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材料

2022-09-10

第一篇:综合实践活动课材料

综合实践活动材料清单

成果名称:综合实践活动

类别: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类

1.申报教师、学生填写《河南省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成果申请表》。 2.学生活动设计。包含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的各环节。

3.教师指导参考及指导该活动全过程指导材料。 教师指导参考应与学生活动设计主题一致。

4. 学生进行的主题探究或研究性学习过程材料。包括活动全过程的录像或片段,录像标准可以适当降低,但要清楚记录学生一个完整活动的过程。技术教育类成果还需提供学生制作或者创意的作品、模型(图片)。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类成果还需要提供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的方案、组织学生实施活动过程的视频、照片、体验心得等档案材料,以及所实践、服务单位的证明材料。 5.学校对教师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的评价意见,以及教师、学生获奖情况评价认定。

四、材料报送要求

所有过程性材料、相关证明材料、获奖证书等需提供原件及复印件3套。列表标明:申报所需材料:

1、

2、

3、

4、

5、、、、、认定人签名,学校、地区盖章。所有参评成果须有与纸质材料相应电子稿。电子稿打包或刻盘后做好标签,与纸质稿同时报送。每项成果的电子稿(1份)、纸质稿(3套)和《xxx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成果申请表》(见附表1-1)纸质稿(3份)放置在一个档案袋(盒)内,并在档案袋(盒)上标注:成果名称及其类别,申报材料清单、参评人的姓名、单位和手机号码。

第二篇:综合实践活动汇报材料

一、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基本情况

2007年我校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把该课程的四大领域截然分开,主要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代替。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实践以及与四大领域整合的“主题学习”基本空白,已经历了近2年多时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做了一点工作、也取得了一点的成绩。

二、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体的开展情况与收获

(一)、从学科综合性学习起步逐步走向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策略。2007年下半年,高淳县研训中心把固城中学定为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校。我校在接受任务后便进行了分工,着手准备。初二年级的二(4)、二(5)班以“美丽的固城,我的家”为主题开展活动。我们在学生中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发动,学生也是热情高涨。县研训中心的领导曾多次来学校进行指导。我们在近两个月的活动中收获颇丰,汇报课好评如潮。

在确定主题后,制定了活动计划,拟写了活动方案,活动负责教师进行了反复的研讨。最终把学生分成了三组(每组30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第一组“探寻历史足迹”,主要任务是挖掘固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他们通过实地探寻、拍摄、走访老人、查找资料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地来探寻家乡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文化底蕴。第二组“描绘今日蓝图”,主要任务是利用双休日到固城的集镇农村走一走,看一看,了解家乡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第三组“共话明日辉煌”,主要任务是组织同学们进行“家乡的未来不是梦”演讲比赛,利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家乡未来美好的蓝图等活动。

经过同学们近两个月的不懈努力,固城中学以“美丽的固城,我的家”综合性实践活动宣告结束,汇报课于12月28日如期举行。

2008年4月《秸秆露天燃烧的危害及综合利用》这一主题活动源于学生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故而极好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调查研究的积极性。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学生收获良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许多的知识,也开阔了眼界。比如露天燃烧秸秆有哪些危害,秸秆有哪些作用,目前为什么会大量焚烧秸秆,今后将从哪些方面去改变现状和加以利用。

其次,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培养。通过查找资料,筛选资料,调查和访问,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探究处理方案和相关建议,使学生在亲历的实践活动中养成未来生活所需要的自主发现、探究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协作精神,为将来的可持续性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另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发挥,有了对环保的忧患意识。他们觉得环保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只有人人重视环保,才能建设美好家园。

两次综合实践活动,我认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做到了让所有的学生都动了起来,且没有现存的东西可抄袭;充分挖掘本地丰富的文化和历史资源,丰富的现实资源,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真正做到多学科的交叉渗透。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愉快地参与其中,并有所获,让学生真正得到锻炼,以达到增强才干,提升素养的目的。使课堂教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我们的收获

1.培养和提高了教师的课程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和实施,让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具有全局观念,以学生为核心,做到“目中有人”,合理地联系各学科知识,开发相关于同一主题上的各种课资源,为学生构建真实的生活场景和多元的发展空间。因此,通过主题开发和实施,从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意识,增强课程开发意识和课程整合意识。

2.提高了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不同于一般学科课程的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有助于提高指导教师的各方面的能力。

3.使教师成为反思型新时代教师。

“好的学科课老师不一定是好的活动课老师,但好的活动课老师一定是好的学科课老师。”这句话道出了活动课的难度和价值。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评价体系,倡导教师反思性教学,成为反思性教学的实践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点需要教师在课程实施与开发过程中不断分析和反思自身教学行为。

4.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基本模式

(1)一般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基本模式可概括为:

2)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需遵循下列原则:

①、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

②、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

③、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学校、教室的框束,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

三、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设想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要求处理好与学科课程的关系。

如果各科实践活动缺乏协调与整合,学科实践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出现了重复交叉的现象,我们在学校的层面上整体的规划,每学期推出一个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活动组织工作由教务处统一协调,各教研组积极配合。根据我校实际研究性学习首先在实力较强的数学组推开。

为此,我们在区域性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策略上,提出了从学科综合性学习逐步走向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策略,探索与学科课程综合性学习一体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和设计策略。为了避免学生实践活动的盲目和零碎,将新课程各个学科中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按学生不同年级段将各种学习科目按数学类、语言文学类、艺术类、体育健康类、社会类、德育类、自然科学类进行划分,并把各个学科的研究性课题纳入到相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中,加以整体规划。然后学校把同年段不同学科教师一起备课或开一个协调会。将本学期所有学科教材中要求的实践活动梳理出来,并结合本学期学校德育活动计划及团活动计划,编拟一份主题菜单。再制订本年级段“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不同年级之间形成系例性的年级计划,共同构成“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实施时由各年级学科教师组成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组共同来指导这些学科性研究课题,拓展本学科综合性学习范围,有意识渗透其他学科领域,并有意识地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

第三篇:“种植”综合实践活动材料

张亚坤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全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超越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这种全新课程的出现,对我们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同时也是一种全新的考验和挑战。

上学期我和五二班全体学生尝试进行了“种植”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效果显著。下面就让我就和大家一起分享活动的快乐和感受。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春天到来了,我带领学生们到校园,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缺少些什么?怎样可以让我们学习的环境更有活力?学生走遍校园,不停的观察着、讨论着,最后一致认定菜园荒芜,应该让它成为一个亮点。这样,活动主题顺理成章生成了,使活动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所以,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要从学生实际和兴趣出发。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如何真正发挥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综合活动课题的选择尤为重要。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

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自主地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课题,从而自主确定或选择。往往学生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越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经验、贴近学生的

兴趣、贴近社会现实,学生越能够较好地操作,越有积极性。

(二)确定主题、设计方案:

主题生成后学生自愿结组,选出一名组长。小组内确定要种植的植物。于此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和请教。学生通过向家长、菜农、花匠请教,上网查询等途径,结合学校的土壤和季节,最后确定了种植的品种。

我为每组划定了种植责任区,小组合作为本组取了好听的名字(花的世界、我实践我快乐、绿的畅想、种植希望收获快乐),使活动掀起了一个小的高潮,使每组有了凝聚的核心。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不是学生活动的旁观者,而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领导者和参与者,而且还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实践的过程。教师的指导任务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课题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教给学生各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此外,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评价提供依据。

(三)亲身体验、升华感情:

小组要制定出本组的活动计划,组长给组员分配任务,使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得到更大范围的发展。接下来学生使用各种农具进行播种,看着他们一本正经的样子,我也加入进去。我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为学生拍摄活动场景,留下过程性的资料。每天都能看到学生们在菜园的活动身影。所以,教师的指导性工作非常有必要。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增强了合作意识,动手能力有了提高,尤其在使用农具上有板有眼,网络知识得到了提高。遇到困难,我们一起上网查资料,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资源共享使资料查找途径及储备更完善。

“绿色畅想”一组种植的萝卜没有好的收成,但学生的能力却得到了最好的发展。学生很苦恼萝卜没有长好,小组成员千方百计的查找原因,询问、上网查找资料、观察等,最后学生跑来告诉我学校的土壤不适合在这个季节种植萝卜。这一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与探讨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要重过程,而非结果。

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的环境,要关注实践的结果,但不要很在乎学生最后“作品”、“成果”的质量的高低,我们更应关注的是我们的学生实践了没有,我们的学生经历了没有;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体验;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是怎样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产生了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需要怎样的帮助,需要怎样的指点……针对这些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学生的研究活动允许是多种结论,也可能是没有结论的,也可能随着研究的深入而发生变化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收集资料的能力,并在劳动、分享成果的同进形成了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良好品格。所以我们必须把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从而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成果汇报交流展示:

到收获的时候了,有的小组提议将蔬菜拿到集市上出售,体验经商的实践感受;有的小组提议送给辛勤的老师;有的提议进行烹调比赛,让大家品尝绿色蔬菜带来的享受;还有的小组提议把种植的花栽倒校园的每个角落。按照各组的建议,由组长组织实施。教师要保证学生的安全。

在整个过程中,我让学生随时记录下自己的发现、探索与感受,最后,我指导学生写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感受,让学生尽情的抒发感情,认识到自己的成长。

综合实践活动中要面向全体学生。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面向少数学生培养特长的活动,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活动。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给予每一个学生自主活动和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具体活动中我们发现研究小组内一开始就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总是几个优秀的学生在忙乎,而平时成绩差、不太发言的学生好像并没有多少在参与,对这些学生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活动中来。录取以鼓励为主,以好带差的措施,及时调动差生的活动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到调查研究之中。总之我们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只让几个优秀的学生控制和把持着局面,要让每一个人都对研究活动都有所贡献,让每一个学生分享和承担研究活动的权利和义务,体验获得研究成果的快乐。同时教师要多鼓励学生,不管是能力强的还是弱的学生,只要他们在自己的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应该给予肯定,要知道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首肯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和鼓舞。

(五)活动评价与总结:

在阶段性评价和综合评价时,学生之间、组长与组员之间、师生之间对彼此作出了理性的评价,每组选出代表做了总结性的

发言,使学生的自身价值得到满足。

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才刚刚跨出一小步,但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就能在积极的反思中不断的成长;只要我们在认识上尽可能地站得高一点,在操作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将要求放得低一点,在实践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做得实一点细一点,只要以开放教育的思想,创新教育的理念,来进行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我们坚信,它定会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第四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汇报材料:立足本土资源,开展综合实践

立足本土资源,开展综合实践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传统单一的学科课程模式已不能满足“培养具有现代精神的合格公民”的时代要求,因此,推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面对这一新生亮点课程 ,在具体的实施中,由于没有教材依托,老师们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我认为,要想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首先,我们应该明白课程实质,了解课程特点,领悟课程内涵,遵循课程原则,准确定位课程目标,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掘本地资源,才能提高实践活动课程的成效,带来新的活力。因此,我们应该贯彻 “面向本土、来自本土、服务本土,体现地域性、本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这一指导思想,充分发掘本地各种各样的实践资源,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一、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生活与经验为核心,以活动为基本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以综合为重要特征,与学生自身生活、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紧密联系的一门课程。因此,其课程资源大量存在于个体生活的自然环境、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从广义上来说生活中的所有事与物都是可能的课程资源,但不一定都能成为现实的课程资源。这些内容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主题性的。教师既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规划不同的内容,让这些资源有选择地进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平台。

1、立足自然资源 在综合实践内容开发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本土特色。我们柴胡店镇山川秀丽,景色宜人。宛若盘龙卧虎的千山峰岭,在这片神奇土地的东部拔地而起;恰似蛇形斗转的薛河碧波,环绕着东部久负盛名的刘村梨园;悠悠小渭河在西部展现着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观;既古老又年轻的园林式小城镇矗立在山水画卷般的版图中央。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为这个鲁南古镇赐予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基于此。我们引导学生开展《走进千山》、《古薛河探秘》、《争当景区小导游》、《梨园景区记者招待会》等实践活动。

2、立足经济环境

柴胡店镇物产丰富,经济实力雄厚。南辛的苹果,刘村的梨,黄连山的冬枣,薛河的鱼,远近闻名。刘村酥梨具有个大皮薄,脆嫩多汁、肉厚无渣、甜贻爽口的特点,明清年间历为滕县主要贡品之一,2002年在国家商标局注册,2004年,远销马来西亚。薛河的鱼,2006年荣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证书。结合实际,我们开展了“保护家乡水资源”“家乡物产博览会”等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激起学生积极为家乡做贡献的责任感。力源煤炭有限公司是我镇的龙头企业,是我镇经济支柱。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我带着孩子们走进矿区,让他们参观工人叔叔工作环境,看井下采煤录像,设身处地让他们体验工人叔叔工作的艰辛,理解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孩子们受益匪浅,特别是一些矿工子女,更是受到深刻的教育,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3、立足历史文化 我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7300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用他们的汗水的鲜血竖起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造车鼻祖奚仲等诸多历史名人都在这里留下了千古佳话。据说,奚仲生前在此造车,死后又葬于奚公山下(千山),因此,《认识奚仲》成了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的又一主题。千山脚下的胡楼烈士陵园,记载着家乡历史上许多英雄的事迹,自然而然成了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调查、访谈、查阅资料等等方法,我们了解了发生在家乡这块土地上的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培养了学生顽强的意志,以及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立足乡土风情

保持清代村落建筑群原貌的,鲁南第一民俗村暨近代题材影视拍摄基地葫芦套村,可谓乡土气息浓重,并且成立了民俗文化馆。另外,柴胡店镇还有着许多古老特殊的乡土风情,在《走进柴胡店》《柴胡店民俗》两本书中都有记载。如:《民间习俗》、《乡土小吃》。

围绕这些乡土风情,同学们开展了“民俗文化研究”“参观民俗文化馆”“家乡的美食”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实现了身、心轻松舒畅的乡土风情之旅。

5、结合农村实际

对于农村孩子来说,种植、养殖等等活动虽然不再陌生,但是,亲身体验却是很少。所以,作为农村教师,我们不要浪费了身边的资源。于是,“种花生”“养殖长毛兔”“给苹果树剪枝”“为梨树嫁接”“为梨花授粉”为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开辟了新天地。

二、活动方式: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不同领域,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如:

1、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

如:《走进千山》、《走进矿区》、《参观民俗文化馆》都属于以参观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

2、以“主题探究”为主的研究性学习

如:《古薛河探秘》、《认识奚仲》、《学校的变迁》。

3、以“主题班会”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

如:《梨园记者招待会》、《家乡物产博览会》。

4、以“动手实践”为主的劳动技术教育

如:《种花生》、《养殖长毛兔》、《为苹果树剪枝》、《为梨树嫁接》、《为梨花授粉》。

5、以“社区服务”为主的实践性学习

如:《争当景区小导游》、《敬老院里的一天》。

三、课程安排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中年级学生以劳动技术教育、主题班会为主, 高学生以社区服务、社会考察、主题探究为主。

四、课程的组织与辅导:

在利用本土资源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型课程中,应尽量提供学生真实体验的机会,倡导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实践性、综合化、沙龙式研究为基本的活动形式,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辅导方式。要积极探索辅导方式的多样性。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学生自主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五:评价与展示

以本土教育资源为背景的综合实践活动型校本课程,应重视课程评价和展示的方式的研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主体的互动性,评价内容的多元性,评价过程的动态性,使学生逐步感悟自身的发展,提高发展的欲望;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如表格统计式、谈话式、语言描述式等。

六、课例展示:

A:《梨园景区记者招待会》。

下面以我就结合两个综合实践活动具体课例,谈谈我如何利用本土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粗浅做法。首先,说说我的《梨园景区记者招待会》。

时间安排:生成课题,达成目标,一周时间; 选择研究内容,成立研究小组,制订研究方案,一节课时间;实施方案,开展活动,两周时间;成果展示,一节课时间。

1、生成课题:

本土资源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点开发资源。因此,依托学校所在地的本土资源,结合本校的传统与优势、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化资源配置,弘扬地方文化,发展学校特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成了综合实践程资源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于任何一所学校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其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要立足于学校的特色,要能反映学校所在地区的特色,因此,在确立活动主题时,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本地区可挖掘的教学资源,在认真分析研究后确定出来的主题活动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今后的开展和实施。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自主性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着眼生活,学生才能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活动、体验,乃至创造,才能享受探究的乐趣、活动的愉悦,才能获得并增强社会责任感。本次教学中。我依托“家乡柴胡店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丽,景色宜人,是享誉鲁南苏北的黄梨之乡。”之优势,抓住“即将举办枣庄市首届梨花节,”这一契机,确立《梨园景区记者招待会》这一主题。

2、达成目标:

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总体目标是: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自己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根据总目标及课程实际,我确立本次活动目标。

(1) 了解万亩梨园的悠久历史及灿烂的文化,对景区特色及风土人情有较全面的认识。 (2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

(3)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口语交际能力。

(5) 通过活动增进对家乡历史与文化知识的探究心理,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及强烈的责任感,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3、选择研究内容。

学生自主选择研究内容: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向记者推介刘村梨园?从“梨园的历史及发展”“黄梨的产量及价值”“梨园的传说及典故”“景点的由来”“梨园风光”等等方面选择感兴趣的研究内容。

这一环节可以为学生提供研究素材,但是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遵循自主选择的原则。

4、成立研究小组。

根据自己兴趣及所选内容,自由结合,成立研究小组。比如:探究小组,摄影小组,绘画小组,社会调查小组,导游小组等。

这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的前提,学生可以利用小组力量,借助合作的优势,培养协作能力,获取更丰富的知识。

5、制订研究方案:小组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通过组间交流、征求老师及家长的意见,完善自己的方案。 探究小组制订的方案是借助网络、书籍等资料了解黄梨的产量及价值,利用访谈的方法了解梨园的传说及典故以及景区中景点的由来,通过调查了解刘村梨园的历史及发展。

摄影小组的方案是,利用课下及周末的时间从不同角度拍摄梨园美景,把梨园的美丽风光最大限度地展现给大家。

绘画小组通过实地观察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梨园的美景。

社会调查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借助父母、亲戚、邻居在梨园工作之便,进行调查、访谈活动。

导游小组的研究方案是,走进梨园,熟悉景区导游词,学习导游人员的讲解艺术,力争通过自己生动的讲解,引人入胜。

方案的制定中,学生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事小组解决不了的,教师就要适时指导,提出可行性建议。比如,小导游们要得到景区讲解员的帮助,教师要帮助协调,另外,还要考虑到学生各方面的安全。综合实践活动不能完全放任自流,千万不能忽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6、实施方案,开展活动。

(1)、学生根据利用休息时间亲身到梨园感受,根据自己选择的研究内容收集相关资料。

(2)、筛选、整理、加工所收集的资料,准备参加班里的《梨园景区记者招待会》活动。 此环节要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学校、教室的框束,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积极鼓励学校和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7、召开刘村梨园记者招待会,展示成果。

(1)、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然后形成小组集体的看法。

(2)、合作与交流:然后各组推荐学生介绍情况(记住,别忘了提供资料的来源,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3)、小组讨论,如何向记者推介才能让景区得到社会的认可,并准备答记者问。

(4)、生生互动,推介练习。师提醒,注意举止、礼节、礼貌用语。

(5)、小组推选代表推介,并随时接受记者(其余小组同学)提问或采访,教师适时指导。

探究小组以图片和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梨园的历史与发展,通过采访录音及录像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一些梨园的传说及典故,并向大家推荐了我们的乡土文学家孔庆海先生的《走进柴胡店》、《柴胡店民俗》两本书,景区的许多景点及传说、典故在这两本书中都有记载。把从网络及有关书籍中了解到的黄梨的产量及价值向大家作了详细介绍,并且通过“特长品尝”这一环节让大家真正领会到了刘村酥梨甜贻爽口的特点。 摄影小组把他们从各个角度拍摄到的梨园美景向大家做了展示,为了更加清晰明了,他们把每幅照片还辅以文字说明。

绘画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

社会调查小组把自己的调查结果整理成文字材料在推介会上发布。

导游小组有声有色、彬彬有礼的讲解仿佛带着大家畅游梨园。 进入主题班会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推介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使自己的合作学习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教师的指导作用仍然不能忽略。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学生自主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还要注意,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独立的课程,既不能上成活动课,也不能上成了口语交际课。

8、评价与反思

(1)、学生谈感受。(引导他们从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活动启示等不同的方面来谈,用这种轻松的无拘束的漫谈进行感染熏陶,学生的心灵再次受到触动,会达到本次活动的德育目标)

(2)、教师评价。

教师依据多元化评价原则,客观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在这节课中,不仅有研究性学习,还有社会实践活动,也就是说,综合实践活动的每个领域都不是孤立的,都有着一定得联系,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还开阔了视野,锻炼了各种能力。比如: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口语交际交际能力等等,并且,还激发了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了积极为家乡做贡献的责任感。

其实,同样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的的不同领域,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不过,要根据活动的形式及孩子的年龄特点,及时调整教学目标。

《梨园景区记者招待会》这次主题班会活动适合中年级教学,那么《争当景区小导游》则更适合高年级教学,因为它在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实践不仅仅是体验,更多的一种服务社会的意识,是一种为家乡做贡献的责任感,并且,还要写实践报告,这就比《梨园景区记者招待会》中的谈感受的形式上升了一个高度。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

B:《争当景区小导游》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1、活动目标:

(1) 了解万亩梨园的悠久历史及灿烂的文化,对景区特色及风土人情有较全面的认识。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

(3)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口语交际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文明用语及基本接待礼仪。 (5)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进对家乡历史与文化知识的探究心理。增强社会服务意识及积极为家乡做贡献的责任感。

(6)通过实践报告,提高学生总结、发现、积累、运用知识的能力。

2、课前准备

(1)、学生利用周末时间亲身到梨园感受,从“梨园的发展与变化”“黄梨的产量及价值”“梨园的传说及典故”“景点的由来”等方面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自愿结合成小组,收集相关资料(同时请学生注明获取相关资料的渠道:是从教材中获取的,还是从教材外获取的,如查了什么网,翻阅了什么书刊、什么词典,或是从什么人讲的什么故事中了解到的)。

(2)、请同学们根据自己选择的重点,筛选、整理、加工所收集的资料,准备参加班里的小导游选拔活动。

3、活动过程

导入:我们的家乡柴胡店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丽,景色宜人,是享誉鲁南苏北的黄梨之乡。今年要举办枣庄市首届梨花节,刘村梨园旅游风景区即将面向游人开放了,我们的导游选拔赛现在开始。

(1)、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形成小组集体的看法,然后各组推荐学生介绍情况(记住,别忘了提供资料的来源,也可展示图片等资料,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2)、播放导游现场解说录象。

想一想,说一说:从刚才的录象中,你有些什么体会?并交流讨论:一名优秀的导游必须具备那些素质?

学生讨论交流:在讲解中,要使用规范的口语表达,言谈举止大方得体,发音准确,吐字清晰,音量、语速适中;并且要注意倾听游客的询问,快速地选择词语和句式,组织语言进行陈述、表达,同时学会察言观色,临场发挥„„

(3)、小组里进行初赛。

请各位同学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形成适合自己风格的解说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现场模拟演练。在小组内评选出小组最优小导游,记下推选的理由)

(4)、小导游复赛

全班交流,交流前请各组介绍本组优秀小导游的优势,教师顺势指导交流要求,全班交流过程中针对交流情况适时点拨。

4、评价与总结

(1)、同学选出星级小导游,颁发导游之星。星级小导游可以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到景区实践,为游人提供导游服务。

(2)、教师点评学生表现,对不足之处给予指导。课下继续努力,只要达到星级标准,既可入园实践。

附:星级导游评价标准:

(1)、能用规范的口语熟练表情达意,展示梨园美景及丰富文化底蕴。 (2)、言谈举止大方得体,发音准确,吐字清晰,音量、语速适中。

(3)、能倾听游客询问,快速选择词语及句式,组织语言进行陈述、表达,并且具备临场发挥能力。 (4)、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及社会责任感。

5、学生写实践报告。

总之,“资源”是实践活动的“源泉”。没有资源,综合实践活动就成了“空谈”。开展综合实践课,就要尽可能就地取材,根据家乡的特色,利用家乡资源,紧紧抓住“本地”两个字,我们要力求根据学校、地区具体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学校的需要,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新体系。结合学生实际,灵活应变,注重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点,在学生自主设计研究、主动参与实践、合作交流、评价总结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实效性。

第五篇:综合实践活动经验总结材料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已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活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

一、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1、开发学校资源。

一是学校的图书室进一步发挥好现有图书的功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二是中午休息时间和下午放学时间开放阅览室,供学生博览群书和查找资料。三是利用好微机室,供学生上网查阅资料。 2、开发社区资源。

一是与生活区挂钩,定期带领学生进行参观、考察;二是与某些机构挂钩,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采访、调查。

二、讲究实施方法,确保活动效果。

综合实践活动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开始实施阶段,我们曾碰到诸多矛盾。一是时间的安排问题。二是内容衔接的问题。三是谁来兼课的问题。有些复杂的活动,老师不作具体指导,学生不知干什么,怎样干。

1、时间确定体现灵活性。在时间安排上,我校主要利用双休日的弹性安排和每周2课时研究性学习时间的固定安排相结合,在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合理安排,可分散使用,也可合并使用。提倡让学生利用双休日去完成。课表上的时间,主要用于实践活动的启动、学生难点的答疑、活动成果的展示。

2、在选题上,注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本校实际;课题范围小,切入口小;要可操作,易结题。例如:《环境保护 从我做起》、

《感恩父母 立德做人》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

3、内容选择重视系列性。综合实践活动的空间广阔,内容丰富,为保证效果,要寻找学科教材知识之间、能力之间、情感之间的联系点,沟通学科教材与生活教育、品德教育间的联系,挖掘活动主题。在此基础上,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使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上互相联系,以形成系列;活动上互相配合,以强化效果。

4、活动过程体现可操作性。为保证活动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我坚持细化过程,做到目标具体,环节明确,前后相连,整体推进。便于活动中的及时反馈,及时总结,及时调整。具体分以下几个步骤:

一是诱发情感:主题确定后,通过学生介绍、老师点拨,激发学生情感,引发探究心理。

二是划分小组:让学生根据爱好和条件,选择参加,每小组选定一名组长和小组长,他们的任务是组织本小组的活动。在学生自由选择的前提下,教师根据班级情况,对小组人员作适当调整,以尽可能地使每个小组的人员构成基本平衡。教者根据活动目标,与可能涉及的单位主动联系,请他们给予支持。

三是查阅资料:通过阅读书报、上网查询、调查家长、教师、知名人士。 四是处理资料:各小组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处理,将其分解为“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等。在资料整理中,可在本组选择运用的前提下,把有关资料及时向其他小组推荐。在所有资料到手后,可根据本组主题进行梳理,以保证资料的清晰度。对某方面的资料还要进行归并、取舍、提炼。

四是准备汇报:各小组根据本组搜集的资料,本着“全面展示,资源共享”的原则,考虑本组介绍的内容和介绍的基本程序,编写好介绍提纲。介绍内容都要注意把握要点,对重点部分的内容要真正清楚明白、资料翔实。各小组根据本组介绍的内容和内容占有的形式,确定本组介绍的形式,具体形式有“文字介绍、图片展览、图文结合、实物展示”等。

三、讲究评价方法,优化激励机制。

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既有总结评价的功能,又有纠偏矫正的功能;既有定向导向的功能,又有发展延伸的功能,它在综合实践课程实施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评价的作用和价值不在于对学生的活动结果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为了激发教师探究综合实践课程的创造性,调动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我们根据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改进课程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1、优化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评价,我们坚持了主体性、过程性、形成性和发展性原则,以评价促发展,以评价促提高。

一是重视自我评价,突出主体性。首先是在自我欣赏中评价。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每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从搜集的资料到形成作品(制作、体验日记、调查报告、打印资料、采访录音、手抄小报等)都及时积累,妥善保管。活动后,安排时间让他们自我欣赏,从中体验自己的成功。其次是在互相交流中评价。综合实践活动结束后,组织小组、全班、全校性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了解,互相欣赏,以体验成功的快乐。再则是在成果展览中评价。综合实践活动结束后,组织全班或全校性的成果展览,让学生自我准备展览,自我组织展览,自我介绍展览,在展览中自我评价。

二是重视体验评价,突出激励性。每次综合实践活动,我们都鼓励和促进学生人人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只要学生参与到了活动中来,经历了活动过程,即使没有达到预期结果的,在活动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知识和认识,获得了实际的体验和经验,总结了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就给予积极的评价。每次交流、展览,都坚持重视学生个体、小组集体、班集体自身的纵向比较,淡化群体之间的横向比较,从而让人人获得成功,体验成功,享受成功。

三要注重形成性评价,突出发展性。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要求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关注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关注学生在发展中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发展的角度不断调整活动评价策略,及时对学生从情感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等给予评价,以促进活动的不断进展,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上一篇:综合性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综合实训楼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