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不仅仅是外观造型设计

2022-09-11

很多企业想凭借漂亮的产品外形来吸引消费者、抢占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这是企业以奇制胜的重要招术之一, 并且在短时期内有一定的效果, 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企业要想在市场上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就要有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而真真的核心竞争力源自于优秀的产品, 而一个优秀的产品设计, 不能仅仅局限于外观造型设计, 而应该是洞察消费者潜在要求, 增加用户体验, 为消费者创造他们所想要的新的生活方式。

看一看世界级品牌飞利浦是怎么做的, 在飞利浦全球十二个设计团队中, 除了设计师外, 还包括未来学家、心理学家、历史学家、人类学家、他们观察人们的生活不仅仅是看用户们如何使用产品, 还要研究用户的行为心理。

工业设计的概念, 在过去的传统观念中, 不过是设计产品的外观造型, 通常被称为实用美术, 而现在的企业家终于认识到工业设计既不是产品简单美化, 更不是简单的设计包装, 而是能够提升品牌, 促进销售, 提高消费者满意度的东西。仅以造型艺术或视觉为主导的设计还远远算不上一个优秀的设计。

1 外型与结构相结合

一个产品的开发需要涉及到很多环节的相互配合, 设计师通过与客户的不断沟通, 在头脑中慢慢形成一个基本概念, 再经过一次次的修改, 产品形象逐渐明朗起来, 但这只是设计的开始, 极具创意的外观实现需要科学严谨的结构支撑, 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 所以设计师必须要对产品的构造有所理解, 而且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加工工艺与结构方式, 而不是被它们所阻碍。

功能决定形式, 外形要附合结构, 外形设计要与结构设计相结合, 外形设计师与工程师要共同探讨各种可行性设计方案。一方面, 外型设计师在附合功能及结构的基础上造型才有意义;另一方面, 结构工程师从内部空间的合理利用上要尽量满足外型的需要, 这样外形与结构的完美配合为产品的后续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开端。

2 艺术与技术相结合

设计本身可被看成一项艺术活动, 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达到艺术目的, 用以表明设计者对社会的态度。技术也不只是速度和性能, 而是人们新的交流方式以及共同创造。设计, 更不只是美观的外形, 而是新的思考模式, 能够关注到产品服务甚至企业的方方面面, 包括员工体验、客户体验、用户体验等等。

设计师不能单凭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喜好推出自己的设计, 设计和纯艺术有所不同, 纯艺术可以极大地张扬自己的个性, 而设计则是共公艺术, 必须考虑到受众面, 特别是产品设计, 首先要考虑商业意义上的需求。其次要尽量满足大多数人的审美趋向, 还要符合技术方面的要求, 如加工工艺、生产成品、质量保证、节能环保等等。这种融合了艺术与技术的设计, 才会造就出优秀的产品。

3 研发与开发相结合

产品研发与开发虽然只有一字之差, 但性质却有所不同, 研发含有研究、探索、发明、创造的意思, 更多关注的是需求研究、理论探讨、原理应用、结构策划、工业设计等过程, 基过程的结果是所形成的产品方案。开发则是接续研发过程的后续环节, 更多关注的是产品方案的细节落实, 模具开发、供应商选择、工艺设计等产品生产前的准备过程。

放眼目前国内许多企业, 在其新产品的形成过程中往往缺少研发过程, 而过于依赖开发过程, 不少企业的开发人员常年研做的开发工作, 都是在本企业已有产品上修修改改。甚至有些企业的新品几乎就是他人产品的翻版, 行业的这种忽略研发, 仅截取开发过程的新产品形成的状况, 虽然是现阶段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生存之道, 但长期以往, 不加以改变和突破, 那么无疑会带来产品更加严重的同质化, 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优秀设计, 没有真正的创新产品, 企业的竞争能力也将进一步削弱, 因此, 企业一定要正视研发和开发的差异, 把研发和开发结合起来, 鼓励和积极实践产品研发将创造、发明、探索真正融入企业的新产品之中。

消费者对企业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源于使用其产品时的感受, 企业和设计师, 必须意识到产品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设计师设计、企业生产什么样的产品?生产的产品外观漂亮吗?使用起来可靠吗?功能多吗?容易操作吗?这些都是需要面对的问题。

设计师的产品设计是否具有创新精神, 还是只会跟踪模仿?企业生产的产品是精制优良, 还是粗制滥造?是美观实用, 还是中看不中用?所有的因素, 在消费者心中会形成一种总体的印象, 一种持续的影响力。因此, 要让消费者爱你的产品, 并对你的企业的品牌情有独钟, 仅靠产品外观漂亮是远远不够的。

摘要:产品设计是一项综合性工程, 一个优秀的产品设计不能仅仅局限于外观造型设计, 而应该是洞察消费者潜在需求, 增加用户体验, 为消费者创造他们所想要的新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产品设计,外型,结构,艺术

参考文献

[1] 沈祝华, 朱海妹.设计过程与方法[M], 山东美术出版社, 1995.

[2] 张亚晨, 武质英.家电科技[M], 家电科技杂志社, 2009.

上一篇:探讨人本理念在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下一篇:探索“双师型”师资培养,加快职业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