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文章的特点范文

2022-06-07

第一篇:冰心文章的特点范文

冰心文章特点

冰心散文的语言“清丽”、“典雅”。她善于提炼口语,使之成为文学语言,她能把古典文学中的辞章、语汇吸收融化,注入到现代语言中去。远在“五四”初期,冰心就以语体白话文从事创作。在行云流水般的行文里,在引诗援典或遣词造句中时而出现某些文言词语。然而,并非文白相加,而是经过精心提炼、加工,使之相互融合,浑然一体,形成独特的语言艺术:既凝练明快 清新婉丽。或色彩鲜明,或素缟淡雅,都带有浓重的抒情性,给人以如诗似画的美感。其错落有致的长短相间的句式以及排比、对句等的切当穿插,更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广大读者对这种语言交口称赞,以致把后来的既表现出白话文的流畅、明晰,又有文言文的洗炼、华美的语言,统称之为“冰心体”语言。

一提到冰心,我眼前总会浮现出那位用爱的真情,美的笔触讴歌大自然、母爱与童心,以及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女性。她以柔美细腻的笔调,“满蓄着温柔、微带着忧愁”的色彩,委婉含蓄的手法和清丽的语言,营造出属于她独有的艺术之厦。

冰心的散文,哀婉凄清、温情脉脉,富于哲理和抒情韵味,清丽典雅、隽永精致。

一、景、心互动,情字见长

冰心散文主情,以抒情见长。在她的文字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对片段的情思,以及那些晶莹美丽的回忆的抒写。因为她曾说她喜欢做“埋存与发掘”的事。她的那些最精彩,最富灵气,最自然的散文,几乎都是她用饱蘸真挚的情感之笔,对昔日 “埋存”的令人难以忘怀的生活进行艺术的“发掘”所得。在她感情的天地里,没有大海的壮阔,也没有长江的奔涌。那是山间流出的溪水,平平稳稳:那是地心流出的清泉,汩汩淙淙。她抒发感情的文笔,永远也激不起大波大澜,却能给读者带来一种细泉似的脉脉温情。在抒情的章法上,冰心有自己的风格。她善于在绵绵密密的抒情里,轻巧地插入场景的描绘,人物的刻画或哲理的思索,使文章一波三折,摇曳多姿。例如在她的早期散文《笑》[1]中,作者勾勒了三个场景、三个笑容,在不施藻饰,不加雕琢的含而不露的叙述中,表达了自己对“爱的调和”的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

她还善于把感情寄托在具体形象的描绘中,使其具有更强的感人力。在《往事》之七[1]这篇佳作中,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夜雨后两缸莲花的情状: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 ——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白莲在繁杂的雨点摧残下凋零了,洁白的花瓣飘散在水面上,那小小的莲蓬和淡黄色的花须孤零零地留在梗上,随风摇曳,显得那样凄清、冷落,这里明显地沉浸着作者怜惜的情感,以此作为与红莲的对比。那朵初开的、亭亭玉立的红莲,是高雅、清芬、瑰丽的形象,可以说是审美主体的象征。在大雷雨中,在毫无遮蔽的天空之下,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这自然界的雷声雨点,无疑也是黑暗动荡时代的风雨,它摧残着娇嫩的花朵,侵袭着美好、纯洁的心灵。在风雨飘摇之中,一个大荷叶,倾侧下来,覆盖着开满的红莲。尽管雨势并不减退,而左右欹斜的红莲又稳静地玉立着,狂暴的雨点,只能在荷叶上面,聚了些无力的水珠。这里的倾侧、覆盖,透露出一种崇高、感人的美。荷叶勇敢地抗击自然界的风雨,无私地遮护红莲同母亲的慈怜,无条件的自我牺牲精神,柔和地交织在一起,寄托着作者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对坚强的力量、英雄无畏的精神、扶持新生、美物的行动的赞颂。文章的主题自然得到了升华。

二、以景拟人,渗透生命真谛

冰心的另一些作品,总是在景物描写中体现出某种哲理来。例如《往事(一)之十四》[1]是以大海为题材的作品。作者在描述心目中的海的女神时,或用“艳如桃李,冷若冰霜。”来形容海上云霞的明媚和风雨的阴沉。或用夸饰以女神曳着白衣蓝裳,头插新月的梳子,挂明星的璎珞,翩翩地飞翔,来描绘海的美丽。还有的认为:“海太大了,我太小了。”全篇既把海景的变幻渲染得溢彩流霞,又点出海的神秘、有容、虚怀、广博。冰心从海的女神的轻柔的潇洒的丰姿中,悟出人生的理想境界:像海那样温柔而沉静,像海那样超绝而威严,像海那样既广博精深,又虚怀若谷。这些特点启迪人们对人生真谛的思考,文章的思想内涵也得到升华。

又如冰心在晚年的力作《霞》[2]中写到:“„„但我直到几十年以后,才体会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灿多彩的。。。。。。一个生命会到了“只是近黄昏 ”的时节,落霞也许会使人留恋,惆怅。但人类的生命是永不止息的„„”

这些文字全是诗情的迸发,全是警句,全都发出智慧和哲理之光!

郁达夫曾评论说:“意在言外,文必己出,哀而不伤,动中法度,是女士的生平,亦即女士文章的极致。”

在《往事(二)之一》[3]这篇散文中,冰心写到:“„„生命何其实在?又何其飘忽?他如迎面吹来的朔风,扑到脸上时,明明觉得砭骨劲寒;他又匆匆吹过,飒飒的散到树林子里,到天空中,渺无来因去果,纵骑着快马,也无处追寻。

„„

“点缀完了,自己看着,似乎起了感慨,人生经得起追写几次的往事?生命刻刻消磨于把笔之顷„„”

这篇文章的艺术韵味鲜明而动人。全文沉浸于淡淡的哀愁之中,宛如流水般的思绪导引读者进入静思默想的境界。在由景而引发的感触中,令人体味到作者纤细而敏感的内心。郁郁黄昏,本已带着沉寂之感;雪中送友,平添了感伤情调;大雪掩迹,更把“山回路转不见君”的惆怅之情加深了一步;东坡诗句,则使深沉的人生感叹扩大化了。全文动人的低回的情感抒发,在作者构筑的冥想世界中变得如歌如泣,哀婉凄清。在文字中,既有乡思乡愁,也微露人生的悲凉感,但同时也透露着渴求进取,把握时间和生命的积极意义。冰心真正做到了“哀而不伤,动中法度”。

三、语句“清丽”而“典雅”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冰心创作风格如此异常鲜明,也得益于她的语言功底。郁达夫曾说:“冰心女士散文的清丽,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纯洁,在中国好算是独一无二的作家了。”

“清丽”、“典雅”确为冰心散文的语言特点。她善于提炼口语,使之成为文学语言,她有深湛的古典文学修养,能把古典文学中的辞章、语汇吸收融化,注入到现代语言中去。远在“五四”初期,冰心就以其超群卓尔的语言而斐声文坛。那时,她响应时代的呼唤,以语体白话文从事创作。但“她的语体文是建筑在旧文学的基础上,不是在口语上。”故在行云流水般的行文里,在引诗援典或遣词造句中时而出现某些文言词语。然而,并非文白相加,而是经过精心提炼、加工,使之相互融合,浑然一体,形成独特的语言艺术:即凝练明快 清新婉丽。或色彩鲜明,或素缟淡雅,都带有浓重的抒情性,给人以如诗似画的美感。其错落有致的长短相间的句式以及排比、对句等的切当穿插,更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广大读者对这种语言交口称赞,以致把后来的既表现出白话文的流畅、明晰,又有文言文的洗炼、华美的语言,统称之为“冰心体”语言。“ 例如《寄小读者之通讯四》[3]这样描写江南水乡:

“一簇一簇的茂亭农舍,树围水绕,自成一村,水漾清波,树枝低亚。当儿村农妇挑着担儿,荷着锄儿,从那边走过之时,真不知是诗是画。”

这一段文字,宛如一幅飞红点翠的图画。它用纯正的北方口语娓娓写来,又借鉴古典文学中炼字炼句的长处,精选词汇,多用对偶,在清丽之中,又具典雅之美,显示了提炼口语而又熔化古文的妙用。

又如《再寄小读者之通讯五》[3]中,在写旅行中与海结缘时,她写道:“枕上听见鸥鸣和潮响,用饭的时候,也仿佛在啖咽着蔚蓝的水光。”饮食起居与海相伴的情形逼真地表现出来了。在描写异域的水光天色时,她又信手拈来我国古诗句“水如碧玉山如黛”、“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贴切而自然,简洁而生动。

语言好比叶子点缀在思想的枝头。正如冰心说:“我平日总想以‘真’为写作的唯一条件”,“抑制不住冲口而出的不是人云亦云,东抄西袭的语言,乃是代表他自己情感的独特的语言。”

冰心的语言清丽爽洁。在短短的这篇《往事(二)之一》[3]中,幽幽思绪,柔绵情感,都通过细致清丽的语言加以表现,写黄昏的“郁郁”,雪铺的“绒绒”,心的“沉沉”悲哀,都格外传情。因雪而生抑郁心情,对苏东坡诗的感触,对生命存在意义的追索等文字,讲究而通畅,秀丽可人。

冰心的语言温琬、雅致。如在《寄小读者之通讯十五》[3]中,作者写到:“今晨黎明即醒,晓星微光,万松淡雾之中,我披衣起坐。举眼望到廊的近处,我凝注着短床相接,雪白的枕上,梦中转侧的女孩子,只觉得奇愁黯黯,横空而来。”这类温琬、雅致的叙述中隐隐蕴含着一种无可名状的清愁;“故国的岁除,红灯绿酒之间,不知有多少盈盈的笑语,这里却只有寂寂风雪的空山„„不写了”,话语中深藏着多少羁旅乡思的淡怨。

冰心的语言清新柔美,婀娜多姿,在《樱花赞》[4]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樱花赞》是语言的图画。读这样的作品,忽而使你感觉仿佛在荧屏前欣赏影视作品,忽而又令你宛如徜徉樱花丛中:“日本到处都是樱花,有的是几百棵花树拥在一起,有的是由两棵花树在路旁水边悄然独立。春天在日本就是沉浸在弥漫的樱花气息里!”

几句简洁、准确的描写便赋予了静态的樱花以跃动生机,它的魅力,足以使读者与作品构筑的艺术世界浑然融为一体。

《樱花赞》又是语言的音乐:

“这樱花,一堆堆,一层层,好像云海似地,在朝阳下绯红万顷,溢采流光。当曲折的山路被这无边的花云遮盖了的时候。我们就像坐在十一只首尾相接的轻舟之中,凌驾着骀荡的东风,两舷溅起哗哗的花浪,迅捷地向着初生的太阳前进!”

在这里,作者一方面着力于内在情感律动的艺术创造,同时也注意外在语言的音韵的匠心营构,使散文句句铿锵、音象俱足,从而令读者获得了视觉和听觉的美的愉悦。

有人曾将她的文字比作“镶在夜空里的一颗颗晶莹的星珠。”“一池春水,风过处,漾起锦似的涟漪。”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一直延续在冰心当代散文名篇中。如 《樱花赞》、《小桔灯》[5]等晚期作品既保持了她固有的温婉、清丽、细腻、隽永等特色,同时又一改“微带着忧愁”的迷茫、空幻、暗淡的色彩,代之以欢愉、舒展、奔放的旋律,增添了几分明朗和健美的豪情。例如在《再寄小读者之通讯二》[3]中,作者写到:“在这篇通讯里,我给你们介绍一幅极感人的图画„„”,“看!画的左上角,是人民大会堂,门前只停着一辆轿车,司机站在车边等着,是‘夜深人静’了啊。”总理“关怀着每一个人辛苦工作,却没有想到自己的日夜辛劳。总理是多么伟大啊!”等等无不使人体会到作家的崇敬、喜悦的心情,使作品充满了健康、乐观、开朗的新时代气息。

前人曾这样评价冰心,以她的“情致和技巧,在散文上发展是最易成功的。”的确,冰心以她的丰姿绰约、轻倩灵动的彩笔,抒写了一曲曲爱的歌、情的歌,那疏朗的笔致,丰腴的神采,醇厚的情味,都给读者留下了极为难忘的印象。

我们曾经长久地希冀散文园圃中出现更多的美文。它们带来的不仅有思想上的启迪,心灵上的净化,也有美感上的享受;它们能经历时空变化和岁月冲刷,仍然能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可如今的一些散文无病呻吟、小女人般的矫情造作或玩文字游戏,让读者不知所云。像冰心这样特色的散文似乎已寥若晨星,甚至是可遇而不可求了。

重温冰心的散文,对我们的散文写作,甚至其它文学体裁的写作是不无裨益的。

【参考文献】

[1]冰心文集 第一卷 1994年5月,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

[2] 冰心文集 第七卷 1994年5月,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

[3] 冰心文集 第二卷

[4] 冰心文集 第五卷

[5] 冰心文集 第四卷

1994年5月,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 1994年5月,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 1994年5月,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

第二篇:冰心文章特点分析

冰心文章的特点从4个方面分析,如下:

一、小说

冰心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大多不用浓墨重彩,也较少精雕细刻,只用素描的笔法,淡淡数笔,人物形象就仿佛那出水的芙蓉,鲜灵灵地浮现在水面上。《六一姐》、《冬儿姑娘》、《小桔灯》分别塑造了三个生活在不同时代的少女形象。冰心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理想、完美的青年女性的形象。她们大多心地善良,温柔美丽,活泼大方,稳健端庄。她们青春焕发,充满活力,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赢得女性的尊严;以自身事业上的辉煌成就,获得男人的敬重。此外还有一系列热爱祖国的青年,慈怜温柔的伟大母亲,通情达理的老奶奶,以及博学风趣的老教授等众多形象,透出了温情。

在艺术表现上,冰心善于借鉴和运用抒情手法。在作品中,时而以叙述人的口吻直接抒发情感,时而通过人物的语言或人物的心理活动来表露作者的主观意态,使小说带着浓重的抒情色彩。

冰心往往喜欢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以“我”作为展开故事的线索,满蕴着深情,倾诉我的所见、所闻、所遭、所感、所触,使读者感到小说中所发生的一切,全是人生的真实,没有虚构编织的成分,没有浪漫的色彩,没有人为的戏剧性的冲突,没有媚俗的诙谐,具有逼真性和亲切感。这给作者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可以更灵活地起讫,转折,变化,作者浓烈的情愫的抒发,可以表达得更加得心应手。

冰心的小说,较少宏篇巨著,多是清新隽永的珍品。她的许多作品看起来情节单纯,却寓意深远,留给人无穷的回味。她撷取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片段,人生旅途中的一段机缘,展示出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没有离奇曲折的故事,没有金戈铁马的壮举,却具有一种哲理的追求。她常常用机敏的目光,去观察社会,审视人生;从人际关系撞击中,爆发出火花,捕捉生活中蕴藏的哲理,寄托自己的情思,富有清新的哲理和诗意。

在小说的结构上,大多采用双向型的结构框架,互相映照的格式。她常以两个家庭、两个人物、两个事件,大洋两岸为主线,平衡展开,发展的结局,却是大相径庭的。通过鲜明的对比,给人们以启迪,发人深思。在小说的描写手法上,她常采用白描的手法,以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勾勒出鲜明的形象,表现她特有的诗的情性。

冰心的作品,往往把人物活动的时间安排在清晨、黄昏、月夜;活动的场景设置在海滨、湖畔、公园、山间、船上;借助自然景物的描摹,将人物的美与环境的美,融为一体,达到情景交融的境地,造成特定的温馨的氛围。

二、散文

冰心的散文,题材广泛,寓意深邃。冰心通过自身经历的细腻描写,生动而形象地反映了一个世纪来,中国动荡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在冰心的散文里可以看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阶级压迫蹂躏中国人民的惨景,以及英雄人民、爱国青年奋起反抗,英勇斗争的画面。同时,冰心的散文题材还扩展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风俗,以及人民群众的苦难和斗争,读者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国际知识,诸如埃及、印度的古老文化;源远流长的中日关系;意大利的今昔;苏格兰的民间艺术以及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等,给人以新的启迪。

冰心的散文体现着冰心自己所强调的独特风格。冰心善于撷取生活中的片断,编织在自己的情感波澜之中,凭借着敏锐的眼力和细密的情思,把内在的深情和外物的触发溶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给读者以崇高的美的享受。冰心十分注重散文内涵的美。她的散文立意新颖,构思灵巧。在看似平凡的题材中,创意出奇,构局善变。这是由她的思想造诣和生活环境凝聚而成的美的情思。

冰心在散文的创作过程中,特别注意感情的文字表达。冰心往往将自身的审美心理和审美理想,借助自然景物的点染表现出来。

冰心散文不仅清词丽句随处可摘,而且全文都写得非常精粹。冰心善于采撷文学语言中的精华,将那些精练、生动、准确、新鲜的语言,编织到作品中,使冰心的散文具有诗一样美的语言。而且兼及内在的节奏和韵律,像《往事(其二)》的第三篇和第十篇,从情绪的高低抑扬,到节奏的快慢,句式的长短,都很讲究。冰心的散文,不只是能看,而且能诵,读来音韵自然,让读者在吟味中,感受到音乐美。

三、儿童文学

冰心的儿童文学作品充满着对少年儿童的爱和希望。冰心从儿童的特点出发,寓教育于情趣之中,以情感人。冰心从不以少年儿童的教育者面貌出现,不以空泛的说教,生硬的训诫来教育儿童,而是采用与少年儿童促膝谈心的方式,以亲切、委婉的语调,述说自己生活中的见闻和内心的感受,并且叙述得那样有趣,那样娓娓动听,就像有一种魔力吸引着小读者。冰心在倾吐自己的感受时又是那样情感淳厚,意绪绵绵,幽幽地牵动了少年儿童的心,促使他们在激动、快乐、振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作品所表现的主题思想的启迪,从中得到教益。对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启发少年儿童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是冰心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冰心的作品并不是直接论述我们的祖国是如何伟大,怎样可爱,为什么应该爱国等等,而是以精巧的构思和生动的情景,抒发对祖国的爱。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儿童文学作品中,爱国主义情感表现得更为浓烈。作者对祖国由衷的赞颂,不是抽象的,凌空的,而是通过冰心亲身的感受,自然而然地抒发出来的。这感受是以耳闻目睹,新旧对比为基础;加上作者细密的观察,艺术的组合,生动、形象地反映出来。

冰心在自己的儿童文学作品中,也往往根据少年儿童求知欲强的特点,艺术地穿插一些天文、地理、历史、科学诸方面的知识,灌输给小读者。但冰心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既不像教科书那样系统,也不雷同于科普读物,而是在行云流水般的描述中,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可以说是寓知识于形象之中,以艺术的手法,通过生动、活泼的形象的描绘,使少年儿童在趣味横生的阅读中,扩大了知识面,增添着新的智慧。 冰心以儿童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进行美的教育,但它又不是抽象的概念式的,而是同特定的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比如青翠的树木,整齐得像绿毯一样的麦田,夕阳下放着金光的人工湖,这伟丽的鱼米花果之乡,是勤劳、勇敢、聪明的人民,把沙漠泥积的大地,改建起来的。这里有花木山川的美,城市农村的美。在自然美之中,融进了社会生活的美。这样的美育,能够启迪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热爱事业,激励他们去为改造世界而斗争,努力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儿童文学和其他艺术一样,“助成奋斗,向上,美化的诸种行动”。

四、诗歌

她的诗歌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歌颂了母爱 人类之爱 和大自然,篇幅短小,文笔清理,在五四 诗歌中别具一格。这些诗歌 文笔清理,意蕴深远 感情温柔亲切 形象含蓄而不露,温病凝练间接,融理于诗。篇幅短小却蕴含丰富。

第三篇:冰心的文章

冰心:永远只属于她自己(2)

通过上述简单的分析,我们大致已经清楚:我们的知识主体实则由人文主体构成,这个人文主体特别重视乐感而又特别轻视理性,因此即便才高如冰心者以及绝大多数都显得特别天真(只有极少数曾经怀疑过我们的语言制度,从而力倡白话文运动,然后蔚然成风,汇成巨流),往往以为社会制度改变了一切就都改变了(尽管新文化运动仍然在继续,直至文化大革命的“革命文化”以及非常“纯粹”的最新最美的图画,最后的语言事件变成了彻底的语言暴力),同时也显出冰心思想的单纯(而不是复杂):她也写出过多篇民粹主义色彩颇为浓厚的小说,比如《张嫂》《冬儿姑娘》《分》等,相形之下,她的那些正面宣扬“爱的哲学”的小说反而显得说教意味十足,《超人》如此《悟》如此《最后的安息》更是如此,后者的最后一段话给人的感觉甚至生硬到整个是硬加上去的,以至让人感到翠儿的死与宗教情感意味的关联有着强拉出场的嫌疑,只有《我的学生》等所表达的宗教情感似较为纯粹。再看看冰心写于不同时期的3篇散文:写于1922年的《到青龙桥去》,“将这些勇健的血性的青年,从教育的田地上夺出来,关闭在黑暗恶虐的势力范围里,叫他们不住的吸收冷酷残忍的习惯,消灭他友爱怜悯的本能”,是何等威猛的语句啊(如此激烈的言词在冰心的作品中属于不多见,另外就是那个控诉日本侵略者的名篇《我爱,归来罢,我爱!》,如名句:你先杀散了那叫嚣的暴客/再收你娘的尸骨在堂楼边!以及《鸽子》……等等)!写于1959年的《再到青龙桥去》,冰心热情地赞颂并讴歌“大跃进”带来的繁荣景象,写于1963年的《三到青龙桥》,冰心则真诚地表达了“支援亚非拉”的革命的必胜信念。由此可见,投身思想改造献身一系列轰轰烈烈的运动就成了当年众多知识分子的自觉也就成了命运的必然。然后是反右、文化大革命,他们自己无一例外地惨遭厄运。就这样的一大批曾经身体力行于语言参与变革现实的大知识分子,一个个成了一场惨绝人寰的语言暴力之下的牺牲品。

噩梦醒来是早晨,真的就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未必!语言事件仍然在继续,语言的暴力改换了头面以种种词不及物的方式仍然大量发生在我们的日常,尽管编码就是解码,但编码者仍然不遗余力地编出一个又一个注定要解码的“宏大”的码。语言已经不再能够参与改造现实,倒是现实现世借用了语言已经改变了的世界来重新控制这个世界,重新有效地管理了语言。以至个体的渺小再次以铁的事实重新呈现在以言说为己任的知识分子面前,真实也真实了,但毕竟失去了话语强力的支撑或者更重要的是保护,知识分子终于重新回归到自身。于是,在人生的暮年,无独有偶,一对文坛名宿:巴金和冰心,历经了近一个世纪的种种语言风暴的洗礼,不约而同,挺身而出,无所畏惧地完全不减当年风采地充当了我们那个时代和社会的良心:巴金以最后的赤诚说出的真话,蕴含了我们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最大的勇气,他的关于建造“文革博物馆”的呼声至今余音绕梁,还不仅仅如此,他还重新严肃严正地审视了自己解剖了自己,相当真切地成为了上个世纪末真正敢于为自己负责任的天下第一知识分子;冰心呢,也毫不落后,在她80高龄之后重新披挂上阵,《空巢》《万般皆上品……》《远来的和尚》《落价》《我请求》《我感谢》等等作品,再次震动了文坛,时间仿佛倒流到了60年前……尤其是《我请求》《我感谢》《无士则如何》《开卷有益》等散文,为重视教育为提高知识分子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痛心疾首摇旗呐喊甚至奔走呼号,用王欣先生的颇为优美而又精到传神的语言概括之:一位以生命的清白、才情的超逸博得广泛威望的公民,怎样运用一种亲切率性的言论去守护公共事务的灯塔,感召无数羞愧的晚辈们的良知和勇气⑹。当我读着王欣先生的这一段精彩文字,我的脑海里就不时地叠印着冰心写作于1923年的《往事

(二)之八》的有关“灯塔守”的种种意象以及记忆,莫非冰心先生以她一生“清白的生命”和“超逸的才情”仅是为了实践她形成于儿时的志向么?但我不能同意王欣先生的关于“公民”的说法,假如一个公民还要通过“广泛威望”,而且《我请求》等文章在《人民日报》刊发之前已经惊动了头头脑脑,而且压着不发有个把月时间,而且还是因为是冰心,否则根本就不可能获得发表意见的机会和可能,又如何“公共”之有?假如一个公民不能在公共渠道自由发表意见,只能是四下里传播着种种小道消息的“私民”。“时隔七十年,我们今天还是要大声疾呼:„要让德先生、赛先生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无士则如何》)更何况,众所周知的“老而不死是为贼”的对冰心的戏说,其中的反讽意义不是直指向了“乱臣贼子惧”的经典说法了么?那么,究竟谁为“贼”就反倒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问题。假如说“我请求”也仅仅是请求、呼吁建造“文革博物馆”也仅仅是呼吁,离现世现实还远远地隔着几大厚层呢,那么,我们能说语言改造现实的事情是可能的吗?

假如我们坚信可能,那么,我们的语言努力应该重新从哪里开始呢?

假如说我们的知识主体真的能够重新建构出来的话,我们的努力方向真的就像我们自己所想象的那样:明确了吗?

二、冰心的文学话语是如何被构成的

众所周知,冰心文学话语的重要构成,是因为她的“爱的哲学”。“爱的哲学”是冰心的文学精神,其内涵不仅由冰心本人的长达80年的话语实践所丰富,而且更由众多的评论者、研究者、阅读者、传播者的不断阐释所丰富,甚至由其对立面的“斗争哲学”的反复“斗争”与批评乃至冷落从反面更促成了其丰富。但,几乎很少人意识到:即便是冰心的文学话语如何丰富,毕竟也只是属于她自己的个人话语。指出这一点很重要。在现代文学史上,几乎很少有人像冰心这样,处于那么尊荣的地位,却又把个人的文学话语跟所有的权力话语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谨慎的距离。尽管她完全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但她毕竟还是相当努力地去做,至于她如何受到权力话语的侵袭,公允地说:实在违逆她的天性。当然,问题也并非如此简单。此容后再努力细加分析。

关于“爱的哲学”的研究,从30年代评论家阿英提出以来,已经得到了充分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我们总是有着把个人话语意识形态化的传统。远的不说,30年前我们就曾经非常严重地把鲁迅先生的个人话语意识形态化了去,仿佛鲁迅是神早已不是人。这显然是我们在做着冰心研究时需要特别警惕的。

我们知道,也便是这种意识形态化的传统,让我们一开始就失去个人逻辑认知的可能,同时个人感知的感性可能性也变得十分有限。本来有着千差万别的个体差异常常被扼杀在一种完全是格式化的思维当中,根本不具备生根发芽的机会和土壤,一不留神说出来的话大家就都是一样的,假如你一定要不一样,那你肯定就是个异数或者另类了。出于冰心高贵而又融和的天性,她自始至终保持并忠诚着一个艺术家的个体感知,但又常常不是跟她所处的时代脉搏距离太远,然后谨慎地而又无比顽强地坚持着她的“爱的哲学”。已经过去的近百年历史证明,“斗争的哲学”是完全失败了的,那么,“爱的哲学”就真的获得成功了吗?

众所周知,冰心的问题小说、冰心体散文、以《繁星》《春水》为代表的小诗、以《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等为代表的儿童文学,不管哪一种文体,她都几乎有着开山性质的创造性。而这种创造性的根基恰恰又都在于冰心个人的有效个体感知:冰心的问题小说几乎集中了她一以贯之了几十年的对人生种种问题的感悟,诸如家与国的问题,新青年、新学生的道德、责任、人格、情操等等问题,以及个体历史境遇与现实境遇问题,等等。同时期的诗集《繁星》《春水》,之后的《寄小读者》《往事》乃至《小桔灯》《空巢》等,无一不是在发展着扩大着延伸着丰富着冰心的个人文学话语,哪怕是《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以及《陶奇的暑期日记》等,也是把少年看作“革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来培养教育的,仍然是她个人感知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的证明。当然,意识形态化的侵袭,即便是谨慎如有着独立人格的冰心者,也不能幸免。差不多近30年,冰心的创作和心灵处于了半萎顿状态,除了外部限制了表达的权利,更有内部心灵表达的困难。以至近30年创作留下的堪称珍品的可能只有《小桔灯》了。尽管《小桔灯》跟《分》《冬儿姑娘》《张嫂》等小说一样,颇具民粹主义色彩,但由于仍是出于个人感知,而且是真情实感,这也便是佳作诞生的创作基础,《小桔灯》得到了广泛的赞誉。也就如同建国以来所极力主张的“社会正义”,正义本身并没有错,运送正义的方式却是出了大问题,直至酿造了空前的大灾难。一个作家、艺术家并不是说就一定要跟他(她)所处的时代保持着不可缩小的距离,只要这个时代的强音确实能够在他(她)的心灵的深处拨开琴弦,那么也就大可以唱出一阙比较美妙的歌。但一个作家一旦出现了内心表达的困难,这就无异于要扼杀了作家的艺术生命。冰心文学现象,作为现当代中国文学中一枚活的标本,显然为我们当下的文学创作提供着无比重要的精神参照和可资借鉴的精神遗产。

如果精神的火炬一旦被点燃,哪怕一时微弱,哪怕遭遇狂风暴雨,哪怕遭遇惊涛骇浪,只要一息尚存,它就会无比顽强地在适当的时候可能的时候出现一盏小小、小小的《小桔灯》,它何止是照亮夜路的行程,它更是激发前进的璀璨的精神力量啊!就如同六十年前是“青春年少之贼”,六十年后的冰心乃“老而不死是为贼”!自最早的问题小说中如《超人》,冰心的“爱的哲学”的文学话语就开始登场,同时经由《繁星》《春水》,再到《寄小读者》《往事》等发展壮大起来,之后绵绵无绝期,只要有合适的语义环境,爱的哲学旗帜即被高举,实在是其心灵深处深藏着的母爱、童心和对大自然的深深的眷恋使然。也正由于此,冰心永远不可能成为小说巨匠,却必然要成为散文大家。现在的人们之所以更喜欢张爱玲,原因便在此。冰心的问题永远只是问题,张爱玲却把那种种问题尖锐化了。也就是说,张爱玲对人性有着更深刻更彻底的洞察,因此才可能更为深刻立体地揭示了种种生存真相和精神真相。人跟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狼跟狼的关系,假如整个社会真的能够行使正义,惩恶扬善靠的是规则,依的是法治,无论是从上而下还是由下而上,一切依法律办事,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人才成其为人。人与人的调和、人与社会的调和以及人与自然的调和,都归入于爱的旗帜之下,靠的是修养,是反身是诚的内在修为,毕竟是自幼深受儒家精神浸养的冰心个人的必然选择。但作为儒家的原精神,孝悌毕竟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基,在这一点上恐怕是永远也改变不了也不可改变的已融入我们血液的信念和感情的中国人精神了。冰心“爱的哲学”之所以历久弥新,生命力不衰,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最根本的原因恐怕便在此。这还让我想起了写作那“一湾浅浅的海峡”的余光中,道理完全相同:余光中作品的影响也是一样有效地调动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感情,而不是他的作品真的有多么伟大。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以及民族心理是一种非常具体而实在的东西,全然不同于而今全球化浪潮下的“民族-国家”为“想象的共同体”的时髦说法,而几乎完全是一种“道德共同体”的现世实存。就是我们的这个约定俗成的历史和民族的信仰体系的道德共同体,在起着相当程度上的精神和心理包括意识潜意识的调节作用。而且,我们知道:所有的文明都反映了人类组成社会的一种内在伦理道德要求,即便是形态各异的不同文明,在内在的道德属性上,也都有着相当的一致性。因此,当我们讨论冰心“爱的哲学”的时候,总是喜欢探究其与基督教的关系,或者跟泰戈尔的关系,等等。实际上,从不同文明的根本一致性上说,它们之间可以有关系:均有普世济世情怀。但从粘合凝聚民族心理与文化传统的方式上说,它们之间的关系甚远:因为我们从来就不是也不可能是采用宗教的方式,我们从来是采用意识形态化的方式,当然也通过我们特有的文化传统以及民族感情发挥出了这种功能。至于说基督的爱感、泰戈尔的宗教感情,本身便是诗性的东西,这对深受乐感文化熏陶的冰心来说自是如鱼得水,难怪她要那样情不自禁地崇拜并热诚地《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之后在她的《繁星》《春水》中完全接受其影响,对大海、星光、日月以及种种大自然的礼赞,对父亲、母亲、兄弟们的种种亲情与眷恋,对童年生活的种种迷恋与向往,到了《寄小读者》,就更是热切而真诚地向小朋友们传达了从太平洋东岸到太平洋西岸的种种沿途见闻,从而勾起的亲情故土的眷恋以及乡恋乡愁的倾诉,到了《山中杂感》又是那样精致地描摹了山中不同时辰不同角度不同情形的风景与风物:月夜的水声和嫣然的笑语,夕照的黄昏与深谷的早晨;夜色中的月光、池水、白衣,清新而淡雅;绿树丛中的黄叶、红墙,岩石边的草丛、繁花……繁而不复,层次分明,色泽清艳,不浮不俗,等等等等,几乎无一处不洋溢着典雅的中华文化气质而又无一笔不飘洒着汉语乐感诗学的芬芳。那么,我们最好还是温习一遍早已耳熟能详的这样一段文字吧:

在去年秋风萧瑟、月明星稀的一个晚上,一本书无意中将你介绍给我,我读完了你的传略和诗文——心中不作别想,只深深的觉得澄澈……凄美。

你的极端信仰——你的“宇宙和个人的心灵中间有一大调和”的信仰;你的存蓄“天然的美感”,发挥“天然的美感”的诗词,都渗入我的脑海中,和我原来的“不能言说”的思想,一缕缕的合成琴弦,奏出缥缈神奇无调无声的音乐。

泰戈尔!谢谢你以快美的诗情,救治我天赋的悲戚;谢谢你以超卓的哲理,慰藉我心灵的寂寞。

另外引用《一月的春光》文中描写海棠的冰心文字来概括冰心自己的汉语写作特点倒也相当合适: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秾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或者还是继续引用王欣先生的另一段优美精到的文字来进一步说明吧:“她感觉细腻、想象舒展、谈吐生香、举止凌风,她用平易的白话文娓娓讲述,却旋起了数千年古典汉语的优雅柔美的乐感。”王欣先生还说:“胡适甚至撇开了自己对文言的蓄谋攻击而明确地褒扬了冰心在白话文中注入了古典汉语诗学的首创佳绩。”并声称:“这一语言高度至今未被超越。”⑺

第四篇:鲁迅先生的文章特点

鲁迅先生杂文特点

鲁迅的杂文是有极强烈的战斗性的,这种战斗性借助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艺术魅力而表现出来,它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过具体材料的和谐统一。鲁迅说,杂文必须“生动,泼辣,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①又说:杂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但自然,它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②。鲁迅总是在首先强调杂文的思想性、战斗性的同时,也强调它的艺术感染力,强调它必须通过生活的形象和语言的魅力给读者以艺术的享受。自然,它给人的愉快和休息,决不是抚慰和麻痹,而“是休养,是劳作和战斗之前的准备”,它是统一于战斗也是为了战斗的。所以这跟艺术至上主义者强调的所谓艺术,存在着根本的区别。鲁迅对杂文提出了卓越的观点,这是他长期的创作实践的概括,他的全部杂文完美地体现了这些观点。下面,我们将着重分析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方法。

杂文是政论的一种艺术的表现,它要求一种逻辑力量。但鲁迅的杂文却具有高度的说服力,长篇的论证严密,短篇的一针见血,都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把道理说得清楚、充分、深刻。这是因为它总是在最要害的地方揭示问题的本质,表现出鲜明、肯定、无可反驳的逻辑力量。这是鲁迅杂文的一个首要的特征。

鲁迅杂文的论辩的过程,它的达到结论的过程,常常是集中力量揭露事物本身的内在矛盾,使问题得到异常彻底的解决。毛泽东同志说:“分析的方法就是辩证的方法。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①鲁迅正是擅长这种分析的高手,因此他的论辩就能制强敌于死命。如梁实秋曾经狡称自己不知道“主子是谁”,说他不是资本家的走狗。鲁迅从阶级论的思想出发,深刻地认识走狗行为的实质,是为整个阶级效劳的,而不是为个别的资本家,所以梁实秋不知“主子是谁”的哀鸣,正是一个可以抓取的要害。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正是‘资本家的走狗’的活写真。凡走狗,虽或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其实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所以他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即使无人豢养,饿得精瘦,„„但还是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的,不过这时他就愈不明白谁是主子了。”梁实秋既然不知道“主子是谁”,那是属于“丧家的”“资本家的走狗”了。鲁迅思想的深刻性,还在于他发现梁实秋这条“文艺”走狗,在论战中已经理屈词穷,只能借国民党的反动暴力,以济其“文艺批评”之穷,所以,“就还得在‘走狗’之上,加上一个形容字:‘乏’。”②又如,有人曾比较“这一个学生或是那一个学生”和“此生或彼生”两个句子,证明文言简明“省力”,优于白话。鲁迅即以同一例子反驳说:此生或彼生“至少还可以有两种解释:一,这一个秀才或是那一个秀才(生员);二,这一世或是未来的别一世。”因此白话虽然用字较多,但意思准确,一看就清楚,“其省力为何如?”① 事物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有时它就是一种生活现象,为人们所耳闻目见,但不为人们所重视。鲁迅善于捕捉这种现象,加以点染、剖析,使它格外鲜明,引人注意。比方,有这么一种人,天天口里说着白话,运用自如,并不觉得鄙俗可笑,现在却以“白话鄙俚浅陋,不值识者一晒”为理由,来反对白话文。这本来就是一种矛盾的现象,鲁迅把它写出来,加以描绘,提高,立刻显出这种人的真面目:“现在的屠杀者”。因为他们不要现在,却抱住僵尸呻吟。有些人对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不置一词,却拼命在少年刊物上宣传岳飞、文天祥的故事。鲁迅抓住这个矛盾,尖锐地指出,这两位对于少年未免迂远一点,因为大敌正当头。“我疑心那些故事,原是为办给大人老爷们看的刊物而作的文字,不知怎么一来,却错登在少年读物上面了”②。并以“登错的文章”作为题目,有力地讽刺了这种现象。 矛盾的社会现象,有时并不集中在一个事物上,而是以分散的形式表现出来,很容易为人们所忽视,这就特别需要作家的集中和概括。鲁迅善于发现这种现象,从它们的对照中来揭露社会生活的矛盾。在《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里,他概括了两种对立的现象。一方面是统治者在宣扬孔教,演奏孔子听了“三月不知肉味”的韶乐,意在粉饰升平;另一方面则是干旱成灾,乡民争汲井水,有人竟遭殴毙。鲁迅抓住了这两种现象,对它进行了深刻的剖析:“闻韶,是一个世界,口渴,是一个世界。食肉而不知味,是一个世界,口渴而争水,又是一个世界。自然,这中间大有君子小人之分,但‘非小人,无以养君子’,到底还不可任凭他们互相打死,渴死的。”这就深刻地揭露了阶级压迫的残酷现实,有力地撕下了统治者粉饰升平的幕布。在前节提到的《新秋杂识

(二)》里,鲁迅也抓住了当时社会不救活人救鬼魂,不救国土救月亮的怪现象,深刻地揭露产生这种矛盾的根源,是国民党反动派不准人民抗日救国。由于作者所抓取的是尖锐对立的现象,在表现方法上又特别强调它的对立面,这就赋予它以十分鲜明、强烈的逻辑力量,使读者感到由衷的信服。

揭露事物矛盾,是逻辑思维的重要任务,也是有关杂文说服力的关键问题。鲁迅在这方面的劳动是十分辛勤的,他揭露矛盾的方法多种多样,莫不随对象的不同而变化。对于一些隐秘而复杂的矛盾,他有时并不急于作出结论,而是经过细致的思考、分析、描述来达到结论;有时则用层层深入地解剖事物真象的方法,让读者从论辩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领会到一个结论,而自己并不在字面上明白写出。如《论秦理斋夫人事》一文,论述自杀者为什么自杀,就是后一种情况的例子。 鲁迅前期的杂文,具有朴素的辩证法。当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情况就不同了。毛泽东同志说:“鲁迅后期的杂文最深刻有力,并没有片面性,就是因为这时候他学会了辩证法。”①这是鲁迅后期杂文精髓之所在。比如,关于旧形式的采用,这是一个曾经多次讨论过的问题,但却聚讼纷纭,莫衷一是。鲁迅是主张采用,主张推陈出新的。他说:“旧形式是采取,必有所删除,既有删除,必有所增益,这结果是新形式的出现,也就是变革。”这“恰如吃用牛羊,弃去蹄毛,留其精粹,以滋养及发达新的生体,决不因此就会‘类乎’牛羊的。”②这反对了两种片面性,即全盘否定和全盘照搬,而坚持了唯物辩证法——从新旧形式的对立统一中,来科学地阐明问题。上面举过的“此生或彼生”等例子,同样是辩证法的胜利,它有力地反驳了片面性的观点。

鲁迅的运用逻辑思维来揭露事物的矛盾时,经常通过艺术形象来表现。正像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他用那枝又泼辣,又幽默,又有力的笔,去画出了黑暗势力的鬼脸,他简直是一个高等画家。毛泽东同志在赞扬鲁迅杂文的战斗性的同时,也精确地指出它的形象性的特点。尽管他写的是一时一地的事情,画的是一人一物的面貌,但却具有普遍的意义,这是由于他“砭锢弊常取类型”,他所描绘的形象,不仅生动、鲜明,而且概括性强。这是鲁迅杂文的另一特色。 比起其他文学形式来,杂文的形象创造不是通过行动和对话来刻画完整的人物性格,它“所写的常是一鼻,一嘴,一毛”,它的方法是多样化的,可以利用比喻、故事,也可以根据对象特点直接描绘。鲁迅在这方面的笔力,就像名画师的速写,寥寥几笔,然而逼真,传神。他抓住对象特点描绘出来的形象,经常给予读者以永不磨灭的印象。例如他根据帮闲文人的行径,维妙维肖地勾画了二丑的嘴脸。这是一种扮演公子的拳师或清客的角色。“他有点上等人模样,„„倚靠的是权门,凌蔑的是百姓,有谁被压迫了,他就来冷笑几声,畅快一下,有谁被陷害了,他又去吓唬一下,吆喝几声。不过他„„一面又回过脸来,向台下的看客指出他公子的缺点,摇着头装起鬼脸道:你看这家伙,这回可要倒楣哩!”①鲁迅还深刻地指出,这最末的一手,是二丑的特色。这是一种勾魂摄魄的艺术,不仅鲜明、深刻,而且具有典型的意义。《爬和撞》描绘了这样的形象:人们在拚命地往上爬,然而爬的人多,拥挤不堪,于是就“撞”——投机冒险。撞好了,自己就发财显贵。撞不好,至多不过摔在地上,仍旧可以爬。这样,爬了来撞,撞不好再爬。鲁迅就是这样以活灵活现的形象,概括了当时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概括了某些人的全部人生哲学和经历。他描绘“西崽相”,是“倚徙华洋之间,往来主奴之界”,刻画生在阶级社会里而要做超阶级的作家,是“用自己的手拔着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都是形象逼真,语言凝炼而幽默。

鲁迅还经常运用书本或自己创造的故事来构成形象,表达思想。由于不是虚假的杜撰,而是从真实的生活感受出发,故事里渗透着个人深切的体验,所以莫不栩栩如生,发人深思。《立论》②里描写一个人家生了男孩,满月时请客,有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发财、做官的,有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这故事内容很简单,似乎是个笑话,它是这么生动、有趣,但却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要“既不谎人,也不遭打”,该说些什么呢?这正是一个战斗的现实主义作家的隐痛,因为在自欺欺人的旧社会里,确实是难于说真话的。

运用譬喻等手法,造成鲜明的形象,用形象来说明问题,这是杂文的评论性所决定的。鲁迅的杂文有许多这类成功的范例。如对保存“国粹”的批判,他先解释“国粹”,必是一国独有,他国所无的事物了,但这未必就是好。接着就说:“譬如一个人,脸上长了一个瘤,额上肿出一颗疮,的确是与众不同,显出他特别的样子,可以算他的‘粹’。然而据我看来,还不如将这‘粹’割去了,同别人一样的好。”①有拟之于虫兽的,如叭儿狗,“虽然是狗,又很像猫,折中,公允,调和,平正之状可掬,悠悠然摆出别个无不偏激,惟独自己得了‘中庸之道’似的脸来。”②这个形象,由于它的高度概括性,已经走入生活,成为人们喜欢采用的普通名词。此外如把脱离社会培养的天才,比作离开泥土的一碟子绿豆芽,把封建社会比作僵尸等,都是富有表现力的确切的譬喻。

这种形象化手法,被用来表现复杂而深刻的思想,特别能够显示它的强大生命力,显示鲁迅的艺术创造性。在《朋友》里,作者为我们讲述这样两件事:小朋友最喜欢看变戏法,待到自己学会时,便索然无味;类似的情况是看电影,等到明白了影片的制造法,知道千丈悬崖者,其实离地不过几尺,从此便不以电影为神奇,处处留心它的破绽,自己感到无聊,反而后悔去看说明隐秘的书。这是十分平常、简单的事,作者让你思索它的含义,接着便把你引导去面向当时的一个生活真理:“暴露者揭发种种隐秘,自以为有益于人们,然而无聊的人,为消遣无聊计,是甘于受欺,并且安于自欺的,否则就更无聊赖。”这样一个道理,如果要用概念推理的办法来写,那真不知要说多少话,恐怕也难于说清楚,现在从生活出发,只写了那么两件事,互相印证说明,读者便完全给说服了。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灯下漫笔》。作者从钞票贬值折价换成现银,反而沾沾自喜的心情,一下子联想到人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以后,还万分喜欢,从而反映了有关中国人民历史命运的一个大主题。这种表现方法平易近人,它使一个抽象深奥的思想,十分容易地为读者所接受。

鲁迅的形象化手法,都表现了贴切、平易、新鲜的特点。他的无论那一个形象,总是十分切合事物的真象,一丝也不走样。贴切是形象化的生命,不贴切就失去了形象存在的价值。而且他又善于就近取譬,使读者感到亲切。如所周知,一切形象譬喻,都必须以浅近的、读者熟知的事物来喻深远的、读者不易了解的东西。但是浅近而熟知的事物,如果处理不好,则容易成为陈词滥调,引不起读者的兴趣。这就必须从新颖的角度去运用它,发现前人未曾发现的意境,使形象别具新意,不落俗套。这才能使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既平易而又新鲜,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 形象的力量,是诉之于情,从而喻之于理。所以有人认为:形象是感情的发酵素。鲁迅善于把叙述和评论形象化,也善于寓感情于形象之中。他的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感情,总是含蓄于字里行间,借形象而扣打人们的心灵。浓厚的感情色彩,不仅突出地表现在他的一部分抒情散文里,而且也表现在他的许多偏重于叙述和评论的篇章中。总之,与形象而俱在,鲁迅的杂文表现了浓烈的感情色彩的特点。

鲁迅的杂文,有一部分是抒情散文。在这些文章中,作者经常借形象以抒情,鲜明的形象与真切的情思合而为一,强烈地吸引着读者,激动着读者。如《夜颂》这样描写了黑夜和白天:“夜是造化所织的幽玄的天衣,普复一切人,使他们温暖,安心,不知不觉的自己渐渐脱去人造的面具和衣裳,赤条条地裹在这无边际的黑絮似的大块里。„„现在的光天化日,熙来攘往,就是这黑暗的装饰,是人肉酱缸上的金盖,是鬼脸上的雪花膏。只有夜还算是诚实的。”这两幅形象,寄托着作者深刻的感触,他对比黑夜和白天,憎恶光天化日之下的“真的大黑暗”,憎恶一切人造的面具和衣裳。在一些纪念文章里,作者也经常运用这种手法来表达对于死者的感情,如《忆刘半农君》,写“五四”时期刘半农的战绩时,提到当时有些人批评他“浅”,但作者却赞美这“浅”:“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彻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最后又说:“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在这里,形象的描写,真挚的友情,严正的历史评判,取得了和谐的统一,给予读者以回味无穷的感受。

鲁迅表达感情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不限于形象和譬喻。他善于运用排比等修辞手法,反复咏叹,以宣泄一种不可抑止的感情。《记念刘和珍君》描述刘和珍等牺牲的事实之后,写道:“但段政府就有令,说他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种排比复沓的句式,有力地倾吐了作者的翻江倒海的激情,强烈地激起了读者对于反动派的仇恨。在《友邦惊诧论》等政治评论文章里,作者也经常运用这种手法来揭露反动派,表达鲜明的阶级感情。

鲁迅杂文的抒情,有时并不借助于比喻、排比等手法,他只是按照事物的真象加以白描,在朴素无华的文辞中,寄托着一种真切的感情。如关于柔石的一段描写:“柔石自己没有钱,他借了二百多块钱来做印本。除买纸之外,大部分的稿子和杂务都是归他做,如跑印刷局、制图、校字之类。可是往往不如意,说起来皱着眉头。„„他相信人们是好的。我有时谈到人会怎样的骗人,怎样的卖友,怎样的吮血,他就前额亮晶晶的,惊疑地圆睁了近视的眼睛,抗议道,‘会这样的么?——不至于此罢?’„„”①在这里,作者由衷的敬仰和怀念的感情,不是跟柔石的纯洁、善良、勤劳的品质同时写出,一样地感动着我们么?

鲁迅杂文的感情力量,特别表现在讽刺上。他认为:“‘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它所写的事情是公然的,也是常见的”,但却是“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而至于可恶。”讽刺作者的本领,就是偏要提出这种“谁都不以为奇”的事,“而且加以精炼,甚至于夸张”②。比如,上面所举的爬和撞的形象,《立论》中的故事,都属于这一类,都具有明显的讽刺性,包含着作者的善意和热情,让读者在不禁发笑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对于敌人,鲁迅也经常燃起讽刺的愤火,但为的是要把他们烧毁。比如《“有名无实”的反驳》,从报上引述一位国民党排长的话,同现实生活相对照,进行无情的鞭挞,几乎通篇全用反语写成,造成十分强烈的讽刺效果。鲁迅说:自己“好用反语,每遇辩论,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迎头一击”①。好用反语,是鲁迅杂文讽刺艺术的一大特点。在与论敌笔战中,尤其是这样。

总之,鲁迅的杂文,形式丰富多彩,手法不拘一格,莫不清新独创,给予读者以隽永的艺术享受。这除了思想内容的先进、深刻,有助于他在艺术上的发现以外,还因为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有一座用之不竭的知识宝库。此外,他在写作过程中的认真构思和锤炼,也是十分重要的条件。“就算三五百字的短评,也不是摊开纸就动笔”。他曾这样说:“人家说这些短文就值得如许花边,殊不知我这些文章虽然很短,是绞了许多脑汁,把它锻炼成极精锐的一击,又看过了许多书,这些购置参考书的物力,和自己的精力加起来,是并不随便的。”①这种艰苦劳动、精益求精的态度,是非常值得学习的。让我们认真地学习鲁迅杂文的战斗性和艺术表现力,更好地发挥杂文打击敌人、教育人民的作用吧。

第五篇:解析文章的结构特点

一、阅读质疑

1、某文的结构有何特点?

2、赏析某文的结构安排。

二、问题解析:

文章的结构特点是指文章内容的布局安排。不同的结构安排方式能对表达效果起到不同的作用,可能是思路清晰,让读者一目了然,也可能环环相扣,紧紧吸引住读者的注意力。

结构特点貌似复杂,其实,只要我们把握住常见的结构安排方式后,再质疑这个问题,便能避免盲目,做到理据结合了。常见的结构特点有以下几种:

1、总分总式、总分式、分总式、分分式。

总分总即“引述——分述——结述”式;总分式即“引述——分述”式,分子式即“分述——结述”式;分分式即“分述——分述”式,也称为并列式,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先写百草园生活,再写三味书屋的生活,两部分并列在一起。(关于这四种结构的点在《划分记叙文层次结构》一章,已经详细解析,此处就不再细述)。这四种结构特点都能起到使文章内容层次分明的作用。

2、首尾呼应

首尾呼应,是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内容上基本一致,或问答照应,严格地说,它属于“总分总”式文章,但因为它能突出文章浑然一体的完整作用,所以,采用首尾呼应的“总分总”式文章,我们一般答它的结构特点时,不回答为“总分总”,而定为首尾呼应。(首尾呼应也是一种表现手法,它在《句子的结构作用》一章中,已经详细介绍,此处就不再详细叙述了)

3、结构清晰分明

结构清晰分明是指文章每部分本身就带有小标题,如下文: 实例1

生活需要微笑 默然的片刻

“咣”地一声,电梯又关上了它沉重的大门。

在电梯间那个小小的空间里,我和我的邻居们彼此默立、眼神淡然。等到目的地,各奔东西,就仿佛连邻居的关系也不是了。刚搬来的那会儿,我试图对每个人微笑,可每当我跟别人的眼神相撞,嘴角还没来得及扬起,对方早已掉转了脑袋。搬进这幢楼将近一年,除了一楼看门的大爷,我谁都不认识。

热闹的片刻

“嘟——”门开了。

出来的人争先恐后,进去的更是不甘示弱,我挤在了电梯最里的角落,如平日安静地等待目的地的到来。电梯门关到一半的时候,我听到了一个年轻男孩的声音:“等一下,等我一下!”我微微抬起头下意识地看了看,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全身挂满了包包袋袋的年轻男孩,他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而且把身上的包一个个取下来。

“大婶,帮我拿一下,谢谢!先生,帮我拿一下这个包,好吗?大叔,谢谢!小姐,请帮我拿一下!”等到他把他的包裹一一“安顿”好,自己又背着把吉他的时候,他又笑容灿烂地说话了:“大家好,我是新搬来的,住五楼,音乐学校的吉他老师,请大家多多关照。”电梯里的人都意思性地点了点头,我也被这男孩的热情逗笑了——笑在心里。五楼很快就到了,小伙子谢谢大婶谢谢大叔地接过了他的包,走的时候,他还无限朝气地说了句“再见。”

快乐的片刻

“大家早上好!”“早上好!”

背着吉他的男孩一进电梯又照旧问候着大家,大家也相互问候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电梯间里有了谈话和笑声。有男孩的,也有我和邻居们的。我常常在电梯里听到了这样的话语:“等一下吧,张大爷就在后面!”“小伙子,音乐 学校的新鲜事说采听听口巴!”

在这个小小的电梯间里,每个人心底沉睡已久的微笑与热情被唤醒了。虽然淡淡—笑微不足道,但却令我每天都心情舒畅含笑走在城市中,也仿佛感受到了每个擦肩者的微笑。

此文的结构特点就是结构清晰分明。

有些文章虽然不带小标题,便每部分之间用空行形式界限鲜明地进行了间隔,这种形式的结构特点也属于结构清晰分明。

4、善用悬念,因果照应,重叠照应等

照应属于句子的结构作用,如果照应非常鲜明突出,就可以归结到文章的结构特点中。善用悬念、因果照应、重叠照应等特点都可以单独归纳为一种结构特点。

三、专题练习

(一)阅读下文,思考文后问题。 实例2

生命常常是如此之美

每天下午,接过孩子之后,我都要带着他在街上溜达一圈,这是我们俩都很喜欢的习惯,闲走的时候。看着闲景,说着闲话,我就觉得这是上帝对我劳作一天的最好奖赏。每次我们走到文华路口,我就会停下来,和一个卖小菜的妇人聊上几句,这是我们散步的必有内容:这个妇人脸色黑红,发辫粗长,衣着俗艳,但是十分干净。她的小菜种类繁多,且价廉物美,所以常常是供不应求。我常在她这里买菜,所以彼此都相熟,因此每次路过,无论买不买菜,都要停下和她寒暄,客户多的时候,也帮她装装包,收收钱。她会细细地告诉我,今天哪几样菜卖得好,卤肉用了几个时辰,西兰花是从哪个菜市上买的,海带丝和豆腐卷怎样才能切得纤纤如发,而香菇又得哪几样料配着才会又好吃又好看。听着她絮絮的温语,我就会感到一波波隐隐的暖流在心底盘旋,仿佛这样对我说话的,是我由来已久的一个亲人。而孩子每次远远地看见她,就会喊:“娘娘!”一这种叫法,是我们地方上对年龄长于自己母亲的女人的昵称。

那位妇人的笑容,如深秋的土地,自然而醇厚。

一天夜里,我徒步去剧院看戏,散场时天落了小雨,便叫了一辆三轮车。那个车夫是个年近五十的白衣汉子,身材微胖。走到一半路程的时候,我忽然想起附近住着一位朋友,我“还没到呢。”他提醒说,大约以为我是个外乡人吧。

“我临时想到这里看一位朋友。”我说。

“时间长吗?我等你。”他说,“雨天不好叫车。”

“不用。”我说。其实雨天三轮车的生意往往比较好,我怎么能耽误他挣钱呢? 然而,半个小时后,我从朋友的住处出来,却发现他果真在等我。他的白衣在雨雾中如一盏朦朦的云朵。

那天,我要付给他双倍的车费,他却执意不肯:“反正拉别人也是拉,你这是桩拿稳了的生意,还省得我四处跑呢。”他笑道。我看见雨珠落在他的头发上,如凝结成团的点点月光。

负责投送我所在的居民区邮件的邮递员是个很帅气的男孩子,看起来只有二十岁左右,染着头发,戴着项链,时髦得似乎让人不放心,其实他工作得很勤谨。每天下午三点多,他会准时来到这里,把邮件放在各家的邮箱里之后,再响亮地喊一声:“报纸到了!”

“干吗还要这么喊一声呢?是单位要求的吗?”一次,我问。

他摇摇头,笑了:“喊一声,要是家里有人就可以听到,就能最及时地读到报纸和信件了。”

后来,每次他喊过之后,只要我在家,我就会闻声而出,把邮件拿走。其实我并不是急于看,而是不想辜负他的这声喊。要知道,每家每户喊下去,他一天得喊上五六百声呢。

他年轻的声音,如同铜钟与翠竹合鸣的回响。

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人,都能给我以这种难忘的感受。满面尘灰的清洁工,打着扇子 赶蚊蝇的水果小贩,双手油腻腻的修自行车师傅„„只要看到他们,一种无原由的亲切感就会漾遍全身。我不知道他们的姓名和来历,但我真的不觉得他们与我毫不相干。他们的笑容让我愉快,他们的忧愁让我挂怀,他们的宁静让我沉默,他们的匆忙让我不安。我明白我的存在对他们是无足轻重的,但是他们对我的意义却截然不同。我知道我就生活在他们日复一日的操劳和奔波之间,生活在他们一行一行的泪水和汗水之间,生活在他们千丝万缕的悲伤和欢颜之间,生活在他们青石一样的足迹和海浪一样的呼吸之间。

这些尘土一样卑微的人们,他们的身影出没在我的视线里,他们的精神沉淀在我的心灵里。他们常常让我感觉到这个平凡的世界其实是那么可爱,这个散淡的世界其实是那么默契,而看起来如草芥一样的生命籽种,其实是那么坚韧和美丽。

我靠他们的滋养而活,他们却对自己的施与一无所知。他们因不知而越加质朴,我因所知而更觉幸福。

专题思考1:

本文的结构很有特点,简要评价。

答: 【顺便思考】 实例2

1、这群人身上有什么特点给了作者以启迪和震撼并感受到了生活之美?

2、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3、读了这篇文章,你对生活有了哪些感悟?请写下来吧。

(二)阅读下文,思考文后问题。 实例3

挚情

美国“9.1l”事件中,当恐怖分子的飞机撞向世贸大楼时,银行家爱德华被困在南搂的56层。到处是熊熊的大火和门窗的爆裂声,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已没有生还的可能,在这生死关头,他掏出了手机,迅速拨出第一个电话。楼顶忽然坍塌,一块水泥重重地将他砸翻在地。他一阵眩晕,知道时间不多了,于是改变主意拨出了第二个电话,可还没等电话接通,他想起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又拨通了第三个电话„„ 爱德华的遗体在废墟中被发现后,亲朋好友沉痛地赶到了现场,其中有两人收到过爱德华临终前的手机信号,一个是他的助手罗纳德,一个是他的私人律师迈克。可遗憾罗纳德,一个是他的私人律师迈克。可遗憾的是,两人都没有听到爱德华的声音。他俩查了一下,发现爱德华遇难前曾拨出三个电话。那第三个电话是打给谁的?他在电话里说过什么?如今,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打给他瘫痪的老母亲,她住在旧金山。当晚,迈克律师赶到旧金山,见到了爱德华悲痛欲绝的母亲。母亲流着泪说:“爱德华的第三个电话是打给我的。”迈克严肃地说:“请原

谅,夫人,我想我有权知道电话的内容,这关系到您儿子庞大遗产的归属权问题,他生前没有立下相关遗嘱。”可母亲摇摇头,说:“先生,我儿子在临终前已不关心他留在人世的财富,只对我说了一句话„„”迈克含着激动的泪水告别了这位痛失爱子的母亲。

不久,美国一家报纸在醒。B的位置刊登了“9.11”灾难中一名美国公民的生命留言:妈妈,我爱你! 面对死亡的挑战,事业可以遗弃, 可以遗弃,惟独对母亲的爱不能遗弃。

以往每当看到母亲辛劳的背影,鬓角的白发,总忍不住心中的酸楚,却很难开口说出“我爱你!”含蓄的你,把对母亲所有的爱倾注在这最后的一句问候。这一个诀别,让它再生,也让它永恒,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无论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不计得失的友情,还是海枯石烂永不变心的爱情,只要是出自内心深处的真情、挚情,都能拔动人们的心弦,奏出荡—气回肠、感人肺腑的乐章! 专题思考2:

结合文中具体实例,评析本文主要的结构特点。

答: 【顺便思考】 实例3

4、根据文意,第六段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是 。

5、“他想起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又拨通了第三个电话„„”这“更为重要的事情”是一件怎样的事情?其电话内容是什么?

6、文章结尾写得很好,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好在哪里。

四、思考参考

(一)专题思考参考

专题思考1:

本文行文中用空行自然分成四部分,所以本文结构特点为:清晰分明。评价就是简要说说这种结构的作用,很显然作用为:一目了然,便于读者把握。

专题思考2:

本文读完第一段,我们最疑惑的是,爱德华为什么在紧要关头拨了三个电话,并且前两个终止,仅拨通第三个?读完第二段,我们第一个问题还没完全明白,第二个疑问又产生了,爱德华第三个电话打给的是妈妈,但电话内容是什么?到了第三段才明白第三个电话的内容是“妈妈,我爱你”。读完第四段,第一个疑问我们终于明白了,原来第一个电话打给助手是想安排事业问题,但随即意识到生命即将失去,于是打了第二个电话给自己的律师,本想考虑安排财产问题,但时间不容他安排了。在生命的存在以秒计数的时刻,母亲,一个重要的内容出现在他的脑海中,于是他终止了第二个电话,拨出了第三个电话。文章第四段:“事业可以遗弃,财产可以遗弃,惟独母亲不能遗弃”正好解释了这三个电话。这样,本文最主要的结构特点是设悬解疑,因此结构特点即可归纳为:善用悬念。

(二)顺便思考参考 实例2

1、根据原文概括人物性格特点:质朴、辛勤、坚韧,充实,不抱怨生活、热爱生活。

2、句子的含义:他们辛勤劳动丰富、便利了城市人的生活,他们不知道,他们依旧朴实、勤劳的工作着,他们因为充实而幸福。“我”感悟到了他们的劳动的价值和质朴的个性,对人生的价值有了深刻认识,从而也感到了生活之美而幸福。

3、主观开放题:示例:人人只要质朴、善良、辛勤劳动,不抱怨、发挥这自己对社会、对他人的价值,就是充实的、幸福的。

实例3

4、根据原文填补词语:财富。

6、词语的指代内容:与母亲诀别,向母亲表达问候,说出“妈妈,我爱你”的心声。

7、赏析结尾的作用:文章结尾将对母亲的爱这种亲情扩大到友情、爱情,使主题得到了升华。

上一篇:保卫处书记职责范文下一篇:不要不理财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