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属关系的特点范文

2022-06-14

第一篇:亲属关系的特点范文

01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一):师生关系的时代特点

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

一、师生关系的时代特点

1、师生关系的业缘性 [理论阐述]

师生关系的业缘性意指师生关系基于教师的职业身份形成的交往特性。

(1) 业缘性的师生关系相对于类血缘性的师生关系而言。在传统中国,教师与学生之间依靠类血缘关系来维持,师生之间有着近似性的 “父子 ”亲情,教师就是学生的家长。师生之间既包含脉脉温情,又包含森严等级,师生关系本质上是宗法社会的家庭组织结构在教育活动中的延伸。师生之间虽然没有直接的血缘纽带,但在个人情感上却达到了类似血缘关系的亲密程度,教师的付出可以得到学生如孝敬父母般的回报,并籍此获得空前的心理安慰。 子贡在孔子墓前守孝六年,以及著名的 “程门立雪 ”的典故,就是这种 “视师如父 ”的充满亲情的师生关系最充分的体现。 但今天,教师与学生间的类血缘关系已经不复存在,教师是一个纯粹的职业概念,教师之于学生的角色价值处于不定状态。现代学生将教师视为平等的社会主体,将师生关系理解成“教”与“学”的契约关系,将教师的教学过程理解为纯粹的职业活动。这种公民平等意识支配下的师生关系到底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退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教育话题。

教师的业缘性教育与家庭的血缘性教育存在矛盾。血缘性教育是教育者基于血缘关系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教育,教育的实施主体通常是父母、兄长等与受教育者有血缘关系的人,家庭教育是血缘性教育的典型形式;业缘性教育则是教育者基于职业关系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教育,教育的实施主体是教师等与受教育者有业缘关系的人,学校教育是业缘性教育的典型形式。血缘性教育的施教主体主要是父母。作为爱的直接表达,中国的父母将子女理解为生活的全部,构筑起以子女为中心的家庭生活,血缘性教育也由此走向了以子女为中心的个人本位。血缘性教育的个人本位将受教育者的个人功利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当子女的个人功利有悖于社会利益时,父母通常会给予子女以利益优先权。业缘性教育的施教主体主要是教师。教师代表国家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的职业使命决定了学校教育必然以社会为本位,它强调的是社会整体价值,追求的是社会公利。业缘性的学校教育与血缘性的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明显不同,它将社会公利摆在优先位置。教师作为公共教育机构职员超越了家庭教育中所包含的血缘关系,其职责是向学生传授社会化的价值理念,让学生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公民,学会 “在民主和法制的社会条件下过尊重法律、尊重道德和尊重他人的生活 ”(注:朱小蔓、其东:《关于学校教育的思考》,《中国教育学刊》 2004年第 10期。)。业缘性教育与血缘性教育的价值本位的矛盾,往往成为师生冲突的终级根源。

师生关系的业缘性强化而类血缘关系的淡化,直接后果是 “ 师道尊严 ”传统的消解。 教师的传统权威靠 “师道尊严 ”来维持, “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 ” (《尚书 ·泰

1 誓》 )荀子提出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荀子 ·礼论》),把师和天、地、君、亲提到同等高度而尊崇。但是, “师道尊严 ”在封建时代就曾经接受挑战,明代杨继盛就说: “凡以师道尊严,不可挟势位以屈之也。 ”其意是说,教师不可凭借权势与地位来使学生屈服于自己的 “尊严 ”。今天, “师道尊严 ”已经失去存在的根本条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业缘关系使师生成为平等的教育主体, 虽然在“尊卑”的向度上师生之间间距减小,但在“亲疏”的向度上,师生关系也走向了淡化。

[案例分析]

一个高三学生给老师的信:

“近两周以来,我食而无味,寝而不安,常常一个人面对着书本发呆,无心听课、读书和做作业,害怕与同学们交流,甚至害怕与他们目光接触。我总觉得同学们的眼光里都带着炽热的锋芒 (也许不都是,但我感觉如此 ),时刻在刺痈我的心灵。我这个号称品学兼优、活泼开朗、性格刚强的人,如今好像变得非常渺小、孤独、怯懦。令我改变的不是别的,正是你们及全校同学给我的那份‘爱’,即给我的也是我不愿意接受的那份贫困学生资助款。你们在没有征得我同意的情况下,就把我列为资助对象.并在全校大会上,让我接受师生们给我的那份捐款。为了尊重你们的选择,我不情愿地接受了这份‘爱’。可是,你们知道吗 ?这份‘爱’太苦涩了。我确实需要钱,但我更需要尊重。多年的家境桔据使我养成了刚毅的性格,而你们这份‘爱’的奉献却使我变得脆弱许多„„”

(严育洪编著,《事说师生关系》, 2007年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第 5页)。

老师给困难的同学提供资助,本来是向学生表达爱心,融洽师生关系的好机会,但结果却事与愿违,受资助的同学不仅没有感激,反而感觉受到了尊严上的伤害。为什么?我们通常认为是教师的方法不对,没有事先征求学生意见。其实,追问下来,问题的本质在于,教师对于师生关系的“业缘性”认识不足,忘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基于“教”与“学”的职业关系。教师用“类血缘关系”来解读师生关系,以“父母”的角色来对待学生的贫困,就像父母给孩子钱不需要与孩子商量一样,老师给学生资助也没有想到征求学生意见。但学生却是用“业缘关系”来解读师生关系,并不将老师视做“父母”,因此也不认同老师像父母一样随意给自己钱的权利。所以,严格来说,这里教师并没有伤害学生尊严的故意,之所以在客观上伤害了学生,只是因为教师与学生对师生关系的定位产生了区别。

[问题讨论]

学生向老师借钱,老师该怎么办?

首先,学生向老师借钱,老师应该感到骄傲,学生的借钱行为至少表明,你是一个值得他信赖的老师。如果学生遭遇了严重的生活困难却不愿向老师求助,说明他缺少对老师的信任。

2 其次,老师应该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借钱的学生,尤其应该避免言行上的冷漠、无奈或厌烦等可能给学生带来的心理伤害。一般而言,学生向教师借钱,往往需要鼓足勇气并可能伴随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不是万不得已,学生不会轻易向老师开口。

再次,教师应该用关爱的语气向学生了解借钱的原因,如果学生确实由于特殊原因而陷入困境,教师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应该给予适当帮助。

最后,即使教师本人不能提供帮助,教师也应该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比如向学校反映具体情况,以期得到组织上的帮助。但在寻求其他帮助以前,最好先征求同学本人意见。

注意:如果学生的求助超越了教师的经济能力,教师可以委婉地拒绝,并坦然地向学生说明理由。教师不是学生的父母,教师没有义务为学生的经济困难承担绝对责任。当然,不管最后老师是否给学生借钱,老师给学生传递的信息必须清晰无误,即老师重视学生的诉求,并由此表达了对学生的关心。

2 、师生关系的交互性 [理论阐述]

师生关系的交互性是指师生关系的交流和互动特性。师生关系的交互性通过师生之间的交往行为来体现。哈贝马斯对交往行为进行了深刻分析,认为交往行为是指至少两个行为主体通过语言的理解活动协调相互间关系的互动行为。一次完整的交往行为由三个步骤构成:说话者通过言语行为对有效性要求的表达和听者对它的理解;听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接受或拒绝说话者提出的有效性要求;最后双方通过对话和相互纠正错误,达到对某一有效性要求的一致理解,并根据一致的意见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师生交往是师生感情的重要表达方式,而师生感情 “是一种充满了痛苦和欢乐的强烈情感。换句话说,师生之间的尊重、热爱和情感在他们相互体验到的现在的快乐中和满意中,而不是在将来的利益中。 ”(马克斯 ·范梅南 .教学机智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第 99页。)

( 1)交互性体现着师生之间的平等性。

交互性是现代师生关系的专有特点,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单向度的服从关系,学生只有对教师的无条件服从,没有与教师自由交流的权利。交互性的发生前提是师生之间平等关系的确立,唯有平等,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才成为可能。但是,师生之间的平等不是地位、知识和能力的平等,而是作为公民的人格平等。现在有一种倾向,将平等的师生关系庸俗化,认为师生关系平等是无条件的平等,是以牺牲教师教学主导权和学生管理权的平等,其实这是对师生平等关系的严重误解,只要教师将学生作为平等的公民来对待,并且赋予学生与教师平等对话的权利,师生之间的平等就基本实现了。

( 2)交互性体现着师生之间民主性。

交互是对教育专制的反叛,必然也是对民主的追求。 在人类的教育历史上,教师的绝对中心地位曾经导致教育的专制,等到教育家认识到学生也是“具有潜在性和现实性的特定人格” (马丁·布伯:《我与你》,三联书店, 1986年版,第 158页。 )对教育的道德批

3 判也真正开始。教育家在对教育进行检讨的过程中,特别对强制性灌输的非人道性进行了批判。由于灌输是把教育对象当作“物”对待,当作“可被别人占有的东西”,( 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1年版,第 31页。)因此灌输被谴责为教育者的文化霸权,是教育者的独语现象,背后隐藏的是特定利益集团的功利意图,故摈弃奴役性的灌输教育几乎成为教育界实现教育自我救赎的必然选择。目前,一些富于民主意味的教育模式应用而生,为师生之间交互性的推进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典型的如商谈教育,以平等身份与受教育者对话,对话双方没有尊卑之分,“无论是哪一方都可以在某一时刻充当学生,也可以在某一时刻充当教师,对话假定人人都有某些知识可供传授,并且人人都需要学习。”(陈友松:《当代西方教育哲学》,科学教育出版社, 1982年第 252页。)它通过平等和谐气氛的营造建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亲和感;生命叙事教育,通过叙事主体表达自己的生命故事,即“叙事主体在生命成长中所形成的对生命的经验、体验和追求的故事” (刘慧、朱小蔓:《生命叙事与生命道德教育资源的开发》,上海教育科研, 2003年第 8期。)实现受教育者对生命的理解和反思,进而生成对生命的热爱。

( 3) 交互性体现着师生关系的增益性。

交互性的师生关系可以确保受教育者作为交往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对等,同时实现受教育者的交往自由,学生在人格上被赋予与教师的平等地位时,必然在道德上寻求与“为人师表”的教师平等,在受尊重的过程中,学生的德性将被不自觉地优化,“ 德性之所以被强调和鼓励,不仅因为它们在一定的地域中确保了人们的行为有所预期,而且,如果人们遵循德性来确定自己的行为,那么就会因此而产生出一个具有主体间性的可靠的活动空间。”(夏宏:《生活世界的伦理学》,江苏社会科学, 2005年第 4期。)而且,师生之间的平等交往还可以在交往实践中给主体提供利益增量。萧伯纳曾经打过这样一个比喻: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如果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假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会各有两种思想。其实,萧伯纳的比喻还可以进行辨证解读,即你和我交换苹果,虽然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但彼此却多了一份感情。可见,利益在交往中的传递将不再是简单的零和效应,而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创生。

[案例分析]

有两位教师谈起现在学生修养问题,其中一位教师愤愤不平,认为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没有礼貌。以下是他们的对话:

问:你何以见得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没有礼貌? 答:我与学生 A在街上相遇,他居然不跟我打招呼。 问:你为什么不主动与学生打招呼呢?

答:我是老师,哪有老师主动与学生打招呼的道理!

4 对这位愤愤不平的老师,虽然我们在情感上可以理解他的愤怒,但在理智上,我们不能认同他愤怒的理由。在“师道尊严”的等级制度下,的确没有“老师主动与学生打招呼的道理”,但在平等的公民社会,教师与学生是交往中的平等主体,学生应该主动与老师打招呼,老师也应该主动跟学生打招呼。当教师认为自己不应该主动与学生打招呼时,客观上已经将自己摆在与学生不平等的位置。如果教师总是以这样的心态面对学生,必然与学生的平等认知之间产生冲突,进而导致师生关系紧张。事实上,教师主动与学生打招呼,教师的尊严并没有受到损害,相反,由于教师以平易近人的姿态面对学生,反而会获得学生更大的尊重。

3、师生关系的生成性 [理论阐述]

师生关系的生成性意指师生关系是一个由发生走向发展、由浅表走向深化、由表象触及心灵的过程。师生关系的生成性代表着师生关系的历时性,是对师生关系的动态表述,意味着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教师与学生身份的简单规定,而是师生之间的用心呵护和行动履践。

( 1)生成性意味着师生关系发展的渐进性。与常人的人际交往一样,师生交往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虽然师生交往的第一印象对师生关系的处理非常重要,但师生良好关系的确立,更多地在于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和日常交流。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对师生关系的引导具有直接意义。 受亲子依恋理论的影响,弗莱斯曼和哈瑞奇将教师行为分为教导和关怀两个层面,两个层面交叉形成四种领导类型,也就是四种师生关系:高教导高关怀、高教导低关怀、低教导高关怀、低教导低关怀;其中以高教导高关怀为最理想的领导方式,低教导低关怀型领导的工作效率最低。 ( 张晓 /陈会昌《 心理发展与教育》 (京 )2006年 2期第 120~ 124页 .)可见,如果教师坚持用高教导和高关怀的方式面对学生,师生之间的关系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走向融洽。

( 2)生成性意味着师生关系的可修改性。师生关系是一种复杂的人际关系 ,师生关系可能由于师生之间交往活动的变化产生波动和起伏,因此,对师生关系加以修复和维护就成为师生共同的责任。就教师而言,在师生关系出现裂痕的时候,教师有责任主动寻求修复方法,促进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当然,更重要的是,教师应该尽可能避免师生关系出现不必要的波动。为此,教师就应该用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的德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进行道德引导。 让学生自己认知、自己体验、自己领悟、自己抉择、自己践行,自主地进行道德学习,自主建构、“自己运动”。(班华:《 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 2002年第 4期。)

( 3)生成性意味着意味着师生关系的未来性。师生关系的未来性是由教育目的的未来性所规定的。 教育者总是期望教育让受教育者终生受益。中国古代的《大学》就非常明确地指出了传统教育之目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具体路径则是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最后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意即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获取道德,最大限度地服务家庭和社会。 德国著名宗教哲

5 学家马丁·布伯 (Martin Buber)说:“教育的目的非是告之后人存在什么或必会存在什么,而是晓喻他们如何让精神充盈人生,如何与你相遇。”(马丁·布伯 :《我与你》,三联书店, 1986年版,第 60页。)苏霍姆林斯基说:“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在这里,思想家们对教育效果的预期有三个非常明确的特点:一是教育必须以受教育者为实现主体,教育的作用必须通过受教育者来展示;二是教育效果必须体现为受教育者内在精神的塑造,包括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优秀品质的养成等;三是教育效果具有鲜明的未来指向性,立足于受教育者的未来生活。对教育效果无限性的追求,反映出教育者对教育功能的充分自信,也包含着教育者对教育使命之神圣性的虔诚。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仅仅在此在的意义上评价现有的师生关系,而应该看到 师生关系效应的时间跨越性,师生关系的终极生成,是以学生走向社会后对教师的终极评价为根据的。尽管 教育效果的未来性验证几乎没有任何可能,此在的教育者根本不可能预知彼在的受教育者的未来生活,无法跨越时空建立起受教育者未来生活与现在进行的教育之间的因果关联。即使我们了解受教育者的未来生活,也无法确认受教育者未来的行为与现有教育之间的效应关系。但是,我们可以相信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真诚付出,无论学生在当下的情景下是否可以理解,但未来的生活一定会让学生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并对老师表示敬意。

[案例分析]

徐老师经常是蓝衣黑裤再加一双青布鞋,朴素得简直象个农民,但同时他身上的书卷气很浓,又不苟言笑,这使得他显得有些特别,也使得他显得有些严肃。高一开学不久的一天,我与另一位同学想回家就去找他请假,一路上我心里都忐忑不安,因为一年前我转到这个县重点中学读书时就为了请假回家的事被班主任关在办公室里批了一个多小时,何况这位老师看起来这么严肃。不想徐老师听了我们的来意后却十分和蔼,微笑着询问我们家里情况,还说想家是应该回去,只是路太远了,跑来跑去太辛苦,也耽误学习,最后用商量的口气对我们说: “两星期回去一次可以吗? ”我们本来是想努力克制自己争取一个月回去一次的还怕老师不同意呢,因此听了这话真是喜出望外。

---- 来源于“天涯论坛”

这位已经走向社会的网友对自己高中物理老师的浓浓深情,其形成原因说起来其实很简单:老师给学生一次回家批假,其宽容和理解超越了学生的意料,老师用德性赢得了学生。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良好师生关系的生成,其实并不一定需要老师的超额付出,只要老师的所为超出了学生的预期,就会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并让学生对教师生出特别的敬意。所以,真实了解学生的知识、心理和道德需求,并超越预期给学生以帮助,师生关系的和谐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问题讨论]

怎样处理与差生的关系?

6 严格来说,所谓的“差生”是一个伤害教师德性的概念,因为在高尚教师的眼睛里并没有所谓的“差生”。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差生”其实就是“成绩差”的学生,它是以应试体制为杠杆对学生做出的不公正评价。其实,我们都清楚,很多“差生”有着其他方面的特殊才能,只是他们的才能没有得到现有教育评价机制的认同。

面对差生,老师所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内心深处接纳他们并给他们以适当的关注。为了改善同学之间的关系,有位教师曾布置学生这样的作业:“每个人写出你熟悉的本班的 10位同学的优点,并且每人的优点不少于 50个字。”然后,教师在班中高声朗读这些学生的“作业”,凡是被他人谈及优点的学生都害羞地低下了头,心里都美滋滋的。持续一段时间后,班级同学的关系更融洽了,相互之间更有礼貌了„„在此建议为师者,我们也可以给自己布置这样的作业:“给每位差生写出优点,并且优点不得少于 50个字。”我相信,等这道题目做完,并重复多次以后,当老师的,我们可能会改变对差生的看法。

当然,发现差生的优点只是第一步,告知差生的优点则是更进一步。 1852年,屠格涅夫无意间被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写的小说《童年》所吸引。他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了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写信给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便称赞你:‘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惊喜若狂,他本是因生活苦闷而信笔涂鸦,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他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一发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著名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在托尔斯泰身上发生的就是所谓著名的 皮格马利翁效应,即:当一个人因为受到激励而全身心地倾注热情、怀抱希望的时候,他所钟情和期待的对象往往会因其矢志不渝的执著而天遂人愿,并最终引导他到达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面对差生,教师的重要责任之一就是,发现差生的优点,并点燃差生心中的激情之火。

值得警惕的是,当高考的指挥棒挥动的时候,高考成绩的功利性可能遮蔽教师对差生的尊重和耐心,这个时候,更能考验一个教师的境界,能否坚守对差生那份关爱,就成为老师成就自己职业高尚的试金石。

第二篇:警察公共关系的类型及特点

陕西省人民警察培训学校李祖华

根据公共关系功能的不同,警察公共关系活动模式有十种:宣传型公共关系、交际型公共关系、服务型公共关系、社会型公共关系、征询型公共关系、建设型公共关系、维系型公共关系、进攻型公共关系、防御型公共关系、矫正型公共关系。

一、宣传型公共关系

宣传型公共关系是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和内部沟通方法,开展宣传工作,树立良好组织形象的公共关系活动模式。主要做法是: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交流方式,进行内外传播,让各类公众充分了解组织、支持组织,从而形成有利于警察组织发展的社会舆论,使警察组织获得更多的支持者和合作者,达到促进组织发展的目的。

二、交际型公共关系

交际型公共关系是在人际交往中,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一种模式。目的是通过人与人的直接接触,进行感情上的联络,为组织广结良缘,建立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形成有利于组织发展的人际环境。其方式是进行团体交往和个人交往。团体交往包括各式各样的招待会、座谈会、工作午餐、宴会、茶话会、舞会等。个人交往有交谈、拜访、祝贺、信件往来等。

三、服务型公共关系

服务型公共关系是一种以提供优质服务为主要手段的公共关系活动模式。其目的是以实际行动来获取社会的了解和好评,建立自己良好的形象,所谓“公共关系就是百分之九十要靠自己做好”,其含义即在于此。活动方式。服务性公共关系的活动方式包括各种教育、培训、指导、服务、接待公众和访问公众、为公众提供优惠服务及其他各种完善的服务措施等。 活动特点。服务性公共关系是一种最实在的公共关系,它的最大特点是看得见、摸得着、人情味足、反馈灵敏、调整迅速。

四、社会型公共关系

社会型公共关系是组织利用举办各种社会性、公益性、赞助性的活动,宋塑造良好组织形象的模式。其目的是通过积极的社会活动,扩大组织的社会影响,提高其社会声誉,赢得公众的支持。社会型公共关系活动能够为组织树立了较完美的社会形象,使公众对组织产生好感,为组织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1.活动方式。社会性公关活动模式有以下三种。

(1)以组织本身的重要活动为中心而开展的活动;

(2)赞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赞助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等; (3)资助大众传播媒介举办各种活动,提高组织的知名度。

2.活动特点。社会性公共关系活动的特点是公益性、文化性强,影响面大,着眼于组织的整体形象和长远利益。

3.活动原则。在开展社会性公共关系活动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公益性。应体现一种“乐善好施”的精神,突出回报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

(2)文化性。应充分展示对真善美的和谐追求,组织的社会性公共关系活动应尽量与社会文化事业联系起来,提高文化形象,促进信息交流。 (3)量力性。公关人员一定不要拘泥于眼前得失而不顾长远利益;也不要贪多求大,毫无节制;要量力而行,谨慎从事。

(4)宣传性。社会性公关活动应与宣传有机地结合,提高组织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五、征询型公共关系

征询型公共关系是以采集社会信息为主的公共关系活动模式。其目的是通过信息采集、舆论调查、民意测验等工作,了解社会舆论,为组织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咨询,使组织行为尽可能地与国家的总体利益、市场发展趋势以及民情、民意一致。

1.活动方式。征询性公共关系的活动方式有:开办各种咨询业务,进行有奖测验活动,制作调查问卷,广泛开展社会调查,访问重要用户,设立公众热线电话,受理投诉,举办信息交流会和建立信访制度、合理化建议制度及相应的接待机构等。

2.活动特点。征询性公共关系的特点是以输入信息为主,具有较强的研究性、参谋性。

3.活动原则。在开展征询性公共关系活动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长期性。征询性公共关系是一项长期艰巨性的任务,应坚持征询活动的日常化和制度化,并善于挖掘信息的潜在价值,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与机遇,实现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

(2)公正性。在活动中,公共关系人员的态度必须公正。公关人员不但是组织的耳目,更重要的是要站在中间人的角度,广泛、及时、公正地采集一切有关组织形象的意见和建议,起到组织机构与社会公众的中介者的作用。 (3)全面性。搜集信息视野要宽广,应全面搜集一切有关信息,不能仅局限在某些领域和方面,而把有价值的信息漏掉。

(4)预测性。预测工作是征询性公共关系的重要内容。公共关系人员注重预测,以敏锐的眼光和洞察力,对组织发展的社会环境、市场前景、原材料及能源供应等进行全面的预测分析,为决策服务。

六、建设型公共关系

建设性公共关系是指组织采取高姿态的宣传、交际方式,主动向社会公众作自我介绍。建设性公共关系活动的重点是宣传和交际。活动方式。开展建设性公共关系有多种做法,一般是采用高姿态传播形式,主要有:主动向社会公众介绍情况;举办大型的公关活动;公安英模事迹报告;主动参加社区活动等。活动目的。是通过宣传和交际,向社会公众介绍自己,使公众对新组织、新服务、新产品有所认识,引起公众兴趣;并努力结交朋友,提高知名度,尽量使更多的公众知道、理解、接近自己,取得公众的信任与支持,形成良好的“第一社会印象”。

七、维系型公共关系

维系型公共关系是指社会组织在稳定发展之际用来巩固良好形象的公共关系活动模式。其做法是通过各种渠道和采用各种方式持续不断地向社会公众传递组织的各种信息,使公众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组织的顺意公众。 1.活动方式

根据公众心理特征的不同,维系性公共关系的开展应采取不同的维系方式。具体的维系方式可分为硬维系、软维系和强化维系三种。

(1)硬维系。硬维系是指那些维系目的明确、主客双方都能理解意图的维系活动。这种模式适用于已经建立了公安业务关系往来的组织和个人,特点是靠服务措施和感情联络来维系与公众的关系。 (2)软维系。软维系是指那些活动目的虽然明确,但表现形式却比较超脱的公共关系活动,它的目的是让公众不致淡忘了组织。其具体做法可灵活多样,但要以低姿态宣传为主,如定期广告、组织报道、提供组织的新闻画片、散发印有组织名称的览图等。保持一定的媒介曝光率,使公众在不知不觉中了解组织的情况,加深对组织的印象。

(3)强化维系。强化维系是指在组织已有了一定的形象或相当好的公关形象时,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既有形象、消除潜在危机而开展的公关活动。 2.适用环境。维系性公共关系适用于组织机构的稳定、顺利的发展时期,维系并稳定好已建立的关系,采取一种持续不断,较低姿态的传播方式,保持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力。

3.活动原则。开展维系性公共关系活动应把握以下原则:

(1)抓住公众心理。要维系组织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需要深入研究公众的心理需求,只有这样,有针对性地开展维系性公共关系活动,使公众对组织产生有利的心理定势。

(2)渐进性。开展维系性公共关系活动,在方法上应注重“细水长流”,通过传播媒介不断地将组织有关信息传给公众,使组织的良好形象经常呈现在公众的面前,公众在不知不觉中应慢慢地形成对社会组织的好感。

八、进攻型公共关系

进攻性公共关系是一种在组织与环境之间发生严重不协调时,以攻为守,以积极主动的方式改造环境,创造局面的公关活动模式。它要求组织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抓住一切有利的时机和条件,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调整自身行为,改变环境,摆脱被动局面,创造有利于组织发展的新局面。 进攻性公共关系模式适用于组织与环境发生冲突的时候,为了摆脱被动局面,就要采取以攻为守的公共关系活动。进攻性公共关系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主动”,主要用于警察公共关系危机和重大的警民冲突发生时。

开展进攻性公共关系活动应把握以下原则。

(1)把握时机。进攻性公关活动很讲究实际条件,并不是任何组织一旦与环境发生了矛盾冲突就能采用这种活动方式,在缺乏一定的社会气候,环境气候,尤其是在组织的内在应变能力本来就不强时,不能开展这种活动。如果实际条件没有把握好,盲目出击,瞎攻一气,不仅伤了组织的元气,还会加剧组织与环境的冲突。

(2)把握分寸。组织可以通过积极主动的行为改变环境,使环境适合于自己,但这种改变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就是合理运用环境中有利于组织的实际条件。倘若改变环境的努力超出环境承受力,就出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乃至“玩火自焚”的局面,使组织“赔了夫人又折兵”,陷入更大的困境,所以应把握好尺寸。

九、防御型公共关系

防御性公共关系是指警察组织为针对或防御经营和管理上可能出现的“失调”或“危机”而采取的一种公共关系模式。其目的是通过发挥组织机构的内部职能,及时发现问题和预见问题,及早制定出防治措施,调整警察组织有关的政策或行为,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况。它的特点是:洞察一切,见微知著;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积极防御,加强疏导。

1.活动方式。防御性公共关系的工作重点是以防为主、其特点是防御与引导相结合,多采用调查、预测手段来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这就需要通过公关人员树立强烈的防范意识,建立科学的预警系统,形成防御机制,对各类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2.适用环境。防御性公共关系活动模式适用于组织与外部环境出现不协调或与公众发生摩擦苗头的潜在危机时候,采取以防为主的策略,重视信息反馈。 3.活动原则。开展防御性公共关系活动应把握以下原则。

(1)具备危机意识。在警察组织中,应树立一种危机观念,营造“危机”氛围,使企业经营者所有员工面对激烈市场竞争激发其忧患意识和奋斗精神。

(2)形成预警系统。防御性公共关系工作应以预防为主,重在平时。公共关系部门要对可能遇到的会导致公众产生信任危机的问题,进行预测,分析其发生的概率、性质、范围、影响等,并分别制定应急措施,确定处理问题的恰当人选。

(3)主动采取措施。面对潜在危机,必须及时采取对策,在问题未对警察组织构成任何威胁时着手工作,主动进行调整与引导,防患于未然,使“患”在“胚胎”之中就得到解决。 (4)增加透明度。警察组织愈增加透明度就愈能减少与外部公众发生摩擦的可能性;即使出现了摩擦也能及时得到解决。防御型公共关系是指社会组织为防止自身的公共关系失调而采取的一种公共关系活动方式。它的特点是:洞察一切,见微知著;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积极防御,加强疏导。

十、矫正型公共关系

矫正型公共关系是指社会组织在遇到问题与危机、组织形象受到损害时,为了挽回影响而开展的公共关系活动。其目的是转危为安,重新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其出发点是站在受害者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以让受害者满意为目标去解决问题。其工作程序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错误,及时改善形象。

矫正性公共关系是警察组织的公共关系严重失调,警察组织形象发生严重损害时所采用的一种公关活动模式。其功能是通过快速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对公众负责的态度处理危机,做好善后工作,以尽量减轻损害造成的后果,并重新建立起组织的新形象,挽回组织的声誉。

1.活动方式。矫正性公共关系根据产生危机的来源不同,将其活动方式分为内部矫正型和外部矫正型两类。

(1)内部矫正型。内部矫正型是指由于警察组织内在的原因,如服务态度、管理政策、重大方针等方面发生了问题而造成组织的公共关系严重失调,这时组织应设法降低知名度,尽量控制影响面,同时具体分析原因,提出纠正措施,解决实际问题,并利用各种公共关系方式向新闻界和社会公众公布纠正的措施和进展情况,平息风波,恢复信任。

(2)外部矫正型。外部矫正型是由于外在的误解、谣言,甚至人为的破坏而招致组织形象的损害,在这种情况下,组织机构迅速查清原因,公布真相、澄清事实,与舆论及有关部门协同采取措施,消除损害因素。

2.适用环境。矫正性公共关系适用于组织的公共关系严重失调,组织形象发生严重损害时,为了尽快挽回信誉,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3.活动原则,提出消除危机的办法和纠正错误的措施。与此同时。公共关系人员还需运用各种公共关系手段和技巧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消除不良影响,向新闻界,并通过新闻界向广大公众公布纠正的措施和进展情况,求得公众的谅解,平息风波,恢复信任,重新树立良好形象。 (1)正确对待。由于警察组织是在极其复杂的现实环境中进行运行的,不可能对运行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做出完全准确的预见。因此,难免会有失误的地方,并对警察组织形象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面对各种失误,应当树立正确的态度:亡羊补牢,向公众表明解决问题的诚意,求得公众的谅解和合作。这样,才有可能尽量减少因失误对警察组织形象产生的损坏,并由被动变为主动。

(2)阐明真相。面对受损的组织形象,公共关系部门应迅速查清原因,采取行动,尽快与新闻界取得联系,控制影响面,并及时把外界的舆论准确地反馈给决策层和有关部门,通过坦诚事实的真相,争取公众的谅解和支持。

(3)及时补救。失误一旦发生,警察组织形象便开始受到损坏,因此,纠正失误的公共关系工作要有成效,就要有强烈的“救火”意识,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及时改善,变被动为主动,控制事态,减少对组织形象的损害。

(4)重塑形象。运用矫正性公共关系纠正组织自身的失误,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补救措施,主动地、有意识地以该事件为契机,变坏事为好事,向好的方面扩大自己的知名度。这就需要一个组织有高超的公共关系艺术,善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把握趋向,重塑形象。

第三篇:《浅谈新时期党群关系的特点》

(430079)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152号闫聪慧

电话:15926323063

浅谈新时期党群关系的特点

闫聪慧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党群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一个永恒的话题。新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攻艰时期,建立和谐的党群关系就显得更为重要。总结新时期党群关系的经验、分析新形势下党群关系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对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形成新的马克思主义党群关系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新时期;党群关系;经验;挑战;对策

党群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新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攻艰时期,建立和谐的党群关系就显得更为重要。总结新时期党群关系的经验、分析新形势下党群关系面临的挑战,对于正确认识当前党群关系进而构建新的马克思主义党群关系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新时期党群关系建设的经验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篇章,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一切从群众中来,一切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与人民群众建立了亲密的血肉联系。

(一)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快速发展,解决人民的物质生活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新时期建立和谐党群关系的物质基础。

新时期,各届党中央领导集体都把经济发展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提出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论断,将经济发展摆在一切工作的中心。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科学发展观,一心一意促发展,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总之,党实施一系列关于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使经济得到巨大发展,广大人民得到真正的实惠,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人民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积极支持和拥护党,为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让人民当家作主,这是新时期密切党群关系的政治基础。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认真探索和推进民主政治建设。1982年颁布了新时期的第一部根本大法,以法律形式确认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经过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中国的民主法制不断发展完善。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为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奠定法律基础。2007年中共十七大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使人民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将人民当家作主真正落到实处。

(三)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深入群众,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这是新时期密切党群干部的实践基础。

新时期党之所以能够凝聚民心,汇聚民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深入群众,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他们牢记党的指示,身负全党重任,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始终保持着群众本色。“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孔繁森不畏青藏高原恶劣的气候,默默地做着援藏事业,最终将自己年轻的生命贡献给国家和人民;党的好干部牛玉儒不畏风雨人生、利蔽得失,领导草原人民走上幸福之路,等等。这些先进的共产党员深入群众,为群众谋实实在在的幸福,与群众建立了血肉联系,他们是新时期党的先峰。

(四)大力发展教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这是新时期密切党群关系的思想基础。

新时期为了改变我国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的面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积极发展教育事业。1982年中共十二大第一次把教育列为经济发展的战略

重点。1987年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再次强调:“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又把发展教育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一系列教育方针的指导下,政府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此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人们的行动,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为密切党群关系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二、新时期党群关系面临的挑战

密切的党群关系是党的生命之所在,是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然而,新时期是我国社会一个重要转型时期,党的执政环境、执政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对新时期的党群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使社会利益群体的矛盾复杂化,给新时期党群关系带来严重的影响。

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但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其他方面的变化也给党群关系带来了一些冲击。一是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社会力量,出现不同的利益群体。利益差异使这些群体、阶层之间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利益矛盾,从而影响党群关系的和谐。二是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引发群众对党的政策的怀疑和不满,甚至引发社会动荡,从而破坏党群关系。

(二)民主政治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人民的民主权利不能得到切实的落实,这也是党群关系面临的一个挑战。

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人们对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大政方针等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大大增强。然而,由于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相对不完善、不健全,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并没有真正实现。在制度方面,党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并未真正落实,“权大于法”的现象时

有发生,严重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在体制方面,未能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部分党员干部滋生腐败情绪,破坏党风,伤害人民的感情;在民主机制方面,共产党要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利,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人民群众并没有充分享受到这些民主权利。

(三)党自身建设不够完善,部分党员存在的作风和腐败问题对党群关系产生严重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一些党员干部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弃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抵挡不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以权谋私、贪图享乐、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败现象多发。还有部分官员无视党的纪律,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弄虚作假、独断专行、组织涣散等现象蔓延,严重破坏党风、政风,降低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损坏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引发党群利益冲突。

(四)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对党群关系带来挑战。

新时期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给党群关系带来极大的冲击。一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为我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提供一个相对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经济安全受到严重挑战。二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大肆攻击我们党,极力破坏我们党和人民的关系。此外,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使有些群众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信心不足,逐渐疏远了与党的关系。

三、新时期密切党群关系的对策

新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时期,也是我们党攻艰克难的关键时期。因此,党必须采取措施,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以有效应对前进中的挑战与挫折,使党在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越走越远。

(一)坚持发展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利益需要。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必须始终把发展

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密切党群关系的关键。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牢牢抓住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同时兼顾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社会结构、社会领域体制和机制完善等方面,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全面发展。同时注重社会公平,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调动和凝聚一切积极因素,增强群众利益协调能力,减少党群关系利益冲突,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建立健全与之有效的保障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利益表达的制度和机制,将人民当家作主真正落到实处。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必须扩大人民民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这是密切党群关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保障。新时期,广大人民的自主意识、平等意识、法制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对此,党建立健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决策的制度、决策议题提出制度、决策信息反馈制度、人民意志表达制度、决策论证和评估制度等,让最广大人民群众有条件、有可能通过正常渠道、健全的制度有序参与到决策中来,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三)加强党自身建设,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抓好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工作,树立良好的形象以取信于民。

党群关系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我们党必须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解决好自身存在的问题,以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影响群众、感召群众,增强自身的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不断带领人民群众完成新的历史任务,以更好地代表、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毫不动摇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在反腐败斗争中,一方面积极探索扩大群众参与反腐败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反腐败的民主机制,提高反腐败工作的民主含量,保障人民群众在反腐败中的民主权利。另一方面增强反腐败工作的透明度,把反腐败工作的任务目标、方针政策、党纪法规、对策措施等公之于众,让群众监督反腐败工作的进程及其结果。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党的形象,取信于民。

(四)以中国特色这会主义理论体系统一思想,引领全党的行动。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领全党,在全党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等宣传教育,使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全心全意见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中有群众、凡事想群众、工作为群众,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总之,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的实践中,有先天的群众优势,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党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继续保持党的优势,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同时有效应对前进中的风险和挑战,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巩固自身的执政地位,不断领导人民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参考文献:

[1]赵士红:《当前困扰党群关系的突出问题及对策思考》[J],《中州学刊》,2005年7月,第4期

[2]周浩集:《改革开放以来党群关系的再思考》[J],聊城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3]孙鲁冀:《新时期党群关系问题[J],企业导报,2012年第10期

闫聪慧(1987.09——),女,河南省南阳市,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第四篇:中国不同类型企业的劳动关系特点分析

中国不同类型企业的劳动关系特点分析 摘要] [关键词] 目前,伴随着我国企业形式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企业劳动关系也呈现出纷繁复杂、形式多样的局面。因此,客观地比较分析我国不同

类型企业的劳动关系的特点,对于构建我国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所有制形式的角度阐述不同类型企业的劳动关 系特点,并对其特点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国有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劳动关系 客观地比较分析不同类型企业劳动关系 的特点,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企业劳动关系是指企 业劳动力使用者与企业劳动者在实现劳动的 过程中所结成的与劳动相关的社会经济利益 关系。本文将从所有制形式的角度阐述不同 类型企业的劳动关系特点,并对其特点形成 的原因进行分析。

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分为国有企业劳动 关系和集体企业劳动关系,鉴于国有企业在 公有制企业中的主导地位,这里选择国有企 业的劳动关系作为代表来分析:

(一)劳动关系主体地位模糊。从政府 的角度来看,尽管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取代了 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主体地位,但是政府实 际上仍主导企业劳动关系的处理。它除了扮 演监督者角色外,更以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 的身份继续对企业劳动关系施加影响。从经 营者的角度来看,虽然这个劳动主体正已基 本形成,但政府的主导以及强势的影响使经 营者权力的行使受到很大的限制。从职工的 角度看,一方面他们的主人翁身份仍然被肯 定,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按现代企业制度 的规则接受管理层的监督与管理。三方主体 地位极其不明确,也没有形成属于自己主体 的独特文化。

(二)劳动契约关系虚置。虽然企业劳 动关系的确立已基本实现由行政手段变为契 约手段,但是由于政府职能尚未完善,公共 政策导向不够明确,立法规制不到位,导致 劳动合同对企业和职工都没有约束力;职工 对自身地位转换不到位,他们更多地把维护 自身权益的希望寄托在政府身上,与签订劳 动合同后出了问题通过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来 解决劳动纠纷相比较,他们更多地选择行政 解决方式,要求政府官员出面处理。这致使 国有企业的劳动契约很难真正地发挥实效。

(三)经营者与职工的权力和利益差别 正在逐渐扩大。伴随着国有企业的公司化改 造、减员增效等措施,企业经营者掌握了法 人财产权,他们在企业的劳动用工和工资分 配等方面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并且享受年薪 制和股份期权,更多地享受了改革的成果; 而普通劳动者与他们的权力和利益的差别正 在逐渐拉大,很多职工不得不被迫下岗失 业,承担了改革的代价。

(四)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有效性不 够。目前我国大多国有企业还没有建立起有 效的集体协商机制,集体合同流于形式。截 止2002年6月,全国已有63万多家企业签订了 集体合同,其中26万家企业是国有企业,集 体合同覆盖的职工人数达8000多万。但在国 有企业中,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还难以发挥 协调劳动关系和维护职工权益的作用,相当 多的国有企业中存在着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 严重流于形式的现象[1]。三方协商机制也不 完善,不能有效地发挥宏观协商作用。虽然 一直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工会组建率很高,但 是国有企业的工会长期以来角色定位都相当 模糊,当企业目标和职工目标发生冲突时, 工会组织偏向于企业目标[2]。 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主要是由 私营经济和混合经济的企业劳动关系构成。 这类劳动关系,在构成、运行、利益关系以 及劳资矛盾的处理等方面,已具有了市场经 济劳动关系的特点。这里选择私营企业劳动 关系作为代表来分析:

(一)劳动关系主体地位不平等,雇主 占主导地位。目前我国私营企业的劳动关系 呈现出单极化的态势:一方面,私营企业主 掌握着企业的财权、物权,他们享有完全决 策和高度自主权,处于强势地位;另一方 面,我国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并且存在着 巨大的就业压力,劳动者完全处于从属、被 支配的弱势地位,因此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的 初始条件就是不平等的[3]。同时,我国正处 于现代化的进程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要素 是资本,资本相对于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决 定了资本所有者在劳动关系中的主导地位。 这种初始条件“就不平等”的劳动关系是一 种典型的以雇主为主导的不平等的劳动关 系。

(二)劳动关系不稳定。当期我国很多 中小企业,特别是私营经济及个体经济等的 发展不稳定且规模都不大,因此,其资产专 用性很低,改变资产使用方向的成本近乎 零,因而欺诈等机会主义行为普遍盛行。私 营经济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其劳动关系不可能 是稳定的,突出表现为私营企业没有稳定 的、长期的劳动关系发展战略,在劳动力的 使用上是一种短期行为。同时,随着劳动分 工的不断细化,劳动者的就业方式日益灵活 多样,各种新的就业方式不断涌现,加上劳 动力的频繁流动,客观上造成了劳动关系更 加短期化和动态化。

(三)劳动契约关系不规范。私营企业 普遍存在着劳动合同签约率低、合同内容不 规范等现象,尤其是那些工作比较危险、企 业安全保障措施比较差的私营企业因怕承担 法律责任、缴纳各种费用、增加企业支出, 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致使大量的事实 劳动关系代替了理应规范的劳动关系。据 2005年全国人大委员会劳动执法检查的结果 显示,我国中小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合同签订 率不到20%,其中,建筑、餐饮、娱乐和加 工行业在招用职工特别是进程务工人员时, 经常不签订劳动合同[4]。还有些私营企业即 使与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其内容也极其不 规范,部分条款严重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 益,而劳动者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又迫于就业 压力,不懂或不敢向企业提出合理要求。

(四)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不健全。据调 查,目前我国私营企业建有工会的不足三分 之一[5],有些私营企业即使有工会组织,但 在维护员工权益,参与集体谈判,改善劳动 者工作条件和工资水平等方面,所起到的作 用很有限。甚至有些私营企业的工会是在企 业主的控制之下。另外,政府管理职能不到 位,劳动监察力量不足,没有形成覆盖城乡 的劳动监察网络。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 计,2005年末,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配备劳动 保障专职监察员1.9万人[6]。国际上,一般是 按照5000~10000职工配备1个劳动监察员。 如果按10000职工配备1个劳动监察员的国际 低标准计算,全国专职劳动监察员人数保守

一、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的特点

二、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的特点估计尚缺7476人[7]。

(一)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特点形成的 原因分析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有、集体企业 改制的推进,我国市场化条件下的劳动关系 运行格局已基本形成,并逐步实现由单一行 政调整劳动关系模式向依法综合调整劳动关 系模式的历史性转变。然而,国有企业改制 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是对落后的管理 体制与机制的突破,涉及企业性质、劳动关 系的改变等核心问题。因此,国有企业改制 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改制过程不可能 一帆风顺。同时,由于一些国有企业在改制 初期缺乏统筹规划和宏观运作,导致改制不 规范、不到位,进而使现行的国有企业劳动 关系既保留了某些计划经济下的劳动关系特 点,又发展了市场经济下劳动关系特点。 另外,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和现代化企 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经营者在员工进出、员 工晋升、薪资管理、考核奖惩等人力资源管 理方面的权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由于受 转型期就业岗位减少和失业人口增多的压 力,劳动者在企业内部的地位有所下降。一 升一降的结果必然导致国有企业内部经营者 与劳动者地位差别的拉大。

(二)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特点形成 的原因分析

现阶段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的劳动关系还 是一种不规范、不成熟的市场化劳动关系, 其原因具体分析如下:[8] 1.劳动力供大于求。目前,我国劳动力 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尤其是从事体力 劳动和低技术的劳动力相对饱和,在多数行 业里,劳动力市场一般为买方市场。劳动力 市场的买方垄断决定了劳资双方基本上是强 资本、弱劳动的局面。劳动力的买方市场使 资本所有者在招聘劳动者时有更多的挑选余 地,在谈判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他们同劳 动者不签订契约或签订的契约内容更有利于 资本所有者。在就业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一 些劳动者为了找到一份工作,往往会放弃一 些合法权益,接受资本所有者提出的苛刻条 件,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劳动关系的不平衡态 势。

2.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目前我 国非公有制经济总体上还处于初级发展阶 段,企业劳动关系主体还不成熟,主要行为 也不规范。大多数企业还处于原始资本积累 时期,物质资本相对稀缺,在市场竞争的压 力下,资本所有者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利益, 考虑问题往往以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为主要目 标,对劳动者的利益顾及较少。同时,经营 者成份复杂,素质参差不齐,守法意识和劳 资共赢办公的观念不强,客观上导致了非公 有制劳动关系必然还处于不稳定、不规范的 时期;而企业的劳动者又大部分刚刚由农民 转化而来的,尽管这些人在经济上和社会上 形成了一个劳动者阶层,但是还没有成为一 个具有明确和独立的工人阶级意识的社会群 体。劳动者阶层的阶级意识不成熟,缺乏主 动参加和组织工会的组织意识。 3.政府监管不力。目前我国非公有制劳 动关系不和谐,政府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特别是在财税体制和政绩考核条件下,面对 各地竞相发展的压力,地方各级政府为了追 求本地经济的更快增长来获取财政收入和更 好的政绩,会争相出台吸引投资的待遇政 策。在处理劳动关系的目标和行为方面,政 府向自身利益和资本所有者集团利益倾斜, 当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发生冲突时,政府容 易偏向于资本所有者。司法机构作为第三方 强制实施力量,受到政府的干预,当正式契 约的执行与裁决涉及政府的利益时,司法机 关往往显得无能为力。

三、我国企业劳动关系多样化的原因分 析 参考文献

[1]王杰力,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与 对策[J]经济研究,2008(9),pp:44 [2]陈亚敏,邓旭艳,论我国国企劳动关系的变迁与 管理[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1月,pp:173 [3]刘凤英,张俐超,糜海燕,赵燕萍,构建和谐的 私营企业劳动关系[J],企业管理,2007年8月, pp:122-123 [4]张彦宁,陈兰通2006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状况报告 [R]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年10月 [5]赵海平,宁波市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的现状和对策 分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6(1) [6]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 [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2年5月第9期

[7]刘颖,政府与私营企业间的劳资关系[J]长春师范 学院学报,2006(11),pp:22 [8]参阅,李铁华,工会协调非公有制劳动关系的法 律问题研究[D]:[硕士论文]长沙:湖南大学法学院, 2007(11),pp:13-14

第五篇:企业劳动关系现状特点分析

目录

企业劳动关系现状特点分析 ................................................................................................... 1 引言 ........................................................................................................................................... 2 1.劳动关系概述 ........................................................................................................................ 2 2.劳动关系现状 ........................................................................................................................ 3 2.1现阶段我国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 ................................................................................. 3 3.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势 ............................................................................................................ 4 4.对建立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对策 ........................................................................................ 5 5.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6

【摘要】劳动关系是维系一个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必然要素,任何企业在脱离劳动关系谈发展都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意义。特别是近年来,劳动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使得很多企业的健康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对劳动关系现状特点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劳动关系;劳动合同

引言

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是衡量和谐社会的关键指标。目前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状况不佳,劳资冲突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影响了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而企业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的动机不强,劳动关系状况改善速度缓慢,使得越来越多的劳动关系问题转嫁到其他的企业。

1.劳动关系概述

(一)劳动关系的含义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总称。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目前我国劳动关系的具体含义是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经济社会关系

(二)劳动关系的本质是管理方与劳动者个人及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关系的总和,它会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技术、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劳动关系双方要进行生产,就要共同合作,遵守一套既定的制度规则。同时,由于双方的利益、目标和期望常常会出现分歧,产生冲突,甚至背道而驰,因而冲突也在所难免。劳动关系双方选择合作还是冲突,取决于双方的力量对比。力量是影响劳动关系结果的能力,是互相冲突的利益、目标和期望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决定因素。在劳动关系

中,管理方享有决策权力。决策权力是管理方拥有的权威,即对劳动者进行指挥和安排,以及影响劳动者行为和表现的各种方式。拥有决策权力,使管理方在劳动关系中处于主导优势地位,但这种优势地位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某些时间和场合,也可能会发生逆转。

(三)劳动关系的主体:是指劳动关系中劳动力的所有者和劳动力的使用者,即拥有劳动力的雇员和使用劳动力的雇主。从广义上讲,劳动关系的主体还包括政府。

(四)劳动关系的特征劳动关系主体之间既有法律上的平等性,又具有客观上的隶属性。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或服务,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劳动关系。同时,劳动者作为用人单位的成员,在实现劳动过程中理所当然地应当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用人单位的管理,双方形成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

劳动关系产生于劳动过程之中。劳动者只有与用人单位提供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在实现劳动过程中才能与用人单位产生劳动关系,没有劳动过程便不可能形成劳动关系。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劳动法所涉及的范围只限于劳动过程之中,不应包括未形成劳动关系之前的就业过程。但是,由于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大国,就业问题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都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同时就业与劳动关系又有特别紧密的联系。因此,我国的《劳动法》将就业纳入自己的调整范围,是出于我国实际的考虑,不能因此将就业也归于劳动关系的范畴。

2.劳动关系现状

2.1现阶段我国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

我国现阶段的劳动关系状况还处在不断变化过程中,具有以下特征。

劳动关系主体地位初步得到确立。非公有制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基本明确。国有企业在用人、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逐步扩大,已成为

劳动关系的一方主体。劳动者拥有了较大的择业自主权,初步成为能够拥有并自主支配自身劳动力的独立主体。在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通过双向选择来建立劳动关系,劳动关系主体双方的地位和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

劳动关系格局初步呈现多元化。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所有制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格局已经形成。与此相对应,我国的劳动关系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劳动关系相互交错,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劳动关系的建立初步实现契约化。随着劳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在企业用的制度方面,通过推行劳动合同制度来替代固定工制度,使劳动关系逐步由过去的行政隶属关系向契约关系转变。

劳动关系的运行初步实现市场化。劳动就业逐渐从过去的统包统配转向就业市场化和失业公开化,劳动关系的变更与终止逐渐从过去的行政管理方式转向市场调节方式,劳动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主要由主体双方按照市场规则自行决定,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资源的基础调节作用开始得到发挥。

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变化趋势

今后几年是我国社会经济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加快以及随着多种经济成份的进一步发展,就业方式的灵活变化,劳动关系将比现在更为复杂和多样,劳动关系的利益冲突在一定时期将日趋显性化。

3.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势

(一)劳动关系多元化的形态将向更深层面发展,劳动关系更加复杂。随着《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进一步贯彻实施,用人单位对法律的理解将更加深刻,由于非标准化用工管理简便、用工灵活、成本低廉、法律风险较低的优势,在法律尚未作出可

操作性规定和细化规范的情况下,在一段时期内将会快速发展,更多的律师专注于劳动保障法律服务市场,更多的用人单位会认识到劳务派遣和非全日用工在规避法律风险中的作用,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劳动力使用形式,使劳动关系的界定将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二)劳资冲突短期内难以得到缓解,工资待遇争议增多趋势。由于受企业历史管理水平的限制和企业经营理念的影响,短期内用人单位不会自觉地把自己的经营活动纳入到法律规范之中,特别是在企业经营效益不好、企业仍要追求较高利润的驱驶下,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权益的现象仍难缓解,劳动争议仍将呈现增长趋势。特别在工资待遇方面,受近期政府调高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企业如果在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无利可图的情况下,可能仍会牺牲劳动者权益去换取利润,导致工资待遇类案件的发生。

(三)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集体意识将逐步增强,集体争议和突发事件的发生风险增大。随着《劳动合同法》的深入贯彻落实,越来越多劳动者的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部分劳动者甚至还会利用法律规定的不足,成为专业的维权专业户,用人单位面临的争议数量和争议规模将可能逐渐增多,劳动关系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

4.对建立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对策

(一)进一步加大《劳动合同法》的宣传培训力度,引导帮助企业理解法律,自觉加强管理。虽然《劳动合同法》颁布逾三年,但法律贯彻实施中所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劳动关系的新变化,用人单位并不了解,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尚不透彻,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大《劳动合同法》的宣传培训,帮助企业改善管理,稳定岗位。

(二)加强地方立法和基础研究,细化管理规范,明确劳动关系基本概念的内涵。针对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界限难分,工资分配形式多样复杂的情况,立法部门应当依据立法精神和宗旨,明确劳动法律中一些基本概念如劳动关系的内涵,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劳务派遣用工的适用条件、非全日制用工的适用条件等规范,同时地方立法部门和政府管理部门,要细化诸如待岗生活费计发办法和比例、加班费计发

基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基数等一些与职工待遇紧密相关的基础性政策,使用人单位在管理中有法可依,依法管理。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及时完善相关规定,给劳动关系的运行提供可操作性的基础数据和依据。

(三)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执法维权力度。有法不监督,等于无法。要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力量,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维权力度。同时,针对争议多发的状况,要进一步充实劳动争议仲裁机构,选拔一批具备法律教育背景、业务素质高的仲裁人员,保证劳动仲裁机构的专业化、公正性和公信力。

(四)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对企业管理的帮助指导。对企业劳动用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避免只罚不管、只罚不帮的现象,劳动保障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对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提出,并尽可能提供改良化建议,援企稳岗,帮助企业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5.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国有企业劳动关系问题更加突出。近几年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国有企业劳动关系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逐步显现。下岗职工劳动关系处理工作任务重、难度大,明年各地将加大并轨进程,下岗职工劳动关系问题将突出;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安置中涉及的劳动关系问题十分复杂,随着市场的作用进一步加大,还将有一批国有企业需要通过关闭破产退出市场,破产企业职工安置和劳动关系处理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国有企业改制和分流富余人员中出现的经济补偿标准不统一,劳动关系处理不规范等问题还需引导。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如何保持劳动关系相对稳定成为难点。

严峻的就业和再就业形势等,影响到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就业压力大,劳动力供大于求,导致劳动者之间的就业竞争压力,也使得一些用人单位在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等问题上降低标准,甚至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劳动关系的矛盾。同时,就业形式的多样化也带来了劳动关系的复杂化。非全日制等灵活多样的用工方式,弹性就业、派遣就业、自营就业、家庭就业、社

区就业等多种就业形式,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关系新形式,探索协调处理劳动关系的新方式。

参考文献:

(1)黄越钦,员工关系管理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徐晓珍,基于员工关系的企业和谐管理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3)关淑润,人力资源管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4)易昱,员工关系管理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中国市场》,2012.(27).

上一篇:勤廉是福演讲稿范文下一篇:清明上河图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