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学原理复习归纳

2022-08-26

第一篇:税收学原理复习归纳

税收学重点复习知识

1.税收及其特征

定义:税收是国家为满足其行使职能的需要,依靠手中所掌握的行政权,按照事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向居民、公民或经济组织征收而取得的财政收入,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形式。

特征:

(一)强制性:是指政府凭借行政权,以法律形式来确定政府作为征税者和个人、社会组织作为纳税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二)无偿性:是指税收国家向纳税人进行的无须偿还的征收。

(三)固定性:国家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对什么征税、对谁征税及其征收比例,在实际征纳中,国家和纳税人双方都必须共同遵照执行。 2.税收要点:

一、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二、国家征税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三、税收的征税主体是国家,国家征税凭借的是手中掌握的行政权。

四、征税必须借助于法律形式进行。

五、税收是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形式。

3公共物品特征:受益的非排他性,消费的非竞争性,效用的非分割性。 4税收与公债区别P8 税收:无偿性固定性强制性

公债是政府举借的债务,公债具有自愿性、灵活性、有偿性的特征。

5夏商周三代的“供助彻”,都是对土地上的收获物进行原始的强制征税,是税收发展的雏形阶段

6税收效应:是政府课税对经济的影响,分为微观经济效应和宏观经济效应两种。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是指政府课税对纳税人经济选择和经济行为的影响,包括对生产、消费、劳动力供给、私人投资、个人储蓄的影响。税收的宏观经济效应是指政府课税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包括税收对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的影响,税收对整个社会收入分配的影响等。 收入效应是指当政府对商品、所得或财产课税时,纳税人因此减少了实际收入或可支配收入。

• 替代效应是指当政府对商品、所得或财产课税时,纳税人因此而降低了对原来经济行为或经济选择的偏好,转而用另一种行为或选择来代替。

7.税收总量政策旨在通过调节宏观税负来影响宏观经济总量,如扩张性税收政策、紧缩性税收政策、中性税收政策。税收总量政策的调控作用主要体现在稳定经济增长方面: 8.税收乘数,是指因政府增加(或减少)税收而引起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减少(或增加)的倍数。 9.税收的调控手段

(1)内在稳定器:是指政府税收规模随经济景气状况而自动进行增减调整----当经济高涨时,实际税负会自动上升,从而产生紧缩的效果;当经济低落时,税负会相应下降,

产生扩张性效应,从而达到“熨平”经济周期波动的一种税收宏观调节机制。 (2)相机抉择:即“视经济运行情况而确定所采取的政策”,包括扩张性税收政策、紧缩性税收政策等。在经济高涨时采取紧缩性税收政策,在经济低落时采取扩张性政策,以此来调节社会总供求水平,熨平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相机抉择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

10、税收稳定局限性: 1.税收制度不能频繁变动。 2.税收调控空间有限。 3.税收调控存在操作上的制约。

4.税收调控具有时滞性。(1)认识时滞 (2)行政时滞 (3)决策时滞(4)执行时滞 (5)效果时滞

11、社会公平分为前提公平和结果公平。

前提公平是指各市场主体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付出同样的努力,便可得到同样的汇报。 结果公平是指为实现社会稳定,避免出现贫富悬殊,在市场分配的基础上,通过税收如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税等进行二次调节,缩小贫富差距,避免出现社会动荡。

12、税收原则:税收原则是制定税收政策、设计税收制度的指导思想,也是评价税收政策好坏、鉴别税制优劣的准绳。它反映一定时期、一定社会条件下的治税思想。

13、我国应遵循的税收原则: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括税收的公平原则、效率原则、财政原则、法治原则。P46 (1) 公平原则:是指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

• 衡量标准:一是受益原则。二是支付能力原则,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该缴纳相同的税款,即税收的“横向公平”;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该缴纳不同的税款,即税收的“纵向公平”。

(2)效率原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经济效率,就是征税应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或者对经济效率的不利影响最小;二是行政效率,也就是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它要求税收在征收和缴纳过程中耗费的成本最小。经济效率旨在考察税收对社会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的影响状况。行政效率可用税收成本率即税收成本占税收收入的比率来反映,

(3)法治原则:就是政府征税应以法律为依据。税收的构成要素、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只能由法律确定。没有法律作为依据,国家不能征税,国民也不得被要求缴纳税款。 (4)财政原则:是指税制的建立要使税收收入能充分满足一定时期财政支出的需要,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税收收入要充分:是指税收要满足一定时期的财政需要。税收不是越多越好,而应该是适度。

二是税收收入要有弹性:是税收收入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率。即在现行的税率和税法下,税收收入(T)变动的百分比对国民收入(Y)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用公式表示:e=(△T/T)/(△Y/Y)。式中, e 表示税收弹性;△T表示税收收入变化量,T表示税收收入△Y表示国民收入变化量,Y表示国民收入。

税收弹性>1,表明税收富有弹性,税收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税收弹性=1,表明税收为单位弹性,税收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同步;税收弹性<1,表明税收的增长速度慢于、低于经济增长速度。税制设计应当使税收具有较好的弹性,一般来说应使税收弹性≥1. • 拉弗曲线:税负过高和过低都不好;税负过低,就不能满足政府的正常支出需要;税负过高,则不仅不会增加收入,而且会制约经济的发展。

14、超额负担:除了正常负担外,经济活动因政府征税受到了干扰和阻碍,社会效益因此而受到削弱,则产生了税收的超额负担;超额负担分为两类:一是资源配置方面的超额负担,二是经济运机制方面的超额负担无论发生哪一方面的额外负担,都说明经济处于一种低效率的状态

15、税式支出:P44-45

16、最优税制理论:综合权衡效率与公平对福利的影响,找出二者的最优组合,是最优税收理论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的最优税制理论主要研究假定公平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如何使效率损失最小化。

17、拉姆齐逆弹性法则:对商品课税的最优税率与该商品的需求弹性成反比,即对需求弹性大的商品征低税,对需求弹性小的商品征高税。有效率的商品税应对生活必需品课以高 税,而对高档品课以低 税。

18、需求弹性:是指商品或者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对市场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需求弹性同税负转嫁成反向运动, 需求弹性越大(供给弹性越小),前转较困难,税负越趋向由生产者负担;需求弹性越小(供给弹性越大),前转较容易,税负越趋向由消费者负担。(如生活必需品)。

19、税收负担:是一定时期内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承受的经济负担。

税负影响因素:

(一)经济发展水平,是最根本决定因素,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宏观税负水平的高低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

(二)国家实行的宏观经济政策,国家为了达到预期的经济目标,往往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改变社会资源和财富在社会生产各部门间的分配,最终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国家财政收支状况.在国家财政比较宽裕时,国家多趋于实行轻税政策,税收负担减轻。如果国家财政在某一时期发生了较大困难,出现赤字,这是为了实现财政收支平衡,除了压缩一部分支出外,还可以增加税收负担。

(四)税收制度,一国税收制度直接影响该国的税负水平。包含1. 税率2. 计税依据3. 加成和加倍征税4. 减税、免税和退税

(五)经济结构.

(六)国家职能范围.政府职能范围宽,需要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和服务数量就多,宏观税负水平就应高一些,反之则低。

(七)非税收入规模.税收并不是政府筹集财政资金的唯一方式和渠道。在满足政府一定支出需要的情况下,如果通过非税形式取得的收入规模大,通过税收取得的收入规模必然减少。

(八)其他因素. 比如政府收不抵支时一般具有强烈的增税动机。和平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低税负的推行;战争时期,为支付必要的战争经费支出,必然会增加税收总量从而增大社会总体税负。

20.宏观税收负担:比例越高说明对社会负担的负担越重,反之越轻。 衡量标准:(1)国民生产总值税收负担率(2)国内生产总值税收负担率

(3)国民收入税收负担率(4)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21.微观税负衡量标准:(1)企业税收负担率(2)企业流转税负担率,

(3)企业所得税负担率 (4)个人所得税负担 22我国确定税负的原则

(一)取之有度,在确定税负总水平时,要兼顾国家需要和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以促进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协调发展,培植更加丰茂的税源,保证税收收入的持续增长。

(二)量能负担,社会总体税负水平的确定要依据国民经济的负担能力,纳税人个别税负也要依据各不同部门、行业纳税人的个别负担能力来确定。

23税负的转嫁:是指纳税人在税收分配过程中,将自己的税收负担全部或部分转移给其他人的过程。P67 基本形式:(1)税负前转亦称顺转,是指企业将所缴纳税款通过提高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方法,向前转嫁给购买者或者最终消费者负担。

(2)税负后转,也称税负逆转或税负向后转嫁。即纳税人所纳税款因种种原因不能向前转给购买者和消费者,而是向后转给货物的供应者。

(3)税负消转(4)税负资本化

转嫁影响因素:p69 •

(一)商品供求弹性. •

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弹性是决定流转税转嫁的最主要因素。 税负转嫁最终取

决于供求之间的弹性关系。

• 需求弹性>供给弹性,即Ed/Es>1,税负更多地倾向由生产者负担;需求弹性<供给弹性,即Ed/Es<1,税负更多地倾向由消费者负担 •

(二)课税商品生产与销售的竞争程度.

(三)征税范围

(四)反映期限

(五)税种. 24.税收制度:是国家按一定政策原则组成的税收体系,其核心是主体税种的选择和各种税的搭配问题。

25税目规定了一个税种的征税范围,反映了征税的广度;税率是国家税收制度的核心,它反映征税的深度。

26.税制分类:根据体系内税种的多寡分为复合税制和单一税制。

1.课税对象性质 2.税负能否转嫁 3. 税收管辖支配权 4.计税标准 5.税收与价格关系 6.税收收入形态

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目的税和资源税 直接税和间接税

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从价税和从量税 价内税和价外税 实物税、货币税和力役税

7.是否具有独立的计税依据 正税和附加税

8.存续时间的长短 9.是否具有特殊目的 10.税收负担的确定 27.税制结构及其影响因素P99

临时税和经常税 特别税和一般税 配赋税与定率税

(1)是指各税种在税收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包括主体税种的选择以及主体税与辅助税的配合等问题

(2)经济发展水平;一国某一时期的需求;税收政策目标;税收征管水平;各方博弈。

28. 税权配置:税制体系中包括不同的税种,这些税由不同的机关制定和管理;包含三种类型:分权型、集权型、兼顾型。

立法程序:税制出台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科学的立法程序应该具有参与性、公开性、交涉性等特性。

29增值税:是对商品或货物流转过程中的增值额所征的税。根据对固定资产的不同处理方式,将增值税分为三种类型。增值税在多环节缴纳,消费税一般在生产或消费的某一环节征收。

(一)生产型增值税,产品销售收入中只扣除外购劳动对象的消耗部分,而不扣除劳动手段的折旧部分,就整个社会来看,其形成的增值额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因此叫生产型增值税。

(二)消费型增值税,产品销售收入既扣除劳动对象的消耗部分,又扣除本期购进的全部固定资产,这就意味着全社会的生产资料不在增值税征税之列,而只对消费品征收,故叫消费型增值税。

(三)收入型增值税,产品销售收入中既要扣除劳动对象的消耗部分,又要扣除固定资产的折旧价值,其所形成的增值额相当于国民收入(V+M),故叫收入型增值税 增值税优缺点:

(一)优点

1. 符合中性原则,由于增值税是对商品流转过程中的增值额征税,在售价相同的情况下,单位产品被征税额始终一致,克服了传统流转税因流转环节不同而税收负担不同的缺点。

2. 稳定财政收入,采用间接计算法,买方对卖方形成有效的监督

3. 有利于资本的形成。消费型增值税允许抵扣设备的进项税额,有利于资本形成。 4. 准确退税、鼓励出口。在实行增值税后,产品不论流经多少环节,税负都是可以明确计算,一国可以实现准确退税。产品以无税面目出现在国际市场,有利于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产品展开竞争。

(二)缺点:

增值税制度复杂,纳税人的遵从成本与政府的征管成本比较高。一国实行增值税后会引起该国物价上涨。

30所得税:是对公司或个人所得所征的税。所得:是从收入中扣除一定的成本费用之后的余额

31.个人所得税:是对一个主权国家管辖范围内的(自然人)纳税人的所得征收的一种税。P143 特点:1. 计算征管较为复杂2. 税负不易转嫁出去3. 存在经济上的重复征税

4. 一般采取累进税率

32.财产税:是所有以财产为课税对象的税类的总称。财产依其性质分为两大类:动产与不动产。

特点:

(一)该税来自于货币资金积。货币资金积是指货币资金积累,而货币资金积累是指财产。流转税、所得税来源于货币资金流,财产税来源于货币资金积。

(二)历史悠久

(三)多为地方税

(四)征税时需要对财产价值进行评估

(五)易使纳税人不愉快

(六)征管成本高 优 点:

(一)总体上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财产税能够增加有产者的负担,抑制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现象,矫正社会的奢侈浪费之风,缩小贫富差距。对不劳而获的资产课税,可以鼓励人们积极劳动,有利于社会进步。

(二)可以矫正目前所得税的某些缺失

P174-175

1. 资本利得,如果政府在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基础之外再征收财产税,未实现的资本利得将会被征税,是对个人所得税的一个有力补充。

2. 推定所得,课征财产税可以对不公平的现象产生一定的矫正作用。

缺点:

(一)有可能出现所纳税额与所获收益不匹配现象,财产税为地方税,主要用于地方教育支出,每位居民负担财产税的多寡与其享受的来自于教育的收益未必成正相关关系。

(二)有可能出现纳税困难的情况

1. 纳税人的纳税能力不足时会出现纳税困难。

2.因某种原因房产税负突然上升导致纳税人纳税困难。

(三)有可能出现不公平现象

由于不动产较易稽查,难以逃漏,而动产则不易稽查,因而财产税的税源较多集中于不动产,无法让财产数额相同者负担相同的税负,从而会违反“横向公平”原则;另一方面也可能出现财产总额多者可能负担较轻税负的现象,违反“纵向公平”的原则。

(四)有可能造成纳税人行为的扭曲

• 1. 扭曲持有财产类型的选择。人们为规避税收,会增加动产投资,尽量减少不动产投资。

• 2. 扭曲纳税人财产坐落位置的选择。财产税作为地方税,各地方的评估比率与名义比率可能不同,有效税率也不同,这将影响企业与居民的位置选择。

3. 扭曲个人是否持有财产的决策,财产税对财产征收,有时可能会课及财产本身,从而侵蚀税本

33、房产税: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遗产税:是以被继承人去世后所遗留的财产为征税对象,向遗产的继承人和受遗赠人征收的税,有时被称为“死亡税”。

34、税收管理的三个层面:战略层、运营层和工具层。

SMART法则:Specific(具体),Measurable(可计量),Ambitious(积极向上),Realistic(现实),Timely(及时)

35、国际税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纳税人可能会被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征税,纳税人也可能利用各国税制之间的差异来避税,税收关系扩展到一国政府同外国纳税人之间、一国政府同外国政府之间,由此而带来的一些税收问题和税收现象成为国际税收。

36国际重复征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发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对同一课税对象的重复征税被称为国际重复征税。

重复征税:是指对同一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征两次或更多的税,其在封闭经济及开放经济条件下均可发生。

37.国际避税:指跨国纳税人以合法的方式,利用各国税收法规及国际税收协定中的漏洞、差异或缺陷,通过变更其经营地点、经营方式以及人和财产的跨越税境的流动等方法来谋求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规避税收负担的行为。

国际逃税:是指跨国纳税人运用欺诈伪造、弄虚作假、巧立名目等种种手段,以达到少缴或不缴有关国家税款的违法行为。

两者不同:

• 1.国际逃税所采用的手段具有欺诈性,是对税法的公然违犯和践踏,世界上人任何一个国家的税法对逃税行为都规定了惩罚措施;而国际避税所采用的是合法或不违法的手段,不具有欺诈的性质。

• 2.国际逃税的直接后果变现为世界范围内税基总量的减少,

• 而国际避税一般并不改变世界范围内的税基总量,仅仅造成税基在不同国家间的转移。

二)国际避税产生的原因 • 1.各国对税收管辖权的不同规定,在国际税收实践中,国与国之间实行的税收管辖权可能不同;即使实行相同的税收管辖权,对其含义的界定也可能不同,这些均为国际避税提供了可能。(1)两个国家间同时行使居民税收管辖权(2)两个国家实行不同税收管辖权 • 2.各国税收制度存在差异 3.国际税收协定的大量存在

第二篇:安全学原理要点复习

安全:指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或风险。

危害: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或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事故:是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风险:指特定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就成为风险。

职业病: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为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疾病。

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的范围的全过程。也成为危险度评价或安全评价。

危害辨识: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危险因素、有害因素和事故隐患:

危险因素是指可能对人员或事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有害因素会影响人的健康,造成物的慢性损害的因素

事故隐患是泛指系统中有可能引发事故的物的危险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管理上的缺陷。

系统安全:指系统在使用期限内,应用安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并排除系统要素的缺陷及可能导致灾害的潜在危险,使整个系统在整个寿命周期内保持最佳安全状态。

劳动保护:指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采取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来消除劳动过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条件和行为,保证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职业安全卫生:指以保障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为目的的工作领域以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方法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安全信息:安全信息是安全活动所依赖的资源,是安全事物在时间和空间定性或定量的表达。 安全收益:安全收益即是安全产出。是安全经济的重要课题之一。

安全目标管理: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根据企业的状况由上至下制定的一系列安全指标,并为这一目的制定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为建立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制定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要素管理体系。

绩效测量:指用人单位根据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在控制和消除职业健康风险方面取得的可测量成果。

可承受风险:指用人单位根据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方针,将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将至可接受的范围内。

四同时:"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劳动安全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肇事者责任未追究不放过,安全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

人的原因 物的原因 管理的原因 环境的原因 事故处置情况

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高空坠落 触电 淹溺 瓦斯爆炸 中毒和窒息 焯烫 其他爆炸 火药爆炸 锅炉爆炸 受压容器爆炸 坍塌 透水、火灾 冒顶片帮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放炮 其他伤害 火药

轻伤:1个工作日以上,105个以下

重伤:105个以上,6000个以下

死亡:6000个以上

伤亡事故调查的主要任务:揭示事故的真想和经过;找到事故发生的原因;确认事故的性质、规模和类别;为事故引起的纠纷提供处理依据;为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提供安全资料;为安全管理部门建立健全安全法规提供科学依据。

安全事故报告的两条线: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的有关部门同时报告。

现场人员-责任人-有关部门及安监部门

事故报告的内容:事故单位概况;事故的时间、地点和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已经采取的措施;事故再发情况补报。

事故调查遵循的原则: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四不放过。

事故调查的基本程序:

1成立调查小组:查明经过、查明原因、查明伤亡状况、查明经济损失,提出对责任者的处理建议,提出整改建议,总结事故教训,提交事故报告;2收集物件和事实资料;3收集证人材料;4事故现场摄影及绘图;5事故原因分析;6事故责任分析;7事故档案归档。

海因里希:多米诺骨牌模型。以遗传环境作为根本原因。过于强调人的失误。

博得连锁:改进的海因里希。以管理原因作为根本原因。

管理缺陷-工作环境+人-不安全行为/状态-事故-伤害

亚当斯:对现场失误的背后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将操作不当和不安全状态归结于工作人员的管理缺陷及企业决策。

北川彻三:强调教育的原因。

基本原因:教育/管理/历史

学校/管理/历史-精神/身体/技术/教育-不安全行为/状态-事故-伤害 流行病学:戈登。

能量意外释放:电能、机械能、化学能、热能、辐射

事故是由于不受希望的能量释放并作用于事物和人体。

屏蔽:屏蔽时间长短;人接触能量的大小;力的集中程度;屏障设置的早晚。

防护十二类型:限制能量;用安全能源取代危险能源;防止能量积蓄;控制能量释放;延缓能量释放;开辟能量释放渠道;设置屏蔽措施;在人与物之间设置屏障;改进工艺流程;提升防护措施;修复与急救;信息形式的屏蔽。

能量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失控的危险源。

第一类:不受控制释放的能量,导致人与物的直接伤害。

第二类:使能量约束、限制、屏蔽失效的因素,如人、环境、物的因素。

系统观点的人失误主因论:人失误会导致事故,而人的失误是由于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失误造成的。

人错误或不当地响应一个外界刺激。1972年威格尔思沃斯

1969年的瑟利模型,每一个阶段都应该包含一个心理-生理成分,即对事件信息的感觉、认识和响应。主要适用于危险出现较慢,不及时改正行为就有可能出现事故的情况。 反映了在事故发生的进程中有很多发生失误导致事故的机会。

安德森模型设计了危险线索的来源及可发现性,运行系统内的波动以及减少这些波动使之与人的行为波动相一致。

海尔模型是一个闭环反馈系统,集中与操作者和控制系统的相互作用。

扰动起源论:"事件"是构成事故的因素。任何事故处于萌芽状态时就有某种非正常的"扰动",此扰动为起源事件,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指向某种不受期望的结果,形成了一系列事件链。 从扰动开始,以损害结束。劳伦斯模型。

轨迹交叉论: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在事故的归因中占据同样的比重。

消除人的因素:安全教育,工种培训及选拔,科学管理。注意行为自由性造成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消除物的因素。

侧重:人失误难以控制,但是物的安全性好控制。

事故预测:运用各种科学知识及手段,分析、研究历史资料,对安全生产发展的趋势或可能的结果进行事先的推测和估计。

预测四部分:预测信息,预测分析,预测技术,预测结果。

事故预测的划分方法:按对象范围(宏观/微观);按预测的时间长短(长期/中期/短期)

事故预测的原理:惯性原理,即从过去到现在延伸至将来有一定的延续性。

相关性原理,即安全系统的属性、特征与事故存在着因果相关性。

相似性原理:类推原理。

量变到质变原理。

事故的预防原理:

工业生产中人员的伤亡往往是处于一系列因果连锁末端的结果。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大多数工业事故的原因。

由于不安全行为而受到了伤害的人,几乎重复了三百次以上没有造成伤害的同样事故。 事故中人受到伤害的程度具有随机性。

人不安全行为的原因:态度,身体,知识。

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不良物理环境

四种有效方法:技术改进;人员劝服说教;人员调整;惩戒。

防止事故的方法与企业生产管理、成本管理及质量管理的方法类似。

摘自教材《安全学原理》

第三篇:教育学原理重点归纳

第一章 教育学及其功能

一、选择题

1、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现象:指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3、从横向上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自然形态的教育。 (1)社会教育:旨在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

4、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

5、教育原理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中的一般问题。

6、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教育科学是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二者关系)。

7、反映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是《论语》;它是孔子弟子记述孔子言行的著作。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学而时习之”—学习结合;“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学行结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身作则。

9、中国战国晚期乐正克《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

10、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是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11、1623年,英国培根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

12、捷克夸美纽斯根据年龄分期确立了班级上课制,首次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教育理论的独立阶段,《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成一门独立学科。

13、西方著名的教育家和论著有:洛克《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尔》;爱尔维修《论人及其智力和教育》;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福禄倍尔《人的教育》;斯宾塞《教育论》等。

14、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康德。

15、赫尔巴特是继康德后,最早系统讲授教育学这门学科的,于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视为“科学教育学”形成的标志,将其视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教 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

16、实用主义杜威主张“儿童中心论”,所提倡的主要教育观点是“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17、前苏联后期出现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及其论著有: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马卡连柯《教育诗》;凯洛夫《教育学》。

18、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有: (1)蔡元培:毛泽东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著《对教育方针的意见》; (2)陶行知:主张“生活教育”,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1927年创办晓庄师范,实践其生活教育理论;周恩来称“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著《中国教育改造》; (3)杨贤江:中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著作《新教育大纲》; (4)徐特立。

19、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出现的著名教育家及其论著有:美国布鲁纳《教育过程》;前苏联赞科夫《教学与发展》;德国瓦·根舍因1951年倡导“范例教学”理论;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20、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21、前苏联凯洛夫1951年出版的《教育学》对中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主义教学理论的诞生。

22、学习和研究教育原理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文献法、行动研究法。( 1)实验法:最早倡导教育实验并提出“实验教育法”这个名称的是德国梅伊曼。基本特征:有理论假说、有控制、有变革、可重复操作。 (2)文献法:是人类用文字、图形、声频、视频等手段记载下来的人类的认识成果。 (3)行动研究法: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去的一种方法。最早提出“行动研究”这一概念的是勒温(1944年)。

23、行动研究的进行步骤:发现问题、计划、实施、观察、反思。

24、终身教育:是一系列很具体的思想、实验和成就,换言之,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包括了教育各发展阶段各个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理论对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P22) (1)用“理性尺度”评价现实; (2)对未来教育进行预测、设计和规划; (3)依靠理论创造的舆论力量呼唤社会。

2、行动研究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行动研究以提高行为质量,解决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 (2)强调科学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的合作,行动与研究的结合。 (3)重视及时反馈,特别是正反馈。 (4)可变性。行动研究允许在总目标的指导下,边行动边调整方案。

3、简述学习教育原理的功能及意义。(P22)

功能: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

意义: (1)掌握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2)掌握教育工作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3)在教育理论指导下,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

(4)教育原理可为继续学习教学原理、德育原理、学校管理等学科提供坚实的理论根基,具有深化和奠基的作用。

三、论述题

1、阐述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P15)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他认为“全面”与“和谐”是儿童个性发展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作为全面发展的教育应使“智育、体育、德育、苏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使这几个方面的教育呈现为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所谓和谐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内在本质的表现”。( 1)苏霍姆林斯基重视德育,认为道德是和谐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智育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授,它包括学生获取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还包括培养学生的性格、信念、自尊心及爱劳动的精神,发展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苏霍姆林斯基对体育的看法是:体育首先是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4)苏霍姆林斯基把美育称作情感教育。他认为,美育通过其特有的手段和途径,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5)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劳动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6)苏霍 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他认为家庭与学校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家庭教育基础上的。

第二章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选择题

1、生物起源论: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沛西·能。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撰写的著作《动物界的教育》。

2、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孟禄。

3、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缺陷是: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4、劳动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5、学校的产生,是在奴隶社会;同时,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

6、中国出现了官学、私学、书院三种类型;在欧洲中世纪出现了教会学校和骑士教育;12-13世纪出现了行会学校和商人学校。

7、“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8、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四书”、“五经”。

9、严格的等级性是封建社会教育的显著特征。

10、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德国(魏玛1619年)。

11、教育立法: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是教育民主化的根本保证,是国家干预和管理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

12、邓小平于1983年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3、终身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特点。

14、欧洲的新教育思潮和美国的进步教育运动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二、简答题

1、现代教育的一般特点有哪些?

(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2)教育的广泛普及和普及年限的逐步延长。 (3)教育形式多样化。

(4)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共同特征。 (5)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观念、教师素质的现代化,也是现代教育的又一特征。 (6)现代教育追求通才教育、全面教育,反映在培养目标上则是人才的通才性和全面性。

2、简述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P54)

(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 (3)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 (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

(5)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

(6)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理念。 (7)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

3、教育民主化具体表现有哪些方面? (1)教育普及化的开始。 (2)“教育机会均等”口号的提出。 (3)教育法制化的形成。 (4)教育民主化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4、现代社会中社会主义教育有哪些特点?

(1)社会主义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

(2)社会主义教育以人类的先进思想、健康向上的教育内容、科学的文化知识和优秀的精神文明教育年轻一代,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社会主义教育比资主义教育更好地实现了教育平等。

(4)社会主义消除了民族和种族歧视,国家尤其重视少数民族的教育的发展。 (5)教育与宗教分离,不受宗教影响。

5、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是什么?(P44)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6、简述人类劳动与动物本能的区别。(P38) (1)人类劳动的根本标志是制造工具; (2)人类劳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行为; (3)人类劳动从一开始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 (4)人类劳动不是对自然界的消极被动的适应,而是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 (5)劳动把人从动物界中提升出来,促使从猿到人转变的最终完成。

7、简述古代社会的教育及特点。(P43)

古代社会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个历史阶段的教育,这两个社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状况虽各不相同,但相同的剥削阶级社会性质,类似的落后生产工具,手工操作的劳动方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使两个社会的教育存在着一些共同特征。(名词解释) (1)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 (2)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3)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鄙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轻视生产知识的传授。 (4)文字的发展和典籍的出现丰富了教育内容,提高了教育职能。 (5)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 (6)官学和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 (7)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的教学组织形式。

8、简述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 (1)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

(2)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是为生产劳动服务的。 (3)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进行的。 (4)原始社会的教育手段是极端简单的。

(5)原始社会末期的教育目的更加明确了、教育内容更加丰富了。

9、简述资本主义教育的特点。

(1)从法律上废除了封建教育的等级制,扩大和普及了学校教育。 (2)学校教育系统逐步完善。

(3)创立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4)教学内容日益丰富。 (5)教学设备和手段不断更新和发展。 (6)教育的阶级性依然存在。 (7)广泛的宗教教育在学校中还占有一定的地位。

(8)民族和种族歧视在移民人口较多的国家里变成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

三、论述题

1、阐述教育起源问题的认识。

(1)教育的生物起源论以法国的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的教育家沛西·能为代表,他们认为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者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归之于天生的,像动物本能那样原本具有的生物行为,教育过程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这就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因此,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2)教育的心理起源论以美国教育家孟禄为代表,他们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者避免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所在,提出模仿是教育起源的新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模仿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可视之为教育的多种途径之一。但孟禄的错误在于他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不懂得人的工切活动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同生物起源论的观点一样,教育的心理起源论也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因而这种观点仍然是错误的。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关于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A、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B、教育起源于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 C、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的实际需要。

2、为什么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规律。(P55)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必然规律。 (1)社会生产、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现代大工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生产力的提高已不再取决于劳动时间的延长和劳动数量的增加,而取决于生产过程中科学与技术的应用程度,取决于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是否适合生产过程的需要。 (2)社会政治也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改造旧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在资本主义时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但可以对抗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消灭旧分工以及旧的传统思想意识。在社会主义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劳动力素质、改造知识分子世界观的需要。要使全体国民既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又有相应的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就需要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形式去培养。 (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和谐统一发展。要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依然是一条重要途径。尤其在当代,国际上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和都市化生活更需要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章 教育的本质

一、选择题

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就是教育的特性。

2、人类社会积累经验的有效方式是教育。

3、夸美纽斯“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这说明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4、在汉语中最早将“教”和“育”连起来使用的人是孟子;“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把“教育”作此解释是许慎《说文解字》。

5、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改变人的身心素质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这是广义的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6、教育要素:是指构成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因素。

7、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 (1)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 (2)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 (3)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客体。

8、教育者:包括一切对他人施加有意识的教育影响的人,在有明确目的且独立进行的自学活动中,教育者就是受教育者本人,他自己承担着教育自己的责任。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教育者主要指教师。

9、教育内容是构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中介。

二、简答题

1、教育的质的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71)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的特质)

2、在教与学构成的一对矛盾中,为什么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P88)

(1)从教育活动产生来看,社会和人类生活的发展或延续的需要是教育活动的前提,而在教与学之矛盾两方面中,教的一面先行地理解和体现着这一需要。 (2)从对教育规律的理解、把握和利用来看,教的一面更有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从主体的结构关系来看,教的主体对学的主体的活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无论是在教育内容的处理上,还是在教育方法的选择、运用上都是如此。

3、为什么说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P71)

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而不是什么动物界的一种普遍的活动;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而不是人作为动物所具的生存活动。

(1)动物对后代的爱护、照顾和抚育的活动是出于一种本能的需要,因此是一种本能的活动,而人类的教育之生发基础不是本能的需要,而是人主体性所意识到的社会需要,尽管人也有自然的生物本能,但是教育活动的产生动力不是个体在自然中生存的需要,而是个体在社会中生存的需要以及社会延续、发展的需要。 (2)由于没有语言也不具备明确的意识,动物不能够将自己的经验积累起来向同类传授,也不能将个体经验类化,变成共享的经验财富。 (3)所谓动物的“教育”,其最好结果不过是小动物适应环境,独立生存并维持生命。而人类的教育却不相同。由于人类的教育活动是建立在人的意识基础上,所以从一开始就不只有适应环境的价值指向。

(4)社会性和意识性也是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三、论述题

1、论述教育活动中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P85)

作为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三者间有着密切而复杂的联系,概括起来说,

这种联系集中体现于教育过程中主体和客体间的关系。

(1)教的主体与学的主体间的联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分别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共同存在于统一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二者间又联结成复杂的双向互为主客体的关系。 A、教育是由“教”与“学”复合构成的双边交互活动,而不是单纯的“教”。 B、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包括在教育者的“教”的过程中,他不是消极被动、任教育者摆布的木偶,他有自己的意志、情感和需要,具有认识能力和能动精神,对外界环境能够能动地把握。 C、从教育的价值取向来说,我们的教育无疑应该发展人的主动精神,培养社会实践的主体,而不是培养唯唯诺诺、低眉顺眼、被动消极的奴隶。 D、教育实践也证明,随着受教育者发展水平的提高,他的能动性不仅愈益明显地体现在接受教导的学习活动中,而且体现在对“教”的活动的积极参与和能动影响中。

(2)教育活动之主客体间的联系。在教育者是主体的“教”的活动中,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构成复合客体;在受教育者是主体的“学”的活动中,教育者和教育内容构成复合客体。( 3)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教与学的矛盾是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对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教与学构成的一对矛盾中,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第四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上)

一、选择题

1、社会:以人和人群共同体为活动主体,以生产方式为物质基础的各种要素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2、社会的构成要素:人口、自然环境、生产方式。

3、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社会生产。

4、自然环境与教育:具有直接和间接影响。 (1)直接影响的表现:教育的价值取向上(主要价值取向是适应自然);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教育组织机构和组织形式的选择上。

5、复式教学多在人口密度较低的地方使用,这说明自然环境直接影响着教育的组织形式。

6、人口与教育的关系: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 (1)人口数量:人口的数量决定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 (2)人口质量:是指人口总体的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人口质量的量化指标一般是以受教育程度来表示的;社会的人口质量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 (3)人口的结构:有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所占比例的因素是人口的年龄结构。

7、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其中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为活跃和革命的因素。

8、决定教育目的性质的社会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

9、文化发展与教育:文化对教育具有价值定向作用;文化发展促进学校课程的发展。

10、西方社会学家对社会的理解: (1)法国塔德:社会是具有共同心理的人们的集合; (2)美国派克:社会是一种包括人类行为习惯、情操、民俗等在内的遗产; (3)法国迪尔凯姆:社会是一种建立在个人意识上的独立实体。

11、体现教育价值与功能的标准是受教育者个体品质的形成。

12、导致近代学校增设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简答题

1、简述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作用。(P102) (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 (2)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 (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内容的选择。

(4)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5)生产力的发展还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科技进步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110) (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 (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3)科技进步改变了教育技术。

3、现代社会的特征。(P95)

(1)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的社会。 (2)现代社会是科学化的社会。

(3)现代社会是一个民主化、法制化的社会。 (4)现代社会是革命性社会。

4、简述现代社会对教育系统影响的双向性。96 (1)现代社会的总体特征预制教育的状态和走向; (2)现代教育的发展不断强化或复制着现代社会的特点。

5、为什么不同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不同性质?(P94)

(1)物质资料的消费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保障,故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保障;

(2)生产方式决定着一个社会的面貌,社会的基本制度、阶级构成以及政治、法律、价值规范等都是由生产方式最终决定的;

(3)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转变,当一种生产方式被另一种生产方式所取代的时候,依附于原来生产方式之下的社会制度也必然跟着改变。

三、论述题

1、社会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有哪些?(P105)

(1)社会政治经济制约着教育目的。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使受教育者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品德和政治方向,这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的。教育最明确地反映着统治阶级的需要,教育是政治统治的强有力的工具。( 2)社会政治经济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掌握了政权,谁就支配了精神生产资料,掌握着教育的领导权。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对教育领导权的把握主要表现在: A、通过国家权力机构对教育实行控制或管理。统治阶级总是利用政治力量来颁布教育方针、政策,制定教育目的和制度,规定教育内容、派遣和任免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等,并以此来控制教育的领导权。 B、利用经济力量的控制来达到对教育的领导。国家和统治阶级可以用拨款、捐献教育经费等办法,有效地控制教育权。 C、以思想宣传上的优势力量来影响控制教育。统治阶级利用国家的宣传机器,将自己的思想价值观念传播给社会,左右教育工作发展的方向。 (3)社会政治经济影响和制约着受教育权的分配。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所提供的基础性条件的制约,一个社会的受教育机会是有限的,那么谁有受教育权,谁无受教育权,以及受什么样程度的教育,都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人们在受教育权上的差别实质体现着社会政治地位的差别。 第五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下)

一、选择题

1、教育功能的结构:教育的本体功能与社会功能;教育的正功能与负功能。 (1)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有效形式,这一命题表述了教育的本体功能。

2、教育最基本的职能是培养人。

3、促使人实现社会化的最有效形式是教育。

4、现代教育的社会功能:人口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科技功能。

5、教育的人口功能表现为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6、人口的文化结构指社会分工的纵断面即学历层次的构成;人口的职业结构则指社会分工的横断面即职业类别的构成。

7、提出人力资本学说的是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揭示了教育的经济功能。

8、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功能;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功能;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播功能;教育具有创造文化的功能。

9、教育的科技功能:教育可以实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10、高等学校的双重任务是教学和科研。

11、欧洲古希腊出现了科学研究和教学相统一的学园—缪司学园;“洪堡式”大学的传统是由柏林大学传承的,遵循“研究与教学统一”的原则。

12、《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发布时间是1985年。

13、现代社会质量的核心制约因素是人口质量。

14、实现精神文明的基本途径是教育。

15、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16、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现代化。

17、全体国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人口出生率的高低成反比,这说明教育可以控制人口数量。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P128)

(1)通过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和政治人才去实现教育的政治作用。 (2)通过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制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 (3)组织学生直接参加社会的政治活动,把学生作为现实的政治力量使用。

(4)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

2、简述教育现代化的内容。(P142)

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师素质现代化。

3、简述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内容。

(1)教育管理体制上,有利于教育的高质高效运行,促进教育发展。 (2)教育管理的思想原则上,提高决策的民主化和员工的参与程度。 (3)教育现象是以教与学为主体形式的客观存在。

4、简述现代教育本体功能的主要内容。(P116)

(1)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的进程—人的培养。 (2)人类精神文明的传递与继承—社会遗传。 (3)经验和人才的选择—科学筛选。

5、教育现代化的价值追求是什么?(P144)

教育的普及化;教育的国际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法制化;教育的个性化;教育的多样化;教育的整体化;教育的终身化。

6、教育通过哪些途径实现其文化传播功能? (1)校际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2)互派留学生。

(3)国际之间的文化教育交流与传播。 (4)信息网络交流。

三、论述题

1、试论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P138) (1)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 1982年,党的十二大把教育和科技列为经济建设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1987年党的十三大又进一步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必须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再次指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为了实现这两个转变,“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面向经济建设,加快科技进步,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党的一系列政策说明,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重点地位、百年大计地位、优先发展地位。 (2)教育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突出的促进作用。 A、在现代社会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现代社会是技术、智力竞争的时代,实质上也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因此,一个国家要保持科学技术上的优势就必须重视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B、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现代社会质量的重要指标是人口质量,而改善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教育。 C、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取决于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D、教育又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文化建设需要教育的实施和普及,以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思想建设也必须依靠教育的灌输和培养,所以教育是实现精神文明的基本途径。 综上所述,把教育作为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远见卓识,是符合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英明决策,也是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必然要求。

2、 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实际,论述教育的经济功能。(P126)

1、 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 要手段之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 这里所指的人,是具有一定智力、生产经验、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的人,当人们还不具有任何科学知识和生产经验、劳动技能时,只能是一种可能的生产力。马克思主义又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当科学技术还没有被劳动者掌握并运用于生产之前,只是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教育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使上述两种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结合起来,也就是使科学知识和人结合起来,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

(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经济效益的提高一方面来自劳动生产率,一方面来自劳动者的精神投入。通过教育和训练,可全方位提高劳动者素质,并进而提高经济效益。这主要表现在: A、提高劳动者对生产过程的理解程度和劳动技能技巧的熟练程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B、能合理操作、使用工具和机器,减少工具的损坏率。 C、提高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能缩短学习新技术或掌握新工种所需的时间。 D、提高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E、提高加强生产管理的愿望与能力。

(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能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在现代生产中,推动经济发展的不再是劳动力的数量,而主要是劳动力的质量,即提高工人的熟练程度,加快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迅速应用。而这些人力资源的开发,最主要的是通过教育实现的。( 4)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的任务,通过科学研究,一方面生产出新的科学知识,发挥精神生产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形成科学、技术、生产体系在实验室里研制创造出许多新的生产工艺,直接参与物质生产过程,推进生产力的发展。

3、联系实际,论述教育的人口功能。(第

1、3点可单独成简答题)(P120)

(1)教育可减少人口数量,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之一。教育的发展和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所以能起到控制人口增长的作用,原因主要有: A、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对劳动者文化要求的提高,可以刺激家庭对教育的需要。 B、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使人们更容易理解人口增长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乐于支持政府计划生育的号召,他们比受教育较少的父母,在保持环境生态平衡,有节制地利用资源,保证社会获得良好发展等方面,更具有责任心。 C、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使人们更倾向于用现代的、科学的眼光看待传统的价值观和社会风俗。 D、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使人们往往更重视自身价值的实现和对人生幸福的追求,他们不愿意因多生育而影响自身的发展和生活的美满。 E、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延长,男女结婚和生育的年龄一般也会往后推移,而妇女结婚越晚,生育子女的数量一般会越少。 F、教育程度的提高增加了妇女就业的机会,提高了妇女养育儿童的能力。

(2)教育可提高人口素质,是改变人口质量的手段之一。人口素质是由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的,它们都与教育息息相关。 A、人口身体素质是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大脑的功能状况。它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先天遗传,二是后天的营养、保健和锻炼。 B、教育对人口文化素质的影响更为明显和直接,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育的好坏。世界上通常用下列具体指标来衡量人口的文化素质:文盲率或识字率;义务教育普及和提高程度;就业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每万人口中科技人员数;每万人口中的大学生数。 C、人口思想品德的形成依赖于教育,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育环境就会培养出什么品质的人。

(3)教育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人口结构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与社会结构。自然结构指人口的年龄、性别等方面的比例等;社会结构指人口的阶级、文化、职业、地域、民族等方面的比例。 A、教育有助于改变人口的性别结构,保证男女性别比例的自然平衡。 B、通过教育可以改变人口的文化结构和职业结构,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C、教育亦有 助于人口城乡结构的改变。 (4)教育有利于人口的迁移。人口稳定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的迁居活动。 A、受过教育的人口更容易作远距离迁移。 B、文化教育发达的城市和地区更益吸引迁移人口。 C、教育本身就是实现着人口的迁移。 第六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选择题

1、人的本质特点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1)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主体活动的创造性。 (2)“坚持在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挥个人特长”反映的观点是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采取一个模式,用一个标准要求学生,这是对共性与个性的片面认识。 (3)从根本上说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

2、人的发展是指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

3、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人从出生到成年期间在身心两个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身的发展包括肌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两部分。心的发展指精神世界的发展,包括认识过程、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的心理。

4、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指不同个体在身心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共同规律。

5、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个别差异性、互补性。 (1)顺序性:“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人的发展的顺序性。 (2)不均衡性: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的概念,这是针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如,人的身高、体重有两个增长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在青春发育期。 (3)个别差异性:由于学生身心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实施因材施教。现实生活中,有人“聪明早慧”,有人“大器晚成”,这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4)互补性: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

6、人的生理成熟标志是性机能成熟;人的心理成熟标志是独立思考的能力、较稳定的自我意识和个性的形成。

7、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等。 (1)遗传: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是遗传因素。如,格塞尔的“单卵孪生儿爬楼梯试验”,充分说明了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和阶段。高尔登“遗传决定论”。 (2)环境:影响人的发展的外部世界是环境。华生“环境决定论” (3)教育:洛克“教育万能论”。

8、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和前提是教育的自身状况。

9、“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提出这一观点的是马克思。

10、家庭环境的效应表现在:家长的职业类别;家长的文化程度;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的自然结构;家庭的气氛;家长的期望水平。

二、简答题

1、教育发挥主导作用需要哪些条件?

(1)教育的自身状况。教育的自身状况是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它包括物质条件、教师队伍、教育管理等方面。

(2)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教育者要善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借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一内因,教育才能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3)家庭环境的效应。家庭环境的效应表现在家长的职业类别;家长的文化程度;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的自然结构;家庭的气氛;家长的期望水平。

(4)社会发展状况。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还受社会发展状况,如生产力水平、科技发展、社会环境、社会文化传统与民族心态以及公民整体素质等的影响。

2、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P157) (1)遗传素质提供了人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构成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 (4)遗传素质本身也是可以随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的。

3、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教育的制约。(P153)

(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要求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要求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 3)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要求教育、教学工作抓住关键期,重点培养。

(4)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工作充分重视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5)人才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要求教育工作要重视有身心障碍、学业成绩落后的差生身上其他方面的优势,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三、论述题

1、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人作为一个能动的社会生活的主体,其自身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骨骼、肌肉、心脏、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心理的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生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的发展也影响着生理的发展。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以下四种: (1)遗传。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也就是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自然或生理的前提条件。

(2)环境。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 (

(3)教育。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人的一种活动,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包括自身的态度和所付出的精力。

2、试论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P162)

从广义上说,教育是环境的一部分,是一种经过有目的地选择和提炼的特殊环境,这就决定了它的特殊作用,即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它能根据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方面,选择适当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利用集中的时间,对人进行全面的教育和训练,使人获得比较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学校教育是在各种规章制度的严格制约下进行的,它保证了教育、教学的良好秩序,把人的发展所需要的一切时间和空间全部纳入到可控的程序之内,使教育、教学得以顺利地进行。同时,学校教育又具有系统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既考虑了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的需要,又考虑了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这样就保证了人才培养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3)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 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的教育机关——学校进行。学校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组织起来的,它有比较完整的组织机构,又有经过教育和训练的专职教育工作者。把学生按照一定的教育要求组织在专门教育过程内进行教育。因而,它对人身心发展的作用,比其他任何影响人的条件都要有效。 (4)教育可以激发和发展被教育者的潜能。 教育可以根据个体的遗传素质,有意识地发挥其长外,弥补其不足,使先天的遗传素质向有利于身心成长的方面发展。 (5)教育能对各种环境加以一定的控制和利用。 它能按照预定的目的选择和提炼有利于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克服和排除那些不利于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3、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并简要评述“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

(1)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

(2)遗传素质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生理成熟程度制约人的发展过程和阶段;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构成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有一定影响。 (3)环境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的发展程度和范围,社会关系影响人发展的方向和性质。

(4)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教育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教育可以激发和发展受教育者的潜能;教育能对各种环境加以一定的控制和利用。 高尔登的“遗传决定论”:此观点是错误的。他忽略了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发展的影响。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能起决定作用,它只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只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必须在一定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才能转化为现实性。 华生的“环境决定论”:此观点是错误的。它完全否定了人的遗传素质的作用,同时也完全否定了人的自觉能动性。环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人接受环境的影响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 洛克“教育万能论”:此观点是错误的。教育发挥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遗传提供的生理前提,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调动,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

4、“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P163) 这是17世纪英国洛克为代表的教育思想家提出的“教育万能论”观点。 “教育万能论”对教育作用的高度评价对认识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把教育视为人发展的决定因素,就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因为人的发展并不是单纯由教育决定的,而是各种条件综合作用和人多方面实践活动的结果。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只是相比较而言的,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如果没有遗传为之提供相应的生物前提,同有环境的积极配合,没有社会发展作为物质基础,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教育要发挥它的主导作用也是不可能的。

5、论述人的本质观及其教育学的意义。 (1) 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A、人的自然性是指人是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 B、人的社会性是指人是社会存在物,具有社会属性。 C、人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人的自然性是人的社会性的物质前提,但从根本上说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 D、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统一的观点,是科学地进行教育的出发点。教育培养人不能脱离社会关系,必须依据社会关系的需要并在社会关系中进行。这是教育的客观规律。任何企图使教育同社会脱离关系,搞封闭式的教育,都是对教育规律的违背。

(2)人是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 A、人既具有受动性,又具有能动性,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是两者的统一。人的受动性是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但从根本上说人的本质在于人的能动性。 B、人的受动性和能动性统一的观点是科学教育观的客观依据。正因为人具有受动性,对人的本性的改变和塑造才是可能的。也正是因为人性的可塑性,人的发展才具有巨大的潜力,教育在人的发展中才能发挥重要作用。 (3)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人的共性与个性统一的观点要求在教育上既要坚持统一的教育目的,实施全面教育,使每个人都获得全面发展;又要支持在个人全面发展基础上发挥个人特长。只有既面向全体、坚持统一的教育目的,又因材施教,发展个性,才是科学教育观的体现。 第七章 教育制度

一、选择题

1、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类教育机构有机构成的总体及其正常运行所需的种种规范或规定的总和。教育制度的主体是学校教育制度。教育制度设立的主体是国家。

2、学校教育制度:是教育制度的主体。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3、教育体制:是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

4、建国以来的学制改革: (1)第一阶段:1951年的学制改革:1951年10月1日《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废除旧学制,实行新学制。是新中国第一个学制。主要内容: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各级政治学校和政治训练班。 (2)第二阶段:1958年的学制改革: A、1958年9月,《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制定了发展教育事业的“三个结合”(统一性与多样性、普及与提高、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六个并举”的原则。 B、建立并发展“三类学校”,即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和业余学校。 (3)第三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的学制改革:1985年5月27日,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有关学制的内容有: A、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B、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C、基础教育权属于地方,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

5、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为现代生产发展和社会生活所必需,是现代文明的一个标志。义务教育中,社会、家庭、学生必须履行一定的义务;重点和难点在农村;义务教育的实质是法律规定国家保障的教育。

6、解放后我国政府首次提出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时间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1986年。

7、1993年2月13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的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简称为“两基”、“两全”、“两重”。

8、《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定了我国教育的类别结构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

9、学校教育的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和组合方式,被称为学校教育结构。

10、我国学校教育层次结构: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1)幼儿教育:我国近现代幼儿教育机构创设于1903年,名为“蒙养院”,1922年改名为“幼稚园”。 (1)初等教育:我国现行学制中初等教育指的是小学教育。 (2)中等教育:分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它担负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和培养劳动后备力量的任务。 (3)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内部又分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三层。

11、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12、北京师范大学教学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五四制学制改革实验。

13、英国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学制是“双轨制”。“分支型”学制:“双轨制”中的下部即初等和中等教育基础合一了,形成底部单轨、顶部双轨的学制类型。

14、“二战”后至今,日本的学制基本上实行六三三制。

15、我国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制度。

二、简答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所规定的国家教育制度有哪些?

1995年3月18日,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它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我国的教育基本制度:

(1)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2)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3)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 (4)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5)国家实行学业证书制度。 (6)国家实行学位制度。

(7)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

2、当代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P171) (1)重视学前教育。

(2)小学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3)高等教育多级化,学校类型多样化。

3、试述学制建立的依据。(P169)

(1)学制的建立与发展要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是决定学制的重要因素。 (3)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也制约着学制。 (4)原有学制和世界学制的改革影响着学制建立。

三、论述题

第八章 教育目的

一、选择题

1、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是目的性。

2、教育目的:是指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期望达到的目标或预期的结果,是一定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

3、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教育目的作用:导向作用、选择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协调作用。

4、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以“明人伦”为目的;古希腊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目的分别为培养无条件效忠于国家的武士和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能履行公民职责的人。

5、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分两派: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

(1)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洛克、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等;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 应依据个人需要来确定;缺点:排斥社会对教育的制约,排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2)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孔德、涂尔干、赫尔巴特等;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缺点:完全否认了教育目的的个体制约性。

6、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全面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指出了个人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分工。

7、建国以来,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8、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9、被称为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的提出时间是1949年12月。

10、我国规定的“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出自于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是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

11、“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表述是1995年3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2、当代中国教育的导向思想是素质教育;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13、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这体现了教育的性质。

14、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15、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德育。

16、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

17、教育无目的论的提出者是杜威。

18、全面发展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实施的旨在促进人的素质结构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系统教育。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目的同培养目标的关系。(P192)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而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 (2)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实现。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是惟一的,而培养目标却是多种多样的。

2、简述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关系。 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联系: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均是由国家规定,是对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全国必须统一执行的。

(2)区别:教育方针是对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定;教育目的是对人才的质量标准和培养规格的规定。

3、简述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P196) (1)教育目的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2)教育目的要反映生产力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3)教育目的要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4、简述个人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P200)

(1)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

(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给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共产主义条件下将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现实。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

5、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P205) (1)培养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2)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教育质量标准。 (3)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三、论述题

1、结合我国当前教育实际谈谈应怎样贯彻教育目的。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的发展走过了一些弯路。在我国现在教育实际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把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到实处。

(1)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目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着一引起错误的思想和观念,如指导思想上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办学方向上的脱离实际,直到演化成只为升学而进行的应试教育。在教育质量的评估中,只看重学生的考试分数,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等倾向,严重偏离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口号,改变错误认识,端正教育思想,进一步明确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是至关重要的。( 2)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我们的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以前的改革大多停留在某一学科、某一方面,没有形成整体的效益。因此,我们下一步的任务就是深化改革,从局部到整体,全面解决教育实际上的问题。一方面改革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另一方面要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3)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针对我们实际中的应试教育倾向而提出的,要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我们不能把素质教育仅停留在思想层面,必须在教育改革中切实体现出来,纠正基础教育中的偏差。

2、论述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相互关系。

(1)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是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部分构成的。 (2)各育之间是有区别的,不能相互替代,每一育都有其特定的内涵,特定的任务,每一育的社会价值和满足个体发展需要的价值都是不同的。

(3)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不能分割:一方面各育之间相互渗透,每一育中都包含了对人的智力、情感、意志和行为的要求;另一方面各育之间互相促进,存在着互为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4)总之,全面发展教育的五个部分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一个整体。其中,德育对其他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智育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了知识和智力基础;体育为各育的实施提供健康基础,是各育实施的物质保证;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其他各育的具体运用和实施。

3、阐述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P198)

(1)人的片面发展的原因。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全面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指出了个人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分工。

(2)个人全面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当社会生产力由工场手工业生产发展到机器大工业生产时,人的全面发展就成了客观要求。

(3)资本主义的绝对矛盾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这种绝对矛盾表现在: A、大工业生产技术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要求打破工场手工业的旧式分工,并且为消除旧分工创造了可能条件。 B、大工业为缩短劳动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创造了必要条件。 C、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为生产过程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创造了物质基础。 (4)个人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 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 B、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给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共产主义条件下将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现实。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 第九章 教育内容

一、选择题

1、教育内容:广义的教育内容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给予学生的一切影响的总和;狭义的教育内容是指学校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技巧、思想、观点、信念、行为、习惯的总和。

2、课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概念。广义的课程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指学校根据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传授进程。

3、课程的基本类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潜在课程。 (1)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属于学科课程。 (2)活动课程侧重于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 (3)潜在课程:潜在课程与有计划的学习相对,是指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各门学科之外的内容给学生所带来的各种影响。重视学校中人际关系、校风、班风及校园环境等因素影响的课程就是潜在课程。

4、近代学科课程的基础是夸美纽斯奠定的,“百科全书式课程”。

5、古希腊“三艺”指文法、修辞、辩证法;古罗马“七艺”指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6、课程理论: (1)结构主义课程论:强调学科基本概念、原理和原则的课程论理的是结构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是布鲁纳。“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2)实用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是杜威和克伯屈。 (3)综合课程论:一种主张将若干有关学科合并起来编写课程的理论就是综合课程论,代表人物英国怀特海。综合课程的三种形式: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7、课程现代化的三大代表人物:布鲁纳、赞可夫、瓦·根舍因。

8、学校教育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和教学指导书。

9、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10、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11、学科设置:学科设置是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根据1992年颁布执行的课程计划,小学开设9门学科;初中开设13门;高中开设12门。

12、学科课程的优点:它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有利于教师教授知识和学生学习、巩固知识;缺点:造成和加深学科的分隔,不利于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13、教学大纲:具体规定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内容范围、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上基本要求的指导性文件是教学大纲;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教学大纲。

14、教科书:编写教科书的依据是教学大纲,它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教科书不等于教材;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材料是教科书。

15、德育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

16、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内容的丰富和课程结构的更新。

二、简答题

1、简述学校教育内容的特点。

(1)明确的目的性和充分的预定性。 (2)高度的信息含量与严密的逻辑性。 (3)价值的全面性。

(4)高度的科学性和全面的教育性。

2、简述综合课程理论的基本内容。 (1)英国教育家怀特海最早提出。

(2)主张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构成一门学科。 (3)主要有三种形式: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3、潜在课程包括哪些内容?(P218)

(1)学生在学校各种人际交往中受到的影响。 (2)学校、班级中长期形成的制度与非制度文化的影响。 (3)学校物质环境所构成的物质文化的影响。

4、简述当代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P220) (1)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2)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 (3)重视能力的培养; (4)重视个别差异。

5、制约教育内容的主要因素。(P214) (1)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2)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3)文化传统;

(4)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水平。

三、论述题

1、试述德育的意义、任务与内容。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 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需要。 (2)德育是年轻一代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3)德育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保证。 德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2)使学生具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的行为习惯。 (3)形成学生活泼开朗的个性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4)形成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德育的内容: (1)关于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的教育。 (2)关于革命理想和传统的教育。 (3)道德教育。(是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 (4)关于民主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 (5)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2、试述智育的意义、任务与内容。

智育是教育者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 智育的意义: (1)智育是人类社会文明进化的必要条件。( 2)智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3)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 智育的任务: (1)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 (2)培养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使学生获重在日常智力和体力活动中常用的活动方式。( 3)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其中核心是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智育的内容:智育内容是由智育任务直接决定的。在小学阶段,智育内容主要体现在语文、数学、自然和社会等学科中。

3、试述体育的意义、任务与内容。

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卫生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机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和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的教育。 体育的意义:

(1)体育是促进学生身体发育,增强体质的重要手段。 (2)体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3)体育是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需要。 体育的任务:

(1)指导学生锻炼身体,促进身体的正常发展和机能的发展,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2)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体育锻炼的正确技能技巧,养成经常锻炼的良好习惯。( 3)使学生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 (4)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 体育的内容:队列和队形;田径;体操;游戏;球类;武术(武术是我国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体育项目);游泳。

4.试述实施美育的意义、任务与内容。(P233)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美育的意义: (1)美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需要。 (2)美育是陶冶性情,培养健全人格的需要。 (3)美育是实施其他各育的需要。 美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和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和兴趣。

(3)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具有健康的思想、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文明的举止、开朗的性格,达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 美育的内容: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

5、试述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任务与内容。

劳动技术教育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现代生产劳动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 (1)劳动技术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2)劳动技术教育是解决当前学生缺乏劳动能力的现实的需要。 (3)劳动技术教育的推广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2)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 (3)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自我服务性劳动;工农业生产劳动;手工艺生产劳动;社会公益性劳动(是一种以公共事业为服务对象、以不计报酬为特点的劳动)。

第十章 教育途径

一、选择题

1、教育途径:是指在进行教育活动时,教育者借以传授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的的渠道。

2、三种学校教育途径: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

3、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人类所积累的文明成果的一种认识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以提高学生个体的生理、心理、思想、文化与技能等多方面素质。

4、教学就其本质来讲,是一种认识活动。

5、教学认识的主要方式是间接经验。

6、完成学校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活动。

7、课外活动:是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8、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外在于它们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9、课外活动的特点:组织上的自愿性、内容上的广泛性、活动上的自主性、形式上的多样性。

10、《学记》中的“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反映了古代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育思想。

11、课外活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12、课外活动的三种基本组织形式: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13、社会实践: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途径,是指学校为实现教育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入社会,在广泛的社会活动中对学生施加各种影响的教育活动。

14、中小学社会实践应重视综合效益,但处于第一位的只能是教育效益。

二、简答题

1、教学的任务有哪些?(P244)

(1)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能力。这是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教学区别于其他教育途径的主要特点。

(2)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世界观点良好的道德品质。 (3)发展受教育者身体,增强体质,使其健康成长。 (4)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其心理素质。

2、简述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共同构成完整的学校教育,既相联系又有区别。 (1)联系: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一样,是一种正规的教育活动。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方向一致,共同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都通过一定的途径、内容、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身心施加影响。 (2)区别:课外活动是课程以外的各种教育活动,不是正式的课程,不受课程计划的限制,在活动内容、形式等方面是灵活性更大,也不是人人必须参加的。

3、简述课外活动与活动课的联系与区别。(P248) 课外活动与活动课是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

(1)联系:二者都是以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为指导,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扩大学生视野,发展志趣和特长,丰富精神生活,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全面发展。 (2)区别:课外活动与活动课程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名称上的更易,而是有质的区别。活动课是列入具有指令性的课程计划的正式课程,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的,它具有课程自身的目标体系,依据课程的目标体系选择活动内容,并有活动指导纲要、活动教材、活动教学参考书等予以保证。而课外活动是课程以外的各种教育活动,不是正式的课程,不受课程计划的限制,在活动内容、形式等方面灵活性更大,也不是人人都必须参加的。

4、为什么说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识活动?

(1)教学就其本质来讲,是一种认识活动,是受教育者个体在教育者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人类创造积累文明成果的活动。

(2)教学是学生的个体认识过程,是学生个体借助一定的内在或外在动力,采用一定的方法,认识客体,完善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因学生主体结构不够完善,学生主体是教师引导下的主体。

(3)教学法是一种间接认识,学生以学习掌握间接经验为主,以直接经验做基础。

5、简述社会实践的基本要求。(P260) (1)明确的目的性与周密的计划性; (2)坚持因地制宜与因材施教; (3)重视综合效益; (4)加强领导与保障安全。

6、教育途径的意义。

(1) 教育途径是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是教育活动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 (2)教育途径是全面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证。 (3)教育途径是影响教育质量与效果的重要因素。

三、论述题

1、试论课外活动的意义。(P250)

(1)课外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的提高。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巩固、加强、扩大课堂所学的基础知识,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与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的思想品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与劳动素质。总之,课外活动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的提高。

(2)课外活动有利于推动学生良好个性的充分发展。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重要手段,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特长。

(3)课外活动有利于充实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抵御不良因素的影响。它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指导学生选择积极健康的课外读物,组织学生欣赏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优秀影视作品,设计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实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认识,自觉抵制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4)课外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加速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它可以突破校园的局限,走向社会。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与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关心、了解、参与社会生活,进而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增进独立生活的能力与本领,打破本本主义,扩大展生活空间,增进对社会及人生的理解,加速个体社会化进程。

2、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教学的地位)(P246)

(1)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任务的基本途径,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发挥核心作用。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2)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A、以教学为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决定的,是学校与工、农、商等其他部门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B、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它所占时间最多,工作比重最大,教学的计划性、系统性比其他途径更强,更能充分地发挥教育作用,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C、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的特点决定的。让学生掌握间接经验是教学的特色与功能,它可以迅速、有效地将人类积累起来的文明成果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智慧,让学生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对社会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D、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要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学校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3)我们必须正确理解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以教学为主,说明教学是学校教育主要的中心工作,而不是唯一工作,学校的其他各项工作应围绕中心工作来组织开展。学校在保证教学的时间、秩序、质量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其他教育途径,使多种途径协调发挥育人功能。

3、论述学校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1)社会实践有利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社会实践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桥梁和纽带。社会实践活动有着丰富的内容,劳动就是其中最基本的活动,学校通过有计划地参与生产劳动,可以突破教学的局限,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掌握参加工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将自己掌握的科学技术提供给第一线的劳动者,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2)社会实践有利于形成学生的主体性。道先,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对自身素质的检验,有利于学生自我发展。其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可以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有利于 学生自我教育。而这两方面都是培养学生主体性意识不可缺少的。

(3)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定向。升学和就业是中学必须履行的双重职能。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学生可以产生对某种职业的亲身体验。学生通过参观、访问、见习、实习等多种实践方式,可以深刻理解职业的社会意义,了解自己的能力和社会的需要,对某些职业产生兴趣,以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更好地选择未来的职业。

4、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三者关系的理解。 (1)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 (2)课外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教学工作的必要补充。 (3)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的必要途径。

评析: (1)如果认为教学是教育的根本途径,这是对的。但教学不是唯一途径,课外活动也是必要补充,所以主张不搞课外活动也是不对的。 (2)如果只看到了课外活动的特点和意义,但把课外活动视为基本途径是不对的。 (3)如果只强调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这是好的一面,但认为社会实践是教育的基本途径,甚至是唯一途径,这是不对的。

第十一章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

一、选择题

1、人类教育形成的三种教育形态: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学校教育。

2、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基础。

3、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

家庭教育的特点:先导性、感染性、权威性、针对性、终身性、个别性。 (1)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者,这说明家庭教育具有先导性。 (2)父母与孩子之间有天然的血缘关系,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家庭教育具有感染性。 (3)“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说明家庭教育应充分重视其针对性。 (4)家庭教育的地位与学校教育中教师要面对几十名学生相比,家庭教育更具有个别性。

5、社区教育这一概念在国际上正式确立和广泛运用,是在二战后,我国则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

6、社区教育:指的是以一定地域为界,学校与社区具有共同的教育价值观和参与意识,并且双向服务,互惠互利,学校服务于社区,社区依赖于学校,旨在促进社区经济、文化和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组织体制。

7、社区教育的实质是教育的社会化与社会的教育化的统一。

8、我国社区教育的核心是“育人”。

9、社区教育的作用:协调育人、环境优化、组织协调、监督管理。

10、我国社区教育的主要类型:以学校为主体的社区教育;以社区为中心的社区教育。

11、社区教育的特点:开放性和群众性;多样性和补偿性;实用性和融合性。

12、社区教育十分重视学校教育较少涉及的内容,因此社区教育具有较强的补偿性。

13、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的活动。

14、学校的教学内容一般不能随意更换,说明学校教育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15、教育合力(可做简答教育合力的含义):是指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力量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沟通,统一教育方向,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区教育为依托的共同育人的力量,使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一体化,以提高教育活动实效。

16、三结合教育合力的基本形式:互相访问、通讯联系、家长会和家长学校、教育讲座。

17、现代社会教育机构有两大类,一类是校外儿童教育机构;另一类是校外成人文化教育机构。

二、简答题

1、家庭教育具有哪些作用?

(1)家庭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奠基教育。

(2)家庭教育可以起到影响和调整学校教育的效应 (3)家庭教育使儿童受到始终如一的道德熏陶。

2、三结合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形成合力的重要意义。(P281) (1)有利于教育的完整衔接; (2)有利于统一教育方向; (3)有利于发挥教育的互补作用。

3、简述学校教育的特点。(P279) (1)学校教育职能的专门性。 (2)学校教育作用的主导性。 (3)学校教育组织的严密性。 (4)学校教育内容的全面性。 (5)学校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6)学校教育形式的稳定性。

4、家庭教育应贯彻哪些基本要求?

(1)环境和谐。家庭教育成功的前提是家庭成员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爱护。要注重建立融洽的家庭人际关系,加强家庭文化建设,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以利于孩子成长。 (2)方法科学。父母应自觉学习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技能,掌握家庭教育的规律和方法,不断改进家庭教育。

(3)以身作则。父母要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以此去教育和影响孩子。

(4)爱严相济。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处理好感情与理智的关系,把对孩子的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只有做到爱严结合,才能促成教育合力,促使孩子顺利成长。

(5)要求一致。家长要统一意见,对孩子的要求必须一致,对孩子提出合理一致的要求,使孩子顺利成长。

(6)全面关心。家长应全面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注重孩子身心的全面发展。

5、简述社区教育的基本要求。 (1)方向统一,双向建设; (2)与现实联系,全方位教育; (3)灵活多样。

6、述学校教育的特殊性。

(1)学校是培养人的专门机构,是由专职人员——教师承担实施的。 (2)学校教育是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系统性最强的教育活动。

7、简述学校教育的地位。(P278) (1)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体形式;(2)学校教育是培养人的专门场所;

(3)学校教育是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导向和枢纽。

三、论述题

1、谈谈目前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P268)

随着我国人口政策的逐步落实,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逐步由多子女教育向独生子女家庭过渡,由于诸方面的原因导致目前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教育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家长不能把孩子摆在恰当的位置上。许多独生子女在家里被视为“小皇帝”,地位极高,使孩子产生特殊化的思想,以致于将来很难适应社会生活,容易发生问题。为此,家长应把孩子摆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让他过普通人的生活,使之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地位和身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掌握正确的行为准则。

(2)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由于多种原因,家长对独生子女往往期望过高,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给孩子精神上、身体上带来过大的压力,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为此,家长应实事求是地要求孩子,对孩子提出合理的、孩子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要求,这样,才能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3)不能全面关心孩子成长。不少父母不懂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片面地看待儿童发展。主要表现: A、重视孩子的营养,忽视孩子的身体锻炼。 B、重视孩子的物质生活,忽视孩子的精神生活。 C、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忽视孩子的思想品德、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 D、过分照顾孩子,忽视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自立能力、特别是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2、案例:学校更换新班主任,新班主任到小王家了解小王一个多月没上学的原因,家长惊愕“孩子天天上课呀”!经调查,小王这一个多月都以上学名义在网吧度过。家长对此十分恼火,把孩子毒打了一顿。 问题一:为什么小王长期逃学和沉迷网吧而未被发现? 问题二:运用相关教育知识,对案例中小王家长的做法进行分析。 问题三:如果你是小王的班主任,你会怎么做?

(1)小王长期逃学和沉迷网吧而未被发现的主要原因是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沟通出现了断层,才导致他一个多月没去上学的事情。最关键的是小王的前任班主任没有做到与家长互相访问沟通,以至于小王一个多月没上课家长都未发现。

(2)案例中小王家长的做法是错误的。家长对孩子采取的教育是孩子一有错,就以毒打一顿来解决问题的教育方法是盲目的。小王的家长应该先调查清楚孩子沉溺于网络的原因,然后再根据家庭教育中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基本要求来对其进行家庭教育。 (3)如果我是小王的班主任,我将采取以下方式:相互访问、建立通迅联系、举行家长会、组织家长委员会和举办家长学校、举办学校开放日等,作到学校与家长能够互相联系、沟通,使家长和老师共同了解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重要活动、表现和进步情况。

3、案例:某小学提出利于不布置或少布置书面作业的课堂教学时间,开展兴趣小组。现实中家长却为孩子安排大量的语文、数学、绘画等学习班。致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十分困乏。 依据教育合力原理,结合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1)教育合力的定义

(2)案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协调问题。学校应以自身为主体,积极采取措施,以取得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协调一致。如召开家长会、家访等。

(3)在活动中安排有针对性的内容。如家长学校中可向家长介绍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等;家长会中向家长通报学校工作计划及意图;家访调查了解家庭的实际情况等。

4、案例:粗暴对待孩子和民主对待孩子,用所学的教育学知识评价案例中的两种教育方式。 家庭气氛是家庭物质生活条件、父母文化和道德素质水平和家庭成员间相互关系的准则的体现。一般说来,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归纳起来有如下主要特征:

(1)父母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尊重、相互支持、互相体谅、互相爱护,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2)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

(3)父母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既提供所需的物质条件,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又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

(4)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按时起床、睡眠,科学地分配一天学习、活动、劳动、休息的时间,有规律地生活,完成各自分担的家庭事务。 上述案例中,处理方法一采取粗暴的、专横的态度,不利于孩子的成才发展;处理方法二采取民主的态度,对孩子在思想上进行循循善诱,是正确的教育方法。 第十二章

1、教师的作用: 人类文化科学的传播者,在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人的潜能的发掘者,对人的智力开发起着奠基作用

2、教师的权利: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 对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3、教师的义务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4、教师应具备的职业角色:传道者角色 智能开发者的角色 管理者的角色 榜样的角色 父母或监护人的角色 朋友的角色 研究者的角色

5、教师劳动的特点:复杂性(是由其工作的性质、任务及教育工作过程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创造性(由教师劳动对象的特点所决定的) 示范性(由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的) 长期性

6、教师必须的基本素质: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 较高的文化科学素质 深刻的教育理论素质 多方面的教育工作能力 优良的身心素质

7、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共同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行业特点的行为规范 第十三章 学生

一、选择题

1、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少年儿童的权利: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2、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儿少年儿童社会权利主体地位。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少年儿童的权利: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安全的权利。 (1)“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反映了生存的权利。 (2)“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受教育的权利。 (3)“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反映了受尊重的权利。 (4)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吸烟”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受安全的权利。

4、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主张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杜威。

5、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6、提倡小学生专用双侧背带的书包,并不宜很重,是因为骨骼发育不成熟。

7、小学生感知能力的特点是随意性和情绪性明显。

8、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这说明小学生的感知能力还不成熟。

9、小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突出表现在由形象思维为主向以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

10、小学生情感表现的特点是外在且明显的。

11、总的来说,小学生的个性发展水平是尚未形成。

12、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13、人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在教育活动中被称作是非智力因素。

14、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在身心发展方面的主要不足表现为品德行为习惯有所欠缺。

二、简答题

1、怎样正确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1)学生是教育对象。这是由教育的使命及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必须通过学生的思维与实践才能实现,实现教育目的必须使学生成为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

(3)从内因与外因的关系看,教育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外因,学生自身的需要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2、简述小学生性别差异的成因及教育对策。 产生性别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生理因素,也有传统观念影响及学校教育不足等因素。针对性别差异在发展过程中的表现及其原因,教育上的要求是:

(1)树立正确的认识,既承认性别差异给男女生各自身心发展带来的特点,又要明确男女学生智力发展可能达到的高度是相同的。关键是教育要符合学生实际,有效地促进其发展。 (2)各阶段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要针对学生的性别差异,扬长补短,提出相应的教育要求和措施。

(3)做好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富有社会责任感,自立、自信、自强。

三、论述题

1、在教育过程中怎样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越强,这两者本来是有机结合的,实践中必须完整理解,统一实践。

(2)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教师的教学完全是为了学生学习,学生的发展是教的最终目 的。从学生学的规律中去研究教的规律,要教会学生学习,为学生打下发展的基础,使其在未来有能力继续学习提高,健康发展。

(3)重视学生的主体因素,从学生实际出发。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育要促进学生发展,就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每个学生既处于一定的年龄阶段,有共同的年龄特征,又有其个性特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形成了一定的思想认识,有一定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这些主体因素是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制约着学生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对学生提出的教育要求,采用的教育方法,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是学生能够接受的,又能有效地促进其发展,才能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其成为发展的主体。 (4)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学习是一种主动的认识过程,不能只是让学生听和记,要给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观察、体验和思考。不仅要动脑去想,还要动口发表意见,参加争论,更要去实践,成为学习的主人。

2、案例:对独生子女的观点,孙教师说:“利用家长爱孩子的心理,发展学生的特长,将来升学也有利,但不守纪律、不爱劳动长大了就好了。”刘教师说:“家长只支持学习功课,重分数。学生不爱劳动,我批评了他。” 结合独生子女发展特点及其教育措施,评价两位老师的做法。 独生子女的特点:身体发育好;智力开发早;品行习惯有欠缺。 针对性教育措施:扬长补短;指导家庭教育;学校加强良好品德养成教育。 评析孙老师: (1)爱护学生身体健康,积极创造条件发展学生特长,都是正确的。

(2)发展学生特长,是为培养良好素质,不应与升学、得奖相联系,列为追求目标,那样就偏离素质教育思想。

(3)对学生不守纪律、不爱劳动抱“树大自然直”的消极态度是错误的。 评析刘老师: (1)迁就学生家长只重视学业分数是不对的,应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引导家长和学生树立全面发展思想。

(2)纠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品德,是完全正确、十分必要的。

3、案例:一位教师在教“因式分解”时,发现学生基础知识差别大,他让好的学生去自学,再让他们与其他同学讨论,使全班提前五课时完成任务。 案例中教师的言行符合或违背什么教学原则?并简要解释。

这位教师的做法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因为他的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正确对待了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包括差生在内的所有学生,都得到了高效率的发展。

第四篇:家用净水器原理归纳总结

净水的各种原理

德国海姆大学,科龙大学的纳米技术教授莎拉•海格认为,一系列新材料可能有助于从人类废水中提取能量物质。她指出,虽然从厕所污水提炼出来的饮用水不同于瓶装矿泉水,但它们在没有洁净水的地区足以发挥不容忽视的作用。她说:“许多人对我的研究发表了看法。有的人甚至取笑它们根本就不是干净水,但我一点不在意。现在很多研究都关注生物燃料。与此同时,科学家也从人类废水中提取出许多可用的能量物质。通过纳米技术,你可以获得。然后将其变成联氨,这是一种主要的火箭燃料。他们将通过新型纳米材料从厕所污水中提取生物燃料,并将其净化为饮用水。这项新发明得到比尔•盖茨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赞助,预计可以解决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用水难的问题。世界上大多数的水体污染严重,加剧了水资源紧缺的矛盾。传统的自来水处理方法,已不能保证提供品质优良的饮用水,而且在市政供水中还存在着两次污染的问题,如高层的水箱供水,漫长的自来水输送管线,都会造成潜在的铁锈,水垢及微生物等污染问题,因此,各种品牌的净水器应运而生。净水器按水质处理方式,可分为以下11大类:

1.软化法

是指将水中硬度(主要指水中钙、镁离子)去除或降低一定程度的水。水在软化过程中,只是软化水质,而不能改善水质。

2.蒸馏法

是指将水煮沸,然后收集蒸汽,使之冷却和凝结成液体。蒸馏水是极安全的饮用水,但有一些问题要进一步探讨。由于蒸馏水不含矿物质,这成为反对者提出人的寿命容易老化的理由。另外利用蒸馏法成本较高,耗费能源,不能去除水中挥发性物质。

3.煮沸法

是指自来水煮沸后饮用,这是一种古老的方法,在国内普遍地应用。水煮沸可杀死细菌,但对一些化学物质和重金属不能去除,即使其含量极低,所以饮用仍是不安全的。

4.磁化法

是指利用磁场效应处理水,称为水的磁化处理。磁化处理的过程就是水在垂直于磁力线的方向通过磁铁后,即完成磁化处理的过程。我国对水的磁化处理,到目前为止仍是处于实践和研究的初级阶段,国外的净水器没有磁化功能的要求,因为磁化水不属于净水的范围,而是属于医疗方面的问题。

5.矿化法

是指在净化的基础上再向水中增添对人体有益的矿物元素(如钙、锌、锶等元素)其目的是发挥矿泉水的保健作用。市售净水器一般通过在净水器中添加麦饭石来达到矿化的目的,但人为的矿化功效现在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6.臭氧、紫外线杀菌

这些方面都只能杀菌,去除不掉水中的重金属和化学物质,经杀死的细菌尸体仍残留在水中,而成为热原。

7.电解法

电解法是日本新发明的产品,它是把水先进行净化处理,然后再进行电解活化,其碱性活化水与人体内环境之PH值相对应,对人体有保健作用,适于饮用;酸性活化水可用于洗脸、洗澡,有美容作用。不过,对电解水的电解原理、电解

水质以及使用后对人体的影响,均有不同的看法,需进一步探讨。

8.活性碳吸附

可分为以下三种形态

8.1 颗粒活性炭

较为常用,多用本质、煤质、果壳(核)等含碳物质通过化学法或物理活化法制成。它有非常多的微孔和比表面积,因而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有效地吸附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此外在活化过程中,活性碳表面的非结晶部位形成一些含氧官能团,这些基团使活性碳具有化学吸附和催化氧化、还原性能,能有效去除水中一些金属离子。

8.2 渗银活性碳

将活性炭和银结合在一起,不仅对水中有机污染物有吸附作用,还具有杀菌作用,而且在活性炭内不会滋长细菌,解决了净水器出水有时出现亚硝酸盐含量高的问题。当水通过渗银活性碳时,银离子就会慢慢释放出来,起到消毒杀菌作用。由于活性炭对除去水中色、嗅、氯、铁、砷、汞,氰化物、酚等具有较好效果,除菌效果90%以上,因此被应用小型净水器中。

8.3 纤维活性炭

有机炭纤维经活化处理后形成的一种新型吸附材料,具有发达的微孔结构,巨大的比表面积,以及众多的官能团。国外在采用纤维活性炭进行溶剂回收,气体净化等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水处理应用方面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9.反渗透膜法

RO逆渗透是一种通过目前国际流行的反渗透等办法,对原水进行过滤处理(物理法)后不添加任何化合物而生产出可供人类直接饮用的纯净水机器(也称为终端净水设备)。采用水质符合中国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规定的市政自来水为原水,通过2个活性炭滤芯(1个颗粒活性炭、1个烧结活性炭)1个PPF溶喷滤芯对原水进行预过滤,再对预过滤水施加压力令其通过孔径大小为万分之一微米的RO(反渗透,英文Reverse Osmosis)膜,最后通过材质为果壳(椰壳)的载银活性碳(又名小T33)调节水的酸碱度(使制出的纯净水口感变得甘甜醇美)而生产出纯净水。RO逆渗透净水机,引进美国先进的超低压逆渗透技术和配件,生产出国内最为先进的家用和团体用纯净水装置,该装置产水优质、安全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最有效的去除水中钙、镁、细菌、有机物、无机物、金属离子和放射性物质等,经过该装置净化出的水晶莹清澈、甜美甘醇。该装置适用于家庭和宾馆、酒店、医院等企事业单位饮用净水使用。

RO逆渗透净水机制出的纯净水相对于桶装水更新鲜、更卫生、更安全,它的用途非常广泛:可以生饮,也可以烧开喝,在这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水壶或电暖瓶再也不会结水垢了;纯水用于烹饪,更加卫生,更加可口;用纯水洗浴,可以清除皮肤上的杂质,滋润皮肤,起到自然美容的效果;可以提供给加湿器、蒸汽熨斗、美容仪等小家电所需用水,决不会出现让人讨厌的水垢;与制冰机配套使用,制成的冰块晶莹剔透,无任何异味。

逆渗透技术:逆渗透原文是REVERSE OSMOSIS,它是美国太空总署集合多国科学家, 在政府支持下,花费数十亿美元,经过多年研究而成。逆渗透的原理是在原水一方施加比自然渗透压力更大的压力,使水分子由浓度高的一方逆渗透到浓度低的一方。由于的孔径远远小于病例毒和细菌的几百倍乃至上千倍以上,故各种病毒、细菌、重金属、固体可溶物、污染有机物、钙镁离子等根本无法通过逆渗透膜,从而达到水质软化净化的目的。

10.微过滤及超过滤法

微过滤法是用纤维素或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微孔滤膜,利用其均一孔径来截留水中的微粒、细菌、胶体等,使其不通过滤膜而被去除。这种微孔膜过滤技术又称粒密过滤技术,能够过滤微米或纳米级的微粒和细菌。超过滤和微过滤都属于膜分离技术,两者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界限,超过滤的工作压力一般以0.3兆帕左右,可去除水中大分子物质、细菌、病毒等,但通量较低。

11.复合型

当一种工艺难以去除水中有害物质时,采用二种或两种以上的工艺即为复合型。如活性炭吸附?紫外线杀菌、活性炭吸附?反渗透、活性炭吸附?微过滤(超过滤)、聚丙烯超细纤维?活恬炭?微过滤(超过滤)等。在复合型净水器中,膜技术复合净水器净水性能优良,特别在去除微生物(细菌、藻类等)方面有比较显著的效果,其中一些品质优良的净水器出水可以直接生饮,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已成为净水器当前发展的热点。

滤芯功能

1、聚丙烯喷溶滤芯(PP)

滤芯功能:去除水中泥沙,铁锈,水藻等固体物质。

2、软化滤芯

滤芯功能:软化滤芯吸附原水中的重金属和多余的钙,镁等阳离子,软化硬水,阴离子交换树脂只能交换阴离子,不能交换阳离子,离子交换树脂能显著减低水的硬度,减少金属离子在人体的沉淀,降低人体结石的几率,解决水垢问题,并且改善水的口感,它可定期放入在6-10%氯化钠(氯化钾)溶液中即再生使用。

3、颗粒活性炭滤芯(UFD)

滤芯功能:去除水中余氯,异味,及固体杂质。

4、压缩活性炭滤芯(CTO)

滤芯功能:进一步去除水中余氯,异味,及固体杂质。

5、UF超滤装置

滤芯功能:去除水中泥沙、铁锈、悬浮物、胶体,大分子有机物。

6、麦饭石陶瓷球滤芯

滤芯功能:麦饭石陶瓷球含有人体所需的硒、锌、镍、钴、锰、镁、钙等3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这些元素散发的启动波和人体细胞的启动波是同一种波动状态,人体细胞随着从锗石散发出的波动产生共鸣和共振,使人体细胞组织更具活力,并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及进排除体内废物。

7、远红外线矿化球滤芯

滤芯功能:红外活化矿化球红外发射率高,吸水力大,可充分将该品富含的锌,锂,碘,硒等二十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缓慢均匀地释放在净化水中,使得活化净水含有更多的有益矿物质,采用不含重金属的新型抗菌材料实现抑菌功能,抗菌效果更加安全长效。

8、能量滤芯

滤芯功能:采用高科技工艺生产的纳米高能量材料,集具活化,矿化,弱碱化,净化,离子化,抗氧化,负电位,解毒,抗菌,杀菌等功能于一体没事能量水机的主轴滤芯,生成的水小分子团,离子化,负电位对抗自由基,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矿物质水,矿物质吸收率达70%-90%左右,因其活性强,始终存在,所以溶解力,渗透力,扩散力,乳化力,及洗净力极强,口感甜,

电解质充沛,比市面售的矿泉水存放更长久,水质之优无与伦比。

9、RO反渗透滤芯

滤芯功能:最有效的去除水中钙、镁、细菌、有机物、无机物、金属离子和放射性物质等,经过该装置净化出的水晶莹清澈、甜美甘醇。经RO膜过滤过的水质,不含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将对身体有益的矿物质保存下来,长期饮用RO滤芯净化过的水对身体不会产生副作用。

10、小T33(后置活性炭)滤芯功能:能够更好的改善水的口感。

净水器的设计和制造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净水器的设计原则应为用户着想。就中国各地区水质特点而言,长江沿岸和人员稠密地区有机物污染严重,而全国各地乡镇小型的供水企业和地下水使用地区存在着细菌污染的问题。因此只有部分品质优良的净水器能适应全国各地不同的水质,所以净水器生产厂商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质条件,精心设计出能适应不同水源,但处理效果良好的净水器。总之净水器关系到千百万人的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此净水器的本身质量和出水品质必须受到生产厂商的重视,并不断吸收和采用先进技术装备,不断提高净水器的质量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消费需要。

第五篇:024449_税收基础知识要点归纳(推荐)

税收基础知识学习笔记

第一章税收与社会

一、要点总结

1.在当今社会,税收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

2.西方国家税收经历了自由贡纳时期、税收承诺时期、专制课税时期和立宪课税时期四个阶段。

3.夏、商、周时代的贡、助、彻,是我国税收的雏形,具有租税不分的性质。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正式确立起了我国完全意义上的税收制度。

4.历史证明,无税不国,但税重也要亡国。

5.要使全体民众的公共需要得到满足,必须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 6.提高纳税人纳税意识的途径有:进行有力的税收宣传;有效保护纳税人税收权益;加大对偷税的处罚力度。

7.反偷税要抓住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提高查处概率,二是提高处罚程度。其中,提高税务违法案件的处罚程度是让纳税人形成良好纳税意识的关键。

8.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平等、确实、简便、省费。

9.中国历史上的征税原则大致是从四个方面的需要出发而提出来的。一是从争取民心、稳定统治秩序出发,强调征税的有义、统

一、均平、为公为民等原则,二是从发展经济的需要出发,强调征税要坚持有度、适时、培源养本等原则。三是从组织财政收入出发,强调征税要采用弹性、普遍、税民所急等原则。四是从税务管理的要求出发,强调征税要贯彻明确、便利、统

一、有常等原则。

10.现代国家普遍适用的税收原则有财政原则、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 11.税收财政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一国税收制度的建立和变革,都必须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亦即保证国家各方面支出的需要。

12.拉弗曲线表明了税率与税收收入、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当税率为零时,市场经济活动或税基为最大,但税收为零;税率稍有提高后,税基会相应缩小,但其程度较小,故税收总额还会增加;当税率上升至某一最适度的点,税收极大化,找到最佳税率。如果超过这一点,继续提高税率,就进入“拉弗禁区”,因税基以更大程度缩小,反而导致税收下降;当税率为100%时,税收也相应降至零。税率越高,税收收入不一定越大。

13.税收公平原则要求条件相同者缴纳相同的税(横向公平),而对条件不同者应加以区别对待(纵向公平)。

二、基本概念 1. 税收的财政原则

1 税收财政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一国税收制度的建立和变革,都必须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亦即保证国家各方面支出的需要。自国家产生以来,税收一直是财政收入的基本来源。

2. 税收的公平原则

税收的公平原则要求条件相同者缴纳相同的税(横向公平),而对条件不同者应加以区别对待(纵向公平)。

3. 拉弗曲线的基本涵义

拉弗曲线表明了税率与税收收入、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当税率为零时,市场经济活动或税基为最大,但税收为零;税率稍有提高后,税基会相应缩小,但其程度较小,故税收总额还会增加;当税率上升至某一最适度的点,税收极大化,找到最佳税率。如果超过这一点,继续提高税率,就进入“拉弗禁区”,因税基以更大程度缩小,反而导致税收下降;当税率为100%时,税收也相应降至零。税率越高,税收收入不一定越大。

第二章税收与政府

一、要点总结

1.税收的基本内涵是:

─税收的征收主体是政府;

─税收的客体是社会成员,亦即企业、个人等纳税人;

─税收必须借助法律手段强制征收;

─税收是无偿征收的,政府在征收税款时无须作等价交换;

─征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因而其本质特征是有偿的;

─国家以税收方式取得财政收入,等等。

2.从根本上说,税收的存在是由公共需要决定的。公共需要是社会需要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3.公共需要是指在一定社会整体范围内,为保证人口或劳动力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外部条件的需要,包括社会和平、社会秩序、公共工程与公共事业,在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还包括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4.税收,是国家(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力,运用法律手段,按照预定标准,向社会成员强制、无偿征收,而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5.从理论上讲,税和费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税收是基于社会公共权力按照法律形式预先规定的标准,对纳税人实行的强制性征收,是国家整体利益的集中

2 体现,它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都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而费则是按照权利义务对等的经济原则,以为他人提供某种财产使用权或劳动服务而取得的各种名目的代价,主要体现地方或部门的利益,它的收取一般是依据地方或部门性的文件等,不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6.税收和收费作为分配形式,具有一定的共性。第一,收税和收费的主体均为政府部门及其拥有的众多单位和机构。第二, 税和费都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方式,从性质上讲都属于财政性资金,应纳入国家预算统一分配和管理。

7.税收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最佳形式,应成为财政收入体系中的主力军, 而收费则只能充当一个配角。

8.税收是政府最为重要的调控工具之一。增加税收可以抑制需求,减少税收可以扩大需求。政府可以运用税收乘数原理对社会经济运行进行调控。 9.为了追求资源配臵效率,要求税收保持中性,弱化税收制度对经济的干预,减少效率损失,强化市场的基础性配臵作用,而另一方面,为了弥补市场失灵的不足,客观上要求借助政府力量对经济运行总量与结构进行调控,而其中,税收又是重要手段,税收调控要求强化税制对经济的调节干预,通过税收来引导市场投资主体符合政府意图。

10.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作为不同的主体,分别在一定范围内提供用于满足社会成员不同偏好的公共产品,其行为目标存在着明显差异,并非所有的公共产品都应当由一级政府(中央政府)统一提供,而应当分别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层次提供,才能有效地满足全社会的公共需要。政府需要分级,分级需要分权,这是分税制的基本理论依据。

11.目前国际上通行的税权划分有3种模式。 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以分权为特征的地方税制体系。 二是以法国为代表以中央集权为特征的地方税制体系。 三是以日本为代表以分权与集权相结合为特征的地方税制体系。

12. 各国地方税税权划分的几点基本经验: 第一,确保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第二,考虑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政需求。第三,注重调动地方政府征税的积极性。第四,重视构建科学合理的税制体系。

13.合理划分税权的总体思路是:按照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特点和现代政府分级管理的要求,区别公共产品的层次,深化税费改革,建立起能够独立运行的中央税收入体系与地方税收入体系;本着效率原则,减少共享税比例,在强化中央统一立法和加强监控的前提下,适当下放部分税收立法权。最终建立起体制健全、分配规范、征管科学、增长稳定的公共财政收入体系和征管制度。

14.按征税对象的性质分类,这是基本的分类方法。可划分为流转税(流转课税)、所得税(所得课税)、资源税(资源课税)、财产税(财产课税)和行为税(行为课税)五大类。

15.按管理和使用权限分类,税收可以分为中央税和地方税。

16.按预算收入构成和征税主管机关的不同分类,可以分为工商税收、关税、农(牧)业税收。

3 17.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税收可以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

18.税制体系指由若干不同类别的税种组成的税收体系。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税制体系是不同的。

19.主体税种是普遍征收的税种,其收入在全部税收收入总额中占较大比重,因而在税收体系中占主要地位,决定税收体系的性质和主要功能。税收体系的财政、公平和效率目标主要通过主体税种来实现。

二、基本概念

1. 税收的基本内涵

税收的基本内涵是:税收的征收主体是政府;税收的客体是社会成员,亦即企业、个人等纳税人;税收必须借助法律手段强制征收;税收是无偿征收的,政府在征收税款时无须作等价交换;征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因而其本质特征是有偿的;国家以税收方式取得财政收入,等等。

2. 公共需要

公共需要是指在一定社会整体范围内,为保证人口或劳动力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外部条件的需要,包括社会和平、社会秩序、公共工程与公共事业,在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还包括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公共需要同私人需要相比,具有整体集合性。

3. 税收

税收是国家(有时又称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力,运用法律手段,按照预定标准,向社会成员强制、无偿征收,而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4. 税收乘数

税收乘数=边际消费系数/(1-边际消费系数)。政府可以运用税收乘数原理通过增税或减税对社会经济运行进行调控。

5. 税制体系

税制体系指由若干不同类别的税种组成的税收体系。

6. 主体税种

主体税种是普遍征收的税种,其收入在全部税收收入总额中占较大比重,因而在税收体系中占主要地位,决定税收体系的性质和主要功能。税收体系的财政、公平和效率目标主要通过主体税种来实现。

第三章税收与经济

一、要点总结

1.不同的人根据他们从公共活动中所得到的“利益”大小而纳税,是税收的“利益原理”。人们支付税款的数量同他们的收入、财富或“支付能力”联系起来,是税收的“支付能力原理”。

4 2.税收被称为固定比例的、累进的或累退的,取决于它从高收入者那里征收的收入比例是等于、大于或小于从低收入者那里征收的收入比例。如果随着收入的增加征税的比例越大,则税收是累进的;如果税收是收入中的固定比例,税收便是固定比例的;如果税收使低收入家庭比高收入家庭承受更大的负担,那么税收就是累退的。

3.一般而言,直接税往往是累进的,间接税往往是累退的。

4.经济效率是指资源的有效利用,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要以生产者达到的产量使消费者得到的满足程度来衡量。如果生产要素的组合所达到的产量能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满足,那么,经济就具有一定的效率。如果生产要素重新组合后的产量能使消费者得到更大程度的满足,这就表明经济是更有效率的。如果生产要素组合所达到的产量能使消费者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任何重新组合将使消费者的满足程度减少,这就表明经济处于最有效状态,这种状态称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5.税收经济效率是指征税对经济运行效率的影响,宗旨是征税必须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也就是有效地发挥税收的经济调节功能。

6.税收的公平与效率是互相促进、互为条件的统一体。效率是公平的前提,公平是效率的必要条件。

7.提高税收经济效率,客观上就要求税收政策目标应与整个经济政策目标相一致。

8.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一是要顺应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完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二是要促进体制创新,加强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机制在环境和资源效益方面的不足之处;三是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为集约型的经济增长。

9.税收的行政效率可以从征税费用和纳税费用方面来考察。

10.提高税务行政效率,就是要控制行政成本。控制行政成本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降低税收成本,二是优化税收成本结构。

11.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国民经济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增加,从绝对数值来看,可以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长来表示;从相对数值来看,可以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来表示。

12.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资本形成、劳动供给和技术进步。

13.在中国,税收对于劳动供给的影响是微弱的。因此,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主要表现通过税收政策调整和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技术进步,扩大储蓄规模,或者促使民间资金转化为资本。

14.20世纪80年代以前,投资者比较注重投资环境,税收优惠是投资者较少考虑甚至完全不考虑的因素。但随着东道国投资环境的普遍改善,投资者转而注重投资的成本——收益问题,税收因素因此被提到重要的位臵。

15.税收优惠有许多表现形式,如减免所得税、免税期、扩大投资和再投资补贴、特殊扣除等。政府采取一般性的优惠手段还是特殊的优惠手段,其效果是

5 不一样的。一般而言,对投资者产生较大影响的是一般性的税收优惠政策。

二、基本概念

1. 税收的利益原理

不同的人根据他们从公共活动中所得到的“利益”大小而纳税,这就是税收的“利益原理”。 2. 税收的支付能力原理

人们支付税款的数量应该同他们的收入、财富或“支付能力”联系起来,就是税收的“支付能力原理”,收入及财产状况基本相同的人,应该缴纳相同的税款,不相同的人就被认为应缴纳不同的税款。

3. 累进的、固定比例的、累退的税收

根据对不同收入征税的比例,税收被分为“累进的”和“累退的”。“累进的”税收不同于严格的“固定比例”的税收,更不同于“累退的”税收。固定比例的税收,规定每个纳税人都按照其收入的同一比例来付税,“累退的”税收使低收入的家庭比高收入的家庭以其收入的较大比例来付税。所以从理论上说,税收被称为固定比例的、累进的或累退的,取决于它从高收入者那里征收的收入比例是等于、大于或小于从低收入者那里征收的收入比例。如果随着收入的增加征税的比例越大,则税收是累进的;如果税收是收入中的固定比例,税收便是固定比例的;如果税收使低收入家庭比高收入家庭承受更大的负担,那么税收就是累退的。 4. 帕累托最优状态

在经济学中,如果生产要素组合所达到的产量能使消费者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任何重新组合将使消费者的满足程度减少,这就表明经济处于最有效状态,这种状态称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5. 税收的额外负担

税收造成价格的扭曲,使生产者得到的价格低于消费者支付的价格,这样,价格便不能真实反映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用,从而损害了价格作为引导资源有效配臵的信号作用,造成了额外的经济效率损失,这称为税收的额外负担。 6. 税收的经济效率

税收经济效率是指征税对经济运行效率的影响,宗旨是征税必须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也就是有效地发挥税收的经济调节功能。

7.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国民经济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增加,从绝对数值来看,可以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长来表示;从相对数值来看,可以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来表示。

第四章税收与法律

一、要点总结

1.法治是现代税收的基本特征,是保障国家无偿、强制、固定地取得税收的惟一途径。

6 2.依法治税与依德治税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在税收中的具体体现。依法治税的基本含义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德治税是意味着用高于法律的道德来规范人民的行为。依德治税是依法治税的前提和基础,是依法治税的升华。依德治税与依法治税是税收的两种理念,他们是辩证统一的,不可偏废。

3.在依法治国的大形势下,推动税收事业发展的机遇和出路也在依法治税。 4.比较中西方法治观的论争与演进,不难发现:因为有长期的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加之专制课税历史较短,西方发达国家已形成相对稳固的法治观。而中国两千年的专制课税历史和“人治”文化积淀在当今,则使“人治”与“法治”并存,在很多情况下,人治大于法治。在税收领域,人治观的表现就是或“有税无法”,或“有法不依”,“税收无用论”盛行。 5.依法治税大体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特点是肯定了税收调节分配关系的作用和地位,强调要依靠法律手段规范税收分配关系,并初步提出了“以法治税”的税收法治概念。第二个阶段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特点是强调税制建设,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税收法律体系,也强调依法治税,但重在治纳税人,重在依法打击税收违法犯罪活动。第三个阶段是1997年党的十五大以后,突出特点是强调依法治税重在治权、治内。

6.依法治税的内涵: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在依法治国的总体框架下,将依法治税作为税收工作的灵魂贯彻始终,自觉维护税法的权威,确保税法得到普遍、公正、准确、有效的实施,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完善的税收法律体系、规范的税收执法体系、有效的税收执法监督体系和健全的税收保障体系,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7.依法治税可按照法治的过程顺序概括为四个体系,即立法体系、执法体系、监督体系与保障体系。

8.依法治税的总体要求、阶段性目标和当前的主要任务即“一个灵魂、五个目标、四项机制”。“一个灵魂”是依法治税的总体要求,要求把依法治税作为税收工作灵魂贯彻始终;“五个目标”是“十五”期间或者更长的一段时期内依法治税要实现的中期目标,具体要求是:税收法制基本完备,执法行为全面规范,执法监督严密有力,执法保障明显改善,执法队伍素质显著提高。“四项机制”是当前依法治税工作的重点,是短期目标,具体内容是:建立健全规范的税收行政立法机制,建立科学、高效的税收征管机制,建立以执法责任制为核心的考核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严密的内部执法监督机制。

9.推进依法治税应当坚持“内外并举、重在治内、以内促外”的指导方针,其中的核心就是要重在治“内”、重在治“权”、重在治“官”。 10.关于“四个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第一,行政立法机制是规范执法的前提。第二,征管机制是规范执法的基础。第三,执法监督机制是规范执法的关键。第四,执法责任制是规范执法的保障。

11.当前规范执法的主要工作应当是要解决内部监督软弱的问题,要进一步强化监督力度,扩大监督范围,提高监督效果。

7 12.税法是税收法律制度的简称,它是国家制定的用于调整税收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性文件的总和。税法的调整对象就是在税收分配的经济关系之中税收征纳主体以及所有涉税行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13.严密的税法体系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税收法律,具体有:宪法、税收基本法、税收实体法、税收行政法和刑法。②税收行政法规。③地方性法规。④国际条约。

14.税收法律关系是指通过税法规范确认和调整的,国家、税务机关和税务管理相对人之间在税务活动中发生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税收法律关系的实质,就是税收关系在法律上的体现,税法规范是税收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 15.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税收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主要有三类:即国家、税务机关、纳税人。如果按性质不同,可将其分为两类:即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

16.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是税收法律关系中各种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内容,它联结了整个税收法律关系的运行,它是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得以存在的客观基础。一般认为,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就是税收利益,包括物和行为两大类。

17.税法构成要素,又称课税要素,是指各种单行税法具有的共同的基本要素的总称。具体包括以下内容:①纳税主体;②征税对象;③税率;④纳税环节;⑤纳税期限;⑥纳税地点;⑦税收优惠;⑧税务争议;⑨税收法律责任。

二、基本概念

1. 税法和税法的调整对象

税法是税收法律制度的简称,它是国家制定的用于调整税收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性文件的总和。税法的调整对象是在税收分配的经济关系之中税收征纳主体以及所有涉税行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2. 税收法律关系

税收法律关系是指通过税法规范确认和调整的,国家、税务机关和税务管理相对人之间在税务活动中发生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税收法律关系的实质,就是税收关系在法律上的体现,税法规范是税收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 3. 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

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税收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主要有三类:即国家、税务机关、纳税人。如果按性质不同,可将其分为两类:即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

4. 征税主体

征税主体指参加税收法律关系,享有国家税收征管权力和履行国家税收征管职能,依法对纳税主体进行税收征收管理的当事人,从严格意义上讲,只有国家才享有税收的所有权,因此政府是真正的征税主体。但是,实际上国家总是通过法律授权的方式赋予具体的国家职能机关来代其行使征税权力,因此,更具法律意义的征税主体是税务机关。

5. 纳税主体

纳税主体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上的纳税主体就是通常所谓的纳税人,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广义上的纳税要除纳税人外,还包括扣缴义务人,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6. 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

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是税收法律关系中各种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内容,它联结了整个税收法律关系的运行,它是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得以存在的客观基础。一般认为,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就是税收利益,包括物和行为两大类。

7. 税法构成要素

税法构成要素,又称课税要素,是指各种单行税法具有的共同的基本要素的总称。

8. 征税对象

征税对象,又称征税客体。这是指税法规定对什么征税。征税对象是各个税种之间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征税对象按其性质的不同,通常划分为流转额、所得额、财产及行为四大类。

9. 税率

税率是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或比例,是计算税额的尺度。税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纳税人的负担和国家税收收入的多少,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税收政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税收制度的核心要素。税率主要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三种基本形式。

10. 比例税率

比例税率是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数额大小,都按同一比例征税,税额占课税对象的比例总是相同的。是最常见的税率之一,应用广泛。比例税率具有横向公平性,其主要优点是计算简便,便于征收和缴纳。

11. 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是指按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不同的等级,随着课税数量增大而随之提高的税率。一般在所得课税中使用,可以充分体现对纳税人收入多的多征、收入少的少征、无收入的不征的税收原则。

12. 定额税率

定额税率又称固定税率,是按课税对象的计量单位直接规定应纳税额的税率形式。一般适用于从量定额计征的某些课税对象,实际是从量比例税率。 13. 纳税环节

纳税环节是指商品在整个流转过程中按照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税款的阶段。 14. 纳税期限

纳税期限是税法规定的纳税主体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具体时间。纳税期限是衡量征纳双方是否按时行使征税权力和履行纳税义务的尺度。纳税期限一般分为按次征收和按期征收两种。在现代税制中,一般还将纳税期限分为缴税期限和申报期限两段,但也可以将申报期限内含于缴税期限之中。

第五章税收与制度

一、要点总结

1.增值税是对增值额所课征的一种税。 2.增值税采用的是“发票抵扣法”。

3.增值税通常可以分为“消费型增值税”、“生产型增值税”和“收入型增值税“三种。

4.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

5.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6.我国现行增值税税率有3档:基本税率17%、低税率13%和零税率;两个征收率6%和4%。

7.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在应纳税额的计算方面的区别是:一是小规模纳税不享受税款抵扣,二是小规模纳税人按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三是小规模纳税人不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8.增值税纳税人需要保管好专用发票。

9.生产企业销售酒类产品而收取的包装物押金,无论是否返还及会计如何核算,均需并入酒类产品销售额中征收消费税(啤酒、黄酒除外)。

10.自产自用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不征消费税。

11.营业税是对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12.营业税按行业设计不同的税率。

二、基本概念 1.进项税额

是纳税人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所支付的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 2.销项税额

是指纳税人在当期的纳税期限内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时,依照销售额和规定的适用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税额。

3.混合销售行为

即在同一项销售行为中既包括销售货物又包括提供非应税劳务。

第六章税务管理

一、要点总结

1.世界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税收征管工作,都把强化税收征管作为贯彻落实

10 税收政策,维护税收秩序,确保税收收入稳定的一个重要措施。

2.对纳税人进行税务登记是税收征管的首要程序。税务登记包括开业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等。

3.税务机关是发票的主管机关,增值税专用发票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指定的企业印制。

4.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明文规定纳税人必须按期申报纳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可以直接到税务机关或者按照规定采取邮寄、数据电文或者其他方式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有关申报资料。

5.优化为纳税人服务是税务管理的基础。

6.集中征收即是通过网络系统,将纳税人的纳税信息集中。

7.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应当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义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否则,税务机关有权进行合理调整。

8.税务稽查的功能关键是震慑纳税人,使得纳税人不敢肆意偷税。 9.税收征管的信息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国际趋势。

10.延期纳税制度、税款核定征收制度、税收保全与强制执行制度、离境清税制度、税款优先制度、税款追缴与退还制度。

11.税务机关有权进行税务检查的范围。

12.纳税人、税务人员违法行为各自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基本概念

1. 税务登记

税务登记是税务机关对纳税单位和个人的开业、变动、歇业以及生产经营范围进行法定登记的一项制度,它是税务机关在征收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的工作制度。

2. 偷税

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 3. 抗税

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是抗税。

第七章税收国际化

一、要点总结

1.国际税收以国际间的经济贸易活动为前提。 2.国际税收只涉及国家之间的财权利益分配。

11 3.国际税收秩序主要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范本和联合国(UN)范本确立的。

4.税收管辖权是一国政府在行使主权课税方面所拥有的管理权力。 5.税收管辖权通常包括居民管辖权和地域(来源地)管辖权两种基本形式。 6.重复征税是对同一课税对象,以及同一纳税人或不同纳税人的同一项征税对象,进行了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征税。

7.一国单方面避免重复征税的方法有:扣除法;免税法;抵免法;国家间的税收协定。

8.避税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作出的违背政府政策意图但又不违法的安排,以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

9.国际避税的主要方式有:人的流动;人的非流动;资金、货物或劳务的流动;资金、货物或劳务的非流动。

10.国际反避税的方法:一是加强国际税务合作,二是制定反避税法律。 11.国际税收竞争有正常的税收竞争和恶性税收竞争两种表现。

二、基本概念

1. 国际税收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对跨国纳税人行使各自的征税权力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2. 税收管辖权

是国家在税收领域的主权,即一国政府在行使主权课税方面所拥有的管理权力。

3. 抵免法

一国政府对本国居民的国外所得征税时,允许其用国外已纳税款抵扣在本国应缴纳的税额。但抵扣法的实行通常都附有“抵扣限额”规定,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避免居住国税收利益因超额抵扣外国税收而受损失。

4. 国际避税

跨国纳税人用合法的手段,在税收法规的许可范围内,通过人(个人或法人)或没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团体或(货币或资产)跨越税境的流动或非流动,达到减轻或消除税收负担的目的。

上一篇:三十六计之瞒天过海下一篇:市扫黑除恶工作汇报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