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期末政治复习知识点总结归纳

2024-05-08

高一期末政治复习知识点总结归纳(共7篇)

篇1:高一期末政治复习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考点1 货币的本质

本考点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考卷上,同学们在复习时要注意的地方有: ①学会判断一物品是否为商品;②货币的本质;③学会区分货币的几个职能;④国家与纸币之间的关系;⑤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计算公式;⑥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原因、影响及相应对策。

考点2 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本考点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同学们在复习时要注意的地方有: ①常用的信用工具有哪些? ②信用卡与支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③信用卡的特点和作用。④区分外汇与汇率;⑤汇率与币值之间的关系;⑥学会判断汇率变化对一国经济的影响;⑦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考点3 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本考点既可以出选择题,也可以以同学们最怕的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同学们在复习时要注意的地方有:

①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包括决定因素、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

②牢记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把握四对关系(价值量、价值总量分别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③稳定物价的措施可以有哪些?

考点4 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本考点为必考考点,在复习时要注意的地方有:

①明确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有哪些;生产者与消费者面对价格变动会作出怎样的反应? ②学会分析各类曲线图(需求曲线、供给曲线、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和不同商品的影响的曲线等曲线图);③要清晰互补品和互为替代品内部价格变动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考点5 消费及其类型 考前提示:

①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分别有哪些以及扩大内需或者促进消费的经济生活措施有哪些? ②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关系以及恩格尔系数变动的意义;③区分不同的消费类型。

考点6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考前提示: ①区分不同的消费心理;②消费者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念;③学会通过材料分析判断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考点 生产与消费 考前提示:

①掌握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并学会区分到底是“生产决定消费”还是“消费反作用于生产”;②理解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③生产者应该如何应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或者说消费对于企业经营有何影响? ④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及其措施。

考点2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考前提示:

①掌握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②区分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主导地位;③国有经济包括哪些经济形式? ④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⑤公有资产和国有资产的区别;⑥非公有制包括哪些经济形式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⑦国有企业改革或者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义。

考点3 企业 考前提示:

①企业的含义以及典型的组织形式是什么? ②我国主要的法定公司形式是哪几个?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③公司的组织机构有哪些?它们的关系是什么? ④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的含义及其意义;⑤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有哪些?【选、主(启示、警示、措施、建议)】

考点4 劳动者 考前提示: ①就业的意义;②学会判断不同的就业观念;③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意义和途径;④怎样解决我国就业难或者用工荒的问题?或者劳动者应该如何实现就业?

考点5 理财方式的选择 考前提示:

①储蓄存款的收益是从哪里来的? ②存款利息怎么计算? ③区分商业银行的几大业务;④利率变动对其他投资方式的影响;⑤区分股票和债券的含义;⑥股票、债券的收益来源分别是什么? ⑦储蓄、股票、债券收益性和风险性的排序;⑧国债、金融债券、公司债券收益性和风险性排序;⑨商业保险的类型、订立原则以及去社会保险的区别。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考点 分配制度 考前提示:

①掌握我国分配制度的内容;②重点区分不同类型的分配方式。要判断是哪一种分配方式,首先要判断是哪一种性质的经济,其中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村民之间承包土地所得收入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二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在非公有制经济中,个体经济收入一般为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私营和外资经济中劳动者获得的收入一般为按生产要素分配。

考点2 效率与公平考前提示:

①区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②结合“基尼系数、收入差距、社会保障”等社会热点话题以依据型或者措施型的形式出现考查促进公平的依据或措施。

③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并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考点3 财政 考前提示:

①财政收入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②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哪些? ③税收与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④财政收入与GDP、企业和个人收入之间的关系;⑤财政支出的用途;⑥学会判断财政收入的作用的具体表现;⑦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对比;⑧注意财政作用体现型、依据型主观题的作答。

考点4 税收及其种类 ①税收的地位;②税收有哪几个基本特征?这几个基本特征之间有什么区别? ③税收的种类有哪些?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分别是哪两个?区分增值税、个人所得税、营业税;④税收有什么作用? ⑤区分纳税人和负税人;⑥违反税法的行为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⑦依法纳税的意义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本单元比较困难,写详细一点!考点1 市场经济 【复习说明】

本考点共有4个知识点——资源配置手段、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调节和市场秩序。复习时要掌握:

(1)资源配置包括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2)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3)市场调节的优点与不足;(4)如何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测试重点】

该考点的测试重点是市场调节和市场秩序。

首先,在“资源配置”这一知识点通常以选择题题型出现,考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个考点容易被偷换概念,把“市场”更改为“政府”或者“宏观调控”混淆考生视线;其次,市场调节一般以两种题型出现,一是选择题,考查市场调节的不足,因此,要区分市场调节3大不足,特别是自发性和盲目性,自发性突出的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损人利己的行为,盲目性突出的是追求利益一哄而上,无利可图一哄而退;二是“为什么类”的主观题,考查为什么要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再次,市场秩序通常结合食品安全问题或产品质量问题等经济社会问题考查原因型和措施型主观题,比如:“为什么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或“分析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原因型);而措施型的主观题常考设问为“如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或者“如何规范市场秩序?”此类题目可根据上述原因对症下药,延伸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考点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 【复习说明】

本考点共有3个知识点: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目标——实现共同富裕;(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复习时区分这三个基本特征即可。这里告诉大家一个记忆方法,就是字词串联法:公鸡沐浴练内力(公鸡:公有制基本标志;沐浴: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内力: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内在要求。)

【测试重点】

本考点的测试重点放在“宏观调控”,这个知识点通常以选择题、体现型主观题和措施型主观题三种题型出现。

在选择题中要注意区分宏观调控的三大手段,其中经济手段偏重于通过财政、货币、价格等经济政策调节经济,法律手段则是通过立法、司法、执法等法律形式实现,而行政手段一般是通过下达行政命令指示的形式实现。

还要注意的是在选择题的选项中经常出现的“发挥国家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体现型主观题一般是通过对材料的分析考查体现的是哪一种宏观调控的手段,因此,不管在做选择题还是主观题,宏观调控的三大手段一定要先搞清楚。

措施型的主观题一般跟市场经济结合考查“如何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或者“如何调节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第二种措施型主观题的设问一般为“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解决材料中出现的经济问题?”回答此类问题可从“市场规律、宏观调控、市场规则、信用制度”等方面进行答题,在答“宏观调控”时注意表述完整——要在尊重市场价值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综合运用„„手段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考点3 全面小康 【复习说明】

本考点包括2个知识点:(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测试重点】

本考点主要是要求大家从不同角度区分“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简单来说,“全面小康”是比“总体小康”更高层次的小康社会。在主观题中通常以一句话出现:“材料做法„„有利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考点4 科学发展观 【复习说明】

本考点共有4个内容,其中包括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立场、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在复习时注意区分和理解这4个内容对应的内涵即可。

【测试重点】

本考点一般有三种考法,选择题、体现型主观题和措施型主观题,其中最常见的是选择题和体现型主观题。因此在复习时要求各位考生区分不同的内容和内涵。

选择题主要以体现型主观题为主,跟体现型主观题一样,通过材料分析说明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哪一条内容;

措施型主观题常考设问“怎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答题模式为“必须把„„作为„„”,另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或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经济生活整本书“怎么办类”主观题万能句,答必有分!

考点5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复习说明】

本考点主要内容是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本单元第4个考试重点,也是经济生活高频考点。在复习时要掌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个方面: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一体化;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死记硬背很容易遗忘,在对这个知识点进行记忆时可运用关键词串连记忆法进行记忆,比如“创新城乡资源结构”,用一句话记一段话。

此外,还要注意每一个点下面的具体的措施,如:如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如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等。

【测试重点】

本考点一般结合“环境问题”、“城镇化”等社会热点问题以图表型(体现型)、意义型和措施型的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学生读表和综合知识运用能力,比如:“如何建设美丽中国(广东)”、“提高城镇化率水平的意义”、“如何提高城镇化率水平”等

考点6 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 【复习说明】

本考点共有两大知识点,一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载体、实质、影响和措施;二是为什么要对外开放以及怎样对外开放。在复习时要注意:

(1)区分经济全球化的3个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2)贸易摩擦给我国对外经济带来的影响和启示;

(3)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如何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4)区分国际经济组织——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意义。

【测试重点】

本考点测试重点是“对外开放”,通常结合贸易摩擦、经济危机、出口企业生存问题等国际贸易领域出题考查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以及我国出口企业如何应对贸易摩擦,或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遇到类似问题,可运用“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利用外资、技术创新、引进来和走出去、国家贸易规则、对外开放原则”等知识点进行作答。

篇2:高一期末政治复习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1、我国国体及本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真实性

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真实性表现在:有制度、法律、物质保障和人民利益日益充分实现上。

3、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遵守宪法和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4、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③坚持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5、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1)民主选举

2)民主决策

①民主决策的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②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A、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片面性

B、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

3)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有农村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

4)民主监督

民主监督的方式: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新形式(监督听证会、网上评议政府、民主评议会等)

6、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

(1)是否遵循法律、法规(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

第二单元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1、政府的宗旨: 为人民服务

2、.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如何做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我国政府的职能: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4、我国政府的作用:一方面,人们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5、我国政府部门为公民的求助或投诉提供服务的途径:①开设热线电话②设立信访部门、③发展电子政务④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6、政府的权利行使三个环节:决策、执行、监督

决策环节: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

执行环节:履行职能+依法行政

监督环节:外部监督和自觉接受监督

7、怎样监督政府的权利?

1)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2)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5个)和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4个)。

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有: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群众通过法定渠道(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

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有:上级政府的监督,监察、审计、法制等部门的监督。

8、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意义(必要性+意义)

必要性:权利是把双刃剑。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少数人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可能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了防止权利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来为人民谋利益。

意义:

(1)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2)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

(3)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

(4)才能更好地适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

(5)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9、政府为什么接受人民的监督?

(1)从根本上说,是有我国政府的性质所决定的。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政府的公职人员是人民的公仆,是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因此,只有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才能更好地执行人民的意志,捍卫人民的利益,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的。

(2)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只有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才能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依法行政。所以说,自觉接收人民监督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

10、如何接受人民监督?

我国政府为了方便人民群众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例如,“阳光工程”。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实施“阳光工程”是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表现。

11、政府能否具有权威从根本上讲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12、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的政府的根本标志: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

13、政府怎样树立权威(根本要求):(1)政府的权威是通过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道德形象,依法行政的态度、能力和水平,履行职责的效果等树立起来(2)政府树立自己的权威,根本的是坚持以下三个方面:坚持权为民所用;坚持情为民所系;坚持利为民所谋。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人民代表大会

1、(1)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性质和职能

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

地位: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全国人大——最高)

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全国人大 和地方各级人大

3、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法律地位: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等。

义务:人大代表代表任民德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国家权力运行中体现为:①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②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只有人民代表大会才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③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4、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一种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中国共产党及我国的政党制度

1、中国共产党:地位、性质、宗旨、执政方式

地位:中国共产党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性质: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三、科)

2、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1)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政党制度的内容:

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政协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三)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三原则之间的关系:

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是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2、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

(四)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

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包括:①宗教信仰自由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③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五)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3、民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第四单元走进国际社会

1、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必不可少的要素,其中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2、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等义务

3、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作用?

宗旨:简单说,就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作用:

(1)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2)局限性:如何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面临诸多挑战,改革任重道远。

4、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发挥重要作用。

5、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间冲突的根源。

6、为何以及怎么坚决维护我国的利益?

原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

态度: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7、当今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怎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

(1)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2)改变旧的国际秩序

(3)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8、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9、我国的外交政策

1)是什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我国外交政策制定的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我国外交政策的: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4)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1)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0、中国怎样走和平发展道路?

(1)要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2)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不断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3)要坚决发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

篇3:高一政治期末总复习的知识点分析

2.特点: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

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形成的

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长跑离不开物质载体

3.作用: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人认识世界和世界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成长历程中,还表现在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中。

(2)文化对经济、政治的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表现为:(1)科技与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2)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生产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4.文化对个人的作用(或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影响个人的表现为: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思维方式。

(3)文化影响个人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4)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面对世界激烈的文化竞争我国应该怎么办?

篇4:高一期末政治复习知识点总结归纳

1.怎样创建优秀的新集体(班集体)?(P7-P9)

(1)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拥有前进的动力。

(2)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

(3)团结协作,互助前行。

2.怎样做学习的管理者?(初中学习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有哪些)?(P12-13)

(1)学会自主学习。

(2)提高学习效率。

(3)科学安排时间。

3.人类生命的独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P28)

(1)人类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2)人的生命的独特性更多地表现在,人的个性品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的多样性。

4.怎样珍爱(对待)生命,让生命之花绽放(怎样珍爱自己或我们的生命)?(P29-32)

(1)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2)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3)为社会做贡献,延伸生命的价值。

5.怎样提升(延伸)生命的价值的是什么?或实现人生意义,追求生命价值,应该怎么做?

(1)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

(2)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我们要珍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并为之不懈地努力,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

6.青春期有哪三大生理变化?怎么认识这些变化?(P35-36)

青春期的三大生理变化:身体外形的变化,身体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

这些变化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我们身体的成长有着不同的韵律和节拍,要学会调适自己,坦然接受这些变化。

7.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有什么影响?如何对待青春期的心理矛盾?(P37)

青春期心理充满着矛盾。这些内心矛盾,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这些心理矛盾有时让我们很苦闷,但正是它们构成了我们向前发展的动力。当然,如果处理不好这些矛盾,它们也会成为妨碍我们发展的动力。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各种力量调控内心心理矛盾。

8.怎样解决青春期的心理矛盾,保持心理健康?如何解决这些内心矛盾?(P38)

(1)敞开心灵,多于父母老师朋友沟通,寻求帮助。

(2)提高自我控制力,自己当心理医生,欣赏自己,发挥优势。

(3)不断丰富自我。

9.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P39)

我们需要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彼此共享成长的体验。彼此尊重是我们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在尊重和关爱的环境中我们将进一步体会到青春成长的美好。

10.我们怎样追求青春的个性(对个性怎样理解)?(P40)

追求个性不一定要在装扮上标新立异,人格独立也不是故作姿态。真正的个性在于从内心深处散发出的魅力,真正的独立是逐渐摆脱依赖勇于为自己行为负责的精神。

11.男女同学交往有什么作用?应该如何交往?男女同学正常交往的意义?(P40)

(1)男女同学交往有益与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两者之间可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从而营造一种和谐温馨,合作团结的氛围。

(2)男女同学交往要以自然适度为原则,以真诚尊重为前提,要广泛交往,避免一对一。

12.青春是什么?青春的意义?(P41-42)

(1)青春不仅意味着秀丽的容颜,优雅的气质以及健美的身姿,更意味着一种新的精神境界。

(2)青春不仅仅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带来的身体变化,青春更多地体现在一个人的心态,气质,想像力和情感中,是从生命潜流中涌动的一种全新的感觉。

(3)青春是活力的象征,它蕴涵着智慧勇敢和意志。

13.怎样进行自我新认识?如何全面认识自己(P46-47)

(1)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2)全面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做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谐统一。

(3)全面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优点,也要认识自己的缺点。

14.认识自我的途径有那些?(P48-50)

(1)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2)通过他人了解自己。

(3)通过集体了解自己。

15.怎样认识自我的潜能?(P51-52)

(1)人有着巨大的有待开发的潜能。

(2)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

(3)要善于发掘自己的潜能。

16.人有哪些方面的潜能?(P52)

人至少有七个方面的潜能:

17.发掘自己潜能的方法有什么?(P52-53)

(1)经常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

(2)树立自我新形象。

(3)在实践中激发潜能。

19.怎样了解追星现象?(P54-55)

喜欢明星是很正常的心理现象,因为明星往往有着美丽的外表,大方的举止,其中一些人还具有高超的专业技能,高昂的工作热情和高尚的人格。人无完人,偶像也不例外。我们应该善于从不同的榜样身上学习不同的优点,不断完善自我。

20.人的基本情绪有哪几种?喜怒哀惧

21.情绪跟情境的关系如何?(P61)

不同情境会产生不同情绪

相同情境也会产生不同情绪

22.情绪的神奇作用有什么?(P62)

情绪就像神奇果,会对人产生神奇的作用,有时它会使人精神焕发,干劲倍增;有时它会使人无精打采,萎靡不振。情绪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23.情绪的双刃剑影响是什么?(情绪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P63)

情绪犹如双刃剑,一方面,情绪可以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提高个人的活动效率和能力,促使我们健康成长。这是情绪对人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情绪也会使人感到难受,抑制人的活动能力,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动效率,做出一些令自己后悔甚至违法的事情。这是情绪对人的消极影响。

24.怎样调控我们的情绪?(P64-66)

(1)理智是调控情绪的闸门

(2)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调控自己的情绪

(3)根据不同的情况和个人的特点灵活地运用调节情绪的具体方法,如注意转移法,合理发泄法,理智控制法等。

25.我们在表达自己的情绪时要注意些什么?(为什么要合理发泄情绪?)(P68)

人的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一个人的情绪很容易影响到周围的人。只顾发泄自己的情绪,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是不通人情的做法。我们应该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同时宣泄情绪还应该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能妨碍他人,不能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

26.情趣与兴趣的关系与区别是什么?情趣和兴趣的关系?(P71)

情趣与兴趣的联系:情趣是以兴趣为基础而产生的,没有兴趣就谈不上情趣,同时,情趣通过兴趣表现出来,兴趣可以升华为情趣。

情趣与兴趣的区别:兴趣是短暂的,是经常变化的,而情趣是持久的稳定的。

27.情趣的作用有什么?情趣的意义?(P72)

情趣不但能使我们因学习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疲劳得以解除,还能使我们充分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使我们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能让生活充满欢乐。

28.不同的生活情趣对与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有什么不同影响?(P73-74)

高雅的情趣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情趣的危害有哪些?

高雅的生活情趣,有益与个人的身心健康,符合现代文明的要求,也符合科学精神和科学生活的要求。它对个人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能够形成乐观自信,活泼开朗的健康心理,从而使人更加热爱生活。

庸俗的生活情趣往往使人看不到生活的丰富多彩,也看不到生活的美好前景,只看到眼前的事物,只图暂时的感官快乐。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甚至损害身心健康。

29.怎样追求高雅的生活?(怎样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P75-79)

(1)以乐观幽默的态度对待生活是追求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条件。

(2)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增强好奇心,避免盲目从众是追求高雅生活情趣的起点。

(3)丰富的文化生活是追求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途径。

D.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是追求高雅生活情趣的有力保证。

30.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金钱的诱惑?(P82)

对待金钱的诱惑,我们一定要取之有道,通过正当的途径来获得,决不能沾染法律禁止的“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等违法行为,更不能触犯刑法。

30.身边的诱惑有哪些?

⑴领奖台的诱惑 ⑵金钱的诱惑 ⑶游戏机的诱惑 ⑷黄赌毒与邪教的诱惑

31.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电子游戏?(P83)

电子游戏集多种技术和众多学科知识于一体,它对于开发人的智力,锻炼眼耳手脑并用的能力有一定的好处。但对青少年有一定的诱惑。青少年可能通过玩游戏来适当放松和调节自己,但并不能沉迷于此。要以丰富的学习、健身、交友等活动坚决抵制这一诱惑。

32.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危害有什么?(P83)

(1)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

(2)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

(3)诱发违法犯罪行为

33.吸毒有什么危害?(P84)

严重摧残身心健康,传染多种疾病,诱发刑事犯罪,危害社会治安等。

34.我们怎样拒绝不良诱惑?(P89)

不良诱惑犹如病毒,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用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法,摆脱它们的干扰,避免其对自己的危害,具体方法有联想前景与后果,求得帮助法,避开诱因法,婉言谢绝朋友提高自制力,专时专用改正不良习惯等。

35.青少年最容易受到来自哪些方面的侵害和保护?(P91-92)

意外事故的侵害,家庭方面的侵害,学校方面的侵害,社会方面的侵害。

学校保护,家庭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和自我保护。

36.青少年为什么要加强自我保护?青少年容易受到侵害的原因有哪些?)(P92)①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很不成熟。

②由于生活环境复杂,存在着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和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③青少年身心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在面对侵害行为、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因此,青少年必须加强自我保护。

37.青少年面对不法侵害进行自我保护时要注意些什么?(P95)

面对不法侵害,我们要依靠自己的智慧迅速而准确地做出判断,要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之斗争,进行自我保护,但是在实行有效自我保护时,要注意几点:

*力量对比

*周围环境的利用

*机智求助他人

*主观心理的调节

*人身安全P一

*避免无谓地激怒对方

*暂时妥协事后报案

38.当我们遭遇到险情和侵害时,我们应该怎样应对?(P96)

当我们遭遇险情和侵害事处理方法是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用智慧来保护自己,处理原则时两害相权取其轻,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保住最大的合法权益。

39.我们为什么要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P97)

用法律武器与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依法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既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能使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同时也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因此我们应该敢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40.面对不法侵害,我们应该如何有效的防范侵害,保护自己?(P93-97)

为了有效的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我们应该

(1)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积极争取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面的保护

篇5:高一期末政治复习知识点总结归纳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概念: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注意: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是商品,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

(2)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注意: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交换,是因为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任何人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销售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

(二)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1)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了解

3、货币的职能

(1)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A、价值尺度职能

(1)含义: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职能。

(原因: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所谓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

B、流通手段:

(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2)要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

(3)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2)货币在发展过程中又有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速度(这表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5、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1)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产生的。

(2)纸币的含义:它必须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注意: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这里需要强调两点:一是由国家或特定地区发行的。二是国家强制使用的。纸币没有价值,之所以能代替货币行使流通手段,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国家的强制力。)

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任何数量的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2)通货膨胀指的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或社会经济秩序。(注意: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很多,不仅仅与纸币的发行量太多有关,也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成本上升、总需求太大等。)

(3)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的下跌的经济现象。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一)信用工具:

1、结算的方式:(1)现金结算

(2)转账结算。

2、常用信用工具:(1)信用卡:

A、含义: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B、优点: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C、其中银行信用卡是指商业银行对信贷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2)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支票主要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二)外汇和汇率:

1、外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判断汇率升高和跌落的标准:如果用100单位外汇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下降,人民币贬值;反之,亦然。

3、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即: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

(1)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A出口减少,进口增加;B外资投资成本增加;C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D本国外汇储备贬值,但有利于偿还外债;E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

(2)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A出口增加,进口减少;B外资投资成本降低;C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D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及意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从产生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本质看: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从职能看: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

从重要性看: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一定意义上是财富的象征;(2)对金钱要取之有道,要通过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3)用之有益,要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4)用之有度。花钱要有所节制,要分轻重缓急。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及其它的影响(即价格由市场形成)

(一)供求影响价格

1.供求影响价格

(1)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有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甚至 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有影响(间接因素);(2)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直接因素)来实现的 2.供求如何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卖方市场”。(即由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卖者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就是“买方市场”。(即是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买者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二)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2.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3.劳动生产率及其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1)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提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有商品经济就有价值规律)

(2)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为什么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即为什么没违背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原则?为什么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价格和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造成价格上下波动,价格不可能无限上涨,也不可能无限下跌,始终以价值为基础,围绕价值波动.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经常价格与价值不相符,但是从一个较长时间看,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和商品价值相符的可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而且是唯一可能的表现形式,等价交换存在于商品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中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来说,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1)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

(2)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1)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2)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在可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将增加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

(2)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同时将减少对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

(名词解释:替代品是指如果两种商品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互补商品是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生产规模

2、提高劳动生产率

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1、影响消费的因素(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收入、物价总体水平)⑴、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A、其他条件不变,则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当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因此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B、一般地,未来预期收入(未来收入)越高,预期支出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C、社会收入差距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⑵、物价水平也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跌,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2、消费的类型

(1)按照消费对象不同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2)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可分: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3)按照消费的目的分: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3、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消费结构的完善和优化意味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与消费水平成反比

4、消费心理:

⑴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⑵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⑶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⑷ 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5、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

⑴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⑵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⑶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⑷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1.生产与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动力)。①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各环节间的关系

①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②各环节间的关系:A.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B.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重要的影响;C.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2.大力发展生产力

(1)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

A.解决主要矛盾的要求(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B.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C.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D.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E.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②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④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

(1)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地位、范围

①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范围: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①含义: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它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②地位:国民经济的支柱

③作用: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4)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①含义: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它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并广泛存在于城乡的工业和服务业中。

②地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作用:可以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对于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5)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含义: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都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注意:股份制经济不一定是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不能笼统地说是公有还是私有。

(6)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股份制作为现代资本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从而提高企业和资本运作效率,股份制企业,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则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注意:公有制实现形式就是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股份合作制是劳动和资本联合的一种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

(7)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

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

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2.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个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①含义: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

②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作用:在利用分散的资源、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扩大社会服务、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私营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①含义: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的所有制形式。

②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作用:可以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资金,为发展生产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服务;可以吸收劳动者就业,增加劳动者个人收入和国家税收,对提高国家的总和经济实力有积极作用。

(3)外资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①含义:是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

②地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作用:有利于引进境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学习境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有利于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

注意:民营经济是除国有经济以外的其它所有制经济,是相对于官营经济而言的。

社会主义经济是指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

(4)理解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理解: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①原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意义: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一、公司的经营

(一)公司的类型

1、企业

(1)含义: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济组织

(2)地位: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3)所有制类型:

①从性质看: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构成社会主义企业体系 ②从投资方式和组织形式看:企业包括公司制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2、公司

(1)含义: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2)设立:成立公司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办理一定的登记手续,取得法律上的承认。

(法人:是相对于自然人而言。自然人是以生命为存在特征的个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

3、公司的类型: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有两种,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4.通常都设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包括:决策机构即公司的股东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负责处理公司的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执行机构即总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监督机构即监事会,负责对董事会和总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

5.公司制的优点:二者都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管理制度等优点

4、公司的组织机构:

公司设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对整个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统一的指挥、协调、监督和控制,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这些机构之间权责明确、互相制衡,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使公司的发展具有充分的活力。(二)公司的经营和发展

1、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1)直接目的:利润

(2)意义:保持一定的营利目的,公司才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2、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①这是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也是提高我国整体竞争力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 ②企业取得优势最根本的是掌握核心技术,加强自主创新

(3)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①企业形象的含义: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产品、服务在社会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评价和认可;

②企业信誉和形象的表现: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③企业信誉和形象的作用: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④树立企业信誉与形象的途径:开展正当竞争和反对不正当竞争

3、企业兼并和破产

兼并: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吞并那些长期亏损甚至资不抵债企业的经济现象; 意义: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实现以优带劣的调整,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

破产:对那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照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

意义: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可以及时淘汰落后企业,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新时代的劳动者

(一)劳动和就业

1、劳动

(1)含义: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篇6:高一政治复习知识总结

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2.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及相互关系

3.为什么大力发展生产力

理论原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现实原因:我国的主要矛盾决定

意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4.怎样发展生产力?

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二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尊重人才,尊重劳动;三是加快科技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四是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原因是: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它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6、国有经济的含义、作用及表现?主导作用

7、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8 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集体成分

9、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股份制的性质及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的意义?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是股份制

10、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什么?比较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作用是什么?

篇7: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归纳(共)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1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一、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1、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3、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使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付诸行动。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我国民族自治地区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大方国家机关治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3、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利。实际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

自治权包括: 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5、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国家集中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和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①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② 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 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蓬勃发展。7.、如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① 必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② 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

③ 少数民族地区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积极性;

④ 发达地区在人力、技术等方面对西部地区给与支援,先富帮后富,达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三、我国的宗教政策

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包括两方面:保护信仰宗教地自由;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是全面、完整的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侵犯这一权利,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3、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4、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5、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既是社会主义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

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要求他们从事的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与民族的集体利益

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做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

支持他们与各民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

6、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我们要遵循唯物辩证法,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特点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2、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我国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3、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2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一、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和平问题

1、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2、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3、.维护世界和平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它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

4、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认识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5、世界人民面临着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艰巨任务。

发展问题

6、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7、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

8、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9、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10、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

11、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贫困和落后是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的重要因素。

建立国际新秩序

1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13、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必要性: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而且这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这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都是维系其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外部条件。

14、内容:

1)要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

2)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3)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4)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15、各国应做到以下几点:

1)政治上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2)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进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3)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4)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推进世界和平稳定;

5)环境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辨析: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越快,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就越大

(1)、这个观点是不科学的。

(2)、一个国家能否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对外政策,而一个国家对外政策是由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并不是由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决定的。

(3)、经济繁荣,且致力于维护世界与发展,不称霸的国家,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才更大。

(4)、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阻碍。这些国家,经济发展越快,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威胁越大。

如何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应以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为基础,有赖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同时,还有赖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和壮大。

二、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多极化

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一个突出特点。

2、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3、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同盟军。

4、意义: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由于世界多极化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因而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发展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5、称霸和反霸的斗争将长期存在,这是影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一个基本因素。

国际竞争的实质

6、国际竞争便现在各个领域,经济、文化、军备、人才、科技竞争等。

7、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这最终决定本国在国际中的地位。

8、世界多数国家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9、我国的应对:发展才是硬道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尤其要着力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积极才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三、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外交政策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我国外交政策

2、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纪的和平与发展。

4、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5、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6、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平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谱写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8、我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随着在国际舞台上肩负的责任日益重要,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3

走进国际社会

一、国际社会的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主权国家:

1、当代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主要参加者。

2、三种类型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

3、人口(基本)、领土(发展不可少的条件)、政权、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4、国家主权两个特性:对内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对外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

5、主权国家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义务: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等义务。

国际组织

6、国际组织: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处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建立了由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

7、国际组织也使国际社会主要成员,主要机构、职权、活动程序以及成员单位的权利与义务,都已正式条约或协议为依据。

8、国际组织的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解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等。

联合国

9、联合国: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的产物。191个成员国过,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10、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①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② 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

③ 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民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

④ 作为协调各国的活动中心。

11、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12、作用:

① 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② 有局限性。如何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求发挥更大的作用,联合国面临诸多挑战,其改革任重道远。

13、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在世界裁减军队、环境保护、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二、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国际关系

1、国际关系:国家之间(最主要)、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2、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3、形式:竞争、合作和冲突是最基本的形式。

国家利益

4、国家间出现分离聚合、亲属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决定。

5、含义:国家在独立与生存、稳定与发展及国际参与等方面所追求的目标。

6、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

7、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相悖则是引起过渐渐摩擦或冲突的根源。

国家力量

8、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9、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

坚定维护我国利益

上一篇:农业银行金穗贷记卡积分兑换规则下一篇:当我迷路时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