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

2022-08-14

第一篇: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

经济和环境之间关系

经济和环境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即共生关系、二者基本上不存在影响的关系、二者存在相互影响的负面关系。 首先,就共生关系而言,经济和环境之间,本身就存在着相互促进的一面,经济和环境相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如生态农业模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其本身又对环境产生正面而积极的影响。 其次,就经济和环境基本上不存在影响的关系而言, 经济的发展本身并没有对环境产生太多的负面影响,经济和环境共同都在发展,二者是并行不悖的关系。 如新加坡的发展模式。 新加坡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服务行业,在推动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自身环境的发展,所以新加坡也被称为花园城市。 再次,就第三种关系而言,其又可以分为两种关系:第

一、经济的发展对环境的破坏并没有超过其本身的承载能力。 第

二、经济的发展对环境的破坏已经超过环境本身的承载能力。 就前者而言,环境虽然遭受到了破坏,但并没有超过其负荷能力,在采取相应措施后环境依然能够逐渐恢复,甚至达到原有水平。 对后者而言,环境已经在质上遭到完全破坏,环境已经不可能通过自我的自净能力恢复到原有水平,经济的发展已经对环境本身造成了不可修复的影响,那么这也是人们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二者不能并行的重要理由。

值得强调的是,在经济和环境二者的关系中,共生关系和二者基本上不存影响的关系这两种关系中,并不存在环境的保护。 环境本身就可以在被促进或自我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良性的发展。 而只有在第三种经济对环境产生了负面的影响的情况下,我们才谈环境保护,才谈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并行关系。 但笔者认为,就第三种关系中的两种情况而言,都存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能够并行的可能性,即使是经济的发展对环境产生了不可修复的影响,其理由如下:首先,环境保护的主要目的还是建立良性的生态平衡系统,其并不是一定要恢复到原有绝对理想完满的水平。 其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 不能说环境在遭受到严重破坏后就置之不理或不加以保护治理。 再次,不管是经济发展也好,还是环境保护也好,二者都是为了服务于人类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二者缺一不可,所以应当也必须并行。 最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二者不能并行的理论假设是错误的。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不能并行的理论前提是错误的

导致人类过分看重经济发展而忽略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应是西方的主客二分思维方式,“按照这种思路,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就只是一种主客二分式的关系:人和世界万物是两个相互对立、彼此外在的实体,人是主体,世界万物是客体,人通过认识(这里指广义的认识,其中包括实践—通常理解为人从世界万物之外进入和深入到世界

万物之中,对外物加以改造的活动)以解决 世界万物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的间题”。 和这种理论构成直接相关的则是人类中心主义,[1]这一理论认为,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中,只有拥有意识的人类才是主体,自然仅仅是客体。 一切活动都必须满足人类这一主体的生存和发展为前提,人才是价值评判的尺度和标准。 于是在“主客二分”和“人类中心主义”这种不是你就是我,不是主体就是客体的单一线型思维指导之下,人类开始疯狂而不计后果的向自然开采和掠夺。 做为回报,自然开始反过来报复人类:生态的恶化,自然灾害频发,海平面上升等接踵而至,这些灾害无疑都是自然在遭受严重侵犯后,为了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产生的正常现象,但是却对人类和其他生命体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和影响。

同时,由于“主客二分 ”、“人类中心主义 ”这种单一的不是主体就是客体的思维模式,主体性的人类在遭受到客体性的自然的打击和报复之后,人类往往又显得无能为力,人类的这种渺小性顿时又和自然的强大性形成鲜明对比。 于是人们逐渐开始认识到,发展经济是不能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 经济发展和环境本身都对人类具有重要价值。 因此,整体观、系统观、协调观等也开始逐渐代替了 “主客二分 ”、“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而中国“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就是这样的理论之一。

3 中国“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按照中国“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真正有生命力的深层和谐必然是天下、世界、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和谐,也只有在此情形下,一物、一人、一地、一国才可能获得真正持久的和谐。”这种整体观认为,人本身就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和自然万物构成平等的关系,“宇宙洪荒的实质是生生不已的创造力,其中涌动的是无穷的生命力。 对于人与自然的所有生命而言,天地是所有成员的父母,万物和人类构成天地之间的生命共同体,即所谓“民胞物与”,有了这种情怀之的一,人在宇宙中不再具有疏离感,不再深怀孤独感,而是觉得自然与其他生命、山川草木,都是创化的产物,都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存在者。”我们可以说:人和自然的生命不再是你就是你,我就是我的主客相分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相互支持也相互制约的合一关系。

[3]

[2]

在这种整体思维的指导之下,“人的存在境域不是一个狭小的人类社会,而是一个天地宇宙。” 人做为万物之灵,又是一个理性的存在,这就必然要求他把自我当作生命存在的同时也把外在生命当作一种存在,在重视自我生命的同时,也重视外在的生命。 人其实并不是自然界的主宰之人,而是主载之人,所谓主载就是有义务和责任去考虑或承担其他生命的生存和发展,承载自我也承载他人。

[4]

所以,人和外在环境在本质上都属于宇宙洪荒的一部分,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大宇宙式的生态系统。 人在从事经济活动的同时也必然要去考量其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人类如果要真正生存和发展下去,就必须把自我置身于这个生态系统之中,平等地考量所有的生命存在。

这样,可以说在任何时候,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并行应该是可能的,而且应当变得可能,即使在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之下。 倘若我们在理论前提上就认为二者不能并行,经济的发展最终在实际上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以至消亡。 从而使经济发展变得不可能,人类也将变得难以生存和发展。

当然,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的指导下,传统的五行观,中医学理论则给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了实践上的可能。 传统五行理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他们存在于一个动态的系统之中,构成相生、相克的生成和制恒关系。 事物在这样的生化克制关系中保持着平衡和发展,而中医学则以传统五行理论为基础,并将其应用到中医理论和治疗上,把人的身体看一个动态的平衡系统讲究:辩证施治、阴阳调和、抑强扶弱等。

同样,经济和环境二者都构成整个自然社会的一部分,二者都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其中哪一部分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其他二者的正常存在。 人类社会同样也是一个大的生态平衡系统,人类在自我发展的同时,要注意经济和环境的生克制化,重视调节和平衡。 所以以五行理论为基础的中医学理论正是解决经济和环境内在矛盾 【参考文献】 [1]张世英.“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的结合—论精神发展的阶段[J].学术研究, 1993(4):1. [2]徐春根.论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在逻辑前景[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23(2).[3][4]苏菡丽.张载“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价值[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009,3(2). 的良药,也值得进一步挖掘和探讨。S

第二篇: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辨证思考

要:随着经济日益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峻了。很多人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两者不可兼得。只要我们正确处理,一定能够使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互促进,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多种利益关系,作出恰当的价值选择。

关键词: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辨证关系

人类文明每前进一步,都伴随产生负因素,人类若因此而放弃了对经济的选择,那就是放弃自然界对社会的物质输入。社会就会停滞不前直至消亡;反过来,若不讲究对自然的选择,而一味追求经济选择,同样也会严重干扰自然生态环境,威胁人类的生存。长期以来,人类更多地选择了经济,正是由于缺乏了辩证的理性的认识而盲目地行动,结果面临着自然界的严重挑战

人类在享受着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极大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正在承受着工业化给人类带来的环境污染的痛苦。环境与发展问题,己成为世人日益关注的热门话题。其重要性、紧迫性已开始强烈地显现出来。我们必须也不得不用科学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一问题,正确地分析和处理这其中的矛盾运动规律,从实际行动出发,以求做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

1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的认识

1.1 普遍认识

如何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家有一个普遍一致的看法,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属于鱼与熊掌的问题,两者不可兼得。以新技术革命为主导的生产力进步带来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但同时也带来了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人类拥有了向自然挑战的能力,然而人类所到之处,留下的常常是肆意的开发痕迹。目前,人类赖以安心立命的地球已经不堪重负: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土壤沙化、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物死亡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生态灾难向人类发出了严重警告。近几十年,世界上的经济已得到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环境破坏问题也日益严重,据联合国开发署、环境署、世界银行、世界资源研究所, 175位专家参加完成的《世界资源报告2000~2001,人与生态系统,正遭破坏的生命之网》中,对全球五种重要的生态系统作出的研究结果表明:全世界70%的农田退化,地力枯竭; 50%的湿地已经在20世纪消失;2 /3的渔业已经濒临或超过持续生产的极限;至少1 /3的人面临缺水,其中13亿人没有

[1]健康饮用水;世界上10% ~15%的物种将在未来的30年灭绝; 80%的森林正遭砍伐。

在一个多世纪以前,恩格斯就告诫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的胜利,因为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报复了我们,“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统治者征服异民族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2]规律”。人类是属于自然界的,对自然的破坏就是在摧毁自己修养生息的家园,其结果必然是将自己推向灾难的深渊。因此,我们应该做的是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为人类造福,而不是违背自然规律,否则,必然遭到自然的报复。由此可见,经济快速发展已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的负面影响,人们正在慢慢咀嚼着自己酿下的苦果。它们两者难道真的就是天敌,势不两立吗?我们该怎么办呢,难道我们就只有要么牺牲环境,发展经济; 要么牺牲经济,只保护环境吗?

1.2 逻辑错误

从前面的普遍认识中发现经济发展势必会带来环境破坏,认为它们之间是一种必然的关系。其实这种普遍认识存在一种逻辑错误,它们之间应该是一种可能性的问题,而不是一种必然性的问题,把可能性误认为是必然性。逻辑学告诉我们:如果此事发生,则彼事一定会发生,谓之必然性;如果此事发生,彼事既可以发生,也可以不发生,谓之可能性。其实,经济发展只是可能会带来环境破坏,只是人类的进步把这种可能性变成了事实,以至于大家把它作为了一种必然性的东西来看待了。认为经济发展肯定会带来环境破坏,两者是势不两立,此消彼长,我们只能择其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家对待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存在一种普遍误区,犯了逻辑错误,把可能性当成了必然性。而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必然性和可能性之间存在一种实质性的区别,它们之间有着辩证的关系。

1.3 辩证关系

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说过,必然性是指在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可能性是指事物中所包含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所以,必然性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是根据和条件很充分,在现在的条件下就可以实现的可能;可能性是现有条件和根据还不很具备,未必能实现,另外,还有多种可能,特别是两种相反的可能———好的可能和坏的可能、胜利的可能和失败的可能,并且要区分可能性的量,即概率的大小。因此,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可能性的问题,有了经济发展这一条件,不一定就会引起环境破坏,还必需其他的一些条件,如政府的态度、世人的观念和企业的做法等等。并且,如果让其他的一些条件变成一种积极的方式,加上经济发展这一个大条件,还有可能变成一种好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经济发展可以促使环境的保护,因为经济发展了,就为环境保护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牢固的后盾,再辅以发达的科技,就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持,这样,就可以使环境保护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只有环境搞好了,经济发展才能够持续。由此,经济发展和环境两者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经济发展为环境的保护提供了物质基础,而环境保护好了又能使经济更快、更好地持续发展。

2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2.1 可持续发展中的若干利益关系

在处理人类利益与自然发展的关系这个基本前提上,处理好人类的内部利益,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意义。这是因为,人类利益具有复杂性、多层次性、矛盾性等特点。利益不同,人们的环境价值选择就往往不同,甚至大相径庭。为此,协调人类的内部利益矛盾,对维护人与环境(自然)的全面、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就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 2.1.1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人类破坏生态环境,损害自然界利益的活动,多半是由于人们盲目追求目前利益造成的。人们往往只注重改造自然界的直接效果,对于环境恶化却无暇顾及。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人们乱伐森林、猎杀偷卖各种珍稀动物,造成水土流失、加速物种灭绝的后果。牺牲长远利益获得目前利益是对自然利益与人类整体利益的破坏。因此,应把长远利益置于目前利益之上。在二者发生矛盾时,要以长远利益为重。 2.1.2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

有的地区为了本地区利益,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对生态资源任意使用,根本不顾及全局利益。尽管本地区当年的经济利益有所增加,但却牺牲了其他地区的利益。上游滥伐森林,收入虽然增加了,却不仅使本地水土流失,也使下游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加速了环境的恶化。因此应该把全局利益置于局部利益之上。地区的领导和政府不能为了自己的政绩,使自然利益与人类整体利益受损。在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全局利益为重。 2.1.3当代人利益与后代人利益的关系

这是保护地球环境与资源,保证子孙后代的生存需要。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无计划地开采,总有一天会使自然资源枯竭,人类生活在未来是不堪设想的。留给子孙一个什么样的地球,取决于我们当代人利益与后代人利益的关系,总之,解决西部环境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个法律与道德结合的社会调控机制。在道德上,需要坚持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价值观,需要遵从一系列生态道德原则,要把自然界纳入到人的道德对象中去,考虑自然界价值,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同时也要处理好内部的各种利益关系,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2.2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辨证统一关系[3]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世发展之需要,同时又不损及后世满足其需要之发展能力。换句话来说,就是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而“环境保护”是指防止自然环境恶化,改善环境使之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是辩证统一关系。 2.2.1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是将环境作为经济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说环境保护成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环境保护不只是纯粹的保存,或者是消极的防治,而是在保护的前提下,对环境进行合理的开发。 2.2.2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存在的矛盾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发生矛盾,大致由两个原因造成。一是价值选择的片面性。在传统哲学中,价值是以人的主体性为尺度的一种关系,是客体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即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从这种认识出发,自然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和资源的提供者,只是充当了人的工具性价值的作用;而所谓科学地认识自然,就是在科学理性基础上对自然的认识活动,只能认识到自然及其规律对人类的用途,体现出的只是一种认知价值。从这种片面的价值观出发,人类长期以来把自然界当作掠夺的对象,造成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当然,人们认识自然界的规律是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过程。人们开发自然、利用自然也往往由不全面到比较全面。认识的偏移,必然带来实践的失误。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过程中,在某些时候、某些情况下又往往难以避免。二是人们追求自身利益而产生的矛盾。在这里,我们不妨简要回顾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古代人们为了生存而大规模地进行了农业开垦,由此造成生态退化;近代人们进行的工业革命,在推动人类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又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可以说,发达工业国家的经济优势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这是片面追求增长而相对忽视环境保护的事实。但是这种矛盾并非天生如此,而是人为造成的。直至今天,有的发达国家为了本国利益而不惜把环境危机转嫁于他国。国家如此,社会生活中的利益集团也存在这种恶劣现象,一些企业、部门为了自身利益置环境破坏于不顾。

小 结

可持续发展(特别是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统一和谐关系的维护,无论是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还是二者之间矛盾的产生,都涉及到一个基本问题,即能否确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我们主张,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应该成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辩证统一的价值观。

人类在追求自身利益时,首先要认识到自然界自身存在和发展是人类利益实现的基础。人类利益的实现是有条件的。在科学上,尤其是生态科学上,人仅仅是生物圈的一员,人和其他自然物种是一种平等关系。因此,其他物种的利益与人类利益相比并非无足轻重。其次,人类的中心地位并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经过漫长历史阶段,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极大丰富才有的。所以,人类利益也不是注定要牺牲其他生物价值实现的。实际上,人类利益的实现自始至终都受自然界发展的约束,科学发展到今天,尽管人类可以利用先进科学技术促进人类利益的实现,但是无论科技发展到何种程度,自然界与人类永远都处于地球系统中。脱离人类的自然界不可思议,脱离自然界的人类同样不可能。所以,作为最高物种层次的人就有

[3]责任、有义务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人类活动符合生态道德,保持生态系统的和谐,促进人类利益和自然界发展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曾洁琼.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的哲学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6. [2]张立成.关于生态保护与科技发展的哲学思考[J].改革与发展, 2006(7). [3]王正平.环境哲学: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智慧之思[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2).

第三篇: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摘要: 当今,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成为新世纪的标志。用环保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因此,如何看待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也就变得尤为重要,有人认为环境与经济相互矛盾,有人认为环境经济相互统一。本文着重探讨了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以及如何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之路。

关键词: 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双赢;;方法

进入21世纪,环保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天更蓝、树更绿、水更清、城更美”,成为人们的共同心声。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息息相关,保护人类的有限资源是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在发展的早期阶段,环境问题并不是那么突出,人们对环境问题造成的危害性也认识不足。而且,对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还存在这一种片面的看法,即认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是相互矛盾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奢侈品,环境保护需要巨大的投资,在经济发展较低的水平上,发展中国家负担不起环境保护的成本享受不起环境这种奢侈品。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应是优先考虑的目标,而要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必然会加大对资源的利用强度,不可避免的导致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的污染、退化。也就是说,环境恶化是经济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否则,经济就发展不起来。只有等到经济发展起来以后,再去治理被污染的环境。似乎发展中国家只能走“先增长、先污染、后保护、后治理”的道路。但是,发展的实践证明环境退化和环境污染不仅对人们的生命和生活造成了越来越明显的危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还直接制约着经济增长。

与此同时,环境质量的下降会损害生产要素的质量,进而影响经济增长。首先,环境质量下降影响人体身体健康,降低工人的劳动效率,减少工人的有效工

作时间。其次,环境质量下降会破坏耕地、森林、水体的生产能力,严重影响农林牧渔业的生产。再次,环境质量下降还腐蚀机器和建筑物,加速固定资产的折旧,加大生产成本,这些因素都妨碍了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既不是环境的天然盟友,也不是环境的天然敌人。快速的增长往往对环境具有负面的影响,因为它常常伴随着工业扩张、城市化的推进,加快开发和消耗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资源,产生更多的废弃物。不过,与此同时增长也为改善环境创造了条件,为我们找到了解决环境的办法。在我国,环境保护已列为改革和发展的十大战略任务之一。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多次强调,要切实加强领导,把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工作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摆到议事日程上。我国的立法机关也相关地制定了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使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了正规化、法制化的轨道。环境保护是实实在在的工作,要落到实处,抓出成效。全国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全面规划与综合治理具体措施,使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紧密结合起来。

良好的环境,可以为经济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可为经济系统提供更多的资源,也可容纳经济系统产生更多的废弃物,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了,经济实力增强,人们就可以拿出更多的剩余产品用于环境建设和环境治理,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对废弃物进行治理等。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良好环境条件的需求越来越强,人们就会主动的保护环境、改造环境,使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由此可见,只要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充分利用环境与经济相互促进的一面,是可以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协调发展的。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解决环保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发展。我国要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展开,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还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但是,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因此,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走双赢道路是我国实

现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方针。

(1).保护环境能够促进和优化经济增长

环境与经济的关系紧密相连。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环境问题究其产生根源,是发展不足或发展不当造成的。环境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也只有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解决。保护好环境,能优化经济增长,促进发展。其主要表现:一是通过认真执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严格环境准入制度,严格执行产业经济政策,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有利于合理引导投资方向,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科学发展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二是通过“治老补新、以新带老”盘活环境资产,让出环境空间给新兴企业加快发展,就能够从环保角度对经济发展以最直接的支持和促进。三是加强环境保护能推进技术进步和更新改造,提高资本运营质量,有利于带动环保和相关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加就业。四是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已经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可以增强城市吸引力和凝聚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苏州、杭州、宁波等沿海发达城市近年来大力改善环境质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入驻,实现了“招商引资”向“择商选资”的转变。

(2). 深化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根本。

以资源型欠发达地区“长”在丰富的矿产资源,“短”在产业结构偏重、资本技术缺、产品链条短、增长方式粗放。就吕梁而言,扬长补短的主要思路和措施是“开放引进,开发拉长,多元做大”。开放引进,就是以项目为载体,重点引进一批填补本地产业空白、支撑经济快速 发展的重大项目,从根本上优化产业产品结构,为节能减排奠定产业基础。开发拉长,就是立足资源优势抓开发,推进技术创新促开发,借助项目引进助开发,促进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实现链条式、循环式发展,把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多元做大,就是引导和支持各类资本重点投向新兴产业,以投资的多元化推动产业结构的多元化、以产业高级化推动增长方式集约化,藉此彻底摆脱能耗高、污染重的畸重型产业结构的羁绊。

(3).走双赢道路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中国用短短2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路程,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绩。但是,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是以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加重为代价的,是在生态透支的基础上实现的,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虽只有世界的4%,耗用的钢铁、煤炭、水泥却分别占世界总消费量的30%、31%和40%。万元GDP的能耗水平超过发达国家3~11倍;我国石油消费量的1/3要靠进口,世界铁矿石和铝矾土贸易量中的大部分被中国采购。中国在人均GDP400~1000美元的条件下,出现了发达国家3000~10000美元期间出现的严重环境污染。因此,我国的经济增长属于粗放型的增长。多年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危及人民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4).保护环境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方面

环境问题本质上是环境权益公平问题,环境不公会加剧社会不公。环境不公主要表现在城乡不公、二是区域不公和阶层不公上。加强环境保护,要统筹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环境保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平等无例外提供的优良生态环境这一公共产品,是政府应该强化的社会职能。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加强环境保护,根据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调整地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实行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不同发展道路;在环境容量有限、自然资源供给不足而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在实行优化开发的同时,坚持环境优先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排污总量控制,积极开展污染综合治理,开发和推广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强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态修复,有效减少污染,缓解生态危机,节约资源能源,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确保当代人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本区域发展不能以牺牲其他区域发展为代价,保证人对优良环境的价值需求的公平满足与实现,就是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内促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第四篇:发展造纸行业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和环境双赢

**街道是富阳市南大门,与富阳城隔江相望。街道区域面积36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人口2.4万人,外来人口2.5万人。现有造纸企业170余家,亿元企业19家,10亿元以上企业2家,年生产各种规格白板纸250万吨,是闻名全国的造纸之乡,中国白板纸基地。2005年街道实现生产总值22.76亿元,同比增长26.83,完成工业产值89.57亿

元,同比增长22.3,财政收入2.7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9962万元,生产总值、工业产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收入等各项指标均名列全市前茅。造纸行业是**街道及我市的一大支柱产业,但同时也是能源、资源消耗较大、污染较严重的行业之一,对**街道及我市经济的持续发展曾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对高投入、高消耗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符合可持续健康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我们**造纸企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同时也是我们街道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几年来,**街道在富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循环经济理念,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结合**街道造纸主要利用废纸为原料进行回收再生产的特点,从出台生态规划、淘汰污染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实行联片供热、集中治污、创建生态造纸功能区,推进结构调整、技术革新、产业升级等措施,大力发展造纸行业循环经济,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就**街道在探索造纸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的一些做法向各位领导和媒体记者进行汇报。

一、以废纸为主要原料造纸,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造纸企业生产涂布白板纸的主要原料有废纸、商品木浆、涂布化工和造纸辅助化工,其中废纸占原料总量的80。目前**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废纸交易市场,年交易废纸300多万吨,富阳海关口岸也落户在**。因此,在**中国白板纸基地目前已经形成了专业的废纸销售市场,来自全国各地的废纸和欧美的进口废纸在这里被**广大造纸企业再利用、再生产。如按3立方米木材生产1吨木浆计算,一年节约木材近900万立方,对减少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又如,浙江永泰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正在扩建日产120吨办公废纸脱墨生产,以替代涂布白板纸挂面的进口木浆,为资源循环利用又开辟了一条新路。

二、实行热电联产、联片供热。

热电联产能够有效地节约能源,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供热质量,增加电力供应,减轻分散锅炉房安全和工人劳动强度,节约用地等优点。根据《富阳市江南片造纸企业集中供热热力规划》,经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立项批准,于2003年11月投资3.2亿元筹建浙江三星热电联产项目。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3台130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配一台24.50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和一台24.50MW背压汽轮发电机组,热网主干线分南北两条线,总共长5公里,覆盖**造纸功能区西区块内所有造纸企业;一期工程于2005年5月底建成,7月份投入商业运行,目前已向**造纸功能区60余家造纸企业供汽,每年可向**造纸功能区提供200多万吨的优质蒸汽,同时向电网输送2.5亿多度电,大大缓解**造纸企业的用电紧张状况,同时,每年可节约标煤17万多吨,减少SO2排放量2500多吨,减少烟尘排放量1200多吨。又如,永泰纸业集团的自备热电,利用余汽发电、余热造纸,热电比超过500,实现热、电的有机结合,通过热电联产自备电站的运作,不仅满足了公司生产用汽和公司70以上的电量,而且,余汽还供应给周边造纸厂,实现了双赢。地处**街道和灵桥镇交界的富**环保热电,去年9月垃圾焚烧炉正式投入运行,现已处理垃圾30000多吨,同时对周边大源、**、灵桥三大造纸功能区51家造纸企业供热、关停小锅炉72台,有力促进了富阳造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推行清洁生产

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治理,是工业循环经济建设的主要手段之一。2003年以来,街道先后在38家造纸企业试点推行清洁生产和推行ISO14000环保体系认证。现浙江永泰、浙江三星、杭州板桥等22家企业已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其余的正在加紧实施中。在2家造纸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测系统,结合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成果,及时启动了生态街道和生态示范村建设。在推进清洁生产过程中我们把重点放在节水上。如永泰集团,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成立清洁生产攻关小组,对该公司4#、5#机实施白水回用系统改造,这些清洁生产方案实施后,单位产品耗水明显下降,吨纸清水耗水由原来的70吨降为53吨左右,平均下降20,一年可节水近100万吨。通过开展清洁生产,节约了水、电、汽能源消耗,减少了污水排放量和污水处理费用,提高了经济效益,实现了环保绩效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目前该公司正在对占全厂80产量的7#、

8#机进行节水方案的研究,引进了瑞典的设备和技术,进一步降低吨纸耗水量。

四、集中治污、污水处理回用、消减污染物排放。

根据市政府制定的《富阳市江南片综合污水治理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为确保**街道造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市委、市政府及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街道在本区域内集中建设**、八

一、春南3个污水处理回用工程,

为辖区内造纸企业排放的污水经一级处理后再进行二次集中生化处理,对污染物进行末端治理,削减污染物的排放总量。目前,**污水处理回用工程,首期投资5778万元,日处理污水4.5万吨,在一级高效气浮处理的基础上,采用A/O法二级生化处理工艺,工程属国债项目,于2003年8月正式投入运行,经省环境监测站监测,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化学需氧量COD5<60mg/1,每年削减1275.62吨;生化需氧量BOD<20mg/1,每年削减331吨;悬浮物<20mg/1,每年削减830吨。污水经处理后,70回用生产,吨纸排水由原来的59.5吨降低到20吨以下,全年向富**少排780万吨。如按国家最新发布的水资源收费标准计算,一年可节约水资源费78万元。八一污水处理回用工程总投资2.46亿元,日处理污水15万吨,工程属德国政府贷款项目,处理工艺采用带好氧选择器的传统活性污泥法。工程于03年11月初动工兴建,目前已基本建成,即将投入运行,届时将承担周边5个村46家造纸企业和近7000人的居民生活和工业污水处理。春南污水处理回用工程,计划总投资3.6亿元,日处理污水达25万吨,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即将动建。三个污水处理回用工程建成后,日处理污水达44.5万吨,将极大地促进造纸企业从粗放型到绿色环保型转变,减轻富**污染,确保造纸企业可持续发展。

五、废物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严格地说,现代造纸业应当是一个无污染的产业,只要思想上高度重视、措施得力,造纸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完全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回收利用。我们实践中也摸索出一整套处理办法,实现低污染、无污染(低毒、无毒),并且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一是废纸投产前,通过人工分拣,将一些混合的废纸分类,合理搭配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从分拣废纸中回收金属、废塑料用于下游产业,延长了废物转化周期。二是煤渣、煤灰用于红砖生产。三是将污水中回收的废浆和污泥生产污泥纸板。目前,街道辖区现有污泥纸机35台,日产污泥纸100多吨,不仅避免了污泥二次污染和填埋的压力,而且还可变废为宝。

在**发展造纸行业循环经济过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理念决定效果。要发展循环经济,一要领导重视,二要统筹规划,三要舍得投入,四要巩固成果,同时也要从实际出发,兼顾企业经济效益。

**街道造纸工业循环经济建设刚刚起步,虽然做了一点工作,但实施过程中困难还较多,与循环经济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树立循环经济的理念,努力按照发展造纸工业循环经济的要求,制定合理、可行、有效的实施规划,落实措施,加大实施力度,真正把**造纸工业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保友好型的循环经济,为富阳市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第五篇:机关效能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方案

邵阳市广播电视局

2011年机关效能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全市机关效能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效能建设,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机关,根据市纪委办发《2011年机关效能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意见》文件要求,结合邵阳市广播电视局实际,特制订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按照省、市纪委全会的工作部署,坚持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以促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为重点,扎实开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效能制度落实年”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作风建设年”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工作作风,规范服务行为,切实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落实便民措施、公开服务承诺、健全管理机制,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我局工作的满意度。

二、组织机构

为确保机关效能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收到明显成效,我局成立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暨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

长:赵应国

副组长:王胜章、王龙琪、谢桂明、申翊君、杨荣干、呙安全、王松柏、王乐华

员:刘亦功、刘

群、曹金林、尹立辉、李长乔、

1 屈国新、唐泽华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局优化办),陈惠莲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地点设局监察室。

局属各单位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明确工作人员。各单位一把手要对本单位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暨效能建设工作负总责,亲自部署,积极投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把单位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搞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暨机关效能建设工作的部署上来,层层组织学习,广泛宣传发动,全面引导教育,形成抓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和效能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目标步骤

今年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强化“作风建设年”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切实规范执法行为,解决广播电视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问题。我局要紧扣这一目标,要求局系统干部职工务必做到:一是创新工作机制,继续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限,提高工作效能;二是进一步严格工作程序,规范文明服务,提升服务质量;三是为群众和外来投资者办实事、办好事,自觉维护邵阳的良好形象;四是认真处理群众投诉,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1、具体实施步骤

根据市纪委《2011年机关效能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意见》的安排,我局将分三个阶段抓好优环工作:

第一阶段(4月25日—4月30日)宣传发动、修订制度。各单位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和局里的《实施方案》要求,搞好思想发动。具体来说就是开好三个会:一是开好党委(支部)会。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按照市里部署要求

2 认真研究优环工作方案,确定领导机构;二是开好中层干部会,要使中层干部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认识,树立搞好本单位优环工作的信心;三是开好职工大会,使全体干部职工都认识到搞好优化环境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去掉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思想。同时结合局里开展“强作风、谋发展、促工作”活动,动员每个职工谋划邵阳广电发展。同时,局机关各科室及局属二级机构抓紧修订和完善规范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制度文本,形成制度汇编报市纪委效能办审查。

第二阶段(5月1日—10月20日)自查自纠、重点整改。各单位要将局里和本单位的优环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自查自纠,整改突出问题,局里将组织全系统开展征求意见活动,广泛听取意见,改进工作。在认真回顾近年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基础上,各单位要着重解决好八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工作作风是否转变,服务意识是否牢固树立,服务职责是否履行;二是服务行为是否规范,是否有索要拿卡要现象;三是职业道德是否强化,有无推诿塞责、擅离岗位、贻误工作及上班时间打牌、娱乐、炒股、游戏等问题;四是收费是否公开透明,有无乱收费现象;五是公开承诺的便民措施是否落实,真正方便了群众;六是规章制度是否健全,是否有乱执法现象;七是办事程序是否真正简化,办事是否迅速快捷;八是执行上级政策制度是否不折不扣,工作效率是否提高。

第三阶段(10月20日—11月5日)督促落实、整章建制。在这一阶段中,各单位要保持良好态势,对照年初制定的方案和目标逐一督促落实。重点是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品位。

2、明确方式,做好第十轮优环测评

3 2011年,我市继续开展第十轮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综合测评。各单位要明确测评方式,确保综合测评排名保持非窗口单位第一的位置。今年测评体系为“纳税人和项目业主评议、各界代表评议、服务考评”(两评一考)模式。测评采取量化考核计分的办法进行,总分按100分计量。

1、纳税人和项目业主评议,占测评总分值的48%。 共由四部分组成,其中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联系点企业评议占测评总分值的18%,普通纳税人(规模企业)评议占测评总分值的15%,重点工程项目评议占测评总分值的10%,个体工商户评议占测评总分值的5%。

2、各界代表评议,占测评总分值的32%。

分人大代表类、政协委员类、市级领导及综合部门(非被测评单位)负责人类、党风廉政监督员和特邀监督员类等四个类别进行,前三个类别各占测评总分值的10%。最后一个类别占测评总分值的2%。

上述两块评议,采取现场组织、发放测评卡问卷的方式进行。具体将测评内容细化分为:机关作风(20分)、办事效率(30分)、检查收费(30分)、指导服务(20分)四个项目每一项再细分成优、良、差、不了解四个等次,其中:优按90%计分,良按80%计分,差按50%计分,不了解按70%计分。最后按测评类别权数确定测评得分值。

3、服务考评,占测评总分值的20%。

服务考评由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对己进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单位(含政务分中心单位)和未进市政务服务中心单位实行分别考核。窗口单位,市政务服务中心日常工作考核占测评总分值的10%;非窗口单位(今年我局属非窗口单位)由市优化办会同市政务服务中心

4 按政务公开工作的要求进行考核评分,占测评总分值的10%。机关效能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及机关效能建设年(作风建设年)工作开展情况占测评总分值的10%,主要是对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机关作风、办事效率、行为规范、检查收费、依法行政以及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工作意见、工作要求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具体按百分制的办法计分后再按权数计分,最终得分由领导小组研究审定。

4、扣分标准。

被测评单位出现下列情况扣减测评分:

①单位发展损坏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被投诉,经市优化办查证属实的,每起扣0.2分;

②经市级领导批示和市优化办督办仍未在规定期限纠正或处理并上报结果的,或经市纪委、监察局、优化办查处并追究责任、通报批评的,每起加扣0.5分;

③违反《邵阳市处置规模企业周边环境和重点项目建设施工环境问题快速反应与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有关规定的,根据《办法》中规定的不同情形扣减相应的分值。

④被省、中央级主流新闻媒体曝光的每起扣0.3分; ⑤经省、中央级领导批示查处并被责任追究的,每起分别扣1分、2分。

凡单位当年被主流新闻媒体负面曝光和被省级以上领导批示查处并被追究责任的,一律取消该单位当综合测评评先资格。

四、措施保证

1、注重效能建设,促进优环顺利进行。效能建设就是

5 要按照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要求,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考核奖惩,规范机关和服务,完善运行程序,强化监督检查,使机关和广大干部职工在履行职责和改革创新上有新的突破,在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上有新的改进。

2、重视投诉,加强督查。一是局设立监督电话(5222626)和投诉意见箱。二是接到用户投诉或上级督办事项,应在服务承诺规定的期限内处理完毕或书面答复当事人;三是局党委委员每人联系一个二级单位,指导督促检查该单位的优化环境工作;四是对破坏经济发展环境和效能建设的人和事要动真的,来硬的,坚决处理到位,决不心慈手软。

3、强化责任,同步落实测评结果。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各单位要主动接受、参与和配合综合测评。同时,树立全局观念,做到荣辱与共。参照市里测评结果运用办法,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①凡在局抽查、考评、暗访等模拟测评中,发现有影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和效能建设的,给予单位警告,并限期改正;当轮测评中被警告两次以上的(含两次),给予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黄牌警告,并进行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当考核不能评优,一年内不得提拔。

②凡在测评和服务考评中,因责任科室和相关单位工作不到位,造成失分的,给予责任科室和相关单位黄牌警告,通报批评,相关责任人当不能评优。

③凡受到投诉被认定为有效的,给予相关责任人和该单位分管领导黄牌警告,当考核不能评优,一年内不得提拔重用。

④局属各单位的中层干部是落实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树立广电新形象的生力军,务必尽职尽责对单位分管领导负

6 责。凡在测评和服务考评中造成失分的,给予该部门领导黄牌警告,当年不得参与评优,扣发当年年终奖;造成严重失分的则加重处罚,进行诫勉谈话,并通报批评,调动岗位。

⑤局属各单位的窗口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测评和服务考评中造成失分的,给予黄牌警告,当年不能评优,扣发当年年终奖;造成严重失分的则加重处罚,进行诫勉谈话,并通报批评,调离岗位。

⑥凡经市领导批示和市优化办督办仍不在规定期限纠正或处理并上报结果,或经市优化办查处并追究责任的,给予该单位黄牌警告,并对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进行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并实行经济处罚,该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考核不能评优。

⑦凡单位发生损害经济发展环境典型案件受到查处的,单位不能评优,不能申报文明单位。凡单位一年内发生一起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环境典型案件的,一把手要写出公开检讨;一年内发生两起以上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环境典型案件的,一把手要引咎辞职或责令辞职。

邵阳市广播电视局 二0一一年五月十八日

上一篇:还款承诺书情况说明下一篇:会计专业能考的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