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品论文范文

2022-05-10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体育产品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和逻辑比较等方法,对赣南特色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和营销的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赣南特色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应坚持: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资源相融合;民俗体育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山地户外体育旅游项目开发。

第一篇:体育产品论文范文

我国体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摘要:对体育文化旅游概念进行界定,运用昂普(RMP)分析方法,对河南体育文化旅游开发进行资源(R)分析、市场(M)分析和产品(R)分析,据此提出河南体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总体框架与具体策略,以期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为河南体育文化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文化旅游;旅游产品;昂普(RMP)模式;河南

Study on Development of Sport Culture Tourism Product in China

———With Henan Province as a Case

LEI Bo1, XUE Bao-qi2, FAN Li1

(1.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Nanyang 473061, Henan China;

2. School of Environment Science & Tourism,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Nanyang 473061, Henan China)

Key words: sport culture tourism;tourism product;RMP analysis;Henan province

投稿日期:2011-05-04

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体育文化旅游研究”(项目编号:2009BTY004)。

作者简介:雷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随着奥运会、各大世界杯赛为代表的全球性体育赛事的形成和举办,体育运动最近一百多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形成了具有广泛吸引力的体育文化[1]。体育是一种文化形式,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无论从广义上还是从狭义上理解,体育文化旅游其实质是以体育文化为核心内涵,将这种文化通过旅游形式进行表达,并在旅游过程中实现对体育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具体实践。本文从狭义的角度审视和研究河南体育文化旅游的开发。

河南地处中原,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其中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领域广泛,诸多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如少林拳、太极拳、汉代体育、节庆体育及民间民俗体育等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欣赏价值,适合开发为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丰富河南文化旅游的内涵。如何利用丰富的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将资源转化为旅游者乐意接受的旅游产品,并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旅游品牌,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在界定体育文化旅游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吴必虎提出的昂普(RMP)分析模式,对河南体育文化旅游开发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能为河南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供相应的思路和参考。

1 河南体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RMP分析

针对我国旅游产品开发正经历由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化,即从R-P(资源-产品)共生向R-P(资源-产品)提升模式转化,吴必虎提出了旅游产品开发的昂谱(RMP)模式,即以旅游产品为中心,进行R性分析(Resource Analysis)和M性分析(Market Analysis),以此为基础进行P性分析(Product Analysis),并最终提出以旅游产品为中心的规划框架[2]。该模式对文化类旅游资源的评价、开发和规划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3],被许多学者应用于旅游产品开发研究[4,5]。

1.1 旅游资源分析(Resource Analysis) 旅游资源的概念有多种,但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属性是其理论核心,只要是具有开发为旅游产品的潜力的事与象,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可视为旅游资源[2]。体育文化旅游资源是吸引体育文化旅游者的客体,是体育文化旅游活动得以实施和体育文化旅游产品得以形成的原料和基础。河南地处中原,为中国古文明的摇篮和中华民族最早的聚居地之一,孕育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自古以来,中原地区体育运动盛行,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项目众多,有名扬天下的“少林禅宗武文化”和“太极养生文化”,以及“宋代蹴鞠”、“踩高跷”、“划旱船”等民族传统体育。这些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同时也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根据其内容和活动性质,可以将这些体育文化项目划分为竞技类、游戏类、舞蹈类、表演类、节会类、养生类等6大类型和332个项目[6],涉及生产、生活、农事、民俗、艺术等多个领域,且形式颇多。仅就舞蹈类而言,其形式就有奇异壮观的三门峡和尚顶灯舞、蜚声中外的古荥龙舞、丰富多彩的卫辉民间舞(包括表演艺术狮子、龙灯、旱船、推车、高跷、背阁、抬阁、八挂秋、花棍腰鼓、秧歌等,以及杂耍艺术二鬼扳跌、姜公背姜婆、大头和尚戏刘翠、跑驴等)、焦作的喜庆三舞(即龙、狮、虎等)和拜神祭祀的巫舞、信阳地区的花鼓舞、富有哲理的鲁山鹤蚌舞、欢快活泼的叶县霸王鞭七人舞、声势浩大的郏县曹操庆功铜器舞、司马懿得胜鼓、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南阳踩街舞、一生多旦且唱且舞的商丘花鼓舞、具有讽刺戏剧性质的独杆轿舞以及着力刻画不同人物性格的朴伞舞等。这些体育文化活动项目根植于中原大地这片沃土,以其独特的仪式和娱乐性吸引着中外游客前来观看、参与,体现了体育、文化和旅游的融合。

河南体育文化旅游资源根植于河南这片沃土,除具有人为性、异质性、时代性、文化性以及层次性等文化旅游资源的一般特征[7]外,还具有项目众多,涉及领域广泛;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以非物质遗产为主,分布广泛,地域组合良好等特点。然而,旅游资源并不等于旅游产品。作为原材料,旅游资源要制成旅游产品,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加以筛选、加工,甚至再创造;在充分考虑市场对资源转化产品的需求的同时,也要注意哪些资源可以作为参与性、大众性开发,哪些不能[2]。因此,怎样将河南丰富的体育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是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虽然近些年河南在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产品转化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其中也不乏有比较成功的例子,如武术(少林拳、太极拳)旅游的成功开发,但仍然存在着要素配套不完善、服务功能不健全、缺乏“活化”载体、表现内容和手法缺乏体验性和参与性、资源粗放利用、高端产品和客户偏少等问题。在国内旅游处于“买方市场”条件下,旅游替代品竞争日益激烈,而多数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为“资源产品提升型”,这样的资源结构状态,将资源转换成产品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无形中增加了开发河南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难度。

1.2 旅游市场分析(Market Analysis) 旅游产品本身的特性使得旅游者对产品的需求具有特殊规律。根据马斯洛(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对旅游产品的消费属于高层次消费,必须以较高的收入为前提。河南省属于中等收入省市,据《2010年河南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资料显示,2010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 930.26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7.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 838.49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 523.73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1.0%;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 682.21元,比上年实际增长4.7%。由于中高收入群体收入稳定,他们非常重视体育健身和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消费。

不同的旅游产品之间也存在着弹性方面的显著差别(表1)。体育文化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产品,既具有体育旅游的特性,又具有文化旅游的内涵,旅游者对体育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有着特殊的规律。从体育旅游的角度看,参与者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娱乐、健身、休闲和寻找刺激等[8],体育文化旅游具有观光、周末短途度假等旅游产品的特性,需求弹性相对较小,客源相对固定,以省内及周边省份临近地区游客为主。从文化旅游的角度看,参与者的动机主要是希望了解异地他乡的风土人情(包括了解其音乐、艺术、民俗、舞蹈、绘画及宗教等),体育文化旅游则具有文化旅游产品的特点,属高级旅游产品,需求弹性很大,如果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和较高的层次,也会对远途游客有很强的吸引力。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收入的提高及带薪假期的延长,以及社会压力的增加和对释压需求的期待,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已不满足于在各个旅游点之间长途跋涉疲于奔命的传统观光益智旅游方式[2]。人们的旅游消费逐渐向高娱乐性、高参与性、高艺术性、高文化性方向发展[9]。体育文化旅游集娱乐、健身、艺术、参与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较强的参与性、观赏性、健身性、广泛的民俗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必然会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河南作为文化旅游大省,文化旅游特点鲜明,通过长期积淀,形成了“包容万象,海纳百川”的文化品格。河南体育旅游人文资源通过保存、重建展现出厚重的人文内涵,形成了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如登封的少林禅武文化、焦作陈家沟的陈氏太极拳、南阳的汉代角抵戏、开封宋代的蹴鞠、盘鼓等。其中“少林拳”、“太极拳”在海内外形成了巨大影响,少林武校遍及世界各地,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专门研学少林武术的学校和团体,少林功夫拥有洋弟子300多万[10];“太极圣地”陈家沟以厚重温和的中原文化气息,吸引大批太极拳爱好者前来寻根溯源、拜师学艺、参观旅游。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人数会不断增加,体育娱乐消费将飞速增长,广阔的前景使体育文化旅游必将成为河南旅游业发展的新增长点。2010年河南全省接待海内外游客25 845万人次,同比增长10.27%。据调查,中国民众出游动机中康体健身占37.3%、参加运动占29.3%[11]。以此来估计河南体育文化旅游的市场规模,2010年河南共接待以康体健身、参与运动为目的的游客就有17 212.77万人次,河南体育文化旅游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1.3 旅游产品分析(Product Analysis) 体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特色和创新是其开发成功的关键。旅游产品开发重在突出特色。特色表现为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形式的独特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协调性[12]。体育文化旅游活动主要是通过参观有特色的体育文化景点或参加有特色的体育活动给人以教育和启迪。因此,应坚持突出个性、明确主题、新颖组合、推出精品等原则,认真分析资源、环境的地方性,注重形式的新颖性,通过项目策划,以文化融入(通过建设点缀、体育设施内涵和解说系统赋予产品文化)与氛围营造(通过建筑形式、街道装饰、服饰、标识系统营造文化氛围)为手段或者通过体育文化项目(如民俗体育文化苑、节庆体育表演等)建设,将河南具有垄断性的体育文化资源转化为轻松的、大众化的、可体验的旅游产品,从而实现对河南体育文化的旅游表达。如河南耗巨资打造的大型武术文化特色剧目《风中少林》,实现了武术、文化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观赏性和艺术性都很强,使人深刻体会少林武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又如河南电视台打造的大型武术娱乐节目《武术风》,包括绝活、名人、表演、参与四大版块,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中华武学的博大精深,让观众在精彩与快乐中体会“搏艺有道,娱乐无边”的魅力,定位独特,构思新颖,深具文化特色。

创新是文化旅游腾飞的“金钥匙”。旅游业创新是指根据旅游业发展状况构思出新产品和新服务。体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必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一是主题创新,顺应市场需求潮流适时推出新的产品内容,在动态中把握并引导旅游需求,充分依托市场,引领旅游消费时尚;二是类型创新,根据资源的类型特征,完善和提升现有产品质量,同时不断补充开发新产品,满足多层次旅游需求;三是功能创新,依据分层次、有重点的开发原则,运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多角度、深层次挖掘体育文化资源内涵,对相关旅游设施进行多功能综合设计,在突出产品核心功能(康体、健身)的同时,尽量丰富其支撑功能(娱乐、养生)和辅助功能(休闲、度假);四是形式创新,通过融入现代元素、利用现代表现手法和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以迎合现代人不断变化的审美需求。如近年河南推出的体育文化旅游精品《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以少林功夫和禅宗文化为素材,融入了现代化的声、光、电等技术手段,深受游客欢迎,推出当年就接待游客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 500万元[13]。创新是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不可或缺的元素,通过创新性开发设计,使缺乏载体的非物质性体育文化旅游资源获得恰当的表现形式。根据河南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特点及市场需求,推动体育、文化与旅游联姻,将竞技体育项目与大众健身运动紧密结合起来,将体育表演项目与节庆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将体育竞技、体育表演和大众健身与节庆活动及旅游观光、休闲体验紧密结合起来,创新体育、文化与旅游的组合模式,构建民俗表演、竞技娱乐、休闲养生、民俗节庆及旅游购物五大系列旅游产品(表2),优化组合体育文化旅游线路,面向市场,强化创意,逐步形成具有河南各地特色的体育文化旅游品牌。

表1 国内常见旅游产品的需求弹性

资料来源:根据参考文献[3]整理。

2 基于RMP分析的体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构想

2.1 总体思路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河南体育文化旅游开发应遵循以下思路:以资源特色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健身、娱乐为主线,突出休闲、文化、养生三大主题,构建民俗表演、竞技娱乐、休闲养生、节庆参与、旅游购物五大系列旅游产品(表2),重点打造“少林禅宗文化游”、“太极养生文化游”两大旅游品牌。依据这一总体思路,构建河南体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总体框架见图1。

表2 河南体育文化旅游产品系列

2.2 开发策略

2.2.1 坚持“四性”原则,开发适宜性旅游产品 国内旅游消费正从观光旅游向观光、度假与专项旅游并重转变,顺应国内旅游消费新潮流,河南体育文化旅游开发必须坚持以下四个原则:一是文化性原则。围绕武术文化、民俗文化、地方节庆文化等进行产品设计、开发,提升河南体育文化旅游产品的内涵与品位。二是参与性原则。旅游产品设计、开发要力求超越传统的陈列式、观赏式静态旅游,向表演式、参与式动态旅游提升,使游客“事事可参与,处处可游戏,时时会心动”。三是独特性原则。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必须因地制宜,注重旅游环境,突出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四是多样性原则。体育文化旅游产品要多样化,改变传统的单一主题旅游格局,向多元化主题旅游格局转变,满足多层次旅游需求。在以上四个原则指导下,以现有资源为基础,把握旅游市场需求趋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开发适宜性(适销对路)旅游产品,摒弃由开发盲目性所致的资金、资源浪费,从而保证开发效益的最大化。

2.2.2 制定专项规划,加强重点产品(项目)开发 规划是保证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为避免因产品低层次开发及产品雷同等所造成的旅游恶性竞争,必须从全局观点出发对全省体育文化旅游进行综合规划,依据市场需求和各地自身的资源特色,推出一批能体现全省特色及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旅游产品或项目。通过重点产品或项目建设,带动全省体育文化旅游的发展。从全省特色来看,目前应重点开发以下两大项目:一是中华武术文化博览苑。以武术文化为主题,集中展示河南历史上各门派武术源流和特色,在突出中国功夫文化观光主导功能的基础上,综合配套武术文化博览、武术教学与训练、武术比赛、健身娱乐、节庆旅游、观摩交流、修学研究、会议度假、武术信息等多功能主题武术文化游,打造河南“武源文化”品牌。二是中原体育民俗博物馆。以民俗文化为主题,集中展示中原各地民俗体育、民间体育的内容与特色,通过多种动态展示、表演项目,形成以休闲娱乐为主导、以民族文化、地方特色为核心的,健康、文明的民俗旅游社区。加强地方体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理,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开发设计一批与地方文化相融合、体现地方特色的产品或项目,充实地方旅游的内涵,如开发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乐舞表演、古代游戏、古代体育(如汉代的角抵戏、宋代的蹴鞠)等旅游项目。

2.2.3 整合优势资源,打造体育文化旅游精品 河南各地体育文化资源既有相似性,又具多样性,且项目多,分布广,特色不同,优势各异,因此必须对各地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开发,打造体育文化旅游精品,提升河南体育文化旅游竞争力。打造河南体育文化旅游精品,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资源整合。一是整合同类型特色资源形成体育文化旅游品牌,如可以“少林拳”、“太极拳”两拳文化为核心,整合各种特色拳术流派,形成河南武术文化品牌;二是整合相邻地域资源形成体育文化旅游规模,如可以运动休闲为主题,设立体育文化旅游专线,串联不同等级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实现“以大带小,以强带弱,科学发展”;三是整合特色品牌资源形成体育文化旅游联动,如可以“两拳”文化为核心产品和支撑品牌,以特色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以完善区域旅游交通网络为手段,实现不同特色体育文化旅游产品的互补、互动、相互涵盖,形成“点线面”协调发展、区域联动的体育文化旅游发展格局。加强与其他旅游资源联姻,实现与红色旅游、绿色旅游的融合开发,互促互动。

3 结 语

体育文化旅游以体育文化为核心内涵,将这种文化通过旅游形式进行表达,并在旅游过程中实现对体育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具体实践。河南地处中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领域广泛,许多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欣赏价值,适合开发为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文章运用昂普(RMP)分析模式对河南体育文化旅游开发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从资源条件看,河南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项目众多,涉及生产、生活、农事、民俗、艺术等多个领域。但基本都是“资源产品提升型”资源,从资源向产品转换难度大,且在开发上仍然存在要素配套不完善、服务功能不健全、缺乏“活化”载体、表现内容和手法缺乏体验性和参与性、资源粗放利用、高端产品和客户偏少等问题。从市场条件看,体育文化旅游集娱乐、健身、艺术、参与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较强的参与性、观赏性、健身性、广泛的民俗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必然会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河南体育旅游文化资源展现出厚重的人文内涵,“少林功夫”、“太极文化”等在海内外形成了巨大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人数会不断增加,体育娱乐消费将飞速增长,广阔的发展前景使体育文化旅游必将成为河南旅游业发展的新增长点。为更好地利用现有的体育文化资源,适应市场需求,必须注重产品主题、类型、功能及形式创新,以创新彰显特色,构建民俗表演、竞技娱乐、休闲养生、民俗节庆及旅游购物五大系列旅游产品,逐步形成具有河南各地特色的体育文化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1] 麻益兵.民俗文化的现代旅游表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吴必虎,俞曦.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3] 吴必虎.区域旅游开发的RMP分析——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103-110.

[4] 于可红,顾兴全.基于RMP分析的城市体育休闲旅游开发与管理:以杭州市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5):597-599.

[5] 潘明荣,韩晓鸣.基于RMP分析的浙江体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2009,8(5):234-240.

[6] 郭建洲.河南省体育旅游资源分析及开发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2):33-36.

[7] 张春香.河南省文化旅游资源识别与竞争优势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6,14(6):91-93.

[8] 于素梅.我国不同群体参与体育旅游的动机调查与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4):47-49.

[9] 邱云美,封建林.畲族传统体育旅游价值评价及开发[J].丽水学院学报,2005,27(4):22-25.

[10] 魏火艳.河南省体育旅游市场环境与产业提升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10):119-121.

[11] 闰金亮,李吉跃.中国民众旅游动机与行为研究[J].社科纵横,2008,23(6):31-47.

[12] 柳伯力.中国西部体育旅游开发:理论探讨与对策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13] 张明灿.旅游演出促河南文化旅游转型升级[N].中国旅游报,2008-11-17.

作者:雷波 薛宝琪 范例

第二篇:赣南特色体育旅游产品营销策略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和逻辑比较等方法,对赣南特色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和营销的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赣南特色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应坚持: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资源相融合;民俗体育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山地户外体育旅游项目开发。产品营销策略:加强民俗体育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在资源整合中实现保护开发的良性循环;结合当前教育趋势,打造研学教育路线;利用网络媒体与自媒体,推广特色旅游产品;提高服务质量,迎合消费需求。

关键词:赣南地区;体育旅游;产品;营销

赣南地区人文历史资源丰富,包括红色文化资源、山地户外自然资源、水类自然资源和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因此,非常适宜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紧紧依靠民俗体育文化和生态文化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个体的协同作用,打造独具一格的赣南体育旅游产品。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深入实施,大力发展特色体育旅游产业,对于改善赣南经济社会发展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赣南特色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建议

1.1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资源相融合

休闲时代下人们旅游的目的开始从单纯的注重心灵惬意和愉悦的休闲方式向倡导身心一体的、充满多重刺激元素、亲身体验性的休闲方式转变。为此,要增加运动、探险等体验性元素,满足游客身心需求。赣南红色体育旅游产品可以借鉴其他省份红色景区的成功经验,一是山东君安举办红色体育运动会,设置的运动项目:有渡河、掷手雷、抢南瓜和运担架等体育旅游项目;二是浙西红色运动会项目:有独轮车支前、我们都是神枪手、飞夺泸定桥、挺进大别山等红色体育文化主题活动。赣南应利用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红色体育旅游项目。如为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的红色定向越野比赛、纪念红军长征胜利的环城慢跑比赛等群众参与性高、身体素质要求不高的比赛形式。摆脱单纯瞻仰观赏式的红色旅游弊端,融入参与度高、体验性强的体育活动项目,使广大游客在接受优秀革命传统文化教育和熏陶的过程中,增强体质,增进健康,领悟革命成果来之不易,需倍加珍惜,从而满足游客多重心理需求。

1.2民俗体育文化与旅游相结合

赣南拥有多彩绚丽的客家民俗文化和民俗体育活动,包括傍牌舞、九狮拜象、舞春牛、鲤鱼灯、席狮、傩戏、竹篙火龙、犁狮、三节龙等。客家文化历史悠久,是我国文化一个璀璨的明珠。赣南客家文化同宋城文化齐名,共同组成独特的赣南文化。赣南是客家文化的发源地和集聚地,被称为客家祖先南迁的第一站。故此,可以开发“中国客家第一漂”、“东江水上探险远足”等蕴涵客家体育文化的体育旅游产品,来作为特色体育旅游的民俗文化品牌项目。上犹五指峰峡谷漂流,通道总长5公里,沿途奇石、森林等自然风光绮丽,使游客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挑战自然、超越自我,给予游客多重刺激,满足游客多重心理需求。

1.3山地户外体育旅游项目开发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使人长期处于高负荷的状态之中,需要走向自然,释放自我。赣南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拥有得天独厚的山地户外运动地理优势,可将已开发的小武当山、阳岭、九连山、丫山等山脉,连成一片,形成区域联动优势。打造徒步、登山、越野等户外运动项目,再结合野外生存、、跳水、蹦极等探险类体育运动项目,形成独具特色的户外运动。

大力推广以红色研学旅行为主,辅以少兒户外拓展,聘请专业教练,重点开设队列队形、军事射击、拳击、游泳等训练内容,使学生掌握野外生存所需的各种知识和基本应急技能,增强受训者的体能和技能,培养自觉锻炼和危机处理意识,提高参与者的综合素质水平。

2赣南特色体育旅游产品营销策略

2.1加强民俗体育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在资源整合中实现保护开发的良性循环

赣南拥有丰富的民俗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为了更好的开发需要政府各相关部门和企业加强资金、人力、物力投入,深度挖掘民俗体育文化的价值内涵,对已知民俗体育文化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归档和保存,从而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保护是在保存的基础上发展和传承的。现代产业化发展方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将传统文化引入现代社会生活,一方面又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造成某种程度的建设性破坏。面对此种情况,应该寻求一种平衡方式。在开发性保护过程中,融入符合当代审美情趣的因素,边开发边保护,边保护边开发,在多种资源整合开发过程中真正做到保护开发的良性循环。

赣南石城客家灯彩,历史悠久,灯的种类繁多,灯的歌声欢快,舞蹈优美,服饰色彩鲜艳而喜庆,曲目短小,演出场地要求不高,具有独特的神、魂、韵。她集文艺性、观赏性和锻炼性于一体,历经沧桑而不改,是石城人们庆贺吉祥喜庆时刻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2008年赣南客家灯彩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于加强对客家灯彩文化的搜集、挖掘、整理和开发,全面推进灯彩文化乃至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资源整合,弘扬赣南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2结合当前教育趋势,打造研学教育路线

2016年11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加快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养成文明旅游行为习惯。在这一政策趋势下,开发赣南地区有红色文化资源与研学旅行新产品,让中小学生学习体味和感受红色历史,感悟自身使命。在这基础上加入体育项目的学习与体验,让中小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树立保护环境意识,促进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抓住青少年市场,不断扩大赣南特色体育旅游种类与服务质量,丰富产品内容与形式,从而拓展服务目标,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2.3利用网络媒体与自媒体,推广特色旅游产品

利用网络媒体平台,搭建沟通平台,满足游客各种健身需求,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充分利用网络和自媒体平台与传统营销手段相比,营销成本降低了,但影响力和知名度却大幅增加。宣传中要突出赣南地方特色,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宣传计划,完善营销策略,不仅面对高端人群也要面向大众消费群体。同时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制定不同宣传策略,瞄准目标群体,准确匹配群体需求,提供多元化的体育旅游产品和个性化的健身计划。整合区域外的网络媒体和自媒体资源,加强区域合作,精心打造区域优势互补的体育旅游产品和线路。整合媒体资源,加强与旅行社、体育行业服务企业的线上线下战略合作,加强体育旅游品牌建设,创新产品设计意识,通力打造极具吸引力的体育旅游形象宣传片。实施全球化营销,加强营销策划创新。如在旅行签证、出行和住宿等方面尽可能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积极推广赣南特色旅游产品,吸引更多国外游客欣赏赣南美景,体验赣南民俗体育活动所带来的别样刺激。

2.4提高服务质量,迎合消费需求

体育产业和旅游业归根结底是一种服务行业,服务质量是其生存的保障。在此基础上,赣南应在特色体育旅游项目开发中,重点注意和加强服务创新升级。

变被动为主动,改进服务格局。例如,强调线上和线下模式的结合,全面完善消费者的需求内容。利用互联网平台与消费者进行沟通,整合消费者在互联网上的需求,及时提供创新服务。例如,在赣南举办的马拉松比赛中,组织者根据参与者对营养用品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供应套餐,以新的服务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些措施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参与,也有利于促进赣南体育赛事旅游的快速发展,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旅游体育休闲项目。

2.5本土赛事品牌化发展

我国的经济发展政策面临转折,这久导致了很多行业的转型与升级。体育旅游恰好就是体育和旅游的升级产品,其中的体育赛事一直就是国家大力支持的体育产业之一,国家针对体育赛事的发展连续出台许多政策扶持和鼓励。就目前形式而言,正式赣南地区加快建设与发展体育赛事的良好阶段。

赣南地区需要把发展独具特色的品牌产品作为重点,打出自身的品牌和口号,吸引更多游客的来玩、来体验、来娱乐。当赣南地区形成自身的特色,打造出赣南地区独有的运行模式,并逐渐升级,并树立品牌意识,现有的精品特色体育项目进行品牌包装,提升赣南地区的体育旅游竞争力。只有升级和包装自己的品牌,人们的消费意愿也会显著提高,逐步形成品牌效應,最终吸引一批稳定的消费群体。

2.6加强体育旅游专业性人才培育

我国高等学校应担负起重任,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建立体育旅游专业,为体育旅游产业培养人才,解决当前体育旅游高端人才的大量缺乏的就业缺口。另外,对现有的管理者,要进行长期的有针对性的教育,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和有经验的人员进行知识讲座和培训,拔高现有管理人才专业知识,技能和管理能力和专业水平。

2.7加强赣南县域的联合开发,形成品牌优势

打破行政规划造成区域间信息畅通、碎片化、恶性竞争的现象。我们可以在赣南地区设立专门的事务管理机构来管理赣南地区的事务,并制定统一的赣南发展规划。以特色体育旅游项目作为重点,以市场为倾向为指引,以资源为根基,结合赣南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的,科学的,可循环发展的“赣南全球旅游发展规划”。实施特色体育小镇、乡村旅游示范村、重点风景名胜区、重点旅游项目建设规划到路线上,细化到点,实现多整合。坚持项目驱动,抓好重点旅游项目。树立全球旅游理念,以大型项目带动大型旅游,积极吸引大型资本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康晓梅,徐虹,杨静怡,卢振军.体育旅游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08).

[2]张波,王泽刚,樊莉.四川省体育休闲旅游开展条件与对策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20).

[3]胡艳丽.四川发展体育旅游的SWOT 分析及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7(04).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赣南地区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路径研究,编号:15TY08)。

作者简介:曾文,男,1963-,江西赣州人,副教授,本科,体育教学。

作者:曾文

第三篇: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困境及成因

摘 要: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以彰显社会公正为价值目标;以政府供给为主导;以制度安排为保障。并表现出供给滞后、低效和失衡等困境。究其原因可归纳如下:供给主体的利益取向差异是供给困境形成的根本原因;广大农民对公共产品需求层次的价值选择,是导致供给滞后的内在原因;社会性价值取向下各级政府间的利益博弈,导致了总体性的供给效率降低;政府与市场、非赢利性组织等主体责任不明,并缺乏制度保证和法规约束,导致强权博弈,使得供给效率不高;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博弈,导致非实物产品和隐性产品有效供给不足;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与农民体育偏好表达机制间的矛盾,导致民族民间产品供给不足;商业性价值取向下以“体育旅游”为主导的市场供给主体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导致农村自然生态的破坏和区域内产品供给过剩。

关键词: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困境;成因

Key words: rural public sports products; supply; difficulties; causes

如果说我国一度在公共体育产品的投入上侧重于竞技体育是基于有效增强民族内聚力和民族自豪感方面因素的考量而使其带有泛政治化和工具理性的特点。那么随着《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出台以来带有普遍性的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行为则表明国家对体育事业发展的价值考量已侧重于追求社会公正、提供社会服务、谋求城乡协调发展和培育新型农民。并且现阶段加强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是适应农村经济、文化、社会稳步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建立可持续的良性发展机制的客观要求。然而,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农村人口众多,民族文化各异,不同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及农村体育基础薄弱等原因导致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还处于整体滞后、低效和结构失衡的状态,对这一问题的深刻认识并对其原因进行剖析是实现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价值的前提,也是制定相应发展对策的依据。

1 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内涵、特征与分类

1.1 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内涵 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相对应,其包括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两类。萨缪尔森认为纯粹意义上的公共产品是指“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1],如国防。其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非排他性和外部性三个特征[2]。布坎南认为在以上两者之间还存在着“非纯公共产品”,也叫“准公共产品”[3]。其后又有学者指出“准公共产品”同时具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特性,只具备一定程度的消费的非竞争性或者受益的非排他性[4]。

在上述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国学者研究认为农村公共产品是指农村地域范围内,用于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公共需要,市场不能提供或不能完全提供的、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社会产品[5]。它涵盖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社会福利的方方面面。关于公共体育产品的概念问题有研究指出,农村公共体育产品应是指以农村为服务区域的,在消费和使用上具有一定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体育设施和服务,主要包括各类用于开展农民全民健身活动的公共体育设施等实物型农村公共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农村体育政策、法规等非实物型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等[6]。通过上述概念的分析表明,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内涵应当具备如下基本要素:农村地域内;涵盖物质产品、服务及制度;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表明农村公共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的范畴。基于以上认识本研究认为,农村公共体育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的范畴,其目的在于满足广大农民的体育文化需求,旨在彰显社会福利与平等,在消费和使用上具有一定程度的非排他和非竟争性性,在所追求的效用上具有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的公共体育设施、服务与制度。

1.2 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特征 依据公共产品的相关理论,认为农村公共体育产品具有一定程度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及外部性特征。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非竞争性特征,是指其以不存在拥挤成本为前提。如果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不足则就存在着拥挤成本,随着消费人数的增加,必然导致农村公共体育产品具有竞争性,因此其只具备一定程度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特征是指公共产品一旦被提供,不能够排除任何人对它的消费,但是对农村公共体育产品来说,因村级管理组织的责任规避行为,使得农村公共体育产品在特定的情况下具有了排他性。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选址,将其建在农村学校内,这一做法虽具一定的合理性,但也体现了村级管理组织对体育场地、器材维护责任的规避行为,使其至少在特定时间段内具有了排他性。农村公共体育产品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特征,表现在其不仅有助于增强农民体质,还有助于促进广大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从长远来看,对塑造新型农民亦具有积极意义。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农村公共体育产品除具备上述特征外,还具有需求的高层次性特征、地域性特征和文化传承性特征。需求的高层次性特征是指,根据目前我国农村社会整体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来看,农村公共体育产品对于大多数的农民来说并非是急需的公共产品,还处于相对的高层次需求阶段。地域性特征是指我国不同地区的文化、自然地理环境、气候以及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了该地区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形态的差异以及体育习惯、行为的偏好。文化传承性特征是由于农村社会的弱流动性和“熟人社会”使得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能够得以很好的传承,并对农民的体育习惯和行为的偏好产生持久的影响。

1.3 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分类 关于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外延,闵健的研究按照产品的物理属性,将其分为“物质型产品”和“非物质型产品”,根据受益范围和相应的提供主体,又将其分为全国性或是地方性的公共体育产品[7]。还有研究将农村公共体育产品分为物质型与服务型产品;法律与法规型产品和责任与义务型产品[8]。可见研究目的、任务及分类标准决定了具体的分类形式。因此根据本研究目的的需要,本研究将农村公共体育产品分为如下几类:第一,根据存在形态,分为实物与非实物公共体育产品两类。第二,根据供给主体在实践中出现的“责任规避”现象,将其分为显性与隐性公共体育产品两类。因显性公共体育产品容易被监管部门感知,通常是政绩评估的载体,隐性公共体育产品因难以为监管者所感觉,成为公共体育产品供给的薄弱环节。第三,根据供给主体的不同,将其分为公池体育产品与俱乐部体育产品,这一分类有助于明晰不同的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主体的利益诉求和利益的实现机制。

2 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行为的特点

2.1 以彰显社会公正为价值目标 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的价值目标是其供给实践的基本前提。2006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其中明确指出“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开展‘文明村镇’和‘文明户’活动,引导农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9]。可见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以培育新型农民,以彰显社会公正为目标。农村公共体育产品属于发展满足型公共产品,中央政府的积极作为其目的在于凸显公共体育文化产品的社会性价值,培育新型农民,彰显社会公正。而这一价值目标的深刻社会背景则是改革开放30年来巨大的经济成就,以及我国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人口素质的瓶颈问题。

2.2 以政府供给为主导 发达国家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上具有的显著特征是以制度化、法制化来保障对农业的投入;建立了多元化的供给体系;农民组织化建设程度高[10]。从这一特点中可以看出,制度化、法制化与组织化是多元供给主体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保证。我国自家庭联产承包制实施以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逐渐由单一的政府主体供给向政府、私人、社区及第三部门等多元主体转变,至目前的确也基本建立了多元供给主体的框架体系[11]。然而,由于相关制度法规不健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供给主体之间边界模糊、供给主体的“缺位”和“错位”现象,从而导致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水平低、结构不合理、效率低下成为一个普遍问题。

以上现象在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虽然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主体包括:政府、农村社区(村委会)、市场、非营利性组织以及农民自身。但事实上在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政府。

2.3 以制度安排为保障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以政府为主导,在供给实践中政府既是供给政策的制定者,是体育行政的绝对权利机构,也是高度集中的资金安排的主体,加之政府对彰显社会公正的价值诉求,因此政府通过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来落实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就成为政府决策的最优选择。 从2002年颁布实施《农村体育工作暂行规定》,2003年颁布实施《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2005年颁布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出台,证明了我国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行为的制度保障性特征。应该认识到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切实有效的保障了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有效供给,使得工作落到了实处。同时也使得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种类统一规定性有余,而灵活性不足。

3 我国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困境

3.1 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滞后 我国政府主导下的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虽有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建设成就为支撑,但是面对我国数亿人口的农民来说难免力不从心。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截止2003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各类体育场地850 080个,其中乡(镇)村的体育场地仅有66 446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8.18%。这一数据显然与我国农村人口比例不相适应[12],表明我国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严重滞后于城市的供给。此外,具国家统计局农村司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统计显示,截止2006年12月31日我国农村社会服务的基本状态如下:87.6%的村在3公里范围内有小学,69.4%的村在5公里范围内有中学。30.2%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10.7%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13.4%的村有图书室、文化站,15.1%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74.3%的村有卫生室,76.1%的村有有行医资格证书的医生,16.3%的村有有行医资格证书的接生员[13]。由此可见在我国农村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上,仅10.7%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处于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产品的最后。也就是说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总体上滞后于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产品。

3.2 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低效 据“中国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06”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共产品的供给表现出效率低水平趋同的特点。主要体现为各地基本公共产品投入产出相对效率没有明显差异,政府基本公共产品整体属于“投入型”而非“效率型”,地区公共产品差距主要表现为投入差距,而非效率差距。《报告》建议要进一步加大对公共产品的投入,特别是要加快推进公共支出结构的优化调整,引导财政资金优先向公共产品领域倾斜,推进我国公共产品由“投入型”逐步向“效益型”转变[14]。

在我国公共产品供给整体低效的大环境下,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低效的问题表现的更为突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政策导向层面来看,政府与市场、非赢利性组织等供给主体的权利、责任、义务不明确,导致政府在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中责任过重,而市场、非赢利性组织的积极性不高,使得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的灵活性不足,不能很好的适应农村体育需求的变化,最终导致效率降低。其次,诸多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由政府统一供给的体育场地设施(篮球场、乒乓球台等)是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主要形式,甚至在某些经济发达地区还出现了此类体育场地设施供给过剩的局面,而农民身边的民族、民间公共体育产品供给不足,导致提供的公共体育产品的产出效益不明显;第三,部分基层政府组织为规避场地器材的维护责任和展示政绩将国家供给的体育场地建在村委会大院内、学校内或旅游景点附近,从而导致实际使用效率降低。

3.3 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失衡 从宏观上看其表现为区域间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失衡和城乡间的公共体育产品供给失衡。也就是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不平衡和乡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远远落后与城市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

从微观的视角来看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失衡主要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实物产品供给与非实物产品供给失衡。也就是政府多热衷于投资看得见、摸得着的“硬”公共体育产品,如体育场地设施等,尽管部分体育场地设施的利用率并不高,但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依然对此有高度的热情。第二,显性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和隐性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失衡。突出的表现为制度供给能够得到有效保障但制度的执行不利。农村体育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制度是显性公共体育产品,对于此政府表现出积极作为的态度,而对于农村公共体育政策、法规、制度的执行保障条件,执行能力等却往往被忽视。第三,人工体育产品供给与自然体育产品供给失衡。主要体现在依托农村自然环境开发的体育旅游产品没有得到政府的重视和规制,导致其开发无序。

4 利益博弈视角下我国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困境的成因分析

4.1 供给主体的利益取向差异是供给困境形成的根本原因 依据“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任何行为主体在其行动过程中都是追求自身效用、利益最大化[15],这是导致不同供给主体利益冲突的深层根源,是造成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滞后、低效和失衡的根本原因。我国农村公共体育产品是高社会价值低商业价值的公共文化产品,以彰显社会公正,培育新型农民为基本价值目标。但是还必须深刻认识不同供给主体利益取向的差异及其冲突。不同主体间利益取向的差异是其在具体供给行为中选择不同供给策略、产品类型的内因,为保障其价值目标的实现,不同的供给主体可能会在局部形成利益冲突。

总的来看,从国家政府的立场和宏观社会发展视角出发必然要以实现社会的公正、和谐为根本目标;基于县、乡(镇)、村等地方政府主体利益的立场出发必须实现政府责任、义务、投入和政绩效益的最优化,因此会导致与上级政府在权利、责任、义务等方面的博弈;从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出发要实现农民主体利益的最大化[16];从体育主管部门的立场出发则要以建立农村体育自主发展的良性机制为目标,避免重复、多次供给;从市场供给主体的利益出发则要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利益诉求。由此可见,在农村文化市场发育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市场主体策略性的选择与旅游相结合参与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是一种理性的策略选择。这一策略选择不仅有利于丰富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类型同时也对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并起到培育农村文化市场的作用,当然在此过程中需要防止“权利寻租”现象的发生。

要避免供给主体间的利益冲突,则需政府转变行政理念,行政重心要向引导、保障、监管社会资本提供公共体育产品方面转变,切实服务于农民全方位、多层次体育产品的供给。

4.2 广大农民对公共产品需求层次的价值选择,是导致供给滞后的内在原因 据2008年公布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我国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构成中文盲占9.5%,小学文化占41.1%,初中文化占45.1%,高中文化占4.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2%[17]。这一农村从业人员的文化构成使其表现出如下特征[18]:勤劳但科学素养与劳动技能层次低;诚实本分但民主政治的意识薄弱;尊重传统乡村文明与文化习俗但封建迷信等“陋俗”尚有较大生存土壤。以上的数据与特征必然决定我国当前广大农民群众对体育的意识淡薄。这一点在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中得到了印证。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数据显示,相当大比例的农民认为生产劳动可以代替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会影响生产劳动。并且城镇人群体质优秀率高于乡村人群,城镇人群体质不合格率低于乡村人群[19]。此外关于我国西部农村体育的调研显示80.0%的村没有专门的体育经费投入,农村体育在镇(乡)村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偏低[20]。

应当认识到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滞后是广大农民群众对体育的意识不高、需求不强的集体价值选择结果。有研究通过实证调研指出,现阶段我国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排序为:医疗保障及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农田、山林水利建设;田间道路和乡村道路建设;饮用水的改善;生产技术指导与培训;义务教育;养老、社会救济;生活垃圾;大规模病虫害防治;市场信息服务;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农用电的改造;计划生育;文化设施及服务[21]。而决定这一集体价值选择的因素包括:我国农村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广大农民现有受教育水平,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特征以及乡村文化习俗与行为习惯等。因此广大农民体育文化需求不强是基于其现实的经济、教育发展水平和生产生活方式做出的理性价值选择结果。而这一广大农民的集体意志必然使其表达有限体育需求的积极主动性不高,因而也就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政府及其他供给主体对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针对性供给,最终导致我国农村公共体育产品滞后。

4.3 社会性价值取向下各级政府间的利益博弈,导致了总体性的供给效率降低 前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的价值属性,指出我国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目前主要体现社会性价值。在这一点上无论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或基层乡镇政府其目标都是相同的。但是,应当认识到在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行为中,各级政府都是“理性经济人”,都具有权衡利弊和行政行为的选择能力。中央政府作为公共产品政策的制订者、组织者和资金提供者,其特点是追求供给效用与效率的最大化;地方政府通常以上级对其政绩评估最优化和最大限度的获得中央政府的资金支持为基本施政方针[22];基层乡镇政府由于层级低,制度约束弱,监督成本高,表现出明显的自利性[23]。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基层政府对公共体育产品供给行为的价值取舍和出发点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基层政府依据各自利益最大化原则所做出的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行为就形成了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行为。在这一信息不对等的动态博弈中,下级政府出于本地区自身利益的理性需要,往往夸大需求,强调财政缺口,以便获得上级政府更多的人、财、物支持。因信息不对称,面对下级政府夸大需求的行为和受财政能力的约束,上级政府会采取统一决策,上收财权,下放事权的策略,导致下级政府尤其是乡镇政府财权与事权失衡。这一博弈行为最终导致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的灵活定和适应性不足,使其总体供给效率降低。

4.4 政府与市场、非赢利性组织等主体责任不明,并缺乏制度保证和法规约束,导致强权博弈,使得供给效率不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多中心理论得到政府与社会的普遍认同。市场与非赢利性组织开始参与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社会制度、举国体制、政府责任角色的“缺位”等使得我国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不足和失衡[24]加之目前我国还缺乏关于市场与非赢利性组织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法规和制度,因而也就导致了政府、市场、非赢利性组织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行为中责权利不明。

多中心理论认为,政府、私人机构、社会组织在供给公共产品的过程中,存在利益的博弈行为,这将影响到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25]。市场主体可能处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出发,其行为导致整体上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降低。此外由于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和法规约束,加之政府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因此当其认为市场组织及非赢利组织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中可能会削弱自己对国家社会的实际控制能力时,就有可能采取强硬的博弈策略,使得处于相对弱势博弈地位的私人及非赢利组织明智的选择“合作”[26]。强硬的政府策略则必然导致市场与非赢利性组织的供给效率不高。

4.5 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博弈,导致非实物产品和隐性产品有效供给不足 绩效评估是公共管理的重要工具。政府的绩效评估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重塑增强政府形象;提高改善对公众的服务水平;监督控制工作开展;激励改进工作进程;沟通反馈加强交流。但是在政府绩效评估过程中不同价值观的博弈将深刻影响政府执政行为。如政府为避免公众的行政监督,不将“政务公开”和“群众满意度”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此外,政府绩效管理是行政改革的目的取向,不管政府是选择服务取向、市场取向或社会取向,都需要区里以“公众利益”为先导的原则。要使政府绩效评估指标引发的政府行政有利于提升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27]。因此,在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中,要关注“效率”与“民主”的和谐,规避因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而引发供给的失衡。

目前在我国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中,基层政府往往受“颜面”和“政绩”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将实物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作为主要工作,如建设体育场地设施等。非实物公共体育产品和隐性公共体育产品因其往往不是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其供给严重不足。这在农村体育实践中表现为硬环境与软环境的不均衡发展。事实上显性公共体育产品和隐性公共体育产品是能够相互转化,当政府把非实物的服务性产品,如农民体育活动组织的次数,参与率等作为考核基层村官政绩的量化依据,可使隐性产品转化为显性产品。

4.6 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与农民体育偏好表达机制间的矛盾,导致民族民间产品供给不足 近年来我国通过一系列系统的法律、政策和制度保障来保障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有效供给,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也使得我国当前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表现出显著的自上而下的政策决定性特征。具体表现在自上而下的政策决定性特征决定了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实物形态,更决定了制度保障的内容与形式。其次自上而下的政策决定性特征使得市场、第三部门等主体对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机制受制于政府的政策[28]。也有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广大农民的体育需求表达机制不健全,造成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不能反映农民对公共体育产品的需求状况,从而导致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不足和结构不合理[29]。

自上而下的政策决定性特征使得农村公共体育产品内容形式单一,加之农民体育需求表达欲望不强和表达机制不健全更加剧了民族民间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不足。前文坛谈到我国农村公共体育产品具有地域性与文化传承性特征,此种特征是特定地域内农民体育生活方式、体育习惯、意识和体育偏好的体现。因此对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要通过保护民族民间体育传承人,要挖掘民族、民间体育运动项目,来满足农民的体育文化偏好。这样既符合农村体育发展的文化基础、习俗和农民的行为习惯,也有利于摆脱农村体育制度性安排的过度依赖。

4.7 商业性价值取向下以“体育旅游”为主导的市场供给主体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导致农村自然生态的破坏和区域内产品供给过剩 从全国范围来看体育旅游产品主要是依托广大农村的自然环境资源而开发供给的。事实上依托农村自然资源开发的体育旅游产品是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重要类型之一,这也是目前市场主体介入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的主要渠道,他对丰富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类型,培育农村体育文化市场具有积极的意义。如目前陕西已开发的体育旅游产品:金丝峡漂流、岚河漂流、太白山升山、关山牧场滑草、陕南国际狩猎场狩猎等。均是利用了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八白里秦川”、陕南秦巴山地等农村地域范围内的自然环境资源。

一个不能忽视的事实是,目前我国在依托农村自然环境资源开发旅游产品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开发活动违反环境管理法规;景区生态遭受破坏;景区环境污染严重;旅游从业人员环境素质不高;环保部门执法工作不力;人工建筑与景区整体不协调等问题[30]。在我国农村体育旅游产品上,除了存在上述环境问题外,还存在总体产品开发不够和区域性小规模重复建设,产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因此,在农村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必须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念,强化法制意识,做好科学有序开发的规划,同时加强管理和监督。此外在开发体育旅游产品时要注意不同区域体育旅游产品的小规模重复建设,避免资源浪费。

5 结 语

本研究认为不同供给主体间的利益取向差异及其利益博弈行为,是导致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困境深层原因。但是本研究仅是基于理论层面的解释性研究。因此从促进实践发展的角度来看,由本研究而引出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如何建立起农村公共体育产品均衡、高效供给的机制。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系统研究将有助于指导农村公共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实践,满足广大农民多元化体育需求,促进农村体育事业发展“效率”与“民主”的和谐;有助于推进公共利益均等化和农民平等权利的实现;有助于实现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结构和数量的合理化,实现地方政府部门“政绩”和“利益”的最优化。同时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也是推进理论成果向实践转化的必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美]萨缪尔森.经济学[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51.

[2] [澳]休.史卓顿、莱昂内尔.奥查德著;费昭辉泽.公共物品、公共企业和公共选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68.

[3] [美]詹姆斯•布坎南,理查德•马斯格雷夫,类承曜译.公共财政与公共选择——两种截然不同的国家观[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33.

[4] [英]C•V•布朗,P•M•杰克逊.公共部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64.

[5] 邹进泰.切实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J].政策,2006(2):68-71.

[6] 张洪武,陈元欣,李溯.公共体育产品非政府供给的可行性与途[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5):602-604.

[7] 闵健,李万来,卿平,等.社会公共体育产品的界定与转变政府职能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5(11):3-11.

[8] 尹斯年,魏阴艳,策宏伟.农村体育公共产品分类与供给主体责任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6):56-58.

[9]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Z].2006-03-17.

[10] 邵源.国外有关构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J].经济研究参考,2007(12):40-45.

[11] 王书军.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及其供给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学位毕业论文,2009,5:17.

[12] 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办公室.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简明资料[C].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办公室,2004,12.

[13]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全国农业、农村、农民基本情况概述.http://www.tj.yc.gov.cn/tjwz/ShowArticle.asp?ArticleID=423.

[14] 陈昌盛,蔡跃洲.中国政府公共服务——体制变迁与地区综合评估(中国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06)[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4:121-126.

[15] 方银水.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公共产品主要提供主体间的博弈分析[J].社会科学,2006(3)):5-9.

[16] 孟凡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价值诉求[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2):101-105.

[17]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2月22日.

[18] 付天生.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吉林大学学位毕业论文,2008,3:27.

[19] 国家体育总局.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http://www.sport.gov.cn/n16/n1077/n1467/n1587/616932.html.

[20] 卢文云,梁伟,孙丽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西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10(2):11-17.

[21] 陈俊红,等.北京市新农村建设与公共产品投资需求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6(7):9-12.

[22] 匡远配,汪三贵.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博弈分析[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3(9):65-69.

[23] 陈定洋,王泽强.从非合作博弈到合作博弈——基于当前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一事一议”制度分析[J].商业研究,2008(3):52-56.

[24] 郑志丹,许月云.社会公正视野下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创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4):14-17.

[25] 于水.试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各利益主体间的博弈[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4):65-70.

[26] 苏力.归制与发展——第三部门的法律环境[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236.

[27] 罗浩,徐艳.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博弈及其深层思考[J].金融经济(学术版),2009(8):62-63.

[28] 孟凡强.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特征及供给问题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11):10-14.

[29] 杨涛.中国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的制度设计[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9):9-12.

[30] 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组.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3-63.

投稿日期:2010-11-24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资助“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发展的社会动力系统研究”(项目编号:2010jk068)。

作者简介:孟凡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作者:孟凡强 李宏印

上一篇:医生职称论文范文下一篇:管理决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