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下期末试卷

2022-07-09

第一篇:历史七下期末试卷

七下期末试卷

生物学七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北师大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下列物质中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A.糖类B.维生素C.脂肪D.蛋白质

2.处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需要大量的蛋白质,为补充优质蛋白质,他们应该适当地多吃哪种食物(

A.米饭B.青菜C.瘦肉D.水果

3.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是骨中缺少(

A.蛋白质B.维生素CC.铁D.钙

4. 肝炎病人怕吃油腻食物的原因是(

A.唾液分泌过少B.胆汁分泌过少C.胃液分泌过少D.肠液分泌过少

5.人体缺少维生素A会患(

A.脚气病B.夜盲症C.佝偻病D.坏血病

6.小章这几天刷牙时牙龈常常出血。你建议他应当多吃一些(

A.米饭、馒头B.鱼、肉、奶、蛋C.新鲜蔬菜D.奶油、巧克力

7.蛋白质经消化后,转变成可以被小肠吸收的(

A.葡萄糖B.氨基酸C.纤维素D.麦芽糖

8.人体缺乏维生素D,容易患(

A.夜盲症B.脚气病C.坏血病D.佝偻病

9.消化道内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A.肠液B.胆汁C.胃液D.胰液

10.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最主要的是(

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

11.下列哪种营养成分不含有能量(

A.蛋白质B.葡萄糖C.无机盐D.脂肪

12.若进食的量相同,下列哪一种食物所提供的蛋白质最多(

A.苹果B.牛肉C.燕麦D.玉米面

13.胰腺的分泌物是(

A.胆汁和胰液B.胰液C.胰岛素D.胰液和胰岛素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肺动脉内流动脉血B.肺静脉内流静脉血

C.体动脉内流动脉血D.体动脉内流静脉血

15.下列各项中,与皮肤散发热量有直接关系的结构是(

A.毛发和指甲B.汗腺和血管C.神经末稍D.黑色素细胞

16.肾赃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肾单位

) ) ) ) ) ) ) )) ) ) ) ) ) ) 1)

17.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突起B.细胞体C.神经末梢D.神经元

18.下列结构中,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是()

A.脑和脑神经B.脑神经和脊神经C.脊髓和脊神经D.脑和脊髓

19.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是()

A.身体运动中枢B.身体感觉中枢C.呼吸中枢D.语言中枢

20.杂技演员走钢丝,神经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小脑B.大脑C.脑干D.脊髓

21.通过语言功能建立的条件反射应该是()

A.看到老师走上讲台,同学们马上起立向老师敬礼

B.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小狗就向主人跑过来

C.看到有人突然横穿马路,司机立即刹车停了下来

D.听了老师讲的故事,同学们都忍不住笑了

22.反复进行下列哪项,可训练鸡群听哨声集合

A.喂食前先吹哨B.喂食后再吹哨

C.只喂食不吹哨D.只吹哨不喂食

23.注意观察身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他们一般都有“当天的功课当天清”的好习惯,原理是

A.时间抓得紧,不浪费时间

B.有良好的作息制度

C.大脑皮层的各个部分得到交替活动和休息

D.及时强化新知识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兴奋

24.人的眼睛有的呈黑色,有的呈蓝色,与人眼色有关的结构是

A.角膜B.虹膜C.结膜D.巩膜

25.下列选项中是正常眼的是

26.听觉形成的正常途径是

A.声波→鼓室→三块听小骨→听神经→听觉中枢

B.声波→鼓膜→三块听小骨→听觉中枢

C.声波→鼓室→耳蜗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听觉中枢

D.声波→鼓膜→听小骨→耳蜗内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27.盲人在“读”盲文时,依靠皮肤的

A.冷觉感受器B.热觉感受器

C.触觉感受器D.痛觉感受器

28.某人患肢端肥大症,其原因是

A.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B.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C.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D.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29.下列能促使人体出现第二性征的激素是

A.生长激素B.促性腺激素C.胰岛素D.性激素

30.下列关于吸烟、喝酒、吸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 ()

() () () () ()

A.长期吸烟会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增强

B.饮酒多了,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

C.毒品会严重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D.青少年应该不吸烟.不喝酒,应当绝对禁止吸毒

31.下列疾病属于传染病的是()

A.近视B.心脏病C.沙眼D.龋齿

32.健康的完整定义为良好的身心健康和()

A.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B.良好的睡眠质量

C.良好的工作环境D.随意的生活方式

33.隔离传染病病人的主要目的是()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者D.积极治疗患者

34.传染病的特征是

A.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死亡率极高

B.有传染性,但无关紧要

C.有流行性,无传染性

D.由病原体引起,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5.皮肤能防止病菌侵入人体,与这种免疫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A.青霉素过敏现象B.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

C.白细胞清除病原体D.得过麻疹后不再患此病

36.给小儿服用小儿麻痹疫苗糖丸,其接种的疫苗和产生的免疫分别属于

A.抗体、特异性免疫B.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C.抗原、特异性免疫D.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37.下列措施中,不属于预防接种的是

A.婴幼儿注射百白破疫苗B.幼儿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C.为肝炎病人注射胎盘球蛋白D.为青少年注射乙肝疫苗

38.狗常用粘有唾液的舌去舔伤口,结果对伤口愈合有利,主要原因是唾液里含有

A.抗体B.抗菌素C.溶菌酶D.溶酶体

39.天花病人痊愈后,一般不会再得天花病,这种免疫是

A.特异性免疫B.非特异性免疫

C.计划免疫D.不能确定

40.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是人体对“自己”和“非己”的识别

B.免疫是人人生来就具有的

C.免疫不能出生后获得

D.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

41.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A.百日咳B.细菌性痢疾C.病毒性肝炎D.冠心病

42.预防接种的目的是

A.控制传染源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D.使人得到非特异性免疫

43.患流行性感冒的病人是传播疾病的

A.传染源B. 易感人群C.传播途径D.三者都不是

44.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某种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

A.病原体B.抗体C.病毒D.抗原

45.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

() () () () () () () () () () () ()

A.病毒B.细菌C.抗原D.疫苗

46.移植别人的器官到患者体内,该器官不易成活,从免疫的概念分析,被移植的器官属于()

A.抗原B.抗体C.病原体D.疫苗

47.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皮肤和黏膜的保护作用B.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菌作用

C.血液中白细胞吞噬各种病毒D.患过天花的人不再患天花

48.有一种寄生于葡萄根部的蚜虫从北美传到欧洲后,使所有的葡萄园几乎遭到毁灭。其原因是()

A.生存环境的改变B.掠夺式的开发利用C.生物入侵D.环境污染

49.当今社会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

A.传染病B.糖尿病

C.心血管疾病和癌症D.遗传病

50.为了尽量减少农田污染,应该()

A.施用化肥B.尽可能施用农家肥

C.不施任何肥料D.使用农药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0分)

1.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作用,淀粉最终被分解为;蛋白质最终被分解为;

2.根据循环途径不同,可将血液循环分为和两部分。

3.血液由和组成。

4.一个人的心动周期为0.8秒,则他的心率为次/min.

5.组织气体交换是指血浆与组织液之间进行和的交换。

6.含有听觉感受器,能感受声波的刺激而产生神经冲动。

7.双缩脲试剂可检测,维生素C可以用来检测。

8.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是血管;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是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

9.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这种现象在免疫类型上属于。

10.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就是。免疫是人体的一种,是机体识别“自己”和“非己”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11.癌症是全球范围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人类生活中致癌因素主要有中致癌因素的诱导,也有因素的影响。

12.根据神经元的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神经元又叫,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和的基本单位。

(2)图中的①是;②是;③是;

④的作用是

(3)人体内有数亿的神经元。各个神经元的突起末端都与多个神经元的相连接,形成非常复杂的网络。

13.下左图是肺内及组织中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A过程叫,B过程叫。

(2)图中结构:

a是b是c是;d是

(3)血管e内流的血是血,血管f内流的血是血。

14.上右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

(1)写出图中所示结构的名称:

(2)当血液流经a时,血浆中的大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及尿素等物质过滤到b中形成。b中液体与血浆相比,除不含外,其它成分相似。

(3)图中c 处的几个向上的箭头的含义是,没有被重吸收进入血液中的液体流到f管中就形成了。

15.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的炭疽病时,利用绵羊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实验的方法和过程如下:

(1)甲组绵羊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是因为。

(2)乙组的绵羊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3)为防治炭疽病在人群中流行,美国卫生部门加强了对邮件等物品的检疫,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采取这一措施属于。

16.分析说明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隆重建立

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下青藏高原腹地,该地区称为三江源地区。三江源地区平均海拔4000多米,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黄河水量的49%、长江水量的5%、澜沧江水量的15%都来自三江源地区,是素有“中华水塔”之称的天然湿地,分布着高原荒漠和高原草甸,是藏羚羊.藏野驴等珍稀动物的栖息地,该地区还盛产冬虫夏草等名贵中药材。三江源地区是祖国母亲河的发源地,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然而,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湖泊水位下降甚至干枯,水土流失严重,致使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当地农牧民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再造山川秀美的大西北”,2000年8月14日,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由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区名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隆重建立。这是党和政府实施西部开发,保护和恢复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自然因素主要是,人为因素主要有、、等。

生物学七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B2.C3.D4.B5.B6.C7. B8.D9.B10. A11.C12.B13.D

14.C15.B16.D17.D18.D19.D20.A21.D22.A23.D24.B25.A26.D27.C

28.C29.D30.A31.C32.A33.A34.D35.C36.C37.C38.C39

41.D42.B43.A44.B45.C46.A47.D48.C49.C50.B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0分)

1. 葡萄糖氨基酸

2. 体循环肺循环

3. 血细胞血浆

4.75

5. 物质气体

6.耳蜗

7. 蛋白质吲哚酚试剂

8.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9. 非特异性免疫

10. 计划免疫防御功能

11.环境生物遗传

12. (1) 神经细胞结构功能

(2)细胞核轴突轴突末梢接受信息并将神经冲动传到细胞体

(3)突起13.(1)肺内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2)肺泡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组织细胞组织处的毛细血管

(3)动脉静脉

14.(1)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2)原尿大分子蛋白质

(3)原尿中有用成分重吸收回血液尿液

15.(1)第一次处理时产生了抗体(2)对照(3)切断传播途径

16.气候干旱过度放牧滥采乱挖滥砍乱伐

.A40.C

第二篇:人教版七下历史期末测试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期末试卷

历史试卷

班级 姓名 考号 …………………………………… 密 …………………………………… 封 …………………………………… 线 …………………………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 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为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隋朝统一南北的时间是(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2、下列表述中,最能反映隋朝历史特点的是(

)

A.大运河的开通

B.江南经济开发

C.民族大融合

D.繁荣而短暂

3、“它”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它”指的是(

)

A. 都江堰 B. 万里长城 C. 隋朝大运河 D. 赵州桥

4、.“以铜为镜,可整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下列人物中,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是(

)

A. 魏征

B. 皮日休 C. 房玄龄 D. 李白

5、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

A. 她是我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 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C. 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 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6、.“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合十忘生死,弘愿心中装,普度众生苦”,这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片尾曲.这部电视剧所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

A. 玄奘西游 B. 册封** C. 鉴真东渡 D. “和同为一家”

7、印度总统来华访问,旨在加强中印两国睦邻友好关系。早在唐朝时期,就有一位推动中印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他是 (

)

A. 玄奘

B. 鉴真

C. 阿倍仲麻吕

D. 崔志远

8、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

)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C. 繁荣与开放

D.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9、“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其中建立北宋的“宋祖”是(

)

A.刘备

B.元昊

C.忽必烈

D.赵匡胤

10、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 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B.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 C.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

11、宋与金的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南宋定都临安

B.宋军收复建康

C.宋金达成和议

D.岳飞取得郾城大捷

12、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 A.景德镇

B.邢窑

C.哥窑

D.越窑

七年历史答题卡

共4页

第1页

13、成吉思汗被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为“千年风云第一人”,下列内容与成吉思汗有关的是(

) ①统一蒙古各部

②建立蒙古政权

③灭亡南宋

④定国号为元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的是(

)的节日欢乐气氛.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5、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它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制度是(

) A.郡县制

B.中书省

C.行省制

D.尚书省

16、瓦子在宋代城市盛行的主要原因(

)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17、生活在两宋之交,其词具有:“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清新自然”特点的是(

)

A.苏轼

B.关汉卿

C.辛弃疾

D.李清照

18、如图内容记载的科技成就是(

)

A.造纸术 B.指南针 C.造船技术 D.活字印刷术

19、如果你是明朝的一名地方官员,有事进京参见明太祖,应去(

) A.应天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20、“杀牛羊,备酒菜,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上述是引自《石匮书后集》一书的一段材料,材料中的“闯王”是指(

) A.陈胜

B.刘邦

C.黄巢

D.李自成

21、2018年春晚戏曲节目中有一段唱词:“倭寇贪婪人沦丧…救民水火敢担当,不求拜相与封候,只为定国和安邦。”该唱词称赞的民族英雄为(

)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文天祥

22、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杰出贡献是(

) A.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祖国的领土台湾 B.率军取得了抗倭斗争的胜利

C.先后七次出使西洋,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23、清朝政府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 ①设立西域都护

②设立伊犁将军

③设立驻藏大臣

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4、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是(

) A.《农政全书》

B.《梦溪笔谈》

C.《齐民要术》

D.《天工开物》

七年历史答题卡

共4页

第2页

25、揭示清朝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并且达到我国古典小说高峰的作品是(

)

A.《红楼梦》

B.《西游记》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二、材料分析题:共50分

26、材料一:唐太宗李世民亲历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他以隋炀帝杨广的破家亡国为戒,接受隋末农民起义的教训......在政治上励精图治,实行了一系列的开明政策和措施,政绩卓著......太宗以隋炀帝拒谏饰非为鉴,虚怀博纳,从谏如流......因此皇帝能够较好地试行“君道”,避免和纠正了很多错误......根据举贤任能的原则,用贤良,退奸佞,因而忠贤满朝,人才济济......重视地方政治,慎择刺史,吏治比较清明。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 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1)、阅读材料一回答问题:

在唐太宗执政之后,出现了怎样的统治局面?请你简要写出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及革新措施。( 5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析“开元盛世”出现的主要原因及表现。(4分)

27、材料一:孙中山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过去的。”

材料二: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材料三:“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这是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写的,结果他被斩首……朝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⑴、孙中山所说的“考试制度”是指什么制度?诞生于哪个朝代?此制度正式 诞生于哪个皇帝统治时期?此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影响?(5分)

(

2、)材料二反映出明朝科举制度发生了什么的变化?命题范围局限于什么? 说说这一措施有何影响? (4分)

(3)、材料三是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写的,他被斩首,这是清朝的什么措施造成的?清朝实施这项措施的目的是什么?它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分)

七年历史答题卡

共4页

第3页

28、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抵。语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南宋诗人陆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3分) (2)两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 (2分) (3这种变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什么时候开始?何时完成?(2分)

29、材料:“自永乐(明成祖年号)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他最远到达哪些地方?(3分)

(2)他此举的目的是什么?有何意义?(5分)

30、材料一: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1684年,清朝对海上贸易先后作了若干具体规定:

一、沿海广东、福建、江南、浙江、山东与直隶省,听百姓装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海上贸易捕鱼。预行禀明该地方官登记名姓,取具保结,发给印票。

二、在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四省设海关,管理来往船只,并征收税银。外国贡船所带货物不再收税,其余私来贸易者,听所差部臣照例收税。

三、直隶、山东、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各省,先定海禁处分之例,尽行停止。若有违禁将硫黄、军器等物,私载在船出洋贸易者,仍照律处分。 材料三

广州十三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这是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清朝实行闭这一政策的原因、措施及影响分别是什么?(9分)

2、对于清政府的这一政策联系当前现实,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3分)

七年历史答题卡

共4页

第4页

七年历史答题卡共4页

第5页

第三篇:2013七下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13——2014学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14年1月七年级期末统考试卷在题型上与去年相比没有太大变化,选择题20题共40分,非选择题4大题共40分。从总体来看:本年试题有一定的灵活性,注意知识理解上的考察,注意专题的归纳,有很好的区分度。

一、试卷基本情况分析:

(1)全卷涉及的知识面广。试题全面覆盖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等各个方面知识点,而且知识范围的分配也充分反映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要求。这就有利于全方位检测学生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侧面的历史知识,而且有一道题出自课下注释,学生答的情况不是很好。

(2)突出了对学科主体内容和历史知识内部联系的考查。今年试卷考查的内容全部都是学科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没有偏题、怪题,体现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普及性、基础性。同时材料分析题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现实性,特别是从历史事件本身的联系与影响方面着题。

(3)试题充分体现了课标与考标规定的知识与能力目标,灵活考查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理解、比较、分析、综合及迁移等多方面的能力,很明显地反映出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综合层次的知识内容达70%,侧重考查了学生多元历史思维能力。

二、答卷评述

1、客观试题、基础知识试题得分率较高。

2、主观试题及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试题得分率较低。

总之,考生在答卷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列表象,为指导我们今后的历史教学和考试提供可贵的一手资料,我们应深刻剖析。

三、今后要采取的措施:

1、全面更新教学理念,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新的课改指导下的历史教师,应全面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指导学生全面地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学生应全面转变学习方式,倡导积极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勇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避免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从而把新的课程改革推向高潮。

2、熟练把握课标和教材,高度重视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面对教考改革的新形势,我们应以课程标准为基础,组织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注重中外历史知识的有机渗透,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应反复运用归纳法、演绎法、联想法、比较法、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全方位,多层次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在“发散--集中--发散”的多次循环往复中产和丰富的“历史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和基本的历史素质。

3、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今后的历史考试能力要求越高,学习难度越大。因此,培养兴趣是关键,教师要想方设法,生动活泼地开启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自我探究,自主求知,尤其要重视后进生的转化与提高,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课程改革,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让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第四篇:北师大版七下数学期末试卷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数学试卷

说明:本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答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本部分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2.以下列所给线段长为三边,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A. 3cm. 4cm. 5cm B. lcm. 2cm. 3cm C. lcm. lcm. 3cm. D. 2cm. 3cm. 7cm 3.如果一个角的余角是40O,那么这个角的大小是( ) A. 130O B. 50O C. 40O D. 14O

。 4.将0. 0005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5.如图1,已知∠1=∠2,那么( ) A.AB//CDB.AD//BCC.BDD.ADBC

6.如图2,OC平分∠AOB,D为OC上任一点,DE⊥OB于E,若DE =4 cm,则D到OA的距离为( ) A.4cm B.大于4cm C.小于4cm D.无法确定

7.下列图形都是由5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其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8.如图3,过△ABC的顶点B作DB⊥BC交AC于D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DB是△ABC的中线

B.DB是△ABC中AC边上的高 C.DB是△ABC中BC边上的高 D.DB是△DBC中BC边上的高

9.下列式子能够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a1)(a2) B(a1)(a2) C.(a1)(a1) D.(a1)(a1)

10.下列说法:①多项式xy +1是二次二项式;②同位角相等;③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④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就是其底边上的中线.其中正确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1.如图4,E、B、F、C四点在一条直线上,EB =CF,证明 的是( )

EFB70则AED`等于( )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3.“第八届文博会主会场设在深圳会展中心,展出面积10.5万平方米,主展馆共有1928个单位参展.”这则消息中包含的近似数是 ▲ ,它精确到▲ 位, 有 ▲ 个有效数字, 14.一只小猫在如图6所示的正方形方砖所铺的地板上走来走去,则它最终停留在阴影方砖上的概率是 ▲ . 15.已知:如图7,在△ABC中,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AE=3,若△CBD的周长为13;则△ABC的周长是▲ .

x2y2xy▲ 16.已知xy4,则.

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其中第17小题8分,第18小题6分,第19小题7分,第20小题5 分,第21小题8分,第22小题9分,第23小题9分,共52分) 17.(本题每小题4分,共8分)计算:

(1)20120162421028 (2)(2x)2(x2)(x3)

18.(本题6分)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x1,y2 319.(本题7分)把下面的说理过程补充完整:

20. (本题5分)如图9,要测量河的宽度可以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定出BF的垂线DE,使A、C、E三点在一条直线上,若测得DE的长为30米,问:河宽AB是多少?并请你说明理由。 21. (本题8分)如图10,已知AB// EF AB∥CD, BE⊥ED,∠B=30. (1)求∠D的度数;

(2)若在∠

1、∠

2、∠B、∠D四个角中任意取一个角,求取出的这个角恰好和∠2互余的概率.

22.(本题9分)如图11.AC⊥BD于C,AC=CD=2.5.AB=DE,AE=1. (1)求BD长为多少?并请说明理由; (2)延长DE交AB于F试说明:DF⊥AB.

23.(本题9分)一只蚂蚁在一个半圆形的花坛的周边寻找食物,如图12,蚂蚁从圆心0出发,按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依次爬完下列三条线路:(1)线段OA、(2)半圆弧AB、(3)线段BO后,回到出发点.蚂蚁离出发点的距离s(蚂蚁所在位置与O点之间线段的长度)与时间t之间的图象如图13所示,问:

O

(1)图象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哪一个是自变量,哪一个是因变量? (2)花坛的半径是多少米?

(3)请你直接写出t≤2时,s与t之间的关系式;

(4)若沿途只有一处有食物,蚂蚁在寻找到食物后停下来吃了2分钟,并知蚂蚁在吃食物的前后,始终保持爬行且爬行速度不变,求蚂蚁停下来吃食物的地方,离出发点的距离.(圆周率π≈3)

第五篇:期末历史试卷分析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

期末历史试卷分析

桑镇二中

彭保卫 2008年元月23日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

期末历史试卷分析

总体上本次历史试卷,注重基础,重视应用,凸显能力。以课标为准绳,学科的重点内容为核心。以基础立意转向基础、能力并举,稳中求进,突出创新精神和现实实践能力的培养,把握了教学的改革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导向鲜明,是一份融综合性、开放性于一体的试卷。

一、我将分别对这次考试内容进行分析:

1、首先,第一题是选择题,共计60分,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题得分率为60%左右,当然,这和平时作业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说明老师和学生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这对于我们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和实施新的课改方案提供了优良的传统和良好的前提保证。

3、第二题为材料分析题,共计20分;第三题为简答题,共计20分。本卷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学生的水平不一,结果丢分较多。这充分反映了考生历史学习与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其主要表现在: (1)考生的基本功有待提高,错别字现象、字迹模糊不清现象、语言表达不通顺现象等依然存在。说明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基础打的不牢。

(2)考生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答卷中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不切要点等现象也很严重。有许多同学做题不认真,没有认真审题,对题意理解不深,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二、七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1、七年级的学生的生源来自各个乡镇,他们都生活在农村,家庭教育不够完善,造就他们上课好动、爱讲话,影响整体班级纪律,教师上课吃力,效果不好,学生不爱读。

2、家长对历史科也不够重视,询问的往往是孩子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成绩,从不过问孩子史地生成绩,这样使孩子认为这些都是“副科”,再加上今年中考是开卷考试,学生认为找书就行了,不爱去背。

3、社会风气不好,网吧管理不严,家上学生自主能力差,在网络上耗费大量的精力,语数英会勉强听听,素质科就想睡觉了。

4、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审题能力差,分析材料无从下手,答非所问。

今后努力方向:对学生有目的有步骤的练习,强化基础知识和大体方法和要点。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归纳能力。

上一篇:老师对学生的评语下一篇:朗诵兴趣小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