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索

2022-09-10

一、社会合力重视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是新形势下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途径, 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今天, 各级组织应响应国家号召, 提升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关注和重视, 使其成为大学生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方式, 使志愿服务进入点亮核心价值体系的新时代。

(一) 通过精神引领巩固志愿服务地位

高校育人离不开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向与引领。国家层面的志愿精神的倡导是保障高校志愿服务最好的保障, 需要不断加以充实内容、扩大宣传途径。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出台的《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指出:要切实加强对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领导, 建立健全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 深入推进志愿服务活动。为更好发挥精神引领作用, 必须一手抓精神引领, 一手抓志愿成果, 双管齐下。国家只有不断出台与完善针对青年志愿服务的意见与政策, 才能发挥对基层组织不间断的思想指南作用, 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志愿服务, 认可志愿精神, 有志参与其中。

(二) 非营利性组织与高校联动实现社会资源共享

非营利性单位是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慈善活动与志愿服务的主要力量, 在志愿服务领域具有相对较为丰富的实践与实战经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成果与社会效益与志愿服务的内容、形式有着不可割断的密切联系。在一定程度上, 丰富而有效的社会资源是高校育人的重要影响因素。非营利组织与高校联动, 为高校提供适合的服务对象与充分的社会资源是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效果的有力保障。

二、切实将大学生志愿服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大学生具有远大理想、崇高信念是高校的教育目标, 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将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融合, 努力营造高校“全民志愿, 专业服务”的新局面。

(一)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加强志愿文化培育

志愿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呈现, 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高校应着力加强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社会意识培养, 倡导志愿服务理念, 帮助大学生树立“我奉献, 我受益”的思想。一方面, 高校应将志愿精神教育纳入到日常教学中, 在课堂内容中增加“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教学, 随时随地对大学生灌输奉献爱心, 互帮互助的服务理念;另一方面高校团组织也要积极挖掘各种形式, 进行志愿精神与志愿工作的宣传与倡导, 将服务理念内化为自觉行为, 实现“要我参加”到“我要参加”的转变。

(二) 提升教师志愿服务实践指导能力

高校教师是育人教育的实施者, 为增强实践育人的效果, 高校应从深化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着手, 把握大学生成长规律, 挖掘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由此才能够事半功倍。高校可以建立一支以志愿服务领域专家学者、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志愿组织负责人和骨干志愿者等为主要成员的研究队伍, 该团队侧重于实践性的理论研究, 探索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因, 总结规律。同时, 高校应开展战略性研究, 通过课题发布、学术研讨、出版发行等方式, 实现理论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 促进高校实践育人路径取得新成绩。

三、营造大学生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氛围

校园环境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营造大学生广泛参与志愿服务的校园环境有利于提升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意识和思想作风教育的说服力, 更有利于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的社会活动中践行行为规范, , 影响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奉献自我, 回报社会”的广阔浪潮中。

(一) 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宣传

高校应加强对志愿服务的正向引导, 及时纠正部分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错位认识, 使其正确看待志愿服务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对大学生行为予以肯定与赞许, 能够起到无形的激励作用, 提升大学生积极性。通过持续宣传, 深刻且通俗的解读志愿精神, 使之深入人心。扩大校园文化宣传途径, 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应用与普及, 发挥网络平台作用, 利用起易班平台、校园广播与网站等宣传阵地, 加大志愿服务的宣传广度和深度, 多方合力, 增强协同性。同时, 可顺应大学生的喜欢设计内容, 运用微博、微信等载体, 营造有利于志愿服务的舆论文化环境, 使大学生意识到志愿服务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

(二) 树立与推广志愿服务典型

在志愿服务广泛开展的浪涛中, 高校可以通过大学生自荐、推荐等方式, 搜集有代表性的优秀团队或个人, 将其可供学习与借鉴的先进经验、可复制的优秀事迹通过广泛宣传加以推广。定期组织高校间志愿服务交流研讨会, 促进志愿服务的校级交流。对于在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服务案例、先进人物事迹通过媒体大力弘扬, 也可出版志愿服务专题书籍, 既可以为大学生提供示范, 又有利于强化实践育人成果。

(三) 引导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

建立长效机制既有利于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又能有效促进高校育人工作的持续性与连续性发挥。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中, 其奉献的热情极易传播给身边的同学和家人。以大学生个体为辐射点, 通过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将志愿精神与志愿热情传递给更多青年, 甚至扩散到整个社会。在这样和谐的社会氛围中, 大学生也必将会以志愿服务作为自身回报社会, 参与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 尽己所能为他人分忧排难、体现个人价值。

四、激发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的主观能动性

(一) 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增强服务社会意识

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决定了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成果与收获。要想在志愿服务中更好地获得自我教育成果, 需要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 进行合理的心理调适。不计较个人的私利与得失, 不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苦与挫折。大到树立理想信念, 小到参加一次活动, 都需要大学生建立合理的自我期望, 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只有健康、合理的参与动机, 才能起到持续激励作用, 并使大学生在其中劳有所得, 形成为社会服务的观念意识。

(二) 大学生坚持知行合一提升志愿服务能力

在志愿服务中, 扎实的文化功底是大学生的独有优势, 志愿服务是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检验大学生课堂所学的实践阵地。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教师的讲授, 更需要在实践中去检验、深化与夯实。在志愿服务中, 大学生一方面可以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操作, 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 也能够在实践中了解到自身的欠缺与不足, 促进学生及时弥补欠缺, 更正不正确的认知。

(三) 大学生强化社会责任感传递志愿服务正能量

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提升能够实现自我塑造。只有将个人的追求同社会需要与发展结合起来, 才能发挥出大学生的独有力量, 在服务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最终通过个人努力发挥出超越个人情怀的社会大爱, 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社会进步与发展实现了志愿理念的普及与深化, 志愿精神不断推广, 众所周知, 志愿服务的育人效果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需要锲而不舍坚持的良性育人手段。我们相信, 在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引领下, 在广大青年学生的共同努力下, 大学生志愿服务势必会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工作的必要途径, 为培育有价值、有责任、有担当的接班人贡献力量。

摘要: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活动载体, 是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举措。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角度出发, 对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进行探索, 针对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分析, 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考。包括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 将大学生志愿服务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意识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

参考文献

[1] 郑永廷, 胡树祥, 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 梁娜妮.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思政教育功能[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7 (06) .

[3] 林振兴.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研究[J].改革与开放, 2017 (18) .

上一篇:基于Android智能移动终端平台的实时ORB人脸识别下一篇: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