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诗经》英译本的中国古代民俗文化人物及行为意象译介研究

2022-11-09

民俗, 也就是俗称的民间文化, 或者民间流行的风俗习惯。民俗习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群体在一定的地域内, 受生产生活和气候地理等方面的影响所形成的被大家公认的习惯与风俗。这些风俗习惯来自于生活, 又代代相传, 蕴含着各个民族特殊的情感, 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文化意象。民俗文化的翻译, 不仅要求能够真实的表达出原文的感情, 更要力图让其在译入语的环境下辅助形成更忠实于原文表达的民俗文化意象。

《诗经》是古代民俗文化的一面镜子, 它借人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各种活动行为表达了丰富的情感, 文化意象蕴含丰富。而这其中对于女子形象及行为活动的描述堪称经典, 塑造了或柔情万种或温婉端庄的不同女子文化意象。

比如《诗经》的不同译者对于“窈窕淑女”的如下翻译:noble lady;young lady;a lass with pretty looks;gentle graceful is the girl等等, 在汉英语言文化里都有着不同的文化意象。“窈窕淑女”这一形象到底应该是怎么样的呢?简单来说“窈窕”指美好的样子;“淑”表示品德美好;“淑女”代表温和善良的女子。所以“窈窕淑女”指美好善良而文雅的女子, 自古以来就是贤良淑德, 美丽健康, 清纯雅致的意象。分析各个翻译版本, 会发现对于此文化形象的翻译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文化意象的遗失。如翻译为“noble lady”, noble一词可理解为高贵的意思, 一般与皇室或地位相关, 会给人以雍容华贵或是更注重举止端庄的形象。相比之下“gentle graceful is the girl”的翻译塑造了温和文雅, 举止得体, 清新飘逸的形象, 这与原文中在河边采摘荇菜的清丽脱俗的邻家女孩似乎更符合。

再如《诗经》中对于婚嫁的描述及其所形成的文化意象, 也是翻译中较难操作的, 应尽量避免汉英转换过程中文化意象的变形与遗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结婚叫做婚姻, “婚”字原本写作“昏”, 在中国文化中“昏”时是白天与夜晚的交接时刻, 古时结婚是在傍晚, 新郎到女方家里迎亲, 新娘则随自己的丈夫嫁到夫家, 昏时成婚, 有阴来阳往的意思, 所以“婚”与“昏”二字同音, 本身就具有其特殊的文化寓意。汉字“嫁”字本身就由一女一家组成, 含义为“嫁”了女子才算有家。汉字“娶”字是由“取女”二字上下结构组成, 其含义为男子把别家的女儿取到自己家里来。并且自古上为尊, 所以也印证了嫁娶本身也表现出了男尊女卑的风俗。在《诗经·周南·桃夭》中有这样的描述:“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这里关于女子出嫁的描述翻译的版本多为用“getting married”。而英文中“marry”一词指“结婚”, 既表示“嫁”也表示“娶”, 事实上英语文化里“嫁”与“娶”在大多数人眼里并无区别, 所以这里所描述的“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体现在中国文化里便是出嫁的女子是要以男家为家的, 也反映了出男尊女卑的社会习俗和民间观念。杨宪益、戴乃迭将“宜其室家”译文为Most suitable for the house.取了其字面意思。“室”和“家”用house。实际上在中国古代文化里, 原文中表达的女子出嫁, 兴旺夫家, 并非就是对房屋本身带来好处, 而在这里家的概念有宗室的意思。娶妻也是为了兴家, 也常常带有兴盛其宗室的含义。汉英文化在转换过程中, 由于民族观念的不同和语言本身的特殊性, 使得一种原本很特殊的文化意象在另一种文化里变成了空白, 这一类的文化意象遗失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必然的。

再如, 在《诗经·卫风·氓》里:“送子涉淇, 至于顿丘, 匪我衍期, 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 秋以为期。”也描述了有关婚嫁的习俗中的“良媒”。中国古代社会男女有别, 素有“天上无云不下雨, 地上无媒不成亲”的说法, 意思是男女是不能自由恋爱的, 需要有“媒人”的中间撮合介绍。根据传统习俗, 古代无论男女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龄不可以随便, 必须由媒人介绍两人认识交往, 当时“父母之命, 媒约之言”是被人们所公认的合乎道德礼仪的习俗。《诗经·齐风·南山》里也有相类似的记载:“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取如之何, 匪媒不得。”这里除了明媒正娶的传统观念上之外, 还有中国传统的孝道存在, 即使是自由恋爱两情相悦也不可以私定终身, 媒人不仅仅是介绍认识的作用也是礼仪礼法的需要。在《诗经》比较经典的译本中“媒”一词也存在不同的译法与侧重。杨彦春将其译为了“match-maker”James Legge与许渊冲将其译为了“go-between”。在这两种译法里“matchmaker”更加偏重了媒人的作用, 它强调了“媒人”会通过各种方式将俩个相对合适的男女介绍认识而促使其成为夫妻的作用。而“go-between”实际上表现出了中国古代的媒人更多的具有沟通传达消息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说, 译文并不能使“媒人”在中国文化习俗中的意象完全塑造出来。

总之, 由于文化意象与各民族的生产生活与发展过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种文化意象很难或者根本不可能完全以对等的方式原原本本的呈现在另一种民俗文化中,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意象的变形或遗失是必然的。更贴切与更恰当的翻译可以辅助形成相类似的文化意象, 可以有利于达到各民族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目的。

摘要:《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民俗文化的一副巨幅画卷, 描述了丰富的生产生活场景, 而其中含有大量的借人物及行为表达情感和记录民俗文化的元素。本文将以《诗经》中出现的经典人物及行为为研究对象, 对比分析这些人物及行为的翻译所产生的文化意象异同, 进而来研究汉英翻译过程中所形成的民俗文化意象的变形与遗失。

关键词:《诗经》,文化意象,人物及行为,翻译

参考文献

[1] James Legge译, 《诗经》汉英对照;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2] 闫晓喆, 《诗经》四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5

[3] 洪玉凤, 《诗经》意象的生命之美;陕西理工学院2012

[4] 许渊冲, 《精选诗经与诗意画 (英汉对照) 》;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5] 李玉良, 《诗经》英译研究;齐鲁书社2007

上一篇:工程管理专业施工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下一篇:科学促管理创新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