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招生体验课程

2023-04-24

第一篇:幼儿园的招生体验课程

立足幼儿生活,开发原色活动体验课程

——谈原色教育下的小班活动体验课程的开发

张家港市实验幼儿园 卢忠英 215600 摘要:

《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幼儿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当代幼儿原色教育,是基于当代幼儿生活背景之上而开展的教育实践。以活动为主体,体验为宗旨,从幼儿熟悉的人、事、物出发,构建科学的活动体验课程,培养幼儿“快乐、向上、灵动、幻想、执着”个性品格。

关健词:

幼儿生活 独特 多样 灵活,活动体验课程

《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明确要求“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原色教育是指导回归幼儿生活,基于幼儿本真特点的教育,体现幼儿发展需求而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当代幼儿原色教育,是基于当代幼儿生活背景之上而开展的教育实践。原色教育下的课程构建,以活动为主体,体验为宗旨,以幼儿的生活为轴心,从幼儿熟悉的人、事、物出发,构建科学的活动体验课程,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培养幼儿“快乐、向上、灵动、幻想、执着”个性品格。可以认为,园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一个合理发掘与利用幼儿生活资源的过程。

一、关注幼儿身边的人,构建独特的活动体验课程

家庭是幼儿的主要生活环境,是幼儿最熟悉的地方。特别是小班幼儿,家

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他们印象最深,感触最多的话题。为了加深幼儿对家庭中的成员的认识和了解,我们组织实施了话题《家庭中的共同生活》。通过社会活动,说一说“舒适的家” 音乐活动唱一唱“我家有几口”, 让幼儿熟悉家庭成员的同时,感受家庭成员对自己的关爱。美术“香喷喷的面条”,音乐:“洗衣机”, 语言“爸爸的呼噜”引导幼儿关注家庭成员的活动,, 进一步加深对家庭成员的认识。音乐“小板凳”、“袋鼠” 让幼儿体验家庭和谐、温馨的氛围,激发幼儿热爱家庭成员的美好情感。

结合主题,我们在晨间谈话活动中也渗透了家庭中的共同生活,让幼儿说说家庭中的成员、他们的名字等等。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幼儿认识到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对自己的爱,同时激发了幼儿对长辈的尊敬,我们还鼓励幼儿回家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还要为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关注幼儿身边的景,构建多样的活动体验课程

《纲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园本课程资源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它不仅仅局限于幼儿园内部,还来源于广阔的自然、社会、文化环境,园本课程的选择要尊重幼儿园的环境,作为与幼儿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幼儿园的环境,是园本课程开发的极为重要和丰富的课程资源。

每一所幼儿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及人文背景都是千差万别的。幼儿身边的环境,指本乡本土土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它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体系,包括了一个地区的历史传统、文化特征、人口状况、风俗习惯、自然资源、经济基础和环境保护等许多方面的内容。乡土资源具有非常丰富的知识因素和教

育因素,从乡土资源中发掘平时视而不见有价值大的课程资源,而且可以使幼儿感到熟悉,从而激发起其探究的激情。

1、自然环境

(1)园内园外自然环境

我园地处市中心,座落在美丽的浴渎河畔,毗邻沙洲公园。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谷渎河畔,黄黄的迎春花伸展长长的枝条,一直到水里,春天来,河岸是黄的,水也是黄的,,玉兰花、桃花„„相映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沙洲公园是我市最早的一个公园,奇花异草比比皆是。

新建成的实幼,园内环境优美,花草树木众多,春来花开满园,夏至绿树成荫。:利用幼儿园园内园外幼儿熟悉的自然环境,我们实施了话题《春天的花朵》。和小朋友一起在园办园外寻找春天,认识各种春天开放的各种各样的花朵,让小朋友通过自己的感官感受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我们利用午餐后散步的时间,我们经常带孩子走出园门,自然环境也是课堂。通过观察,知道春天是种植的季节,各种植物在春天播种后都会发芽、生长。

市区东西南北的公园、生态园,是小班孩子双休日的好去处,家长也参与到课程构建中来,利用休息日带孩子去公园游玩,。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感官通过看、摸、闻、听等多种途径与春天互动,体验自然环境的美丽,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逐步地亲近和喜爱大自然。 (2)本乡本土田园风景

张家港市是个县级城市,城市居民大多是从农村来工作后来定居在市区的许多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家往农村。每每到了双休日,孩子们会和父母一起去农村看望亲戚朋友。本土自然环境自然是孩子们的课堂好教材。田野菜花香;凤凰桃花红,长江芦苇荡、双山鸡鸭跑„„我们把这一切带进课活动课

程。“春之韵”文化节,我们组织“阳光下的风景”摄影比赛,让家长通过带孩子欣赏家乡的美丽景色,并拍摄下孩子们的活动影像。从乡土地理中发掘平时视而不见的学习素材,而且使幼儿感到熟悉,从而激发起其探究的激情。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中,让幼儿在大自然中去探索和学习,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对幼儿开展了生态环保教育

2、人文环境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幼儿生活中有许多传统活动的项目。春节,是我们比较隆重的传统佳节,穿新衣、走亲戚、放烟花„„活动多多,最快乐的自然是孩子们。在我们张家港,也早已形成了“正月十五吃元宵、做花灯、放烟花”的传统习惯。利用这些孩子们喜欢的生活素材,我们制订了话题《愉快的生活》,通过看看、玩玩、唱唱等有趣的活动,引发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开展各种活动,引导幼儿体验朋友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积极性。元宵节,白天在幼儿园,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搓元宵,品元宵;晚上请爸爸妈妈带孩子逛灯会、赏烟花。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感受生活的愉快与美好。在各种活动开展的同时,我们惊奇的发现孩子们真的长大了很多。

园址的位置也决定着园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我园地处张家港市繁华中心,社区资源丰富,有各种美容美发院、各类小吃店、大型酒楼、超市、繁华的步行街、热闹的商店、最大的公园、最大的菜市场、商业步行街、文庙及公安局、医院等各大单位。对于幼儿及家长来说,每天穿梭于如此繁华的闹市中,对它们一无所知,实在是一件憾事。因此,我们认为,利用这样丰富的社区资源,引导幼儿去探究将是非常好的教育契机。如在主题活动《愉快和生活》中,我们增加了“红绿灯”、“走走斑马线”等内容,在活动中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关引幼儿身边的事,开发灵活的活动体验课程

遵循《纲要》精神“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张家港,是苏南工业发达的新兴城市,科技成果众多。结合幼儿园“春之韵”文化节,我们选择小班幼儿比较熟悉的美食,作为主题内容,制定了主题活动《港城美食乡》。活动中,我们请家长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带孩子上街,与孩子一起寻找、了解港城现有的美食资料,了解港城美食文化的渊源,指导孩子认识一些典型的港城土特产和小吃,简单了解某些小吃的制作流程和工艺。与孩子一起收集“梁丰”系列食品(牛奶、巧克力、糖等等)、沙洲优黄酒、凤凰豆腐干、凤凰大米、拖炉饼等美食,

通过《港城美食香》主题的实施,小朋友对港城美食文化和一些典型的港城土特产和小吃有了一定的认识。小朋友能熟悉地说出“张家港的老酒—沙洲优黄;张家港的牛奶—梁丰牛奶;张家港的饼子—拖炉饼,张家港的水蜜桃—凤凰水蜜桃„„”通过活动,使幼儿实际感受家乡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增进对张家港美食文化的了解和喜爱,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汶川地震”一周年,我们开展了园外课程“爱心包裹”活动,倡导幼儿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为地震灾区的孩子送温暖,进行对口支援。幼儿通过和爸爸妈妈的一起活动,体验关爱他人、心中有他人的美好情感。

总之,原色教育下的活动体验课程,应该适应幼儿不同性格发展的需要,贴近了幼儿的生活,关注幼儿本身、关注幼儿的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生成新的有价值的活动内容。从而极大地调动的幼儿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培养幼儿“快乐、向上、灵动、幻想、执着”个性品格。

本文发表于《小学教师培训》200

9、6

第二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2011年全省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参评论文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作者姓名: 张春秋 单 位: 菏泽市牡丹区技工学校 通讯地址: 菏泽市长江路2266号 邮政编码: 274000 联系电话: 18753019518

1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聚焦菏泽某一职业中学的几位位教师的招生经历及他们在招生中感受到的真实体验,从职校教师承受的招生压力中反映了当前职校招生的真实环境,希望由此给广大职教工作者带来新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教 招生

一、菏泽市职业教育招生现状

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从1999年开始,全国各省份的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开始出现大幅度下降的趋势,其中最严重的一年比上一年减少60多万人。在市场机制主导下的中职招生工作难度逐年加大,加之中专、技校等招生大战愈演愈烈,招生难、难招生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从2002年开始,全市职校招生出现了回暖。政府对普通中专实行招生就业考核政策,加之全国的大气候,国家实行先培训后就业的政策。2004年,全市学习潍坊经验,实行春季提前招生,全市职业学校招生明显的好转,出现了第二次的辉煌,菏泽信息工程学校出现了学生人满为患的现象,办公室、家属区都腾出安臵学生,在校生高峰期曾经达到七八千人之多。

2006年开始,随着初中生源的减少,国家先培训后就业政策落实不力,新的读书无用论抬头,加之学校实训基地、专业教师不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基本需求,中职学校对口就业率偏低等

2 原因,一些普通中专学校招生又出现困局。包括菏泽工业学校、菏泽艺术学校,在校生人数已经少得可怜。县区职业中专、职教中心,相对好些,但招生难度却在不断加大。

影响和制约职校发展的首要问题——招生如何更好的解决?为此,我决定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对菏泽某职校的三位教师进行访谈,希望通过聚焦他们的招生经历,感受他们的招生体验,再现当前职校招生的真实环境。

J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近两年,该校在市政府的协助下,投资数千万扩建校区,大力改造办学环境,努力扩大招生规模,是一个集职业学校和综合大专两种模式于一体的大型职业学校,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在校生数量逐年增多,正处于办学上升时期。2003年计划招生总数1500人,为了完成计划招生人数,学校成立了招生办公室,并制定了招生政策,将招生指标下达给每一位教师。招生,已成为该校所有教师的必修课。

我所选取的访谈对象:李老师,男,招生小组组长;朱老师,男,招生小组组长;贾老师,女,招生办成员。他们是J校招生工作完成得较好的老师,他们的生源主要来自外县地区,本地的招生指标都未完成。由于他们发自内心地把学校的招生工作看作关系学校存亡和发展的根本,是自己应尽的职责,所以全力而为。他们在招生过程中的种种遭遇,正是当前招生环境的缩影,值得关注,发人深思。

二、菏泽职业教育招生中存在的问题

3 艰辛——一年更比一年多

我所访谈的三位教师众口一词的说法是“招生真是一年比一年难了”。尽管是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是一个有着数十年办学历史的老牌公立学校,并且有较优越的办学条件和地理位臵,但三位教师都真切地体会到了招生的艰难。特别是在本地区招生的难度,更是超乎他们的想像。下面是几位老师在招生中遭遇到的情形。

朱老师:职高的社会地位是很低的,许多学生和家长宁可花几万块钱去读普高,也不愿意读职高。许多家长认为读职校很差,很丢脸,有些学生虽成绩很差也还是喜欢读普高。有个女同学已在我们的工作下,交了钱决定读职高了,没想到第二天同学聚在一起,都说她“你成绩又不差,怎么会去读职高呢?”她心里很不高兴,父母听了也为孩子的前途感到担心了。

贾老师:我们到初中去招生,学生看见我们就像避瘟神一样,他们好像和我们说话都低了几个等级似的,我们学校在那边的印象不是一般的差,而是很差很差……。有些时候真的想都想不到,开始我以为一个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应该是讲得响的,没想到他们会有这样的认识。

职业学校招生难就难在声誉太差,而声誉差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是在社会大环境下各职校自身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重身份、轻技术”的传统教育观念影响着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中国古代的传统观念一直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4 生产技艺被依靠剥削他人劳动生活的贵族阶级视为“奇技淫巧”而不屑。到了现代,教育在社会中起的是“筛选器”的作用,不同的受教育程度决定将来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尽管初、中等专业技术工人是任何社会生产力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在一个科层制的社会里,由于他们的劳动性质、收入水平以及职业声望低下,导致以培养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学校的地位也必然低下,这种传统观念在现代社会表现为“重学历、轻技术”。因此,招生教师在招生中体会到职业学校明显受到家长和学生的轻视和不屑。

朱老师:我在本地招生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竞争学校之间说反话,传流言,说J校管理怎么怎么差,就要被卖掉了,办不下去了,什么话都有。因为县学校要和市里学校竞争的惟一办法就是不正当竞争,地理优势我们好一些,他没办法只有把你贬掉。

贾老师:如在M区流传的一句口头禅是:一中出状元,J中出流氓。这样的话流传只因为那一带是S中的招生势力范围,所以那边的学生到我们学校来就读的很少很少,那边的招生工作就特别难做。

由于职业学校数量多,各校招生规模又不断加大,加之普高也在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近几年已出现计划招生数多于毕业生数的情况。为了增加本校的招生数量,各职校不断加大招生宣传力度,然而却在宣传的过程中逐步偏离了正轨,拼命抬高自己,诋

5 毁其他职校,导致许多不真实的话在社会上流转,无形中造成职校的整体声誉下滑。

沉重——不得不承载之重

职校教师承受的招生压力越来越大,已成为教学之外最主要的压力源。

“有源则兴,无源则衰”,生源数量已成为职校办学成绩的重要标志。J校的招生规模每年上一个台阶,计划招生数从2008年的680人增加到20010年的1000人,分配给教师的招生指标也越来越多,奖惩措施越来越严格,招生完成情况已成为考核教师工作能力、业绩的重要指标。招生完成不了,教学再好也要扣奖金,先进也免谈。然而,现在的招生又如此艰难,职校间的竞争如此残酷,职校教师已不得不通过“走村”的方式招生,也就是到每个毕业生家里挨家挨户做工作。招生录取通知书满天飞的招生方式在这里已经过时了,根本行不通了,那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自毁声誉,因此“走村”这种劳心劳力的方式已在近两年不知不觉地流行开来,这对于淡泊于社会交往的许多教师而言,实在是勉为其难。

贾老师:我们到学生家里,家长大多还客气,但有的家长态度不太好,好像要躲避你,我们到他家去,他就躲到外面去聊天。我们要么拉住家里其他人讲,要么跟着他,他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真的是和要饭的人一样,也和做保险的人差不多,做保险的跑到我家里来,我不想买的时候,很反感,他还拉住我说个

6 不停。我现在感觉自己就和他们一样。

为了增加学生数量,学校要求教师在完成本片区的任务外,必须到外县市去寻找生源。许多教师不得不托熟人、找关系,想尽一切办法到外地招生。这不仅加重了教师的身心负担,也加重了经济负担,因为在学生没落实以前或者劳而无获,所有的费用都得自己承担。更重要的是他们必须在不影响学校的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去招生,只能利用休息日或调课等方法出去。职校教师就是在这重重压力下,凭着对学校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忍辱负重,不辞辛劳地做着招生工作。 无奈——变相竞争结恶果

面对严峻的招生环境,面对“蛋糕”的日渐缩小,招生大战愈演愈烈,为了争夺生源,给初中老师吃回扣已成为职校招生必要的手段。而职校的回扣数额就成为调动初中老师招生积极性的重要因素。J校今年由于在搞基建,也出于自信,一厢情愿地认为作为该市顶级的职业学校,本地招生问题不会太大,给初中的回扣定得很少,是各职校最低的。然而教师招生遇到的实际情况却是:

王老师:哪里给的钱多,初三班主任就帮哪里讲话。有一个班主任一听我们学校的返回费这么少,就明确表态你们学校我没法帮忙。他一方面威胁学生如果敢报我们学校就不让其参加中考,不发毕业证书,另一方面一趟趟跑到学生家里做思想工作,说我们学校怎么怎么差,一定要学生到S中去读。

7 贾老师:很多家长对各个职校的情况根本不了解,很多时候还是相信初三班主任。一次有几个学生已到我们学校来看过,很满意,我中午过去收钱的时候,家长已把钱交给班主任去读S中了。我问他你不是很满意吗?怎么这么快就变了?家长说班主任电话打来让去S中读,他们就把钱交掉了。所以说,班主任一句话,我们的工作全部白做了。 欣慰——劳有所获

令三位老师感到欣慰的是,尽管在本地的招生进行得又苦又累,效果也不理想,但在外地的招生却完成得十分顺利,招生数远远超出招生要求,从而弥补了片区招生不足的缺憾,而且也都没遭冷遇、受闲气。他们在外地招生的感受与在本地的感受完全不同。

朱老师:在外地说我们学校差的还没有,关键是时间问题。现在招生的人很多,我下去的两个学校就有几十个学校摆开招生阵,那几天我真是分身乏术,忙得不得了。那几天收费时间你不去收,过一天就被人家抢走了。

朱老师:到外地招生,第一步就是要走得进,进去以后就要在中考前发宣传资料,让学生知道有这么一个学校,最重要的是班里有一个铁了心来读的,他给你宣传,一哄就有一大群。

贾老师和王老师主要是通过某位要来读书的学生家长的介绍,在这位家长的牵头下,将亲戚朋友邻居的孩子介绍过来,效果非常不错。招生的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就在这失落、收获中

8 起起落落,令人回味,更令人思索。

反思——管理是招生之源

当J校把生源作为决定学校生存、发展规模、办学效益等的校心问题,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时,却过于注重数量的扩张而忽略了质量管理。朱老师在招生的艰难和劳累中已深深地体会到了管理的价值。

朱老师:引起招生难的根本原因,我认为是管理问题,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就是管理。下去宣传他们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们学校管理好不好,是怎么管的。学生在学校读书,不会出事、不会打架、不会跑出去交坏朋友,人安全最重要。职校的管理应该讲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跟上,现在把招生变成第一要素,管理成第二要素了。其实招生和管理是相辅相成的,管理不好,招生就不好,管理得好,招生也容易。我觉得管理应该搞点特色,像S中的管理就比较厉害,他们抓了学生的礼貌行为,你读书读不起没关系,要你讲礼貌。学校里有学生站岗,看到人就鞠躬问好,你有事给你带路。这么一点就不得了,家长都很满意。“我的孩子我管不牢,你帮我管起来,变得这么有礼貌啦”。我们学校也应该搞点特色,让学生学点什么东西,并且要让家长感觉到我的孩子在你的学校的确学到东西了,这一点很重要。

三、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招生难

管理是任何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朱老师所认识的管理还仅仅停留在把学生管好、不出事、保证安全、迎合家长等

9 最肤浅的管理层面上,至于更深层次的管理他认为那是校长应去思考、去探究的问题。

内涵质量问题已成为目前中等职教滑坡,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表面上看到的是中等职教招生难,深层意义上是由于中等职教在数量扩张的同时,却忽视了学生规格质量、教师教学质量、课程开发、专业设臵等全方位的学校质量管理。普高在扩招,民办学校在创建,职校自身规模在扩大,而学生总数却在萎缩,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职校要立足,要做大做强,关键已绝非抓好招生这一表面功夫这么简单,最重要的是修炼好内功,尽快走上“以市场为导向、以规模定地位、以质量求突破、以效益促发展”的良性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裴朝阳.中等职教的归宿:从数量扩张到内涵提高[J].教育与职业,2010,(9). [2] 朱孝平.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中的非理性现象分析[J].职教论坛,2009,(4). [3] 唐海晶.关于改善职业教育“招生难”状况的对策性思考[J].教育科学,2010,(2). 10

第三篇:体验式习作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浙江省平湖师范附属小学 顾巧英

体验是儿童接触自然、了解自我、体认社会的重要路径,体验能唤醒儿童经验,帮助构筑儿童的个人世界。因而,体验式习作课程试图通过这一路径实现儿童经验构建、儿童习作能力和儿童精神成长的协同发展。

课程的设计需要考虑作文教学的年段特征。下表以中年级作文教学为例,基于学生各年段习作能力发展,按主题梳理确定体验式习作课程的各学期目标,使之呈现习作能力发展的螺旋上升规律。

确定好单元作文的主题及主题下的系列体验活动以后,就要按计划展开课程的实施。实施大致按以下的三大步骤展开。

一、策划,为学生展开体验提供指导

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效果有赖于对每次具体活动项目的策划。我先给学生提供策划样表,主要包含:活动主题、活动方式、活动目的、活动准备、活动步骤、活动注意事项等内容,由学生分组展开讨论,并将讨论所得在表内一一填写好。然后展开组际交流,互相补充完善。如在开展“我的拿手菜”体验活动中,形成了如下策划书:

随着学生策划活动能力的不断增强,教师可以逐步放手让他们分组自主策划整个过程,在协同商议中确定活动的各个环节。在一次次的策划中,他们的策划能力、协作能力愈来愈强,逐渐能周全考虑活动的细节。他们的综合发展令人欣喜。

二、实践,让学生全程经历生命体验

在前期策划基础上,每次学生们都充满期待地投入到体验活动中,想方设法将活动过程中每一步做好。他们生命的热情与能量获得了自由释放。以“我的拿手菜”为例。为了使体验活动顺利开展,我通过校讯通向全体家长发送了短信,告知活动的目的和需要家长提供的帮助,因为策划周全,活动获得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在他们的精心指导下,学生全程历练,兴致勃勃,全心投入,不少家长还用相机拍下了孩子行动的一个个稚嫩而勇敢的精彩镜头,通过邮箱发送给了我。

每一位学生都是那么快乐与幸福,他们体验着,欢笑着,收获着信心、勇气、友善、团结的向上力量,增长着合作、机智应对、整合信息等能力。和老师、同学一起体验过的每个主题活动都深深镌刻在记忆的年轮里。每一次主题活动刚结束,他们就热切地期待着下一个主题活动的开始。主题实践活动成了我们班学生快乐学习生活的幸福向往。

三、习作,让学生在写赏互动中发展

每次体验活动后,学生都要在我提前设计印制好的专用主题写作纸上进行写作二由于有了全程性的活动体验,他们的言语表现冲动被充分地激活了,他们热衷将自己的活动感受和同伴分享。

精心批阅学生习作也是体验式作文的重要一环。教师将那些构思独特、言语真挚的精彩篇目或片段打印出来,和全班学生一起共享。学生在互动赏析中借鉴、领悟观察与表达的方法与魅力。

比如在“生活技能主题系列”体验活动中,我们率先开展的是“我的拿手菜”的活动。活动后,学生们一起赏评了三位学生的精彩作品。通过赏评,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了要把一项家务劳动写好,就要学会关注过程中的细微变化,把这些变化写出来就是作文的亮点。要把自己的动作及心情变化仔细地刻画出来,真情实感的描写才使作文更富有现场感和感染力。就这样,在一个个主题下连续性的具体体验活动及写作、赏析互动中,学生对生命的体悟也愈渐丰富、灵动与多元。学生的动手能力、写作能力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课程运行到现在,很受学生欢迎,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明显提高了 但还有需要深入思考与研究的课题。

1.课程的设计要体现动态性。时代在变化,学生的兴趣和身边可利用的资源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我们在设计体验式习作课程的时候,要追随儿童的经验,变更课程的设计,适时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使之紧贴儿童的实际情况。

2.实施课程中要注意安全性。体验式习作课程的实施更具开放性,更具团队协作性。其中一些体验活动会使用到某些器具,一些体验活动需要同伴间的协作,一些体验活动要深入社区、街头等开展,还有一些体验活动要提请家长支持与参与。在策划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将所有的安全隐患一一排查,保障学生在活动中的安全。

3.活动过程中要防止过度规范。在实施体验活动的过程中,不要拔高要求。否则会使学生的体验受到束缚,体验习作也容易出现雷同的情形。在活动中,要努力激发学生的热情,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参与,以收获独特的生命体验。

4.逐渐完善习作的评价量规。经过几个学期的实施,学生的习作能力获得了明显提升。活动类习作更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展开细节描写,也能合理生动写出彼此的配合协调,并推测人物的心理变化。活动中意外生成的镜头也能较好地捕捉,并用个性多彩的语言进行还原。观察类习作能关注到许多以往忽略的细节,并因有了真实切身的体会赋予了观察对象人性的灵动。在对实验的体验与描写中,能抓住微妙的现象变化展开描写,进而探寻现象背后的科学依据。而调查访问、生活技能类习作使孩子们触摸到了社会文化的丰富与多元,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感受地方传统文化、不同阶层人群的生活与情感,同时也初步体验到生活的艰辛与责任 但是如何用科学的评价来考量学生的习作水平,以引导学生的写作,尚待探索。

第四篇: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体验式学习

【内容摘要】学生进入初中阶段,数学的难度比之小学要加深,但是相比较高中数学又是相对容易的,是一个打基础的过程。因此,初中数学是一个过渡时期,它是从简单的算术、方程、应用题等到复杂的函数、代数、几何等难度较大的过渡阶段。在这一时期,随着数学难度呈直线地上升,很多同学无法跟上老师的节奏思维,导致数学的成绩下降,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逐渐下降。对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如何让学生能够学好数学需要老师精心设计。

【关键词】初中数学 自信 兴趣 成功

初中数学相较于小学数学,其抽象程度加深,表达的方式不再似小学那样形象、通俗。它的思维逻辑能力要求更加高,这导致很多学生在这一环节中不适应突来的变化,成绩也就迅速下降。而且,初中数学的知识点内容也相继增多,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更加重。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下降是很显而易见的。作为老师,如何让学生爱上数学、学好数学是每位老师的责任与义务。

一、让学生在自信的体验中学习数学

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也称为信心。

在学习中,一旦丧失信心,那么他的学习之路就可能就此打住。很多学生在小学简单的数学学习中能够轻而易举的斩获高分,但是上了初中,数学难度的提高,方法的改变,老师的交替,学业的繁重等种种原因,致使一些学生的数学成绩如滑铁卢般下降,这严重打击了一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观察,一些学生如果在成绩下降中丝毫没有丧失自己学习数学的信心,那么在将来的初三复习阶段的学习中,成绩依旧能够取得辉煌。但是,如若在进入初中阶段的过程中成绩下降严重并且丧失学习的信心,那么将无法弥补。对此,老师在初中阶段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就显得异常重要。这一点常常被很多老师忽略,所以很多学生在信心建设这一块没有得到及时更正。为加强学生的自信心,老师对于学生要求不要太苛刻,让每个学生都做到尽善尽美,出现丝毫错误就言语相向,这是极为打击学生的信心的。其次,也不要把学生之间、班级之间、学校之间相互比较,这样的比较无疑给学生树立了一种“我不如别人”的错误思想。也许老师并没有发现伤害到任何学生,可是已经在无形中给学生的信心造成了伤害。所以,让学生在自信的体验中学习数学极为重要。

二、让学生在兴趣的体验中学习数学

学习兴趣是?W生学习的最主要动力,或者说几乎是唯一动力。人作为一种生物,所有的行为都是直接或者间接按照自己意志去行动的,而这一切都必须要有足够的动机。只有有了内在的动力――兴趣,学习的行为才能够高效地持久下去。有了兴趣,才会自己想去做做看,才会尝试,努力,没有兴趣会感觉被逼着做事情,干劲不足。在学习中没有兴趣,就逐渐有了惰性,有了各种推辞的借口。为了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给学生更多的运用数学知识的机会,教师可以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使学生认识了自我,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增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长久保持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很多教师对这一方法提出质疑,按照传统教学,学生一般只在课堂上听课,根本没有时间或者机会去接触外在世界来学习数学。其实,近些年来我们教育的改革,很大程度上是要解放学生在课堂上的束缚,让学生主动去学,所以让学生在课外中学习数学,增进对数学的兴趣也越来越变为可能。学生在学习中有了兴趣,积极性也大为增加,不用任何人监督或者督促就能自主学习。

三、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学习数学

成功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欲望,每个人渴望实现自己的欲望。成功对于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大多数人对成功都怀着喜悦的心情。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可能因为正确解答了一道数学题而喜悦,也可能因为数学考试中取得了高分而感到成功。这些成功的体验也会更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爱上数学课堂,爱上数学这门学科。比如,当学生理解了有理数,感觉自己收获颇多,对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的法则、运算等一些知识点的掌握也就在成功的激励下全面掌握。再比如,很多学生在做完一道有关圆的数学题目时,对相类似的题目一眼就可以找到解答方法,这也会让学生爱上有关圆的任何题目。上面成功的体验是来源于学生自身的努力和收获,老师的肯定也是学生成功体验的来源。对于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突然成绩进步,老师可以大加表扬,这也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于有些学生爱玩、懒惰,不爱上交作业,结果突然有一天作业做得很完美,老师对此也要加以表扬。还有些学生成绩优秀,但是不擅长交际的学生,老师要多多鼓励学生课堂发言。无论是学生自身所收获的成功,还是老师给予学生的成功的感受,都会激励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加努力。

结论

让学生在自信的体验中学习数学,能够对数学学习重视起来,让学生在兴趣的体验中学习数学,能够对数学学习更加自主,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学习数学,能够对数学学习更加进步。

【参考文献】

[1] 林江琴. 让学生在自信、兴趣、成功的体验中数学学习[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3)(上).

[2] 申晓梅. 让学生在自信、兴趣和成功的体验中学习数学[J]. 学周刊,2011 (18).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七中学)

第五篇:展示设计课程结合地域特色体验式教学的应用

摘 要:展示设计是综合性很强的设计学科,展示设计课程“临境化”体验式教学的重点放在直面社会的设计实战,引进真实案例,走出校门,走进展场、展厅、博物馆,走进地域与民族文化的栖息地。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用概念设计的思路去表现,在不断地进行试验、改良、调整中理解展示的功能性和形式美的规律,培养展示设计的鉴赏能力。

关键词:展示设计;“临境化”体验式;教学改革

近年展示设计教学一直以来借鉴、模仿、学习西方设计形式为主,造成了缺乏自身文化与内涵的创作方式,抑制了本土文化原创力的体现。其不断追逐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注重展示形式的多元化,而忽略了设计中的人文关怀,忽视了地域与民族特色独特个性。另一方面,展示设计教育教学中基本仍然在沿用传统艺术和美术教育的方式,停留在假想设计和“图纸化”教学的状态中,忽视了展示设计的制作实践阶段的学生的“临境化”体验过程,忽略与展示产业需求的结合,以致展示设计的教学结果与社会产业需求产生了差距。通过对展示设计课程的“临境化”体验研究与教学改革,对现阶段的展示设计课程教学进行改良,做出一个既切合现实又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探索。

1 “临境化”体验式教学理论依据

展示设计是综合类的设计学科,需要借鉴环境艺术、视觉传达、广告创意、舞台美术、展示陈列、多媒体设计、建筑设计、工业设计等相关设计学科的知识和理念,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临境化”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建立,把单调枯燥的传统教学方法改变为丰富有趣的现场情景的教学和具有当地地域特点的教学。

2 “临境化”体验教学的特征

“临境化”体验式教学中,主体是学生。教师起到引领的效果,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的体会对知识更理性的认知。体验式教学强调的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合作,强调尊重与信任。体验式教学中师生关系是通过教学中的对话、交往、理解而达成综合的感知体会,更注重情感的体验与认知。

体验式教学的优势在于能够让学生尽快融入所学课程中,形成更深刻的记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灵感,产生丰富的情感式体验。把课堂中引入设计思维、逻辑推理、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模式,使学生具有独立的思辨能力与理解力。体验式教学的劣势在于受教学外部环境影响较大,需要一定的特定活动空间。对学生安全性有一定要求,容易造成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教学难度大。

3 融入展示设计教学中的体验式方法

体验式课堂教学是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逐渐开展的,对于学生本身知识结构、专业潜质的培养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与鉴别力,提升学生自我反思、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示设计课程必须尝试民族民间美术传统与现代展示艺术观念的有机结合;课堂教学与展示艺术实践的有机结合;展示理论研究与操作实际案例的有机结合。通过系统地分析、研究地域性民族风格,培养学生在现代设计教学实践中,强化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与实践能力训练。

让学生从地域与民族特色中吸取营养,将地域文化艺术渗透到展示空间、色彩、策划、平面设计等教学实践中,加强对传统文化进一步认识、开发利用,赋予现代设计崭新的艺术生命力。

4 结合地域特色“临境化”体验式教学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图纸式”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由于展示设计和制作等方面的突破,当代展示设计在视觉效果上逐渐走向了多样化和复杂化。因此,展示设计课程应依循地域民族文化的特点,结合实际境况和展示产品特点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展示设计课程应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直面社会的设计实战,引进真实案例,走出校门,走进展场、展厅、博物馆,走进地域与民族文化的栖息地。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用概念设计的思路去表现,在不断地进行试验、改良、调整中理解展示的功能性和形式美的规律,培养展示设计的鉴赏能力。

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展示设计》课程以实际的展示设计项目、结合地域民族特色作品为课程作业,努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真正提高学生的专业创作能力和设计水平,构建出具体地域特色教育情境对课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1)以模拟实践展现情境。在展示设计模拟活动,对展示设计品牌进行头脑风暴的构思,同学相互进行创意比较、创意筛选、对创意稿件进行深刻剖析。

(2)利用优秀作品案例再现情境,成功的作品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设计理念和经验,学生在感情上容易接受、认同案例内容,学生就会接受先进设计文化的熏陶。

(3)到设计现场进行情景体验。对展示设计中的空间尺度、配套环境、材质材料、历史背景等知识进行现场的整理与收集。

(4)体验式教学教师要根据设计任务的内容,采用现代教学多种模式的展示课程教学,引入数字虚拟技术、动画多媒体技术等先进手段,把教学内容直观地、形象地表现出来。

(5)面向社会、实题实做的“临境化”体验实践教学,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以地域民族特色为设计来源的教学,让学生认知自我、了解传统的文化符号。

5 课程评价体系

课堂作业并不能完整说明课程的实际效果,需要用多重的评价体系进行评判。

(1)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学生中应激能力的表现,把课堂变为具有真实性和情境性的。即更注重学生在课堂情境中的随机表现,注重学生解决实际案例的能力。

(2)采用多元化、个性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设计课程的作业评价、课堂上观察评价、实践能力的评价、课堂记录等多种形式,各自占据一定的分数比例。

(3)学生的自我行为评价和同学互评的方式。课堂中的随机讨论和分析剖析,对特定选题进行相对公平与准确的集体评价,是学生在整体的班级环境中得到专业知识的提升。

(4)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对课堂开始的学生水平与课后的实践能力进行比较,着重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6 结语

体验式教学通过全面剖析展示案例,从设计选题、调查定位,到设计实务、现场施工与制作等过程的分析,使学生对设计流程各个环节所必需的技能和素质有完整的认识。在严格选定的体验式教学实践上,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体会民族和地域的特殊性,最后完成相关设计项目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文影.浅谈体验式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3(2).

[2] 罗小涛.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地域文化的实践教学探索――以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科教导刊,2014(19).

[3] 张春新,邓航.高校产、学、研一体化研究[J].当代美术家,2014(02).

[4] 周德富,李金祥.虚拟现实技术在高职实践训练中的应用[J].继续教育研究,2012(08).

上一篇:幼儿园毕业典礼主持稿下一篇:幼儿园白天的活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