在使用状态下从 1m 高跌落到水平的混凝土的平坦表面 上( )次。 A 2 B 6 C 4

37、当无保护网的透明件冲击试验时的冲击能量为 7J 时,1Kg 的冲击锺自( )高度垂直 下落。 A 1m B 0.5m C 0.7m

38、矿用电气设备塑料外壳的耐化学性试验的试剂为( ) 。 A 油和润滑脂 B 矿用液压液 C 油和润滑脂、矿用液压液

39、塑料外壳的表面电阻测量方法为测量( )的两平行直线段间的电阻值。 A 相距(10±0.5)mm、长(100±1)mm、宽(1±0.2)mm B 相距(20±0.5)mm、长(50±1)mm、宽(1±0.2)mm C 相距(20±0.5)mm、长(100±1)mm、宽(2±0.2)mm 40、除煤矿外其它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主体增安并具有正压型部件 T4 组,它的标

志是( ) 。 A EXdeIT4 B EXdpⅡT4 C EXepⅡT4

41、若外壳和内装部件在使用中不可分开时,其容积是指( ) 。 A 外壳的内部总容积 B 内装部件所占的容积 C 净容积

42、隔爆接合面表面平均粗糙度 Ra 应为( ) 。 A 6.3μm B 大于 6.3μm C 不超过 6.3μm

43、矿用平面隔爆接合面宽度为 12mm 时,最大隔爆间隙为( ) 。 A 0.3mm B 0.4mm C 0.5mm

44、矿用平面隔爆接合面宽度为 25mm 时,最大隔爆间隙为( ) 。 A 0.3mm B 0.4mm C 0.5mm

45、当矿用电气设备操纵杆和轴的隔爆接合面宽度 L(为 12.5mm≤L<25mm 时),最大隔爆 间隙为( ) 。 A 0.3mm B 0.4mm C 0.5mm

46、 当矿用带滑动轴承的转轴隔爆接合面宽度 L(为 40mm≤L 时),最大隔爆间隙为( ) 。 A 0.3mm B 0.6mm C 0.5mm

47、 当矿用带滚动轴承的转轴隔爆接合面宽度 L(为 25mm≤L 时),最大隔爆间隙为( ) 。 A 0.5mm B 0.6mm C 0.75mm

48、从容积 V 的隔爆外壳内部到外部通过胶粘接合面的最短通路: 当 V≤10cm3 、10cm3 100cm3 时,分别不小于( ) 。 A 2mm、4mm、6mm B 3mm、6mm、10mm C 4mm、8mm、10mm

49、如果操纵杆或轴的直径超过了规定的最小接合面宽度,其接合面宽度应( ) 。 A 大于 25mm B 不小于操纵杆或轴的直径 C 大于规定的最小接合面宽度 50、带有滑动轴承的隔爆轴承盖的火焰通路长度,当转轴直径不大于 25mm 时,应( ) 。 A 不小于转轴直径 B 为 25mm C 不小于 25mm

51、带有滑动轴承的隔爆轴承盖的火焰通路长度,当转轴直径大于 25mm 时,应( ) 。 A 不小于转轴直径 B 为 25mm C 不小于 25mm

52、在确定带有油封槽的轴承盖的火焰通路长度时,其油封槽部分( ) 。 A 不应计算在内 B 应计算在内 C 应按 1/2 计算在内

53、当采用可拆卸螺钉或螺栓紧固隔爆外壳时,这些螺钉或螺栓孔不应穿透外壳壁。孔周围 的金属厚度应( ) 。 A 不小于 5mm B 不小于孔径的二分之一,且至少为 5mm C 不小于孔径的三分之一,且至少为 3mm

54、当螺钉或螺栓没有垫圈而完全拧入孔内时,螺钉或螺栓尾部与螺孔的底部之间应留有 ( ) 。 A 5mm 空间 B 3mm 空间 C 螺纹裕量

55、用导管引入的设备,应设置有螺纹啮合扣数至少为( )的螺纹接头。 A 5扣 B 6扣 C 8扣

56、 当矿用设备的非金属外壳或非金属部件直接用来支承裸露带电部件时, 在额定电流大于 16A,能在空气中产生电弧使绝缘材料承受电气应力的情况下,绝缘材料的相对泄痕指数 (CTI)应( ) 。 A 等于或大于 200M B 小于 300M C 等于或大于 400M

57、 如果电缆引入装置采用具有同样外径尺寸但内径尺寸不同的任何密封圈, 则密封圈非压 缩轴向长度:对于圆形电缆直径不大于 20mm,非圆形电缆圆周长不大于 60mm 时,最小为

( ) 。 A 20mm B 25mm C 30mm

58、用填料密封的电缆引入装置,安装时填料密封最小轴向长度( ) 。 A 不小于 50mm B 不小于 40mm C 为 20mm

59、引入装置有螺纹接合面时,对于圆柱形螺纹,螺纹部分( ) 。 A 至少有 8mm 长度并且至少 6 扣螺纹 B 至少有 8mm 长度并且至少 5 扣螺纹 C 至少有 10mm 长度并且至少 6 扣螺纹 60、660V 的最小电气间隙为( ) 。 A 8mm B 10mm C 12mm 6

1、1140V 的最小电气间隙为( ) 。 A 10mm B 200mm C 30mm 6

2、6000V 的最小电气间隙为( ) 。 A 50mm B 60mm C 70mm 6

3、127V 的最小电气间隙为( ) 。 A 4.3mm B 3.2mm C 2.5mm 6

4、荧光灯管与透明罩之间的最小距离为( ) 。 A 3mm B 4mm C 5mm 6

5、60W 白炽灯与透明罩之间的最小距离为( ) 。 A 3mm B 4mm C 5mm 6

6、 蓄电池箱中的绝缘隔板应放在适当位置以防止在任何部分产生的标称电压超过( ) 。 A 40V B 50V C 60V 6

7、蓄电池箱中的绝缘隔板的高度至少为蓄电池高度的( ) 。 A 1/2 B 2/3 C 3/4 6

8、相邻单体蓄电池电极之间的爬电距离以用电极和蓄电池箱之间的爬电距离至少应为 ( ) 当相邻单体蓄电池之间的正常工作电压超过 24V 时,每超过 2V,爬电距离至少应 。 增加 1mm。 A 50mm B 45mm C 35mm 6

9、新蓄电池充足电后带电部件和蓄电池箱之间的绝缘电阻应至少为 1MΩ,运行中的蓄电 池的绝缘电阻每伏额定电压至少为( ) 。 A 100Ω,最少为 5000Ω B 50Ω,最少为 1000Ω C ,10Ω,最少为 10000Ω 70、 本质安全电路端子与非本质安全电路端子之间采用间距实现隔离时,接线端子之间的 间距应不小于( ) 。注意接线端的布置和所采用的搂线方法,以防止导线发生位移时电路 之间可能发生的碰线现象。A 50mm B 60mm C 70mm 7

1、 当本质安全电路端子与非本质安全电路端子之间在同一个盖子下用端子间绝缘隔板进 行隔离时,隔板应延伸到距外壳壁( )以内处。 A 1.5mm B 2mm C 2.5mm 7

2、 当本质安全电路端子与非本质安全电路端子之间在同一个盖子下用端子间绝缘隔板进 行隔离时,在隔板四周任一方向测量时,接线端之间最短距离不小于( ) 。 A 50mm B 60mm C 70mm 7

3、 当本质安全电路端子与非本质安全电路端子之间在同一个盖子下用接地金属板进行隔离 时,金属隔板应接地,并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载流能力,一般厚度不小于( ) 。 A 0.65mm B 0.55mm C 0.45mm 7

4、 当本质安全电路端子与非本质安全电路端子之间在同一个盖子下用端子间绝缘隔板进行

隔离时,绝缘隔板应有足够的厚度和支撑能力,一般厚度不小于( ) 。 A 0.8mm B 0.9mm C 10mm 7

5、电压(峰值)为 10V 时,本质安全电路接线端子的裸露导体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应等 于或大于( )。 A 1.5mm B 2mm C 2.5mm 7

6、本质安全电路接线端子连接外部导体的裸露导电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应不小于( ) 。 A 5mm B 6mm C 7mm 7

7、电压(峰值)为 30V 时,本质安全电路接线端子的裸露导体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应等 于或大于( ) 。 A 1.5mm B 2mm C 2.5mm 7

8、 本质安全电路接线端子连接到端子的外部导体的裸露导体部件和接地金属或其它导体部 件之间的最小电气间隙应不小于( ) 。 A 3mm B 4mm C 5mm 7

9、矿用本质安全型设备的火花试验装置最小点燃能量为( ) 。 A 525μJ B 320μJ C 160μJ 80、在 ib 等级电气设备中,本质安全电路的芯线的绝缘能承受( )交流有效值电压试 验。 A 1000V B 1500V C 2000V 8

1、 本质安全电路和电气设备机架或可能接地部件之间的绝缘应能承受两倍本质安全电路 电压或( )交流有效值试验电压,两者取较大值。 A 500V B 1000V C 1500V 8

2、本质安全电路和非本质安全电路之间的绝缘应能承受( )交流有效值试验电压,但不 小于 1500V。U 指本质安全电路和非本质安全电路的电压有效值之和。 A 3U+500V B 2U+1000V C 2U+500V 8

3、 在各自独立的本质安全电路之间击穿可能引起危险情况时,则电路之间的绝缘应能承 受( ) ,但不小于 500V。U 指所考虑的电路的电压有效值之和。 A 2U B 2U+200V C U+500V 8

4、二极管安全栅应具有至少一个以上接地连接件,或对于附加接地连接应备有绝缘导线, 其横截面积不小于( )mm2。 A 4 B 6 C 8 8

5、矿用电气设备应采用( )爆炸性试验混合物。 A 5.0%~5.5% 甲烷-空气 B 7.0%~7.5% 甲烷-空气 C 8.0%~8.6% 甲烷-空气 8

6、煤尘爆炸的浓度一般为( )g/m3。 A 45~2000 B 30~1500 C 500~2000 8

7、 当煤尘浓度条件具备时,煤尘爆炸必须遇到( )以上的较大热源才能发生。 A 450℃ B 700℃ C 200℃ 8

8、当空气中的甲烷含量达到( )时,才有可能发生爆炸。 A 5%~15% B 3%~5% C 15%以上 8

9、当瓦斯浓度条件具备时,瓦斯爆炸必须遇到( )以上的较大热源或具有足够能量的火 花才能发生。 A 450℃ B 650℃ C 200℃ 90、当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 )时,瓦斯遇火也不发生爆炸。 A 20% B 15% C 12% 9

1、密封圈的邵尔氏硬度应为( ) 。 A 20%~30% B 30%~45% C 45%~55% 9

2、闲置的压盘密封圈式进线装置,其封堵顺序为( ) 。 A 密封圈、金属垫片、金属垫圈、压盘 B 金属垫片、密封圈、金属垫圈、压盘 C 密封圈、金属垫圈、金属垫片、压盘 9

3、 当密封圈外径 D 不大于 20mm 时, 安装密封圈的孔径 D0 与 D 的直径差应不大于 ( ) 。 A 0.5mm B 1.0mm C 1.5mm 9

4、 当密封圈外径 D 介于 20mm

5、 采用钢管布线的进线装置,须在密封圈( )加金属垫圈。 (设备是内) A 两侧 B 内铡 C 外侧 9

6、 压紧螺母式进线装置,须在密封圈( )加金属垫圈。 (设备是内) A 两侧 B 内铡 C 外侧 9

7、 浇注固化填料密封式进线装置的浇注填料的充填深度,应大于电缆引入孔径的( ) 倍(最小 40mm) 。 A 1.5 B 2.0 C 2.5 9

8、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之差应为( ) 。 A ±3.0mm B ±2.0mm C ±1.0mm 9

9、 电机车上的电气设备以及电压( )的电气设备可不设内接地端子。 A 高于 36V B 低于 36V C 127V 以下 100、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不得超过( ) 。 A 3Ω B 2Ω C 1Ω 10

1、因瓦斯浓度超过规定被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 )以下时,方 可通电开动。 A 1.5% B 1.0% C 0.5% 10

2、普通型携带式电气测量仪表,必须在瓦斯浓度( )以下地点使用,并实时监测使用 环境的瓦斯浓度。 A 1.5% B 1.0% C 0.5% 10

3、远距离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不超过( ) 。 A 36V B 50V C 127V 10

4、井下低压动力电电压限制在( ) 。 A 660V 以下 B 1140V 以下 C 6000V 10

5、井下高压电压限制在( ) 。 A 1140V 以下 B 6000V 以下 C 10000V 10

6、 照明、信号、电话和手持式电气设备的供电额定电压,不超过( ) 。 A 36V B 127V C 220V 10

7、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在使用前必须( )进行一次跳闸试验。 A 每天 B 每班 C 每周 10

8、 井下低压馈电线上有可靠的漏电、短路检测闭锁装置时,可采用瞬间( )次自动复 电系统。 A、1; B、2; C 3 10

9、 从机电硐室出口防火门起( )内的巷道,应砌碹或用其他不燃性材料支护。 A、2m; B、3m; C、 5m

110、 对需要从两侧进行维修的设备,设备相互之间应留出( )以上的通道。 A 0.5m B 0.8m C 1.0m 1

11、 对需要从后面进行维修的设备,设备与墙壁之间应留出( )以上的通道。 A 0.5m B 0.8m C 1.0m 1

12、如受条件限制,通信与信号电缆与电力电缆同侧悬挂时,在巷道内应敷设在电力电缆 上方的( )以上的地方。 A 0.1m B 0.2m C 0.3m 1

13、 高、低压电力电缆敷设在巷道同一侧时,高、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应大于( ) 。 A 0.1m B 0.2m C 0.3m 1

14、高压电缆之间、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 。 A 50mm B 0.1m C 0.2m 1

15、 使用机车的主要运输巷道、兼作人行道的集中带式输送机巷道、升降人员的绞车道以 及升降物料和人行交替使用的绞车道,其照明灯的间距不得大于( ) 。 A 10m B 20m C 30m 1

16、发出的矿灯,最低应能连续使用( ) 。 A 11h B 13h C 15h 1

17、井下每一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至局部接地极之间的保护接地用的电缆芯线和接地 连接导线的电阻值,不得超过( ) 。 A 3Ω B 2Ω C 1Ω 1

18、主接地极应用耐腐蚀的钢板制成,其面积不得小于( ) 。 A 0.5m

2、厚度不得小于 5mm B 0.75m

2、厚度不得小于 4mm C 0.75m

2、厚度不得小于 5mm 1

19、 井下低压配电点或装有( )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应装设局部接地极。 A 3台 B 4台 C 5台 120、主要电气设备绝缘电阻的检查每( )个月不少于 1 次。 A 1 B 3 C 6 1

21、接地电网接地电阻值测定每( )个月 1 次。 A 1 B 3 C 6 1

22、高压电缆的泄漏和耐压试验每( )年 1 次。 A 半 B 1 C 2 1

23、 电气设备使用的绝缘油的物理、化学性能检测和电气耐压试验,每( )年应进行 1 次。A 1 B 半 C 2 1

24、 油断路器经( )次切断短路故障后,其绝缘油应加试 1 次耐压试验,并检查有无游 离碳。A 1 B 3 C 6 1

25、绝缘用具每( )年应进行 1 次耐压试验。 A 1 B 半 C 2 1

26、电流互感器不允许( ) 。 A 开路 B 短路 C 串电阻 1

27、电压互感器不允许( ) 。 A 开路 B 短路 C 串电阻 1

28、用来确定载流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用( ) 。

A 右手定则 B 右手螺旋定则 C 左手定则 1

29、方向不变,但大小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叫( ) 。 A 交流 B 直流 C 脉动电流 130、机电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 ) ,否则要采取措施。 A 26℃ B 30℃ C 32℃ 1

31、井下 1140V 供电系统测量绝缘时,应选用( )的摇表。 A 500V B 1000V C 2500V 1

32、动稳态电流为额定开断电流的( )倍。 A 1.55 B 2.5 C 2.55 1

33、电缆护套伸入器壁的长度为( ) 。 A 8mm~12mm B 5mm~10mm C 5mm~15mm 1

3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外壳严重变形或出现裂缝为失爆 B.隔爆接合面严 重锈蚀为失爆,可涂油漆防锈 C.外壳内随意增加元件使电气距离少于规定值造成失爆 1

35、 在煤矿井下,电气设备进行验电、放电、接地工作时,要求瓦斯浓度必须在( ) 以下才能进行。 A.0.5% B.1.0% C.1.5% 1

36、 井下蓄电池充电室内必须采用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测定电压时,可使用普通型电压 表,但必须在揭开电池盖( )以后进行。 A.10min B.9min C.8min 1

37、 电动机及开关地点附近 20m 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 ) ,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 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A.0.5% B.1.0% C.1.5% 1

38、 密封圈外径大于 60mm 时,密封圈外径与电缆引入装置内径之差不大于( )mm。 A.1 B.1.5 C.2 1

39、 当电网停电后,矿井监控系统必须保证正常工作时间不小于( )h。 A.1 B.1.5 C.2 140、 矿井高压电网必须采取措施限制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不超过( )A。 A.20 B.25 C.30 1

41、 电气设备的防护等级是指( ) 。 A.绝缘等级 B.防爆等级 C.外壳防水和防外物的等级 1

42、 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是( ) 。 A.ExidⅡ B.ExdibⅠ C.ExidⅠ 1

43、 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气设备适用于( ) 。 A.全部电气设备 B.大功率电气设备 C.通信、监控、信号和控制等小功率电气设备 1

44、 煤矿用电气设备,表面可能堆积粉尘时,允许表面温度为( )℃。 A.450 B.200 C.150 1

45、隔爆型电气设备放置与地平面垂直,最大倾角不得超过( ) 。 A.10° B.12° C.15° 1

46、低压隔爆开关空闲的接线嘴,应用密封圈及厚度不小于( )mm 的钢板封堵压紧。 A.1 B.1.5 C.2 1

47、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源( ) 。A.必须与其防爆联检合格的本质安全型负载配套使用 B.可以与其它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源并联使用 C.可以与其它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源串联使用 1

48、煤矿用特殊型电气设备的标志为( ) 。 A.ExdⅠ B.ExeⅠ C.ExsⅠ 1

49、严禁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 )接地。 A.经大电阻 B. 直接 C.经大阻抗 150、在较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 )。 A.致命电流 B.感知电流 C.摆脱电流 1

51、( ) 是指在地面上或其它接地导体上, 人体某一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的触电事故。 A.两相触电 B.单相触电 C.跨步电压触电 1

52、井下电力网的( )不得超过其控制用的断路器在井下使用的开断能力,并应校验 电缆的热稳定性。 A.短路电流 B.过负荷电流 C.工作电流 1

53、高瓦斯矿井井底车场、总进风巷和主要进风巷必须选用( )通信、自动化装置和 仪表、仪器。A. 矿用防爆型 B. 矿用安全型 C. 矿用一般型 1

54、矿用隔爆型电气设备的标志为 ( ) 。 A、Eχib I B、Exd I C、Eχdib I 1

55、煤矿井下( )及以上的电动机,应采用真空电磁起动器控制。 A、30 kW B、40kW C、50 kW 1

56、下列保护中,不属于煤矿井下安全用电三大保护的是( ) 。 A、过流保护 B、保护接地 C、欠压保护 1

57、井下机电设备硐室必须装设( )的防火铁门。 A、向外开 B、向里开 C、向外、向里开都可 1

58、 井下必须选用取得煤矿矿用产品( )标志的阻燃电缆。 A、安全 B、防爆 C、准用 1

59、 在水平巷道或倾角在( )以下的井巷中,电缆应用吊钩悬挂。 A、10° B、20° C、30° 160、 井下电缆悬挂点间距,在水平巷道或倾斜井巷内不得超过( )m,在立井井筒内 不得超过( )m。 A、2,5 B、3,6 C、3,7 16

1、 井下电缆与压风管、 供水管在巷道同一侧敷设时, 必须敷设在管子上方, 并保持 ( ) m 以上的距离。 A、0.3 B、0.4 C、0.5 16

2、 井下防爆型的通信、信号和控制等装置,应优先采用( )型。 A、隔爆 B、本质安全 C、防爆特殊 16

3、 井下使用中的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检查( )1 次。 A、每周 B、每月 C、每季 16

4、 定期检查电缆和电气设备的绝缘,并按规定做( )试验。 A.阶段性 B.现场 C.预防性 16

5、 在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将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及构架等与大 地作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 ) 。 A.接地保护 B.保护接地 C.工作接地 16

6、 煤矿井下电网电压的波动范围可达( ) 。 A.75%~105% B.85%~110% C.75%~110% 16

7、 防护等级用( )连同两位数字标志。 A.IP B.IC C.IS 16

8、 ( )可作为保护接地的后备保护。 A.过流保护 B.漏电保护 C.电压保护 16

9、 ( )会导致人身触电。 A.过流 B.漏电 C.断相 170、 ( )是指遇火点燃时,燃烧速度很慢,离开火源后即自行熄灭的电缆。 A.阻燃电缆 B.不延燃电缆 C.橡套电缆 17

1、 螺母紧固后,螺柱螺纹应露出( )螺距,不得在螺母下面加多余垫圈减少螺柱的伸 出长度。 A:1-3 个 B:4-6 个 C:7-10 个 17

2、单相短路电源只可能在( )系统中发生。 A:中性点不接地 B:中性点接地 C:小接地电源 17

3、同一部位的螺栓,螺母( )应一致,平垫圈、弹簧垫圈的规格应与螺柱直径相符, 紧固用的螺柱、螺母应有防松装置。 A:长度 B:规格 C:大小 17

4、用镀锌铁线做的接地连线截面不小于( ) 。 A、100mm2 B、50mm2 C、75mm2 17

5、防爆电气设备入井前应由指定的经矿务局考试合格的( )检查其电气设备的防爆性 能,并取得合格证方准备入井。 A、专职电工 B、电气防爆检查员 C、单位领导 17

6、矿用橡套电缆线芯的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为( ) A 55 ℃ B 65 ℃ C 75 ℃ D 85 ℃ 17

7、 井下测量电动机绝缘电阻主要是测( ) 。 A 相对相之间 B 相对相及相对地之间 C 相对地之间 D 各绕组之间 17

8、煤矿井下用 I 类电气设备隔爆平面结合面长度为 225mm,外壳容积大于 0.01L,其最 大间隙应为( ) A 1 B 0.5 C 0.75 D 1.5 17

9、井下 1140V 供电系统中,电网系统总的绝缘电阻值不低于( ) 。 A 30KΩ B 50KΩ C 15KΩ D 80KΩ 180、 井下 660V 供电系统中,电网系统总的绝缘电阻值不低于( ) 。 A 30KΩ B 50KΩ C 15KΩ D 80KΩ 18

1、井下 380V 供电系统中,电网系统总的绝缘电阻值不低于( ) 。 A 30KΩ B 50KΩ C 15KΩ D 80KΩ 18

2、 井下 127V 供电系统中,电网系统总的绝缘电阻值不低于( ) 。 A 30KΩ B 50KΩ C 15KΩ D 80KΩ 18

3、采区用电负荷中心,以保证采区所用设备的端电压不低于设备额定时电压( ) 。A、 95% B、85% C、80% D、75% 18

4、( )以上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构架必须有保护接地。 A 380V B 127V C 36V D 660V 18

5、兆欧表系由一直流发电机带动一个 ( )组成的。 A 微安表 B、磁电式流比计 C、电压表 18

6、井下检漏器连续跳闸( )次,则不可以送电,要查明原因 A、1 B、2 C、3 D、4 18

7、电气安全指的是( ) A、人身安全 B、设备安全 C、人身与设备安全 D、人身与场所安全 18

8、井下检漏保护装置监视电网对地总绝缘的方法为( )法。 A、直流辅助电流 B、瞬时 C、延时 D、毫秒 18

9、钳形电流表只能在 ( )以下电压线路使用。 A、660V B、1000V C、1200V D、6000V 190、人体触电的安全极限电流为( )mA。 A、20 B、30 C、50 参考答案

1、C

2、 A

3、 C

4、 B

5、 C

6、 B

7、 C

8、 A

9、 B

10、 C

11、 B

12、 A

13、 C

14、 C

15、 B

16、 A

17、 B

18、 A

19、 C20、 C

21、 C

22、 A

23、 C

24、 C

25、 C

26、 A

27、 C

28、 C

29、 B30、 B

31、 A

32、 B

33、 B

34、 C

35、 C

36、 C

37、 C

38、 C

39、 A40、 C

41、 C

42、 C

43、 A

44、 C

45、 B

46、 B

47、 C

48、 B

49、 B50、 A

51、 C

52、 A

53、 C

54、 C

55、 A

56、 C

57、 A

58、 C

59、 A60、 B6

1、 C6

2、 B6

3、 B6

4、 C6

5、 A6

6、 A6

7、 B6

8、 C6

9、 B70、 A7

1、 A7

2、 A7

3、 C7

4、 B7

5、 A7

6、 B7

7、 B7

8、 A7

9、 A80、 C8

1、 A8

2、 B8

3、 A8

4、 A8

5、 C8

6、 A8

7、 B8

8、 A8

9、 B90、 C9

1、 C9

2、 A9

3、 B9

4、 B9

5、 A9

6、 C9

7、 A9

8、 C9

9、 B100、 B10

1、 B10

2、 B10

3、 A10

4、 B10

5、 C10

6、 B10

7、 B10

8、 A10

9、 C

110、 B1

11、 A1

12、 A1

13、 A1

14、 A1

15、 C1

16、 A1

17、 C1

18、 C1

19、 A120、 C1

21、 B1

22、 B1

23、 A1

24、 B1

25、 A1

26、 A1

27、 B1

28、 C1

29、 C130、 B1

31、 B1

32、 C1

33、 C1

34、 B1

35、 B1

36、 A1

37、 C1

38、 C1

39、 C140、 A1

41、 C1

42、 B1

43、 C1

44、 C1

45、 C1

46、 C1

47、 A1

48、 C1

49、 B150、 A1

51、 B1

52、 A1

53、 A1

54、 B1

55、 B1

56、 C1

57、 A1

58、 A1

59、 C160、 B16

1、 A16

2、 B16

3、 B16

4、 C16

5、 B16

6、 C16

7、 A16

8、 B16

9、 B170、 A17

1、 A17

2、 B17

3、 B17

4、 B17

5、 B17

6、 B17

7、 C17

8、 B17

9、 D180、 B18

1、 A18

2、 C18

3、 A18

4、 C18

5、 B18

6、 C18

7、 C18

8、 A18

9、 B190、 B

三、简答题

1、 《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在发现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如何处理?

2、什么是隔爆腔内的压力重叠现象?

3、什么是隔爆接合面?

4、隔爆外壳的作用是什么?

5、什么是本质安全电路?

6、什么是增安型?

7、什么是矿用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

8、什么是电缆引入装置?

9、什么是隔爆间隙?

10、什么是电缆的压紧元件?

11、什么是绝缘套管?

12、什么是接线空腔?

13、什么是 EX 电缆引入装置?

14、什么是 EX 元件?

15、符号“U”的含义是什么?

16、符号“X”的含义是什么?

17、对制造矿用电气设备含轻金属外壳材料的要求是什么?

18、在什么情况下允许在含轻金属外壳上攻螺孔?

19、对保持防爆型式用的联锁装置结构的要求是什么? 20、对有熔断器外壳的规定是什么?

21、为保证电缆和电缆引入装置密封性可采用什么方法?

22、什么是极限温度?

23、什么是电气设备的爬电距离?

24、什么是电气设备的电气间隙?

25、什么是本质安全设备?

26、什么是本质安全设备的关联设备?

27、什么是本质安全设备的最高电压(交流有效值或直流)? 参考答案

1、"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 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在前款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或者采取紧急撤离措施而降 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2、是指点燃外壳内某一空腔或间隔内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而引起与之相通的其它空腔或间 隔内的被预压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点燃时呈现的状态。

3、是指不同部件相对应的表面配合在一起(或外壳连接处)且火焰或燃烧生成物可能会从外 壳内部传到外壳外部的部位。

4、隔爆外壳是电气设备的一种防爆型式,其外壳能够承受通过外壳任何接合面或结构间隙 渗透到外壳内部的可燃性混合物在内部爆炸而不损坏, 并且不会引起外部由一种、 多种气体 或蒸气形成的爆炸性环境的点燃。

5、本质安全电路是指在正常工作和规定的故障条件下产生的任何电火花或热效应均不能点 燃规定的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电路。

6、增安型是指对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电弧或火花的电气设备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 其安全程度,防止电气设备产生危险温度、电弧和火花的可能性的防爆型式。

7、电气设备在允许的最不利条件下运行时,其表面或任一部分可能达到的并有可能引燃周 围爆炸性气体环境的最高温度。

8、允许将一根或多根电缆或光缆引入电气设备内部并能保证其防爆型式的装置。

9、 隔爆间隙是指隔爆接合面相对应表面之间的距离。 对于圆筒形表面, 该间隙是直径间隙(两 直径之差)。

10、电缆引入装置电缆的一个用于对密封圈施加压力以保证其有效功能的元件。

11、用于将一根或多根导体穿过外壳壁的绝缘装置。

12、 与主体外壳分离或者属于主体外壳一部分, 与主体外壳连通或不连通的包含连接件的空 腔。

13、作为一种设备单独试验并取证,和设备外壳一起安装而不需再发证书的装置。

14、不能单独使用并具有符号“U” ,当与其他电气设备或系统一起使用时需附加认证的爆 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的部件或组件(EX 电缆引入装置除外) 。

15、一种加在防爆合格证编号后的表明该产品为 EX 元件的符号。

16、一种加在防爆合格证编号后的表明其安全使用特定条件的符号。

17、按质量百分比,铝、钛和镁的含量不允许大于 15%,并且钛和镁总含量不允许大于 6%。

18、在运行中调整、检验或其他工作原因必须打开的盖板,在外壳上的紧固螺钉的螺纹孔, 只有在螺纹形状适合于外壳所用的材料的情况下,才允许在外壳上攻螺孔。

19、为保持某一防爆型式用的联锁装置,其结构应保证非专用工具不能轻易解除它的作用。 20、有熔断器的外壳应设联锁装置,仅在电源断开时才能安装或更换内部元件,并且在外壳 可靠关合后熔断器方能带电。或者增设“严禁带电开盖”的警告牌。

21、 可采用弹性密封圈、 金属或复合密封圈、 填料。 电缆密封圈由单一材料或复合材料制成, 其形状适合所用电缆。

22、 指增安型电气设备或其部件的最高允许温度, 它等于由下列条件分别确定的两个温度中 的较低温度。A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点燃危险;B 电气设备所用材料的热稳定性。

23、两个导电部件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

24、两个导电部分之间的最短空间距离。

25、在其内部的所有电路都是本质安全电路的电气设备。

26、 装有本质安全电路和非本质安全电路, 且结构使非本质安全电路不能对本质安全电路产 生不利影响的电气设备。

27、施加到关联设备非本质安全连接装置上,而不会使本质安全性能失效的最高电压。

四、论述题

1、 什么是本质安全设备的最高输出电压?

2、 电气防爆检查员的职责有哪些?(至少列出 5 条)

3、 短路对电气设备的隔爆性能的影响有哪些?

4、 增安型电气设备对内部导线连接有何规定?

5、 哪些地点应设局部接地极?

6、 当保护装置的可靠动作系数(灵敏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取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

1、 在开路条件下, 在设备连接装置施加电压达到最高电压时, 可能出现的本质安全电路的 最高输出电压(交流峰值或直流) 。 当施加电压多于一个时,则最高输出电压应是几个施加电压结合最不利时产生的。

2、 电气防爆检查员的职责是: ⑴对新购进防爆电气设备、 小型电器、 电缆等进行证件审查, 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 、 (注:电缆应具有“产 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以及“电缆检测合格证” 、 )等。⑵在证件齐全的前提 下,对新购、大修、自修的电气设备、小型电器、电缆等进行安全(防爆)性能测定。⑶在 上述 2 项合格后,结合防爆电气设备、小型电器、电缆等的电气试验合格报告,签发“入井 许可证” 。⑷对井下供电系统、防爆电气设备(包括小型电器、电缆等,以下同) 、电气三大 保护、煤电钻(信号、照明)综合保护装置、局扇风电闭锁及各种电气保护装置等进行检查 监督。⑸应按《规程》 、规定等中规定的周期对井下进行检查,内容应包括各种防爆电气设 备的防爆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各种电气保护装置是否坚持使用,并对其整定值、灵敏度及保 护动作情况进行检查校核; ⑹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提出书面处理意见;对不符 合防爆标准要求的电气设备,应拒绝签发“入井许可证” ;对井下在用的电气设备失去防爆 性能或存在隐患、危及人身和生产安全和电气设备,有权停止使用,禁止送电。⑺对井下电 气工作中或其他工作中的违章指挥各违章作业有权制止。

3、 我国井下使用的隔爆型电气设备, 其外壳强度和隔爆参数都是根据小功率点火源引爆瓦 斯的试验规定的。当外壳内发生短路事故时,其防爆性能就得不到保障。短路对隔爆外壳安 全性能的影响有以下几点:⑴发生短路时,电弧长、电流大,强大的电弧能量可以融化接线 柱,可使外壳达到很高的温度甚至烧穿外壳。⑵发生短路时,短路电流能分解外壳内的有机 物,产生大量气体使压力持续上升,可导致螺栓切断、外壳损坏等。⑶大量试验表明,电弧 短路时, 隔爆外壳所需的隔爆接合面最大间隙明显减小, 井下隔爆电气设备的隔爆接合面间 隙满足不了要求。因此,为了确保隔爆电气设备的安全性能,要求电气设备的过流保护必须 灵敏可靠,必需按规定进行整定及校验,防止短路事故的发生。

4、 电气设备的内部导线连接不允许承受不适当的机械应力。 只允许采用下列的导线连接方 法:⑴防松动螺纹紧固件。 ⑵挤压连接。⑶导线用机械方式连接后, 再用软钎焊。⑷硬钎焊。 ⑸熔焊。⑹符合连接件要求的任何连接方式。不论采取上述哪种连接方式,都不允许被连接

导体承受机械应力。另外,当采用上述某种连接方式时,只有做到设计合理、操作正确、维 护得当才可以做到安全可靠运行。

5、 下列地点应装设局部接地极:⑴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 。⑵装有 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⑶低压配电点或装有 3 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 点。⑷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机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集中运输巷( (胶带运输巷)以及 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 至少应分别设置 1 个局部接地极。 ⑸连接高压动力电缆的 金属连接装置。

6、 经检验,保护装置的可靠动作系数(灵敏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取以下措施:a) 加大干线或支线电缆截面。b)设法减少低压电缆线路的长度。c)采用相敏保护器或软起动 等新技术提高灵敏度。d)换大容量变压器或采取变压器并联。e)增设分段保护开关。f) 采用移动变电站或移动变压器。

上一篇:辅导员交流发言稿下一篇:反腐倡廉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