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总结范文

2022-05-30

叹岁月流逝太快,转眼间便到了年底,一年的辛苦工作中,我们留下了太多的难忘时刻,也在不断的工作积累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为了记录这一年的工作成长,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下历史总结范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七下历史总结范文

七下历史期末考点

1隋炀帝

2唐太宗的统治

3唐玄宗的统治(开元之治)

4唐朝的农业工具

5唐朝的民族关系(吐蕃)

6唐朝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 7莫高窟

8玄奘、鉴真(图)

9宋朝的建立

10经济重心的南移

11清明上可图

12成吉思汗

13元朝的行省制度以及对西藏的管辖(机构) 14指南针,活字印刷的发明和传播 15郑和下西洋(图)

16辛弃疾

17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8明朝科举制度的变化及评价

19戚继光抗倭

20军机处的设立和文字狱

21郑成功收复台湾

22清朝闭关锁国政策

23清朝对西藏的管辖(**、驻藏大臣) 24清朝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25明长城

26天工开物

27红楼梦

第二篇:七下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六寨中学历史期中模拟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1.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社会经济发展 C.开通京杭大运河 D.实现国家统一

2.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诼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

A.巩固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D.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

3.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

①地动仪模型 ②曲辕犁 ③筒车模型 ④罗盘针模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 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 )

A . 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

5.史学家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大力发展科举制

C、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D、选拔贤才

6.“唐朝被中国和西方许多历史学家称为最辉煌的朝代。对外国人来说,……唐朝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加开放。”下列事件不能说明唐朝对外开放的是

A.遣唐使来华 B.玄奘西游 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洋

非洲黑人俑

大食人俑

东罗马金币

7.下列文物出土于唐代墓葬,这些出土的文物反映出什么( )

A.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 B.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

C.唐代与阿拉伯、欧洲和非洲都有交往 D.证明唐代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

8.“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促使唐朝形势急转直下的是( )

A.黄巾起义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安史之乱

9..“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这次起义( )

A.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B.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平定了安史之乱 D.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10.学习隋唐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

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11.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该诗讲的是哪位皇帝?

A.唐太宗 B.宋太祖 C.元世祖 D.康熙帝

12.宋朝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当时人们为什么不以从军为荣?[om]

A.宋朝重文轻武 B.宋朝重武轻文 C.从军死伤几率大 D.从军收入低

13.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来源:学科网]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阿骨打-党项族 ④北宋-赵匡胤 ⑤金-阿保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14.下列四幅两宋与辽、金、西夏并立示意图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B. C. D.

15.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有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取名为郭靖和杨康,并赐匕首一把。丘处机是让孩子们勿忘1127年的国耻。根据所学知识推断这一国耻是指( )

A.金灭北宋 B.辽灭北宋 C.西夏灭北宋 D.蒙古灭北宋

16.岳飞抗金赢得了人民尊敬的最主要原因是

A.他被秦桧诬陷,蒙受冤屈 B.他的岳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

C.他坚持抗金斗争是正义的 D.他的抗金斗争使南北方获得了持久和平

17.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破坏 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北宋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18.两宋政府曾向哪些政权送“岁币”( )

A.①②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9.我国历史上经济重心南移从唐中后期开始,到南宋最后完成。下列经济现象最能反映南移完成的是

A临安城内大街小巷店铺林立 B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

C四川地区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D广州、泉州成为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20.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成为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秦朝的圆形方孔钱 B.汉朝的五铢钱 C.唐朝的开元通宝 D.北宋的交子

21.北宋前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的根本原因是( )

A.金属钱币使用不便 B.南方经济发展C.海外贸易繁荣 D.商业经济发达

2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A.秦朝 B.隋朝 C.清朝 D.元朝

23.《千年风云第一人》摘录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名人有关成吉思汗的精辟论述以及各国媒体的报道,展示了“千年风云第一人”的传奇一生。下列内容不属于成吉思汗“传奇一生”的是

A.建立元朝 B.统一蒙古各部 C.建立蒙古国 D.发动大规模扩张战争

24.我国自古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元朝广大疆域内出现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盛况,并形成了一个新民族.建立元朝的民族和形成的新民族分别是( )

A.党项族 回族 B.蒙古族 回族 C.契丹族 回族 D.蒙古族 满族

25.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诸侯争霸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政权并立

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

26.(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来源:网ZXXK]

(1)依据材料,概述唐太宗的执政思想。(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的执政思想实施的结果。

材料二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2)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什么样的民族政策?(2分)为加强友好交往,唐与吐蕃之间采取了哪种方式?(2分)举一例说明。(2分)

材料三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财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关。——杜甫《忆昔》

(3)材料三反映了唐朝最鼎盛时期的社会风貌,这个最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什么?(2分)开创这一局面的帝王是谁?(2分)从材料三中找出最能概括当时社会风貌的诗句。(2分)

27.(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时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有了很大发展,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丝织品和瓷器也是宋朝对外出口的主要产品,为朝廷赚回了大量财富。同时,市舶司的设立也有利的保障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宋朝从大量进口货物通过市舶司获得的税收,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六。

(1)依据材料一,概括江南地区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9分)

朝代

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

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

西汉

19.8%

80.2%

唐代

43.2%

56.8%

北宋

62.9%

37.1%

材料二[来源:学科网ZXXK]

“ 苏湖熟,天下足”

——宋代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2)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分)最终在哪个朝代完成?(2分)依据表格说明这种经济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2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谈谈对我们今天发展经济有何启示?(1分)

28.(18分)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尊诚信,虔奉欢盟,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只令三司搬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材料二:“……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年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本朝签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其不溃散。” ﹣﹣《朱子语类》

材料三: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1)材料一中的“誓书”签订后对宋辽关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宋代统治者奉行一种什么政策?北宋统治者的哪些措施间接导致了问题二中盟约的签订?

(3)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说一说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4)结合材料,说说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对现在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第三篇:人教版七下历史期末测试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期末试卷

历史试卷

班级 姓名 考号 …………………………………… 密 …………………………………… 封 …………………………………… 线 …………………………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 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为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隋朝统一南北的时间是(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2、下列表述中,最能反映隋朝历史特点的是(

)

A.大运河的开通

B.江南经济开发

C.民族大融合

D.繁荣而短暂

3、“它”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它”指的是(

)

A. 都江堰 B. 万里长城 C. 隋朝大运河 D. 赵州桥

4、.“以铜为镜,可整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下列人物中,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是(

)

A. 魏征

B. 皮日休 C. 房玄龄 D. 李白

5、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

A. 她是我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 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C. 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 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6、.“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合十忘生死,弘愿心中装,普度众生苦”,这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片尾曲.这部电视剧所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

A. 玄奘西游 B. 册封** C. 鉴真东渡 D. “和同为一家”

7、印度总统来华访问,旨在加强中印两国睦邻友好关系。早在唐朝时期,就有一位推动中印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他是 (

)

A. 玄奘

B. 鉴真

C. 阿倍仲麻吕

D. 崔志远

8、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

)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C. 繁荣与开放

D.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9、“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其中建立北宋的“宋祖”是(

)

A.刘备

B.元昊

C.忽必烈

D.赵匡胤

10、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 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B.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 C.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

11、宋与金的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南宋定都临安

B.宋军收复建康

C.宋金达成和议

D.岳飞取得郾城大捷

12、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 A.景德镇

B.邢窑

C.哥窑

D.越窑

七年历史答题卡

共4页

第1页

13、成吉思汗被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为“千年风云第一人”,下列内容与成吉思汗有关的是(

) ①统一蒙古各部

②建立蒙古政权

③灭亡南宋

④定国号为元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的是(

)的节日欢乐气氛.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5、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它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制度是(

) A.郡县制

B.中书省

C.行省制

D.尚书省

16、瓦子在宋代城市盛行的主要原因(

)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17、生活在两宋之交,其词具有:“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清新自然”特点的是(

)

A.苏轼

B.关汉卿

C.辛弃疾

D.李清照

18、如图内容记载的科技成就是(

)

A.造纸术 B.指南针 C.造船技术 D.活字印刷术

19、如果你是明朝的一名地方官员,有事进京参见明太祖,应去(

) A.应天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20、“杀牛羊,备酒菜,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上述是引自《石匮书后集》一书的一段材料,材料中的“闯王”是指(

) A.陈胜

B.刘邦

C.黄巢

D.李自成

21、2018年春晚戏曲节目中有一段唱词:“倭寇贪婪人沦丧…救民水火敢担当,不求拜相与封候,只为定国和安邦。”该唱词称赞的民族英雄为(

)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文天祥

22、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杰出贡献是(

) A.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祖国的领土台湾 B.率军取得了抗倭斗争的胜利

C.先后七次出使西洋,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23、清朝政府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 ①设立西域都护

②设立伊犁将军

③设立驻藏大臣

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4、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是(

) A.《农政全书》

B.《梦溪笔谈》

C.《齐民要术》

D.《天工开物》

七年历史答题卡

共4页

第2页

25、揭示清朝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并且达到我国古典小说高峰的作品是(

)

A.《红楼梦》

B.《西游记》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二、材料分析题:共50分

26、材料一:唐太宗李世民亲历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他以隋炀帝杨广的破家亡国为戒,接受隋末农民起义的教训......在政治上励精图治,实行了一系列的开明政策和措施,政绩卓著......太宗以隋炀帝拒谏饰非为鉴,虚怀博纳,从谏如流......因此皇帝能够较好地试行“君道”,避免和纠正了很多错误......根据举贤任能的原则,用贤良,退奸佞,因而忠贤满朝,人才济济......重视地方政治,慎择刺史,吏治比较清明。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 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1)、阅读材料一回答问题:

在唐太宗执政之后,出现了怎样的统治局面?请你简要写出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及革新措施。( 5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析“开元盛世”出现的主要原因及表现。(4分)

27、材料一:孙中山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过去的。”

材料二: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材料三:“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这是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写的,结果他被斩首……朝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⑴、孙中山所说的“考试制度”是指什么制度?诞生于哪个朝代?此制度正式 诞生于哪个皇帝统治时期?此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影响?(5分)

(

2、)材料二反映出明朝科举制度发生了什么的变化?命题范围局限于什么? 说说这一措施有何影响? (4分)

(3)、材料三是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写的,他被斩首,这是清朝的什么措施造成的?清朝实施这项措施的目的是什么?它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分)

七年历史答题卡

共4页

第3页

28、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抵。语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南宋诗人陆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3分) (2)两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 (2分) (3这种变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什么时候开始?何时完成?(2分)

29、材料:“自永乐(明成祖年号)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他最远到达哪些地方?(3分)

(2)他此举的目的是什么?有何意义?(5分)

30、材料一: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1684年,清朝对海上贸易先后作了若干具体规定:

一、沿海广东、福建、江南、浙江、山东与直隶省,听百姓装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海上贸易捕鱼。预行禀明该地方官登记名姓,取具保结,发给印票。

二、在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四省设海关,管理来往船只,并征收税银。外国贡船所带货物不再收税,其余私来贸易者,听所差部臣照例收税。

三、直隶、山东、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各省,先定海禁处分之例,尽行停止。若有违禁将硫黄、军器等物,私载在船出洋贸易者,仍照律处分。 材料三

广州十三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这是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清朝实行闭这一政策的原因、措施及影响分别是什么?(9分)

2、对于清政府的这一政策联系当前现实,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3分)

七年历史答题卡

共4页

第4页

七年历史答题卡共4页

第5页

第四篇:七下历史教案(第10课)

射阳县海河初中初一历史教学研究案主备人 陈红光 课题《经济重心的南移(第10课)》教学研究案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及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史实,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思想教育】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能力培养】

通过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学方法比较学习法问题探究法

教学准备历史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一)预学篇

【预习目标】

1、了解宋代南方农业的发展

2、了解宋代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3、了解宋代南方商业的繁荣

【预习方法】 阅读感悟问题探究

【预习内容】

1、阅读P56第1段,了解“苏湖熟,天下足”。说一说苏州、湖州地处哪一流域?

2、阅读P57第

1、2段,了解宋代的丝织业、制瓷业。哪个地方的丝织业“号为冠天下”?瓷都在哪里?

3、阅读P58第1段,了解宋代的商业。宋代最大的商业都市在哪里?

4、阅读P58第2段,了解宋代的海外贸易。宋代在主要港口设立了什么机构?1

5、阅读P58第3段,了解纸币的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哪里?

6、阅读P59第2段,了解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什么时候,完成于什么时候?

(二)导学篇

【导入新课】

复习辽、北宋、西夏、金、南宋的建立。北宋与辽、西夏,南宋与金都发生过战争,战场主要在北方。这时,南方相对安定,在这种有利的环境下,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并逐渐超过了北方。

【讲授新课】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出示《耕获图》

指导学生看图,并回答:

仔细观察《耕获图》,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宋朝农业生产的情况。

①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

--这幅图反映了宋代南方地区田庄里的农民繁忙劳动的景象。图中的农民在从事犁地、车水、挑送、插秧、扬场、舂米、磨粉等劳动。

②种植的主要作物是什么?

--稻谷

③插秧和扬场的场面同时出现,说明什么问题?

--证明宋代已有了双季稻了。

④为什么在宋朝时能够由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

新引进的品种占城稻耕作周期短;南方气候温暖。

总结南方农业的发展的表现:

1、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占城稻)

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

3、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棉花:从两广、福建到长江流域)学生思考: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1、经济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

2、自然因素:宋代南方气候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南方自然条件保持较好。

3、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思考“宋代南方手工业与前代相比有哪些发展?”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归纳:丝织业水平超过北方;棉织业首先在南方兴起并初步发展;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的重心,制瓷工艺取得新的突破;造船业发达,

居世界首位。

1、丝织业水平的提高(蜀地、江浙)

2、棉织业的兴起(海南岛发展到东南沿海)

3、制瓷业的成就(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

4、造船业的发展(广州、泉州)

(通过图片展示说明南方手工业的水平)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商业都市:开封、杭州)

强调: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

2、海外贸易的发展

(1)外贸港口:广州、泉州;

(2)市舶司的设立

3、货币制度的变化(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北方,对朝廷的财政收入起着重要作用,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最终完成。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进行归纳、总结,对历史发展的脉络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

【小结】

粮食作物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经济作物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纺织业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制瓷业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景德镇成为瓷都

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商业的繁荣商业都市杭州是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

对外贸易在当时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广州、泉州是大商港;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外贸收入是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货币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板书设计】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经济重心的南移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总结反思】

(三)慧学篇

【学习感悟】

【独立作业】

1、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我国哪个时期()

A、魏晋南北朝时期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

2、 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A、开封B、临安C、广州D、泉州

3、宋朝时期,南方经济有了巨大发展,下面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南方最大的商业都市是开封 B、南方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C、南方四川地区出现交子D、宋朝时期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4、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和完成分别是在()

A、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B、唐朝中后期、北宋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宋时期D、唐朝中后期、南宋时期

5、2011年4月古沉船“南海一号”完成第二次试挖掘,它对研究宋朝海外贸易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西域都护B、市舶司C、行省D、宣政院

6、纸币的出现给经济流通带来了更多的便捷,那么,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

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

7、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③朝廷在故都(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④苏湖熟,天下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第五篇:七下历史 第7课教学案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学案7

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

教与学的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隋唐时期在科技和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赵州桥、唐都长安城、雕版印刷术和《金刚经》、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掌握隋唐时期赵州桥、雕版印刷术和《金刚经》的主要成就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对赵州桥与颐和园玉带桥等桥的对比,雕版印刷术与手抄笔录的对比,培养运用对比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史学的角度感知唐代的文学艺术成就。通过对唐诗共同进行赏析,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隋唐时期各族人民在前代文化基础上,注意吸收文化成果,共同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成就,不仅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与学的重点:赵州桥、雕版印刷术、唐诗

教与学的难点:生产技术的进步、商鞅变法与大变革时代之间的关系。 教与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清明,交通发达,民族融合,中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教育制度先进,这些为我国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隋唐文化的部分杰出成就。

二、自主学习,建构知识:

自学要求:依据下列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

1、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叫什么?是谁主持建造的?它的作用及地位如何?

2、唐朝的哪个城市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3、唐朝印制的《金刚经》的历史价值?

4、唐朝医学家孙思邈著有什么书?他被后人尊成为什么?

5、说出唐朝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作品及诗歌的特点?

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㈠生生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 ㈡师生合作:共同探究解决本课的重点难点问题。

1、隋朝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出示赵州桥图片)引导学生读图评价赵州桥。

赵州桥,原名安济桥,是隋朝杰出的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修建的石拱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洨河上。赵县古时曾称作赵州,所以安济桥又叫赵州桥。赵州桥设计非常科学,由五拱构成。中间的大拱跨度37.45米,大拱两端各有两个小拱,它既可减轻大拱及桥基的负载,又可分洪和节省建筑材料。同时,小拱对石桥本身也增添了美观、玲珑和生动的姿态。赵州桥坚固耐用,桥面平缓,有利于交通。赵州桥至今基本上保持原貌,车马仍可通行。距今约1400年,在漫长的时间里,历经洪水、地震、风化,至今仍然坚固的屹立着。这不能不说是一项奇迹,而这一奇迹的出现无疑是由于设计的巧妙。 宋人杜德源有诗赞颂安济桥“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蜇背磨空”;元代刘百熙有诗赞“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 明代诗人祝万祉赞美安济桥“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实不过誉。

近代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说赵州桥的结构“所取的方式,对于工程力学方面竟有非常的了解,及极经济极聪明的控制。„„真可惊异地表现出一种极近代化的进步的工程精神”。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赵州桥遴选为“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

赵州桥成为桥梁建筑史上难得一现的秀美风景,已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当地的一个重要的旅游资源,每年都吸引无数国内外旅客观光旅游。

2、光耀千古的诗坛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观看李、杜、白三人画像插图和“文献资料、诗句摘录”,然后讨论回答:

1、唐诗繁荣的情况怎样?

2、哪三位诗人的成就最突出?

3、说说他们的诗歌风格为什么有所不同?

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一起阅读欣赏三位大诗人的作品,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及所处的不同的社会背景,从中品味三位大诗人诗歌的不同风格。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印刷术发明前,人们用手抄书,这既费时耗力,又易出错。到隋唐时人们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什么是雕版印刷术呢?

教师布置学生看书寻找答案。教师在学习回答基础上强调: 雕版印刷术来源于生活的体验,离不开人们的观察,探索及创新。

可引导学生联系印刷术的发展:北宋毕升活字印刷术、近代欧洲人发明了机器印刷、现代的电脑排版等。让学生感触到近现代中国的与世界的落伍和差距,让学生意识到振兴中国的责任。

教师作如下介绍:唐朝雕版印刷的原本,多已失散。现在所看到的《金刚经》,长约488厘米。卷首为佛像画,后为经文。画着释迦牟尼对弟子们说法的神话故事,四周环绕的天神也在静听,大家神色肃穆。画面精美,线条流畅,字体整齐,浑朴厚重,着墨均匀,刀法纯熟,是优美的版画艺术。

引导学生阅读小字,教师强调: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经》,但在近代被外国殖民者掠走。教师补充资料,增强学生的学习历史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五、反思总结,能力提升:

小结板书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

赵州桥──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唐都长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二、雕版印刷术

唐朝印制《金刚经》──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李白 (作品及特色) 杜甫 (作品及特色) 白居易(作品及特色)

六、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一:知识再现:

1、唐朝印制的(

),是世界上现存(

)、(

)的雕版印刷品。

2、(

)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李白被后人称为(

),杜甫的事诗被后人称为“(

)”。

二:精挑细选

1.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建筑物是( )。

A.江苏宝带桥 B.北京玉带桥 C.大明宫含元殿 D.河北赵州桥 2.被人们称为“诗仙”的唐代诗人是( )。 A.王维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3.以下是赵州桥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桥

B这座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

C由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

D七百多年后,欧洲人才建成类似的桥。 4.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

) A唐朝

B元朝

C隋朝

D北宋 5.古人云“琴棋书画诗酒茶”,可见自古以来“诗酒”就不分家,那么中国古代自称是“酒中仙”的诗人是(

)

A杜康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6、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高度繁荣的原因不包括(

) A科举制重视考核诗赋的内容

B繁荣的经济为唐诗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C唐朝实行宽松的政治政策对唐诗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D唐朝亡国的教训促使了唐诗的繁荣

七、教、学后记:

附:问题和练习答案

1、 金刚经、最早、标有确切

2、唐朝、诗仙、史诗 1D 2B 3A 4A 5B 6D

上一篇:七上作文指导范文下一篇:七夕搞笑情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