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分析

2023-02-24

第一篇: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分析

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分析与监管对策

黄进斌1,吴朝霞2

1.福建省莆田市农业局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站

2.福建省税务学校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也强调,要实施农业标准化,发展品牌农业,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积极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推行农产品质量认证和产地等标识认证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意义重大。

1 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与问题分析

1.1 农产品认证认可形势良好,认证产地和产品的示范带动作用逐步增强,但农产品和产地认证数量较少,环境污染较严重

目前,全省累计认证并有效使用标志的“农业三品”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总量1746个,企业977家,其质量抽检合格率多年来均保持在98%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稳定可靠,全省种植业产地监测面积超过16万hm。在获证企业中,有30多家龙头企业在福州、厦门等城市开设了500多个“农业三品” 专卖店(柜),获证的蔬菜、猪肉等主要菜篮子产品的年销售量都在2万t以

2上。从农业部发布的全国2009年第1次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看,福建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食用菌质量安全和蔬菜农药残留合格率分别为100%、100%和92%。通过产地认定,从生产源头和生产过程控制了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产品认证,获证企业依托基地带动农户,示范推广全过程质量控制和科学种养模式,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宣传和普及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强化了生产者、经营者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营造了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但目前,全省通过“农业三品”认证的农产品比例还较低,居全国各省平均水平,与全国先进省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各级从事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机构、人员配备还不健全。部分农民文化素质低,没有按照技术操作规程安全合理地使用农药和肥料,造成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残留超标,农业面源污染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影响了农业生产环境。个别地区工业“三废”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导致产地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还有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的废旧电池乱丢乱弃现象较为严重,治理难度大,造成产地重金属污染。此外,水域环境污染、劣质饲料污染也给养殖业构成了严重威胁。

1.2 农业检验监测初具规模与实力,但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和评价体系仍不健全,检测技术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抓好农产品主产区、农贸市场和超市自律性检测的同时,着力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加强日常监测,规范市场行为。全省已建立1个省级农业检验监测中心,9个设区市及大部分县区都设立了农业检验监测机构,形成了以省、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为龙头,以县(区)监测点为基础,大宗农产品主产区、“菜篮子” 产品基地、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速测站为依托,覆盖全省、布局合理、运行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狠抓治理“餐桌污染”工程,充分发挥各级农业检验监测中心作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自2006年起实施了农兽药残留监控、饲料质量安全监控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共检测蔬菜、畜产品1万多个;自2001年起开展了蔬菜农药残留产地定点监测,累计速测蔬菜样品40多万份。福建省农业检验监测中心现有工作人员60名,实验室面积约3000m2,拥有先进仪器设备200多台套,总值约3000万元,是全国唯一一家真正综合了种养殖业检测的综合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该中心已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省级计量认证和农业部相关资格认证,通过计量认证的检测能力达1657类10182项,检测水平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方面,按照《动物防疫法》的要求,整合现有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构建了市(县、区)动物卫生防疫监督所、乡镇畜牧站(中心)、村防疫员三级畜禽防疫体系。但全省各农业检测机构由于缺乏经费保障等原因存在规模偏小、检测技术力量不强、检测设备不齐全、检测功能不全、检测覆盖面不宽等状况,检测技术和水平有限。部分小型超市和农贸市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仍没有设立检测室。

1.3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全面增强,但综合执法力度仍显不足 目前,福建已加强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全程监管。全省形成了县级农业执法大队、设区市级农业执法支队、省级农业执法总队的农业综合执法体系。一是加强种子、化肥、农药、饲料、兽药、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管理,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禁用农业投入品行为,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2007年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以来,全省农业部门累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6.98万人次,检查农资企业3.66万家,立案查处假劣农资违法案件2713起,销毁禁用农药和假劣农资102.6t,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8372万元。二是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和认证农产品标识的监管。全省已有40个县列入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做好耕地土壤养分测试,指导农民科学施肥。但总的来说, “农业三品”市场影响力还不够大。不少获证企业因为鲜活产品不便贴标志等原因,没有使用认证标志,造成市场上有效使用标志的“农业三品” 产品较少,市场占有率偏低;一些获证企业没有规范、有效地使用“农业三品”标志;违法冒用农产品质量认证标志的现象仍然存在。在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中使用催化剂、化学制剂、激素类物质等违禁物现象还时有发生,农资经营秩序仍需强化整顿规范。有的农业生产者没有科学合理地用药、用肥,有些蔬菜、水果还存在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残留现象。进入市场交易的部分农产品存在索证困难,难以建立完整的台账管理制度,给有质量安全问题的农产品追根溯源带来了困难,难以把好质量安全关。部分农村生猪定点屠宰监管不到位,仍存在生猪私屠乱宰现象。

1.4 农业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但基础比较薄弱,水平仍不高 把生产环节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基础和重点,着力推进农业标准化,指导企业和农户科学用药、合理施肥,提倡和推进清洁生产、健康养殖。现代农业的标准化生产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生产经营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全面增强。福建全省已建设15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县)和104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共有强制性农业地方标准210项,推荐性农业地方标准537项,基本涵盖了福建省优势特色农产品,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积极的贡献。但各级财政对农业标准化的投入还不足,农业标准化知识在全省尚未普及,实施标准化还不能成为生产者的自觉行为,制定和实施的地方标准偏少且还处于分散状态,部分农产品基本上处于无标准生产、无标准上市、无标准流通的状态。

1.5全社会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氛围逐步形成,但齐抓共管的机制还不健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进入依法监管新阶段。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已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列入重要工作内容,并不断健全服务、管理、监督、处罚、应急五位一体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制。但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涉及工商、质监、农业、经贸、卫生、企业、农民等方方面面,部门之间职责交叉,形不成合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尚不健全。一些小规模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户对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意识差,自律管理不到位,很多消费者也缺乏基本的安全保护意识,制约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整体提高。 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2.1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 生产环节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有关部门要全面清查隐患,加强风险评估,着力解决突出问题。要强化生产源头管理,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农产品大气、土壤、水体等环境安全评价和监控,治理控制各种污染源。认真做好农产品产地建设规划,禁止在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区域生产、捕捞、采集食用农产品和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进一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整顿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依法严厉查处违法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兽药和其他有害化学物质的行为,保证安全农资的供应。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农资质量监测和监督抽查制度,对群众反映强烈和问题突出的区域、产品、企业进行重点监测,依法及时公布检测结果,发布消费警示。要加强检测结果分析,准确掌握当地农资质量状况,提升预警能力。按照《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

建立健全农产品安全预警系统,加强农业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和农业环境污染状况监测,针对可能出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在农作物病害防治方面,通过在全省各地设立的测报点进行病害测报,及时发现病情,采取措施应对,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进一步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做好动物疫情的监测和分析,加大屠宰、流通环节采样监测力度,及时排查疫情隐患。继续落实养殖场综合防疫管理措施,严格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监管,加快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科技攻关。加大产地、屠宰、流通和储藏等环节的检疫监管,对病死动物实施严格的无害化处理,保障上市肉品消费安全。认真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要把蔬菜水果中的高毒有机磷农药、生猪中的“瘦肉精”、禽蛋中的“苏丹红”、牛奶中的“三聚氰胺”等作为重点,加强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对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要坚决查封、扣押,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员。重点打击生猪私屠滥宰违法行为,加强生猪定点场规范管理,保障肉品质量安全。严厉打击在食用农产品生产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依法规范生鲜乳收购站经营秩序,严厉打击在生鲜乳生产、收购、运输环节中违法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质的行为。加大工矿企业、学校、机关等公共食堂及餐饮业采购使用农产品的监管力度,确保消费安全放心。

2.2 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市场准入是保证上市农产品安全、健康消费的重要关口。要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有效组织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以及名牌产品的产品质量认证和产地认定工作,积极推行“良好农业规范”“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体系认证。狠抓“农业三品”专项整治各项工作的落实,以保障认证产品质量、规范标志使用为主线,以质量安全风险和隐患较大的产品为重点,完善认证与监管制度,逐步建立依法监管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管理工作,发展品牌农业。推行农产品标识制度,规范使用原产地标识、认证产品标志、基地标牌等法定标志。加强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个人销售的农产品,按照规定应当包装或者附加标识的,须经包装或者附加标识后方可销售。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超市等经营企业要建立健全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报告制度,严格查验有关产品质量安全证书,决不让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鼓励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产品销售市场直接对接或签订产销合同,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2.3 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建设

农业检验监测是政府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农业执法的重要技术支撑。要加快推进农业检验监测体系建设,增强农业执法的技术服务能力。各级政府应落实中央预算,扩大内需投资,加大投入,省市一级农产品检验监测中心的检测手段要明显提升,建立健全县、区农产品质检机构,配强配齐专业技术人员,添置检测设备。强化检验监测机构的管理,加强检测人员培训,提高检测人员素质和水平,规范检测程序和行为,确保检测工作科学、公正、有效,提高农业检验监测机构公信力。及时制定并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落实安全监测制度,实行例行监测与监督抽查相结合,日常监管与专项检测相结合,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检测。在生产基地、农贸市场、批发市场、超市等建立农药、兽药残留速检室,同时通过实验室定点抽查检测,及时分析、评估监测结果,发布质量安全信息,接受社会的监督。要不断完善以省市级检测中心为基础,各县区检测站为骨干,基地、企业和市场检测为补充的覆盖生产、加工、流通各个环节的检验监测体系。

2.4着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

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农业标准化发展,健全和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按照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需要,根据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规范、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方法和农业投入品、农产品加工品标准相配套的原则,继续制定满足行政执法、保障消费安全、促进公平贸易和发展优势农产品所需要的农业地方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要坚持农业标准制定与实施相衔接、产前产中产后相呼应、示范与带动相配套的农业标准化全程实施体系,建立政府推动、市场拉动、企业带动、农民主动的农业标准化实施运行机制。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重点,将实施农业标准化与农业产业化项目、标准化示范县建设项目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紧密结合,加快农业标准推广应用,提高标准化种养比重。切实加强农业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农业标准化管理骨干和具备农业标准化知识的技术推广人员。健全农业标准化宣传培训体系,普及标准化知识,增强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和消费者的标准化意识。

2.5 齐抓共管,提高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成效

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增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切实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统一领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地方政府负责制,定期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协调好农业、质监、海洋与渔业、经贸、工商、卫生等有关部门的分工与合作,理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快建立健全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管理和执法监督机构,强化职能,充实人员。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各级政府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各项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逐步加大投入。

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要求,按照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可上下追查的原则,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经营记录档案登记制度和农产品准出制度,记录生产者及基地环境、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田间管理、加工、包装等信息,确保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信息的传递和可追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制度,生产者要向经营者,经营者要向消费者就其生产、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做出承诺,积极探索不合格农产品的召回和理赔制度。落实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绩效考核机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培训,进一步营造舆论氛围。着力治本,进一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提升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诚信守法意识和质量安全观念,提高生产者的质量安全知识和技能。

第二篇:消费领域“潜规则”的现状分析及监管建议

当今,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已把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范畴内,城市消费维权机制制度也日益完善。然而,随着人们消费领域的不断扩大,层出不穷的消费陷阱、无所不在的绑定消费,几乎让各种各样的消费潜规则得以显性化。正如近期发生的“导游威迫旅客购物,还出言辱骂旅客”的事业看来,可以说,消费潜规则的出现,不仅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违背公共价值标准,还损害了消费者的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合法权益,因此,为营造一个健康消费环境,阳山县工商局紧紧围绕消费维权工作,着重对消费领域“潜规则”的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 消费领域“潜规则”的现状分析

(一)消费领域“潜规则”的定义

所谓潜规则,顾名思义,就是看不见的、没有明文规定的、但又实际起作用的、人们必须“遵循”而又不一定愿意接受的规则。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自己在影楼摄影的底片不能拿走,如要则需另缴费;参加旅游团,被迫购物,否则会对自己造成一定影响;在饭店使用消毒碗筷、毛巾要另外付费;商家明降暗升的打折促销等等涉及餐饮、零售、房地产、汽车等行业常见的消费潜规则,事实让公众“很受伤”。消费潜规则的盛行,对公众消费信心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这在金融危机尚未完全消退,提振消费信心显得极为重要的当前,就更是一个不可小视的问题。

(二)消费潜规则的类型和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0年至今,阳山县受理消费者投诉和咨询多达2680宗,根据消费者投诉热点,大致有10类常见的生活消费领域“潜规则”。

第一、汽车消费类:一是加价才能提车。二是部分车行故障新车难退换,常出现配件是假冒产品或出现使用不久就出现严重质量问题。三是汽车维修服务问题多,如维修技术差,同一故障多次维修;维修费用不明示、收费不合理。四是汽车买卖中贷款合同、保险合同等常发生纠纷,经营者口头承诺不兑现。

第二、旅游类:一是60岁以上要加收老年费。二是参加低价的一日游、两日游,到了车上导游就开始收取景点门票费。三

是旅游时间比购物时间还少。

第三、购物类:一是部分商家明降暗升的打折促销术。二是买多少送多少之类的购物“优惠”是一笔糊涂账,让部分不理性的消费者受误导,最后买了很多不需要的东西。三是赠券陷阱重重,要不就是仅限相同类型的换券专柜使用,要不就限时、限范围消费,而消费者疲于“凑数”,陷入不理智消费。四是商家拥有“最终解释权”。

第四、预付款消费类:其中涉及美容、美发、健身、洗车、教育培训等, 交了预付款后,无论何种原因(比如商家服务不到位、经营场所变更等),消费者想提前终止服务,商家决不退款。

第五、购房类:买房时售楼人员把配套、规划等说得天花乱坠,但在购房合同里丝毫不提。

第六、交通运输类:一是航班取消甚至无限期延迟不说明原因。二是机票超售,却不告知消费者真相,也不赔偿。三是火车上餐饮不提供发票。

第七、金融保险类:一是信用卡开卡易,销户难。二是保险合同晦涩难懂。

第八、家电类:一是售后服务中的开机费、上门费。二是“三包”期间退换货,丢了包装盒,要收包装费。

第九、餐饮类:一是自带酒水要收开瓶费。二是收过了茶水费,又收茶位费。三是提供消毒餐具明明是餐馆的义务,却还收取餐具消毒费。四是包厢设最低消费。

第十、通信类: 为预付费手机号码卡设定使用有效期,过期后余额就被冻结,只有再充值延长使用有效期才能继续使用,涉嫌强迫消费。

(三)消费潜规则对消费者所造成的损害和影响

一是消费潜规则有害于消费者的知情权。消费者每购买一种商品和使用一种服务,都是同商品的出售者和服务的提供者订立和履行一项相应的合同,而订立合同的基本要求是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明确。为了做到这一点,消费者就需要充分地了解商品和服务,这是他们实现消费权利的基础。因为消费者产生某种欲望,以及真正实施该种行为,是建立在对有关情况有一定了解基础之上的。任何一个消费者都不花钱去进行一种自己一无所知的消费。如到商店购买某种商品,一般都得看看产地、名称、商品

说明书等等,这便是对商品的了解过程。由于生产消费品的品种繁多,每一种商品都有其独特的使用价值,以及与该使用价值相应的特点,即便是同种类型的商品,还存在着价格、牌号、质量等差异,在服务领域中,也不断开发出新的项目,这使得消费者若不对商品和服务做一定的了解,就无法做出消费选择。因此,在不知悉真实情况下所进行的消费活动,也同时在推销者的言语诱导下,往往与消费者本来的愿望相差甚远,达不到真正追求的消费目的,甚至上当受骗,造成了经济上和精神上的损失。

二是消费潜规则有害于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消费者有权根据自己的需要、意向和兴趣自主选择满意的商品或服务的权利叫消费者的选择权。

消费者有权自主决定购买或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是否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有需要和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能否满足这种需要,这些只有消费者自己最清楚。现实生活中,经营者为了获取经济利益,总希望消费者能够购买自己提供的商品或接受自己提供的劳务,有时要采取各种促销手段,以刺激和诱导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大部分消费者在不愿意但又勉强接受的条件下进行消费,只有小部分人采取投诉、举报等积极的措施应对。

三是消费潜规则的盛行,对公众消费信心产生的负面影响。消费者的信心指数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其中消费环境健康与否是一个重要方面。若让消费潜规则大行其道,这样的消费环境就难以说是健康的,而一个缺乏诚信的消费市场,肯定是难以刺激公众消费欲望的,全社会定将陷入消费萎缩的困境,因此,营造一个健康的消费环境,可以说是我们社会的当务之急。

二、消费领域“潜规则”的成因分析

(一)经济利益原因。

在民主化尚在不断推进和完善的背景下,由于强势集团的话语霸权,“潜规则”的产生首先是强势一方利益的需要,出于自身的价值取向所做出的管理制度、举措和行为抉择。“潜规则”之所以能潜行,往往其背后有着个人、小团体、行业利益的驱动和支撑。

(二)社会环境原因。

按“潜规则”行事的人即使触犯显规则,有时也得不到应有的惩罚,相反,有时还会因获得大量灰色利益而得到一些人的羡

慕。这种现实的感受最强有力地影响着人们的是非观念、荣辱观念、法制观念,消解现代社会应有的法治、公平、人道、规则等基本理念。

(三)价值体系和商业伦理道德的失位。

社会价值体系和个人价值观念的偏差和“出轨”,商业伦理道德的建立和建设的缺位,消费维权意识的淡薄和经营诚信观念的缺失,也是致使“潜规则”盛行的原因。

(四)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薄弱。

截止2010年8月,阳山县消委会共收到1253宗咨询或投诉中,关于消费领域“潜规则”类型投诉率只占2%左右。造成消费维权率偏低的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消费者被“潜规则”时,大多选择逆来顺受。二是消费者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维权法律法规认识不深,自我保护意识不高。三是对维权途径不了解,部门消费者在遭遇到消费侵害的时候,不懂得通过何种渠道投诉。四是认为投诉费时费力,效果也不一定能让自己满意,宁愿吃亏也不愿通过相关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五)工商部门对于“潜规则”维权难度大

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鉴别难。即使我们能够很好地定位于“潜规则”的类型,却难以鉴别消费者是否自愿接受,导致“潜规则”屡屡出现,却难以鉴定,甚至根本无法鉴定。二是追偿难。有的投诉涉及的金额不大,但往往是附加条件,因此,消费者对“潜规则”的追偿难。三是消费调解难。经营者经常出现互相扯皮,推卸责任,拒绝接受维权部门的调解。一些受到侵权的消费者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得到责任方的赔偿承诺,事后责任人却常以各种借口和理由拒不履行协议,导致协议执行不了。

三、消费领域“潜规则”的监管建议

“潜规则”有着复杂的成因,打击、规范、肃整“潜规则”不可能一蹴而就,将是个长期的过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必须要认清成因,对症下药,深刻探究“潜规则”的“来龙去脉”,总结治理“潜规则”的经验教训,掌握“潜规则”的新动态、新变化,履行好消费维权的工作,着力打造出一个健康的经济消费环境。

(一)加强道德教育,建设商业文明。

运用多种平台和形式,加强对市场主体高尚道德和精神文明的宣教,构筑现代商业社会文明价值体系,教育和引导全体公民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价值观,只有科学发展理念和现代商业文明的建立,才能从根本消除“潜规则”的生存土壤。如宣传“潜规则”的各种表现形式,建立“3.15”法制宣传日,民企培训工程,送书进民企等实践,很好促进了现代商业文明的培育和形成。

(二)加强行业自律,落实协会职责。

一是行业要自律,要加强行业协会、行业从业者的科学发展观教育,只有培养了战略发展的眼光,只有具备了回报社会的责任意识,行业才能具备不息的生命力。二是消费者协会要落实责任。消费者协会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团体,对广泛存在于消费领域的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潜规则”进行社会监督,消费者协会责无旁贷,要切实担当起自身职责,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构建和谐的消费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高消费者协会组织的影响力公信力。三是广纳民意。在每个工商所设臵消费者对经营者的意见箱,接受消费者最真实的反应,利于监管机制建设,斩断一些经营者在“法眼”下违法的黑手。

(三)加强法治建设,打造“阳光”市场。

一是完善立法。法规制度存在漏洞、缺失,“潜规则”就乘虚而入,要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及时出台、修订科学、可行、全面、具有前瞻性的法规制度,做到有法可依。二是严格执法。建设刚性的法律制度保障落实机制;加大法律制度的学习培训,锻造高素质的工商执法队伍;增加监管力度与处罚力度,严厉打击各类市场“潜规则”行为,努力打造透明公正的“阳光”市场,维护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三是完善执法监督。严肃执法纪律,落实责任追究,严厉惩处执法违法、以权谋私行为,坚决杜绝为“潜规则”充当“保护伞”行为。四是建立广覆盖,强监管的执法联动体系。“潜规则”可以潜伏在生活消费品和农资产品的设计制造、生产加工、种植养殖、储藏、运输、销售、维修服务和生活消费服务中涉及安全、质量、价格、计量、收费、广告、合同等各种环节,各个方面。这就需要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执法机构加强沟通力度,建立常规的协作机制,这样才能对“潜规则”予以全面打击,彻底根治

(四)加强社会监督,构筑长效机制

一是纳入全社会的监督力量。由“潜规则”的复杂性、广泛性、隐蔽性、多变性等特征,打“潜”维权,需要以工商部门为

主导,联合新闻媒体、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参与。广泛动员消费者,举报各式各样的潜规则,这既可以为工商打“潜”维权提供有力依据,也可成为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一个教育实践活动。加大媒体宣传力度,进行广泛的正反面教育,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唤起那些知晓业内潜规则人士的良知。通过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打“潜”,问题就更容易解决。

二是以点带面,规划监管。突出重点,由浅入深,全面总结挑战消费领域“潜规则”行动工作经验,研究建立对消费领域“潜规则”的长效社会监督机制,持续保持对拒绝改正的消费领域“潜规则”和新生的消费领域“潜规则”的经常性监督挑战态势。工商部门必须要在措施上加大监督力度,提高工作的实际效果,针对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消费领域“潜规则”,可用不同的方式处理,有的可与行业企业反馈沟通督促其改正,有的可以责令其改正,有的可通过相应法律法规进行处罚,甚至可以联动媒介揭露批评,坚决杜绝消费领域“潜规则”的繁生。

第三篇:论文提纲 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提纲)

一、 序论

1. 中心论题: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 写作目的:对于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现状及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总结,并参照欧美国家的金融监管改革,提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对策建议。

二、 本论

1. 金融监管制度相关研究理论概述

(1) 金融监管概念界定

(2) 金融监管理论回顾

2. 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改革及其趋势

(1) 美国金融监管制度改革

(2) 英国金融监管制度改革

(3) 西方国家金融监管改革的趋势

3. 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 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现状概述

(2) 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

① 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不完善

② 监管意识不强,监管人员素质不高

③ 金融监管机构独立性尚缺

④ 监管部门责任不明确

4. 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对策建议

(1) 加强法制建设,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2) 强化金融风险意识,提高监管人员素质

(3)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建立高效监管运作机制

(4) 完善金融监管机构结构,建立对监管部门问责制

参考文献:

[1]白新平,张锋.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研究[J].西部金融,2011(11)

[2]曹军新.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设的演进与重构:信任理论视角[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6)

[3]葛乐夫.国际金融监管体制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财经报,200

3[4]刘福寿.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最新进展及其思考[J].国际金融,201

1(2)

[5]孙工声.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J].中国金融,2009(6)

[6]孙海刚,朱培玉.国际金融监管反思、趋势及启示[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12)

[7]张明,李莉.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外汇,2008(6)

[8]赵蔚.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对我国的启示[J] .银行家,2011(1)

[9]周兴林.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农村金融,2011(19)

第四篇:我国互联网金融校园贷现状分析及监管建议

【摘 要】 2016年,校园贷问题频发:从3月份的河南某高校在校大学生,因无力偿还贷款跳楼自杀事件,到6月份的“裸条”事件。各种“校园网贷”问题暴露在公众视野,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校园贷的讨论。本文就校园贷平台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监管建议。

【关键词】 校园贷平台 监管 建议

随着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发展,各类P2P平台层出不穷。不同的融资需求对象,适宜不同的P2P网贷平台,校园贷就是其中一种受到很多大学生青睐的贷款平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超前的消?M观念促使大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寻求贷款;另一方面,为了扩大业务量,抢占校园市场,各贷款平台放松了对学生贷款的审核力度。因此,校园贷具有低门槛、零首付、方便快捷等特点。

一、互联网金融校园贷简介

校园贷是互联网金融深入校园市场的产物,主要为在校大学生、研究生提供贷款或分期服务,其本质是一种分期消费、提前消费,目前主要活跃在

二、三线城市。校园贷通常分为三种:一是诸如分期乐、趣分期等为大学生提供购物分期贷款及额度较低的现金贷款的平台;二是如投投贷、名校贷等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助学贷款和创业贷款的P2P贷款平台;三是提供如京东白条、蚂蚁花呗等购物信贷服务的传统电商平台。

二、互联网金融校园贷平台的发展现状

根据数据统计,目前校园贷平台排名前十的分别为趣分期、分期乐、爱学贷、名校贷、优分期、99分期、仁仁分期、零零花、桔子分期和喵贷。

作为排名第一的校园贷平台,趣分期是互联网金融领域获投轮次最多的平台,它创立于2014年,主要业务是为年轻人提供包括电子产品、奢侈品、户外健身、旅游等商品的分期消费。并于2015年8月获得了约2亿美金的融资,2016年1月获得近5亿美金的F轮融资,完成VIE架构的拆分,但在2016年9月,趣分期宣布退出了校园市场。在此之前,学生在趣分期申请分期购物,网站并不收取利率,但需要支付服务费,这种服务费并不是统一的,消费越高,服务费越高。

三、互联网金融校园贷平台存在的问题

目前而言,互联网金融校园贷平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各校园贷平台间的信息共享缺失。由于征信系统的不完善,且各大校园贷平台间属于竞争关系,并不会将自己的客户信息共享,借款人在一个平台上的借款达到了最高额度,可以立即到另一个平台去申请一个账号继续借款,平台放款时并不会审核借款人是否已经借过款,这就很容易导致自制力较弱的学生们过度消费,或者在这个平台上借款来还另一个平台的钱,东借一点、西借一点,最后借款金额越来越多,资金漏洞越来越大,从而彻底还不上贷款,产生违约风险。

第二,各校园贷平台的准入门槛过低。校园贷平台五花八门,且大多属于“一分钟申请,十分钟审核,快至一天放款,零抵押零担保”类。门槛低,手续简单,在正规的校园贷平台申请贷款,除了提供学籍信息和身份证、学生证之外,还应该与学生的家长签订协议,在家长允许的情况下给学生放贷,然而很多平台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并不会审核这么严格,甚至有个别平台只需要学生提供学生证就能完成申请,也不会在意申请者是否是证件持有人,因此一个学生可以在多家分期平台、用多个身份信息注册并贷款消费。

四、互联网金融校园贷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互联网金融校园贷作为一个合法存在的民间借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为广大有资金需求的大学生带去了帮助:家庭困难的同学可以通过校园助学贷款缴纳学费,继续求学;在校创业的同学可以通过校园创业资金贷款获取创业的本金,实现自己的梦想;参加培训班的同学可以通过校园培训贷款获得培训费用,增长自己的知识储备。

(二)负面影响

第一,校园贷影响了大学生的理财观念。许多在校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开始独立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和财务开支,但他们的消费观念并不理性,自制力较差,喜欢互相攀比、追求时髦,存在严重的超前消费现象。当自身的财务收支不平衡,财务供给适应不了消费需求,更容易依赖于校园贷或者分期付款,从而导致自身的理财观念淡薄。更甚至,当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时,只能让家长帮忙偿还,这也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第二,校园贷影响了人身安全。校园贷平台的催款方式往往伴随着恐吓、威胁,甚至强行控制人身自由等。若按正常的法律程序,对于逾期的借款人,放贷者应通过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并不会对借款人造成人身伤害。

第三,校园贷影响了信息安全。各种校园贷平台可以通过借款人授权获得隐私性信息,这些隐私性信息结合大数据,可能对借款人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增加了借款人资金账号被盗用的风险。很多校园贷注册时需要学生的学籍、身份证等信息,严重影响了借款人的信息安全。

五、互联网金融校园贷的监管建议

针对校园网络借贷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认为,首先,应当提高校园贷平台的准入门槛,审核借款人和放贷人的基本信息。其次,定位校园贷平台的中介角色,规范平台行为。再次,鼓励校园贷平台加强自身建设,成立平台联盟,进行行业自律。最后,进一步明确监管主体,完善监管制度和规范。

当然,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某一个角色的努力。校园网络借贷这个行业的发展,除了需要平台自身加强监管,提升准入门槛,实行透明化借贷外,还需要借款人加强理性消费意识,提升对金融理财相关知识的了解,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家长、老师也要多关心孩子,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其成长状况,引导其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不仅如此,对于放贷人的一些违法犯罪的追款行为,对于一些问题平台,有关部门还应加强对这一方面的排查治理,让犯罪行为消失在萌芽状态。

校园网络借贷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虽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但就其本身而言,它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政府和行业应该共同努力,解决相关问题,促进其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李珍珍,1993年10月,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四川达州,硕士研究生,西华大学,研究方向:公司金融。

第五篇:农村食品安全现状与监管的思考

农村食品安全现状与监管的思考随着国家“三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农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食品消费需求越来越高,日益繁荣的农村食品市场在满足广大农民群众饮食需求的同时,一些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隐患也充分暴露出来,严重威胁着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现有监管体制下如何做好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已成为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关注的焦点。笔者根据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谈谈个人浅见。

一、农村食品安全现状

(一)、农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不强。

一是食品安全法律意识不强:在农村,食品安全法制宣传不够深入,广大农村群众,特别是边远山区的群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相对不足,食品消费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能力不强。二是食品安全知识相对匮乏:农村群众文化水平相对偏低,缺乏基本的食品安全常识。在食品选购过程中,看重的只是食品价格、色泽、数量等,对购买的食品是否是正规企业生产、是否过量使用色素、防腐剂、激素等,是否符合食品安全相关强制性标准等,往往不重视或并不知道如何识别。三是不良饮食习惯对健康造成威胁:在广大农村,传统节日里,喜欢食用一些腌制品、腊制品、卤制品和油炸食品等等,这类食品虽然口感不错,但在加工过程中,其营养成分大多受到破坏,并增加了有害成分,长期食用容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二)食品源头、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监管难度大。

1、初级农产品质控制体系不完善:现阶段广大农村大部分还是小农经济,大多数初级农产品还是以单个的农户为生产单元。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超标准使用有毒农药、化肥,在种植、养殖过程中,滥用非法添加饲料、畜药、激素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蔬菜生产基地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开展试点,在农村现有条件下,要全面推行还有很大的困难。大多数初级农产品生产标准还没有制定或正在制定中,即使制定了标准,执行和监督也有一定的困难,初级农产品质控制体系尚待健全。

2、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规模小而散:农村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绝大多数以家庭作坊的形式进行生产,并且分散,一般人员少、生产规模较小,生产条件差,标准执行不到,产品无检验,销售无记录,很难达到生产许可要求。而这些小企业、小作坊生产的食品,虽然产品质量很难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它们又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往往很受当地群众的喜欢。如果任其存在,从监管的角度来说是不合法。如果依法取缔,从当地群众消费需求的角度考虑又不合理,这样就给监管带来两难的处境。另外,大多数农村没有实行生猪定点屠宰,私屠滥宰的现象较普遍,检验检疫没有到位,销售注水肉、病死猪肉的现象时有发生。

3、农村食品流通难以达到准入条件:一是农村食品经营户一般都投资少、规模小,经营场地和经营设施比较简陋,管理水平不高,食品陈列和储藏条件达不到要求。二是食品经营者素质普遍偏低,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意识,经营责任意识、自我保护意识、食品卫生知识等,服务质量不能让消费者满意。三是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守法经营观念。少数经营者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不管商品质量,销售不合格食品、个别还故意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四是索证索照不全。食品进货、配货渠道不清晰,采购、销售纪录不完善,食品出现质量问题招回和追溯困难。

4、农村食品消费环节存在安全隐患:农村餐饮行业、中小学学校食堂、学校周边饮食摊点,单位职工(建筑工地)食堂等,经营面积不足,设施设备简陋,人员大多未经体检、培训,管理制度不健全,餐具消毒不严格,很难达到食品质量化分级管理和发卫生许可证的要 1

求。低标准经营,无照无证经营的现象较普遍,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饮食安全隐患。农家宴的食品原材料采购比较随意,食品加工、保存难以符合要求,宴请人员比较集中,目前农家宴还没有纳入食品消费常规监管范围的情况下,安全状况令人担忧。

(三)、农村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滞后

一是农村食品信用意识还亟待提高。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农村食品消费者和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意识还比较淡薄,一些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也不够强,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缺乏,重价格、轻质量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这制约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开展。二是农村食品加工、流通和消费水平相对落后。产品质量、经营方式、消费档次和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使信用体系建设在农村施行缺乏理想的环境和足够的技术支持。三是信用体系建设的推动力不强。由于信用体系建设不是国家强制推行,在广大农村,食品各环节很多只顾眼前经济效益,对信用体系建设长久的社会效益认识不足,存在消极等待的思想,有的还存在抵触情绪。

二、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

1、农村食品安全管理法规不完善、职责不明晰。

食品生产、加工、贮藏、销售等缺乏专门的系统性管理法律法规。现有的《食品卫生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现存的关涉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均是对食品生产经营的某个环节或某类产品的专门规定,缺乏协调性和统一性。食品相关法律的有关规定还不够细化,有的条文对农村食品市场来说要求相对偏高,执行困难。有的法律规定之间相互有交叉,造成政出多门,在执法过程中出现部门之间发生相互扯皮的现象,对部门有利益的积极性很高,都想管,对部门无利益或监督管理难度大的工作就出现推诿的现象,都不想管,出现了“八个部门管一头猪”、“四个部门管一个保健品” 的重复、交叉执法现象。

2、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不健全、力量较薄弱。

在现行的食品安全行政监管体制中,监管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在县级以上,食品安全监管组织比较健全,有完善的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监管手段较先进,而在农村,虽然成立了食品安全协调组织,但其人员大多数是兼职,在农村食品安全形势错综复杂、职能交叉、人少事多情况下,工作难以抓到位。同时,县级大部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实行垂直管理,人员、编制、经费都比较紧张,在乡镇没有下延专门的机构,有的虽然设立了站、所,但监管力量薄弱,与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点多面广,难度大的要求不相适应。形成了城、乡食品安全监管力量配置不平衡,监管“倒三角”的不合理现象。

3、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点多线长、监管任务重。

农村地域广大,食品生产、经营户点多且比较分散,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经费不足,监管手段落后的情况下,要对各食品源头、生产加工、经营和消费网点要实现全面监管,任务重,难度大。特别是在农村的边远山区、管辖交界区域,一些无证无照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流动食品小贩,由于其流动性大,隐蔽性强,监管往往不到位或缺乏有效监管,为假劣食品向农村销售提供了“孳生土壤”,增加了监管压力。另外,部分农村小摊贩、小餐饮店的业主属于农村弱势群体(下岗工人或老弱病残人员),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往往会考虑这部分农村群众的生存问题和维护社会稳定,在依法取缔或查处时容易对他们产生同情心而“手下留情”。

4、农村食品安全经费投入不足、检测有缺位。

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检测设备不全,缺乏食品安全监测的科学技术手段,检测方式较落后。监管人员只能凭肉眼、凭经验对市场上的食品进行简单的外观、包装、有效期、索证索照进行检查识别,而对于食品的内在质量却无法检测。在广大农村,抽检样品大部分需要送省、市级食品检验机构检测,检测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因而,监

管人员在日常的食品安全检查过程中,抽检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干脆不抽检,这样就使一些有质量问题的食品不能得到有效监测和及时发现。

三、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思考

1、政府重视,强化农村食品安全措施。

各级政府应把农村食品安全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深刻认识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将其列入议事日程,研究并逐步解决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严格自律、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的意识,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中,层层分解落实,不断强化政府市场监管的主体职责。成立农村食品安全协调专门工作机构,保证工作经费,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职责制度,制定工作措施,使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示范县建设,确保农村群众饮食安全。

2、完善网络,建立农村食品安全机制。

抓好农村食品“三网”建设(监督网、供应网和信息网)。一是建立和完善农村食品安全监督网络,确保监管到位:乡镇成立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有领导具体分管,制定职责制度,设立办公室,有专(兼)职人负责食品安全工作,聘请相应的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和协管员。在行政村成立食品安全议事小组,并聘请相应的食品安全信息人员。经常性研究解决辖区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与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工作联络、信息报告制度,协助食品市场巡查,切实发挥农村食品安全监督网络的作用;二是建立和完善农村食品安全供应网络,确保优质供应:倡导“万村千乡”无假货活动,引导大型超市以“安全成信店”的形式,向农村市场配送安全食品。不断改善农村食品销售网络的设施和条件,加强内部管理,规范经营行为,促进农村食品市场的繁荣稳定与安全,形成一条健全、诚信、方便的农村食品供应渠道,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村群众的食品消费需求。三是建立和完善农村食品安全信息网络,确保信息通畅:充分发挥农村食品安全监督网、农村维权网、12315举报网、卫生监督网的作用,及时收集掌握本地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定期向职能部门反馈,使其真正成为农村食品安全监督的“千里眼”、“顺风耳”。

3、加大投入、提高农村食品监管水平。

各级政府要在整合现有食品职能部门监管资源的基础上,增加对农村食品监管“三项经费”投入。一是加大对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专项投入。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硬件建设,改善办公条件,配置执法装备,提高快速反应的能力;二是加大对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队伍的专项投入。加强对农村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协管员、信息员的管理和培训,解决好他们的工作报酬,使其由“义务兵”向“志愿军”、“正规军”转变,并建立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三是加大对农村食品安全检测队伍和机构的专项投入。充实检测人员,增添检测设备,改善检测条件和检测手段。加大食品抽检力度,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科技含量,并定期向社会公布食品检验结果,指导广大群众理性消费、安全消费。

4、强化宣传、增强农村食品安全意识。

持之以恒地开展农村食品法律法规、卫生安全知识的普及宣传,营造政府重视、全民关心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实施好“四〃四工程”:一是做好四方面人员的宣传。做好各级党、政领导的宣传,争取他们对农村食品安全的重视和支持。做好农村食品监管员、义务监督员、协管员和信息员的宣传,强化他们的责任心和服务大局的意识。做好农村食品各环节从业人员的宣传,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做好农村食品消费者的宣传,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二是运用好四种宣传途径。运用好乡(镇)、村各种有关会议宣传途径,运用好农村广播、电视和黑板报宣传途径,运用好农村食品安全信息、协管员宣传途径,运

用好农村中、小学课堂宣传途径。三是宣传好四方面的知识。宣传好党和国家食品安全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好食品卫生基础知识,宣传好食品鉴别基本知识,宣传好食品消费维权知识。四是力求达到四种效果。达到各级政府更加关注、支持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的效果,达到食品从业人员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的效果,达到农村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鉴别能明显增强的效果,达到农村食品市场安全状况根本好转的效果。

5、健全法规、确保农村食品依法监管

根据农村食品监管现状,切合监管实际,加快农村食品安全立法进程,制定一部包含从食品源头到终端全过程的监管法律,重点完善“五方面”制度体系:一是建立健全统

一、完善的农村食品安全标准和安全检测监测体系;二是建立健全农村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法律制度;三是建立食品销售环节的追溯和承诺制度;四是建立食品质量安全承诺和召回制度;五是建立对相关管理人员实行责任倒查机制;使农村食品源头、生产、流通和消费各环节,管理有规范,检查有制度,查处有依据,全面提升监管水平,确保食品安全。

6、加强监管,保障农村食品安全放心。

建立政府牵头、各职能部门分段监管的农村食品市场协作机制,把监管执法重心向农村下移,加大执法力度,在“四个环节”严把食品质量关。一是要加强食品源头污染整治,对种植业开展农药残留整治,宣传推广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减少对粮食、蔬菜等的污染;对养殖业开展兽药残留整治,消除违禁药物使用,合理使用畜禽饲料添加剂和兽药防病治病。二是要加强农村食品生产环节整治,认真实施食品生产企业的市场准入制度,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小作坊的日常监管,建立完善企业质量档案,签订质量安全目标责任书;实行现场巡查制度,加强食品生产企业产品的抽检力度。三是要加强农村食品流通环节整治,建立食品安全溯源管理制度,推行索票索证制度;依法严厉打击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积极培育食品放心店,对农村集贸市场、小商店、小超市、代销点、流动摊贩进行整治,提高其食品安全责任意识,严把食品进货关、贮存关、销售关,依法经营合格食品。四是要加强农村餐饮业整治, 重点对饭店、小食店、学校食堂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严格审查发放卫生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改善食品加工卫生条件,提高卫生质量意识,保证食品安全;要加强农家宴的食品卫生宣传指导,提高农民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水平,实行乡村流动厨师持证上岗, 减少食源性疾病发生率和防止集体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7、帮促引导,建立农村食品安全信用市场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绿色通行证,也是改善农村食品安全的治本之策。积极实施“农村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在体制、机制和法制等方面加快建设和完善农村食品安全信用制度,建立起政府、行业、社会三者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制定农村食品安全信用等级制度和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征集、评价、披露等制度。建立企业的生产经营档案、食品安全信用监管档案和信用奖惩机制,逐步形成食品的可溯源管理,全面发挥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对于食品安全工作的规范、引导、督促功能。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建立黑名单制度,做到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真正使信用体系建设成为农村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一种有制度保障的资源。

食品安全问题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凸显出来的一大社会问题,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综合的社会工程,只有政府高度重视,部门科学监管,全民积极参与,才能确保农村食品安全状况根本好转。

上一篇:食品安全教育教案免费下一篇:思品教师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