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体系工程教育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马克思人学思想视域下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与实践选择

摘要:第四次工业革命(The Fo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工程教育改革。同时,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型要求以高质量的工程人才推动国家现代化。而提升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探究未来的“人”应在工程教育中实现何种发展以及如何发展。因而,生发于工业时代、探究人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人学思想日益凸显其指导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时代价值。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探究马克思人学思想对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启示。马克思人学思想以“人的本质”为逻辑线索,反对工业生产对人的异化,要求回归于“完整的人”,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马克思人学思想映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全程,认为其对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规定性表现为:明确人是技术与工程的主体,警惕技术伤害自然、社会、人,实现人的本质的全面复归。进而,以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和实践活动作为分析维度,审视当前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未来选择。将“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置于马克思人学思想视域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认为就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而言,技术理性对工程教育的价值规训致使人的主体性缺失,技术在工程活动中僭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的价值偏差影响人才培养的实践活动,表现为工程教育以培养“技术人”和“经济人”为目标,侧重教授工程知识与技术技能,评价体系对人的综合素质考察不足。因而,马克思人学思想视域下的工程教育应将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从“物本”向“人本”回归。明确人是工程和技术的主体,关切人在工程活动中与自然、社会和人和谐共生,回归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进而,在实践选择方面,应确立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目标体系,培养具备能动工程思维力与工程实践力的工程师、建立丰富和谐交往关系的工程协调者、发扬自由个性引领智能时代的工程创造者。并且,建立工程科学、工程技术和工程伦理相融合的过程体系,完善贯通科学、技术与人文的课程内容,搭建具有科技创新和人文情怀的培养平台,强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工程伦理教育。最后,完善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理念的评价体系,关注人自觉、自为的工程能力,与自然、社会和人的交往质量,以及在智能时代的独特性、创造性、引领性水平。

关键词:马克思人学;工程教育;人才培养

学科专业:教育学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相关研究

二、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三、马克思人学思想视域下的人才培养研究

四、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马克思人学思想

二、工程教育

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形成背景、演进脉络与科学内涵

第一节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形成背景

一、机器极大提高了人的生产效率

二、争夺人权的工人运动此起彼伏

三、工业生产对人的发展提出挑战

第二节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演进脉络

一、博士论文至《莱茵报》探究人的“自由”

二、《法哲学批判》至《经济学哲学手稿》探究异化与解放

三、《神圣家族》至《共产党宣言》探究人与社会的发展规律

四、《资本论》及之后形成科学的人学思想体系

第三节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科学内涵

一、人的本质

二、异化的人

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本章小节

第二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视域下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逻辑理路

第一节 马克思人学思想对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一、马克思人学思想是对工业化的人本反思

二、智能时代的工程教育需要人学思想作为价值指导

三、马克思人学思想有助于指导工程教育人才培养

第二节 马克思人学思想与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适切性

一、二者的起点动力均是人改造自然、从事生产的需要

二、二者的价值取向均是从“物本”向“人本”回归

三、二者的实现路径均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三节 马克思人学思想对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分析逻辑

一、马克思人学思想对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规定性

二、马克思人学思想对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分析维度

本章小节

第三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视域下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现存问题

第一节 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人在工程活动中的主体性

二、过度凸显技术理性

三、人的发展存在工具化倾向

第二节 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以“技术人”和“经济人”为主

二、培养过程侧重教授工程知识与技术技能

三、评价体系对人的综合素质考察不足

本章小节

第四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视域下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未来选择

第一节 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

一、明确人是技术和工程的主体

二、关切人与自然、社会、人的和谐共生

三、回归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

第二节 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选择

一、培养目标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二、培养过程融合工程科学、工程技术与工程伦理

三、评价体系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本章小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新制度下会计核算论文提纲下一篇: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