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感现象及其应用学案

2023-05-17

第一篇:自感现象及其应用学案

2.3离心现象及其应用教案

2、3离心现象及其应用

梁永旺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分析了离心现象发生的条件和离心运动的定义,接着从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中说明离心运动的应用和危害,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合外力突然消失或者合外力不足以提供所需的向心力时,将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此种运动叫“离心运动”。在半径不变时物体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是与角速度的平方(或线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的.若物体的角速度增加了,而向心力没有相应地增大,物体到圆心的距离就不能维持不变,而要逐渐增大使物体沿螺线远离圆心.若物体所受的向心力突然消失,则将沿着切线方向远离圆心而去.人们利用离心运动原理制成的机械,称为离心机械.例如离心分液器、离心加速器、离心式水泵、离心球磨机等都是利用离心运动的原理.当然离心运动也是有害的,应设法防止。例如砂轮的转速若超过规定的最大转速,砂轮的各部分将因离心运动而破碎.又如火车转弯时,若速度太大会因倾斜的路面和铁轨提供给它的向心力不足以维持它做圆周运动,就会因离心运动而造成出轨事故.

学习离心运动的概念时.通过充分讨论.让学生明确几点:

第一,做圆周运动的物体.一旦失去向心力或向心力不足,都不能再满足把物体约束在原来的圆周上运动的条件.这时会出现物体远离圆心而去的现象.

第二,可补充加上提供的向心力F大于物体所需的向心力mrω时,F> mrω,表现为向心的趋势(离圆心越来越近).这对学生全面理解“外力必须等于mrω时;物体才可做匀速圆周运动”有好处.

第三,离心运动是物体具有惯性的表现.而不是物体受到“离心力”作用的结果.有些学生可能提出,“离心力”的问题.教师可以说明那是在另一参考系(非惯性系)中引入的概念,在中学阶段不予研究.

关于离心运动的应用和防止.可引导同学讨论完成. 【学情分析】

1、学生基本知识掌握不足,需要尽量简单化教学;因学习成绩不好,需能吸引住他们的事物来促使学生认真听课。

2、学生处于高中阶段,对传统的授课方式不感冒,需要新奇有吸引的事物来激发学习兴趣。其中,做演示实验、视频、鲜艳的图片等是非常好的途径。

2

23、学生基础不好,懒于思考,要用有趣、特殊的提问方式来使他们动脑,从而真正地有在吸收知识。

【教学重点】物体做离心运动所满足的条件. 【教学难点】对离心运动的理解及其实例分析.

【教具准备】离心转台、离心干燥器等各类演示设备.

【课时安排】l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离心运动; 2.知道物体做离心运动的条件; 3.了解离心运动的应用和防止.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离心现象的实例分析,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离心运动的应用和防止的实例分析,使学生明白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问题;

2.培养学生用理论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非常吸引人的棉花糖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之产生好奇心。诉说,我们小时候大都喜欢吃棉花糖,而且当时一定非常奇怪.为什么一颗一颗的白砂糖,经过机器一转,就变成又松又软的“棉花”不断向外“飞出”?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它所受的合外力恰好提供了它所需要的向心力,如果提供它的外力消失或不足,物体将怎样运动呢?本节课专门研究这一问题.

二、离心运动的定义、产生条件 1.离心运动:学生阅读教材【离心现象】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的合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情况下,就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这种运动叫做离心运动。 2.离心运动的条件: (1)【演示1】水平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突然断线,会„ 现象:沿着切线方向直线飞出去

原因:球作圆周运动需要有一个向心力,T给的,当T没了,就会飞走

【演示2】在透明杯内作圆周运动的小球突然起盖,小球会„ 现象:沿着切线方向直线滚出去

原因:球作圆周运动需要有一个向心力,由杯壁给球的支持力N给,当N没了,就会飞走 结论:当产生向心力的合外力突然消失,物体便沿所在位置的切线方向直线飞出。 (2)【演示3】在离心机的水平转台上放一个物体,当转台的转速较小时,物体随转台一起做圆周运动,随着转台转速增加,当转速增加到某一值时,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已不足以提供所需的向心力,物块做离心运动。 现象:物体沿曲线飞出

原因:球做圆周运动需要有一个向心力,速度慢时转台给物体的摩擦力f能够提供;当速度大时,要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大了,可最大静摩擦力f提供的力比所需的力小 ,就会沿曲线飞出

结论:当产生向心力的合外力不完全消失,而只是小于所需要的向心力,物体将沿切线和圆周之间的一条曲线运动,远离圆心而去。

3、总结当合外力F=0,F=mwr,F〈mwr时小球对应的运动轨迹

同时引出,当合外力F〉mwr时,小球的运动轨迹如何,引出并简单介绍向心运动的现象、条件及其运动轨迹。

三、离心运动的应用及防止

1、离心运动的危害及防止

(1)车辆转弯时要限速

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转弯时所需的向心力来源于静摩擦力。如果转弯时速度过大,所需的向心力F大于最大静摩擦力Fmax,汽车将做离心运动而造成交通事故.因此,在转弯处,车辆行驶不允许超过规定的速率.

(2)转动的砂轮和飞轮要限速

高速转动的砂轮和飞轮等,都不得超过允许的最大转速,如果转速过高,砂轮和飞轮内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足以提供所需的向心力时,离心运动会使它们破裂,甚至酿成事故。

离心现象有时会造成危害,需要防止.例如汽车、火车在转弯时若速度超过允许范围,

222就会因离心现象而造成严重交通事故.高速转动的砂轮,若转速过大,使构成砂轮的砂粒间的作用力不足以提供其所需的向心力,就会引起砂轮某些组成部分的离心现象而造成事故。

2、离心现象的应用

(1)“棉花糖”制作机

它的内筒与洗衣机的脱水筒相似里面加入白砂糖,加热使糖熔化成糖汁。内筒高速旋转,黏稠的糖汁就做离心运动,从内筒壁的小孔飞散出去,成为丝状,到达温度较低的外筒时,迅速冷却凝固,变得纤细雪白,像一团团棉花。

(2)洗衣机的脱水筒

它是利用离心运动把附着在物体上的水分甩掉的装置。当洗衣机脱水桶转得慢时,水滴跟物体的附着力F 足以提供所需的向心力F 使水滴做圆周运动。当脱水桶转得快时,附着力 F 不足以提供所需的向心力 F,于是水滴做离心运动,穿过桶孔,飞出桶外。

四、课堂练习巩固

1、离心现象的理解练习

(1)以下属于离心现象应用的是( BC ) A、水平抛出去的物体,做平抛运动

B、链球运动员加速旋转到一定的速度后将链球抛开 C、离心干燥器使衣物干燥

D、锤头松了,将锤柄在石头上磕风下就可以把柄安牢

(2)关于原来做圆周运动的物体产生离心现象的条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C ) A.当物体需要的向心力等于物体所受合力时 B.当物体需要的向心力小于物体所受合力时 C.当物体所受合力小于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时 D.当物体所受的外力不能与向心力平衡时

(3)关于离心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物体突然受到向心力的作用,将做离心运动

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提供向心力的合力突然变大时将做离心运动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只要提供向心力的合力的数值发生变化,就将做离心运动 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提供向心力的合力突然消失或变小时将做离心运动

2、离心运动危害的防止练习

(4)为了防止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转弯时出现“打滑”的现象,可以:( D ) a、增大汽车转弯时的速度 b、减小汽车转弯时的速度 c、增大汽车与路面间的摩擦 d、减小汽车与路面间的摩擦

A、a、b B、a、c C、b、d D、b、c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提高洗衣机脱水筒的转速,可以使衣服甩得更干 B、转动带有雨水的雨伞,水滴将沿圆周半径方向离开圆心

C、为了防止发生事故,高速转动的砂轮、飞轮等不能超过允许的最大转速 D、离心水泵利用了离心运动的原理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运用圆周运动的知识分析了离心现象,知道了产生离心运动的条件.在耋际中,当离心运动对我们有利时需要利用它,当离心运动对我们有害时就需要加以限制.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由于本身的惯性,总有沿着圆周切线方向飞去的倾向.

当F=mrω时,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当F=O时,物体沿切线方向飞出; 当F

当F> mrω时.物体诼渐靠近圆心。

六、课外作业:课本中本节课后练习

1、2 【板书设计】 1.离心现象

(1)物体做离心运动的条件

合外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 (2)离心运动定义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合外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情况下,就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这种运动叫做离心运动. 2.离心运动的应用和防止 (1)离心运动的防止

①车辆转弯时要限速

②转动的砂轮和飞轮要限速 (2)离心运动的应用

①棉花糖制作机

②洗衣机脱水桶 222

第二篇:中考物理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学案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要点回顾:学生自主复习教材,填写下列内容并识记。 1.透镜:

(1)透镜的工作原理:透镜是利用光的 原理工作。

(2)透镜的分类:根据透镜对光的作用可分为_______透镜和______透镜两类。 (3)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__作用。

2.焦点(F):平行光经凸透镜会聚于一点,称为凸透镜的_________,这个点是实际光线会聚的,称为实焦点;平行光经凹透镜发散后,其延长线的交点叫凹透镜的焦点,该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交点,称为虚焦点,一个透镜有_________个焦点,用_________表示。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需要的器材有:光具座、蜡烛、_________、光屏、火柴等。_________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调整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

4.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需要记录的数据有_________、_________和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幻灯机和投影仪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在照相机的底片上所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7.显微镜由_________组透镜构成,每组镜片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镜,物镜焦距很_________,成像特点为 ,相当于 镜原理,目镜的焦距较_________,成像特点为 ,相当于 镜原理,其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_________。

8.望远镜由_________组透镜构成,每组镜片相当于一个_______镜,物镜成________像,相当于 镜原理,目镜成_________像,相当于 镜原理。

9.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它把来自物体的光成像在_________上,形成物体的_________。

10.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凸度____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____,将像成在视网膜的_________面,矫正近视眼应配戴_________镜。

11.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凸度____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____,使像成在视网膜的

面,远视眼应配戴_________镜来矫正。 12.默写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Uu>f时: U=2f时: U>2f时: 专题训练

1.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一定会聚在焦点上 B.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实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 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一定得过焦点 2.下列关于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其对光的会聚作用就越小 B.凹透镜的焦距越小,其对光的发散作用就越小

C.光无论沿什么方向射向凹透镜的光心后,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D.光无论沿什么方向射向凸透镜后,都能会聚在凸透镜另一侧的焦点上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 ( ) 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 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物体经凸透镜成的像不可能的是(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

)

6.(2016•湖北)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了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

A.增大物距 B.增大像距C.增大人像的大小

D.减小取景范围 7.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B.拍照片时,被照者应站在距相机镜头2倍焦距以内的地方 C.用放大镜欣赏邮票时,邮票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1倍焦距 D.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8.如图所示,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外时,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小明为了探究近视眼视力的矫正方法,在凸透镜与物体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若此时要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该(

)

A.保持不动

B.向上移动 C.向右移动

D.向左移动

9.(2016•宜昌)小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同组的小华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这时光屏上(

) A.出现手指的实像 B.出现手指的影子

C.烛焰的像变得不完整 D.烛焰的像完整,但变暗

10.(2016•郴州)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在光屏上再次成一个清晰的像,应该(

)

A.保持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左移B.保持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右移 C.保持凸透镜和光屏都不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

11.(2016•天津)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8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

)

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9cm

) A.屏上的像消失 B.像变得模糊不清,需要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 C.光屏上只有一半烛焰的像 D.光屏上仍有完整的像,只是亮度减弱

13.放映幻灯时,要使银幕上所成的像再变大一些,应采取下面哪个方法(

) A.减小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 B.增大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 C.将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和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 D.将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和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

14.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 A.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B.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C.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近一些 D.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15.(2016•随州)如图为正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时眼睛的自动调节,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这不可能是同一个人的眼 B.这说明眼睛是一个自动变焦(距)系统 C.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应扁平一些 D.看远处的物体常常需要眯起眼睛看

16.(2016•河南)如图所示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B.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C.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D.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17.(2016•天水)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18.如图所示,夜晚,把桌子放在电灯下面,在桌面放一张白纸,然后再把凹透镜放在白纸上。当逐渐向上移动凹透镜时,可以观察到:通过凹透镜的光束在白纸上所形成的光斑的面积会随着凹透镜移动而逐渐变 ,光斑的亮度则逐渐变 (全部选填“大”、“小”)。

19.光学黑箱吸焦距都是4cm的凸透镜和凹透镜各一只,凸透镜主光轴CC’如图所示,一条光线对准凸透镜焦点射入黑箱,折射后对准凹透镜焦点方向射去,经凹透镜折射后从黑箱射出。请完成箱内完整的光路(画出透镜、光线、凹透镜的主光轴和焦点)。

20.(2016•葫芦岛)如图所示,ab是光源S射向平面镜后的一条反射光线,并射向凹透镜的焦点F. S′是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请画出:(1)光源S的位置;(2)ab的入射光线;(3 )ab经凹透镜的折射光线.

21.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的像A′B′的大概位置。注:要能正确反映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但不需要画光路图。

22.如图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S′为点光源S经凸透镜成的像,SA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凸透镜,并完成光线SA通过凸透镜的光路图.

23.(2016•河源)如图所示P是物体的像位置,“O”是透镜光心的位置,请在图中“O”位置画出所需要透镜并完成光路图.

24.(2016•资阳)如图所示,已知凸透镜的两个焦点,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焦距以内,请在图中用作图法画出烛焰S点的像S′.

25.根据近视眼成因及矫正方法,在如图所示方框内画出矫正所需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

26.(2016•阜新)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 高度上.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

(3)实验过程中,小丽发现当蜡烛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与像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 (填“上”或“下”)移动. (5)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 .(填符号) 27.(2016•包头)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

(3)实验完成之后,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丙所示,因为近视眼镜对光有 作用,所以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 凸透镜. 28.如图所示.

(1)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同学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只改变凸透镜与 的距离(选填“光源”或“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在实验时,小明用该凸透镜观察小红的眼睛,看到小红的眼睛如图乙(a)所示,则物距满足的条件是 .

(3)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如丙图所示,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最合理的做法是 . (4)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丁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 (填光学仪器名称)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5)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标尺45cm处,此时眼睛应在什么位置朝着什么方向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答: .

(6)图戊是“视力矫正”的实验装置图,此时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若将眼镜撤去,将光屏向透镜移近一些才能再次呈清晰的像,所用眼镜片是 透镜.

29.小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有三个透镜,其中有两块为凸透镜,其焦距分别为10cm和20cm,还有一块为凹透镜.

(1)请你帮小明区分一下哪一块是凹透镜,说说你的做法.

(2)小明将其中一块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请问小明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3)小明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换,发现在光屏上仍能成一清晰的像,此时的像倒立、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4)实验(3)中,不改变各元件的位置,小明换了另一块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此时 (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找到烛焰的像,这是因为 .

第三篇:光现象复习学案

一.复习目标:

1、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真空中(空气中)的速度为3×10m/s。

2、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

3、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4、通过对比分析,综合概括等方法比较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发生的条件,规律的异同以及各自特有的光现象。

5、通过复习,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二.复习重点:对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及其运用等基础知识的复习。 三.基础知识诊测

1、光源: 。分为 。

2、光的传播:①传播规律:光在 是沿直线传播的。

②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 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 叫做光线。光线所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 ③应用及现象:a b c

3、光的速度:真空或空气中C= m/s= km/s

光在水中、空气中、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小关系为 。

4、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能__________的颜色决定,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能___________的颜色决定。

5、反射定律: 。

6、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 的。

7、反射分为 和 。 使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清物体。

8、平面镜成像特点:① ② ③ ④ 。 成像原理:

9、实像和虚像:实像: 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 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10、平面镜的应用: 和 。

11.凸面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成的像是 虚像,可以 。凹面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

12、 光的折射现象: 叫光的折射。 13. 光的折射的一般规律: 。

14、光在折射时光路是 的。

15、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有 。 四.题型解析

1、在无任何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色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A.全身呈绿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红色;

8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例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速度总是3x108m/s

B.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物体经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D.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例

3、一束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逐渐增大,则折射角(

)

A.逐渐减小

B.不变

C.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

D. 逐渐增大,可能大于入射角 例

4、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离平面镜____m,人若以0.5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为_____m/s。

5、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___现象,“池水照明月”说的是光的_______现象。

6、如图所示为光线在空气和玻璃中传播的情况,其中∠2=∠3。那么,入射光线是______、反射光线是______、折射光线是______、法线是______、入射角是______、反射角是______、折射角是______。

五.当堂测试 1.某同学站在湖边看见水中的鱼在树枝的倒影中穿行游动,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看到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B.看到的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人看到的水中的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D.人看到的水中的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2.如图1-3-1所示,S’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MN中的像,SA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画出平面镜MN,并完成光线SA的光路. 3.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饭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填“实”或“虚”)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13所示的实验。 (1)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他应如何操作? (3)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5.如果入射光线向平面镜转10度,入射点不变,则反射光线将( )

A.不动 B.向法线转动10度 C.向镜面转动10度 D.向平面镜转动16度

第四篇:腐败现象及其治理的原则

对腐败现象的产生及其治理原则

的一点学习体会

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钟保根

腐败是党政机关人员为维护和谋取私利,严重违反党纪政纪和国家法律,滥用党和人民权利赋予的职权的行为。其突出表现形式是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目前,腐败问题是各国都存在的通病,而我国腐败现象发展迅猛的势头,既危及和破坏法律的权威性和有效实施,又破坏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动摇着我国社会的政治基础。腐败问题已经对党,对国家和社会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因此,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一、深刻认识腐败现象的产生

腐败现象的产生与国家机器的产生一样古老。在原始社会氏族共同体时代,氏族成员在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条件下,他们只有共同劳动、共同生产,财富平均分配,才能抵御大自然的肆虐而生存下来,极度贫乏的社会财富使腐败无以产生。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私有财产开始产生并发展起来,财产的氏族公有制逐步被家庭的私有制取代,因而财富与权力的继承制和世袭制也日益发展起来并巩固下来,在财富占有日益不平等与贫富分化加剧的基础上,形成了贵族与平民、奴隶与奴隶主相互对立的阶级。《礼记〃礼运》曾说:

“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私有制和国家的产生是腐败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货力为己”则是腐败现象产生的思想理论基础。

在以奴隶制和封建制为生产关系的中国古代社会,腐败的产生具有同样的阶级根源。尽管剥削阶级也十分重视廉政制度建设和思想建设,但其阶级本质决定了他们不可能不任人唯亲,营私舞弊,贪赃枉法。

古代社会腐败现象产生的另外一个因素与专制皇权有关。极端专制的皇权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各级官吏只对上负责,只要上面心满意足,下面如何生灵涂炭,他们可以丝毫不顾。由于皇权是按照宗法血缘关系遗传,皇帝本人清明与否只能听天由命了。清明的皇帝尚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吏治,而遇上昏君、暴君则是上下一气,残暴人民了。历代廉吏往往结局悲惨,而贪官墨吏则能得逞一时,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历史上的宦官制度、外戚裙带关系、分封制度等,都造成了严重吏治腐败,而这些都是有皇权派生出来的。因此,从历史的经验看,腐败的滋生不仅仅是个人的品德问题,而且是一个制度问题,制度的完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腐败的产生,而制度的松弛与破坏,往往就是腐败泛滥之时。

我们党从来没有放松与腐败的斗争,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这一问题的理论认识更加深入。从理论上说,腐败

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所以历代统治阶级根本不可能解决腐败问题。我党的性质、社会主义的本质与任何腐败现象是根本不相容的。但腐败现象之所以存在的原因在于,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使得剥削阶级思想根深蒂固,并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也会趁机钻进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经过一个艰难的新旧体制转换过程。在此期间,体制和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也会给腐败分子留下可趁之机。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紧,也会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在一部分党员、干部中,浅滋暗长,使腐败现象得以蔓延。基于深刻的理论认识,我们党不断加大反腐败力度,积极探索新方法,从制度建设和干部队伍素质建设等多层次、多方面进行廉政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反腐败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

反腐败斗争既要治本,又要治标,把阶段性的目标同从根本上消除腐败根源的长远目标统一起来;既要突出重点和专项斗争,又要照顾全面、综合治理。

第一,教育是基础。共产党是建立在自觉基础上的个人阶级先锋队。通过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提供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抵制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这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的工作和首要任务。在党内要加强马列主

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在当前,要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着眼点,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以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

第二,法制是保障。邓小平曾经指出,加强廉政建设、反对腐败,“还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这就要求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政,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执法、依法办事是反腐败的重要保障。

第三,监督是制约。任何权力不是无限的,权力失去控制和监督就会走向腐败。赋予监督者以一定的权力并实行有效地监督,是预防和反对腐败的关键。要发扬民主,拓宽民主渠道,完善制度,健全监督机制。要把党内监督、社会监督、法律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结合起来。要明确监督的重点是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机关、执法机关和经济管理部门。

第四,深化改革是减少和铲除腐败的条件和土壤。必须着眼于根本,深化改革,逐步加大治本工作力度。特别是要更多地考虑如何通过改革体制、机制、制度,强化权力监督制约机制,逐步减少和铲除腐败滋生的条件和土壤。从目前情况看,由于一些行政审批权较为集中,财政管理体制、干部人事制度方面滋生腐败的因素相对突出,因此,有必要首

先从改革体制、机制、制度入手,解决管权、管钱、管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五,发展经济是铲除腐败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了,物质丰富了,人们的文化水平和思想境界也会相应地提高,从而为预防和反对腐败提供物质基础。

最后,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作铲除腐败的表率。领导干部带头遵守和执行党的纪律、带头反腐倡廉,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是增强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增强党的信念、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的现实之举,也是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基本保证。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提高思想觉悟,进一步深刻认识腐败行为的严重危害性,自觉做到廉洁自律,增强抓好反腐倡廉工作的信心和责任感,特别是党政“一把手”,一定要头脑清醒,严于律己,作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的表率,作反腐倡廉的模范,为广大党员、干部作出榜样。

第五篇:光现象复习学案范文

第三章 光现象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 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并会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会用反射定律分析问题.反射光路图的基本要求 3.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4.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特点 5.知道光的色散,知道物体的颜色之谜. 6.知道红外线和紫外线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光现象的基础知识复习与运用

【知识框架】 【知识梳理】

1.光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_________m/s, 合_________km/s.光在水中和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真空中_______.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2.光年是光在__________内传播的路程,它是一个__________单位.

小孔成像:画出物体AB经小孔成像的光路图,并在光屏上标出AB的像A′B′,由图可知,小孔成像是由于 形成的。所成像的特点是 。

3.在反射现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都在同一个平面内;_________和___________分居法线两侧;__________等于__________.这就是反射定律. 4.让光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镜面,那么,它被反射后就会逆着原来的_________的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 5.阳光射到镜子上会发生_________反射,阳光射到白纸上会发生______反射.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时发生 的缘故。

6.平面镜成像特点是:(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2)像和物体的大小_______;(3)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4)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像

7.除了平面镜外,生活中常见到的球面镜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凸面镜能使平行光________;凹面镜能使平行光_________. 8.当光从空气中______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______,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_______偏折,此时折射角_____入射角;当光从其它物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_______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时,折射角与入射角_______,且等于____度. 9.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在白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______________ ,这就是色散现象.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_. 10.透明物体的颜色由______________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____决定的. 无色透明物体能透过所有色光,白色物体能反射 ,黑色物体不反射任何色光.有色物体只通过或反射与物体本身颜色相同的色光,如果色光与物体的颜色不相同,则物体看上去呈 色. 在舞台上演出的演员穿的是绿裙子,白上衣,当舞台灯光是红色时,则在红光的照射下,观众看到演员的裙子是______色的,上衣是_______色的

11.把红、橙、黄、绿、蓝、靛、紫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_______,它们属于可见光,在红光和紫光以外还有人眼看不见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2.在下图中分别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本章专题讲解】 类型

一、光现象的应用

1、某同学举了四个例子,其中有一个是不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 ) (A)电影院中,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束

(B)小孔成像

(C)日食和月蚀

(D)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下,我们就看见了它 例 2. 请你将下列语句中所涉及物理光学中的知识指出

①潭清疑水浅”__________________

②“湖静映彩霞”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___________

④“水中月,镜中花”_______________ ⑤“海市蜃楼”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起舞弄清影”__________________

3、一人从平面镜中看到对面墙上钟的像如下图所示,则实际时间为 (

)

类型

二、作图专题

例 4.将下列光路图补充完整

5、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作出图 a 中由A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B点的光线,b 图是 两条反射光线,请找出光源S,并补充光路)

例6.在a图中作出蜡烛的虚像.在b图中画出人看到 “鱼”

的示意图.

a图 b图

我来总结:以上作图分别用了什么方法? 类型

三、实验专题

6、如图所示光的反射实验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 第一步改变

的入射角度,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实验结论是:

第二步:把纸板的右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还能看到

,实验结论是:

第三步:使入射光线从左侧射入,记下右侧反射光线的位置;再使入射光线从右侧刚才反射光线 的位置射入,观察左侧反射光线的位置。实验结论是:

例 7.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 烛 A 和 B 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 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如果把蜡烛A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像的大小_______________(选项“变大”、“变小”或“不变”)。

(3)移去蜡烛 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 A 的火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 像;

(4)我们做这一实验使用的研究方法是

拓展延伸:小孔成像有什么特点?与平面镜成像有什么区别?

【反馈练习】

1.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

)

A.圆形的 B.正方形的 C.不规则的 D.成条形的

9. 某人身高1.7m,站在一块镜子前2m 处,那么他的像距离镜子 m,像与人相距 m,当他远离镜

子0.5m,此时像距为 m,像与他相距 m,像高为 m。湖水深10m,小鸟在距离湖面6m的地方飞翔,那么小鸟的像距离湖面 m,像与鸟距离 m。

舞蹈演员在练功房练功,当她向平面镜靠近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将(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10.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在颐合园内昆明湖的水中可以看到十七孔桥的倒影

B 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C 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 D 筷子斜插到水中,水下的部分看上去向上弯折了

透过蓝色的透光玻璃,进行下列观察,结果是(

)

A、观察黄色物体,呈现绿色

B、观察白色物体,呈现蓝色 C、观察红色物体,呈现黑色

D、观察任何物体的颜色,都呈现黑色

有一只大雁在平静的湖面上飞翔,有时我们能看到大雁好像在水中游动,有时只能看到大 雁似的阴影在水面上移动,则( )

A、前者光线较强,后者光线较弱,原理相同 B、前者光线较弱,后者光线较强,原理相同

C、前者是大雁的像,后者是大雁的影D、前者是大雁的影,后者是大雁的像

11.将一根直尺放在平面镜上,另一端可以自由转动,当你从任何角度都能看到尺与镜中的像在同一直线上时,尺与平面镜的夹角是( )

A 30° B 45° C 60° D 90° 12.通过平面镜看到数字电子表的示数为:则电子表的实际时间是( )

A 21:51 B 21:15 C 12:12 D 12:15

13.我们看到湖岸上的树在水中的倒影比实际的树暗一些,这是因为( ) A 树反射的光到湖面发生了反射

B 树反射的光到湖面一部分反射,一部分进入水中发生了折射

C 树反射的光到湖面后发生了光的发散 D 树反射的光到湖面发生了会聚

14.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层上部的臭氧可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的大量的( ),有效地保护地球生物地生存.

A 红外线 B 紫外线 C 可见光 D 紫光

前些年美英联军对伊拉克作战中,美英军人在夜间都佩戴红外线夜视镜,在漆黑的夜晚也能发现敌人,红外线夜视镜是根据夜间人的__________比周围草木或建筑物的温度______,人体辐射的__________比它们的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15.电视机地开启和关闭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是( ) A 红光 B 红外线 C 紫光 D 紫外线

18.排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来解释.在练习射击时,要“三点一线”才能射得准,即枪口标尺上的缺口、枪上的准星和射击目标要重合,这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

20.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作为平面镜的是_________,实验时,要注意观察比较_____和_______的大小;还

要分别测出_________________的距离,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归纳出实验结论. 22.“九寨沟”的镜海中有着“鱼在天上游,鸟在水中飞”的美景奇观,这水中画面的“鱼”是由于光的_______形成的_____像;“鸟”是由于光的_______形成的______像. 23.一束光垂直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反射角是_______.如果入射光线的反向不变,把镜面旋转40°(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0°),则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间的夹角是___ 21.如图所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情况正确的是( )

24.游泳运动员在水中看站在岸边的教练比实际位置_____些(高或低),这是由于光从_____中射入______中在水面处折射后进入眼睛,折射角_____入射角的缘故. 25.有经验的渔民在叉鱼时,不是正对着看到的鱼去叉而是对着看到的鱼的______方叉,这是由于光从______中斜射到_______中发生了折射的缘故. 26.紫外线容易被红色可见光接纳和吸收,因此,经常穿_______衣服可防治________的危害,减少皮肤癌的发生. 28.如图所示一束阳光与地面成30°角,试用一平面镜把阳光反射到竖直的井底. 29.如图所示是斜射向玻璃的一束光线,在图上画出完整的光路图. 30.画出折线ABC在镜中的像. 31.如图所示,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到某液体中,入射角为45°,折射角为30°,光线射到液体底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又射回来,最后光线又回到空气中,请完成此过程的光路图.

28题图 29题图 30题图 31题图

【想想议议】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很多厂商一改过去“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点,纷纷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但有些广告制作却忽视了其中的科学性. 如图所 示的广告中有一

处科学性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简要说明它 违背了什么物理原理或规律.

我来总结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上一篇:中国邮政国际包裹查询下一篇:做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