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道路交通实施方案

2022-10-25

在一份优秀的方案中,既要包括各项具体的工作环节,时间节点,执行人,也要包括实现方法、需要的资源和预算等,那么具体要如何操作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城镇道路交通实施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城镇道路交通实施方案

新型城镇化道路

新型城镇化:集约、智能、绿色、低碳

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到底应该遵循一条什么样的发展路径?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明确指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走集约用地之路,保障资源长久支撑

由于中国的耕地资源有限,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由之路。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介绍说,目前中国城镇化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经超过了50%,但用地粗放浪费现象却依然突出。一些城市新区建设盲目扩张,部分工业园区重复布局,这种粗放的用地方式更加剧了我国的用地矛盾。

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时,不顾自身财力,不顾土地等资源的承载力,已经造成很多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守英说,由于缺乏产业支撑,一些地方出现“睡城”现象,每天早晚高峰,有数十万人在同一时间往返十几甚至几十公里上下班。

“更有甚者,一些城市以‘加速城镇化进程’为幌子、以建设工业园区为名,以获取土地出让收入及相关税费为目的,大搞扩城、造城运动,粗放式占用大量土地,其危害比单宗违法用地事件更为恶劣。”

业内专家表示,过度消耗和低效利用土地资源的粗放方式必须得到改变。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常修泽说,中国是一个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较少的国家,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政策。

针对此,国土资源部要求,各地要基本建立起符合本地区特点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体系,积极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加大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逐级分解落实“十二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下降30%的目标任务。

在节约集约用地过程中,加强规划、提高产业聚集度和用地强度都是题中应有之义,但还需注意防止走偏。一些地方将推动农民转为高层、多层居住作为集约利用土地的主要手段之一,却忽视了农业的产业特点和农民的就业问题,结果影响了农民的生存发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表示,我国一些地方在城镇化过程中盲目撤并村庄、将农民赶上楼,以为可以节约很多耕地。须知许多农民虽已上楼,但还在务农,上楼后农机具、粮食、种子和肥料等没有地方堆放,只能堆在楼下绿地中。农民种地是一种循环经济,如果一味赶农民上楼,不仅造成农业循环链断裂,而且还忽视了庭院经济的收益。

专家表示,土地是农民的核心权益,在集约发展城镇化过程中,必须重视保障农民的权益,才能为城镇化利用土地资源提供长久支撑。

走绿色低碳城镇化之路,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城镇化的绿色低碳发展趋势,将为绿色人居、建筑节能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李佐军认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一定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道路,这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同时,也意味着需要进一步推动建筑的低碳化、节能化,建设生态城市。

仇保兴表示,生态城市是系统地降低城市对自然生态系统干扰的发展模式。具体而言,可通过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基础设施、绿色小区、绿色产业等,共同构建生态城市。

同时,仇保兴提醒,我国地形非常复杂,气候条件差异大,不同地方的生态城市应该因地制宜,像绿色建筑一样应具有当地气候适应性,需要立足于当地实际,这就要求生态城市的模式是多样化的。生态城市的建设,不能一窝蜂上,不能搞一刀切。

实现低碳、绿色的城镇化发展之路还需注意成本问题。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认为,一些地方发展低碳城镇的模式存在成本太高、不易推广的问题,并且容易被形式化。单纯追求视觉方面的绿色、低碳效果,不能从根本上降低能耗、节约资源。国外经验表明,实现低碳发展要把握三个因素:政府引导、市场作用、正确的消费观念。

在建设新型生态城市群过程中,黑龙江垦区大打“低碳牌”,建成100多座低碳城镇。该区域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注重配套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灯、节水及绿色交通设施,取缔小锅炉、小烟囱,大力引进地源热泵和水源热泵等供暖新技术,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使百姓过上低碳生活。

走智能城镇化之路,让人们生活更加便利

智能化发展被确定为新型城镇化的路径之一,这一面向未来的提法激发了人们对于智慧城市的想象空间。

据专家介绍,智慧城市可以使人们工作更加方便快捷,城市运转更高效、更敏捷、更低碳,涉及面包括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城市生命线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人们可以用手机移动接收和发送关于城市生活的一切信息,看病、上班、出差、休闲都变得轻松愉快,而城市也随之更加智能、绿色、高效、美丽。

令人欣喜的是,智能化城镇正在走向现实。近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着手开展我国智慧城市试点工作。

这些文件指出,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有超过50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覆盖了东中西部地区。

“让城市做到真正的智能化不可能一蹴而就,有的城市需要两三年,有的城市需要十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业内人士、IBM大中华区副总裁范宇说。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认为,智慧城市建设一定要有远景、总体规划和实施步骤,而且要结合当地的环境和条件来实施。此外,在信息网络方面,国家要给予高度重视,因为这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条件。

从长期来看,智慧城市建设在政府投入支撑下将保持高速增长,智能交通、数字城市管理、城市安防、医疗信息化等领域前景广阔。据业内人士估算,随着我国更多城市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十二五”期间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将会带来2万亿元的产业发展机会。(《半月谈内部版》2013年第1期,记者 王永霞 梁晓飞 王政 郭强)

第二篇: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宣贯会讲课稿

一、新规范的主要特点

1、结构特点

四个版块构成:

1)基本规定;

总则;符号、代号;基本规定

通用性规定。养护范围、分类(养护等级、评价等级、工程类型)

2)养护技术要求;

路基养护;沥青路面养护;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其他路面养护;人行道养护;掘路恢复;道路附属设施养护不同的结构类型编写的养护技术要求

3)检测、评定及质量要求;

道路检测、评价、对策;养护状况评定;养护工程检查验收

统一的又是相互独立的,相互不可替代,又不可缺少,过程控制,

4)安全防护。

养护作业安全防护

新增内容,创新

与原规范比较条理更强,层次更分明,内容广泛而具体,文字表达更简练、准确。

2、以人为本的特点

广场、步行街的块石路面(花岗岩、大理石)防滑性能

盲道块型、位置应安装正确;

块石的缝间距问题, 3mm~10mm控制质量通病

踏步每阶高度应一致

3、养护理念的变化

基本规定3.0.5条“进行预防性养护工作——恢复磨耗层的功能,提高抗滑能力,早期出现的裂缝处理等”。

编制预养护经费就有了依据和保障。

预防性养护工作和保养小修本质的区别和量的区别

保养小修——为保持道路功能和设施完好所进行的日常保养,对路面轻微损坏的零星修补,其工程量不宜大于400m2。

4、规范的先进性

1)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了国外的标准规定,规范了目前我国城市道路养护的各项技术要求。

2)兼顾中小城镇的发展水平、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具有可操作性。

3)修订的规范内容全面,积极的促进作用,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①淘汰“过渡式路面的技术要求”,水泥砼路面采用沥青砼修补;取消了半整齐、不整齐块石路面;定量的指标属中等偏上的水准。

②在编制过程中去掉了管理上的规定——人行道禁止上车;报亭、话亭、灯箱、广告排架不得妨碍行人通行;掘路的审批、管理、恢复时间的要求等等。由道路管理条例来解决。

二、新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

1、原规范共9章37节278条,删除桥梁养护条款61条,还剩217条。新规范共14章54节291条,净增74条。

2、大部分内容都做了调整修改,信息数量上大大超过了原有规范,基本上反映了我国目前道路养护维修的技术水平。在部分条款上也反映了国内先进、国际先进的养护工艺、材料及设备。

2、增加了强制性条文共7条

(1)3.0.8条城镇道路的掘路开挖断面严禁上窄下宽。道路结构修复时应满足其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

(2)4.2.7条在经常性巡查中当发现道路沉陷、空洞或大于100mm的错台以及井盖、雨水口篦子丢失等影响道路安全运营情况时,第一发现人应按应急预案处置,并应立即上报,设置围挡。

(3)4.4.1条当道路遇有下列情况时应进行特殊检测:

1、道路大修、改扩建工程。

2、不明原因的道路沉陷、开裂、冒水。

3、在道路下进行管涵顶进、降水作业、隧道开挖等工程施工期间。

4、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的道路。

(4)10.1.1条掘路前应先查明地下管线状况,挖槽时不得损坏原有地下管线。

(5)10.2.1条掘路沟槽回填严禁使用淤泥、腐殖土、垃圾杂物和冻土。

(6)11.4.1条每年洪水和冰雪季节前后,应对涵洞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应包括:

1、洞内的淤积程度。

2、涵洞主体结构的开裂、漏水、变形、位移、下沉及冻胀程度。

3、涵顶及涵背填土沉陷程序。

(7)14.1.1条养护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 进入养护作业现场内的人员,必须穿戴具有反光功能的安全标志服和防护帽。

确定强条的原则是:

1、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

2、对设施安全有重大影响的;

3、对人身安全有重大影响的。

(1)(4)(5)针对掘路修复所做的规定,实际工作中问题多;“官司”多;不可避免;有施工问题、质量问题、还有管理问题、审批问题。技术把关同时对管理、审批部门的一个约束。

(2)是对巡查人员的规定,对可能危及设施安全和人员安全的条文做了强制性规定。

(3)关于特殊检测。这是关系到设施否能安全运行的问题,如在道路下进行管涵顶进、降水作业、隧道开挖等工程施工期间的检测,就可能尽早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7)是对养护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基本保证,包括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最基本的防护用品的投入。

3、第三章基本规定的主要变化

3.0.1 条“城镇道路养护工作范围包括道路设施的检测评定、养护工程和档案资料”。范围更明确,内容更全面,检测评定包括日常巡查、定期检测、特殊检测,养护工程包括保养小修、中修、大修、改扩建工程,档案资料包括建立城镇道路养护管理系统。非专业的养护组织不易做到全面的养护。

道路设施的定义中不含绿化、路灯、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等。

3.0.6条第四款改扩建工程是新增加的内容,定义是“对道路及其设施不适应交通量及载重要求而需要提高技术等级和提高通行能力的工程”。

不同于基本建设的新建工程在于:1)规划条件不同;2)工程性质不同;3)工程规模不同。没有做定量的规定,可大可小规模的不同。

3.0.7条是新增内容。人行道改扩建工程应设置盲道和无障碍设施。

3.0.9条快速路养护的规定,两种路面的养护技术要求,分两章做了规定,三点写在了基本规定中,第一以机械化施工为主,强调快速修补;第二养护管理部门应备有应急抢险救援人员及设备;第三对快速路上的防眩、防撞、隔离、诱导设施出现的破损、缺失应立即维修、补齐。

3.0.10条城镇道路的养护应按养护里程配备养护设备、检测设备及专业养护技术人员。养护单位资质条件的说明。

4、其它章节的主要变化

第4章 4.2经常性检查、4.3定期检测、4.4特殊检测为增加内容;

第6章 6.1.5、6.1.

6、6.1.1条及6.3路面上封层,6.4路面补强;

第7章 7.2日常养护中对接缝的养护要求8条,原文只1条;7.4翻修及路面改善,新增加的内容,原文只有2条;

第8章 8.1.6条、8.2水泥砼预制砌块路面,新增加的内容;

第9章 9.2.6条、9.2.8条、9.3.1条、9.4.4条、9.4.5条、9.5.5条; 第10章 新增加的内容前面已经讲过;

第11章 11.3.3条在路面上设置的其它种类的检查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铸铁检查井盖》CJ/T3012的规定;

第12章 12.5养护状况评定,增加了对快速路的评定;12.5.2-5增加了城镇道路养护状况综合评定等级标准、综合完好率的评定,更全面的反映道路的使用状况,体现道路设施的整体服务水准。

第13章 将养护工程质量检验从各章节中抽出单列一章,更便于操作,增加了盲道,无障碍设施的检查与验收,增加了监理规定。

第14章 属新增加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04年5月1日颁布执行,第29条、第30条、条32条、第105条(道路施工作业或者道路出现损毁,未及时设置警示标志,未采取防护措施……致使通行的人员车辆及其他财产遭受损失的,负有相关职责的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客观事实是道路养护作业的人员以交通安全事故为主(主要危险源)

三个重点必须抓住:第一:14.1.1强条的规定(人的安全),第二:栏护设施、交通标志的使用要规范,第三:安全设施、设备、保护用品的投入。

三、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废旧沥青砼再生利用问题

2、修补工艺问题:本次修订对热修补技术做了规定,对应用冷补材料也没有加以限制,希望在下次修订时在这两方面有更多的经验总结。

3、超薄磨耗层技术应用

4、道路检测工作中探地雷达技术应用问题

地下工程、建筑物施工降水、给水排水管道泄漏、顶管作业超挖、人防工事坍塌等等,都有可能造成路面下空洞,雷达检测是一种先进的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只限于定性的分析,不能做出定量的判断,要与其它方法相互印证。

4、关于“镇”的道路养护技术

道路铺装相当复杂,要补充大量关于镇的道路技术要求。

第三篇:四川新型城镇化道路

地理科学专业

学生;张辉

指导老师;张国

摘要: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指出,要把握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更加重视城镇质量,、要构建科学的全省城镇体系,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实力。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四川当前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长远发展的持续动力,对于促进四川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新型城镇化

方法建议 一,四川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全省城镇化发展实现新突破,“十一五”期间,四川城镇化率保持逐年上升的良好态

势。2005 ~ 2009年,四川省城镇化率已由33%提高到38·7%,年均提高1·14个百分点,已提前1年超过“十一五”规划提出的38%的既定目标。目前,四川 已建立起以成都平原、川南、攀西、川东北四大城镇群为依 托,以特大城市成都为核心,以绵阳、攀枝花、自贡、南充4 个大城市为骨干、27个中小城市和1865个小城镇组成的城镇 体系。[1]城镇人口达到3043·6万人,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 3500km2。[2]全省城镇规模进一步扩大,城镇等级结构进一步 优化,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城镇的辐射带动进一步增强。 城镇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

二..城镇化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在四川省城镇化发展不断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不 少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城镇化水平偏低,差距较大。一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差距大。2009年,四川的城市化率为38·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9个百分点。二是与东部发达省市或西部部分省(市、区)相比也有明显差距。三是城镇等级规模体系不合理。四川设市城市数量总体偏少,尤其缺少100~2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大城市数量也不多。 四是,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4]2008年,四川地级城市城 镇化水平最高的成都为63·6%,最低的甘孜仅18·9%,两者 相差达44·7个百分点。按2008年城镇化水平,四川不同区域 的城市可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城镇化水平在50%以上的城市,有成都和攀

枝花。这两个城市的城镇化水平分别达到63·6%和59·6%, 不仅比全省水平高20多个百分点,而且远高于全国平均 水平。

第二梯队:城镇化水平在30% -40%之间的城市,有自 贡( 39·6% )、德阳( 39·5% )、绵阳( 38·7% )、乐山 ( 38·3% )、内江( 38·1% )、泸州( 37·6% )、遂宁 ( 36·6% )、宜宾( 34·0% )、南充( 34·0% )、雅安 ( 33·4% )、广元( 31·2% )、眉山( 31·1% )、达州

(31·0% ) 13个市,这些地区的城镇化总体水平比较接近,虽 与成都和攀枝花有显著差异,但又明显高于第三梯队的城市。 第三梯队:城镇化水平在30%以下的城市,有资阳 (29·7% )、巴中( 27·3% )、广安( 25·8% )以及阿坝 (29·1% )、甘孜(18·9% )、凉山(26·4% )三州,这些地区 仍处于城镇化的初级阶段,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化进程缓慢, 成为推进全省城镇化水平上台阶的约束力量。

(二),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不足。四川

二、三产业发展不充分, 直接导致城镇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减弱,导致城镇化动力不 足。

(三)城市规划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基础设施运行效率不高,居住条件有待 提高,资源环境矛盾凸显,城镇综合承载力不强。城镇建设 用地规模扩张偏快,城市空间拓展不注重集约紧凑,城镇建 设历史文化特色和个性特征不突出。

(四)城镇化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未得到根本消除。户籍管理制 度、城乡分离的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向城市倾斜的财 政金融政策等,阻碍了四川省城镇化发展进程。社会公共资 源短缺,特别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社会保障程度差、医疗 技术力量薄弱,居民就医困难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城镇化的质量和效果。由于缺乏区域协调发展的联动机制, 造成重复建设、产业同构、资源浪费等不良后果,削弱了城 镇的整体竞争力。

三、四川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分析

1.城镇未来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很大,从发展趋势看,未来5~15年乃至更长 期时期内,四川都将处于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阶段。 2.城镇化高速发展将为经济增长带来巨大动力

四川省农村人口众多,城市化蕴含巨大的内需空间,这一潜在需求的释放,将对四 川省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3.全省将会建成更多的大中城市

十二五”时期,四川通过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扩大城镇人口规模,建成3~5个人口在百 万以上的城市、10多个人口在50万以上的城市是必然的,也 是必需的。

四.四川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模式及途径

(一)积极稳妥、分步推进

从区位、经济条件以及城镇化水平来看,四川应该重点加快成都平原城市群、“成德绵”城市带以及川南和攀枝花的城镇化建设力度。当前应该重新部署成都平原都市圈和江油至峨眉山一条线经济建设规划,加快其城市群建设。城市规划、二三产业大型项目布点、交通建设等都应该向“一条线”倾斜,尽快启动建设“成德绵”城际铁路。通过产业政策和资源整合,引导相邻城市的一体化发展。

(二)努力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大城市,除继续壮大发展已有的四个大城市外,努力促使德阳、宜宾等

六、七个中等城市尽快跨入大城市行列。逐步形成以成都为核心,区域性大城市为骨干, 其他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

(三)城市群 (带、圈) 的发展立足省内,先内后外珠三角”、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带的发展,都是在本省政府可以调控范围内,得益于省政府的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现行行政、财政体制下,跨省市的城市带建设,理论上突破容易,而实际操作太难因此城市带 (群) 建设要先省内、后省外地推进。

(四)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夯实农村持续发展基础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村经济全面繁荣

;促进城镇产业集聚,以城镇工业为纽带,统筹城市与工业发展,形成农村与城市工业互补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发展农村服务业,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深化体制改革,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对户籍管理、农村土地管理 、农村社保、农村公共财政制度和体制等进行改革及完善统一城乡市场,优化配置资源 ,引导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五)解放思想、模糊行政边界,推动区域发展。城市群、城市圈的建成,直接关系区域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城市群、城市圈能否健康加速发展,关键在于

是否能突破体制性障碍,让区域内的资本、资源、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自由 流动,使各地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通过城市群的建设和完善,产生新的 生产力。

(六)在实施城镇规划中要坚持按照既实行科学的规划引导,又要有序推进 坚持城镇化规划的引导作用,不能只靠行政措施,而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口向城镇迁移、要素向城镇集聚以及城镇内部结构调整和外部扩张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七)改革城镇化发展中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土地使用制度以及投资制度 改革征地制度,让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合法进入市场,实现农民和 土地的完整转移。要使农民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成为积极主动的 参与者和生力军。改革城市建设投融资制度及体制机制,拓宽筹资渠道, 探索建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并组建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促进投资资金 的保值增值和滚动发展。

(八)城镇化与工业化联动推进,用产业集群带动城市集群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省战略, 加快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化推进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强化城镇 化的产业支撑。调整产业发展政策、财政政策,整合社会资源要素,促进 产业集群发展。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应该服从 《四川省“十一五”及 2020 年城镇化发展规划》 要求:一是通过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引导产业 集聚、引导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形成产业集群;二是通过经济区规划、 城市规划,引导企业向城市的园区集聚,提高工业的集聚规模和发展水 平,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同步推进;三是通过促进城市间经济联合与 协作,引导相邻城市的一体化发展;四是建立城乡统筹的产业发展体系, 为城镇化发展奠定基础;五是扩大县域经济管理权限,带动城乡协调发 展,充分发挥县城和中心镇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九)加快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强劲动力 按照 《四川省“十一五”及 2020年城镇化发展规划》 要求,打破区域 性的体制障碍,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同时辅之以政府的引导,进一 步调整和促进区域产业的合理布局,形成科学的、符合四川城乡实际的产 业布局和城市布局,全面推进四川新型城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本报评论员.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四论认真学 习贯彻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N].四川日报, 2008 -01 -06. [2]蒋巨峰.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N]. 四川日报, 2009-11-02. [3] 2009年中国城镇人口已达6·22亿,城镇化率46·6% [EB/OL].中国网, 2010-03-29. [4]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加快城镇化进程对四川 资源和环境影响研究[EB/OL].中国统计信息网, 2007-12 -18. [5]李后强.以城镇化促进现代化是城镇化新机遇 [EB/OL].四川新闻网, 2009-12-19. [6]戴 宾.未来四川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重点[J].四 川省情, 2008, (05): 30. 责任编辑:任 平 137 2010年第6期经济体制改革

Sichuan new urbanization road Geographical science professional

The student; Merchant tc guide teacher; ZhangGuo Abstract: the sichuan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 secretary LiuJiBao points out, want to hold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the new type of urbanization,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the town, and to construct a scientific system of the whole province town, vigorously implement center city leads strategy,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medium and small cities and small towns, promoting the regional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 power. Vigorously promote new urbanization i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he reality in sichuan province, and also the need for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power,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ccelerate in sichuan,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rapid development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Key word: new urbanization methods proposals

关闭全屏阅读

关注我们:

更多有道翻译服务

第四篇:云南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努力探索具有云南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全省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地城镇工作会议在大理召开

今年1月,秦光荣同志经过深入调研和审慎思考,在省政府第52次常务会上提出了加强坝区耕地保护、推进城镇化科学发展的重大命题。决定调整和完善城乡规划指导思想,切实抓好坝区农田保护工作,坚持多利用坡地、荒地搞建设,谋划“山水田园一幅画,城镇村落一体化,城镇朝着山坡走,田地留给子孙耕”的城乡统筹格局,创造山水城市、田园城市、山地城市的统筹城乡发展新模式。省政府常务会决定成立云南省调整完善城乡建设发展思路加强耕地保护综合调研协调领导小组,领导组下属12个相关部门,组成8个调研组,分赴各地开展调研。在广泛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云南省人民政府在此次会议召开前出台了《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意见》。

秦光荣书记在会上指出,这次会议是贯彻总书记和总理关于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重要指示的一个重要会议,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云南跨越发展的一次动员。是坚持从云南实际出发,加快推进云南城镇化工业化道路的一个重大的工作部署。秦光荣说,省委、省政府一直十分关心和重视大理的发展,多次对大理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研究部署。2003年,省政府在大理召开了城市建设现场办公会,明确提出“把大理建设成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吸引力大的滇西中心城市,全国著名的文化、旅游特色浓郁的现代城市,世界上特别适宜人类居住和发展的生态园林城市”的战略决策,并提出了“一海、两线、两片”的工作思路。2005年,针对洱海治理保护取得的积极进展,省政府在大理召开九湖水染综合防冶领导小组会议,对大理州加强洱海保护治理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2006年、2007年,省政府两次在大理市召开了城市规划建设专题调研会,明确提出了滇西中心城市建设要突出抓好“两保护、两开发”的工作思路,即:保护洱海、保护海西,开发海东、开发凤仪。2009年省政府大理专题会议上再次明确了全面推进保护洱海、何护海西和开发海东、开发凤仪的工作,加快滇西中心城市建设步伐。

秦光荣说,这几年来,大理州委、州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两保护、两开发”的部署,大胆探索,下大力气推进滇西中心城市建设和“两保护、两开发”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特别是在“保护海西、保护洱海”过程中形成了一些有益经验,例如大理市的“三要”,即向荒山荒坡要建设发展用地,向荒山荒坡要生态用地,向旧城旧村改造要建设用地,村镇规划、村庄整治等各项工作抓得比较实。实践表明,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建设滇西中心城市,推进“两保护、两开发”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大理州各级党委、政府贯彻落实这一决策部署,推进工作也是卓有成效的。大理州委、州政府要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总结前段工作的经验,进一步完善滇西中心城市建设思路,改进一些群众反映的问题。一定要按照既定的决策部署,再接再励、继续努力,坚决保护洱海、保护海西、保护大理的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保护大理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更加坚定不移地走一条集约发展、节约发展的新路子,努力绘制一幅集城市、集镇、白族村庄、田园风光、湖光山色为一体的美丽画卷,坚定不移地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滇西中心城市建设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海东的建设还要加快,城市的绿化要保证。

秦光荣说,云南山区、半山区占全省总面积的94%,坝子(盆地、河谷)仅占6%,其中,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有1557个,面积仅2.51万平方公里;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有375个,面积仅2.2万平方公里,可利用资源相当有限。这些坝子大多是州(市)、县(市、区)、乡镇政府所在地,也是我省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加大,坝区耕地资源持续减少,土地开发与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2010年,全省新增25万亩建设用地中,耕地达12.4万亩,近50%。根据相关部门统计,全省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目前已被建设用地占用近30%,如果不及时转变用地方式,坝区优质耕地将进一步减少。“如果10年以后,我们云南的坝区都没有了,我们拿什么向历史交待?”

秦光荣强调,加强耕地保护是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前提和基本保障,城镇化则是未来一段时期我省加快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和重要抓手。必须加快转变城乡用地方式,完善城镇建设发展思路,总体要求是“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守住红线,就是要坚守基本农田保护这一根红线。守住红线的中心工作就是保护好坝区良田。原则上将坝区80%以上的现有优质耕地和山区连片面积较大的优质耕地划为永久性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统筹城乡,就是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通过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要全面增强

中小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借助云南已形成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以及保存的大量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历史建筑,努力营造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城市文明交融共生的城市文化。城镇上山,就是要建设山地城镇,要借助自然环境、景观特色,建设与自然面貌有机结合的城市环境,形成“城在山中、房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绿中”的独特城镇风貌。建设山地城镇,关键是要建得起、建得好、建得美,让人民群众满意。农民进城,就是要逐步把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不仅仅是个户口问题,还涉及到其他各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政策扶持、社会保障、城镇经济发展等密切相关。要让进城农民享有“两床被子,八套衣服”:同时享有农民和市民身份,享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地使用权等农村土地权益,并保留计划生育政策、农村种粮直补和与土地相结合的各种补贴,增强农民进城的资本实力,为农民进城提供更多、更大的选择余地。“加强耕地保护与推进包括山地城镇在内的城镇化既对立、又统一,不能理解为保护耕地就是限制城镇规模的合理扩张,而是要正确处理城镇化发展和耕地保护的关系,努力形成土地保护和建设发展的兼容机制。”

与会代表参观考察了大理海东城市新区开发、祥云财富工业园区、大理海西基本农田保护等大理州保护坝区农田,推进城镇上山、工业上山的有关情况。

第五篇:湖北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

省发改委、省政府研究室课题组

2013年第6期 ——经济建设

2011年,湖北城镇化率实现过半,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发展实现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变化。怎样看待目前城镇化发展水平以及城镇化发展速度,怎样估价城镇化进程?湖北城镇化何去何从?按照省政府领导的要求,省发改委(省发展战略规划办)、省政府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组成联合课题组,对新形势下我省城镇化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

一、湖北城镇化发展实现历史性飞跃

第一,城镇化率快速提高。2012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3.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9个百分点,比2000年增长13.8个百分点。“十五”期间,湖北城镇化率年增速稳定在0.6%左右,“十一五”以来,湖北城镇化步伐逐步加快,年增速分别为0.6%、0.5%、0.9%、0.8%、

3.7%和2.1%,年均提高1.43个百分点,呈现出加快发展的态势,尤其是近两年出现了飞跃性的提高。武汉城市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一批城市步入同等城市先进行列,为下一步我省城镇化加快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二,城镇体系明显优化。至2011年底,全省有城镇818个,其中省辖市12个,县级市24个(含3个直管市),县城40个,建制镇742个。按城镇规模分,湖北有特大城市和大城市6个,中小城市40个,3万人以上的建制镇46个。2011年,武汉市常住人口首次突破1000万大关。近几年来,随着长江经济带的加速开放开发,高铁时代的全面到来,城镇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沿江城镇带和沿高铁城镇带发展迅速,我省城镇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

第三,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鄂州等城乡一体化试点、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88个新农村建设乡镇试点等工作,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湖北特色的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发展路子,在全省城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示范作用。如,鄂州市坚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构建城乡“四位一体”空间布局、统筹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统筹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六网”工程、统筹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以及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了城镇化进程。2010年,鄂州城镇化率达到60.5%,位居全省第二。第四,城乡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加大路网、水网、林网、电网、信息网、商贸网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的力度,加快城乡生产要素的流动,促进城乡的互通共荣。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文化设施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城镇的整体功能逐步提升,城镇的服务能力和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城镇供水、燃气、公交、城市道路不断完善,用水普及率、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污水处理率等主要指标呈逐年上升态势,大大改善了城镇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第五,户籍改革逐步推进。通过改革户籍制度,推进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取消对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性质的划分,同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农村人口在居住、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逐步享受到与城市人口同样的待遇。这些政策和措施的贯彻实施,促进了人口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的限制和不公平待遇逐步消除,城镇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加大,使湖北人口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结构不断优化。2011年3月,武汉《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开始受理人员登记。这意味着在武汉实施了15年多的外来人口暂住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居住证开始全面取代暂住证。

近年来,湖北城镇化快速发展,但湖北城镇化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城镇发展质量不高、城镇结构不合理、异地城镇化趋向明显、城镇户籍人口比率远小于常住人口比率即城镇化率。

二、对湖北城镇化水平的评估

一是从人均生产总值看。2000-2011年,湖北城镇化率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85,存在正相关关系。霍利斯·钱纳里等通过对100多个国家的综合分析,得出在常态发展状况的“发展模型”,其中包括平均的城市化水平。把湖北的数据与这一“发展模型”相比较可以看出,湖北城镇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2001年,湖北人均GDP突破800美元,不考虑不变价美元因素,湖北城镇化率比钱纳里模型中的常态城市化水平低19.3个百分点;2003年湖北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城镇化率比常态城市化率低22.3个百分点。

二是从工业化水平看。世界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表明,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发动机,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促进器。工业化与城镇化必须同步推进、协调发展,才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据经济学家分析得出,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之间的合理比例范围是1.4-2.5∶1。过去10年,湖北城镇化水平与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高度相关,走出两条近似重合的曲线。2000-2011年,湖北城镇化率与二产业增加值的相关系数为0.976,为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我省城镇化率与二产业关系密切,湖北城镇化率与第二产业比重是基本适应、基本同步的。

三是从发展阶段看。按国际通常的划分城市化水平的标准,人口城市化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城市化的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城市人口比重达到25%,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达70%-80%。第二阶段为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这一阶段,城市人口比重从25%上升至50%,非农产业比重达50%-70%。第三阶段为城市化强化时期。这一阶段,城市人口比重由50%上升至75%,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0%。第四阶段为城市化的稳定时期。这一阶段,城市人口比重超过75%,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化社会。据联合国《城市化展望》2012年5月的统计,2011年,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为52%,其中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为77.7%,欠发达地区平均水平为46.5%,最不发达地区平均水平为28.5%;中国为50.6%。我省城镇化率虽然超过50%,但刚刚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离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空间。四是从非农就业来看。1980-1999年,湖北非农就业比重上升了29个百分点,同期城镇化率上升了22.9个百分点,说明城镇化率滞后于就业结构转变。进入新世纪后,湖北非农就业比重比较稳定。2000-2011年,湖北非农就业比重只上升了2.3个百分点,而同期城镇化率则上升了12.1个百分点。到2011年,非农就业比重为54.3%,高于城镇化率3.5个百分点。这说明,湖北城镇化与非农就业结构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离。

五是从城镇户籍看。我省现在城镇化率为51.8%,2010年为49.7%,这是按照半年以上常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进行统计的,如果按照城镇户籍占比进行统计,我省的城镇化率只有3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这意味着到2010年,我省有18.7%、约1000万生活在城镇里的人没有城镇户口,不能享有城镇居民待遇。这部分生活在城镇里的人,没有真正城市化。进城农民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市民,一些农民坐地被城市化,成了“扛锄头的市民”。农民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在城市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在城镇化率过半的情况下,也存在“半城市化”、“浅城镇化”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讲,我省的城镇化率被高估。

六是从生活模式看。安居才能乐业。随着国家“三农”政策的不断加强,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保险体系的完善以及农村土地价值的重塑,使农民工降低了对非农业户口的估值,受此影响,农民工愿意转化为非农业户口的人数占比并不如预期的那样高。既不愿意改变农民身份,又希望到城市居住和就业。这种情况,决定了这部分人口生活就业的“两栖”性。

这部分“两栖”人在城镇和农村之间进行季节性迁陡,他们中的很多人需要在城乡准备两套生活资料,还要支付两地间的交通费用,相应增加了生活成本,也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导致生活质量降低。同时,两地都要对“两栖”人投入公共服务资源,增加了投入,也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综合以上的分析,尽管我省名义城镇化率过半,但和同类发展水平国家和地区比较,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我省城镇化水平是滞后的,城镇化质量并不高,离真正城镇化还有一定的差距,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发展的任务很重,城镇化发展方式问题越来越突出,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迫在眉睫。

三、加快湖北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湖北城镇化进程过半以后,将进入城镇化强化阶段,必须要遵循城镇化发展的规律,探索湖北城镇化持续发展的正确路径。

(一)推进“四化同步”。“四化同步”既符合城镇化发展一般规律,又符合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是推进湖北城镇化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一是两化融合。我们既不能走发达国家工业化完成之后再搞信息化的老路,也不能跨越工业化阶段孤立地搞信息化,因为信息化离不开工业化,可以说没有工业化就没有信息化,信息产品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工业产品,或者说要通过工业品来传递信息。例如,计算机是信息产品,同时又是通过工业生产线生产的。当前,湖北面临工业化和信息化双重任务,唯一可行的选择就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并举,利用省内科教资源优势,通过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工业化进程。

二是产城结合。城镇化发展不是简单的“造城”运动,不是简单的“盖房子”,应避免城镇产业空洞化,尤其要避免制造业的空洞化。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通过特色产业的发展,发挥资源、交通、区位优势,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发展个私经济,引导农民向城镇有序流转和聚集。充分利用公共投资的导向作用和基础设施的带动作用,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发展一批产业集聚、集约经营、规模经济明显的工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区。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提高城市对劳动力的吸纳消化能力。

三是以工促农。从国际上看,一些国家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注重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较快地迈进了现代化国家行列。也有一些国家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忽视农业和农村发展,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农业衰退、农村凋敝、农民贫困,城市人口过度膨胀,工业化难以为继,城市化质量难以提高,结果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造成社会动荡。当前湖北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双加快”阶段,农业现代化相对落后,是整个发展当中的一块短板。必须以城镇为依托,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业现代化。

(二)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城镇化是一场深刻变革,会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要真正实现城镇化,必须着眼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建立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一是突破城乡户籍束缚。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真正的城镇化率应当是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因此要充分考虑农村转移人口的当前利益和长远生计,注重从制度上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和均等化,努力解决农村转移人口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户籍制度改革,不是简单地变换市民身份,而是让具有在城市谋生能力的群体连带家属转变为城镇人口,真正转变居住地和生活方式。当前的重点是要解决城镇化过程中有稳定工作的农民工及其家属在城镇的定居问题。

二是突破土地资源制约。加速城镇化必须破解土地瓶颈制约。第一,存量土地挖潜,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理力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第二,城镇建设走集约、节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道路;第三,推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入市场流转,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流转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

纳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相挂钩、新增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与当地土地开发和整理数量相挂钩的机制。

三是创新城镇化建设投融资机制。城镇化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来满足新增城市人口的巨大需求。而巨额的投资,政府财政远远不能满足,必须探索有效的金融支持路径。进一步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吸引社会资本全面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直接融资手段,探索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发行市政债券等城市建设融资手段,提升金融对城镇化的支持能力。鼓励有实力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和村庄整治。

(三)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针对“半城镇化”的状态,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改变城镇化进程中重人口流转数量而轻人口生活质量的倾向,通过城镇化发展方式的转变,做实城镇化。要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放在推行新型城镇化的突出位置。在城镇建设中努力做到先保护后开发,先配套后施工。突出抓好节能减排,积极构建城市节能减排产业体系,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加快重点能源消耗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严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提高污水、垃圾、废气的处理能力。要努力改善生态环境,结合城镇规划,根据功能定位以及生态环境容量,对城镇建设规模、发展形态和开发方式进行分区控制;加强城镇湿地生态系统、绿地生态系统和城镇绿化建设。

(四)改进和加强社会管理。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城镇社区管理,尤其是加强针对增量市民的服务和管理,逐步适应以城镇人口为主体和核心的社会管理。要针对流动人口和留守人口作出妥善安排。这部分人口,解决得好,将是发展的根基和源头活力;否则,就将是发展的陷阱,城市化、现代化的陷阱。城镇化涉及城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涉及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各个层次,必须加强对城镇化进程的综合管理。要建立强有力的推进机构,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制度化的区域合作机制。要打破行政壁垒整合行政区划,适度合并村、镇。要积极探索符合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与城镇密集区特点相适应的城镇区划体系。■

课题组组长:

肖安民 刘良谋

课题组副组长:

刘月明 谢高波

课题组成员:

马金钟 秦思敏 胡水兵

曾令成 赵海涛 胡建斌

王 琳 喻 颖

上一篇:初中第一学期学校总结下一篇:初中化学实验操作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