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招工难的问题

2023-02-09

第一篇:如何解决招工难的问题

电缆公司招工难的解决方案

电缆公司生产一线员工招聘难、留不住等问题的

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

今年年初至今电缆公司生产一线员工流失大,招聘进厂新员工也很少留下来,造成生产一线工人严重不足,极大地影响了生产的进度与产品品质。

造成电缆公司生产一线员工流失大,招聘困难,新员工留不住等情况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社会各种物价水平越来越高,相对而言,员工工资实际购买力逐步减弱,现有的薪资水平已经失去竞争力。

2、上半年电缆公司一直在搞技改,设备开机率低,而生产一线员工实行的是全额计件工资制度,所以直接导致员工收入降低,员工收入没有保障,有一部分员工选择了离职。

3、生产一线部分员工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几乎没有休息日,考虑到身体健康原因,一部分员工选择了离职。

4、部分管理干部在管理上存在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员工的不满情绪,有部分员工因此原因选择了离职。

5、80、90年代年轻人对薪资与工作环境期望值高,吃不了苦,受不了气,心态浮躁,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下很难适应,也是员工流失的原因之一。

6、市场上可提供的生产工人数量基数越来越少,但企业对生产工人的需求量却在不断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招聘一线工人的难度。

针对目前电缆公司生产一线员工流失大,招聘难等问题,我们该怎样应对呢?我想主要从三个大的方面采取措施,一是设法降低员工流失率,阻住员工流失的口子,另一方面拓宽招聘渠道,创新招聘方法,提高招聘效率,保障公司对生产员工的需求;三要加强对生产一线技术骨干与管理骨干的培养与储备。

具体措施如下:

一、降低员工流失率。

1、严把进人关。

在招聘员工时我们严格把关,仔细了解应聘员工的家庭背景,以往从业经历,自己外出打工的目的,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规划等,对于家庭贫困,能吃苦,有心做事,想做事的人予以录用,对心态浮躁,缺乏目的,吃不了苦的人,企业稍微不能满足他们要求,都可能成为他们离职的原因,所以对于此类应聘着,不予录取。

2、明确用人标准。

我们在招聘员工时,一定要结合企业的用人需求及所能提供的薪酬水平,招聘适合的员工,不能脱离实际盲目的提高用人标准和薪酬标准,导致公司给不了应聘者期望的薪水而使应聘者录用后离职。

3、分析员工需求并尽可能满足

公司一定要经常对员工的需求进行分析,只要员工的需求没有违法违纪、没有违背公司宗旨和精神、在不增加公司成本或增加成本不大的情况下,原则尽可能去满足。一般来说企业只要能够满足员工的需求,员工是很少去离职的。如目前员工夜班工作时间长,每月没有休息日,公司就要考虑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和休息时间,晚班不要超过9小时,每月给予员工至少两天休息。再比如公司有许多员工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自然就会产生要找另一半的需求,尤其对于电缆公司来讲,女员工稀少,员工天天辛苦干活,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找对象,这时公司就可以与一些女员工多的企业联合举办联谊舞会、文体活动等,增加他们与女同志接触和了解机会,甚至如果有合适的,公司领导也可以出面撮合等。

4、帮助员工做职业生涯规划和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目前公司员工对自己的发展和前途往往感到非常迷茫,不知自己的明天该如何去规划,方向在那里。于是就会产生其他企业的世界可能更精彩,从而萌生去意。

因此我们必须帮助员工去做自己的人生职业生涯规划,使员工知道自己的优势的在那里,公司会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发展空间,个人该如何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然后结合每个人的特点通过一定的途径去培养,使员工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明确将来努力的方向。只要我们能帮员工做到这一点,我想就很少有员工决定离开公司。

5、待遇留人,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吃草

对于公司生产一线员工来讲,待遇是一种很现实的东西,公司要想让员工卖命干活,也必须付出合理薪水待遇。

但我们也不能为了留住员工,向员工付出高于行业待遇太多的待遇,所以公司要结合行业的情况,制定合理的薪酬福利政策,保持公司薪酬福利的竞争力,否则就会出现有能力的员工向其它企业流失的情况。最终使公司出现“低薪低能”的不利局面,一方面高素质、高能力的技术员工留不住,另一方面高素质、高能力的技术工人又引不进,从而使电缆公司的人力结构无法得到提升,无法跟上公司的发展步伐。

6、感情留人,人都有感情

员工作为人,而人又是讲感情的。公司在对员工的感情投入上,要创造一种让员工有家的感觉,一种和谐轻松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员工家里出现困难时,公司伸出援手;公司高层主动找员工谈心沟通,会让员工有受到重视的感觉;员工结婚或家里出现老人病重、去世的情况时,公司高层亲自到场祝贺或哀悼;员工的家属没有工作时,公司帮助员工给家属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等。都会让员工感激涕零,而公司实际上并没有多付出什么,而收获的往往是员工的心和忠诚。

每当春节等重大节日的时候,公司给每位员工家长邮寄一封感谢信,内容除了祝贺新春之外,就是感谢员工长辈对员工的培养和家属对员工工作的支持。如果员工要辞职,首先家里人会极力劝说或痛骂。

7、培训和学习,为员工增加一份福利

其实对于公司的大多数员工来讲,除了待遇之外,自己能否在公司得到进步和成长,是否有学习的机会也是他们所关注的,尤其对于公司的新员工和准备干些事业的员工来讲。因此,这就需要公司把员工的培训和学习放到一定高度去对待,同时从某种程度来讲,员工的成长和进步也就意味着公司的成长和进步。公司在对员工培训和学习上要适当加大费用预算,做到一次投资,长期受益。如果员工在公司能够学习进步和成长,就会降低朝三暮四的概率。

8、建立生产员工尤其具有一定技能水平的中高级技工流失预警机制

公司内生产员工和个别技术骨干流失在现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如果一旦出现大量流失则会给公司带来沉重打击。这就需要人力资源部门设立生产员工流失预警机制,设定生产员工流失的安全系数。

因此人力资源部门日常就要对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动态分析和管理,一旦发现生产员工流失出现超过安全系数、可能和出现员工大量流失的迹象,要马上做出判断,通报公司高层以采取应对之策,特别要防止个别技术骨干流失带走一批生产员工的现象发生。

9、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机制和环境

电缆公司生产一线部分员工的离职是因为电缆公司用人机制不完善、不规范,缺乏公正与公平,没有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公开选拔。

所以我们如何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机制和环境对于稳定有能力、有抱负的员工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10、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

制定以能力、贡献和绩效为核心的薪酬体系,在兼顾内部公平和外部竞争力的基础上,以岗定薪、以效取酬,确保员工薪酬水平在行业内外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公司将每年对员工的工资情况进行回顾和调整,让员工分享到公司成长的成果。同时对生产关键岗位设立月保底、年保底工资政策。并在生产一线建立优秀质量奖,综合节约成本奖,创新奖,超产奖等各种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

11、加强沟通与交流,创造员工满意度;

人力资源部门作为员工与公司沟通的主要责任机构,将在员工工作满意度提升,劳动保障,职业心理辅导与申诉处理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帮助。同时各级管理人员同样负有相关责任和义务。倡导沟通无障碍、无等级。人力资源部门将采取多种多样的渠道、形式与广大员工保持沟通,包括:正式的会议、论坛、电话、定期的和不定期的书面或面谈式意见调查、《兴乐杂志》《兴乐报》、公司网页(BBS交流)、邮件、公告板等。

12、运用法律

公司要与员工尤其生产一线技术骨干员工签订劳动合同,通过合同内容对双方形成有机约束,从而降低员工的流失和便于控制。

总之公司要想稳定员工队伍,降低人员流失,就要明白员工流失的责任并非全在员工本身,而公司也要多方位反思,并根据公司自身的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员工的非正常流失。

二、拓宽招聘渠道,创新招聘方法,提高招聘效率,保障公司对生产员工的需

求。

1、改变过去只在柳市镇简单发布招聘广告,守株待兔式招聘模式,采取在职员工推荐,内地职介所派遣,内地技校代招,暑期工、学生实习等多种招聘方式,提高招聘效率,保障公司对生产一线工人的需求。

2、与内地技校合作,筛选贫困学生定向培养,毕业后到公司工作。

三、加强公司人才内部培养,建立技术骨干与管理骨干的培养与储备机制,保障公司发展对生产一线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的需求,减缓招聘压力。

1、建立健全公司培训体系,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

2、建立生产一线后备技术骨干、管理骨干选拔任用标准;

3、根据选拔标准,筛选培养对象,制定培养计划并组织实施;

4、定期考核评价,对达到任用标准的要给予机会,大胆任用。

5、做好双高班大学生与内地技校订单生的培养工作。

人力资源中心 2011年8月2日

第二篇:如何解决作文难的问题

教师如何解决学生起步作文的难题

广西来宾市象州中心校刘巧萍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小学阶段习作教学应着力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易于动笔写真事,乐于动笔表真情。目前写作能力相对低下已经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一大弊病,孩子害怕写作文成了家长、老师心中永远的痛。学生则是谈“作”色变。

造成学生厌倦、害怕写作的原因很多,而孩子刚刚接触作文开始,就出现明显的差异,这应该是不正常的。写作作为一种技能,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的,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则要求我们的教学有一个长期的周密的训练过程。而在这一训练过程中,从培养自信开始,不要让孩子过早地出现分化,让孩子爱上写作,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从而为大面积地提高写作质量奠定基础。

从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写作的方法:

一、让学生博览群书。

孩子们的生活阅历是有限的,引导他们博览群书,能让它成为快乐的源头。除了现实生活中的极少部分能为学生亲身经历外,对生活的认识还得靠学生进行大量的、广泛的阅读和交际。同时,通过这些阅读和交际还能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加深对生活的认识。我们从许多优秀的作品的阅读中,能获得思想上的教益和写作技巧上的借鉴。引导学生看《小学生习作》《童话故事》等书籍,让他们互相交流,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并把自己看的好书介绍给周围的朋友,这样大量的阅读和交流,可以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世界,了解周围的人和事。读可以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孩子们会在长期的大量阅读中感受语言文字之美妙,在体验中受到良好的熏陶,这样学生再写作文,便不会觉得“头脑空空”了。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可以让他们激溅出更美的浪花。

二、认真上好作文指导课。

作文难写,这也是很多学生的心声。那么,语文老师,怎样上好作文指导课呢?

1.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文指导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读题,找到作文“要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教师只在学生不懂或有困难的地方帮助解释即可。其次,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再次,鼓励学生说真话。让学生把自己所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以及做过的事真实记录下来,哪怕是错的也要如实记录。只有这样,作文才能有血有肉,令人信服,作文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2.帮助学生拓展思路。第一,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角度去考虑问题。面对话题,多方求问就是激活思维的有效途径,多角度解读话题,使学生的作文立意更深刻、更新颖。第二,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从小事中抽取出带有本质性的东西,丰富学生作文的选材。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小事,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这些小事中提炼出中心,这对丰富学生作文的素材,开拓学生作文的思路是十分重要的。

3.读与写相结合。教师要把读和写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读”去解决写作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典范的文章,非常适用于“写”的指导。尤其是教材在安排训练上,很多都照顾到了“读”与“写”相结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些范文的写作特点,也可以在学生写作中,遇到实际问题时,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从中受到启发,找到方法。

“读”也可以是教材外的内容,在选取内容时,通常是为了解决作文中的某一问题,而选取一个片断,让学生通过阅读,对作文的一些方法有所感知和领会。

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生活是广阔无垠,丰富无比的。生活犹如一座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应要从观察开始。在生活的每一刻,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可能成为学生观察的对象,如一棵草,一朵花,一只小狗……等等。学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观察着,可这些印象他们可能很容易就遗忘了。我们可以利用班会课或口语交际课,让学生讲讲身边的事,引导他们思考、观察。

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人物外貌,我便从学生最熟悉的老师—我开始入手,让他们观察我的衣着,我的长相,并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他们去说、由于学生每天都接触老师,所以很快就能抓住了老师的特点。接下来我又发给他们小镜子,让他们观察自己,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然后告诉他们这就是人物特点。最后给自己“画相”。待老师把作文读出来后,如果大家能根据特点猜出这个人,说明这个同学画自己画的相成功了,老师给予鼓励。这种方法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加深印象,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我还引导学生有意的观察,观察教室、观察水果、落日……既然落日让学生们觉得很美,那我们就领学生们去观察、体会落日美在什么地方?让学生在细细观察中品味夕阳落日的摄人心魄。秋天是美丽、迷人、丰收的季节,还让学生走进田野,走进山间,走进农家,去观察秋,去体会秋,去领悟秋……这样的有意观察,学生再写作文时便不会觉得无话可写了,他们会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会让他们的文章充满真情实感。在生活的海洋里,有着取之不尽的素材,而多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有意地观察这些素材,会让他们的作文因生活而闪亮,写作文再也不是头疼的事,而是快乐的,有意义的事了。

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让孩子们的思维插上了美丽的翅膀,他们可以和孙悟空一起遨游太空。这时候的作文是让他们觉得快乐的,他们可以让这股快乐之水流得更多,更欢。因此在作文中我们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们可以让学生续写课文的结局,可以让他们改变文章中人物的名称、叙述顺序,可以让他们看图作文.我们要为学生创设想象的情境,让学生在写作中感受到写作给他们所带来的快乐。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还告诉学生,不仅写自己看到的,还可以想到的.比如:在写同学的时候,大家知道说“他的头圆圆的”“他的眼睛滴溜溜地转”我接着问:”你看到他的头你想到什么呢?看到她的眼睛你又想到什么呢?”大家发言很踊跃,有的说头像大西瓜,像大皮球……眼睛像两颗黑葡萄,像珍

珠……为了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我还叫学生续编故事,或是书本的故事,或是老师出的一个只讲了一节的故事,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想象确立关系,把故事编完.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五、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 ,让学生在精彩的文章中感受快乐。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比如在教学生写人物外貌的时候,先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和想到的写下来,老师讲评时告诉学生,你们能写出了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很好,但是,如果语言再美一点是不是很好呢?我先给他们引路,在“它的眼睛大大的,像两颗黑葡萄”变成“她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像两颗黑葡萄”让学生比较一下,学生觉得这样写很生动,我便抄写了好多写人外貌的词语给学生背诵。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课、体活课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六、拓展写作空间,让学生展开写作的翅膀。

首先,三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作文,帮助他们树立写作信心很重要,所以作文的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如果条条框框限制太多,学生的畏惧心理就会更加严重,写出的文章也会内容空洞,缺乏活力。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总体特点,选择合适的题目,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要使学生觉得有话想写,

有话可写。教师可以多出一些诸如“我想------,“一件小事”此类的题目,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有更多的素材可选,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太难,逐步树立写作信心。此外,在初学作文时,学生的水平并不高。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

其次,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教师应引导他们从中挖掘合适的写作素材。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和家里度过,接触外界的机会不多,所以教师在指导写作时,要善于引领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去体会,深入发掘题材,要给学生创设情境,把生活搬进课堂,演绎其中的精彩片段,给学生以真实的感受,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挖掘素材。例如描写秋天的景物,教师可以诱导学生谈一谈曾经参加过的秋游和秋季的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回想见过的景物,产生一个直观的认识,再通过相互讨论交流和老师讲解等方式引导他们掌握描写景物的基本思路、方法、好词佳句等等。这样学生会很快的提取出素材,写的文章也比较真实。

第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有感情的的作文才显充实,才有内涵。教师还要善于引发学生的创作情感。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走近学生的生活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困惑等等。比如可以出一个《说说我的心里话》或是《我最想说的话》之类的作文题,让学生倾诉他们的喜悦、忧伤、委屈、建议、感想……,让学生产生沟通的欲望、需要和热情。每次作文都要引导学生舒发感情,真实的写作。有时教师也可以因势利导,利用学生的某些疑问或好奇心理来完成一篇作文。

七、指导从说到写,降低难度。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再强调作文要练习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我们要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教学时,重视说的训练,先让学生说,在会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写,学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先说再写不仅能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表达水平,也能帮助学生纠正语病。说是写的前提,写是说的结果。

八、教给修改方法,培养习惯。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一直存在学生作文教师改的现象。叶圣陶老先生曾一再呼吁“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学生“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这也是叶老语文教学思想“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在作文教学

上的体现。所以,在作文起步阶段,就必须养成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一方面向他们介绍古人名家锤字炼句的故事,讲述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道理,提高他们认真修改草稿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第一篇作文学生做好草稿后,就选择一篇有共同毛病的作文抄在黑板上,指导学生逐字逐句推敲,教给学生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完后,再让学生比较修改后的作文和刚才的作文,使学生清晰地感知到好文章确实是改出来的。再让学生运用这样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学生有了修改作文的兴趣,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自然也养成了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大有好处。

九、激励评价,作文有快乐。

讲评作文时,教师要本着让作文充满快乐,使学生愿意写乐意写的原则,抓住重点,不要去找枝枝节节的问题,要抓住作文训练中,全班学生共同的、主要的问题来讲评。讲评时要做到:少讲多听,少讲多练,少批评多鼓励,多批少改(重在点拨)。尤其对作文水平较低的学生,更要看到他们的长处,看到他们的进步,哪怕是点滴的进步,也应该找机会适当地当众地加以表扬,使他们增强自信心,愿意进一步努力。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让他们写自己喜欢的事,感到快乐的事,不要过多地去批评,去挑毛病,要善于发现学生文章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词用得好,让学生在作文中体验成功与快乐!激励的方法可以多样化: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读读学生的文章,也可以把文章通过红领巾广播播出,也可以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中刊出,增加学生的自豪感,感到写作文是件快乐的事。

总之,要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快乐,自然就不会怕写作文了。

第三篇:如何解决中学生作文难的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如何解决中学生作文难的问题

作者:刘海棠

来源:《现代教育创新》2013年第06期

方法如下:

1、解决学生认识问题打消学生的畏惧心理。让学生不怕作文,慢慢喜欢作文。我说“会者不难、难者不会”,教师要教育学生把作文看成是在用书面语言说话,想说什么就写什么,只要敢写就成,慢慢的学生就有话说了,自然就不怕作文了。

2、解决学生无话可说的困惑,帮助学生找回写作的信心和写作兴趣。①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素材,作为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深入生活,教师在教学之余,可以带领学生走向社会,领略自然风光,丰富感性知识。春天带着学生去爬山;夏天领着学生去赏绿;秋天让他们去品味丰收果实;冬天让他们去读白雪、悟寒风。引导他们五官一齐开放,多渠道、多角度的观察生活、认识生活。返校后,引导学生大胆加工改造、想象出一幅美妙的立体画面;或是鼓励学生课前五分钟讲一件新鲜事,或是举行“假日趣闻”报告会……为写作积累素材,常言说的好,不打没有准备的仗,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也一样、如果学生平时不积累,到真正写作时说什么呢?②在阅读中积累。学生光积累生活还是不够,还得在阅读中去积累,鼓励学生多读名篇佳句,在阅读的同时培养语感,就如生活中的李阳英语一样,要鼓励学生多读、快读,以至于达到脱口而出,解决怕难情绪,把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名言佳句用一个专门的本子把它摘录下来,这样日积月累,而且时常拿出来读读、看看,这样也可以为以后的写作积累素材,同时也丰富了自身的知识。③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写作中,除了写现实的现象以外,还要以现实为基础,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是十分必要的。

3、引导学生写真情实感。作文应当写学生的真实感受,应该是有感而发,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手中笔写自己的内心世界,抒发自己的感情,在这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多写日记、周记、记可说之事,说想说之话。但是由于工作忙,对学生所写周记、日记,不能一一批改,在这一方面就采取读读周记的方法进行,即每节语文课前用三分钟时间,让一两个学生把自己的周记在全班诵读,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和胆识;二是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写真人真事,因为只有真实的才会感人,只有真实的才可写,三是鼓励学生会摘录写真情实感的文章。积累写作素材。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新课程怎样教《沈阳出版社》

[3]湖南教育杂志

第四篇:如何解决企业管理制度执行难的问题

如何解决企业管理制度执行难的问题 执行是制度的生命力,但也是企业制度建设中的大难题。制度为什么执行难?又该如何解决?从秦皇岛秦冶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秦冶重工)的制度建设实践,我们可以剖析制度执行难的原因,并从中找出解决之道。制度执行难 难在哪?

制度执行难在于缺乏制度执行环境和积淀。从企业历程看,大多数企业或脱胎于国企,尽管认识到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但普遍缺乏可资传承的有效制度建设实践,企业制度执行犹如“摸着石头过河”。因缺乏执行环境和积淀而导致执行难,在制度建设初期尤为明显。因此,制度执行难有其客观因素,也是特定阶段的特定表现。

制度执行难在于制度本身存在难执行的因素。制度本身难执行一方面是因为制度质量不高,具体表现为制度不符合实际、内容有所缺失、职责不明晰、流程不通畅、规定不明确、缺乏奖惩、修订不及时等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制度不成体系。制度制定的不同步,或制度之间的不协调,往往会导致一个制度的执行缺乏相关制度的支撑,使制度难以执行。

制度执行难在于对制度认同度不同。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制度制定过程中沟通协调不足,导致辅助、协同部门不认同制度,敷衍执行;二是制度执行比原来要付出更多努力,损害既得利益(潜规则),使执行者不认同制度,抵制执行;三是制度执行过程中尤其是在初期往往会出现成本增加、效率下降、矛盾频繁等情形,

导致一些人降低对制度的认同度。笔者认为,利益是认同之本,只要存在利益区隔,就存在不同的认同度。

制度执行难在于制度认知不到位。从秦冶重工的实践看,对制度的认知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员工对制度的知晓程度和了解不完全。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在于员工看不到通过(OA)发布的制度,而基层又缺乏对制度的全面宣传和贯彻。二是由于知识、能力、岗位的不同,员工对制度中的具体规定存在不同的理解,在执行中出现偏差。三是同一事项不同方面的规范分布于不同的制度中,如对销售合同的规范就分布于合同管理、合同评审、销售报价、订单设计、货款结算等不同的制度中,靠单一的制度难以形成对同一事项的全面认知,制度越多又不加以整理分类,这种情形就会越严重。

制度执行难在于缺乏执行规划、执行资源配置不到位。有的制度创设程度较高,如秦冶重工在2012年8月发布的《招议标管理办法》、《采购价格管理办法》就属于创设程度较高的制度,其中的年度招标、集中招标、价格调查、采购指导价、价格审查等都是新创设的。创设性规范往往缺乏实际支撑,没有经验可循,其执行和展开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和资源配置,需要对执行作出一定的规划。但实际上往往缺乏执行规划、资源配置不到位,造成创设性规范执行难。制度执行难在于缺乏检查、惩处。缺乏制度检查主要表现在检查机构、检查意识、检查规范三个方面。在检查机构方面,主要是组织体系不健全,检查机构缺失,制度执行几乎完全依赖部门和职工的觉悟。在检查意识方面,主要有缺乏检查意识、推脱检查、不敢检查或敷衍检查。在检查规范方面,

主要是检查方式和检查手段还比较简单、违章跟踪和整改不到位。

制度执行难 解决之道

笔者从环境和历史积淀、制度本身质量、制度认同、制度认知、制度执行规划和制度检查惩处等多方面分析了制度执行难的原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秦冶重工从2009年开展自主制度建设,在解决制度执行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建立和推行制度文化,营造制度执行氛围。近年来,秦冶重工将制度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重点建设,出台了《规章管理办法》、《规章检查办法》、《制度建设工作考核办法》、《制度制定奖励规定》等制度建设的重要规章,为企业开展制度建设,建立和推行制度文化,营造制度执行氛围提供了制度依据、规范和保障。

二是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提高制度制定质量,增强制度的可执行性。笔者认为,解决由制度自身质量所带来的执行难问题,应首先从整体上构建一个制度体系框架,对经营、技术、生产、采购、质量、成本、财务、人力等各方面和相互间关系有一个全面的制度安排,并根据紧要程度安排制度制定的先后顺序,然后再通过3年~5年持续的制度建设,形成相互支撑的制度体系,实现制度基本全覆盖、有章可依,满足制度执行的基本需要。

三是提高制度认知。秦冶重工通过制度公告形式多元化、开展制度培训等方式提高制度认知度,为制度执行奠定认知基础。秦冶重工还通过局域网公告、企报刊载、公开场所张贴、车间部室内部看板宣示等多种形式进行“广而告

之”,将制度显性化,让员工多途径了解制度。同时,可以对制度进行系统分类和整理,编撰制度汇编,以电子版和纸版并行的方式予以发布,使之成为员工工作的必备手册,便利员工学习和执行制度。此外,开展制度培训,也是提高制度认知和统一认知的有效方法。

四是编制制度执行规划,推进制度有序执行。编制制度执行规划是解决创设性规范执行难的有效方式。所谓制度执行规划,就是根据制度要求和业务实际而对制度执行所做出的统筹安排包括:对制度创设项目执行先后顺序和时间的安排,对业务梳理的安排,对执行方式的安排,对执行技术、资源的安排。制度不解决具体的技术问题,也不提供具体的执行资源,但执行必须要有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资源配置。

五是建立健全执行检查机制,加大执行监察力度,依章奖惩。秦冶重工通过健全检查机制,依章奖惩,有效促进制度执行。他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检查制度化,制定了《规章检查办法》,为制度检查提供了制度依据和保障。二是检查职能化,将制度检查明确列入机构职责,对于不履行检查职责和所管辖制度执行存在严重问题的实施问责,克服不敢检查、怕检查的畏难情绪和心理。三是检查方式丰富化,全面检查和专项检查、随机检查结合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检查,同时利用ERP等信息化技术丰富检查手段。四是在坚持专业检查常规化的同时,加大对制度综合管理机构———企业策划部的检查力度。五是依章奖惩。依章奖惩既是制度执行的结果也是制度权威的重要体现。六是公开检查和奖惩结果。秦冶重工每月以《制度检查月度报告》、《奖惩公告》的形式公布制度检查情况和依据制度奖惩的情况。通过

公告,表彰和激励遵章执制者,处罚和惩戒违规者,警告和威慑心存侥幸者、观望者。

第五篇: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问题?

金融危机以来,大学生就业已成为老百姓关心的热点话题之一。国家有关部门一直积极努力地致力于研究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难题。

新的一年开始了,又将有一批新的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面对就业压力、城市生活消费成本的逐渐增高以及自身就业技能和社会市场需求的脱轨等主客观因素,大学生们正逐渐调整自己的就业观念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21世纪的一个大趋势是自主创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走这条路,不仅解决了毕业以后的生活费用,也为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面对迅速发展的市场,我们应当鼓励大学生抓住最好的时机,根据情况在没毕业以前就先动起来,先学起来,先赚起来。毕业以后才能够更好地踏入社会这个更大的学校!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等问题,我们特刊发特约作者的相关文章,供参考。

主持人:近年来,大学生就业、自主创业一直是老百姓津津乐道的热点话题,各位对就业难、创业难有什么看法?具体怎么解决?

见解一:“创业”——“危”与“机”并存

周贵发: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各级政府以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空前重视,出台的相关政策也很多!但到目前为止,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远远低于往年同期水平。在国家出台的众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中,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举措尤为引人注目,抓住重点,切中时弊,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长期以来,讲到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往往都说不到大学毕业生总数的“1个百分点”,低是不争的事实。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极小,所以空间和潜力就非常大,这是辩证的,可以用“广阔天地”来描述。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流向:考取公务员进入党政机关的占1%,考入事业单位的占10%,其中3/4到教育和医疗单位,60%到县及县以下;进国有企业的占7%;考研和出国留学的占10%;自主创业的则不到1个百分点;70%左右的毕业生就业出路主要是各类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城乡基层公共服务性岗位和灵活就业。

我国高校毕业生多年形成的这种就业走向和基本定式,不是哪个文件或哪一级党委、政府规定的,而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律使然,在短时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和看到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巨大空间。所以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是金融危机形势下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一条权宜之计,更是一条破解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题的一条长远之计和重要途径。

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比率之低,当然是有原因的。一是缺少创业资本。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民还不富裕,大学生基本上是没有资本来源的“穷”学生。创业资本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制约瓶颈。二是普遍没有自主创业的思想准备。创业教育一般摆在大学高年级甚至在毕业阶段,大多滞留于竞赛式的纸上谈兵,迄今没有一本指定的规范教材或课件,没有形成一门系统的课程并进入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义务教育阶段几乎没有开展创业教育。在大学生中,极少数的学生即便家长或家族可以为之提供创业资本,学生也不一定愿意去自主创业,从项目选择到创业过程,都缺乏必要的和充分的思想准备。毕竟,自主创业是有风险的。三是缺乏创业扶持机制。在比较长的一个时期,大学生自主创业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状态,“成活率”不高,成功的范式更少,教育部2004年的一项研究报告披露,在97家比较早的学生企业中,赢利的仅占17%,大学生自主创办的公司,5年内仅有30%能够生存下去。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举措,尽管促进扶持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如“小额5万元以下担保贷款”,上限5万元加上按政策规定由学生自筹匹配的30%即6.5万元能做什么?意味着其创业起点会很低,可能就是一个“地摊”水平;本身就无资本又何来担保?创业项目本身能不能作为担保?小额是否过“小”,程序是否过“繁”等等。尽管大学生自主创业系统的扶持和服务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毕竟开篇破题有了一个起始。所谓危机,往往是有“危”也有“机”,审时度势,勇敢面对,积极应对,是当前大学生普遍而积极的就业心态,大学生自主创业在高校正在引起广大学生的关注和热议,在就业的多项选择中,“自主创业”这一选项将会吸引更多学子的目光,但它需要扶持,需要激情,更需要有准备的头脑!

见解二:转变择业观念

胡宗秀:人才流向与分布的不均衡,一方面表现为基层人才匮乏与都市人才浪费并存。另一方面,相当多的毕

为什么这些高校毕业生宁肯固守城市,做“都市漂族”也不愿回到家乡,更不愿下到基层呢?作为千百万农村娃中的“翘楚”,10年寒窗,一路拼搏,图的是什么?的确,城市有着更多的优越性和更多的发展机会。与基层相比,它具有更多的诱惑力。觉得城里有前途,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其实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发展的根本在于个人的能力与本领,基层也有更多的机会长才干、添能力,更能锻炼人,培养人。

个人认为,大学毕业要调整心态,转变择业观念。如果不从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出发去选择适合的岗位,难免在择业时显得茫然失措。同时,人事、教育部门和高校都要进行理性引导,尤其要注重对大学生就业工作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用优惠的政策扶持,并营造“下得去,留得住”的良好就业环境。鼓励、支持、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企业、到农村、到非公经济单位就业和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如今,国家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到西部去,到基层去,支持他们自主创业,这也是个好机会,必须把握好这些机遇。“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条条大路通罗马”,就业的路千万条,在任何地方就业,干好了同样大有作为和出息。要“下得去、留得住”,关键在于自己。

见解三:做好“公共服务”

张传发: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各级政府都在想办法,有的还为此专门立法,且社会各界也做了不少工作;接下来,要想“卓有成效”,就必须在“公共服务”上狠下些功夫。

所谓“公共服务”就是给大学生们提供各种具体信息,告诉他们政府有关部门对大学生就业有哪些优惠政策,国家正鼓励大学生到哪些地方、哪些行业去工作;如果有的大学生想创业,有关部门应该告诉他们,哪些行业有多少人在这个领域投资,过剩生产能力已经是多少,哪些行业适宜大学生去创业,风险有多大,然后让大学生自己决策到底投不投资;哪些用人单位现在正缺什么样的人才等等,大学生们现在对这样的信息服务可以说“如饥似渴”。

个人建议,各地除了编印“大学生就业政策手册”,相关部门还应开通“大学生就业网站”和“大学生就业手机报”,并以这些“网站”、“手机报”作为大学生就业的“立交桥”,让政府、用人单位、大学生诸多方面通过这座“立交桥”交流就业信息而“互通有无”。多做些沟通工作,多做些服务工作。

见解四:提高大学生创业本领

张东阳:近几年,风靡全球高校的创业计划竞赛在我国开展得正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少数大学生只注重自己能否获奖,进而获得保研、获得高额奖金等机会,而不考虑该计划是否能真正投放市场实现赢利,因而还呈现一种“应试创业”的倾向。

不少创业计划竞赛参赛者的初衷都是:自我锻炼、培养团队精神,却很少提到创业、提到融资。这固然与中国的资本市场落后、创业投资处于起步阶段、二级市场尚在酝酿中、融资相当困难等问题密切相关,但也与高等教育模式密切相关。中国的教育是管理型、封闭型的,实行的是不完全学分制,大部分学生不能提前或推迟学习,接触社会的机会不多,学生知识创新意识不足,普遍缺乏一种创新精神和冒险意识。在大学生创业的层次和领域上,我国大学生从事高科技领域的很少,不少是从事家教、办书店,甚至是卖肉、卖鸡蛋、收废品等服务行业。

引导大学生创业,除了创业者本身的性格、学识水平、交际能力等基本素质外,社会各界也应该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完备的创业教育、实践机制,营造“理解创业、支持创业、帮助创业”的社会氛围,尽快打破大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念,培养他们创业精神,给他们更多参与创业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创业本领。也就是说,要对我国大学生创业相关制度进行创新。目前坚持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方针,切实降低创业门槛,不断优化创业服务正在受到重视。而落实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及大学生创业的小额贷款额度也日益提高。为大学生就业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见解五: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首位

赵光瑞:温家宝总理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百余名大学生畅谈心声时强调,政府一定要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首位。培养一个大学生需要很高的社会成本,既有个人和家庭的很高投入,也有国家的大量投入。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无疑是一种极大浪费,不仅不符合个人利益,也同样不符合社会利益,从另一个方面讲,由于大学生相对具有更好的素质,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带来的财富效应和社会效应,一般也要大于其他人。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首位从发展角度看是必要的。

个人认为,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调整产业结构。有经济学家认为,注重“6+1”产业链中的“6”,能够解决大学生和社会就业问题。所谓“6+1”产业链包括产品制造、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其中产品制造为“1”,其余环节为“6”。“1”只能产生10%的利润,可是我们恰恰是在“6”方面较弱,过去“6”方面的利润大部分都让外国人赚走了。发展中国经济,必须下决心调整经济结构,这就需要政府主导帮助企业进行“6+1”产业链的高效整合。创造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有利条件。

上一篇:如何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下一篇:如何发挥派驻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