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引导小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

2023-03-06

基础教育中的任何课程,只要是一门学科,必然会有系统的知识、技能体系。对于音乐教育来说,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是必要的,这不仅是人的整体素质中的音乐素质的一种需要,同时也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奠定基础。如何引导小学生在新课程标准下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做起:一、从养成学生正确的歌唱习惯做起;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音程、节拍、节奏及调式音阶的训练;三、将器乐引进课堂,在提高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同时培养音准和节奏感。

1 从养成学生正确的歌唱习惯做起

美国作家奥格·曼狄诺说过:“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坏习惯则是一扇向失败敞开的门”。唱歌是小学音乐教学中最易普及、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内容之一,而良好、正确的歌唱姿势是唱好歌的必要前提,如果不注意正确的歌唱习惯,势必会导致“喊唱”。因此,我从学生入学起就引导他们学会轻声唱歌,这样他们更能集中注意力,建立正确的音高、时值概念,提高听辨力,增强音乐记忆,感受乐曲的音韵美,做到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我通过游戏的形式让低年级学生听辨并模仿小动物的叫声进行歌唱的技能训练。在教学生进行韵母“u”的发声训练时,我激情导入:一列火车由远处向我们驶来,从我们身边驶过又离我们远去,你该用怎样的声音表现这一过程呢?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这时我出示“u”的发音口形图,让学生模仿,然后用声音的强弱表现出来。这样,不仅改变了技巧训练的枯燥乏味现象,又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使之逐步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从而获得表现歌曲情感的初步能力。

2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音程、节拍、节奏及调式音阶的训练

我教一年级学生认识唱名时,是用生动有趣、为孩子们容易理解、乐意接受的直观教学法。如教学生认识唱名时,我先在黑板上画一“音阶山”,再准备一些动物剪纸,然后用故事的形式导入:森林中小动物在开运动会,小公鸡使劲一扇翅膀跳到第五阶(贴上公鸡剪纸),它高兴地喔喔唱了起来(弹唱琴上的g′、引导学生模唱),这个音就唱做“s o 1”。接着用同样的方法讲解c′, 小熊猫也来跳高,可是它太胖了,使劲一跳,反倒一屁股坐倒在第一阶,发出一个较低的音“d o”......儿童是喜欢小动物的,这样边听故事,边听音模唱,能给学生留下深刻、正确的印象, 有助于引导学生主动、自觉、饶有兴趣地学习。在学唱《闪烁的小星》这一课,学生不仅能用轻快的声音演唱,还能用画星星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高的感受。

学生认识了唱名并对音高有初步感知之后,我利用学生走、跑、跳等已具有的生活经验,发挥其对节奏的感受力,从而进行节奏训练。如“呼名字”,我边拍手边呼一学生名字(×××), 全体学生摹仿,被叫的学生起立,边拍手边呼另一学生的名字依次进行,然后教师出示卡片和, 让学生分辨。到中高年级可运用“节奏问答”、“节奏接龙”、“节奏重组”等形式让学生创编节奏。

在听辨音程方面;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将音程按横向(旋律音程)、纵向(和声音程)两种组合进行练习,如“13”、“24”、“31”、“42”……或选一些儿童喜爱的歌曲片段有意识地进行音程训练。

虽然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教学中的技能训练不再局限于唱歌技能、识谱技能、视唱练耳技能这些狭小的范畴,但它并未否定这些技能的训练。在中、高年级教学中,结合教材有目的地进行一些多样化的视唱练习还是很有必要的,如变换小节的视唱方法:教师先在黑板上划好小节,然后将已经设计好的卡片放入小节内,要求全班视唱,然后教师搬动卡片,或由学生通过听辨教师的琴声自己去搬动,组合成新的旋律,再一起视唱。还可用变换节奏的方法进行视唱,即教师先在黑板写出设计好的几个唱名,通过游戏《比比谁的本领大》,让学生加上不同的拍号、增 (减) 时线、附点等,按拍号划分好小节,全班视唱。这样的练习,既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和音准、节奏感,又运用和巩固了已学过的音乐知识,强化了节拍训练,同时激发学生对写作曲谱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此外,调式音阶的训练既能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还能使学生对各种调式风格的歌曲有初步的感受,大调歌曲欢快、明亮,小调歌曲优美、抒情,并能恰当地表达情感,获得美的陶冶,培养审美能力。

3 将器乐引进课堂,在提高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同时培养音准和节奏感

小学音乐课的器乐教学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有多方面的爱好。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有助于音准和节奏感的培养,也有助于识谱能力的提高。如学生学习二声部合唱练习,我让一个声部的学生用器乐(口琴或竖笛)吹奏,另一个声部的学生轻声唱谱,待掌握了音准节拍之后,再同步进行练习,这样学起来既快又轻松,并能达到声音协和、声部均衡。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鼓励学生自制打击乐器,如串铃 (酒瓶盖) ,沙锤 (易拉罐装沙子) 等,学生能用打击乐器摹拟生活中的音响,并为歌曲配简单伴奏。

器乐教学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懂得没有集体的合作就不能达到良好的音响效果,从而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学会与人相处,在相互合作中形成良好的品格,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

摘要:对于音乐教育来说, 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是必要的, 这不仅是人的整体素质中的音乐素质的一种需要, 同时也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奠定基础。引导小学生在新课程标准下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 笔者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做起: (1) 从养成学生正确的歌唱习惯做起; (2)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对学生进行音程、节拍、节奏及调式音阶的训练; (3) 将器乐引进课堂, 在提高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同时培养音准和节奏感

关键词:小学生,新课程标准,音乐知识,音乐技能,学习,引导

参考文献

[1] 李焱.浅谈如何演绎声乐作品的韵味[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 (6) :52-53.

[2] 郑晔.论爵士音乐的风格特征[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 (6) :54-55.

上一篇:略议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工作现状与对策下一篇:试析采矿工程施工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