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地理教师应对措施初探

2023-02-11

自2007年秋季开始, 湖南省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验, 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将不断面临更大的挑战:如何转变教育理念, 更快、更准确地把握和适应当前的课程改革, 进行角色创新, 成为了当前急待解决的课题。

1 创新三种理念

1.1 创新地理教学的目标

新课改倡导的地理教学的基本目标, 对于学生个体而言, 应该受到足够的地理知识教育和相应的地理应用教育。地理应用教育包括从事社会工作所具备的地理技能、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整个社会而言, 应使学生素质、技能和创新能力所形成的劳动者的知识结构与社会产业结构相适应, 并能对社会产生结构的动态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1.2 创新地理教学的过程

地理教学过程创新的特点是教学方式具有启发性和多样性;能诱导学生独立思考,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能给学生思考和创新提供宽松的环境氛围和更多的机会, 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能, 增强他们对地理知识消化性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 新课程地理教学应该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使学生对地理知识规律、原则有深刻性的理解。

1.3 创新地理教学的评价制度

地理教学评价制度创新是地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新课改应构建全面、动态的评价系统。首先, 评价内容应具有全面性和整体性。其次是评价过程的动态性。第三, 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2 把握三个原则

2.1 启发性原则

坚持启发性原则的重点是体现在对知识的学习和探索过程中, 是对思维过程的启发, 而不是对思维结果的启发。例如, 在学习“锋面与天气”时, 可以提出如下探索性的问题:为什么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现象?为什么在我国东部会出现一场春雨一场暖, 一场秋雨一场寒的现象?等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这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在疑问、思考、解疑、新的质疑中, 实现知识的拓展、迁移、发展创新能力。

2.2 主体性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因此, 教师应将地理教学过程进行得有趣有味, 以趣激情, 把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活动变成他们的心理需求, 诚心实意地把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人, 让学生自始至终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教学过程。教师要善于根据高中地理和学生的知识实际, 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多种学习活动的情境, 为学生思考, 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 只有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了, 才有地理创新的基础。

2.3 民主性原则

新课改背景下, 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宽松、活泼愉快的学习环境。坚持民主性原则, 就是要把学生养成与自己人格平等的朋友和教学活动的合作者, 倾听他们的观点和意见, 形成民主的教学过程, 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提问, 或与老师辩驳, 或与同学争论, 尤其要鼓励他们发表独特的见解, 勇于批判, 才有可能绽开创新思维的火花。

2.4 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是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 这与地理科学的基本属性相关。地理科学是一门与自然环境, 人类活动密切联系的科学。地理事物和现象涉及范围广, 空间距离大, 很多事物和现象虽然无法亲自经历, 但总有一些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手段进行观察了解。学生参加多种地理实践活动, 尽可能让他们多接触新事物, 发现新问题, 解决新问题, 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3 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3.1 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探究性因素

高中地理教材为教学提供了基本内容, 地理教师必须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创造性地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 使静态的教材内容变为具有探究性的研究问题, 诱发学生参与探究。例如, 设计海底扩张学说教案时, 可以一反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教学常规, 采用先引导学生阅读“太平洋底地层年龄分布图”然后利用学生阅读所得出的结论提出若干问题, 思考讨论, 再引导学生读“太平洋板块俯冲示意图”, 让学生自己表述原理, 最后由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3.2 巧妙设计层进式、发散型的问题

高中地理创新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动态推进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 构建一系列由浅入深, 环环相扣, 层层深入的阶梯型问题。让学生沿阶梯而上, 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 又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纵深发展, 从而取得在探索方向、思维深度诸方向的突破。例如如何治理水土问题, 可以从水土的内涵、地形、土壤、气候、人类不合理利用的影响、地区分布规律、标本兼治的措施等方面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点燃学生心灵中创造的火花, 最终获得全新形式的思维成果。

3.3 注意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结合

高中地理教学创新的过程中, 要注意发散思维训练与聚合思维培养的有机结合。由发散思维尽可能提出新的见解, 以经过逆向聚合选择最优化的思维成果。一个矛盾解决了, 新的矛盾又产生了。整个创造性思维过程就沿着发散—聚合—再发散—再聚合的轨道, 循环往复, 不断地发散与不断地聚合否定非最佳答案直到获得最佳创造性成果。

3.4 注意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

地理教学中的抽象思维是舍弃地理事物非本质的属性, 抽取地理事物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它与地理形象思维是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的。地理形象思维是借助于对地理表象的重新组合, 揭示地理事物本质的过程。它和一切思维一样, 具有间接性、概括性的特点。形象思维在高中地理创新中, 主要发挥其创造想象的功能。没有形象思维的参与, 就没有创造性想象, 创造性思维活动就难以展开。

3.5 培养学生标新立异的意识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不断倡导“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的学习氛围, 为学生提供异想天开、标新立异、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如, 你认识城市环境保护应从哪些方面着手?西部大开发对我国生态环境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应采取哪些对应措施?建造三峡大坝的利与弊?地球如果反身自转, 一天还是2 4小时吗?等等。都是很具有创造性思维价值的问题。

3.6 培养学生善问多想的习惯

课堂教学应留有适当余地, 给学生必要的思考质疑的时间, 不宜迫不及待地将答案或结论和盘托出, 直接奉送。可以讲明一些问题, 揭示一些规律, 留下一些悬念, 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机会。例如, 学习寒潮、台风这些灾害性天气的知识后, 可以质疑寒潮、台风对人类活动有无利用的方面等问题。

摘要:高中新课程改革从2007年秋季开始在湖南省全面铺开, 课程理念、内容、实施、评价体系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本文试对地理教师如何迅速转变教育理念, 如何准确把握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进行新课程教学进行初步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新课改,地理教师,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 段玉山.地理新课程的实施与思考[Z].2007年泉州市高中地理科新课程培训讲稿.

[2] 凌申.走进高中新课改——地理教师必读[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6.

[3] 新课程实施下的地理教师培训对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07, 8.

上一篇:大数据技术在工程招投标管理中的应用下一篇:中小企业发展海外经营的国际经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