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经济形势与展望

2022-11-27

第一篇:国内外经济形势与展望

国内外城乡基本养老保险研究现状与展望

[摘要]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和改革逐渐进入深水区,学界越来越关注城乡基本养老保险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关于城乡基本养老保险的研究较多。文章主要从国外和国内两个层面对城乡基本养老保险的研究现状进行述评,其中国内部分主要包括城乡基本养老保险碎片化、城乡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一体化等三个方面进行综述,通过对众多成果的研究发现,我国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迈向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和群众所望。

[关键词]社会保障;基本养老保险;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3)03-0105-04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家庭结构小型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使得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伊始就没有将城乡居民同一而待,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以及城乡户籍制度的现实存在,至今仍是以居民身份来划定参保对象,城乡二元分割特征明显,养老保险制度互济性和公平性缺失。现在,城镇居民已经拥有了较农村居民完善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而农村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仍显滞后,广大农村居民还是依靠土地及家庭养老,缺乏制度保证。养老保险的二元分割模式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愈加不适应,亦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城乡差距扩大、社会和谐稳定及三农问题等等。这种城乡二元分割的养老保险制度也阻碍了劳动力在市场的自由流动以及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公民权利的平等性也无法得到体现。

一、国外关于基本养老保险的研究综述

西方工业国家对于基本养老保险的研究,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随着全球范围内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入,养老保险的理论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种学科对养老保险表现出了浓厚的研究兴趣,研究重点也不断向纵深发展。西方养老保险理论的两大主流学派为政治学派和经济学派,它们研究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政治学派侧重从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和绩效来证明政治决策是制度变迁的内生变量;经济学派则侧重研究养老保险制度的内在机理和经济绩效,进而分析养老保险的制度安排和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

Diamond(1977)和Kotlikoff(1979)等认为个人存在短视主义即虽可预见养老风险但却不愿牺牲当下的消费,去为将来养老作准备。与个人短视相反,政府体现出父爱主义,政府强制下的养老保险使人们在年轻时进行养老储蓄用以保障其年老所需。Dilnot,Kay&Morris(1984)认为国家参与下的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社会公平,因为市场不能自发解决养老问题,需要政府发挥职能实现老有所养。Disney(1985)强调市场经济下,政府需要对市场失灵担负起调节员的作用,必须建立及管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近年来,国外学者对基本养老保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构建多层次的养老保险模式,以期解决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保持现有制度框架下,深入剖析基本养老保险的运行机理合理性及其与经济的关系并尝试提出具体改革措施;基本养老保险金管理与运营、基金管理与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等问题。作为弥补市场分配缺陷和以社会公平为目标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西方学界都是以公平为基础来建构基本养老保险经济理论的。

如上所述,在长达100多年的时间里,国外学者对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西方发达国家城乡差距较小,大多数国家实行的是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城乡采取的养老保险制度相差无几,因此对城乡养老保险统筹及一体化进行专门论述的文献极为鲜见,这就需要我国学者不断探索和实践。

二、国内关于城乡基本养老保险的研究综述

(一)关于城乡基本养老保险碎片化的研究综述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流入城市及城市人口跨地区流动工作已经变得相当频繁。而我国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不同人群模式不一,不同地区模式各异,这就导致了养老保险在跨城乡和跨城市的过程中呈现碎片化,无法有效衔接的局面。国内学术界对社会保障碎片化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并基本达成了共识,认为碎片化会对社会保障带来危害。早期学界对基本养老保险碎片化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区域分割和城乡分割两方面。叶汉雄(2001)认为我国区域之间基本养老保险协调程度低主要是因为各地区养老保险负担不一造成的。吴湘玲、高红岩(2009)指出各地区社会、政治缺乏整合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造成了基本养老保险出现地方分割,影响了劳动力市场的流动,应从广覆盖、强责任、重管理等方面加以解决。郑秉文(2009)撰文深入分析碎片化起源和弊端,认为“碎片化”养老保险制度潜存制度隐患而我国现在已经具备构建“大一统”养老保险制度的九大优势。李长远(2010)认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处于低效均衡的碎片化状态,要改变这种状态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并统筹全国基本养老制度。当然,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如陈仰东(2008)认为在当前经济社会条件下社会保障出现碎片化是一种必然现象,我国城乡二元分治的现实情况不可能实行完全统一的社保制度。

(二)关于城乡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研究综述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这一政策的提出促使国内学者对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虽然学者们对于城乡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实施模型和路径意见不一,但是大多数学者认为统筹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刻不容缓,应该依据国情分步骤、分阶段实施。韩良诚、焦凯平(1998)认为省级统筹的养老保险不但能减轻企业负担、分散风险、有利于基金完整安全,还能为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积累实践经验。杨玉民(2002)认为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状况具备了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条件,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既是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制度建设的重要目标。而郑秉文(2004)则认为省级统筹的养老保险存在缺陷,会造成社会风险、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最终以制度的扭曲变形收场。吴湘玲(2005)指出省级统筹的养老保险模式会影响社会稳定,需要打破区域分割,建立全国统筹现收现付形式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景天魁(2006)认为养老保险的统筹并不是等同划一,强调的重点是协调,保障方式具有灵活性,保障模式具有多样性。封铁英、贾继开(2008)以社会分层为视角,认为城乡养老保险统筹有利社会资源流动,改善部分人群的保障状况,促使人群在不同阶层流动,从而保证社会公平。彭浩然(2009)指出要实现全国统筹的养老保险,缩小区域间的养老保险差距,首先需要缩小区域间的工资增长率和差距。

(三)关于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一体化的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对于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一体化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城乡统筹等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统筹进程的加快,最终要向城乡一体化迈进。曹信邦(2006)提出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是指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统一,养老社会保险资源能够在城乡自由流动,城乡劳动力在自由流动过程中可以自由选择养老社会保险投保机构,让所有人都能覆盖在养老保险社会保险制度范围内。同时,他也认为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并不是城乡养老社会保险的完全等同,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劳动者收入的计量方式、城乡居民生活指数等有区别,城乡养老社会保险的缴费比例、缴费方式、待遇水平等也有差异…。袁彦东、张军田(2007)认为从国家政策、经济水平以及公民对社会保险认知的加深等方面阐述了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一体化的可行性,并认为西方国家实行的一体化社会保障模式为我国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一体化制度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借鉴。袁文全、邵海(2009)指出实行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不仅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姚金海(2010)基于社会公平的视角,指出城乡二元格局使城乡居民在养老保险方面待遇不公,为体现社会公平,政府应承担起职责,打破不公平现状,构建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一体化体系。部分学者对于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进行了制度设计。岳宗福(2009)认为新的制度设计应采取“大个人账户与小统筹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即个人账户为个人缴费工资的16%(个人负担一半,单位负担一半)、全国统筹账户为3%(全部由单位负担)、地方统筹账户为5%(全部由单位负担)。而且还应建立养老保险“一卡通”,即每个劳动者,不论农民、市民还是进城务工人员,都要拥有一个与身份证号码相关联的社保卡,用以记录每个劳动者的缴费情况、查询养老金卡中的累计金额、转移接续养老关系等。袁文全(2009)主要是从完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方面来建构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他认为农村养老保险是薄弱环节,政府要加大投入并调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为农保与城保的衔接建立桥梁。他指出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的实现需要制度上进行有序衔接,因此在制度设计上就要使参保者在缴费和保险待遇方面能够自由转换。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城乡基本养老保险的一体化建设存在障碍。迟翔(2010)指出目前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城市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无论是在制度设计还是在缴费方式上都具有较大差异;其二是城乡分割的存在造成彼此相对独立、封闭,不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发展需要。

概而言之,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一体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虽然学界对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一体化建设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城乡一体化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制度设计等方面,研究比较松散零星,且主要是定性描述为主。目前对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一体化进行系统研究、实证研究的还很缺乏。

三、评述与展望

社会保障制度本具有全面性和公平性的特征,它所保障的对象不仅仅是城镇居民,还包括农村居民。但是,现实生活中城乡养老保险实行的是两套不同的制度,无形中继续扩大了城乡差距。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一体化是刻不容缓的战略目标,我们需要做好制度设计,寻求一条合理的路径。这条路径既要符合我国的国情,又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随着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一体化将势在必行。国内研究者可在借鉴国外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一体化的基础上为我国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一体化提供更富有建设性的政策意见。在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一体化的研究方面,应由定性和规范的研究转向定量和实证的研究,还可采用统计和精算的理论与技术方法,进一步丰富和拓宽现有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曹信邦,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障碍性因素分析[J],理论探讨,2006,(5)

[2]岳宗福,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的制度设计与路径选择[J],山东工商学报,2009,(3)

[责任编辑:周志华]

第二篇:当前我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当前我市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一些积极变化,全市经济总体上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我们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市委、市政府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政策措施落实,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加深蔓延,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未能跟上后工业时代步伐在较长时期内还存在,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根本内因,要实现全年经济增长11%的目标,仍需很多工作要做。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考虑到我市各阶段基数,初步预计我市今年经济走势呈“两头高中间低”运行格局。 1、全市经济和工业经济在严峻形势下仍保持二位数增长,增速在全省各市中继续保持领先。

GDp据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3.5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1.8%,与全国、全省的增长6.1%和3.4%相比,分别高出5.7和8.4个百分点,也是全省唯一保持二位数增速的城市,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金融危机影响蔓延下,实在是来之不易,主要得益于工业和投资(建筑业)的较快增长,一季度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3.62亿元,同比增长22.1%,其中工业增加值30.27亿元,增长16.2%,工业为全市GDp的增长贡献了39.8%。

工业总产值增长15.4%,规上工业增长14.8%,临港工业增长22.0%。在船舶修造业较快增长(29.9%)、石油化工业等快速增长(1.8倍)和经济开发区(29.0%)、定海区(14.1%)、岱山县(57.9%)等区块强势增长带动下,前5个月我市工业生产总体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1-5月实现工业总产值为317.28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54.48亿元,增长14.8%,临港工业实现总产值240.60亿元,同比增长22.0%,高出全市增幅6.6个百分点。近2个月环比来看保持了稳步增长,5月实现工业总产值78.69亿元,在4月比上月增长12.9%基础上,5月比上月增长8.0%。从全省各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来看,1-5月全省为下降8.9%,呈增长的另外还有丽水、湖州和衢州三市,但分别也只增长6.3%、2.6%和2.1%,而我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达到14.8%,应该说难能可贵,也是我市这几年大力发展海洋工业经济,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的充分体现。 从工业生产的重要辅助指标工业用电量来看,进一步验证了我市工业经济的运行,在和邦化学、金海湾船业等主要骨干企业工业用电量快速增长带动下,工业用电量也保持较快的同步增长。1-5月全市工业用电7.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5%,扣除和邦化学自发电部分增长11.8%,全省平均却下降6.1%。

2、“三驾马车”合力驾驭。作为需求的三大方面,投资、消费、出口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共同推进了我市经济稳步较快发展。

1-5月我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54.14亿元,同比增长22.3%,其中限额以上投资152.67亿元,增长22.1%,尽管比今年1-4月回落10.3个百分点,但与全省平均增长13.7%相比,仍高出8.4个百分点,从环比来看,5月完成投资额41.97亿元,比上月增长34.1%,保持高位增长态势。投资是这些年来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2004-2008五年年均增长保持在28.2%,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直接、见效快,为确保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起到了支撑作用。新开工项目增多是今年1-5月保持高位增长的关键因素, 1-5月全市限额以上新开工项目共有120个,比去年同期增加46个,限额以上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00.8亿元,同比增加亿元。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33个,同比增加14个,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74.4亿元,同比增加103亿元。1-5月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额31.1亿元,对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贡献率为65%。

从项目投向看, 1-5月基础设施投资75.84亿元,增长29.5%,比今年1-4月回落13.4个百分点。工业投资66.27亿元,增长29.8%,比今年1-4月回落7.3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总体上仍保持较好势头。

经济的持续增长,最终要靠消费拉动。有了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经济增长才是稳健、健康的,扩大国内消费是促进经济平稳增长落实一揽子计划的根本。1-5月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04亿元,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6%,比上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汽车销售旺盛,1-5月汽车类实现销售额0.73亿元,增长57.7%。

尽管金融危机阴霾还笼罩着全球,借助于我市旅游资源优势的不断发挥,对外宣传的大力推进,来我市旅游的势头不减。1-5月实现旅游接待人数616.77万人次,增长18.9%,增幅比去年同期还提个百分点,主要风景旅游区普陀山、朱家尖、桃花分别增长18.0%、14.1%和15.5%。旅游保持较强的势头,也哺育我市消费市场平稳增长。

外需急剧萎缩,何时复苏难以预料,全国、全省出口连续几月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从全省各市看,前5个月除舟山外其他各市一片绿色,我市1-5月出口额为11.48亿美元,同比增长32.6%。但主要是近几年我市石油中转储运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1-5月石油出口额增长9.4倍,是支持我市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出口份额也快速上升,现已占到全市出口额的四分之一。从出口产品类别看,工业品出口6.40亿美元,同比增长10.2%,其中船舶出口4.29亿美元,下降4.8%。水产品出口2.21亿美元,下降12.6%。1-5月我市进出口总额26.29亿美元,增长52.1%。

3、四大支柱行业总体运行稳定。作为我市的四大支柱行业船舶修造业、水产加工业、航运业、房地产业总体运行稳定。船舶修造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水产加工业降幅控制在一定区间内,海运业经历过阵痛后在低位稳步运行,房地产市场出现回暖迹象。

近几年我市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船舶修造业快速崛起,2004-2008年五年船舶修造业投资以年均89.5%的速度增长,年均投资额达到41.5亿元。随着产能的不断释放,船舶修造业生产能力也不断扩张,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目前舟山年造船能力已达到500万载重吨。自2007年3月起船舶修造业工业总产值超过水产加工业,就一直占据我市工业主力军的地位。今年以来,尽管也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我市船舶修造业起点高,规模大,手持订单也较充足,近期影响还好,修理业影响稍微大一些,总体生产情况比较正常。1-5月船舶修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8.54亿元,同比增长29.9%

长期以来作为我市的另一支柱工业——水产加工业近几年发展难度加大,处于不温不火之中,2007年以来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原材料、人工等成本上升、出口壁垒、食品安全等多重因素影响,开始呈现下滑趋势。2006年水产加工业总产值增长14.7%,2007年为7.9%,2008年则下降6.3%。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加大了这个行业的经营困难,部分中小企业出现关停,也有个别龙头企业因种种原因减产或停产,但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秩序都正常,也有部分企业逆势扩张,生产不断扩大。从今年各月来看,水产加工业仍处于下降通道,但幅度不深。1-5月水产加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4.07亿元,同比下降12.7%。扣除今年以来停产的几个重点企业影响,1-5月水产加工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

航运业可谓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去年下半年起,海运业货物运输价格一落千丈,从最高去年

5、6月份的每吨140元左右跌到只有20-30元。海运企业经济效益大大受挫。今年以来,海运业大起大落现象不再发生,运价尽管仍只有40元左右但相对较稳定,海运业在低位徘徊。1-5月水路货运量3011万吨,同比下降6.9%,水路货运周转量335.22亿吨公里,下降10.2%。从近几个月环比来看,海运货运量和周转量有所上升,货运量5月比4月增长6.5%,4月比3月增长12.9%,货运周转量环比也分比增长16.5%和6.8%。海运运力规模仍在扩大,运力结构在不断调整中,单船载重规模也在不断加大。5月末,我市海上货运净载重量为319.92万吨,同比增长24.5%,比上年末增长9.3%。

房地产市场经过一年多的调整和下降,在一系列稳定发展房地产市场的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和居民购房刚性需求的作用下,进入到3月份以后,房地产市场出现回暖迹象,商品房销售迎来一波“小阳春”。1-5月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6.16亿元,同比增长14.6%,房屋销售面积45.82万平方米,增长49.0%,销售商品房4287套,增长73.2%,二手房交易量也明显放大。5月份我市房屋销售价格比上月上涨1.3%,同比也上涨0.8%,月环比价格为近半年多来的连续二月上涨。房地产业税收也在恢复之中,累计下降幅度逐渐缩小,5月份房地产营业税收同比增长38.6%。

在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和我市出台相关行业扶持政策下,通过不断加大帮助企业力度,我市企业家信心和企业景气指数在回升之中。一季度我市企业家信心和企业景气指数比去年四季度分别上升2.2和8.7点,高于全省平均5.5和9.1点。工业、信息传输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和房地产业等成为我市企业景气指数上升的主要因素。

各金融机构主要将信贷资源重点投向符合舟山海洋经济特色的临港船舶修造及配套装备产业、临港重化工业、沿海沿港围垦、规模型海上运输业、港口物流以及公路桥梁、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电力等能源领域,使得金融输血功能不断加大。5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743.30亿元,同比增长35.2%,比年初新增贷款107.87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42.28亿元。

1、经济下行压力还较大。尽管一季度GDp增长了11.8%,但与去年同期和全年相比,增幅均回落了2.7个百分点。1-5月工业总产值增长15.4%,比前4个月增幅下降1.2个百分点,5月月度同比增长只有11.8%,均低于前几个月月度增速。我市传统主要工业行业中,水产加工业、机械制造业、纺织服装业、电子电机业等还处于下降态势。投资1-5月累计还保持在22.3%较高增速,5月份月度增速在个位数(1.1%),在4月份回落的基础上,比1-4月又回落10.4个百分点,投资后劲值得关注。房地产投资出现了“小阳春”,但能否持续还有待观察。对比全省工业、投资的走势,我市运行趋势有点背离,工业全省平均增长仍处下降,而降幅在收窄,但我市却呈回落状态。投资全省平均增长呈微升态势,我市却有较大幅度回落。

渔业生产由于捕捞渔场水温从南到北比上年同期要低,大风日子相对较多,鱼发不太好,加上远洋捕捞作业地变动生产作业的时间减少,渔业生产未有好转,捕捞产量下降。1-5月,水产品总产量27.63万吨,同比下降。畜牧业生产中,猪肉价格由于供过于求加上近期甲型H1N1流感影响,猪肉价格下跌速度加快,生猪投售价格已跌破生产成本,对生猪生产影响加大。

海运业尽管比较平稳,但业务量未见明显回升,运价也呈微跌走势,增长仍处于下降通道。1-5月海运货运量3011万转量335.22亿吨公里,下降10.2%。海运企业税收形势也不乐观,截止5月底海运业入库企业所得税(国税部分)仅为1782万元,去年同期则为9340万元,下降幅度达80.9%。1-5月港口货物吞吐量7050万吨,增长4.9%,但主要由于4月份起轮渡装载汽车交通部折算系数调整所致,扣除这2个月因系数调整而新增的743万吨,实际下降6.2%。

2、财政增收难度仍大,收支矛盾突出,企业效益下降。近几个月来,通过加大税收管理,采取免抵调库、汇算清缴期限提前等各种措施,财政收入增速略有提高,但要保持去年一样较快的增速难度还很大。1-5月,财政总收入36.50亿元,增长12.7%,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43亿元,增长5.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9.05亿元,增长速度达52.0%,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突出。

1-4月工业经济效益与前3个月相比回落减缓,但亏损面依旧在三分之一以上,利税和利润总额下降幅度依旧在20%以上。1-4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亏损面为35.9%,实现利税总额7.9亿元,下降21.4%,实现利润总额5.1亿元,下降32.3%。

3居民消费价格(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仍呈下行走势,表明消费市场需求还有待于进一步刺激,工业产品价格上不去,也直接影响着企业效益的提高。

5累计下降1.0%;工业品出厂价格月度同比下降1.3%, 累计下降1.3%。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进一步加深,还未见底,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外部经济环境严峻,不确定因素增多,对经济走势预期持不乐观的居多。最近主要国际组织纷纷公布了他们对世界经济形势的预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9年世界经济将下降0.5%-1.5%,比1月份的预测又下调1-2个百分点,其中发达国家下降2.6%,欧元区下降3.2%,日本下降5.8%,预计在各国采取全面的政策措施作用效果下,全球增长率2010年会有一定程度的复苏,增长1.5%至2.5%。,世界银行预测世界经济下降1.7%,比去年11月份的预测下调2.6个百分点。3月份,国际合作与发展组织预测世界经济下降2.7%,世界贸易量下降 13%。

全国一季度GDp增长6.1%。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刺激下,1-5月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积极的变化,比预料的要好,但仍面临很大困难。全省一季度GDp增长了3.4%,在全国各省市排在倒数第三位,仅快于上海的3.1%和山西的-8.1%。我省经济运行面临深幅调整,总体经济形势依然严峻,面临的困难更大。

当前我市经济开头几个月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横向比较来看,主要指标运行在全省各市领先,但经济运行中下行压力仍然很大,外部环境还相当严峻,制约经济较快发展的各种因素仍然较多,要完成全年保11%以上的增长任务还相当艰巨。从三次产业看,一产尤其是渔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变化影响较大,较难保证有较快的增长,而且所占比重较低,今年估计占GDp的比重要到10%以下。二产重点在工业,关键也在工业,前5个月借助于船舶修造业和石油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市工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新增因素对工业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1-5月,扣除新增企业的拉动因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仅增长0.7%。新增企业中和邦化学拉动因素最大,去年5月份起和邦化学开始上报工业产值,今年5月份起这家企业新增因素逐渐被抵消,加上工业总产值去年基数较大,个别重点水产加工企业停产,上半年工业生产增长估计要呈回落态势,全年完成1000亿元,增长20%的目标相当艰巨。投资在去年较大的基数下,保持较快增长也有困难,大桥连岛工程、洋山港三期、金海湾船业已接近完工,今年4月份投资增长就开始回落,5月份继续回落,上半年投资预计呈回落态势,全年投资完成400亿元,增长15%的目标较为艰巨。第三产业,海运业和港口物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深,短期内扭转这一现象比较困难,批零住宿餐饮业在促进消费带动下预计能保持稳步的发展,若其他各业保持在一定的增长速度,第三产业要以较快的增长难度也较大。

总体来看,我市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不利因素还很多,但我们也应看到积极的一面,从上到下为保增长各种刺激经济措施在不断实施之中,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企稳迹象逐步加大,宏观环境在不断改善之中,信心在不断提振,特别是年底前我市连岛大桥即将开通,舟山将迎来大桥时代,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机遇也在降临。初步估计我市第二季度经济增长呈回落态势,第三季度持平或回落,第四季度可能会回升。全年呈“两头高中间低”经济运行态势。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只要工业增长保持或接近20%,投资增长15%,其他各业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全市经济保持11%增长还是能实现的。

保增长是当前我市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艰巨任务。正确分析和把握经济形势,科学应对,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努力完成年初提出的工作目标。

1、进一步激发企业内在活力。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细胞,也是经济增长的主体。企业不活,经济不振。实践证明,保增长不仅需要宏观经济政策外在推力,更有赖于微观基础的内在活力。当前,严峻的宏观经济压力主要压在企业身上,解决经济困局根本的出路还是在企业。必须牢固树立稳定企业就是稳定增长和稳定社会、保护企业就是保护生产力和保护民生的理念,要像农民爱护耕牛一样保护企业。进一步在微观上推出增强企业活力的政策措施,而且要落到实处,不断提振企业的信心,持续开展为企业服务活动,提高中小企业金融“输血”力度,使企业拓展有更大的空间,更有效地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确保经济平稳增长。

2、扩投资、抓转型、调结构。高强度的投资是我市经济连续五年保持全省首位的着力点,也是保持经济发展后劲的必备条件。投资仅靠政府投资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是要企业投资快速跟进。除了新建项目,扩大企业投资的要点是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技术改造具有投资省、技术新、消耗低、见效快、效益好的特点,是应对危机、扩大投资、促进增长、改善结构的综合手段,也是重要手段。近几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投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之中。为此,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我市经济长时期的平稳发展,要继续花大力气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引进适宜于海洋经济发展的项目来,逐步形成新兴的产业集群,另一方面要更加关注企业内部的技术改造,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在练好内功上下功夫,努力生产出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市场适销对路的产品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投资信心和投资意愿,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促进我市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我市已出台了加强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键是抓好落实,抓好发展。围绕加快发展海洋经济,重点发展海洋生产性服务业和海洋环保产业,进一步开发港口物流业,加快石油、矿砂、煤炭、粮食等中转储运基地建设,同时延伸基地中转储运功能,形成基地后方加工能力。加快金塘集装箱码头建设,引导和整合现有集装箱运输企业,把集装箱运输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加大对海运业支持力度,加快海运大市的建设。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渠道,建设第四方物流,在时间上、空间上对接,减少成本,提高效率,以最大程度地出效益。做好我市海、佛、景旅游基础上,大力发展海洋工业旅游。加快以新城为依托的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会展经济,研发设计中心基地建设,集聚人气,形成产能。

4、抓就业,促收入;扩大内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今年以来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据劳动情况统计,一季度末城镇单位(不含私营)从业人员12.77万人,比去年3月末下降3.7%,比去年底下降1.4%。其中制造业同比下降幅度较大为10.6%。扩大就业不仅能够提高居民收入、促进社会消费,还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采取各种途径、各种方式、各种渠道,努力拓宽就业门路,建立就业长效机制,抓好就业与再就业工作。

有效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扩大有效需求,包括投资、消费和出口三方面。根本的还是要扩大最终消费。扩大最终消费,核心措施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近些年来,我市城乡居民收入虽有较快增长,但与政府和企业的所得相比,增长还是较慢。要建立合理科学的分配制度,不断提高居民的收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缓解消费后顾之忧。健全住房、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影响消费的体制性和心理因素等问题,促使消费需求不断释放。

当前我市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一些积极变化,全市经济总体上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我们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市委、市政府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政策措施落实,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加深蔓延,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未能跟上后工业时代步伐在较长时期内还存在,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根本内因,要实现全年经济增长11%的目标,仍需很多工作要做。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考虑到我市各阶段基数,初步预计我市今年经济走势呈“两头高中间低”运行格局。

1、全市经济和工业经济在严峻形势下仍保持二位数增长,增速在全省各市中继续保持领先。

GDp据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3.5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1.8%,与全国、全省的增长6.1%和3.4%相比,分别高出5.7和8.4个百分点,也是全省唯一保持二位数增速的城市,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金融危机影响蔓延下,实在是来之不易,主要得益于工业和投资(建筑业)的较快增长,一季度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3.62亿元,同比增长22.1%,其中工业增加值30.27亿元,增长16.2%,工业为全市GDp的增长贡献了39.8%。

工业总产值增长15.4%,规上工业增长14.8%,临港工业增长22.0%。在船舶修造业较快增长(29.9%)、石油化工业等快速增长(1.8倍)和经济开发区(29.0%)、定海区(14.1%)、岱山县(57.9%)等区块强势增长带动下,前5个月我市工业生产总体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1-5月实现工业总产值为317.28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54.48亿元,增长14.8%,临港工业实现总产值240.60亿元,同比增长22.0%,高出全市增幅6.6个百分点。近2个月环比来看保持了稳步增长,5月实现工业总产值78.69亿元,在4月比上月增长12.9%基础上,5月比上月增长8.0%。从全省各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来看,1-5月全省为下降8.9%,呈增长的另外还有丽水、湖州和衢州三市,但分别也只增长6.3%、2.6%和2.1%,而我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达到14.8%,应该说难能可贵,也是我市这几年大力发展海洋工业经济,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的充分体现。 从工业生产的重要辅助指标工业用电量来看,进一步验证了我市工业经济的运行,在和邦化学、金海湾船业等主要骨干企业工业用电量快速增长带动下,工业用电量也保持较快的同步增长。1-5月全市工业用电7.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5%,扣除和邦化学自发电部分增长11.8%,全省平均却下降6.1%。

2、“三驾马车”合力驾驭。作为需求的三大方面,投资、消费、出口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共同推进了我市经济稳步较快发展。

1-5月我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54.14亿元,同比增长22.3%,其中限额以上投资152.67亿元,增长22.1%,尽管比今年1-4月回落10.3个百分点,但与全省平均增长13.7%相比,仍高出8.4个百分点,从环比来看,5月完成投资额41.97亿元,比上月增长34.1%,保持高位增长态势。投资是这些年来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2004-2008五年年均增长保持在28.2%,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直接、见效快,为确保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起到了支撑作用。新开工项目增多是今年1-5月保持高位增长的关键因素, 1-5月全市限额以上新开工项目共有120个,比去年同期增加46个,限额以上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00.8亿元,同比增加亿元。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33个,同比增加14个,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74.4亿元,同比增加103亿元。1-5月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额31.1亿元,对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贡献率为65%。

从项目投向看, 1-5月基础设施投资75.84亿元,增长29.5%,比今年1-4月回落13.4个百分点。工业投资66.27亿元,增长29.8%,比今年1-4月回落7.3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总体上仍保持较好势头。

经济的持续增长,最终要靠消费拉动。有了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经济增长才是稳健、健康的,扩大国内消费是促进经济平稳增长落实一揽子计划的根本。1-5月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04亿元,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6%,比上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汽车销售旺盛,1-5月汽车类实现销售额0.73亿元,增长57.7%。

尽管金融危机阴霾还笼罩着全球,借助于我市旅游资源优势的不断发挥,对外宣传的大力推进,来我市旅游的势头不减。1-5月实现旅游接待人数616.77万人次,增长18.9%,增幅比去年同期还提个百分点,主要风景旅游区普陀山、朱家尖、桃花分别增长18.0%、14.1%和15.5%。旅游保持较强的势头,也哺育我市消费市场平稳增长。

外需急剧萎缩,何时复苏难以预料,全国、全省出口连续几月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从全省各市看,前5个月除舟山外其他各市一片绿色,我市1-5月出口额为11.48亿美元,同比增长32.6%。但主要是近几年我市石油中转储运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1-5月石油出口额增长9.4倍,是支持我市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出口份额也快速上升,现已占到全市出口额的四分之一。从出口产品类别看,工业品出口6.40亿美元,同比增长10.2%,其中船舶出口4.29亿美元,下降4.8%。水产品出口2.21亿美元,下降12.6%。1-5月我市进出口总额26.29亿美元,增长52.1%。

3、四大支柱行业总体运行稳定。作为我市的四大支柱行业船舶修造业、水产加工业、航运业、房地产业总体运行稳定。船舶修造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水产加工业降幅控制在一定区间内,海运业经历过阵痛后在低位稳步运行,房地产市场出现回暖迹象。

近几年我市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船舶修造业快速崛起,2004-2008年五年船舶修造业投资以年均89.5%的速度增长,年均投资额达到41.5亿元。随着产能的不断释放,船舶修造业生产能力也不断扩张,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目前舟山年造船能力已达到500万载重吨。自2007年3月起船舶修造业工业总产值超过水产加工业,就一直占据我市工业主力军的地位。今年以来,尽管也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我市船舶修造业起点高,规模大,手持订单也较充足,近期影响还好,修理业影响稍微大一些,总体生产情况比较正常。1-5月船舶修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8.54亿元,同比增长29.9%

长期以来作为我市的另一支柱工业——水产加工业近几年发展难度加大,处于不温不火之中,2007年以来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原材料、人工等成本上升、出口壁垒、食品安全等多重因素影响,开始呈现下滑趋势。2006年水产加工业总产值增长14.7%,2007年为7.9%,2008年则下降6.3%。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加大了这个行业的经营困难,部分中小企业出现关停,也有个别龙头企业因种种原因减产或停产,但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秩序都正常,也有部分企业逆势扩张,生产不断扩大。从今年各月来看,水产加工业仍处于下降通道,但幅度不深。1-5月水产加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4.07亿元,同比下降12.7%。扣除今年以来停产的几个重点企业影响,1-5月水产加工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

航运业可谓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去年下半年起,海运业货物运输价格一落千丈,从最高去年

5、6月份的每吨140元左右跌到只有20-30元。海运企业经济效益大大受挫。今年以来,海运业大起大落现象不再发生,运价尽管仍只有40元左右但相对较稳定,海运业在低位徘徊。1-5月水路货运量3011万吨,同比下降6.9%,水路货运周转量335.22亿吨公里,下降10.2%。从近几个月环比来看,海运货运量和周转量有所上升,货运量5月比4月增长6.5%,4月比3月增长12.9%,货运周转量环比也分比增长16.5%和6.8%。海运运力规模仍在扩大,运力结构在不断调整中,单船载重规模也在不断加大。5月末,我市海上货运净载重量为319.92万吨,同比增长24.5%,比上年末增长9.3%。

房地产市场经过一年多的调整和下降,在一系列稳定发展房地产市场的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和居民购房刚性需求的作用下,进入到3月份以后,房地产市场出现回暖迹象,商品房销售迎来一波“小阳春”。1-5月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6.16亿元,同比增长14.6%,房屋销售面积45.82万平方米,增长49.0%,销售商品房4287套,增长73.2%,二手房交易量也明显放大。5月份我市房屋销售价格比上月上涨1.3%,同比也上涨0.8%,月环比价格为近半年多来的连续二月上涨。房地产业税收也在恢复之中,累计下降幅度逐渐缩小,5月份房地产营业税收同比增长38.6%。

在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和我市出台相关行业扶持政策下,通过不断加大帮助企业力度,我市企业家信心和企业景气指数在回升之中。一季度我市企业家信心和企业景气指数比去年四季度分别上升2.2和8.7点,高于全省平均5.5和9.1点。工业、信息传输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和房地产业等成为我市企业景气指数上升的主要因素。

各金融机构主要将信贷资源重点投向符合舟山海洋经济特色的临港船舶修造及配套装备产业、临港重化工业、沿海沿港围垦、规模型海上运输业、港口物流以及公路桥梁、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电力等能源领域,使得金融输血功能不断加大。5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743.30亿元,同比增长35.2%,比年初新增贷款107.87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42.28亿元。

1、经济下行压力还较大。尽管一季度GDp增长了11.8%,但与去年同期和全年相比,增幅均回落了2.7个百分点。1-5月工业总产值增长15.4%,比前4个月增幅下降1.2个百分点,5月月度同比增长只有11.8%,均低于前几个月月度增速。我市传统主要工业行业中,水产加工业、机械制造业、纺织服装业、电子电机业等还处于下降态势。投资1-5月累计还保持在22.3%较高增速,5月份月度增速在个位数(1.1%),在4月份回落的基础上,比1-4月又回落10.4个百分点,投资后劲值得关注。房地产投资出现了“小阳春”,但能否持续还有待观察。对比全省工业、投资的走势,我市运行趋势有点背离,工业全省平均增长仍处下降,而降幅在收窄,但我市却呈回落状态。投资全省平均增长呈微升态势,我市却有较大幅度回落。

渔业生产由于捕捞渔场水温从南到北比上年同期要低,大风日子相对较多,鱼发不太好,加上远洋捕捞作业地变动生产作业的时间减少,渔业生产未有好转,捕捞产量下降。1-5月,水产品总产量27.63万吨,同比下降。畜牧业生产中,猪肉价格由于供过于求加上近期甲型H1N1流感影响,猪肉价格下跌速度加快,生猪投售价格已跌破生产成本,对生猪生产影响加大。

海运业尽管比较平稳,但业务量未见明显回升,运价也呈微跌走势,增长仍处于下降通道。1-5月海运货运量3011万转量335.22亿吨公里,下降10.2%。海运企业税收形势也不乐观,截止5月底海运业入库企业所得税(国税部分)仅为1782万元,去年同期则为9340万元,下降幅度达80.9%。1-5月港口货物吞吐量7050万吨,增长4.9%,但主要由于4月份起轮渡装载汽车交通部折算系数调整所致,扣除这2个月因系数调整而新增的743万吨,实际下降6.2%。

2、财政增收难度仍大,收支矛盾突出,企业效益下降。近几个月来,通过加大税收管理,采取免抵调库、汇算清缴期限提前等各种措施,财政收入增速略有提高,但要保持去年一样较快的增速难度还很大。1-5月,财政总收入36.50亿元,增长12.7%,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43亿元,增长5.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9.05亿元,增长速度达52.0%,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突出。

1-4月工业经济效益与前3个月相比回落减缓,但亏损面依旧在三分之一以上,利税和利润总额下降幅度依旧在20%以上。1-4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亏损面为35.9%,实现利税总额7.9亿元,下降21.4%,实现利润总额5.1亿元,下降32.3%。

3居民消费价格(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仍呈下行走势,表明消费市场需求还有待于进一步刺激,工业产品价格上不去,也直接影响着企业效益的提高。

5累计下降1.0%;工业品出厂价格月度同比下降1.3%, 累计下降1.3%。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进一步加深,还未见底,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外部经济环境严峻,不确定因素增多,对经济走势预期持不乐观的居多。最近主要国际组织纷纷公布了他们对世界经济形势的预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9年世界经济将下降0.5%-1.5%,比1月份的预测又下调1-2个百分点,其中发达国家下降2.6%,欧元区下降3.2%,日本下降5.8%,预计在各国采取全面的政策措施作用效果下,全球增长率2010年会有一定程度的复苏,增长1.5%至2.5%。,世界银行预测世界经济下降1.7%,比去年11月份的预测下调2.6个百分点。3月份,国际合作与发展组织预测世界经济下降2.7%,世界贸易量下降 13%。

全国一季度GDp增长6.1%。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刺激下,1-5月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积极的变化,比预料的要好,但仍面临很大困难。全省一季度GDp增长了3.4%,在全国各省市排在倒数第三位,仅快于上海的3.1%和山西的-8.1%。我省经济运行面临深幅调整,总体经济形势依然严峻,面临的困难更大。

当前我市经济开头几个月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横向比较来看,主要指标运行在全省各市领先,但经济运行中下行压力仍然很大,外部环境还相当严峻,制约经济较快发展的各种因素仍然较多,要完成全年保11%以上的增长任务还相当艰巨。从三次产业看,一产尤其是渔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变化影响较大,较难保证有较快的增长,而且所占比重较低,今年估计占GDp的比重要到10%以下。二产重点在工业,关键也在工业,前5个月借助于船舶修造业和石油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市工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新增因素对工业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1-5月,扣除新增企业的拉动因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仅增长0.7%。新增企业中和邦化学拉动因素最大,去年5月份起和邦化学开始上报工业产值,今年5月份起这家企业新增因素逐渐被抵消,加上工业总产值去年基数较大,个别重点水产加工企业停产,上半年工业生产增长估计要呈回落态势,全年完成1000亿元,增长20%的目标相当艰巨。投资在去年较大的基数下,保持较快增长也有困难,大桥连岛工程、洋山港三期、金海湾船业已接近完工,今年4月份投资增长就开始回落,5月份继续回落,上半年投资预计呈回落态势,全年投资完成400亿元,增长15%的目标较为艰巨。第三产业,海运业和港口物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深,短期内扭转这一现象比较困难,批零住宿餐饮业在促进消费带动下预计能保持稳步的发展,若其他各业保持在一定的增长速度,第三产业要以较快的增长难度也较大。

总体来看,我市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不利因素还很多,但我们也应看到积极的一面,从上到下为保增长各种刺激经济措施在不断实施之中,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企稳迹象逐步加大,宏观环境在不断改善之中,信心在不断提振,特别是年底前我市连岛大桥即将开通,舟山将迎来大桥时代,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机遇也在降临。初步估计我市第二季度经济增长呈回落态势,第三季度持平或回落,第四季度可能会回升。全年呈“两头高中间低”经济运行态势。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只要工业增长保持或接近20%,投资增长15%,其他各业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全市经济保持11%增长还是能实现的。

保增长是当前我市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艰巨任务。正确分析和把握经济形势,科学应对,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努力完成年初提出的工作目标。

1、进一步激发企业内在活力。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细胞,也是经济增长的主体。企业不活,经济不振。实践证明,保增长不仅需要宏观经济政策外在推力,更有赖于微观基础的内在活力。当前,严峻的宏观经济压力主要压在企业身上,解决经济困局根本的出路还是在企业。必须牢固树立稳定企业就是稳定增长和稳定社会、保护企业就是保护生产力和保护民生的理念,要像农民爱护耕牛一样保护企业。进一步在微观上推出增强企业活力的政策措施,而且要落到实处,不断提振企业的信心,持续开展为企业服务活动,提高中小企业金融“输血”力度,使企业拓展有更大的空间,更有效地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确保经济平稳增长。

2、扩投资、抓转型、调结构。高强度的投资是我市经济连续五年保持全省首位的着力点,也是保持经济发展后劲的必备条件。投资仅靠政府投资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是要企业投资快速跟进。除了新建项目,扩大企业投资的要点是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技术改造具有投资省、技术新、消耗低、见效快、效益好的特点,是应对危机、扩大投资、促进增长、改善结构的综合手段,也是重要手段。近几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投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之中。为此,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我市经济长时期的平稳发展,要继续花大力气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引进适宜于海洋经济发展的项目来,逐步形成新兴的产业集群,另一方面要更加关注企业内部的技术改造,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在练好内功上下功夫,努力生产出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市场适销对路的产品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投资信心和投资意愿,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促进我市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我市已出台了加强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键是抓好落实,抓好发展。围绕加快发展海洋经济,重点发展海洋生产性服务业和海洋环保产业,进一步开发港口物流业,加快石油、矿砂、煤炭、粮食等中转储运基地建设,同时延伸基地中转储运功能,形成基地后方加工能力。加快金塘集装箱码头建设,引导和整合现有集装箱运输企业,把集装箱运输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加大对海运业支持力度,加快海运大市的建设。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渠道,建设第四方物流,在时间上、空间上对接,减少成本,提高效率,以最大程度地出效益。做好我市海、佛、景旅游基础上,大力发展海洋工业旅游。加快以新城为依托的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会展经济,研发设计中心基地建设,集聚人气,形成产能。

4、抓就业,促收入;扩大内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今年以来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据劳动情况统计,一季度末城镇单位(不含私营)从业人员12.77万人,比去年3月末下降3.7%,比去年底下降1.4%。其中制造业同比下降幅度较大为10.6%。扩大就业不仅能够提高居民收入、促进社会消费,还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采取各种途径、各种方式、各种渠道,努力拓宽就业门路,建立就业长效机制,抓好就业与再就业工作。

有效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扩大有效需求,包括投资、消费和出口三方面。根本的还是要扩大最终消费。扩大最终消费,核心措施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近些年来,我市城乡居民收入虽有较快增长,但与政府和企业的所得相比,增长还是较慢。要建立合理科学的分配制度,不断提高居民的收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缓解消费后顾之忧。健全住房、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影响消费的体制性和心理因素等问题,促使消费需求不断释放。

第三篇: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经济将呈现什么样的走势?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课题组提出,未来几个月我国仍具备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条件,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深入认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继续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处理好速度、结构、价格之间的关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环境分析

□世界经济有望继续保持温和复苏,出现剧烈波动属小概率事件

□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较为强劲

今年以来,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投资、消费、出口稳定增长,内需拉动和支撑作用继续增强,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夏粮生产和农业农村形势向好,财政收支增长较快,货币信贷平稳回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逐步从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这些表明中央关于今年加强经济工作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是正确的、有效的。展望下半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我国仍具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条件,但也有不少来自国际国内的不利因素需要认真加以应对。下阶段宏观经济政策应继续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与节奏,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力求在“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之间寻求平衡点,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从有利条件方面看:

一是世界经济有望继续保持温和复苏。今年以来,虽然经历了一些起伏,但全球经济温和复苏的态势已基本确立。一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增长0.4%,较去年四季度有所回落,但企业效益指标表现良好,这预示下半年美国经济上行仍有现实基础。欧元区经济复苏整体强于市场预期,一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增长0.8%,同比增长2.5%,创2007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德、法经济增长尤其强劲,同比分别增长4.8%和2.2%。日本受强震影响一季度经济环比下降0.9%,但随着灾后恢复重建的推进,下半年有望实现正增长。总体判断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尽管低于预期,复苏的过程也会出现反复,但出现剧烈波动仍属于小概率事件。这将在总体上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较为稳定的外部环境。

二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较为强劲。虽然上半年我国经济出现温和放缓,但工业化、城镇化、消费结构升级、收入增长等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并没有发生变化,而且今年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企业发展经济的能动性较强。目前,农业生产形势良好,价格调控总体有效,市场供应得到较好保障,社会需求基本稳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重点改革继续深化,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

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三是信贷质量总体风险可控。在刺激经济复苏的过程中,我国经济也存在一些风险性因素,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贷。经济增速放缓过程中,这些风险是否会集中显现,导致经济“硬着陆”,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综合现有各方面的情况看,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风险是可控的。根据国家审计署的报告,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与国内生产总额和地方政府财力的比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是完全可以化解的。

从不利因素方面看:

一是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上升。世界经济虽然有望保持温和复苏势头,但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一些风险性因素也不可忽视。美国虽然在最后时刻达成了提高政府债务上限的协议,避免了债务直接违约,但经历此波折后,市场对美国国债的信心下降,美国国债被评级机构历史性地降低信用等级,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冲击,美国债务问题将更加复杂。欧盟主权债务危机仍在发展。日本全年的经济增长则仍受地震困扰,如果应对不好仍会影响日本的复苏进程。

二是影响通胀的不利因素仍然较多。下半年,我国通胀形势仍面临着国际局势和国际流动性过剩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还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这给宏观政策的操作带来一定难度。

三是一些地区中小企业经营压力较大。今年上半年,主要能源、原材料价格高位波动并向下游传导,企业融资、用工成本增加,部分地区劳动力工资上涨,给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困难。

四是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任务依然很重。从统计数据看,下半年完成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和遏制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等结构调整任务,仍任重而道远。

二、全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测及建议

□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长仍将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积极从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等方面着手,巩固经济社会发展好势头

综合考虑当前经济发展趋势及面临的国内外环境,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长仍然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即经济增长继续温和回落但仍能保持9%以上的较快增长,而价格快速上涨的势头将得到有效控制,通胀出现冲高回落的趋势。预计2011年全年经济增长9.5%,全年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在5%左右。

工业生产运行平稳。在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等政策措施的带动下,装备工业发展还有较大市场空间和持续的增长动力,支撑工业经济继续平稳运行。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保持高位。随着“十二五”新项目的陆续开工建设,特别是保障性住房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逐步落实,政府投资可望有一定程度的加速;同时,社会投资增长有望保持较高增长的态势。

消费增长放缓但程度有限。虽然前期消费热点降温,但在目前就业形势依然较好、工资增长较快的情况下,居民收入将进一步提高,对保持消费增长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今年我国还对个人所得税等做出调整,这些都有利于增强消费者信心。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年增长16.4%。

物价将呈回落趋势。下半年,我国存在着不少有利价格回稳的因素。一是全球经济复苏放缓这一基本面因素不支持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扬。二是今年我国有望实现粮食连续增产,这为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提供了基础。三是我国已经和将要出台一系列降低生产流通成本的扶持性政策措施,其效应也将逐渐显现。四是国内货币信贷条件已出现明显变化,对价格上涨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五是下半年物价翘尾因素明显减少。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既要正确认识取得的成绩,又要保持清醒头脑,未雨绸缪,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潜在风险的准备,巩固经济社会发展好势头。

一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并考虑政策的滞后效应及全球复苏进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宏观经济政策要更有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

二要综合治理物价过快上涨。物价上涨较快仍是当前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之一,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消除通胀的货币条件。要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提高补贴、结构性减税等措施,降低生产流通成本、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提高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从而保障供给、缓解物价上涨压力并把通胀的负面影响降至最小。

三要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生产。要继续采取积极措施,努力实现我国全年粮食生产丰收。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要以水利建设为突破口,切实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挖掘主要农产品供给的增长潜力。

四要继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进一步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和节能减排的政策力度。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建立产业退出机制,促进落后生产能力有序退出。与此同时,还要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快重点产业调整和技术改造,进一步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潜力大的产业和产品的支持力度,尽快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第四篇: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前景展望

2011年09月19日 06:51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王 东 [我要发表评论] [推荐朋友] [打印本稿] [字号 大 中 小]

我国2011年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数据

今年以来,以欧美为主的债务危机持续发酵,给世界经济复苏增添了新的变数。发达国家是否会重陷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困境?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和机遇?世界经济何去何从?中国社科院王东研究员在文中提出,尽管当前世界经济前景充满不确定性,但我们仍面临着难得机遇。

21世纪头10年的世界经济先是繁荣发展,随后便经历了风雨飘摇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阶段,世界经济进入了艰难复苏的“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2010年世界经济实现复苏性增长后,迎来了本世纪第二个新10年的开端——2011年,人们对此抱以厚望。但现实并不尽如人意,2011年已过去大半,世界经济的发展形势并非此前多数国际金融机构预测的那么乐观,前景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

(一)

□世界经济正在复苏之中,但复苏进程还很脆弱、很不平衡,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加大

□未来世界经济的走势将向何处发展?答案仍存悬念,需要时间做出回答

今年伊始,世界经济总体上在上年的基础上保持着复苏态势。今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预计2011和2012年世界经济的年均增长率将为4.5%左右,发达经济体的增长率为2.5%,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为6.5%,世界经济将延续去年的复苏态势。

但事实上,复苏进程还很脆弱、很不平衡。中东、北非局势动荡不定,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的全球性通胀压力增大,日本地震和海啸,以及近一段时期欧美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和一些发达国家经济明显放缓,都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

从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基本面看,风险因素主要包括:

第一,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增速出现回落,一些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也有所放缓。特别是前期量化宽松政策刺激带动的复苏,随着量化宽松政策执行的结束或减弱,停滞的可能性有所增加。美国

一、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分别增长0.4%、1.3%,大幅低于去年四季度3.1%的水平,不少生产、需求指标出现走弱态势,明显低于市场预期,特别是房地产市场复苏乏力。

第二,随着部分国家主权债务违约风险形势的骤然紧张,欧元区又一次被推上了债务危机的风口浪尖。如果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蔓延趋势不能得到有效遏制,欧元区核心国家有可能被拖下水。债务危机成为欧元区挥之不去的阴影,也为世界经济形势增添了另一层面的不确定性。

第三,通胀成为世界经济形势基本面中潜在的重要风险因素。各种大宗国际商品价格轮番波动,虽然有受到全球极端天气和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但也进一步表明,市场上流动性泛滥和投机炒作是推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今,通货膨胀已成为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巴西7月份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9%;印度6月份批发价格指数上涨9.4%。为了抵御通胀风险,新兴经济体不断加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经济的强劲复苏。

今年下半年,在世界经济前景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情况下,国际金融机构纷纷下调了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其中IMF由4.3%下调至4.2%、摩根士丹利由4.2%下调至3.9%、高盛集团由4.1%下调至4.0%、花旗集团由4.2%下调至3.8%。此外,不久前世界银行有关负责人也明确表示,世界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危险区”。种种迹象表明,世界经济确实又到了一个需要警惕和呵护的时段。

从上述世界经济的基本面看,世界经济正笼罩在部分发达经济体债务危机和经济疲弱及失业率上升的阴影下。欧美能否从债务危机的泥潭中拔出双脚?世界经济的走势又将向何处发展?这一切的答案依旧存在着悬念,需要时间做出回答。但可以确定的是,目前世界经济并未全面走出危机,也没有恢复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仍然面临着下行风险。 (责任编辑:马常艳)

第五篇:国际形势与中国经济发展展望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

人类的历史进入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国际局势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冷战后国际安全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了。局部战争呈下降趋势。经济安全的地位空前突出。虽然世界上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和不稳定的因素,仍然是矛盾丛生,冲突不断,但今后相当时期,国际形势发展的主流仍将是和平与稳定、发展与合作。

事实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它的解决,需要全世界人民长时间的艰苦奋斗。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的思想,是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作出的新判断,为党和国家制定正确的对内对外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我国在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就是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这种新判断而制定的。

一、国际安全形势总体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

首先,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促使各国人民下定决心维持和平,以使后代免除战争的浩劫。其次,核武器的大规模杀伤力和威慑力足以将地球毁灭很多次,因此谁也不愿意因打核战争与地球同归于尽。再次,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使世界各国依存度提高,共同利益的领域扩大,进一步减小了爆发世界性大战的可能性。

二、传统安全领域中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并有新的表现

首先是局部冲突与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尤其是这些热点问题都发生在国际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敏感地带,直接或间接牵动世界主要国家在这些地区的战略利益,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更增添了大国关系中的隐患和变数。其次是各国的国防开支逐年增长。这种状况意味着各国仍然把军事发展作为保障自身安全的重要因素,国家之间发生战争的威胁依然存在。再次,主要核大国进一步加强战略力量,全球核武扩散问题依然严重,这对世界安全构成了极大隐患。

三、非传统安全构成的威胁甚至超过战争

首先是国际恐怖主义问题。2010年以来,恐怖主义活动出现新的反弹,打击恐怖主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更加突出。恐怖主义袭击频率增加,活动范围及袭击规模扩大;恐怖袭击方式令人防不胜防;国际反恐怖斗争中双重标准问题使得国际反恐怖阵线有破裂的倾向。其次是环境安全问题。全球气候变暖引发世人对环境安全的极大担忧。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候灾害频发,甚至使部分小岛屿国家生存面临威胁。再次是金融安全问题。这次金融危机不仅重创了发达国家,

也严重打击了新兴市场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虚拟经济及实体经济,并引发了诸多社会及政治问题。最后还有愈演愈烈的贩毒走私、严重恐怖性疾病扩散、肆无忌惮的海盗活动,以及日益严重的非法移民等问题,这些都对国际安全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

四、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客观结果

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也是回避不了的世界发展大趋势。全球性科技革命正在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和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离不开科学,维护世界和平也防不开科学。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技术条件,给各国各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当然,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增大了各国各地区经济的运行风险。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下中国应对策略

一、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和资源,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软实力建设

从国际上来看,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必将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我国应该以这次金融危机为契机,努力推动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与秩序重建,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经济新规则制定,在国际经济事务中力争获取更多发言权,提高中国的话语权和国际地位;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调整的机遇,凭借充足的外汇储备加快海外收购力度,壮大中国银行和企业的实力。从国内来看,要立足扩大内需保增长,坚持把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放在首要位置,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

金融危机不仅削弱了美国的硬实力,也重创了其软实力。这说明美国模式存在很多的问题和隐患。当然这里既有宏观层面上的问题,也有微观层面上的问题;既有经济上的问题,也有政治和社会、文化上的问题。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普世价值影响力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大大降低,而以政治和社会稳定、渐进改革、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有效调节、注重实体经济等为特点的中国模式则经历住了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这无疑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当然,中国在软力量建设上还应继续培育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有效的意识形态及有感召力的生活方式和基本制度。

二、 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妥善处理好中国与美国及周边国家的关系

(一) 中美关系。与美国相比,目前中国仅仅是一个地区性大国,从某种角度而言,中国并没有很大的战略回旋余地,中国持续的经济成功严重依赖西方资本和技术的流入和外国市场的准入、

(二)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这些国家在政治经济制度、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方面不尽相同,一些国家还与中国存在领土争

端等历史遗留问题,情况相当复杂。进入新世纪,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了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积极解决了绝大部分边界等历史问题,营造了一个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周边环境,创造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历史最好时期。

中国经济的展望

展望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

人民币难成自由兑换货币,稳健升值是大势所趋

相对于我国经济规模和外贸占全球总量的比例,目前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已明显滞后,但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一直受制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金融监管水平。本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现有主要国际货币尤其是美元的冲击,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贸易方面,我国进出口也将年均增长8%,仍将快于全球5%的平均增速。由此,我国外贸总额至2020年将达到6.4万亿美元,大大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占届时全球贸易总额的13%。并且我国外贸将由顺差转为逆差。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例将大致与我国外贸占全球贸易的比例相当,而人民币在储备资产中的比例或许更高。

人民币国际化的羁绊依然存在。首先,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贸易和投资的双顺差阻碍了人民币的输出,而这是本币国际化的首要条件。即使外贸和投资全部以人民币结算,出口和投资双顺差也将吸干通过进口支付和对外投资流出的人民币,造成境外人民币流通的短缺,或只能以大幅增加外汇储备来支持人民币国际流通量的需要,即以美元等外汇的流入换取人民币的输出。

人民币走出去的过程还将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和拓展,为境外人民币持有者提供较充分的可供投资的“资产池”。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的形成机制也将更加市场化,使得持有人民币的风险降低。资本项下的资金进出管制将放松,以满足人民币资产投资者对投资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流动性要求。

这些趋势都将推动我国货币金融调控手段的完善。

10年之内,人民币依然难以成为自由兑换货币。但人民币稳健升值则是大势所趋。预计至2020年对美元将累计升值60%以上,先慢后快,年均升值约4.5%。展望之二:新能源助中国成汽车强国

汽车市场高速成长带来的能源和环保压力将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很可能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缩小与汽车强国之间差距的一个契机。

过去10年,我国汽车生产和市场以超过GDP增速近一倍的高速度成长,私人消费成为推动我国汽车市场快速增长最大的动力。10年之后,汽车在我国城市的普及程度将像今天的彩电一样,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大城市家庭拥有两部或多部汽车将非常普遍,汽车也将大规模地进入农村地区,一些即可用作代步工具又可作为生产资料的车型,如轻卡、皮卡和越野车等,将在农村开拓出广阔的市场。

中国新车消费市场规模超过美国的时间可能比想象的要快,这一天将在2015年来临。2020年,我国汽车年产量将超过2000万辆,比今年翻一番。届时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至少1.85亿辆,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高速成长的中国汽车市场将给能源和环保带来巨大的压力,迫使中国将加快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步伐,同时继续提高传统汽车的节能减排技术。技术进步将促使中国汽车工业缩小同世界汽车强国的差距。

如果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坚持以我为主的发展思路,我国很有可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率先突破,实现我国汽车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拥有各类新能源汽车最多的国家之一。

展望之三:能源消费居世界第一

国内能源产出与需求间差距拉大,能源进口占总消费比例进一步提高

我国能源政策将面临巨大压力,国际上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减排义务的呼声将逐渐高涨。国内民众环保意识也将明显加强。两者将共同推进我国能源结构向清洁化转变,经济结构向低碳化转变。

近年,我国节能减排政策力度加大,今后10年我国GDP平均增长8%的情况下,能源消费将年均增长约4%,至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超过45亿吨标准煤。国内能源的增产将无法满足需求的增长,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上升,预计2020年,我国能源净进口将超过八亿吨标煤,相当于5.6亿桶油当量。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能源需求增长将快速推高能源价格。以石油为例,10年后原油价格将冲上200美元/桶,至少牢牢站稳在150美元/桶以上。煤炭、天然气、液化气以及铀的实际价格比今天翻番也基本没有悬念。能源消费增长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正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今后10年全球气候和环境问题将超过恐怖主义成为头号国际议题。大力发展水电、核电、风电乃至太阳能等非碳基能源,并大力发展和推广硫回收、碳捕集等清洁能源技术,是我国走出能源困境的唯一出路。预计到2020年,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比

例将从目前的70%下降到60%以下,相对清洁高效的油气比例将从23%提高到近27%,非碳基能源比例将从7%提高到15%甚至更多。

趋势之四:银行走向“金融百货公司”

银行杠杆化产品将通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实体经济投资产生积极影响

未来银行将减少对靠存款筹集资金的依赖,金融创新带来的高杠杆化金融衍生品将大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传统银行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将逐渐让位于中间业务的盈利模式。

未来银行对客户的意义不再是“存钱罐”和“贷款批发商”,而是以银行业务为核心,辐射保险、证券、基金、产权经营等多个领域的“金融百货公司”。对客户的财富资产管理将是银行最核心的业务。

未来银行在代客理财时,投资领域将从股票、债券、基金等传统领域扩展到结构性衍生品、商品乃至艺术品。

银行将不再以柜台服务为主,目前在银行网点供客户缴费、存取款、查询的金融终端有望“飞入寻常百姓家”,网上银行将完成过去只能在银行网点办理的各种业务。作为银行为客户推出的最便捷的支付工具,银行卡在功能和外型上将有大的飞跃。

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逐渐向银行渗透,出于追求规模经济和分散风险的考虑,大银行不得不采取兼并、收购等手段,扩大自身规模,以提高竞争力,由此将催生一批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从事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

作为金融加速器,银行杠杆化产品通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实体经济投资产生积极影响。同时,银行消费信贷推动消费者杠杆化率提高,对扩内需、调结构的经济转型战略发挥积极作用。

展望之四:粮食长期处于紧平衡

良种推广、化肥应用和提高机械化水平仍然是粮食增产的有效手段

国家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对保障粮食供应至关重要,而科技进步对粮食单产的贡献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10年我国粮食增产将超过10%。但长远来看,粮食生产受资源、气候、技术、市场等因素影响,大幅增产的难度加大,我国粮食中长期仍处于紧平衡状态。

未来10年应着眼于粮食安全的国际视角,树立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粮食安全观;着眼于我国丰富的食物资源,树立以谷物为中心、粮食为重点的综合化食物安全观,最终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良种推广、化肥应用和提高机械化水平仍然是粮食增产的有效手段。良种将是提高粮食单产的首要因素,预计未来10年,小麦、玉米、水稻良种覆盖率将接近100%,大豆将提高到95%以上,良种因素可使粮食单产提高10%左右;化肥利用率将会不断提高,预计未来10年,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在10%左右;农业机械化可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和提高粮食单产,预计到2020年,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达到70%,实现主要作物关键环节生产机械化。

展望之五:资本市场趋于国际化

资本市场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将提升我国在全球资本市场的份额和地位

我国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将大为拓展,股票、债券、商品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全面发展,市场层次更为丰富,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发展、提升,成为与中国经济地位相匹配的、在全球资本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国际化的资本市场。

届时债券市场规模将超过股票市场,可能会是股票市场规模的2至4倍,债券融资占国内金融机构部门融资的比重将从目前的10.8%提高到35%以上。

更多的大宗商品期货品种将陆续推出,能源、金属、农粮畜牧产品等期货品种日趋完善。金融衍生品,如股指期货、利率期货、债券期货和外汇期货也相继推出。在我国资本市场广度和深度扩展的同时,其市场化改革到2020年也将基本完成。市场各主体分工更加明确。一是市场在产品、交易工具、募集方式以及监管要求上,将具有可供投资者选择的多个层次。二是监管部门的主要职能将从目前代替市场对发行人和投资者作实质性判断和审批,转变为完善各市场的监管规则并监督市场参与者执行。三是投资者可视其需要自主选择参与哪个金融市场,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由监管部门决定其参与哪个市场以及如何参与。

随着资本流动限制的逐渐放松和外汇管制的不断改革,资金雄厚的机构投资者将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投资机会。预计到2020年,境外的机构投资者会成为上海、深圳等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中国大陆资本市场掌管投资资金将超过2000亿美元。

外国投资者将成为国内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中国国债将成为外国央行外汇储备资产的一部分,我国的企业债也将成为大型金融机构全球资产组合的组成部分。其次,人民币“外国债券”,即国外政府、企业在中国大陆发行以人民币为面值的债券,市场规模将越来越大。第三,到2020年在海外还将出现相当规模的人民币“欧洲债券”市场,

上一篇:公路养护知识竞赛题库下一篇:个人八项规定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