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一体化

2022-08-23

第一篇:人力资源管理一体化

河南电大工商管的理本科人力资源管理教考一体化网上考试题库

河南电大工商管理本科《人力资源管理》(教考一体化)网上考试题库

第一部分 四次作业试题及答案

第一次作业

一、单选题

1.通过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配置,消除劳动力耗费并获得劳动力生产的能力。这是指人力资源的什么特性?( ) C. 再生性

2.在确定人员的净需求以后,就可以估计所选择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措施能否减少人员的短缺或剩余。这是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中的哪一个步骤?( )。 B. 制定能满足人力资源需求的政策和措施

3.制定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管理层、员工、监管机构、客户等)、财务增长标准、市场增长标准、品牌增长标准等指标体系、方法和工具。这是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哪个步骤?( ) C. 战略衡量

4.具有内耗性特征的资源是( )

B. 人力资源

5.通过检查人力资源目标的实现程度,提供关于人力资源计划系统的反馈信息。这是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的哪项活动?( )。 C. 控制与评价

6.下面哪一项不是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 ) A. 产品

7.既体现了一个组织所处的竞争环境,也体现了一个组织的使命、远景和发展方向;还表明了一个组织,要实现战略目标和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要进行的资源配置。这指的是组织的哪一方面?( )。 C. 组织战略

8.对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优势和不足进行全面分析,并在综合考虑战略、使命、外部环境、内部资源的基础上,提炼影响组织人力资源战略选择的关键问题。这是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哪个步骤?( )。 D. 战略分析

9.一个国家或地区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和专门技术能力的人口总称为( )。 C. 人才资源

10.象体育、文艺和特种工艺等单位须招用未成年人工作,一般在依法履行完审批程序后这些单位就可以招用未成年工了,那么中国政府规定的未成年的年龄是多大?( ) A. 16周岁

11.人力资源可以为他人、为其它社会组织及整个社会所拥有。这是指人力资源的什么特性?( ) A. 共享性

12.预测由未来工作岗位的性质与要求所决定的人员素质和技能的类型,属于制订人力资源规划的( )。

D. 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

13.确切地说智力是人力资源的哪一部分?( )。 C. 基础

14.以“任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是在( )性假设基础上提出来的。 D. 经济人

1

二、多选题

1.人力资源过剩时应采取的对策( )。

A. 减少工作时间 B. 暂时关闭工厂 C. 人员的重新配置 D. 共同分担工作 E. 永久性裁员

2.下面哪些工作是人力资源战略的主要内容?( )。

A. 组织文化发展战略 B. 绩效和薪酬战略 C. 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战略 D. 人力资源中长期规划 E. 人力资源引进与保留战略 3.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制定主要包括( )环节。 B. 战略分析 C. 战略选择 E. 战略衡量

4.以下哪些法定劳动年龄以外的劳动人口属于现实的人力资源?( )

A. 55岁以上的女人 B. 60岁以上的男人 C. 未满16周岁的特种工匠 D. 未满16周岁的体操运动员 E. 未满16周岁的文艺演员 5.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有( )

A. 人口迁移 B. 人口年龄结构及其变动 C. 人口总量及其生产状况 6.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是( )。

A. 战略员工培训与开发 B. 战略绩效管理 C. 战略人员配置 D. 战略职业发展管理

7.人力资源的质量,是指劳动者在实践活动中表现的劳动能力的综合素质,一般包括( )等素质。 B. 智能 D. 身体 8.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有( )。 A. 德尔菲法 C. 回归分析法

三、判断题

1.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已不再是影响工作绩效的唯一重要因素,员工的态度、观念对企业生产力及企业效益的影响日益加强。 正确

2.人力资源是一定范围内的人口总体,它涵盖了城市和农村的所有人口。 正确

3.人力资源规划包括组织的人力资源招聘、任用、考核、培训、薪酬、激励、文化方面的计划。 正确

4.围绕西部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国家的战略部署和重点任务,我们应大力开发自然资源,并以此促进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 错误

5.传统人事管理的特点是以“人”为中心,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以“事”为核心。 错误

6.组织中任何战略规划的实施都离不开入力资源战略的支撑。 正确

7.人才资源表明了人的质量;而人力资源则是人的数量(包括劳动者)和人的质量的统一。正确

8.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组织战略之间具有相互依赖的互动关系。 正确

2 9.人力资源的基础是人的体力和智力。 正确

10.我国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人不属于现实的人力资源。

错误

11.人力资本反映的是流量与存量问题。 正确

12.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设定的,以愿景为基点,为寻求和维持可持续人才竞争优势而作出的有关组织全局的筹划和谋略。 错误

13.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之一就是通过引进技术人才可以促使企业生产技术和其他工作流程变革,从而提高竞争优势。 正确

14.依据中国法律规定,未满16周岁的人不能参加劳动,即便参加劳动也不属于真正的人力资源。 错误

第二次作业

一、单选题

1.类似与对其他资产进行所谓的“维修”和“加固”而支付的费用称之为( )。 C. 调剂成本

2.测试被评价者在团队中工作和于他人发生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在处理问题时的分析思维能力,以及其个性特征和行为风格的方式是( )。 C. 无领导小组讨论

3.任职工人按时间顺序记录工作过程,然后经过归纳与提炼,取得所需工作信息的信息提取方法是( )。

B. 工作日志法

4.通过对实际工作内容与过程的如实记录达到工作分析目的的方法是( )。 D. 纪实分析法

5.适用于企业内部各种辅助性生产或服务性工作单位的定员方法是( )。 C. 按岗位定员法

6.适用于看管大型联动设备、从事自动流水线生产人员的定员方法是( )。 A. 按岗位定员法

7.组织为了提高员工的生产技术能力、为增加组织人力资产的价值而发生的成本是( )

C. 开发成本

8.招聘中运用评价中心技术频率最高的是( )。 D. 公文处理

9.工作分析人员直接到现场,亲自对特定对象进行观察、收集、记录有关工作内容、工作时间等相互关系,最后把取得的信息归纳整理成适用的文字资料,这样的分析方式是( )。 C. 观察分析法

10.组织在招聘和录取员工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是( )。

B. 获得成本

11.工作中不能继续分解的最小动作单位是( )。 D. 岗位

12.适合于冰箱厂流水作业岗位的任务分析方法是( )。 D. 决策表

13.某电子公司录取的新员工需要岗位培训3个月才能达到标准生产能力,在这三个月都是按

3 标准生产能力应得工资支付的。另外某员工在此期间由于未达到标准的操作水平,他的操作速度低于流水线上的其他员工,导致其他人的操作速度不得不减慢,因而造成产量损失。假设该员工按标准生产能力应得工资是2000元/月,按实际生产能力应得工资是800元/月;该新员工造成的流水线生产的损失是500元/月。那么该新员工的在职培训成本为( ) A. 5100元

14.对实际工作中具有代表性的工作者的工作行为进行描述,通过积累、汇总和分类,得出市级工作对员工的要求的方法是( )。 D. 典型事例法

15.既要研究如何计量在获得和开发人力资源方面组织的投资,又要研究如何计量目前录用人员的重置成本。这指的是哪种会计内容?( ) 。 D.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

16.某企业对10名新招来的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从讲课到实习一共花了5000元费用,请问这笔费用应从人力资源成本的( )列支。 D. 开发成本

二、多选题

1.影响招聘的内部因素有( )。

A. 招聘者的素质 B. 组织空缺的职位的性质 C. 组织的人力资源政策 D. 招聘预算 E. 组织的发展阶段和战略 2.评价中心常用的测评技术有( )。

A. 角色扮演 B. 管理游戏 C. 口头演讲 D. 领导小组讨论 E. 公文处理 3.影响招聘的外部因素有( )。

A. 招聘单位所在地区的影响 B. 所要招聘的人员类型及其供求状况的影响 C. 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 D. 竞争对手的影响 E. 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影响 4.面试的基本类型有( )。

A. 结构化面试、半结构化面试与非结构化面试 B. 压力性面试与非压力性面试 C. 常规面试、情景面试与综合性面试 D. 一次性面试与分阶段面试 E. 单独面试与集体面试压力面试 5.人力资源使用成本包括( )。 C. 奖励成本 D. 调剂成本 E. 维持成本 6.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假设是( )。

A. 用计量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的形式提供信息 C. 作为组织资源的人的价值受管理方式的影响 D. 人是组织有价值的资源 E. 人是人力资本的载体

7.工作岗位的设置原则有( )。

A. 因事设岗原则 B. 人事相宜原则 C. 整分合原则 E. 规范化原则 8.人力资源成本包括( )。

A. 使用成本 B. 保障成本 C. 获得成本 D. 离职成本 E. 开发成本

9.招聘就是通过各种信息途径寻找和确定工作候选人,来满足组织的人力资源需求的过程,具体包括( )环节。

A. 甄选 B. 招募 D. 聘用

三、判断题

4 1.工作分析的观察法通常和面谈法结合使用。 正确

2.面试方法可以全面测评个体的任何素质。 错误

3.离职前低效成本指的是一个员工在离开某一单位前,由于原有的生产效率降低而造成的损失成本。 正确

4.工作分析所输出的结果是各个职位的工作说明书。 正确

5.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既要研究如何计量在获得和开发人力资源方面组织的投资,又要研究如何计量目前录用人员的重置成本。 正确

6.人力资源会计只关注成本收益问题。 错误

7.职位说明常与工作规范写在一起,统称为职位说明书。 正确

8.正规的面试一般都为结构化面试。 正确

9.职位说明书是甄选的基础。 正确

10.人力资源是凝结于个体身上的知识、经验、技能、工作努力程度、健康及其他质量因素的总和。

错误

11.定额与定编、定员是紧密相关的。定额是合理编制定员的前提。 正确

第三次作业

一、单选题

1.在培训中,先由教师综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与原理,然后围绕某一专题进行讨论的培训方式,是( )。 D. 研讨法

2.基本工资的计量形式有( )。

D. 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3.薪酬制度包括工资制度和( )。 D. 福利制度

4.用来补充基本工资,对员工的突出表现和超额贡献进行回报的工资形式是( )。 D. 绩效工资

5.企业对新录用的员工进行的集中培训,这种方式叫( )。 A. 岗前培训

6.能够提供有关员工的工作及成果的信息,这是绩效管理的( )。 D. 反馈功能

7.培训的起点是( )。 D. 培训需求分析

8.将劳动技能或职务执行能力作为决定基本工资的主要因素。突出个人能力,既与职务挂钩、又与个人能力挂钩,兼容了岗位之间的劳动差别和岗位内部的个人能力差异.这种工资制度是( )。 C. 技能工资制

5 9.通过示范,教一名工人如何操作一台车床,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哪项工作?( )。 C. 员工培训

10.根据员工工作的结果衡量绩效水平的方法是( )。

C. 成果法

11.下列哪些手段可以起到长期激励效果( )。 D. 所有权计划

二、多选题

1.绩效考核的方法主要有( ) 。

A. 比较排序法 B. 成果法 E. 行为法 2.在岗培训的优点有( )。

A. 培训内容具有针对性 B. 容易沟通 C. 容易检验培训效果 E. 节约成本 3.绩效考核体系指标设计的原则是( )。

B. 与工作绩效一致原则 C. 独立性原则 D. 可观察原则 E. 结构性原则 4.薪酬管理的目标是( )。

C. 吸引和留住人才 D. 引导员工与组织保持相同的发展目标 E. 激励员工 5.影响薪酬制度的内部因素有( )。

A. 生产技术因素 B. 组织战略因素 D. 组织文化因素 E. 财务实力因素 6.绩效考核者通常有( )。

A. 被考核者本人 B. 同事 C. 下级员工 D. 直接上司 E. 客户 7.薪酬的功能有( )。A. 补偿功能 B. 激励功能 D. 调节功能 8.薪酬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

A. 合法保障 C. 外部平衡 D. 同工同酬 E. 按劳取酬

9.绩效考核是考核者按照既定规则,使用标准的方法,对员工及其工作成绩作出评价的过程。包括( )。 A. 绩效界定 C. 绩效考核 D. 绩效反馈 10.薪酬管理的任务是( )。

A. 薪酬目标设定 B. 薪酬结构调整 C. 薪酬政策选择 D. 薪酬计划制定 11.绩效工资的主要形式有( )。

A. 利润分享 B. 所有权计划 C. 平衡计分卡 D. 以个人绩效为依据的激励工资 E. 以集体绩效为依据的激励工资 12.绩效反馈采用面谈形式注意的问题有( )。

A. 讲事实,免套话 B. 负面反馈给希望 C. 批评表扬三七开 E. 解决问题为重

三、判断题

1.技能工资的优点是鼓励员工钻研技能,有利于组织灵活使用劳动力,调节功能较强。 正确

2.岗位工资的缺点是不易反映同岗位或职务内部员工能力及劳动效果的差别,不利于充分发挥员工特别是能力强的员工的积极性。 正确

3.提成工资的缺点之一是容易导致员工忽视售后服务等非销售任务。 正确

4.按组织层级逐级进行绩效考评的绩效管理程序是横向程序。 错误

6 5.“人”的考评客体是这个人从事的职位或岗位。 错误

6.讲授法是员工培训中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培训方法。 正确

7.按绩效考评工作的先后顺序过程进行考评的绩效管理的程序是纵向程序。 错误

8.员工培训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即业务技能和业务知识。 错误

9.员工培训的基本程序的第一步是制定培训计划。 错误

10.员工考评指标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整个员工考评的质量。 正确

11.对优秀员工的绩效反馈应注意给予物质奖励的许诺。 错误

12.在贯彻按劳取酬原则时,需要综合考虑三种劳动形态,即潜在形态、流动形态和物化形态,应以潜在劳动为主要依据,同时考虑物化劳动和流动劳动来进行分配。 错误

13.培训强调的是帮助培训对象获得目前工作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以更好的完成现在所承担的工作。 正确

14.自动化程度高,主要依靠机械进行操作的生产组织和工种,比较适宜采用计件工资。 错误

第四次作业

一、单选题

1.劳动者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在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或其遗属能够从国家、社会得到必要的现金补偿。这是( )社会保险制度。 A. 工伤保险

2.在一个理想的组织中获得一份工种,尽量选择一种合适的、较为满意的职业,这个时期是职业发展阶段设计中所指的哪个阶段?( ) 。 A. 进入组织阶段

3.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是建立什么的原则?( )。 C. 劳动合同

4.追求并致力于工作晋升,管理越来越多的下级,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独立性越来越强倾的职业锚是( )。 B. 管理能力型

5.根据各种职业生涯设计读物所展示的方法,进行自我测定,自我评价,从而把握职业方向。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个人职业生涯设计方法?( )。 A. 自行设计法

6.纠正系统开发阶段已经发生而系统测试阶段没有发现的问题或错误,这种维护类型被称之为( )。 A. 正确性维护

7.按照薛恩的观点,处于职业中期危机阶段的年龄阶段,一般是 ( ) 。

C. 35-45岁

8.按照薛恩的观点,获得早期职业的正式成员资格阶段是在哪个年龄阶段?( )。

7 A. 17-30岁

9.劳动合同一般都有试用期限。按我国《劳动法》规定,试用期最长不超过( )。 B. 6个月

10.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主要包括( )、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内容。 C. 养老保险

11.劳动关系是( )。

C. 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12.建立或创建某种东西,它们是完全属于自己的杰作。是( )职业锚成功的标准。

A. 创造型

13.按照霍兰德的职业个性理论:经理、律师、公共部门任职者、政府官员的个性类型属于( )。

A. 创新型

14.中国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基本原则是:(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保护员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3)( )。 D.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15.在制定职业生涯计划时,剖析自己确定自己能力、分析生涯选择途径、规划发展目标,这是哪一种角色的定位?( )。 D. 员工

16.下面几个选项相比之下,哪一项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 )。 C. 远景规划

17.追求在技术或职能领域的成长和技能的不断提高,保持自己的技术优势,是( )职业锚成功的标准。 B. 技术职能型

18.依据萨伯的观点,当临近退休的时候,人们就不得不面对职业生涯中的( )。 A. 衰退阶段

19.在工作中得到自由与欢愉,活的舒服。是( )职业锚成功的标准。 C. 自主独立型

二、多选题

1.职业咨询预测法的主要测评工具有( )。

A. 职业兴趣测验 B. 能力倾向测试 C. 人格测验 D. 价值问卷 E. 生涯成熟问卷 2.我国的社会保障主要包括( )。

A. 社会保险 B. 社会福利 C. 社会互助和社区服务等 D. 社会救济 E. 优抚安置

3.员工保障管理体系建设的原则有( ) 。

A. 公平与效率结合原则 B. 管理服务社会化和法制化原则

D. 普遍性原则 E. 政事分开原则 4.职业生涯设计的一般步骤是( )。

A. 评估和修订 B. 目标的拟定 E. 计划的执行

5.劳动法规定,在组织内部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它由( )组成。 C. 组织代表 D. 员工代表 E. 工会代表 6.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主要包括( )。

A. 代码维护 B. 硬件维护 D. 数据文件维护 E. 软件维护

8

三、判断题

1.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和基金运营由同一机构负责。 错误

2.按照霍兰德的职业个性理论,教师应该属于创新型类型。

错误

3.生产第一,安全第二;先管生产后管安全。 错误

4.签定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具体方式。 正确

5.要搞好员工保障管理体系建设,就必须保障人权,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 正确

6.员工可以通过组织目标的实现达成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正确

7.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为其组织提供劳动,并从组织获得报酬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正确

8.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而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正确

9.职业生涯管理是员工与组织双方动态互动的过程。 正确

10.即便用人单位及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但为了严明劳动纪律,员工也必须服从执行,无权拒绝。 错误

11.劳动安全卫生的监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工会监督和其他群众的监督。 正确

12.职业生涯中期是员工个人一生最为重要的时期。 正确

13.职业生涯管理的“职业—人”匹配论,一般分为条件匹配和薪酬匹配两种类型。 错误

14.职业生涯管理只是员工对自己的职业工作经历进行设计和规划的过程。 错误

15.劳动法规定,禁止组织招用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 错误

第二部分 “我要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排序

1.按照霍兰德的职业个性理论:经理、律师、公共部门任职者、政府官员的个性类型属于( )。

A. 创新型

2.按照薛恩的观点,处于职业中期危机阶段的年龄阶段,一般是 ( ) 。 C. 35-45岁

3.按照薛恩的观点,获得早期职业的正式成员资格阶段是在哪个年龄阶段?( )。 A. 17-30岁

4.测试被评价者在团队中工作和于他人发生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在处理问题时的分析思维能力,以及其个性特征和行为风格的方式是( )。

9 C. 无领导小组讨论

5.对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优势和不足进行全面分析,并在综合考虑战略、使命、外部环境、内部资源的基础上,提炼影响组织人力资源战略选择的关键问题。这是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哪个步骤?( )。 D. 战略分析

6.对实际工作中具有代表性的工作者的工作行为进行描述,通过积累、汇总和分类,得出市级工作对员工的要求的方法是( )。 D. 典型事例法 7.根据各种职业生涯设计读物所展示的方法,进行自我测定,自我评价,从而把握职业方向。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个人职业生涯设计方法?( )。 A. 自行设计法

8.根据员工工作的结果衡量绩效水平的方法是( )。 C. 成果法

9.工作分析人员直接到现场,亲自对特定对象进行观察、收集、记录有关工作内容、工作时间等相互关系,最后把取得的信息归纳整理成适用的文字资料,这样的分析方式是( )。 C. 观察分析法

10.工作中不能继续分解的最小动作单位是( )。 D. 岗位

11.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是建立什么的原则?( )。 C. 劳动合同

12.基本工资的计量形式有( )。 D. 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13.既体现了一个组织所处的竞争环境,也体现了一个组织的使命、远景和发展方向;还表明了一个组织,要实现战略目标和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要进行的资源配置。这指的是组织的哪一方面?( )。 C. 组织战略

14.既要研究如何计量在获得和开发人力资源方面组织的投资,又要研究如何计量目前录用人员的重置成本。这指的是哪种会计内容?( ) 。 D.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

15.建立或创建某种东西,它们是完全属于自己的杰作。是( )职业锚成功的标准。 A. 创造型

16.将劳动技能或职务执行能力作为决定基本工资的主要因素。突出个人能力,既与职务挂钩、又与个人能力挂钩,兼容了岗位之间的劳动差别和岗位内部的个人能力差异.这种工资制度是( )。

C. 技能工资制

17.纠正系统开发阶段已经发生而系统测试阶段没有发现的问题或错误,这种维护类型被称之为( )。 A. 正确性维护

18.具有内耗性特征的资源是( )

B. 人力资源

19.劳动关系是( )。

C. 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20.劳动合同一般都有试用期限。按我国《劳动法》规定,试用期最长不超过( )。 B. 6个月

21.劳动者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在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或其遗属能够

10 从国家、社会得到必要的现金补偿。这是( )社会保险制度。 A. 工伤保险

22.类似与对其他资产进行所谓的“维修”和“加固”而支付的费用称之为( )。 C. 调剂成本

23.某电子公司录取的新员工需要岗位培训3个月才能达到标准生产能力,在这三个月都是按标准生产能力应得工资支付的。另外某员工在此期间由于未达到标准的操作水平,他的操作速度低于流水线上的其他员工,导致其他人的操作速度不得不减慢,因而造成产量损失。假设该员工按标准生产能力应得工资是2000元/月,按实际生产能力应得工资是800元/月;该新员工造成的流水线生产的损失是500元/月。那么该新员工的在职培训成本为( ) A. 5100元

24.某企业对10名新招来的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从讲课到实习一共花了5000元费用,请问这笔费用应从人力资源成本的( )列支。 D. 开发成本

25.能够提供有关员工的工作及成果的信息,这是绩效管理的( )。 D. 反馈功能

26.培训的起点是( )。 D. 培训需求分析

27.企业对新录用的员工进行的集中培训,这种方式叫( )。 A. 岗前培训

28.确切地说智力是人力资源的哪一部分?( )。

C. 基础 29.人力资源可以为他人、为其它社会组织及整个社会所拥有。这是指人力资源的什么特性?( ) A. 共享性

30.任职工人按时间顺序记录工作过程,然后经过归纳与提炼,取得所需工作信息的信息提取方法是( )。

B. 工作日志法

31.适合于冰箱厂流水作业岗位的任务分析方法是( )。 D. 决策表

32.适用于看管大型联动设备、从事自动流水线生产人员的定员方法是( )。 A. 按岗位定员法

33.适用于企业内部各种辅助性生产或服务性工作单位的定员方法是( )。

C. 按岗位定员法

34.通过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配置,消除劳动力耗费并获得劳动力生产的能力。这是指人力资源的什么特性?( ) C. 再生性

35.通过对实际工作内容与过程的如实记录达到工作分析目的的方法是( )。 D. 纪实分析法

36.通过检查人力资源目标的实现程度,提供关于人力资源计划系统的反馈信息。这是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的哪项活动?( )。 C. 控制与评价

37.通过示范,教一名工人如何操作一台车床,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哪项工作?( )。 C. 员工培训

38.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主要包括( )、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内容。 C. 养老保险

11 39.下列哪些手段可以起到长期激励效果( )。

D. 所有权计划

40.下面几个选项相比之下,哪一项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 )。 C. 远景规划

41.下面哪一项不是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 ) A. 产品

42.象体育、文艺和特种工艺等单位须招用未成年人工作,一般在依法履行完审批程序后这些单位就可以招用未成年工了,那么中国政府规定的未成年的年龄是多大?( ) A. 16周岁

43.薪酬制度包括工资制度和( )。 D. 福利制度

44.一个国家或地区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和专门技术能力的人口总称为( )。 C. 人才资源

45.依据萨伯的观点,当临近退休的时候,人们就不得不面对职业生涯中的( )。 A. 衰退阶段

46.以“任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是在( )性假设基础上提出来的。

D. 经济人

47.用来补充基本工资,对员工的突出表现和超额贡献进行回报的工资形式是( )。 D. 绩效工资

48.预测由未来工作岗位的性质与要求所决定的人员素质和技能的类型,属于制订人力资源规划的( )。

D. 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

49.在工作中得到自由与欢愉,活的舒服。是( )职业锚成功的标准。 C. 自主独立型

50.在培训中,先由教师综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与原理,然后围绕某一专题进行讨论的培训方式,是( )。 D. 研讨法

51.在确定人员的净需求以后,就可以估计所选择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措施能否减少人员的短缺或剩余。这是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中的哪一个步骤?( )。

B. 制定能满足人力资源需求的政策和措施

52.在一个理想的组织中获得一份工种,尽量选择一种合适的、较为满意的职业,这个时期是职业发展阶段设计中所指的哪个阶段?( ) 。 A. 进入组织阶段

53.在制定职业生涯计划时,剖析自己确定自己能力、分析生涯选择途径、规划发展目标,这是哪一种角色的定位?( )。 D. 员工

54.招聘中运用评价中心技术频率最高的是( )。 D. 公文处理

55.制定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管理层、员工、监管机构、客户等)、财务增长标准、市场增长标准、品牌增长标准等指标体系、方法和工具。这是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哪个步骤?( ) C. 战略衡量

56.中国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基本原则是:(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保护员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3)( )。

12 D.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57.追求并致力于工作晋升,管理越来越多的下级,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独立性越来越强倾的职业锚是( )。 B. 管理能力型

58.追求在技术或职能领域的成长和技能的不断提高,保持自己的技术优势,是( )职业锚成功的标准。 B. 技术职能型

59.组织为了提高员工的生产技术能力、为增加组织人力资产的价值而发生的成本是( ) C. 开发成本

60.组织在招聘和录取员工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是( )。 B. 获得成本

二、多选题排序

1.工作岗位的设置原则有( )。

A. 因事设岗原则 B. 人事相宜原则 C. 整分合原则 E. 规范化原则 2.绩效反馈采用面谈形式注意的问题有( )。 A. 讲事实,免套话 B. 负面反馈给希望 C. 批评表扬三七开 E. 解决问题为重 3.绩效工资的主要形式有( )。

A. 利润分享 B. 所有权计划 C. 平衡计分卡 D. 以个人绩效为依据的激励工资 E. 以集体绩效为依据的激励工资 4.绩效考核的方法主要有( ) 。

A. 比较排序法 B. 成果法 E. 行为法 5.绩效考核是考核者按照既定规则,使用标准的方法,对员工及其工作成绩作出评价的过程。包括( )。

A. 绩效界定 C. 绩效考核 D. 绩效反馈 6.绩效考核体系指标设计的原则是( )。

B. 与工作绩效一致原则 C. 独立性原则 D. 可观察原则 E. 结构性原则 7.绩效考核者通常有( )。

A. 被考核者本人 B. 同事 C. 下级员工 D. 直接上司 E. 客户 8.劳动法规定,在组织内部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它由( )组成。 C. 组织代表 D. 员工代表 E. 工会代表 9.面试的基本类型有( )。

A. 结构化面试、半结构化面试与非结构化面试 B. 压力性面试与非压力性面试 C. 常规面试、情景面试与综合性面试 D. 一次性面试与分阶段面试 E. 单独面试与集体面试压力面试

10.评价中心常用的测评技术有( )。

A. 角色扮演 B. 管理游戏 C. 口头演讲 D. 领导小组讨论 E. 公文处理 11.人力资源成本包括( )。

A. 使用成本 B. 保障成本 C. 获得成本 D. 离职成本 E. 开发成本 12.人力资源的质量,是指劳动者在实践活动中表现的劳动能力的综合素质,一般包括( )等素质。 B. 智能 D. 身体

13.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主要包括( )。

A. 代码维护 B. 硬件维护 D. 数据文件维护 E. 软件维护 14.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制定主要包括( )环节。

13 B. 战略分析 C. 战略选择 E. 战略衡量 15.人力资源过剩时应采取的对策( )。

A. 减少工作时间 B. 暂时关闭工厂 C. 人员的重新配置 D. 共同分担工作 E. 永久性裁员 16.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假设是( )。

A. 用计量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的形式提供信息 C. 作为组织资源的人的价值受管理方式的影响 D. 人是组织有价值的资源 E. 人是人力资本的载体

17.人力资源使用成本包括( )。

C. 奖励成本 D. 调剂成本 E. 维持成本 18.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有( )。 A. 德尔菲法 C. 回归分析法

19.我国的社会保障主要包括( )。

A. 社会保险 B. 社会福利 C. 社会互助和社区服务等 D. 社会救济 E. 优抚安置

20.下面哪些工作是人力资源战略的主要内容?( )。

A. 组织文化发展战略 B. 绩效和薪酬战略 C. 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战略 D. 人力资源中长期规划 E. 人力资源引进与保留战略 21.薪酬的功能有( )。

A. 补偿功能 B. 激励功能 D. 调节功能 22.薪酬管理的目标是( )。

C. 吸引和留住人才 D. 引导员工与组织保持相同的发展目标 E. 激励员工 23.薪酬管理的任务是( )。

A. 薪酬目标设定 B. 薪酬结构调整 C. 薪酬政策选择 D. 薪酬计划制定 24.薪酬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

A. 合法保障 C. 外部平衡 D. 同工同酬 E. 按劳取酬 25.以下哪些法定劳动年龄以外的劳动人口属于现实的人力资源?( )

A. 55岁以上的女人 B. 60岁以上的男人 C. 未满16周岁的特种工匠 D. 未满16周岁的体操运动员 E. 未满16周岁的文艺演员 26.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有( )

A. 人口迁移 B. 人口年龄结构及其变动 C. 人口总量及其生产状况 27.影响薪酬制度的内部因素有( )。

A. 生产技术因素 B. 组织战略因素 D. 组织文化因素 E. 财务实力因素 28.影响招聘的内部因素有( )。

A. 招聘者的素质 B. 组织空缺的职位的性质 C. 组织的人力资源政策 D. 招聘预算 E. 组织的发展阶段和战略 29.影响招聘的外部因素有( )。

A. 招聘单位所在地区的影响 B. 所要招聘的人员类型及其供求状况的影响 C. 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 D. 竞争对手的影响 E. 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影响 30.员工保障管理体系建设的原则有( ) 。

A. 公平与效率结合原则 B. 管理服务社会化和法制化原则 D. 普遍性原则 E. 政事分开原则 31.在岗培训的优点有( )。

A. 培训内容具有针对性 B. 容易沟通 C. 容易检验培训效果 E. 节约成本 32.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是( )。

14 A. 战略员工培训与开发 B. 战略绩效管理 C. 战略人员配置 D. 战略职业发展管理 33.招聘就是通过各种信息途径寻找和确定工作候选人,来满足组织的人力资源需求的过程,具体包括( )环节。

A. 甄选 B. 招募 D. 聘用

34.职业生涯设计的一般步骤是( )。

A. 评估和修订 B. 目标的拟定 E. 计划的执行 35.职业咨询预测法的主要测评工具有( )。

A. 职业兴趣测验 B. 能力倾向测试 C. 人格测验 D. 价值问卷 E. 生涯成熟问卷

三、判断题排序

1.按绩效考评工作的先后顺序过程进行考评的绩效管理的程序是纵向程序。 错误

2.按照霍兰德的职业个性理论,教师应该属于创新型类型。 错误

3.按组织层级逐级进行绩效考评的绩效管理程序是横向程序。 错误

4.传统人事管理的特点是以“人”为中心,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以“事”为核心。 错误

5.定额与定编、定员是紧密相关的。定额是合理编制定员的前提。 正确

6.对优秀员工的绩效反馈应注意给予物质奖励的许诺。 错误

7.岗位工资的缺点是不易反映同岗位或职务内部员工能力及劳动效果的差别,不利于充分发挥员工特别是能力强的员工的积极性。 正确

8.工作分析的观察法通常和面谈法结合使用。 正确

9.工作分析所输出的结果是各个职位的工作说明书。 正确

10.即便用人单位及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但为了严明劳动纪律,员工也必须服从执行,无权拒绝。 错误

11.技能工资的优点是鼓励员工钻研技能,有利于组织灵活使用劳动力,调节功能较强。 正确

12.讲授法是员工培训中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培训方法。 正确

13.劳动安全卫生的监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工会监督和其他群众的监督。 正确

14.劳动法规定,禁止组织招用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 错误

15.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为其组织提供劳动,并从组织获得报酬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正确

16.离职前低效成本指的是一个员工在离开某一单位前,由于原有的生产效率降低而造成的

15 损失成本。 正确

17.面试方法可以全面测评个体的任何素质。 错误

18.培训强调的是帮助培训对象获得目前工作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以更好的完成现在所承担的工作。 正确

19.签定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具体方式。 正确

20.人”的考评客体是这个人从事的职位或岗位。 错误

21.人才资源表明了人的质量;而人力资源则是人的数量(包括劳动者)和人的质量的统一。正确

22.人力资本反映的是流量与存量问题。 正确

23.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既要研究如何计量在获得和开发人力资源方面组织的投资,又要研究如何计量目前录用人员的重置成本。 正确

24.人力资源的基础是人的体力和智力。 正确

25.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组织战略之间具有相互依赖的互动关系。 正确

26.人力资源规划包括组织的人力资源招聘、任用、考核、培训、薪酬、激励、文化方面的计划。 正确

27.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之一就是通过引进技术人才可以促使企业生产技术和其他工作流程变革,从而提高竞争优势。 正确

28.人力资源会计只关注成本收益问题。 错误

29.人力资源是凝结于个体身上的知识、经验、技能、工作努力程度、健康及其他质量因素的总和。 错误

30.人力资源是一定范围内的人口总体,它涵盖了城市和农村的所有人口。 正确

31.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而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正确

32.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和基金运营由同一机构负责。 错误

33.生产第一,安全第二;先管生产后管安全。 错误

34.提成工资的缺点之一是容易导致员工忽视售后服务等非销售任务。 正确

35.围绕西部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国家的战略部署和重点任务,我们应大力开发自然资源,并以此促进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 错误

16 36.我国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人不属于现实的人力资源。 错误

37.要搞好员工保障管理体系建设,就必须保障人权,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 正确

38.依据中国法律规定,未满16周岁的人不能参加劳动,即便参加劳动也不属于真正的人力资源。 错误

39.员工考评指标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整个员工考评的质量。 正确

40.员工可以通过组织目标的实现达成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正确

41.员工培训的基本程序的第一步是制定培训计划。 错误

42.员工培训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即业务技能和业务知识。 错误

43.在贯彻按劳取酬原则时,需要综合考虑三种劳动形态,即潜在形态、流动形态和物化形态,应以潜在劳动为主要依据,同时考虑物化劳动和流动劳动来进行分配。 错误

44.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已不再是影响工作绩效的唯一重要因素,员工的态度、观念对企业生产力及企业效益的影响日益加强。 正确

45.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设定的,以愿景为基点,为寻求和维持可持续人才竞争优势而作出的有关组织全局的筹划和谋略。 错误

46.正规的面试一般都为结构化面试。 正确

47.职位说明常与工作规范写在一起,统称为职位说明书。 正确

48.职位说明书是甄选的基础。 正确

49.职业生涯管理的“职业—人”匹配论,一般分为条件匹配和薪酬匹配两种类型。 错误

50.职业生涯管理是员工与组织双方动态互动的过程。 正确

51.职业生涯管理只是员工对自己的职业工作经历进行设计和规划的过程。 错误

52.职业生涯中期是员工个人一生最为重要的时期。 正确

53.自动化程度高,主要依靠机械进行操作的生产组织和工种,比较适宜采用计件工资。 错误

54.组织中任何战略规划的实施都离不开入力资源战略的支撑。 正确

第二篇: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 推进统筹城乡就业

仙游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2008年10月29日)

实行统筹城乡就业,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城乡协调发展的大局出发,在搞好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从体制、政策和工作体系入手,建设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城乡劳动者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

一、当前人力资源市场现状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关怀和劳动保障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各地的人力资源市场得到了有效的培育和健康的发展,正在朝着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的方向迈进,对于提升劳动就业服务水平、推进统筹城乡就业产生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是,从发展的视角,当前的人力资源市场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不尽规范和完善,仍然难于适应繁重的劳动就业服务工作的需要。我们从实践中总结认为,当前的人力资源市场还存在着以下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

(一)人力资源的大市场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我们认为,当前的人力资源市场虽然初具规模,但是尚未做大做强。如统

一、开放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还没能实现共享,公立和民办职业介绍所较为混杂,从而导致了就业信息的不统一以及重复混乱;又如假信息和信息诈骗等现象时有出现,从而也不能有效地为供需双方提供更佳的就业服务,使劳动力的供求无法做到合理的匹配。

(二)人力资源的市场信息网络化建设滞后。近年特别是去年以来,各级都加大了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的投入,但是截至目前,仍然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网络和人力资源的数据库,劳动就

1 业的信息也仍然较为闭塞。各地的人力资源管理五花八门,使用工单位和求职者之间不能形成有效链接,供求不匹配,造成了“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和“就业难、招工难”的两难局面。农村劳动力转移形成无序流动,也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和转移成本的增加,这不利于对人力资源的流动进行有效的跟踪和统筹服务。

(三)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社会保障制度不统一。目前,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后在养老、工伤、医疗、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政策严重滞后,子女就学困难,农民工的权益得不到保障,这些问题都严重地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积极性,阻碍了城乡的统筹就业,影响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城镇化的建设进程。如城乡下岗失业人员在办理《失业证》和《下岗优惠证》时的户籍界限,农村劳动者失业金申领、养老保险金转移和续缴制度缺失。又如农村青年在工厂里干了十多年甚至大半辈子,又没有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但因身体健康等原因,不能在工厂继续干下去,但他们的养老保险却无法接续,这些弊端与全国的户籍改革、国际接轨、城镇化建设、统筹就业、老人化社会保障等不相适应,劳动保障制度的滞后将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从上述分析中不难看出,由于当前人力资源市场的不规范和不完善,所以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的统筹就业。因此,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改变城乡劳动者就业不平等的现状,消除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就业的制度障碍,改善就业环境,为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才是统筹城乡就业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所在。

二、统筹城乡一体化就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

2 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城乡差距依然较大。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着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着亿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关系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建立城乡一体化统筹就业更是当前及今后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重大举措,也是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把城乡一体化统筹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臵。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和被征地农民等的统筹就业是一项长期、艰巨和复杂的任务。首先,体现在实现城乡一体化统筹就业是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把深化改革、促进发展、调整结构与统筹就业有机结合起来,确立有利于城乡经济结构和增长同步发展模式。其次,体现在促进就业的五条主要途径上,包括鼓励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引导激励企业更多吸纳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搞好城乡一体化统筹就业改制平稳转移富余人员,提高就业困难对象从事灵活就业的稳定性。第三,体现在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同时加快建立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第四,体现在加强就业的城乡一体化统筹和宏观管理,进行失业调控,努力减少失业。第五,体现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与促进就业的联动机制。统筹城乡发展,这是正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矛盾、新机遇,是在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战略任务,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推进城乡统筹就业 在新的时期,党和政府把关注民生、构建和谐作为执政兴国的大事,把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作优先发展的方向,把统筹城乡就业列为首要的目标和任务。推进统筹城乡就业是劳动保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劳动保障工作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我超越,才能更好地服务民生,而当务之急则是要积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城乡的协调发展已经提上日程,农民进城就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由此影响到经济的成份、就业的方式、用工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劳动关系已远比十几年前复杂。但是,现行的《劳动法》中的一些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无法调整或难以有效调整的尴尬局面,迫切需要尽快修改和完善。加快城乡人力资源市场的一体化建设,运用现代网络,建立起适应新时期劳动就业服务工作需要的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的信息网站,进一步畅通劳动就业的信息渠道,提升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是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做好新时期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实现人力资源统筹 我国有1.3亿人口,既是人口大国,又是农业大国。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底统计,农村人口占有56%,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农村劳动力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并将逐渐成为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生力军,还将逐渐演变为工人阶级的主力军。又据有关权威机构最新抽样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力在我国的

二、三产业中所占的比例已高达 59.8%。他们广泛分布在建筑施工、机械、电器、化工、纺织、服装、餐饮、商贸、旅游等行业 ,这说明农村劳动力向农业外转移就业已是大势所趋,政府不能不统筹考虑。因此,建立起能时刻反映当地人力资源总数及变动情况,显示农村劳

4 动力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年龄、文化、性别、技能结构、就业去向、服务行业和职业分布以及接受培训的人力资源数据库,为政府理清农村劳动力的分布状况,统筹利用人力资源提供决策和参考依据。2008年初,我县劳动保障部门在县委和县政府的统一组织下,以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为单位,通过深入调查,摸清了辖区农村人力资源的底数,建立了辖区人力资源基本情况的档案和数据库,并做到了“四清”(即辖区下岗失业原因清、家庭情况清、就业意愿清、安臵去向清)、 “五库”(即辖区人力资源信息、就业人员、失业人员、用人单位、离退休人员五项数据库)、“六账”(即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台帐、《再就业优惠证》发放台帐、用工信息台帐、求职安臵台帐、职业培训台帐、就业困难人员台帐),从而完成了全县69万人力资源状况的普查工作,并录入了电脑,详细地掌握了全县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地区、行业、工种、数量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为开展就业再就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建立数据库基础上,每年都对原有数据库上人员的就业变动状况及时更新,实行动态管理。通过实行动态管理,积极提供跟踪服务,及时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07年我县共转移农村劳动力32万多人,包括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归”县内企业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取得了更高的成效,不但有效地解决了当地企业的缺工问题,而且有效地促进了劳务经济的发展。同时,建立了辖区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台账,实现了城乡人力资源的有效统筹。

(二)、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统筹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增或扩建的企业不断增多,用工数量与日俱增,出现了缺工和招工难的现象。同时,

5 随着土地的日益减少,已无法吸纳滞留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开始自发地向城市转移就业,进城求职务工,但是由于缺少先进、便捷的就业信息服务手段,就业信息闭塞,无业可就现象仍然存在,导致用工需求和人力资源严重断层,制约了劳动就业工作的效率。因此,建立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直接并及时地把就业信息反馈给群众,提高就业信息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减少就业成本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首要任务。2006年,我县因地制宜地建立了“仙游就业网”站,并与乡镇(街道)、村居的劳动保障平台相连,三级联网,实现了“镇镇通”、“村村通”,并把人力资源市场每天发布的最新劳务需求信息及时传送到基层各网点,再由各基层网点下载打印直接在各乡村张贴发布,为劳动力的供需双方搭建起了一个便捷的沟通平台,从而实现了用工单位和劳动者的有效链接,岗位和人员的合理对接,打破了过去因信息不畅而出现的“招工难、就业难”的两难局面,不但节省了招聘和求职的时间,而且降低了转移的成本,使劳动就业服务领域得到扩大,服务手段得到优化,服务效益得到增强,极大地提升了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推进统筹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城乡劳动就业服务体系一体化的统筹

通过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健全了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完善了城乡一体的失业人员登记、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档案托管、代交养老金、劳务派遣、职业技能鉴定指导、职业介绍、再就业援助等工作的流程和管理办法,推行“一卡”式制度,提供一站式服务,把人力资源市场的服务信息及指南,利用网络向基层延伸,把劳动就业服务直接面向广大的城乡劳动者,实现了城乡劳动就业服

6 务体系的一体化,提升了劳动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1999年,我县建成了人力资源市场的信息局域网,率先在全省建立了第一家县级“三化”的劳动力市场,而后根据本县劳动就业工作实际情况,坚持自力更生,经过精心策划,组织有关专业和骨干人员攻坚,自己开发出了基本符合社会需求的劳动就业网络软件,建立了“仙游就业网”站。购进了服务器、防火墙、电子显示屏,引进了2M光纤,31个基层网点分别引入了1M的ADSL专线,完善了软硬件设施,全县18个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和15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从而实现了三级就业信息联网的硬件建设,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以及企业用工需求架起了桥梁,提供劳务信息、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和职业中介等服务。同时,建立了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网上办公、发布劳动就业动态、帮助企业招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展览图片、收发通知、公文传输、上传《企业用缺工报表(月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报表》,及时在人力资源力市场网上更新辖区城镇新增劳动力转移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办理优惠证人员、农村困难家庭“一户一就业”等人力资源数据库,基本上做到了“网上布臵、网上办公、网上完成”, 实现了办公电子信息化,展示出了现代科技手段在劳动就业服务中不可替代的风采,为促进劳动就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体系的统筹

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偏低、不能适应市场就业的需求,已成为了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的突出矛盾,这就为统筹就业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就业技能,是统筹城乡就业的长效任务和根本要求。通过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是

7 实现统筹劳动就业技能培训的主要手段。要认真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确立的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为系统的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要通过加大财政资金对职业培训的投入力度,完善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要整合现有的社会培训资源,充分调动各类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应城乡劳动者多层次需求的劳动力培训基地,完善培训体系,优化培训专业设臵,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适用性和有效性,统筹规划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工作,使有到

二、三产业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掌握一两门专业技能,增强其市场就业的竞争能力。同时,提高劳动者的创新意识,增强其自主创业的能力和手段,是实现农民知识化、公民职业化的素质就业的重要手段。我县从2001年开始,因地制宜地采取多措并举的培训方式,通过充分调动劳动保障、教育等部门和社会办学力量,大力促进转移培训工作,闯出了一条校、乡、企联办农民工培训,集培训、转移、就业一条龙服务的新路子。各乡镇(街道)还根据辖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切合现代市场需求和本地经济发展需求的培训工作,先后举办了水产养殖、花果、工艺雕刻、电子、服装、电脑、刺绣、模具、鞋革等20多个专业技能培训班,同时注重发挥传统行业优势带动转移就业。如榜头镇政府发挥 “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生产基地的优势,通过开展古典工艺家具制作 和“六编六雕”技能培训,古典工艺家具产业不断做大,形成了专业街、专业村,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五)、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保障的统筹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城乡劳动者创造平等的就业环境,是不断深化劳动保障工作向农村和农村劳动者覆盖的需要。所

8 以,我们要在提高城市就业服务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做好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工作。

1、努力构建平等的就业制度。如逐步打破城乡区域和身份户籍的界限,取消各种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的政策规定和制度障碍,使城乡劳动者在就业管理方面日趋一致。又如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实行覆盖城乡的社会失业调查制度,构建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制度等。

2、提供平等的就业服务。开放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为农民工免费提供各项就业服务,将就业服务体系延伸到乡村。通过建立乡村劳务组织、配备劳务输出指导员或协理员,将就业信息和就业服务及时有效地提供给农村劳动者。

3、完善农民工子女的就学制度。如让农民工子女可以就近入读公立学校,并取消借读费,享受与城镇工人子女统一的义务教育。

4、建立统一的城乡保障制度。随着户籍的改革、城乡就业的一体化、城市化的扩大,社会保障也应与社会发展同步,打破框框界限,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农民工的劳动保险能接续、能转移,享受同等公民待遇,做到农民工也能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5、构建城乡一体的劳动保障权益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健全劳动用工管理制度,清除一切打压拖欠农民工薪酬的不法行为,切实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完善农民工的工伤、医疗、失业金、养老保险制度,妥善解决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从而解决“转得出”和“留得住”的问题。

6、构建农村弱势就业群体的帮扶制度。对于农村弱势就业群体、特殊困难户,要有特殊的政策援助,从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予以倾斜。

9 要高度关注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建立土地使用与安臵就业挂钩的协商机制,尽可能地让用地单位消化失地农民或对其进行就业帮扶。对弱势群体的就业实行承诺制度,通过免费职业培训,积极帮助其实现就业。要通过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及对贫困家庭的救助制度,帮助农村弱势群体渡过难关。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就业的制度,清除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障碍,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统筹就业。

总之,在实现城乡就业统筹的进程中,大力推动城乡人力资源市场的一体化建设乃是重中之重。只有不断加强并完善城乡人力资源市场的一体化建设,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地向非农产业转移,才能最终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因此,统筹城乡就业工作光荣而繁重,也将是劳动保障部门今后工作的重心,劳动保障工作任重道远。

第三篇:公共体育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论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公共体育课程 立体化教学资源 建设 应用摘要:从公共体育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内容、特征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具体方案和应用措施,为公共体育课程实现教学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构建立体化教学资源是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根本途径川。近几年,在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产生了一大批能够反映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新成果、体现现代教育思想、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新型教材及相应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但在立体化教学资源的总体建设上仍处于探索、提高的阶段。因此,我们就必须在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加强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形成体育教学的信息化,才能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改革教学模式,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立体化教学资源的概念、内容和特征

立体化教学资源是立足于现代教育理念和网络技术平台,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以学科课程为中心,以多媒介、多形态、多用途、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和多种教学服务为内容的结构性配套的教学出版物的集合,是数字化时代教学现代化的标志,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网络化,优化教育资源诸要素配置的重要途径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立体化教学包、教学资源库、学科(专业)网站,也可以把它们分成三个层次。它具有以下特征:数字化处理、光盘化存储、多媒体显示、网络化传输、学习资源系列化、教学过程智化等囚。这样的特征能够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实用化的教与学需求。

2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和形式

公共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系统与社会系统的中介,能够反映社会的要求,并受到体育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为实现体育教育的目的和体育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就必须包括知识、技能、情感、身体发展等四个方面。教学理论主要包括:体育卫生知识、人与环境有关知识、体育保健知识、人体解剖与生理有关知识、运动营养学基础知识、人体健康知识、传统养生知识等教学实践内容主要包括:促进身体全面发展的内容、竞技性内容、娱乐性内容、保健性内容、情感性内容(体育游戏类)等。教学形式是以室外的运动实践为主,理论教学为辅,使学生在学习各种运动技能的同时进行身体素质的锻炼与培养。

3公共体育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建设

3.1公共体育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路

公共体育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结合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分步骤进行建设,首先,要建设公共体育课程的立体化教学包,完善基础的教学资源;其次,要整合基础的教学资源,建设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资源库;最后,要建设大学体育专业网站,提供综合的网络服务。

3.2公共体育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内容

3.2.1公共体育课程立体化教学包

公共体育课程立体化教学包的建设要以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为主,重点开发公共体育教学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的主教材、教师参考书、学习指导书和技能锻炼指导书、试题库等,以及开发用于教师授课和学生复习的PowerPoint电子教案、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助教助学的CAI课件、提供学生自学自练的网络课程等同时要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进行一体化教学设计,呈现包括纸质图书、音像、电子网络出版物等多媒体、立体化产品形态,使这些内容相关、表现形式各异的教育资源,既有重复和强调,又有交叉和补充,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教学资源的整体解决方案(如图1),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3.2.2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资源库

在完成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包建设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将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指标体系和课程教学包应用数据库、高级编程语言和媒体制作软件开发形成学习系统。使体育理论知识形成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流媒体等各种素材,并按照课程、知识点的树状结构排列,便于教师、学生按内容检索;为体育实践教学提供运动技能的仿真练习、模拟系统,以便于学生学习各种运动技能。同时还要完善体育教学资源库的管理系统,以便于教师和学生进行查询和运用,形成整个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如图2)。

3.2.3大学体育网站

大学体育网站的开发要根据专业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以网站为门户进行建设与实践。建设的内容应包括教学网站、课外辅导网站、体育知识网站等几个部分(如图3)。教学网站包括教学管理系统、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测试、教学评价和反馈系统等;课外辅导网站包括课外锻炼知识、俱乐部活动、校园体育竞赛组织与训练、场馆器材情况等;体育知识网站包括各类体育网站的链接、体育学术网站的链接等。使公共体育课程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下,将数字化学习资源、虚拟化网络空间与传统的课程资源及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师生之间利用学校、课堂、网络、通讯、生活实践等活动方式将体育运动的知识学习、经验建构和社会体验联结在一体,形成高质量的教学过程。

3.3公共体育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实施

公共体育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公共体育课程丰富的专业资源,而且还需要数码相机、扫描仪等外部设备的支持、计算机专门软件开发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参与。从整体来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个高校要协调好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相关的师资队伍,共同努力进行建设;二是技术手段的准备,以现代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和开发工具为基础,配置用于开发的软硬件平台,建设教育信息化的主干道,并应用先进的资源建设技术、工具和手段;三是聚集优秀的师资力量,整合出优筹立体化教学资源;四是制定合理规划,分期分批,稳步实施公共体育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建设。

4公共体育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应用

公共体育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比较滞后,体育教学中只是简单的以教师教学为主体来学习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学生以盲目的模仿练习为主,教师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学的服务水平和质量等都满足不了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师生对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应用,以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4.1提高师生综合运用立体化教学资源的能力

一是要提高体育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其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二是提高体育教师运用PowerPoint多媒体教案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的能力,及运用多媒体形式进行体育课程的教学;三是提高学生网络教育资源的应用能力,自主高效地进行体育知识的学习与交流,从而提高教育信息化的程度。

4.2以立体化服务保障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应用

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应用,需要立体化的服务来支撑。首先,学校公共体育教学部门要实现动态化服务,将体育教学和体育相关服务延续到学生的整个学习期间,以满每一个学生对体育教学资源的需求;其次,通过体育教学资源数字化信息服务系统,为师生提供多类别、多形式、多阶段的教学资源应用服务,形成服务形式的立体化;最后,形成服务对象的立体化,任何教学单位和个人都可以通过不同途径,获得内容丰富的不同类型的体育教学资源。

5结论

对立体化教学资源与网络化教学系统的利用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个新课题,它涵盖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诸多方面的变革,这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以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公共体育立体化教学资源与网络化教学系统,使学生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进行自主学习,以达到自主发展的最终培养目标。

第四篇:环卫一体化管理与分级管理体制研究

众所周知,在我国传统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城市环卫管理体制是行政一体化的外制型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够统一分散的力量和克服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的无序状态。但是,目前沿用的环卫一体化管理体制由于自身结构缺陷、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已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发展状况,无法充分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在目前市场经济中,如何利用现代管理学相关原理,通过制定目标提高定位、运作监管市场化、竞争机制多层次,来改革传统的城市环卫管理体制,建立一个市场化的城市环卫管理体制已经成为城市环卫管理的必然趋势。

一、城市环卫管理及体制现状

城市环卫管理体制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是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系统内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领导决策和执行监管与系统外相关事物之间形成的网络,目标是为了创建良好的卫生条件方便人民生活,也是为了实现城市管理总体战略目标不可缺少的环节。近几年,我市对环境卫生的工作力度大幅度提高,市容市貌较之之前发生了明显改善。但是,随之而来的城市病却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严重阻碍了人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是有个别人不太注重环境卫生,随手随地乱扔垃圾,导致地面脏乱;二是

个别人素质有待提高,因个人原因故意破坏、污染环卫设施;三是环卫工人的社会认同度不高,有个别人对环卫工人进行侮辱、打骂等。

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够完善城市环卫管理体制制度,破陈立新,改革陈旧的管理体制,使人们潜意识的形成自觉维护周围环境,让他们时刻谨记保持好卫生条件不是事不关己的事情,而是事关城市建设和市民精神文明的大问题。

1、被动的管理体制。我国现行的环卫管理体制中计划经济成分居多,根本适应不了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城市管理需求。再加上政事不分,政府通常拥有多重管理角色,把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集为一体,缺少公众参与和有效的监管机制是当前管理体制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

2、单一的投资体制。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环卫管理体制,使本行业处于绝对垄断额经营状态,有关垃圾处理等环卫作业经费、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绝大多数由政府承担。,随着垃圾量的不断增多、设施的增加,由于极度缺乏竞争活力,企业在政府统管包办下无利可图,社会资金和其他资金也不愿投入环卫建设,导致政府财政承受不起,使得城市环卫发展日趋滞后。

3、封闭的运行机制和滞后的用人机制。由于受到计划

经济管理模式影响和环卫行业较强公益性的经济特性,导致环卫工作仅仅是简单密集性劳动,形成一个封闭的体系,再加上计划经济的人事和用人管理模式,严重制约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在此形势下,效益提高不明显,根本适应不了空前活跃的市场经济。

二、现阶段环卫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形势表明,全国各地逐步调整和加大了城市环卫改革的步伐,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对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进行整治,促进了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体制改革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1、市民环境卫生意识淡薄,环卫设施破坏严重。对环卫管理体制宣传不够充分,爱护环境的意识没能深入人心,市民不按规定和地点分类投放倾倒垃圾、高空乱扔乱抛垃圾,乱丢乱倒垃圾时有发生;市民在街上随意张贴、发放宣传资料现象屡禁不止;流动摊位、夜市在其周围乱丢杂物、乱倒油污并且随意摆卖。更严重的是,环卫设施的建设速度跟不上破坏速度。由于市民的责任意识、法制观念和道德约束力较弱,环卫设施被破坏被盗的情况时常发生,不但影响使用更严重的破坏了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工作的管理和城市形象。

2、城市环卫工人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市容环境卫生行业社会地位较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市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政府对环卫队伍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虽然人员结构有了较大变化,队伍综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城市环卫工作者文化程度和整体素质依然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依旧是制约城市环卫改革体制进程的重要因素。再加上个别人对环卫工作者有歧视心理,对环卫工人进行侮辱、打骂现象在全国都是屡见不鲜。

城市环境卫生是公益性强、社会性强、政策性强的服务性行业,组织和管理工作是政府行为,政府在新旧体制转轨和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事业走向市场现代化的时代下,起着主导作用。但是,多年来政府对城市环卫事业的投资没有形成直接的经济效益,导致地方政府不能充分认识环卫事业的重要性,使得城市环卫任意发展。

三、如何加快城市环卫体制改革

从社会的发展来看,城市环卫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要想满足人们对环境卫生的需求以及使环卫事业成为深入人心和彰显成绩的工程需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重视城市环卫管理,健全相关政策法规,提高环卫行业的社会地位。城市环境的保持需要得到全民支持,是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必须引起政府重视。政府不但要做到大力加强有关环卫事业的宣传,积极引导社

会舆论,更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全力支持城市环卫体制的改革。

2、积极引进和培训环境卫生人才,提高环境卫生队伍整体素质。大力为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注入科技知识,强化内部管理,实现自由流通的用人机制。在推进城市环卫体制改革的进程中,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使环卫行业充满活力,增强其竞争力。积极引进专业环境卫生人才,合理规划环卫工作,合理分配城市垃圾处理设施资金、用地并且对环卫的运行管理周密计划和安排,做到因地制宜,打破区域性垃圾处理,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切实把环卫纳入法制轨道上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健全,人们对环境卫生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从近些年来看,随着我国的全面开放,党中央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全力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目前形势下,我市的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事业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所以我们要加快城市环卫体制改革的进程,尽快建立起符合城市环卫事业公益性特点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卫管理新体制。

2018年4月26日

第五篇: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实 施 方 案

根据河南省卫生厅《关于全面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通知》,为合理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切实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监督管理,稳定乡村医生队伍,提高业务素质,规范医疗卫生服务行为,建立和完善我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以下简称乡村一体化)体制,结合我乡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部署,积极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通过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合理规划和配置乡村卫生资源,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能力,促进新农合制度的巩固和完善,推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理顺卫生院与村卫生室的关系,明确两者在农村卫生服务中的责、权、利,最大限度地发挥乡村卫生组织的服务功能,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逐步建立起宏观调控有力、微观运行有序的新机制。

二、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乡村一体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樊村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 院 长 副组长: 副院长 成 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乡卫生院,具体负责全乡一体化工作的组织协调、技术指导、督导检查、考核验收等工作。

三、工作内容

乡村一体化管理在县卫生局的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下,乡卫生院受县卫生局的委托,承担对村卫生室的管理和指导职能,村卫生室承担行政村的公共卫生服务及一般疾病的初级诊治工作。卫生院要根据实施乡村“八统一”和“两独立”的管理要求,使乡村一体化工作落到实处。

“八统一”即:

(一)行政统一管理乡村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全乡村一体化工作。乡村一体化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本辖区乡村一体化方案的组织实施和管理,与村卫生室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对村卫生室实行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标准建设、统一操作规范、统一制度管理、统一药品及材料集中采购供应、统一考核;协助县卫生局进行监督管理,制止和取缔非法行医行为,严厉打击非法医疗机构。

(二)机构统一管理。严格按照全县卫生规划,以方便群众、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为原则,一个行政村设立一所村卫生室。县卫生局对实行乡村一体化的村卫生室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统一机构名称,统一制作机构标识牌、印章。村卫生室要求做到“三室一房”(诊断室、治疗室、留观室、药房),使用面积不得少于80平方米。

(三)、人员统一管理。按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列》规定,在村卫生室执业的在岗人员应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由卫生院统一聘用管理。支持和鼓励符合法规规定准入条件的人员到村基层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对非法开展诊疗活动的行为,要坚决打击和取缔,以净化农村医疗服务市场。

(四)业务统一管理。加强村卫生室业务和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基层规章制度和业务技术流程,严格规范诊疗行为,做到规范服务,记录完整。明确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功能,逐步建立起业务统一,分级服务,相互协作及乡村两级合理转诊的工作机制。卫生院采取工作例会、病例讨论、业务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村卫生室的业务指导和管理。村卫生室的静脉输液、外伤处理等重大业务活动接受卫生院监管;各项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人员培训、医德医风等业务活动,由卫生院按照县卫生局要求统一管理,并负责检查指导、考核评价。建立健全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支持乡村医生参加医学学历教育,鼓励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卫生技术人员应当定期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修学习,积极参加岗位培训,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五)规范统一管理。村卫生室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由卫生院统一安排,实行目标管理,统一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业务技术操作规程。规章制度由县卫生局统一制定,卫生院实行统一的监督管理,统一门诊登记、医疗文书,做到“十有一上墙”,即“十有”:①看病有登记;②用药有处方;③收费有凭据;④收支有账证;⑤工作有制度;⑥岗位有职责;⑦疫情有报告;⑧业务有考核;⑨合作医疗有台账⑩转诊有记录;“一上墙”即:主要工作制度、岗位职责、防保数据、图表、服务价格公示等上墙。

(六)药械统一管理。卫生院、村卫生室的药品,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实行全省统一网上招标采购,药品由配送中心配送到卫生院,各村卫生室到卫生院领取,实行乡、村级医疗机构药品按统一价格销售。卫生院根据各村卫生室用药计划负责药品的调拨,做好药品的进出库管理,保证医疗用药需要。对于不认真执行规定药品销售私自加价的,一经发现,由县卫生局报物价管理部门按相关法规进行处罚;乡村医生不得私自进购药品,一经发现,由县卫生局报药监部门按相关法规严肃查处外,同时取消其乡村医生聘用资格。

(七)、新农合统一政策。在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有服务条件(有电脑、通互联网)的卫生所,开展新农合门诊统筹直通车报销,为群众就近服务,实现小病不出村。

(八)绩效统一考核。制定具体考核办法,由卫生院组织定期对卫生所的业务技术和医德医风等进行考核,主要考核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岗位职责、群众满意度等内容,每半年考核一次,考核结果记入个人业务档案。

“两独立”即:

1、法律责任独立:村卫生室的人员在开展诊疗及其他活动时,产生的风险和责任由村卫生室及相关人员承担。

2、财务核算独立:村卫生室的业务开展实行财务独立核实,自负盈亏的经营管理。

四、工作机制

1、实行竞争上岗、择优选聘乡村医生。乡村医生的选聘由卫生院从辖区范围内取得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或《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人员中,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考试考核等方式择优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聘用期限为二年。卫生院建立乡村医生人事档案,对其聘用、考核、奖惩等情况建档管理。聘用人员报县卫生局审核备案后,统一办理注册。聘期届满经考核合格者可继续聘任,不合格者予以解聘。村卫生室新进从业人员必须经岗前培训后,方可上岗。在岗村卫生室从业人员每两年培训一次,由卫生院负责组织。

2、建立目标管理工作考核制度。(1)卫生院与村卫生所按乡村一体化工作职责签订责任书,年底对卫生所进行考核,按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进行奖惩;(2)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实行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公共卫生服务指标的完成情况;②村卫生室的医疗服务质量;③村卫生室的内部管理;④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规定的情况;⑤药品零差率销售情况;⑥群众的满意度。考核评分办法按县卫生局制定的《乡村医生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执行;(3)年度考核分值达90分以上者,兑现全额的公共卫生服务费。年度考核分值80分以上90分以下者按分值比例兑现公共卫生服务费。年终考核分值80分以下者(不含80分),兑现80%的公共卫生服务费等。

3、监督管理。乡级乡村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监督管理,乡卫生院发现有违法违纪行为,应立即报告县卫生局及时处理。村卫生室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县卫生局根据情节轻重,予以处理。卫生行政执法人员和乡村一体化办公室工作人员应秉公执法,对徇私枉法、不负责任的,视情况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或调离现岗。

樊村乡卫生院一体办

2012年元月

五、工作步骤

(一)组织实施(2011年8月1日—8月31日)

1、各乡镇要高度重视乡村一体化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成立乡村一体化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组长由各乡镇人民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卫生院院长担任办公室主任,明确2名以上专兼职人员负责本辖区内的日常工作管理。

2、按照“十统

一、两独立”的要求,完成本辖区内镇村一体化工作,并认真组织实施。在组织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向县乡村一体化办公室反馈。

3、村卫生室统一布局,按甲级村卫生室设置标准确保村卫生室内外卫生清洁,室内办公设备、药品、医疗器械统一摆放,村医生着装整洁,配戴上岗证。

4、建立健全乡镇卫生院及乡村医生对乡村一体化工作的考核和奖惩制度,层层签订责任书,确保乡村一体化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整改完善(2011年9月1日—9月30日)

1、组织实施乡村一体化“十统一”和“两独立”的管理,对各种资料整理归档,资料整齐、统一有序。

2、镇卫生院根据工作情况,查漏补缺,分析统计各类报表,进一步完善乡村一体化各项工作。

(三)检查考核(2011年10月1日—10月31日) 镇、村一体化管理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对此项工作进行评估验收,并对未完成工作的单位和个人,按照签订责任书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上一篇: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下一篇: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